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计局建设投资审计的经验交流
我国建设项目审计经历了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一些经验,但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审计在广度和深度上已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为适应国家经济新环境,为早日与国际接轨,建设项目审计应以新的理念积极打造新的空间。
(一)抓好建设项目开工前审计,向前期投资决策审计发展。建设项目前期决策十分重要,它从根本上影响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必须对其进行审计,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审计属于建设项目审计的范畴,审计人员必须对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进行跟踪审计。在进行建设项目前期决策审计时,首先在审计方法上应使用跟踪审计法,对建设项目前期决策审计进行监督把关,从根本上保证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其次,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投资审计队伍。投资审计业务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政策性强,要求审计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政策性,而且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不但要熟悉工程业务,而且要熟悉财务会计业务,熟悉企业管理、经济管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调整审计人员结构,加大审计部门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与比重,在已有的审计规模条件下,配齐财务人员、经济人员、技术人员和法律人员。这样才能保证前期投资决策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技术审计,向设计方案审计发展。设计方案决定了投资项目的建设成本。它反映投资项目的主体布局、主体造型、材料选用及施工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好的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应该是:适用、经济、美观。而长期以来,我国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对设计质量、进度、工程技术比较重视,过多考虑设计的安全系数,“肥梁、胖柱、深基础”等多有发生,致使工程成本加大;建筑装饰上,提高装饰标准,忽视设计方案的节约和经济性。而建设单位在选择设计方案时,也很少采用招投标方式,使设计部门缺少竞争意识,从而放松对设计质量建设成本的控制。审计部门必须配备这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审计,在不影响设计方案使用效果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设计建议,完善设计方案,减少国有建设资金的浪费,实现建设项目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重视建设项目造价审计,并向工程管理审计发展。我国造价审计的重点反映为建设项目决算审计,而决算直接受概预算的影响,因此在实施决算审计时,首先应重视建设项目概预算审计工作,重视对招标全过程的跟踪审计,从源头控制建设项目决算,保证建设项目决算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当前,对建设项目的概预算审计往往发生在施工合同签订之后,这种滞后性,导致了审计内容的表面化和审计有效性的降低。因此,审计人员进行概预算审计时,必须努力缩小预算审计与编制之间的时间差,使审计工作与招投标工作同步进行。其次重视对建设项目管理质量的审计工作。在建设项目审计过程中,影响建设项目决算真实性的主要因素是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质量。如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施工进度、质量以及投资控制失效及现场管理混乱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干扰了建设项目决算审计工作,使审计深度难以到位,审计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因而,搞好决算审计,必须重视对建设项目管理的审计。使建设项目造价审计与建设项目质量审计、投资效益审计紧密结合起来,以最合理的工期、最经济的投入,完成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建设。最后,应注意扩展建设项目造价审计的范围,将建设项目概预算审计从以建筑工程审计为主,向固定资产投资的其他领域延伸。建设项目投资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它包括建筑工程投资、安装工程投资、市政工程投资、交通运输工程投资、水利工程投资等众多方面。但目前开展的工程造价审计主要局限在建筑安装工程部分,其审计内涵狭窄,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国家在基础产业投资项目比重的增加,对建设项目造价的审计应向交通运输工程项目、水利工程项目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点投资项目审计方向延伸,以扩大建设项目造价审计的范围。
(四)向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发展。目前,我国的投资效益审计一般都为事后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建设项目投资审计的意义。为了切实保证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必须从技术经济分析入手,掌握项目评估的技术方法,了解与确定和投资效益有关的技术参数指标,从全过程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实施跟踪审计。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审计以追求最高的投资效益,这才是建设项目审计的根本目标。
第二篇:县审计局投资审计经验交流材料
***县审计局
投资审计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近年来,按照投资审计“三个转变”的要求,***县审计局积极创新投资审计新理念、思路、方法和要求,现将投资审计做法交流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对单个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
将投资额度大、参建单位多、社会关注度高纳入审计计划的单个项目作为审计对象,通过开展竣工(结)决算审计及跟踪审计的方式,实现对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招标投标、物资采购、建设进度、投资控制、资金使用、运营绩效等全过程有关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2021,我局将******建设项目等*个跟踪审计项目纳入审计计划。目前,项目有序推进。
(二)对政府投资项目分行业进行专项监督
将一个行业多个同类政府投资项目或不同行业各类政府投资项目的某相同阶段、某相同环节作为审计对象,开展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分层纵向对比、分类横向对比的方式,对审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实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政府投资项目的规范管理。
2020,我局开展的*****专项审计调查,全面梳理****个项目移送纪检部门依法处理。为建设单位在履职尽责、制度建设、依法依规、现场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措施和办法,促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普遍性提升。
二、工作亮点
(一)规范工作流程。
制定***县审计局关于印发《社会中介机构受托开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工作制度》的通知(西审发〔2021〕9),***县审计局关于印发《***县审计局受托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考核制度(试行)》的通知(西审发〔2021〕10)明确审计职责、权限、内容、程序及责任追究,形成规范性操作办法。细化了政府投资审计内容,规范了聘请社会中介考核规程,突出了审计角色的定位和转变。局内部制定《***县政府投资项目竣工结(决)算审计操作流程》《***县重大公共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操作规程(试行)》等简洁高效的审计规程及审计流程图,强化分管领导、业务股室负责人、法规审理部门对审计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和全面把控。(二)严把审计质量。
一是不论是单个政府投资项目还是分行业进行专项监督的项目,***县审计局始终坚持“三级复核”制。初审中介内部三级复核;初审结束后,安排局内专业造价工程师复核,完成后再由县审计局法规股复核的三级复核制度。审计局复核坚持配合人员、投资股长(中心主任)、分管领导三级复核制度。二是争议难点问题专家讨论制度。针对投资审计转型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过程中遇到的争议难点问题进行专家审议研究。三是重大问题集体会商制度。项目在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事项,要经过投资股(中心)讨论形成意见,再经审计业务会讨论。四是向市审计局投资科及省审计厅投资处征求业务指导,对审计质量层层把关。
(三)突出成果运用。
以服务和保障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突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成果运用。提炼单个项目审计结论形成审计信息,总结重大项目推进情况相关数据、普遍性问题及突出问题等形成审计专报,不定期向区政府报告。兼顾微观和宏观层面提出审计建议,为党委政府投资提供决策参考。2021,形成审计专报得到县主要领导签批*条,审计信息*条。(四)强化整改落实。
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的原则,落实常态化审计监督要求,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联系,提炼出对规范项目管理和治理投资领域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通过印发审计整改函,督促被审计单位立审立改、完善制度、强化自律。逐步建立健全党委总揽、人大监督、政府督办、职能部门分工协作、被审计单位具体执行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提升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质量,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效,维护审计权威性和公信力。三、下一步打算
(一)拟对政府投资项目全域进行全覆盖常态化标准化监督。
拟尝试与县发改部门协作,通过现场稽查和大数据审计手段,定期采集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在立项审批、招标投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各阶段有关政策、决策、进度、资金、绩效、履职等内容数据,深入挖掘并进行关联分析,反映问题、预警风险,实现对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的全域全覆盖常态化标准化监督。(二)在打造优质审计项目上下狠功夫。
一是未雨绸缪谋划项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年初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时,就应对所有项目进行全面分析,科学研判,锁定1至2个项目作为优秀项目目标。二是用评选标准贯穿项目。组织全体审计人员认真学习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筑牢意识,把评选标准贯穿至每一个审计项目,从审计组长到审计人员,做到人人掌握,烂熟于心。正所谓掌握标准,有的放矢。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对照标准,查漏补缺,优化完善,整体提升。三是用实施方案统领项目。充分进行审前调查研究,紧盯审计目标,找准审计重点,精准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坚决做到实施方案在项目中一以贯之。四是坚持“三级复核”控制项目质量。层层把关,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困难。四是用整改成果充实项目。项目审得优,被审单位整改得好,才算完美收官。因此,要在审计决定整改落实时限内及时跟踪督促被审计单位的落实情况。要加强协作配合,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巡视机构、公安机关、政府督查部门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形成整改合力。要采取反复协调、定期审计回访等方式方法,以诚恳的态度推动整改,并及时收集审计整改的台账资料和问题线索的查处结果等。交流汇报完毕,敬请各位领导、同仁指正。
***县审计局
2021年11月11日
第三篇:某某审计局绩效审计经验交流材料
全面推进绩效审计 放大审计效应
近年来,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江苏省审计厅关于开展“绩效审计推进年”活动的意见》要求,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多措并举,积极探索研究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开展绩效审计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学习,提升绩效审计理论水平
近年来,我局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绩效审计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活动,努力提升审计人员的绩效审计水平。一是学理论。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开展绩效审计理论学习,在全体审计人员中形成“掌握绩效审计本领,当好审计监督卫士”的氛围。二是请专家。邀请上级审计机关绩效审计的行家来我局指导绩效审计实务,进行绩效审计案例分析,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办培训班。举办由全体审计人员参加的专题绩效审计培训班,通过培训,在审计人员中,树立绩效审计的理念,明确绩效审计的方法,探讨如何建立绩效审计的标准和评价体系,为“实战”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四是走出去。选派审计业务骨干参加中国审计学会组织的绩效审计理论研究班学习,并将学习到的理论传授给审计人
(三)突出重点,探索多种绩效审计模式
一是积极探索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模式。今年,我局以全省开展的“效益审计推进年”活动为契机,总结经验,创新思路,深层次地研究探索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对***区2007年至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进行了绩效审计。通过绩效指标分析,认为该项目既丰富了农产品市场,带动了养殖户增收,又促进了农业增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已初步显现。同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项目计划执行;重视环保工程建设,提高项目综合效益;加强资金跟踪督查,保障资金安全有效;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带动更多农民增收”等审计建议,得到被审计单位的高度重视,促进和提高了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是积极探索建设资金的绩效审计模式。按照**区政府明确的“凡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需经审计部门审计,方可结算”的原则,进一步扩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审计的范围和覆盖面,积极探索政府投资工程资金的绩效审计模式,探索重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经验和做法,出台了《**区政府投资工程审计监督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提升政府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从项目的立项环节、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环节入手,重点监督检查项目立项决策程序是否合规;项目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
道路通达工程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5大类17个问题提出了审计建议,并对每个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策效益进行了审计评价。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整改后形成专题整改报告。我局审计人员撰写的《农家书屋建设“一多两少一高”现象浅析》、《送电影下乡形式和内容亟待创新》等审计信息收到了区有关部门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计建议的效果和影响力。
(四)搭建平台,开展绩效审计业务交流
一是开展“传经送宝”绩效审计实务交流活动。由开展绩效项目审计组长“现身说法”,讲解绩效审计的方法、内容,对审计报告进行解读,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提高审计质量。二是开展“全员评报告”活动,即对审计报告审定时,召开全局业务人员大会,由审计组介绍审计实施情况、报告内容和绩效情况,再由审管科发表审理意见,其他同志对报告内容进行评价,提出建议,最后由局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点评。这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审计人员的参与质量点评的积极性,也是对大家工作质量的检验、评判和鞭策,形成了人人谈绩效、个个提建议的氛围,为提高审计工作和报告质量提供了动力。三是开展绩效审计理论研讨活动。结合贯彻《江苏省审计厅关于开展“绩效审计推进年”活动的意见》,组织绩效审计论文征集活动,共收到论
(一)牢固树立绩效审计的理念。近年来,我局一直把绩效审计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放到更加突出的位臵,积极探索、研究、实践绩效审计,将绩效思路引入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把绩效审计的范围扩大到每个项目。年初召开绩效审计工作动员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在全体审计人员中树立审计监督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服务的理念,建立审计“问责、问效”机制,把审计监督贯穿于服务政府宏观决策、服务政策落实、服务被审计单位上来。召开绩效审计推进会以及绩效审计总结会,就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体会、经验、成果和遇到的困难等内容进行总结交流,坚定信心,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二)创新绩效审计思路和方法。在审计转型阶段,绩效审计是个全新的审计理念,区别于传统的审计方式,只有思路对头了,方向找准了,方法得当了,才能实现大进步,才会推进审计事业大发展。一是在审计层次和水平上求突破。做到增强审计监督的整体性、宏观性和建设性,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围绕解决系统问题开展审计工作;要从前瞻性、战略性的高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加强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学习、了解和把握,这样审计工作才能干到点子上,产生事半功倍效果。二是在审计质量上求突破。要完善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明确审计工作各环节的目标和质量要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要加大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另一方面,要引进审计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审计一线队伍中,以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化、全面化,促进绩效审计质量的提高。第三要建立审计资源人才库。可聘请社会中介机构以及建设部门、环保部门等各方面专家加入审计工作,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高绩效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四)放大绩效审计的成效。绩效审计要把项目自身的绩效情况审深审透,不断提升审计报告和审计信息质量,实现审计成果效能的最大化。这是服务领导决策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扩大审计影响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跟踪检查,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增强审计监督的实际效果,努力在审计成果的运用上下功夫;依法推进审计公开,扩大审计工作的影响,努力在审计成果运用的深度上下功夫;加强对审计报告的综合分析研究,提高审计的执行力,努力在审计成果运用的广度上下功夫。
第四篇:审计局机关效能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从某种意义上说,机关效能是反映机关办事效率、办事效果、办事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综合执法部门,要实现效率最高、效果最优、效益最好的工作目标,必须紧扣“五个一”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一、一个基础: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基础
古人云:“不先审天下之势而欲应天下之务,难矣。”不认真分析机关内部情况,从思想观念上
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就难真正提出机关效能建设的有效措施。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效能建设的基础。
“官本思想”要转为“民本思想”,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审计机关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和“群众”观念,深刻体认到手中的权力、职能是人民赋予的,变“官本位”为“民本位”,真正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为人民做贡献,为群众谋利益。
“监督思维”要转变为“服务思维”。要进一步端正“监督”与“服务”的关系,立足监督,着眼服务,以查错纠弊为手段,以促进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促进发展为目的。微观上要深刻查证和深入分析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系统、全面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工作,增强发展的后劲和潜力;宏观上,要将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情况纳入制度的框架加以分析,提出完善政策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只有这样,才算找准了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眼点,才能真正发挥好审计监督预防、发现、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随意行政”要转变为“依法行政”,真正做到规范执法。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仍存在“人情执法”、“长官意志执法”等“随意行政”行为,严重影响到审计的客观、公正,影响到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审计机关必须严格按照审计法律、法规、准则行事,将依法行政贯穿于审计实施、审计处理、提出审计意见建议的全过程,逐步克服和消除审计过程的随意性,变“随意行政”为“依法行政”。
二、一个关键:以制度建设为关键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因此,制度的建设、落实是机关效能建设的关键。
要完善决策制度,杜绝决策的随意性。要坚持决策的民主、科学;要通过制度的完善落实,真正做到重大事项通过党组会议、办公会议、审计业务会议来研究决定,将审计机关的重大事项纳入规范化决策制度范畴,保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决策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将有效保证决策过程的公开透明,同时也提高了办事效率。
要细化权力约束制度,防止权力变为少数人谋私的工具。为正确把握和运用好《宪法》和《审计法》赋予的审计监督权,真正做到依法行政,审计机关要坚持细化审计权力运行制度,主要从约束审计权利运行、强化内部管理着手,以健全的规章制度约束、规范审计行为。从审计项目管理、审计质量保障、审计责任追究方面,制订规章、细化程序、明确操作,进一步培养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审计过程的“依法、程序、质量、文明”。
要细化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对机关资金、物资和人员的管理,做到内部管理目标明确,有章可循,确保“管好人,用好物”。机关内部管理主要涉及“人、财、物”管理,对人的管理着重完善人事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干部晋升、任用有章可循,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对财物管理要推行效益考核,提高财物的使用效率。完善机关日常事务的管理制度,促进机关内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也有利于提高机关工作的效果和效益。
要完善责任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权责到位的考评机制。监督是审计机关的职责,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将直接影响和决定审计机关的监督职责是否到位,服务职能是否体现。审计机关要把责任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将科室和个人的工作职责加以明确、进行细化,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考核,对照考核指标,客观评价职责和工作成效,进行考核。
三、一个重点:以实施审计监督为重点
要通过审计监督,通过发现查处违纪违规问题,提出预防、抵御的意见建议,特别是提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机关效能的不断提高。
我市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监督过程中,结合我市实际,将审计工作“二十字方针”的原则要求,具体化为“三个高度关注”,即高度关注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高度关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高度关注经济领域中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在保证全面审计的基础上,突出了审计重点。通过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工程建设等的审计监督,查处了违纪违规问题,震慑了犯罪;促进了被审计单位规范和改进管理,促进规范了领导干部“阳光行政”,提高了机关效能。据统计,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局通过审
第五篇:县审计局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总结
**,我县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突出表现在:政府投资审计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投资项目审计意识进一步加强,局投资审计机构和人员队伍初步建成。国家审计在服务我县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等中心工作上,在规范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管理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及纠正基本建设投资管理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等方面发挥了日益突出的作用。**年,全年共审计完成政府投资项目17个,在审4个,审计工程结算价款总额11680.25万元,审计核减工程款4422.41万元,平均核减率37.86%。其中:县天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灵川半岛开发工程造价报审6323.86万元, 审计核减工程款3786.46万元,核减率为59.9%;溪水库工程造价报审2580.8万元, 审计核减工程款526.7万元, 核减率为20.4%。
在所有审计项目中,审计局投资审计股完成项目6个,审计结算价款4026.35万元,核减工程款1743.91万元(其中工业园区项目4个,审计结算价款1450.15万元,核减工程款32.28万元);委托社会机构审计项目11个,审计结算价款7654.4万元,核减工程款2678.5万元。
一、主要做法
1、加强“人、法、技”建设,建立审计专业队伍。按照《审计法》、《安徽省审计监督条例》的规定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部署,我局把政府投资审计的“人、法、技”建设摆在首位。经县政府的同意,首先制订和颁发实施了《**县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绩政**32号),使政府投资审计监督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并更切合我县实际。为顺应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的迅猛形势,我局提出投资审计要“快起步、打基础、求发展”。围绕这一思路,首先公开选聘了1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充实投资审计专业技术力量;其次又委派1名审计骨干参加省厅组织的合肥工业大学投资审计培训班进行专业培训,形成审计技术力量;第三,经县编委批准,增设了投资审计业务股。至此,我局政府投资审计的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已初步建成。
2、筹措经费确保重点,加大审计技术装备的投入,力求审计结果正确公正,努力树立审计机关权威。今年以来,我局先后投入了4万余元人民币,购置了投资审计必备的专业书籍、专业软件和电脑等装备,特别是花费近万元购置的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软件,在县生态工业园区土石方工程价款结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纠正了其他软件的技术错误,有效控制了审计风险。
3、在坚持国家审计监督的前提下,注意整合社会审计机构的人力资源。在我局投资审计的起步阶段,专业审计力量不足,人少事多的矛盾突出。我局按照(绩政**32号)文件规定,坚持政府投资的国家审计原则;同时,又注意整合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力量参与审计,已初步建立了政府投资审计“制度执行统一,工作部署统一,标准尺度统一”的工作机制,及时扭转了此前在工程结算价款审核中,社会审计机构之间无序竞争和县审计局对审计质量失控的被动局面。
二、XX年工作设想
1、以服务生态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为重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坚持全面审计前提,不断深化政府投资审计。目前我局投资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审计范围和内容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服务宏观经济决策、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方面做得不够。XX年要从深化投资审计范围和内容入手,以财政性资金投资去向和使用效益为重点,逐步提高投资审计质量。
3、坚持创新和发展,跟踪审计技术前沿,引入计算机审计、工程质量检测等技术装备和手段,提升审计能力。
4、继续加强审计人员素质培养,不断强化审计人员作风纪律和廉政建设,打造高素质审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