第一篇:营销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细节营销》一书,感觉还有不少较为新颖的观点和一些看法,尤其是较为系统的分析了营销中关于研发、客户、市场和渠道的特性,其中很多观点和亮点值得深思和借鉴。这里的研发,指的是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说白了,也就是国家的政策研究办公室,是整个业务体系的指挥中枢,所以,我们这里需要的是专家,是对行业、地域、政治经济等等都应该有一定敏感性和前瞻性的大内高手。书中也鲜明的提出,一个公司至少有几个真正的营销经理,我们可以对号入座的去想想,究竟谁是真正的营销经理?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培养出几个营销专家?另外关于产品,应该是先经过调研和分析,制定整个公司的产品规划,接下来才是在这个大规划的前提下,根据每个区域、每个细分市场的产品规划,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规划的通畅性和一致性,同时也能兼顾不同特性市场的互补性。而现状往往是各区域报自己的产品规划,然后汇总审批,精编成总的产品规划,这样的产品规划我觉得是“被规划”,这样的规划产品和配置表现乱是正常的,不乱才是不正常的。研发是做好市场的根基所在,这点是非常明确的。
其次,此书对于客户做了较细致的阐述,客户的分类,客户关系的管理以及开拓开户的方法,因大同小异,就不在啰嗦,但关于客户的流失率和客户导向,作者确实有较为深刻的剖析。客户的流失,往往是隐形的,不被重视的,有个较为经典的例子:如果你去上班,发现桌上电脑不见了,我想你肯定会叫保安。保安会到你办公室调查,最后一次什么时间看见电脑?门有没有锁?贼是从窗户进来的还是别的什么地方进来的?接下来,公司会向全体员工发电邮,提醒大家要小心,去吃中午饭时也要锁门,等等。但是如果一个客户离开了会怎么样呢?谁又去叫保安了呢?谁去报警了呢?谁会电邮给全体员工呢?从而,我们再想想,对于一个离开我们愤怒的客户发来的投诉信,我们又给予了几份关注呢?客户的流失是有一定传染性的,客户流失率降低一半,公司价值增长一番,这个具体数据我不知道对不,但我觉得降低客户流失率肯定是提升业绩的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关于市场,最主要的是对市场的分类和管理,尤其是我们现在负责的海外市场,每个区域都有很多国家,每个国家与国家都大相径庭,一刀切的策略和措施肯定有不合适之处,但每个市场都有一个针对的政策,从目前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说,也不现实。这样,如何能把区域内所负责的国家分类,显得就很重要了,从产品,政策,地域,生产能力等等纬度,将市场分成相应的几类,制定差异化的销售政策,投入相应的资源。书中有句非常经典的话:竞争并不发生在行业层面,而是在于细分市场层面。同样的市场,同质化的产品,谁管理的更
科学,谁得到的份额就越多。
营销中关键的一环,也就是4P中的place,也就是渠道。海外市场渠道尤为关键,我们的一个国家经理往往一个人负责一个国家,或者好几个国家,凭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对区域内的每一个客户都做到了如指掌还有一定难度,所以要充分有效发挥渠道的重要性,做到为我所用。如何在一个国家选到合适的经销商,什么样的经销商是适合我们的经销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首先回顾我们的渠道政策,评估我们的渠道实力,找出既能认可宇通文化,又有较强业务能力的经销商。另外选经销商时,不应拘泥于大和强,匹配才是最合适的,其实也就是通俗讲的门当户对。
以上,是我读此书后对工作的一些想法,仅此而已。
第二篇:营销读后感(精选)
《市场营销学概论》读后感
赵亮0908013019工设工科班
全书分为十二章: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市场营销环境、第三章营销信息与市场预测、第四章购买行为分析、第五章市场细分化与目标市场选择、第六章营销目标与策略组合、第七章产品策略、第八章价格策略、第九章分销策略、第十章促销策略、第十一章市场营销控制、第十二章国际营销。全书在营销方面从基础到深层都有设计,非常适合于我们这样的初学者进行学习阅读。以下就是我在读完这本书后对市场营销的理解与见解
消费者的欲求在有购买力作后盾时就变成为需要。人的欲求受社会因素及机构因素,诸如职业、团体、家庭、教会等影响。因而,欲求会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市场营销者能够影响消费者的欲求,如建议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人们有了需求和欲求,企业亦将产品生产出来,还不能解释为市场营销,产品只有通过交换才使市场营销产生。
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价值的交换,它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而交换不一定以货币为媒介,它可以是物物交换。交易营销是关系营销大观念中的一部分。这些关系要靠不断承诺及为对方提供高质量产品、良好服务及公平价格来实现,靠双方加强经济、技术及社会联系来实现。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交换的场所。从市场营销学角度看,卖方组成行业,买方组成市场。行业和市场构成了简单的市场营销系统。
市场营销是对思想、产品及劳务进行设计、定价、促销及分销的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从而产生满足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而营销管理是指为创造达到个人和机构目标的交换,而规划和实施理念、产品和服务的构思、定价、分销和促销的过程。所以说,市场营销管理的基础是交换,目的是满足各方需要。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市场营销管理的本质是需求管理。
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麦卡锡在其代表作《基础市场学》中明确指出,任何商品经济社会的市场营销均存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市场营销;另一个是微观市场营销。宏观市场营销是把市场营销活动与社会联系起来,着重阐述市场营销与满足社会需要、提高社会经济福利的关系,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过程。微观市场营销是指企业活动或企业职能,是研究如何从顾客需求出发,将产品或劳务从生产者转到消费者手中,实现企业赢利目标。市场营销在其他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市场营销思想可以帮助中国在一些经济和社会的新领域中前进。它将帮助中国经济在农业、工业和零售业上的现代化。它将帮助促进出口和吸引外国投资和旅游者。它将帮助更为有效地传播有益的实践经验和社会观念。并且,市场营销环境对中国企业营销的发展尤其对企业战略决策、战略计划及营销计划制定及实施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第三篇:营销战读后感
营销战之读后感
当今很多人用商场如战场来形容当今市场竞争的激烈。而在战场上我们有《孙子兵法》来指导我们征战沙场,而《营销战》又称商场上的《孙子兵法》。它用现实的例子为我们阐述了在不同情况要具体分析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取得成功,它还用了很多著名品牌的成功的营销战略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营销战》这本书。
中国企业家的普遍心态是:要想与狼共舞,自己要先为狼。不过要想变为狼是件困难的事情。企业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不断使产品的种类多元化以谋求自己的霸主地位,可很多企业却忽视了你在这个领域虽然占了比较大的份额,成为这部份市场的龙头老大。可在企业进军其他领域以扩大产品多元化的同时,很多企业却忽略了那些市场也有自己的龙头老大,而过分的产品分流让你失去了充实的资金后盾外,也会影响到你主流产品的龙头老大的地位。到最后,不断投入新领域新产品,就不断萎缩自己的市场。这就告诉我们当经济进入高速过剩后,本着“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想法已经过时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用竞争的思维来发展企业。因此,特劳特认为,营销的本质是一场战争。
精心策划的销售计划总是包含竞争的部分。在将来的销售计划中,关于竞争的部分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这计划要求我们要仔细地分析市场上每一个参与者,并列出竞争者的强弱。同时,我们要制定有效的行动计划去与弱者竞争,对其进行进攻,和强化防御能力,抵御强者的进攻。而且要细化到分析其营销人员的营销手段、想法、方式和风格,以制定更准确、更有利的营销计划。我很喜欢克劳塞维茨的这些话:“有条件投降并不是一种耻辱,一位将军不会愿意在战斗中打到只剩下一个人,一位优秀的棋手也不会下一盘败局已定的棋。”我们在某个领域不打败局已定的战,不做败局已定的销售计划。
第四篇:《营销战》读后感
《营销战》读后感
再次读里斯-特劳特的《营销战》这本书,又有一些新的感触。
在如今这个物质非常丰富的时代,营销从原来的“面向顾客”转变为“面向对手”。营销不再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和需要,而是一场战争,一场公司之间的战争。我们都说商场如战场,营销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既然是战争,就应该有战争里面的一些要素。无怪乎,孙子兵法受到大家的推崇。既然商场如战场,营销精英的战地在哪里?在于我们客户的心智里面,只有牢牢占领客户的心智领域,我们就牢牢占据了阵地,制高点。当人们口渴的时候就想喝可口可乐,当人们用电脑的时候就想用英特尔的芯片,当人们用手机的时候就想用IpHONE等等,这些想法往往是进攻者最为想攻陷的阵地。为此绞尽脑汁的是百事,AMD和HTC们。
许多人有一种误解,就是只要产品足够优秀,就能打赢营销站。其实不然,在今天的市场营销中,我们所做的惟一最白费力气的事就是企业改变人的心理,心理一旦形成,几乎是无法改变的。营销战是一场头脑风暴,很难改变人们对于事物的既定看法,即使一时相信,也可能会动摇。所以要充分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端正态度,在此前提下,才有可能打赢这场战争。
那么根据自己所处位置不同,采取的战略也会不同。如果是领先者,那么应该采取“防御战”。如果你在市场上是仅次于老大的老
二、老三或老四,那么你应该采取“进攻战”。如果你无法直接与领先者进行对抗,那么应该采取“侧翼战”,出奇制胜。如果你的规模不大,只想生存下来,那么应该采取“游击战”,在一小块地盘(细分市场)占地为王。
怎么才能更好地打击对手?那就要打击他们最骄傲的弱点,因为那样对手根本不能在短时间内回击。记得最清楚的成功案例莫过于可口和百事的案例。由于可口可乐的标准化特别好,推出了全世界统一的瓶子。百事看见有机可趁,推出了大瓶装,同样的价格比对手多20%,可口可乐想回击,怎奈要替换那么多的可乐瓶子不是一朝一夕做得到的。只能这样眼看着百事在自己眼皮底下大卖,却束手无策。等可口可乐也推出大瓶装的时候,百事开始发动另外的营销战。在人们的心智中,可口可乐是正宗的可乐,配方独一无二。百事于是利用这一点大做文章,把可乐做得更甜一些,并推出了一系列广告,标榜自己的新潮和年轻,给正宗成功戴上老气的标签。一举打开市场,生存并壮大成世界级的饮料公司。
整篇文章论点建立的基础是兵力优势理论,即兵力强大的一方会获胜。进攻战是这样、防御战是这样、游击战也是这样,即在战役上或局部战斗中投入比对手更多的兵力就会获胜。广告就是我们手中的枪,因为广告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打入人们大脑心智的方法,但是打哪里,怎么打,什么时候打就大有学问,这要根据公司及产品做相应策划及调整,《营销战》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些很好的借鉴,值得一读。
第五篇:读后感--国际营销
从孙中山的领袖气质看国际营销
——观《辛亥革命》有感
上次老师给我们放映了电影《辛亥革命》,身为一名文科生,我对于这段历史并不陌生,但是,我仍然深有感触。电影中对于几位主角的细节刻画,让我了解到历史书本里不一样的人物故事。
我想就电影中的孙中山来谈一谈他身上所流露出来的“营销”才能,从孙中山的领袖气质中看国际营销。
孙中山在电影中有一段激情澎湃的台词,翻译过来是“革命 是让社会进步的理念,从此深入人心,人们懂得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革命 是我们将有中国人自己的工厂,银行 铁路 矿山
有了可以追寻的民生幸福 革命 是让我们这个即将强盛起来的民族 不再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 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隶 在任何人的心里 永远 永远 都不再惧怕列强 都不再有封建皇权 使全国之人无一贫苦
是中华之民族 屹立世界之东方 这就是革命的意义”。“中国,不需要改革,只需要革命”
从这些台词中,我颇有感触。首先,孙中山对于改革与革命有着很鲜明的观点和立场,这个站在营销人员的角度来看也很值得思考。在做营销的时候,要有核心,观点独立鲜明,重点突出,在国际市场环境不断发展改变的情况下,营销策略营销模式也应该发生改变,顺应市场潮流才能得人心,得顾客。其次,孙中山对于人之平等,国民之幸福而奋斗的观点也突出了营销要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以顾客的利益为中心,营销战略从4p(产品、价格、分销、促销)转变到4c(顾客、成本、方便、沟通、),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顾客为中心,这是营销战略的发展趋势,得人心者得市场。
记得在剧中,孙中山融资一事,突显出了一个革命领袖的高瞻远瞩和考虑周全,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孙中山以其长远的眼光拖缓了欧洲给清政府的贷款,掐住了他们的咽喉,才牵制了清廷的兵力,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在营销中也是一样,目光要放在长远利益上,看问题要深入透彻,要从根本上抓住问题的本质。营销观念、营销方式的创新,要从根本上抓起。在营销中,我们不能只考虑营销活动本身,而是要周全与其相关的、给予背后支持的一切环境和资源,只有背后的力量都到位了,前期的活动才能顺利展开。
记得孙文在剧中说过,“我想了很久,我们需要尽快着手制定《临时约法》,谁做一届总统不重要,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制度,制约的不仅仅是袁世凯,而是,所有妄想再做皇帝梦的人”。这句话明明白白的说出了制度的重要性,人是会变的,总统是会换的,只有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制约权力,才能使每一位当权者都在制度之内不至于逾越。营销中,我们所有的思想都不能脱离企业文化、脱离产品、脱离顾客,每一个营销活动都必须做好切实可行的方案,有了方案的指导,无论是什么人执行,都不至于乱了步伐没了方向。
孙文是一场革命的领导者,也可以将其看做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一次活动的执导者,成功的人都有共同的特质,同样是领导一个集体、领导一场活动,也有着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学习孙文,不仅仅在于其革命才能,更在于我们能从一个成功人士的经历中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