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强化审计质量管理的新举措
文章标题:浅谈强化审计质量管理的新举措
**县审计局为扎实推进审计署提出的“严谨细致,提高质量年”活动,结合我县审计工作的现状和实际,在加强审计作业程序及每个质量控制点科学管理的同时,围绕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建设一支弘扬正气、廉洁奉公、依法行政、学习创新的审计队伍,出实招推出强化审计质量管理的新举措,积极在全局构建完善五个体系,全面提高审计质量控制。
一是构建完善组织体系。**县审计局原设四科一室,虽能正常进行审计业务工作,却缺乏审计的事中事后监督环节,针对这一情况,今年我们健全了法制机构,成立了综合法制科,配备2名专职工作人员,专门从事审计复核工作。加强审计三级复核机制,制定了《**县审计局审计复核制度》,完善现有审计项目三级复核网络和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并把审计复核关口前移,专职复核人员可以在项目进行中参与复核。明确了审计组长和项目主审的资格条件,确定了未经法制机构复核的审计项目,一律不准对外发布审计文书。对出现有质量问题的审计项目,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我局还实行了由审计组长、业务科室、分管领导三级检查制度,将检查责任直接落实到人,对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起到很好的法制监督作用。
[本文来源于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请到xiexiebang.com]二是建立完善学习体系。为适应新形势下审计监督工作的需要,切实提高审计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针对当前在执行《审计署六号令》的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我局将业务学习作为贯彻落实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的首要任务来抓,始终把培训工作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结合审计工作,开展了审计准则以及法律法规、审计业务技能、计算机等的学习培训,全力打造学习型审计机关。要求审计人员在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具体,做争当政治坚定、钻研业务、工作创新、执法公正型审计人员。除定期的每周一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外,还开展了审计准则、法律法规、廉政纪律、审计业务技能以及计算机操作运用等的学习培训。我局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采取聘请省、市专家就审计工作如何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和增强审计技能等进行了专题业务讲座,同时选派精干人员到市审计局上挂锻炼学习,派出了业务骨干人员参加审计署、厅、市局的专业培训,使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全面得到提高。通过演讲比赛、经验交流、优秀项目评比等活动,鼓励大家自觉学习并遵守审计准则,营造出重学习、比业务、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三是构建完善方法体系。我局以实施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为基础,积极推广运用审计署5号令的先进审计技术,全面贯彻执行审计署6号令。针对以往审计工作的传统审计方法,具体制定了《关于实施审计署6号令办法》,修订原有的操作规程,重新出台了《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办法》及各类作业指南等配套制度,研究确定了项目审计中应当把握的关键环节和质量控制点。根据6号令规定,取消了审计意见书、审计建议书,全面推行审计报告,并鼓励审计人员对审计报告格式进行创新。加强了审前调查、审计日记和审计业务会制度的执行。强调了对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报告初稿和最后环节的审计复核,使专职复核向审计现场延伸,向程序性复核与实质性复核并重的方向发展。同时,进一步规范审计执法工作中的行政行为,避免执法的随意性,自觉增强质量和防范审计风险意识。在加强依法审计中,我们实行监督与帮促并重,今年对已审计的单位协助完善了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督促各单位严格依法行政,使审计工作为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四是构建完善考核激励体系。为有效实现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县审计局审计业务质量考核办法》,对每个项目的审计方案的优良情况、审计程序执行情况、审计实施到位情况、审计评价恰当情况、审计定性准确情况、审计报告满意情况、审计项目的组卷归档工作,采取量化计分的方法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将质量控制直接与审计人员的奖金挂钩。对审计项目出现质量问题的不但要扣分还要追究责任,将审计项目质量的检查考评,作为审计人员绩效考评和项目质量评比的依据,严格奖惩,奖优罚劣,有效激励了审计人员工作的责任心、事业心,使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五是构建完善科研信息宣传体系。我局今年更新了计算机设备,完善了局域网络建设,每个科室增配了电脑和打印机,在现有党政网的基础上增装了宽带网,扩大信息面,实现了与纵向、横向审计机关的资源共享。同时进一步加强审计调研工作,充分利用调研成果,把审计项目质量和审计服务质量,作为提高审计质量这一重要问题的两个方面,提出不但要确保审计项目质量,而且要提高审计的服务层次。要求全局每人每年要完成4篇信息,各科室完成1篇以上调研文章,局班子成员每人完成1篇调研文章,并作为目标任务进行考核。对国
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刊物及媒体采用的审计信息和调研文章进行不同层次的加分,年终对每名人员的积分情况统一考核奖励,调动全体审计人员对信息宣传工作的积极性。
通过五个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审计工作呈现出依法、严谨、运行顺畅、高效推进的良好局面,为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我县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起到了积极作用。
《
浅谈强化审计质量管理的新举措》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强化审计质量管理的新举措。
第二篇:浅议审计质量管理
江苏省常州市审计局 王晴川
一、引言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过程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既包括审计工作的总体质量,还涵盖具体项目的审计成果质量,是衡量审计工作的标准。审计质量管理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质量标准,制定审计项目控制程序或政策,以使各项管理和业务工作按照预定目标和程序运作,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对于充分发挥审计职能,规范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强化审计质量管理,是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审计机关把审计质量管理作为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对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增强审计工作的可靠性、准确性、效率性,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为经济建设和领导决策服务。同时,通过加强审计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作风过硬、敢于审计、善于审计的优质团队。强化审计质量管理,是遵循世界审计发展规律,适应国际标准化要求的需要。《国际审计准则》要求审计机构必须对审计工作质量进行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基本原则进行。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也明确提出质量保证是从事审计工作组织应履行的职责,这充分说明,强化审计质量管理,有利于实现我国审计业务与国际惯例接轨,推进全球趋同和交流合作。
二、审计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审计资源配置没有做到科学合理近年来随着审计监督领域的不断拓展,上级审计机关和地方政府、司法机关交办或要求审计配合的工作越来越多,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一些项目时效性强、难度大,审计人员受进度计划、考核评比等因素的影响,忽视了保证质量要求,造成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从而影响了审计质量,增加了审计风险。
(二)审计质量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审计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审计质量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这三部分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一个有机整体。但实际执行过程中,有的审计复核工作流于形式,仅停留在文字修改的较低层次;有的审计责任考核缺少细化的程序及内容;有的审计质量管理责任追究主体不明确,造成责任无法落实到人,其结果是不了了之。
(三)审计队伍素质不适应工作需要 各级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审计信息产品的提供者,对审计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从目前审计人员的知识构成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审计队伍中懂审计、会计、工程、法律其中一方面的人员较多,而既懂会计审计,也懂法律工程的综合性人才较少。二是知识结构相对陈旧。一般以单纯的财务会计知识来查错纠弊,就账审账,审计人员的视野和思路还不够开阔。三是综合分析能力不高。审计人员对政策的分析判断能力比较差,发现大案要案的本领还不够强,难以满足复杂审计工作的要求。
三、强化审计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组织保证机制 组织保证机制是审计质量管理的基础,包括以下方面:(1)加强分级质量控制管理。责权对等是管理学的基本原则,在审计业务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审计组、业务部门、审理机构、审计业务会议和审计机关负责人作用,形成一个层次分明、权责明确,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全方位审计质量管理体系。一般项目实施方案由审计组组长审定,报业务部门备案。重要项目实施方案和调整事项报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原则上由审计业务会议审定。审计机关负责人对审计项目实施结果承担最终责任。(2)加强审计机关纵向、横向间联系沟通,有效整合资源。要对现有审计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以提高工作效率。应加大上下联动的行业和专项审计,提高审计成果层次,扩大审计的宏观效果。要加强协作和配合,共同促进审计整体计划的实施。要加强与纪检监察、财政、税务和工商等职能部门的交流,畅通协调和联络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监督合力。
(二)构建制度保证机制 要促进审计项目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审计机关必须强化制度约束,通过减少行为的随意性,满足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要求。(1)建立审计质量检查制度。应当强化审计全过程控制,采取内部自查、部门互查、同业检查等形式,注重事前跟踪、事中监督、事后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通过开展审计业务考核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等方式,对审计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持续评估,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夯实审计质量制度基础。(2)建立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应制定奖罚分明、责任到人的过错责任追究制,对审计人员、审计组长、复核人、审计机构负责人在审计实施环节中的过失或故意行为,设定确认标准和惩罚措施。对履职过程中出现缺位、越位等行为,依法追究责任,严肃处理。(3)引入第三方监督检查制度。近年来国际质量认证的外部检查是审计领域逐渐引入的一项新的监督机制。该制度的引入,让审计业务质量接受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监督,可以有效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提升审计工作的公信力和认可度。其有效性己经得到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的认可,并被写入了《国家审计质量管理指南》。因此必须:将业务精、能力强的社会中介机构、高等院校和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士纳入人才库,并进行分类管理;制定具体指标体系,提高检查的可操作性,扩大监督内容,除现有的投资审计外,逐步增加单位财务收支审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其他审计领域;将检查结果与审计干部的考核、奖惩直接挂钩。要注重分析监督结果数据,及时发现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推动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强化执业保证机制 执业保证制度是审计质量管理的核心。审计业务流程包括立项、计划、实施、报告等,每个流程的完成质量,都会对最终的审计结果质量产生实质性影响。只有把好每一环节质量关,才能确保执业保证机制的实现。(1)科学论证审计项目计划。项目计划编制是审计业务执行的首要环节。在审计选题时要坚持群策群智,广开言路,通过媒体、网络、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问审于民众、问审于领导、问审于部门、问审于一线,使审计立项更科学、更符合改革发展要求、更贴近社会和普通百姓。建立被审计单位资料库,对审计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信息,为合理确定审计项目打好基础。(2)充分做好审计调查。审计调查是确定审计范围、选择审计方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摸清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和相关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运用职业判断,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细致分析,选准突破口。(3)合理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是对审计项目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审计方案应紧紧围绕审计目标,结合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细化审计内容。对于重点项目审计方案,审计机关应组织召开审计业务会议进行集体审议。(4)强化审计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审计实施的主要工作是取得审计证据、编制工作底稿。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审计质量。因此,审计机关要有针对性地收集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具有证明力的原始资料,注意证据的客观性、充分性、时效性和合法性。在编制底稿时,必须符合审计质量标准要求。(5)认真撰写审计报告。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不仅要严谨求实,问题定性准确、评价客观公正,处理处罚适当,同时提出的对策和建议,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为有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审计报告在审批后还需征求被审计(调查)单位和拟处罚责任人的意见。如果被审单位或个人对审计报告认定的事实提出异议,要进一步核实修改审计报告。对拟作出罚款的处罚决定,符合法定听证条件的,审计机关应当履行听证程序。在正式出具的审计报告结尾处,要明确告知相关单位和个人可以提起申诉、行政复议和诉讼等法定权利。(6)严把文书审核关。审计证据、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文书资料实行二级复核和审计机构审理。审计负责人应把好第一道关口,对审计目标偏差、审计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等问题责成审计组补充完善;审计机关业务部门要增强复核意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发现主要材料不完整、定性错误的,通知审计组限期补正。审理机构要重视对审计文书间一致性的审查,减少审计质量缺陷。(7)注重审计后续跟踪检查。审计结论跟踪整改情况是确保审计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机关除了敦促被审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严格按审计意见建议进行整改外,对不按规定落实的可以通过召开通报会、提交审计专报信息、制发审计建议函等方式,切实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8)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制。审计的最终结果应向社会公布,接受舆论监督。近年来审计结果已有所公开,但数量和比例还有限。审计机关应进一步加大审计信息披露的广度、深度和时效性,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扩大审计部门的影响力。同时要推进审计项目后评估制度。要检查审计计划执行情况,为修正以后的审计立项目标提炼经验;对审计效果和审计质量控制过程进行评估,防范审计风险,巩固审计成果。审计质量管理是一项全员参与、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质量管理活动,它涉及审计工作的各方面,贯穿于整个审计项目的全过程。然而它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健全,需要审计机关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推动影响审计质量的各要素、各环节持续改进;需要审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质量意识贯彻到审计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贡献。编辑:彭秋龙
第三篇:保障房质量管理再出新举措
保障房质量管理再出新举措
为了圆满完成今年全市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管工作任务,2012年3月8日上午,市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站召开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专项会议,传达省市保障房质量管理文件精神,全面部署和安排2012年保障房质量监督工作。
会上,建材检测科科长朱广韧就原材料、构配件抽检及监督检测的有关情况进行了通报。陈万立副站长传达了省住建厅、市城乡建委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的文件精神,并对保障房质量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对施工现场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总监、质检员、安全员等要严格实行打卡考勤制度;二是在隐蔽工程验收前要留下数码影像资料;三是主体结构验收前,施工单位应按设计标准至少建成一套样板房;四是项目监理部应每月定期向建设单位书面报送工程质量情况,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制止并报告监督机构;五是检测机构在实体质量检测中发现不合格情况,应在24小时内报告监督机构;六是在地基基础、主体分部工程中开展“三级检测”;七是要加强对工程所用建筑成品质量管理;八是要严格施行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九是要在施工现场设立材料留样室,以备随时抽检;十是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机制。
最后,曾新云站长讲话,他对全市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管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要强化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增强保障房工程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完善质量检查机制,认真抓好保障房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三是要增强履责意识,全面落实保障房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四是要建立倒查机制,对工程质量的责任人、责任单位给予严惩重罚;五是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完善,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第四篇:2013年教学质量管理新举措
加强教学管理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强化过程监控。
1、组织教学检查。各级教育管理干部、教研员要有针对性地深入学校调研与指导,并及时向学校、教师反馈,帮助学校改善管理,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各学校、各中心学校、市教研室要有计划地组织常规教学检查,每次检查后,对成绩突出的教师(学校)进行表彰,对问题较多的教师(学校)给予批评,检查结果要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学校工作目标考评的重要依据。
2、组织质量检测。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单元检测,充分做好单元分析,认真落实补偿教学;市教研室每学期要统一组织期中、期末两次学习目标检测,每次检测后各中心学校和市直学校要对检测情况进行分析,并将质量分析材料报市教研室;市教研室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全市小学教学质量抽测,集中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撰写报告报送局分管领导并向全市通报。
3、组织教学评优。市教研室、各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优秀导学案、优秀课件、优秀论文、优质课、高效课堂教学能手、教学质量管理先进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学校等教学评优评先活动,以此引导学校及教师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有效机制。
二、深化高效课堂。
1、优化教学模式。各校要加大136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力度,在熟用的基础上力求个性化,使模式运用由技术上升到艺术;加强对学法的研究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跟踪调研,有的放矢地去化解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
2、物化研究成果。市教研室要组织全市优秀教师进行导学案设计、试用与修订,通过网络平台、联片教研活动等途径交流研讨,力争今秋开学前编写、印发出体现我市特色的导学案;督促全市中小学认真落实《关于中小学导学案的使用意见》,特别是做好集体研讨、个性修改、教学反思、检查评估等工作,提升“导学案”的使用效能。
3、组织教学观摩。各学校要借鉴市一实小、三实小、平林中学等学校“一课多上”、“同课异构”等“磨课”经验,让“磨课”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力求人人都能上高效课堂优质课;各学校、中心学校、市教研室要有计划地组织高效课堂教学市级观摩活动和区域性开放活动,让专家指导组成员、优秀教师生动演绎高效课堂,让广大教师能就近取到高效课堂“真经”。
三、优化备考策略。
1、密切关注考试动态。针对中高考内容、分值的变化,市教研室、各中学要及时做出应对调整措施,通过与先期进入新课改的地区同行联系、召开学科组
长小型研讨会等方式,及时捕捉、甄别、遴选、传递中高考信息;同时整合力量,组织各学科带头人,成立备考专家指导小组,开展命题趋势研究。
2、加大复习备考研究指导力度。市教研室要加强对中高考趋势、导向以及中高考命题的研究,加强中、高考复习课研讨和交流,强化考前模考练兵,有针对性地指导各校毕业班的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和复习迎考工作;通过开展复习观摩课、研讨课,分片教研等形式,探讨提高复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努力向“薄弱”挖潜。市教研室要继续坚持“重心下移、靠前指导”的工作方针,集中对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进行调研,认真总结中高考成绩的得与失,从中摸清问题,寻找对策;突出对教学全程的监督与管理,狠抓薄弱环节,直面问题,在解剖整改上下功夫,督促薄弱学校领导蹲点学科,采取得力措施,使“短板补长”,使薄弱学校薄弱学科的质量提升。
四、常态化比教学。
1、细化工作计划。各校要在学期初制定比教学方案,细化比教学措施,做到周周都有教师讲课,周周都有听课、评课集体研讨活动,统一安排,明确要求,落实到人。市教研室和局有关科室要定期下校抽查落实情况,并参与活动,进行指导。
2、突出工作重点。各校要把“比教学”的重点由“讲课”“赛课”转变到“观课”“议课”上来,完善观课、议课制度,落实观课、议课过程,以“议”促“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发挥“名师”作用。要积极整合一切资源,有计划的安排市“名师”作学科辅导讲座,上示范课、观摩课,举行教学案例研讨、课改论坛等系列活动,并借助外力培训教师,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五、草根化教科研。
1、做实课题立项评审工作。各学校、市教研室要注重课题研究与教师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让教科研走近教师的身边,让教科研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让教科研朝着“草根化”方向发展,让教科研真正发挥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2、抓好课题研究过程的规范管理。市教研室要督促学校在课题选题、论证、开题、实施、中期论证与修正、结题、鉴定及后续研究按计划实施,使课题研究过程规范化、有序化。
3、强化课题成果形成的指导。市教研室要进一步增强课题研究成果意识,加强对成果预期、成果内涵、成果呈现方式等方面的指导,积极倡导形成案例、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专题论文等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第五篇:强化审计法制建设
审计局:强化法制建设促进审计质量提升
一是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健全法制机制,落实工作责任。配备了总审计师,分管法制工作。成立了法制股,配备股长1名,2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法制工作。做到了有领导分管,有人员办事,有工作措施,有良好效果。
二是改善执法内部环境,加强学法用法制度建设,增强审计执法能力。树立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创新学习观念,加强经常性法规学习制度建设,完善和落实“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制度,将学习纳入目标管理,在全局审计干部中营造讲学习、比学习、会学习、促学习的良好氛围;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法纪教育,要求审计人员研究问题先学法,解决问题依照法,言行举止符合法;加强廉政建设,健全惩防体系,对法制观念淡薄、违反审计纪律和财经纪律的人员,坚决予以查处;加强依法执审能力建设,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发展。
三是严格执行准则,积极推进项目审理,强化审计质量全过程控制。以贯彻执行审计准则为重点,严格执行项目审理、自由裁量和责任
追究等制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开展审计工作,严格执行审计组长审核、业务部门复核、法制机构审理、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定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着力解决审计实施方案控制、复核关口前移、审计记录规范等具体问题;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和审计暑关于审计机关审理项目质量检查暂行规定要求,加大对各业务股室的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力度,对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审计项目,由法制股派员全程跟进,加强指导、审理、监督,着力推进审计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