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业银行客户分类体系
商业银行客户分类体系
商业银行的客户分类体系就是要将前述商业银行客户评价的两个准则相互结合,形成客户分类体系的一个二维矩阵——风险——价值矩阵。它意味着在强调风险接受和强调利润贡献之间进行客户选择。风险最低、收益最大的举措是争取客户终生价值最大的AAA级客户,即具有高信用的黄金客户。而风险高、收益低的客户可能是银行要逐渐抛弃的。
客户分类体系映射出的是预期风险和客户利润贡献,以客户收益与风险控制同时优化为导向,对客户进行筛选和监控,以风险、价值二维构造更加稳健的客户管理体系。为此,它要求银行充分认识客户分类对于信贷经营和风险管理的战略意义。
国银行业务覆盖传统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领域,并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客户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中国银行主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零售和金融机构等业务。零售业务主要针对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基于银行卡之上的全套服务。而金融机构业务则是为全球其他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诸如国际汇兑、资金清算、同业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务。目前在外汇存贷款、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贸易融资等领域仍居领先地位。根据2003年英国《银行家》按核心资本排名,中国银行列全球第十五位,居中国银行业首位,是中国资本最为雄厚的银行。
中国银行:外汇
建设银行:硬件
中国邮政:各个乡镇都有网点
工商银行:世界第一大银行
农业银行:各个乡镇都有网点
招商银行:股份制,是招商局的产业链之一
第二篇:商业银行客户管理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
摘要: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关键是客户关系管理(CRM)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营销。在这些方面,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比中西部地区的商业银行先走一步。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对调整农业银行乃至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群体结构,适应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对优良客户的竞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深圳、江苏、苏州三地农行的基本情况
(一)综合经营实力强。截至2001年底,深圳分行各项存款390亿元,较上年增幅26%;贷款为262.3亿元;外币存款 67397万美元;国际业务结算量33.7亿美元,外汇结算收益4567万元人民币,全行实现利润8亿元。江苏省分行营业部各项存款270亿元;各项贷款129亿元;实现利润3亿元。苏州市农行各项存款500多亿元;各项贷款270亿元;不良贷款占比8%;国际业务结算量80.6亿美元;实现利润6亿元;各项经营指标在同业市场名列第一。
(二)业务结构调整快。三地农行根据区域
经济金融环境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自身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如深圳分行个人业务类信贷资产达90多亿元,占全部信贷资产的1/3以上
。苏州市农行围绕发展国际业务,在机构设置、资源分配上紧跟外向型客户,其业务收入的60%以上 来自于国际业务。
(三)客户营销体制新。按照“全面面向市场和客户原则设置机构”的要求,三地农行着力加大了前台部门直接营销的考核力度。一级分行前台部门既做“自营”业务,也履行系统管理职能,从而真正实现了全行上下联动营销。如深圳分行公司业务处既承担客户调查和系统管理的职责,又自营管理了40余家客户的36亿元贷款。
(四)实行个性化、差异化的分层营销策略。三地农行不仅对公司类客户进行了细分,还强化了对个人VIP个人客户的重点营销。如深圳分行设立4家金牛理财中心,在营业柜台设置了33个贵宾室和71个大户窗口,对个人存款超过10万元的和超过100万元的个人都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在农行营业大厅不同的窗口办理业务,并享受不同的服务待遇。
二、客户关系管理的措施与经验
(一)根据客户关系管理的需要调整公司类批发业务的营销体系。
1.明确界定前后台业务部门的职能,形成前后台部门良性互动的支持关系,提高营销层次和经营水平。如深圳分行重新调整了分行内设机构,推进机关职能转变,使分行从后台走向前台,不仅承担系统管理职能,而且承担直接经营的任务,前台处室直接面向客户提供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等综合服务,形成分、支行共同面向市场,支行间联合发展的整体竞争格局。
2.在细分市场和客户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客户实施差别化、个性化的营销和服务策略。如苏州分行根据信用状况、规模大小、财务指标、产业前景等将客户细分为黄金客户、重点客户、优质客户、一般客户、限制客户、淘汰客户。在此基础上,实行不同的贷款审批和计划管理政策。如对黄金客户贷款计划随报随批;对重点客户的贷款计划事先报告、优先安排;对优质客户贷款计划只有通过存量结构调整,用清降计划进行安排;对调整、限制、淘汰类客户信用总量只准下降不准增加。
3.一级分行直接经营和管理重点客户,实行扁平化管理。如深圳分行对40余家黄金客户的36亿元贷款直接上收到公司业务处管理,并把贷款日平均增量、收息额度、对公存款日均余额、国际结算量、利润额等指标纳入处长和处室员工的绩效考核并与奖励工资挂钩。
4.对公司类批发业务的贷款风险控制前移到授信环节,改变以往单纯按单笔贷款控制风险的做法。如苏州分行对客户授信这一环节非常严格,确定授信额度的主要指标是客户的实有资本金、所有者权益、上年的实际盈利水平等。这些做法比较符合国际上银行业通行的惯例,也有利于把对信贷风险的控制从单笔业务前移到对整个客户的风险控制上,同时也解决了客户的融资效率问题。
5.实行不同特色的客户经理制,建立对公司类批发业务的支持体系。
(1)对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如苏州分行将客户经理划分为高级客户经理、一级客户经理、二级客户经理、三级客户经理和见习客户经理五个等级。客户经理等级采取考试和考评相结合的办法,依据其政策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因素来确定,每年评定一次,客户经理在考试合格以前一律确认为见习客户经理,不同级别的客户经理在工资待遇、授权、分管客户的规模上区别较大。深圳分行推行的《外勤人员考核办法》,将外勤人员按当年绩效考核指标划分为助理客户经理、初级客户经理、中级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资深客户经理六个等级,对客户经理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年终评审调整一次。
(2)对客户经理建立科学的考核奖励办法。如苏州分行对客户经理主要考核业务拓展、工作质量、业务管理水平三大类,每一项指标又细分为多项内容。如业务拓展指标包含新增优质客户、企业存款增长率、贷款归行率、新增外资项目、管辖客户国际结算量、新增信用卡发卡量等;工作质量指标包含有不良贷款下降、不合理信用下降、表内及综合收息率等。客户经理按不同聘任等级,实行岗位工资制,按照“以能定级、以绩定酬、拉开差距、激发活力”的原则,对考核优秀及拓展、管理客户业绩突出者,按各有关规定进行奖励,并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按客户经理等级分别核定必要的公关费用。深圳分行按照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的原则,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个方面进行等级评定和年终考核。定性指标分素质衡量指标(能力结构指标、知识结构指标)和工作态度指标;定量指标以利润指标为核心,对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考核均依据相应系数换算为利润指标进行考核,即将贷款利息收入、不良贷款变化率、一般存款、同业存款、银行卡业务、国际结算收入、国际结算量等指标按照规定的系数全部折算为利润进行考核,绩效利润指标因客户经理级别不同而不同。
(二)个人零售类业务的发展依靠产品创新和不同的营销策略。
1.对零售类个人客户进行细分,实施差别化的营销与服务。如深圳分行创办“金牛理财中心”,推出客户分层次服务办法,使理财中心成为营销零售业务的集中场所。深圳福田支行根据其“50%的储蓄存款来源于该行不到1%的大户”这一情况,为避免传统的服务方式导致劣质客户驱逐优良客户的现象发生,在理财中心推出客户分层次服务办法,将客户区分为普通客户、VIP客户、高级VIP客户三个等级(VIP客户标准为:日均存款100万元或个人资产200万元以上 客户),理财中心大厅设有贵宾窗口、大户室、“一站式”个贷办理区、VIP休闲区、VIP活动区等,客户等级不同享受的服务不同。该行还将目前没有业务往来的重点公司客户的重要岗位人员以及证券大户、保险公司VIP客户、多次置业的富裕阶层、发展前景良好的公司负责人等作为潜在的VIP客户进行重点营销。
2.依托零售业务品种创新发展消费信贷业务,从而调整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如深圳分行结合住房制度改革和社会安居工程建设推出个人住房楼盘按揭(抵押贷款),并在辖区内全面推广二手楼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金牛理财个人消费信贷套餐业务。深圳市龙岗支行,对现有的产品进行资源整合,推出了定期一本通、活期一本通、缴费一本通、银券通、卡折对转等业务品种。江苏省分行营业部推出的二手楼按揭贷款、出租车跟营贷款(出租车营运证做质押),受到社会的广泛 欢迎。
3.零售业务的发展与银行卡紧密结合。以银行卡为载体实现业务间的联动效应。如江苏省分行营业部2001年推出的校园卡、烟草卡、联名卡,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并与助学贷款有效结合起来,实现校园消费一卡通。同时,利用 移动 POS方便的划收划付功能,解决了烟草收购中个体户的款项收缴问题。
4.零售业务的发展与公司类批发业务紧密结合。如深圳市龙岗支行在支持房地产开发商时,对前期的开发性贷款用中长期流资或固定资产贷款解决,房地产商在销售楼房时,对购买商品房的业主发放按揭贷款,同时归还房地产开发贷款,商品房按揭贷款通过银行卡发放。业主人住后,再用银行卡代收水电费、电话费、物业管理费等,从而带动批发类贷款和零售业务、储蓄存款、发卡量、卡消费额和卡交易量各项业务指标的增长,实现了各项业务之间的联动效应。
(三)把国际业务经营管理作为主体业务对待,集中资源优先发展。
1.根据业务经营特点和客户资源设置不同的管理体制。江苏省分行营业部、深圳分行均单设国际业务部,是辖内外汇业务的单证处理中心、押汇业务中心,具体负责外汇业务的管理和指导。苏州分行的国际业务部是作为分行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以分行的名义直接对外经营本外币业务,同时承担对全辖外汇业务的管理职能。
2.国际业务与信贷业务的紧密互动与支持。深圳龙岗支行在各项业务考核指标中国际结算指标占到30%。对信贷管理部门的员工也有国际业务结算、外币存款等考核指标。苏州农行开办的外汇类融资品种有外汇担保项下的人民币贷款、人民币保函业务、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进口开证、福费廷、提货担保、出口退税保证贷款等。
3.国际业务部门与公司业务处、信贷管理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处在贷款营销、规模与资金安排、贷款审查与审批等方面实行良性互动,真正在具体业务和工作措施上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经营。
三、体会和建议
(一)客户分类是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
1.客户分类的基础是细分市场。各地区域
内客户资源等级确定的标准,城区行与农村行不同,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新注册的客户、新准入的客户和存量客户不同,全省不应一个标准。应因地制宜,严格细分,按照不同的企业、行业制定不同的认定标准对客户分类,提供相应的服务和营销策略,实现银企双赢的目标。
2.明确客户经营的重点。随着农业银行市场定位的重新确立,经营重点逐步转移,城区行的业务经营管理重点应从清收盘活转移到开发优良客户方面,在发展中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不断壮大客户群体。
3.按照信用风险总量管理客户。对存量客户的管理应以信用总量来划分,信用总量越大,客户的风险越大,对银行的牵制作用也越大,对这样的客户不能简单地以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应根据单个客户信用总量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如果与一般客户采取相同的等级管理办法,信用等级的变化会增大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
4.区别对待新准入的客户。通过市场营销新准入的客户之间差别较大,若按照同样的标准认定新准入客户都是A级的做法,不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会造成对客户关系维护的难度。据深圳分行介绍,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刚登陆广东市场时,按照总行的标准及测算公式,其综合评价仅30多分,当年亏损达2亿多元,属于C级类客户,完全不符合农行客户支持和市场准入的要求
。深圳分行在综合考虑该公司的实力及发展潜力后,不但对该公司发放了巨额贷款,而且还采用了信用放款方式,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银行对客户风险控制的重点必须前移而非后置。
严格授信管理是控制风险的基础。强化风险管理应该从信贷后台向前台转移,客户的授信业务在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授信额度必须根据客户的有限责任来确定。现行的授信指标体系过多依赖企业财务报表的做法是不十分科学的,与国际银行业的惯例也有所差别。对公司类客户,各级贷审会审议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对客户的综合授信,而不是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每一笔具体的贷款或项目的资料审查和审批上。在客户授信额度内,分业务品种和贷款权限办理具体业务,尽可能简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以适应当前客户竞争白热化的需要。
(三)一级分行直接经营重点黄金客户是提高营销层次和服务水平的关键。深圳分行从2002年开始将公司业务处推向前台,除进行系统管理之外还有自营近36亿元贷款的任务。农行许昌分行在2002年年初成立了“优良客户服务中心”,从全辖筛选出27家优良客户,纳入客户服务中心直接管理,由市分行有关科室分别负责贷款的调查、审查和审议职责,提高了经营层次和工作效率。
(四)外汇类客户是调整农行客户群体结构的“突破口”之一,必须高度重视国际业务的发展。
1.提高对国际业务的认识。从三地农行的发展来看,国际业务是农业银行的一项主体业务,不应仍放在中间业务的地位上去认识;国际业务快速发展才能适应加入WTO后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市场竞争需要;外汇类客户在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水平、市场反应能力、管理者的基本素质等方面普遍较好,是各家银行重点争夺的客户;国际业务具有投资小、风险低、收益高的特点,是农业银行效益的增长点。因此,我们认为,各级行管理者对国际业务发展的忽视可能会带来农业银行发展战略上的决策失误,后期的纠正将会付出更高昂的代价。
2.国际业务的发展亟待上下级行联动、行内部门之间联动、本外币业务联动。客户与银行的关系是在业务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每一个客户的每一笔业务都涉及诸多部门。因此,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分、支行联动、业务部门联动才能为客户搞好服务,任何
一个部门、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我们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有些大的系统客户和公司客户,如果总行、省分行自上而下的营销,会降低基层客户营销工作的压力和营销成本。在资源配置上,要彻底打破人为的地域界限,对好客户、好项目,都能及时得到全省农行资源的集中支持。在业务创新上,也需要各部门配合,将已有的产品资源整合,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
3.国际业务金融产品的业务流程需重新设计,不能和人民币业务等同起来沿用一种模式。农业银行与其他银行比较起来,国际业务发展能提供的金融产品相对较少,如果国际业务部提供的金融产品如打包贷款、押汇贷款、出口退税贷款等和人民币客户的一般流动资金要求
一样,就失去了国际业务金融产品的特点,影响农行对客户的吸引力。在资金和规模上保障外汇业务产品实施的政策力度不够。如目前出台的有些信贷政策忽视了外汇业务的特点,将信贷规模分为自主类、引导类、专项等几种,但对外汇业务新增信贷规模的规定模糊,增加了下级行操作难度,使外汇业务的发展受到信贷规模的限制。南京爱立信公司从国内银行转移到花旗银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国内银行提供的包买应收款业务与花旗银行相比,没有灵活性。
4.加快国际业务新产品的引进、营销和推广。目前,河南省农行急需引进和开办的是西联汇款业务、福费廷业务、代客外汇买卖业务。亟待引进的国际业务软件是从省行到县支行的三级外汇业务处理系统。
(五)个人零售类业务是亟待加强的一项主体业务。
1.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开发和设计个人业务产品,解决目前金融超市内个人金融产品同构化现象。当前,河南省农行个人业务发展较快,但与三地农行相比
还有差距。主要原因是金融超市内的产品全国一样、全河南省一样,同构化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分地区、分客户、分类型的个人业务金融产品。因此,要抓紧解决这一问题。2.个人业务类的金融产品创新必须以科技为支撑,以银行卡为载体。网络银行的发展在南方三地农行已初显端倪,也是农业银行竞争的重要工具。如三地农行普遍设立的自助银行服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企业银行、客户呼叫中心等为客户提供了周到、快捷、高效、安全的服务。网络银行的发展带来新的业务产品、新的结算手段、新的中间业务等,这一切均离不开科技和银行卡的支持。
3.对零售业务客户进行分类管理。据调查:我国不足20%的人掌握了社会上80%的财富,这为银行的个人业务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系统客户、代理业务的增加,大大加剧了窗口服务的业务量,原有的服务方式可能导致对优良客户的服务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对零售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和服务十分必要,从而满足客户高品质生活和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4.加强对个人业务的营销和管理。目前,农行的个人业务除个贷产品在金融超市集中办理以外,一般的个人业务在窗口办理,这种管理方式不能为大户提供差别化的服务。尽管目前还没有能力在每个网点设立贵宾室、大户室、理财室,但是,在城区行有条件的网点可以设置贵宾窗口,或对优良客户发放贵宾卡,提供员工接待、业务指引、通知服务、免填单服务、利率优惠等不同于一般客户的特殊待遇,满足优良客户快捷、安全、保密、自尊心理的需要,从而维护和稳定客户。另外个人业务产品的营销和宣传方式除在金融超市和营业窗口发放农行的个贷产品宣传折页外,可在郑州召开大型的金融产品推介会、新闻发布会等多种高层次的营销活动,展现农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新形象。
(六)加强农行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由当前的产品经理向真正意义上的客户经理转变。
1.严格挑选客户经理。在全省农行系统公开招聘;在社会上公开招聘有一定特殊关系资源的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客户经理。
2.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以利润为核心,加大对客户经理的考核与奖励力度。
3.对客户经理要按特殊人才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尤其是对那些有客户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的客户经理在费用开支、交通通讯工具的配备、工资奖励政策等方面要有差别。
4.强化对客户经理的培训,使客户管理逐步从产品经理向客户经理转移。以河南省农行系统为例,目前的客户经理大部分是从信贷人员演变而来,只能起到信贷产品经理的作用,在专业教育背景、业务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公关能力、外在形象等方面远远不能达到商业银行对客户经理的要求
。因此,必须及早对客户经理进行专业系统培训,包括选送一批有潜力的客户经理到国内大学进行半年以上 的专业学习和系统训练,使产品经理向客户经理转移,这是当前客户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七)在业务创新和业务发展上必须强力推进思想解放。
1.推进思想解放的基础在于明确差距,人人皆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2,强化全体员工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的关键在于必须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强力推进干部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创新,建立固定的干部能上能下、淘汰流转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收入分配机制和多元化的薪酬分配框架。在收人分配和薪酬上必须拉开距离,在工资总额指标控制的条件下,可以把长期培训、出国考察等作为奖励;在指标体系设置中突出利润总额和人均利润。把利润作为对一个行整体管理水平的评价指标符合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也有利于基层农行在业务安排上树立长期发展的观点,单个的指标增长并不能说明一个行整体业务的发展。
3.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必须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尽快成立黄金客户服务中心,并单独作为一个经营部门,对中心内的员工向全省公开招聘,将全省一批优良客户统一集中到省行管理和经营,由省分行统一客户授信、统一贷款审查、统一客户营销、统一培训人力资源,从而降低营销成本,有效整合系统功能和资源,提高经营层次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省分行在业务经营中的龙头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营重心上移。前后台的部门在相互制约的同时,更要注重业务传导效率。前台部门可作为经营部门不再纳入机关编制管理,而是作为由行长直接领导的直属业务经营部门,员工和客户经理一样完全实行绩效工资考核。信贷管理部门作为贷款的审查中心,对其要建立优良客户增长率、优良客户贷款月均增长额、对公存款月均余额、收息额增长率和国际结算量等业务发展类考核指标,并纳入绩效工资挂钩指标内严格考核。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前后台共同面向客户、提高审批效率的问题。整合资源,收缩管理环节。将城郊区支行的监督保障部门、后勤部门职责上收,由二级分行实施集约型管理,推进业务经营机构的扁平化管理。要按照“统一布局、统一营销、统一考核、统一形象宣传”的要求,对城区支行实行除财务相对独立核算以外的一体化管理,形成规模经营的合力。
第三篇: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管理
探讨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的问题及意见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与世界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外资银行的涌入,以及国内商业银行在此背景下对服务质量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金融服务的竞争日益加剧。但国内商业银行客户服务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制约了其发展。本文针对我国部分商业银行目前客户服务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加以分析,以求在这过程中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商业银行、客户服务、客户满意度、服务完善
一、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银行业的竞争通常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规模竞争、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然而,规模竞争和价格竞争的操作难度大,缺乏持久性,容易陷入粗放经营和价格战的泥潭。而银行的本质体现在其服务性上,优质的客户服务才是银行生存与发展的立足点。
(一)商业银行排队难为题愈发严重
近年来,人们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而且投资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同时银行中介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展,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办理转账缴费的人越来越多,因此,银行排队的问题日益突出并备受批评。排队,这件人们生活中时常发生的小事,如今成为了银行服务的大问题。以南海某镇街的农行支行为例:自动柜员机前,四五个人站成一排,旁边一部机无人问津,很显然已经坏了。等候大厅里接近二十个人散坐着,不是对照着自己的号码纸和窗口上屏幕显示的号码,但没多少人能弄明白其中的规律,不知自己前面还有多少人。(排队号码是由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如A21、B14、D11等,字母代表业务类型,数字代表序号)有人刚进门扫了一眼便掉头离开,而相隔不远的另一家银行里的排队情况也差不多。因为VIP客户和普通客户是分楼层管理的,所以中小型普通客户打都把时间用排队上,是他们对银行服务不甚满意。
(二)银行网点运营存在的问题
1、业务处理效率有待提高
一些银行网点的柜台办理速度比较慢,个别窗口的处理时间甚至二十多分钟。在现场观察发现,部分客户对于业务处理缓慢甚为不满,不时说出抱怨的言
语。然而在这种情况发生后,银行方面并没有人出面调和矛盾,安抚客户不满的情绪,任由不满的情绪扩散,从而损害了银行的声誉和形象。
2、大堂服务工作效果不理想
大堂服务可以说是银行服务的第一环节,但某些银行不注重大堂服务,这也是不会主动挖掘潜在大客户的现象。在营业厅里,有对客户填错单据和业务分类不关心的情景,有对客户提问回答不详尽、马虎了事的情景。大堂经理的设置,是旨在为客户提供热情主动的服务,协助客户完成单据的填写,从而缩短柜台处理的时间;为客户判断业务类别,避免客户盲目排队而浪费时间。大堂服务质量差,将直接损坏银行在客户心中的形象,更有甚者导致客户的流失。
3、自助柜员机的维护和解说不到位
有ATM机没有出钞的现象,有机器发生故障,还有打印单据时字迹模糊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不但会造成机器的闲置,客户抱怨,同时也加重了柜台服务的负担。而一些添置的机器,因为使用说明不足,客户不会操作,这无疑是浪费资源的同时加重柜台服务的负担。
(三)客户满意度低影响银行效益增长的速度
中国消费者的理财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对于金融理财产品的需求比以往更加复杂,随着理财知识的丰富,投资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优化客户服务的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再将其升华为忠诚度,进一步提升银行的业绩,已然成为银行经营的重点。
国内部分银行的服务理念正逐渐改变,曾看过招商银行的企业文化是向日葵,“因你而变,成就梦想”,客户就像是太阳,银行就像似向日葵,客户怎么动,银行就跟着退出相适应的产品和服务。但银行的服务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根据市场咨询机构公布的数据,从2005年到2007年期间,对主要使用银行表示非常满意的人数从18%先跌到11%,对银行服务不满意的人数从24%上升到34%,增幅达42%。当受访者被问到是否会继续使用目前所使用的银行,有77.7%的人回答很可能或肯定会,表面上看存户对于目前所在的银行比较忠诚。但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地发现,存户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忠诚,他们可能只是因为习惯和怕麻烦的心理而做出了这样的回答,对此银行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当存户的转存成本降低,手续简单的时候,他们极有可能选择服务质量更好的银行,原本的银行就会失去相当数量的客户。
二、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服务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排队难的问题分析
排队难的原因在于供求双方的不匹配,客户具有随机性,他们的到达时间不确定,而且希望到达便能得到服务。如果客户到达时,所有的可服务资源都被占用了,那么客户就唯有耐心的排队等候了。服务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在同一时间内不对等,这就造成了排队的产生。再加上个别客户操作上的不熟悉或银行处理速度的缓慢,久而久之客户便会产生负面情绪,构成了排队难的问题。
(二)网点运营不佳的问题分析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人们的金融消费意识和理财意识都比以往提高了,需求也随之增多,银行网点排队就是人们对金融服务需求急速增加的客观反映。然而网点运营不佳的原因有: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尚未能满足高端客户对增值服务的要求,同时提供的常规性服务也不能低端客户满意;服务不够便利快捷,客户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不到服务,特别是一些单位客户,他们是在日常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到银行办理业务,但到头来却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服务;再者就是客户需要填写复杂的变表格和单据,一旦填错还需要重新填写,延长交易处理时间,同时银行在后台处理和复核耗时较多,从而导致网点的处理效率低下。
三、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客户服务质量的对策
(一)排队难问题解决方案
1、加强大堂服务经理的指导和服务作用
通过内部挖掘加强大堂经理的配置,进一步发挥大堂经理在主动服务、分流客户、分流业务的作用。大堂经理一方面可以在客户填写单据时提供咨询,避免客户错填、重填的现象,进一步缩短柜台处理的时间。
2、建立排队等候时间预告制度
在排队系统中,银行可以对客户分类,设置客户等级,并预计出相应的最长等待时间。这样可以让客户有个时间概念,不会因盲目等待而不耐烦。
(二)提高银行网点运营效率的建议
1、定期举行银行内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柜台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才是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的基础。
2、柜台的功能要齐全,柜台要能为客户提供对私对公、本币外币、中间业务、开通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等各类业务,避免客户在排队后不能办理业务的尴尬情
形。
3、为满足客户的需要,银行网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合理的设置足够的窗口为客户办理业务,同时培养一批客户经理来营销金融理财产品,实现由传统单一的柜面“微笑服务”向多元化、人性化服务的转型。
第四篇:商业银行如何拓展高端客户
商业银行如何拓展高端客户
在以营销导向为主的竞争时代,“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二八法则也已被广大管理人员所认同和接受。各家商业银行都十分清楚地知道拓展高端客户对业务经营的重要意义所在,纷纷调整攻关策略,加大营销力度,致使高端客户的市场竞争格外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如何挖掘潜力,革新机制,通过各种措施吸引、占有、维系高端客户,获得更好地业绩增长?如何利用自身条件,积累客户储备,制订发展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现实而艰巨的任务。
为此,我们提出六点措施供商榷:
建立敏感高效的信息调研机制。任何一条有关高端客户的信息都很可能带来优质的存款、贷款、中间业务及效益,谁先捕捉了信息,谁就抢占了市场的先机,商业银行可通过收集数据、分析调研,迅速、敏感地确定富有价值的战略性目标:第一步,信息收集:通过与信息资源丰富的政府有关部门沟通联系,通过公开信息渠道以及客户账户资料收集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并做到及时更新,资源内部共享。第二步,信息发布:通过营销例会的方式对客户经理进行信息目标的分配,信息分配按三个原则:优先领认原则、地理位置就近原则、行业归类原则。第三步,信息反馈: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探明企业无有金融资源、金融资源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企业的决策人员、提供线索人员、具体操作人员,了解企业的人脉关系,人员的联系方法、本人及其家属的爱好及相关情况。第四步,信息修补:通过市场营销活动和调查摸底,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筛选,找到真正的目标客户群。第五步,信息转换:将信息转换为营销目标,制订公关作战图,进行公关。
建立科学动态的客户经理管理机制。按照“外部做大客户群体、内部做大客户经理”的思路,加强客户经理团队的动态管理,全面提高营销效果。一是加强客户经理的日常管理。日常管理要对结果和过程并重。所谓结果,就是一系列指标体系。营销过程管理,可通过每周的营销例会进行。让客户经理能够通过营销
例会,获得指导,同时彼此之间取长补短、变阻力为助力、变助力为合力。要合理设计“压力”与“引力”。将客户经理队伍时刻调整在市场化经营的状态,努力营造以效率为中心,满负荷、全身心投入的强势的工作氛围。二是强化对客户经理的培训。将客户经理培训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培训内容包括:知识类培训,使其逐步从产品经理向客户经理转移;营销意识与技巧培训。促使客户经理能够以敏锐的眼光寻找客户、收集和传递信息,建立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三是强化客户经理考核。客户经理的工作业绩考核分为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定性考核在每季末进行,主要对工作态度和责任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岗位工资挂钩;定量考核在年末进行,主要对客户经理实际业绩进行考核,包括存量高端客户的维护与增量高端客户的拓展,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积极探索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制度,根据客户经理的工作能力与业绩设立不同等级的客户经理岗位,并根据业绩定期进行调整。四是进一步完善客户经理选拔、培养办法,通过评聘和资格认定,把思想素质好、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以及具有较强社会关系的人不断充实到客户经理岗位上,并保持客户经理队伍的不断流动,以增加活力。
建立高满意度的客户维护体系。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往往决定着客户的去留,银行应加强这方面的客户维护工作,提高客户满意度。一是对客户实行分级管理。研究出台客户分级管理的标准与办法,按照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大小,对客户实施分级管理。二是组建专门维护小组。这些维护小组的主要任务传递信息,反馈意见,可通过信函、电话或直接拜访等方式,向高端客户提供银行最新动态、财务状况和技术进展等情况,并针对一些重要高端客户的需要,提供特定的专业化服务方案,提高客户满意度,维护和发展高忠诚度、高价值的客户群体。三是不断对客户满意度进行追踪调查和评估。这是改善客户和银行关系的关键所在。在有现成客户档案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非常理想的简单抽样方法来完成抽样。面访和电话访问都是可以选择的样本接触方法。访问的时候,对于高端的银行客户比较适合的方式是电话访问,低端的银行客户可以考虑面访。四是加强客户投诉管理。银行要高度重视客户关于服务方面的投拆,特别是高端客户的反映,要有规范处理流程,从记录、受理、分析、处理、反馈都流程化;要及时处理问题、挽回客户、恢复客户关系;要惩处责任人、总结教训、内部整改、完善管理。
建立高质量的产品服务体系。大力推行以电子化手段为支持的大众化、标准化服务和以高素质的客户经理为支持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用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拓展和锁定高端客户。一是在产品营销上求“实”。依托现有产品,加大向社会推介力度,利用媒体宣传,召开各种形式的产品推介会,印发宣传材料等手段,增强客户对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的认同度。进一步提升金融超市业务功能,通过住房买卖专家导购、法律专家全程服务、对“黄金”客户授信以及代客理财等措施,延伸和扩展金融超市的服务外延与内涵。在金融超市和有条件的金融网点组建“理财工作室”。二是在功能开发上求“新”。创新一个产品,就可能打开一片天空。认真研究经济形势变化,深入探求金融政策取向,全面瞄准银行同业动态,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系统优势和全行集成数据中心,推动产品和功能的创新,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围绕集团型、系统性客户需求,开发企业内部系统清算银行、网上企业银行等综合性服务产品;围绕个人客户需要,开发综合帐户、委托贷款、消费贷款组合等产品;探索开办应收帐款融资业务;积极试点开办即时贴现业务,对高端客户,在与客户签订协议,明确对票据贴现拥有追索权的情况下,办理即时贴现的业务。三是在文明服务上求“优”。通过全面推行计件工资制,进一步增强柜面员工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文明服务水平。四是在形象宣传上求“美”。金融产品的同质性决定了谁的形象好,谁的产品吸引力大。因此,在完善服务功能、抓好产品营销的同时,必须加强企业形象宣传,运用“软广告”、公益活动、统一标识、美化网点、完善功能等多种形式,凸现商业银行“市民的银行、进取的银行、现代的银行”新形象,增强亲和力和美誉度。
建立全员营销激励机制。坚决运用收入分配的杠杆,彻底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拉开收入分配档次,使收入分配向创利多、贡献大的岗位倾斜。建立全员营销激励机制,从工资总额中划出部分资金,与每个员工的营销实绩挂钩。对重点高端客户,明码标价,挂牌作战,竞标上岗,论功奖励,及时兑现。对柜面人员,全面推行综合柜员制,按业务数量和服务质量考核分配收入;对行长、网点负责人,全面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按单位效益和经营目标完成情况考核分配收入;对机关人员,按照前台讲效益、后台讲效率、保障讲服务的要求考核分配
收入。要重点解决好营销人员的激励机制问题。对营销人员,全面实行客户经理制,按拓展和维护的业务量考核分配收入。同时,进一步扩大和完善选才、用才机制,做到以发展论英雄,重实绩用干部。全面实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对缺乏大局意识、作风漂浮、长期打不开局面、因循守旧、市场份额连续三年下降以及为政不廉、跑官要官等各种类型的领导干部,通过个人申请辞职或责令辞职等方式调整下来。逐步推行各单位“一把手”公开竟聘,确定任期目标,并授予其副职的提名权,到期经营目标没有完成自动解聘。
建立向高端客户倾斜的资源配置机制。在财务资源配置上,推动财务资源向效益好的地区倾斜,向贡献率高的优良客户倾斜。在资金计划配置上,对因优良客户和项目投放形成的借款,实行优惠利率;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按照“充实前台、保证后台、压缩非业务人员”的原则优化劳动组合。人员配置要向前台部门倾斜,向业务一线倾斜。与此同时,后台管理部门要有效发挥对前台营销的横向制约作用。对市场营销部门开发的项目及客户贷款,信贷管理部门要严把信贷准入关,严格按要求审批发放贷款;财会部门要加强对营销部门的费用成本核算,引入责任会计制度,将营销部门作为利润中心进行成本核算,增强营销部门的效益意识;审计部门要定期对营销部门拓展项目的风险、成本和收益情况做出评价,不定期地对营销费用列支情况实施审计,切实防范道德风险。
第五篇:地方商业银行体系问题
地方商业银行体系问题
姓 名 : 学院(系): 班 级 : 092002 学 号 : 计算机
2010
年 12 月 18
日 [摘 要] 地方银行体系主要指省以下市县区的银行机构体系,目前,地方商业银行体系一般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跨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构成。随着国有银行政策职能的完全消退,为提高其盈利性水平和集约化经营程度,国有商业银行便从市县区撤出大量的分支机构,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趋利性本质又不会向次发达地区延伸机构,一些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又规模小,力量微薄。因此,建立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地方银行体系已是保持地方经济与金融相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地方商业银行 国有银行
银行体系
我国地方商业银行体系问题
经济发展中银行体系的作用,是金融业和金融研究领域一个倍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在学术研究领域中,对以银行为主干的间接融资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争议颇多。在金融业的现实发展中,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在融资和动员储蓄方面一直长期依赖银行体系,面临着由此产生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和发展资本市场的转折。
尽管银行等提供的外部资金是必不可少的补充,但资金的主要来源仍然是企业内部的留存利润和企业发起人的最初资本投入,可以说资本还远远没有动员起来。到19世纪情形有了很大不同,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成了企业短期资金的主要供给者。但由于受到流动性、自有资本较少、无限责任制度、破产制度和对利率的法律限制等因素的制约,银行很少提供长期贷款。若发放长期贷款,也需抵押品作保证。尽管如此,银行在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过程中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生产者一方面可以用银行信用购买原材料,生产者另一方面可以从银行那里预先获得他们所卖产品的收入,缓解流动资金的压力,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固定资本。也就是说,银行通过提供短期资金,为企业创造了方便的支付机制,从而通过动员闲散的资金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了资金来源。尽管银行贷款没有在企业的融资比例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但从总体上来说,投资的快速增长时期与信用扩张时期是一致的。可见,若使社会从前工业化过渡到现代经济的增长路径上来,不仅需要增加进入生产领域的物质资本的数量,还需要提高人们的储蓄意愿和增加连接储蓄和投资的组织渠道,后者就需要建立金融体系。
地方银行体系主要指省以下市县区的银行机构体系,目前,地方商业银行体系一般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 银行、建设银行、交通 银行,跨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 信用社构成。随着国有银行政策职能的完全消退,为提高其盈利性水平和集约化经营程度,国有商业银行便从市县区撤出大量的分支机构,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趋利性本质又不会向次发达地区延伸机构,一些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又规模小,力量微薄。因此,建立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地方银行体系已是保持地方 经济 与 金融 相协调 发展 的重要环节。
地方银行体系现状
(一)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裁减分支机构,造成部分地区的金融空白和银行体系的缺失
1998年6月30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关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改革方案”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方案中对四大银行机构的撤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在裁减机构的比例上,除中国农业银行尽量保留其县级支行外,其他3家都要精简,比例为中国工商银行20%、中国建设银行30%、中国银行10%。国有商业银行在地方共撤并了近3万家左右的县级或县以下机构网点,造成一些地方金融服务的空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业务重点逐步向大中城市转移,相应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许多县支行已不复存在,保留的只是存款性质的机构,服务功能不太健全,而一些市县区没有城市商业银行,即便有也不能设分支机构,只有势单力薄的农村信用社。从而造成这些地区一定程度的金融空白和银行体系的缺失,形成经济发展与银行机构服务的失衡。
(二)国有银行商业性的信贷政策,加剧了区域间的经济金融不平衡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资金越充裕,信贷风险越小。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分布特征,决定了信贷资源相对集中在发达地区,造成了发达地区资金更充裕,市县区资金更紧张,形成资金逆向流动。以苏北某市2007年的新增存贷款为例,2007年江苏省新增存贷比为98.29%,而该市的新增存贷比仅为74.5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该市大量存款资金未能用于地方经济发展而外流。
此外,邮政储蓄机构也从农村大量抽走资金。由于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水平高,且风险低,致使邮政储蓄规模迅速扩张,年增加额从1998年的557亿元到2003年底存款余额达9315亿元,年均增长率约18%,市场占有率接近12%,其中70%来自县及县以下地区,仅乡镇所辖农村就占34% [3]。
(三)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县同时设立众多分支机构的条件已不再存在,应当有计划地从市县撤出
国有商业银行成立之初,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当时动因有二:一是承担一定的政策职能;二是通过分支机构的增多,加剧金融机构间的竞争程度,以提高全社会金融服务水平。从目前情况来看,国有银行的政策职能已剥离殆尽,而从金融服务来看,通过机构的增设来提高全社会金融服务质量的目标已实现,特别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进程中,通过机构的林立确实推动了金融服务水平的快速提高。相反,在全民金融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已全面提高的情况下,再通过林立银行机构来解决服务效率问题已显得不再必要,同市场需求和资源成本相比,这种银行体系已是弊多利少。
(四)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的重复建设,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体系重复建设,影响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在业务量有限的情况下,布局及经营的重复易导致银行间恶性竞争,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银行机构布局是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其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银行效率的高低和竞争力的大小。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业呈现出过度竞争格局:在特大城市及部分沿海开放城市,有外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在大中城市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在中小城市及部分中心城镇有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之间的竞争;在农村地区,有着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储蓄的竞争。这种布局模式,使一个区域内各种银行机构并存。我国实行金融业分业经营、对银行业务范围限制较严,各银行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种类基本一致,在业务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各银行的分支机构只能在某一个平衡点上分割既有的业务量。业务量较大的区域,各家还都可以分一杯羹,但业务量较小的区域,则很难人人都喂得饱。在这种情况下,极易造成银行间的恶性竞争及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竞争的成本大于服务效率提高带来的收益时就是一种浪费国有银行已不能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目前,国有银行信贷决策普遍上移与地方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时间急、频率高、金额小”的矛盾十分突出,使得大部分中小企业始终难以获得国有银行信贷支持。国有银行贷款审批远离贷款主体,信息严重不对称,无法对贷款风险度、市场经营形势作出及时、准确、全面的判断。同时,有些规模小,但效益好的企业贷款申请也因为达不到相关标准而被一笔勾销,使其失去获得贷款谋求 发展 的良机。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手续繁杂,审批时间滞后,不能满足贷款企业的需求。一般来说,情况好的通过审批的贷款往往需要一个月,最快也要十天以上。这样使得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银行信贷支持。出现银行资金宽松有余和广大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不对称的格局,即所谓发达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贷款锦上添花,而相对 经济 落后但有发展潜力的地方中小企业贷款雪上加霜。而地方商业银行、信用社支持地方经济时,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地方商业银行、信用社由于结算手段的限制,在吸收存款时难免感到手段有限,难以吸引部分大客户的青睐;二是部分国家权力机关、资金汇集部门明确规定将本系统的资金不得存放地方商业银行(信用社),形成对地方金融企业的歧视;三是国有商业银行、邮储从地方吸收资金外流后,减少了地方商业银行的吸存资金来源。地方商业银行在资金上只能自求平衡,由于受存贷比限制,地方商业银行虽然很想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也不得不控制放贷面。
建设地方银行体系
合理的地方银行体系是一个地方经济能否得到金融有效支持的重要保证,是地方经济的推进器。鉴于地方银行体系的现状和地方经济发展对地方银行体系的要求,地方银行体系可作如下构想:
(一)对现有商业银行进行适当的战略分工
通过制定国有商业银行地区的设立与退出标准,使国有商业银行从金融资源匮乏的地区退出。根据地方GDP总值、人均财政收入等指标,对于低于这一标准的市县,国有商业银行不设立分支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可选择全国一百个重点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并将其部分业务重点放在向海外拓展上。市县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或者撤消,或者切块给地方商业银行。地方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地方银行支持。同时,邮政储蓄吸收的资金通过人民银行再贷款的形式百分之百地用于当地的经济建设。
(二)组建地方银行集团公司
在现有城市信用社、农村 信用社的基础上,建立以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为核心的,农村信用社、私人银行为补充的地方银行体系。鼓励地方组建地方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并由政府领导和人民银行及银监局管理。城市商业银行可考虑按子母公司的形式,自下而上组成地方银行集团。城市商业银行业务范围以县市区为主,农村商业银行以农村为主,但两个法人机构在区域分布上可互相下伸和上延,地方商业银行作为一级法人机构,自主决策和经营,地方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就是支持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
(三)建立起合作性与商业性全国统一的合作金融体系
将市级信用联社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控股县级农村合作银行,并实施行业管理,建立起合作性与商业性全国统一的合作金融体系。控股资金来源:财政拔入部分,人民银行发行金融票据筹集部分。筹措的股本金用于购买农村信用社因政策性因素累积的不良资产、历年亏损、保值储蓄支付的贴补利息 [5]。
(四)积极组建县级地方性商业银行
a.将资产总规模达10亿元、不良贷款比率15%以下的农信社县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b.对资产总规模达8亿元、不良贷款比率20%以下的农信社县联社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c.设二级法人,按股份合作制运作。现有的以行政区划设立的乡镇农村信用社改为授权法人,为县级合作银行的分支机构,不独立核算,实行内部经济指标考核。d.对不符合上述改制条件的县,可组建县级商业银行,由地方财政、骨干企业、城镇民企或个人参股入股,按股份制银行模式运作,其分支机构可向较发达乡镇延伸。e.组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地方政府可以考虑依托某个大型国有企业,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通过整合地方商业银行、信托、证券机构,组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从而增强地方调控金融资源的能力。
通过以上模式的地方银行体系的再造:一是可以保证地方金融资源用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二是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的金融意识,因为地方金融机构风险责任由地方政府承担;三是有利于灵活运用地方金融机构及时支持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四是由于地方银行对当地的企业最为了解,因此,对市场的信息是对称的,便于地方银行进行 科学的决策。五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由于根据市场化的原则对分支机构进行优化和合理的分工,减少了无序的恶性竞争,利于降低社会成本。
参考文献:
[1]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
[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2007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年报
[3] 王曙光.农村金融市场准入与新型乡村银行体系构建 [N].中国经济时报
[4] 陈彩虹.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机构体系改革的探讨 [J].福建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