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杏德回忆录《儿时杂忆》5篇

时间:2019-05-12 08:4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杏德回忆录《儿时杂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杏德回忆录《儿时杂忆》》。

第一篇:陈杏德回忆录《儿时杂忆》

儿时杂忆

(1)童年时代家乡人的生活习俗——衣着篇

陈杏德

我的家乡,尤其是我家所在的乡村,气候温暖,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教育发达。但在半个世纪以前,不但社会发展水平仍十分低下,而且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诸多社会习俗也和今天有很大的不同。

先说衣着方面。

那时,广大农村还是男耕女织的模式,普通农民大多穿自己纺织的粗布衣服。夏天时穿的是苎麻织成的夏布,下地干活时还穿着更粗的用“苦麻布”(即黄麻布)做成的“苦麻衫”,因为怕容易脏,大多染成黑色或深蓝色。为此,女子从八九岁起就得学习捻线纺线。她们先把浸湿的苎麻或黄麻片剖成细线,捻接在一起,,再把两根线纺成一根,卷成筒。等到线纺得够多了,妇女们就开始织夏布(但也许是不产棉花的缘故吧,棉布甚至土棉布也大多是市上买的,不自己织)。她们还要学会裁剪和缝纫,但往往只有少数心灵手巧的才学得会或学得好。如果还会绣花和剪纸,将来就会成为受欢迎的巧媳妇,否则将来就有可能嫁不出去。因此,在农村,除非大户人家,女孩子很少有读书的,因为在父母看来,学会这些女红和家务活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气候温暖,农民几乎一整年打赤脚,只在过年时才穿几天鞋子,上山砍柴时则穿着草鞋。服装样式则男的穿对襟汉装,宽口裤,扎布腰带;女的穿右衽的斜襟上衣,裤子及其系法与男子相同,只是逢年过节盛行穿水红色上衣,新娘子穿大红衣服。夏秋季节,人们多穿木屐。一天劳作过后,晚饭之前,一家人在一个大脚盆里洗完脚就穿上木屐。串门甚至到邻村看戏也穿着,所以大路上常常听到过路人咔嗒咔嗒的木屐声。但男女却不使用同一种洗脚盆,男的叫“脚桶”,较深,盆底不贴地;女的叫“秧盆”,较浅,盆底像船底状,拔秧时还可用来装秧,所以叫“秧盆”。而且认为秧盆“污秽”,女子拿“秧盆 ”给男子洗脚是万万不行的。由此可见,当时男女之间是多么不平等!

发式方面,成年男子已经流行分头短发,但仍有少数老年人留着清朝的发辫,只是把它盘在头上。未嫁女子多梳一条长辫,已婚妇女则大多梳髻。有梳圆髻的,状如半球体;有梳长髻的,状如向脑后平伸的长勺;都在上面遍插许多簪钗,正月里则常常插上红山茶花或者月季花。儿童发式,男孩脑前剃成桃状,女孩则梳成双髻。

儿童普遍颈戴长命锁,手腕脚踝戴银镯子。婴幼儿还戴绣有或镶嵌有八仙等图像的“虎耳帽”(帽子两侧上方做成老虎耳朵形状,故名)。

时髦的打扮也有,少,大多是城里的一些有钱而又新潮的人物。这些人男的冬戴呢礼帽,夏戴白色头盔状凉帽,脚登尖头的黑色或白色或黑白相间的皮鞋,拿着手杖(stick),胸前口袋上挂着怀表,时不时掏出看它几眼(后来怀表渐被手表所取代)。不戴帽子时,则可

看到涂满蜡,光滑得连苍蝇都要滑落的西式头发。女的穿蓝色旗袍,秋冬时还披上褂子。但多数绅士人物仍然是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衫马褂。而且,与农民不同,他们的衣服多以稠缎为面料,绝对不会去穿麻布衣服的。这大概也是自古以来“锦衣”和“布衣”区别的遗留吧?

衣服、被子都是贵而稀缺的生活资料,农民一年往往只在过年时才穿上新衣。衣服是母亲的嫁衣改成孩子的衣服,大孩子的衣服又改成较年幼孩子的衣服。我们小时就都穿母亲出嫁的布匹或嫁衣改成的衣服,许多还是哥哥穿过的。好在那些都是铜钱般厚的土布,不容易破,破了就打上补丁。被子的布料更厚,又蜡染成深蓝地白花样子,既不容易破又不容易脏,可以盖好几代。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大概到我十岁时,即使是农村,衣着也有很大的改善。先是“阴丹士林”布(一种用化工染料染成的蓝洋布)开始流行,连农村人也穿。接着城里流行抗战胜利后从美国进口的尼龙袜和尼龙腰带,不过那只能是城里有钱人的专利品了。

(2)童年时代家乡人的生活习俗——饮食篇

陈杏德

再说饮食方面。

由于气候温暖,夏天更热,家乡人三餐都吃稀饭。穷人家的稀饭照得见人影子,富人家也爱吃稀饭,只是浓,而且副食较好。当然,农忙或过年时还是吃干饭的。这种吃稀饭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甚至移居外地多年的“莆仙人”家庭,像我的一家,也爱吃稀饭。后来我发现,凡是较暖热地区的居民都有这习惯,可见是气候使然,而不仅仅是贫穷或者节俭的缘故。但无庸讳言,穷和俭确实也是重要的原因,因为家乡人往往把吃“捞饭”(一种用笊篱捞的干饭)当作偶尔改善生活的办法。应该说吃稀饭是有益于健康的,当然要和馒头等搭配,否则易饿。吃“捞饭”又把米汤倒掉或喂猪却是坏习惯,不过现在家乡人已很少这样,而改为不吃稀饭就吃焖干饭了。

在人数较少的学校食堂里,学生们还吃一种把米装在咸草(即席草)包里放在大汤锅里集体熬煮的“草包饭”。这种饭香,好吃,但营养多有损失。大的食堂则和别地方的学校一样蒸饭罐。饭罐也是瓷做的,只是样式更考究,不但有封得很严的盖子,而且有四个穿绳子的孔。

那时人们普遍穷,所以即使是殷实人家也都要腌制咸菜如酱瓜、酸菜、豆腐乳、咸萝卜干之类作为当家菜。最为特殊的两种咸菜是“炖菜头”(干的炖萝卜)和“炖菜咸”(炖后又腌制的芥菜茎)。“炖菜头”是把白萝卜放在大锅里加盐炖烂捞起晒干制成,深褐色,吃起来咸中带甜,口感颇像果脯,加肉末、葱油炒后味道更好。“炖菜咸”则是将芥菜茎切段加大量盐炖煮至变黑晒干制成,极咸,当下饭的菜其实与吃盐无异,可以说是最能反映家乡人节俭的一种食品。因为除了盐份几乎没有别的营养,现在已没人制作了。腌制食品中较有营养的除了豆腐

乳外,还有腌猪肉、腌牡蛎等。过年时,农民合起来杀猪,大量腌肉,又自己做炸豆腐腌起来,可以吃到来年二三月。至于平时,除非过节,农民不要说鱼肉,就连豆腐、虾米也很少去买。青菜是自己种的,常年不缺,实在没蔬菜,就摘番薯叶炒着吃。豆腐一年中倒是会做几次,或做成豆腐乳,或煎炸后腌起来,黑大豆则时常被炖煮当家常菜吃。花生大多用于榨油,农忙时如果沽二两烧酒炒碟花生就算是很大的享受。如果能隔三岔五买些咸带鱼、虾米之类,就被认为是富裕的家庭了。幸好许多农民平时还经常捕鱼捉虾拾螺蛳,否则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就更少了。

到城里读书的农村学生,每星期只回家带一次米和菜。一罐一公升左右容积的咸菜或其他腌制食品就是学生们一周下饭的菜了。

在这种情况下,饥饿性营养不良是普遍现象。除了少数当官的和有钱的人又胖又“油光满面”外,普通人大都偏于枯瘦,而且他们的皮肤上很难见到光泽,如果用指甲在他们腿上搔一下,就会有白皮屑纷纷掉下。难怪肥胖被看作富贵的象征,被称为“发福”,而“捞油水”则成了谋利的代名词了。也难怪那时的小孩子盼冬至又盼过年,有一首童谣唱道:“桕(乌桕)叶红,馃子(冬至时吃的糯米圆子)捧;桕叶掉,年夜到。”

因为平时吃得这么俭省,家乡人便充分利用一年中的各种节日改善一下伙食。正月不用说了,二月有“二月二”,蒸“千层馃”——把米磨成浆一层一层倒在蒸床里,蒸熟一层再浇一层又蒸,直到逐层蒸熟为止。表层和第五或第六层用的是红麹染成的红米浆,煞是好看,而且可以层层揭着吃。也有在这一天煮芥菜粥的。三月有“三月三”和清明节,制作“清明馃”——一种用鼠麹草掺和糯米粉做成的食品,别的地方也叫“青馃”,但都没有家乡的好吃。五月从初一到初五都有好东西吃,已见拙作《童年琐记(3)》。六月有“六月六”,土地爷的生日,蒸米馃或作馃团。七月有“七月七”和“七月半”。“七月七”炒豆炒米花拌上糖制成块状,是孩子们喜爱的零食。“七月半”是祭祀祖宗的节日,免不了也要蒸糕蒸馃。八月中秋、九月重阳,风俗与别处同。十月有“十月十”,同样蒸“千层馃”,也有蒸“菜头(萝卜)馃”的。十一月冬至,十二月过旧年,风俗与全国无大异。但有几种家乡特色的食品,一是“红团”,以红麹染红的糯米粉为皮,以绿豆沙为馅,面上印着“福、寿”字和各种花纹图案,蒸时垫以“鸡蕉”叶,吃起来又甜又香。二是“白糕”,以糯米粉加白糖倒在模子里印压然后蒸熟,吃时糯软可口。三是“水龙”,用豆腐、碎肉、花生末、香菇、紫菜、虾仁、香菜等混合捏成圆状,滚上地瓜粉蒸熟,以后可随时单独或者跟肉一起炖汤吃。还有一种“猪肠饭”,用糯米混合肉碎、花生、虾仁、香菇、紫菜灌进猪肠煮熟而成,比日本的“寿司”好吃得多,而制作成本绝对比超市里卖的进口的日本“寿司”低廉得多。

在我们家里,每逢花生收成,父母便要把相当数量刚摘的新鲜花生果煮熟晒干,我们兄弟姐妹每人分一钵子,当零食,没有菜时也用以下饭。农历七月七日炒豆炒米花时也一人分给一钵。这两样食品可以说几乎是我们一年中仅有的零食了。

(3)童年时代家乡人的生活习俗——住行篇

陈杏德

第三,谈谈住的方面。

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半个世纪以前家乡人也是聚族而居的,这种聚族而居的成片房屋称作“大张厝”。那时,家乡的房屋大多用黏土筑成,但是,如果祖上是发达过的,特别是高官显宦人家,“大张厝”就建得较为华丽。不但横看很宽,前面有围墙和院子,围墙中间和两边都开着门,进了院子可看到用红砖铺成的场子叫做“埕”,而且穿过院子,进入大门可以见到一层比一层高的厅堂和上下厅堂之间的天井。这种华丽的“大张厝”,墙基和门前台阶都用青色花岗石砌成,加上墙壁下半部贴上红砖,其余部分抹上白色的石灰,显得气派非凡。但往往过了几代之后,子孙便破落了。于是,家乡流行着这样的民谣:“红砖白灰壁,肚肠贴后壁;门前砌石,床上没席。”不过,多数“大张厝”比较低矮简陋,只是仍然有“埕”。这种“埕”用处很大,收获时它是晒场,平时是族人聚会和社交的广场,夏天的夜晚又是摆桌子用膳和纳凉谈天的场所。男人们往往端碗饭,搁上些菜,蹲在“埕”子边上一边吃一边谈天;女人们也不乏有端着饭碗到这家饭桌旁瞧瞧,那家饭桌边看看的。晚饭后,如果有人“讲古”或“唱诗”,大家便会听到半夜还不想睡觉。

那时的房屋大多是平房,但卧室都有一层半,这半层的就叫做“半楼”。“半楼”不住人,只当作储藏室,又起着隔热的作用。厅堂和卧室都铺有着光滑釉面的正方形大红砖,铺前先填上厚厚的卵石,起着很好的防潮作用。炎夏季节,白天人们把卧室地面洗一洗,很快就干了,晚上就躺在上面睡觉,十分凉快,也没有因此着凉或以后得关节炎什么的。卧室的门都悬着篾编的卷帘,叫做“篾帘”,既防蚊虫又增加了私密性。大门上冬天大都悬挂竹屏以防寒风,这样,大门尽管开着,人们进进出出也只要掀掀竹屏就行。农民家里储藏稻谷、花生、白沙糖之类大多用很大的瓮子,既防鼠又防潮。粮食多的富裕农户则多数建有一种称为“合”的木板粮仓,状如一人多高,一人多宽,下面垫高,旁边紧贴墙壁的大箱子,只是插在四根柱子上的厚厚的木板可以自由地插上或取下。厨房里也有存放食品和餐具的厨柜,但人们更喜欢把菜肴装在竹篮里挂在从房梁垂下的铁丝上,铁丝中间串着瓦片或斗笠状的铁皮,这样,老鼠和猫都偷吃不到。

为了防御土匪来犯,许多“大张厝”的一头或两头筑有三四层高的“枪楼”,墙壁上挖着许多枪眼,既可瞭望,又可射击。如果族中配备有几支土枪,小股土匪来袭,是可以抵挡一阵的。

真正的楼房也有,被称作“洋楼”。好的“洋楼”用砖砌成,三四层就算很高了。农村里有钱人的“洋楼”仍是泥土墙,只不过有的外面包裹着砖块以防风雨侵蚀。洋楼的楼板是木制的,还有骑楼悬在墙外。至于钢筋水泥楼房则在农村

里我没见过,在县城里也是风毛麟角。水泥当时家乡人叫“红毛灰”,意思是“红毛”(西洋人)传过来的石灰。镇上和县城里的商店大多只有一两层,三层的砖楼就是很大的商场了。

除了聚族而居的“大张厝”外,也有因人口增加而另外建造的小屋,大多用红黏土板筑而成。穷人家的小屋甚至用预先印压的土块垒成。不靠山没有红黏土的地方就挖开田里表层土壤,找到下面的黏土层挖起来筑墙。

虽然现在农村里砖房和钢筋水泥楼房日渐增多,但这种土墙房子甚至楼房依然不少。其实这种泥土房冬暖夏凉,而且很坚固,百年老屋,房梁和屋瓦都换了,往往墙壁仍然很好。我想,这也许是家乡人偏爱土墙房子的重要原因吧。

最后,简单说一说行的方面。

六七十年前,家乡已有通向省城的公路,但汽车很少,更没有专门载客的。溪流从县城向东北入海的一段较宽较深,可以通过人力拉纤行驶运货的小船,但要坐船则要去邻县莆田。火车更是没有。这样,普通人出行,不管多远,都得走路。据说以前富贵人家出门有骑马的,不过从我记事时起就没见过。自行车叫做“孔明车”,骑的人有,但少。我所见过的有钱人出行大多坐人力车,更有钱的还坐一种绿色的封闭的轿子。夏天时流行一种家乡人戏称为“猪屎夹”的凉轿。它实际上由一张竹靠背椅加两根横杆构成,上面撑着一把伞状的顶盖,有点像拾粪人用来夹猪粪的夹子。我小时经常看到一股股军队从公路上走过,当兵的裹着绑腿走路,军官及其太太或姨太太则坐在由抓来的民夫抬的“猪屎夹”上。军官们戴着宽沿帽,穿着长皮靴,他们的太太或姨太太浓妆艳抹,穿着高开叉的旗袍,登着高跟鞋,有的还架着二郎腿,俾倪一切。部队后面有时还押着绑成长串的被抓的“壮丁”和大群被抓去挑担的民夫。国民政府的军队如此之腐败,无怪乎以后要兵败如山倒了。

第二篇:我的家世、家族、家庭和家园(陈杏德回忆录序)

我的家世、家族、家庭和家园(陈杏德回忆录序)

福建省福鼎一中 陈杏德

按照《飞钱陈氏族谱》,我的宗族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的8代孙虞舜。虞舜的第34代孙胡满被周武王封为陈侯,领陈国,这是陈氏得姓之始。胡满也成了天下陈姓的始祖。到第45世孙陈完时,陈国内乱,陈完奔齐改姓田,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成子。其9世孙田和取代齐国姜氏政权,建立史称为“田齐”的政权。到第61世孙伯轸时齐为秦所灭,伯轸徙居颖川,复改姓陈,是为“陈氏复姓始祖”。到第74世东汉末年陈实,因其屡遭党锢之祸,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又因其被封为颖川侯,乃被尊为“陈氏颖川始祖”。到西晋永嘉年间,第76世孙陈润为避五胡之乱迁入福建,成为“陈氏入闽始祖”。而第88代孙陈鄙则被尊为首次迁入福建仙游的“飞钱陈氏始祖”。

以上之所以不厌其烦追述我祖先的来历,无他,所谓“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也。

作为飞钱陈氏的后裔,到我已经是第35代了。可是,从第32代我的曾祖父起接连三代我们家族都是单丁相传——倒不是每一代只生一个,而是或夭折,或无后,女子嫁出后便只剩一个男丁。这在过去,是被认为最令人伤心的事了。而且,据说曾经是世代读书的我的家族,到我父亲时也已破落到几乎是赤贫的地步。

我父亲陈金赞,幼年丧母,家贫,到二十好几才娶来我母亲。不过,也就从这时起,我家开始了艰难的从新创业之路。

我父亲和母亲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难以令人置信的勤俭,居然在几年之内还清债务,置买了几亩田地,从贫农上升为中农。我母亲一共生下12胎,夭折了三分之一,存活五女三男。不过,从我记事时起,大姐已随着入赘的丈夫到别村生活,二姐已出嫁,三姐、五姐早已送人,嫂子尚未入门,我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也就是我的大部分童年时期,还只是一个由父亲、母亲、我们三兄弟和四姐组成的中等规模的家庭。虽然父亲年已渐老,我们大多年幼,但比之前两代,人丁已渐渐兴旺起来。而且由于父母的表率作用和教育有方,尽管依然穷,我们家仍然可算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极为温馨的家庭。

我的家在仙游县城以西不到10里的大济镇前面村。当时,我家的屋子就座落在木兰溪畔田野中被称作“过溪”的一片高丘之上。除了两三户邻居外,大部分是前代留下曾经作过糖坊如今是我家独有的房子。加上屋旁屋后的高大的荔枝树,祖父、父亲先后手植的形形色色的花草果木,在当时偷盗赌博之风甚盛的周围村庄,我家不啻是遗世而独立的乐园了。

童年时代的我,便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

第三篇:陈杏德散文《回乡杂记》

陈杏德散文《回乡杂记》

(福建省福鼎一中 陈杏德)

(1)儿时乐园何处觅?(阿德)

2002年2月2日(丙戌年正月初五)掌灯时分,为探望患病的哥哥,我回到阔别22年的故乡—相传是神仙到过的地方仙游县。

哥哥家在离县城只有七八里的大济镇旁,每隔几分钟就有一班开往城关的公交车,交通十分便捷。尽管如此,我侄儿怕我不认路,便和侄女婿一起骑着摩托车来接。一进门,就见嫂子和众多认识不认识的侄儿侄孙早已在厅上等候。哥哥更是十分高兴,挣扎着起来和我说话。我安慰了一番,怕他太累,便由三侄儿带到他家歇息。

三侄儿家是个四层的楼房,刚刚装修过。每层都有一厅四间,不但前后有阳台,而且每间都有浴室和卫生间,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这样的居住条件,作为也算是“城里人”的我真是叹为望尘莫及!

第二天一早醒来,我便急着要寻找儿时生活过而且直到22年前我回家时尚无太大变化的故居。侄儿侄媳尚未起床,我便到前后阳台眺望。我、我兄弟姐妹和我父母一起住过的老屋原先位于名叫过溪的田野中的一块高地上,屋前屋后两颗高大的荔枝树十分醒目。因为地势较高,据母亲说,有一年溪水泛滥,相距几百米之外的其他族人的房屋都被水淹了,唯独我家房屋依然像一艘巨舰斩波劈浪于汪洋之上。加上平时我家周围不是稻田环绕,便是蔗林簇拥,远远看去真有蓬莱仙岛之气势。可现在我却怎么找也找不到。正在纳闷,侄儿已起床,听我说要寻找祖屋,便笑着说:“就在附近,我带你去!”他一边说,一边已领着我绕过屋角,指着一座低矮破旧的老屋说:“这不就是咱家的祖屋吗?”我睁眼一看,可不是!剥落的红墙粉壁,紧闭的大门连同那块冬天常挂在大门上挡住寒风的竹屏,还有门前那块我父亲发动全家人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填起来的砖埕,不都还在么?而且距我三侄儿的房子只有几十步之遥,而我竟浑然不觉!再仔细看看,原来它的前面、旁边都盖着新房,有的几乎可称之为高楼大厦,恰恰挡住我刚才的视线。但是,祖屋的屋顶已布满枯黄的苔藓,后厅已部分倾颓,前厅和大门外堆满柴草,周围拥着护着它的厢房均已拆除,这一切使他看来像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更令我惆怅的是,屋旁围墙已拆掉,仅剩若干基石;那颗极为高大的荔枝树荡然无存,连树杈儿也找不着;那几乎美化过全村妇女发髻的山茶花树,那硕果累累的番石榴树,那蒸“红团”时用来垫底的气味极为清香的“鸡蕉”,那丛以它的根把妇女们的首饰染成金黄色的“姜黄”,那一株株染过新娘指甲的凤仙花,等等,等等,全都不见踪影!啊,我儿时的乐园,我几十年来一直魂牵梦萦的儿时乐园,你在哪里啊!

当我无限伤感地回忆着这一切时,猛听见一声“二叔”,原来是我的另一个侄儿找我来了。他向我津津有味地介绍这20多年来家乡的巨变。“现在我们家族任何一个家庭的住房面积都远远超过我们过去的大祖屋”他不无自豪地说道。是的,这点我早已注意到了,而且我的二侄儿还盖了三座:一座给他的父母,一座给他儿子,他自己则住在镇上。像我侄儿这

样的家庭在我们村真是比比皆是,而且都是前有院子,后有遍植龙眼、枇杷、芒果的果园,边上还种着供自家食用的真正绿色甚至是有机的蔬菜。况且这里已和镇上连成一体,距颇为繁华的县城也只七八里路,这在几乎家家都有摩托车(有的还好几辆)、成年人人人都有手机,有的甚至还拥有可通过宽带上网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村民来说,实在与城里人的生活没有什么差别,甚至过得更好,因为他们还有自家的果园、菜园甚至花园。咋看起来,实在闹不清这里究竟是乡村,是城市,是城郊,抑或是富人的别墅区。

但是,原有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旧民居被破坏了,大量的耕地被浪费了,毫无规划、杂乱无章地建成的一幢幢住宅就像是春秋战国时割据的诸侯国一样把整个村庄搞得支离破碎,以至于我住了好几天,还搞不清这家往那家究竟该怎么走,因为这里的“滂沱路”和无头巷实在太多了。

(2)拳拳赤子心,浓浓骨肉情(阿德)

我这次回家,当然主要是为了探望患病的哥哥。其实20多年来,我经常惦记着自己的家乡,惦记着老家的兄弟、姐姐和侄儿、外甥。只是直到两年多前,我还一直为工作和生活忙碌着、奔波着。真正退休以后,闲暇时间多了,思乡之情就不免与日俱增,于是便常常和孩子们谈论回家的话题。

哥哥的病促使我抛开别事立即起行,因为我们都是年逾古稀的人,来日无多了。别离22年的兄弟一见面,千言万语真不知从何谈起。哥哥先是躺在床上握着我的手,接着便挣扎着坐了起来。我们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儿时的事,回忆起生养我们的父母。我告诉他和围在旁边的侄儿、侄孙,我已写了《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虽然全是实录,但仍恐有出入或缺漏,想请兄弟和姐姐们纠正和补充。想不到侄孙阿勇一听马上回到家里上网,不但找到我的博客网页,而且立即将那两篇文章打印多份,并拿一份给他祖父看。

第二天,看了稿子的哥哥和弟弟都认为我写得绝大部分十分准确,只有两处有出入:一是城里刘家是个书香门弟和厚道人家,咱家虽然租种他们家许多田地,他们并没有 派人前来逼租或逼债,真正派狗腿子来逼债的是一个高利贷者。二是祖父与邻村恶少争执遭该恶少暗算时夺走恶少腰刀的不是祖父而是父亲,祖父的衣衫被刺破,身旁的父亲挺身而出夺走腰刀。他们还补充说,母亲经常周济比咱家更穷的人,多次送衣服送吃的给他们。又说,村里若有来借米的,母亲总是把米筛好簸好再借给人家,而还米时却不要求人家这样做,真是“解衣衣人,推食食人”。关于后者,我也知之甚详,只是忘了写了。此外,我们还回忆起一件足以表现母亲机智勇敢一面的事例。那是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内战时期,国民政府为维持日益庞大的军费,不断增加各种税收。不知是谁暗中报告,说我家属于殷实农户,于是要凭空增收许多捐税。其实作为一个仅靠一把锄头养活全家的农户,本来就不富裕,而当时父亲已老,水碓因机器碾米厂的兴起而经营日益困难,哪能承受这项沉重负担。于是,缠着小脚历来很少出门的母亲勇敢地走到镇上去找镇长,经过说理和抗争,竟然使镇政府收回成命。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孟子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谓之大丈夫。”我家没有富贵过,但后两点母亲却充分做到了,说我母亲是女中丈夫也绝不为过。

说到父母的高尚品德,大家又提起正在兴起的修族谱之风的问题。我哥哥最小的儿子正被推举为村里增修族谱的负责人。大家充分肯定修族谱的意义,例如对于弘扬祖宗美德、增

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以至于科学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也指出它的不足之处,例如片面强调以男系为中心,对于同属一个家族的女子记述极为简略,甚至连名字也不留,更未叙及她们的子孙后代情况。其实仅从遗传学的观点来看,女系和男系在遗传基因的继承上也是同等的,何况许多杰出女性对社会的贡献绝不在男性之下,更何况现在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女儿。我和弟弟于是提出,咱家既有这么好的在本村和邻村享有盛誉的父母亲,而且后代子孙人才之众也闻名乡里,何不修个咱自己的家谱,让我们的下一代继承我们父母的勤俭善良美德和重视文化教育的家风。何况族谱有些世系和事迹年代久远,难免有傅会之处,而咱父母的事迹有口皆碑,非常确凿。许多族谱会找王侯将相立为始祖,我们父母是普通的中国勤劳、善良、勇敢、聪明的农民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真正脊梁,他们的事迹更具代表性,更有可学性,为什么就不能以他们为始祖修家谱呢?我们的意见博得大家的赞成,推举我为家谱作序,制定体例,并以我记叙父亲母亲的文章作为写作父母亲传记的基础。我也就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一任务,但也提出若干改革家谱写法的建议,例如在编写家族世系方面可以仍然以男系为主,因为它毕竟是以男系子孙的姓氏为姓氏的家谱(但若女系所生子女愿随母姓,也应该算进去),但可以以附录方式详记女系之所出。另外,除了重要人物传记之外还可增设通讯录,以便彼此联系,等等。

我在老家呆了七天,除了每天都去看望哥哥外,还尽量找机会同十几二十几岁的最年轻的一代交谈和沟通。想不到我跟他(她)谈得非常愉快,有的甚至还非常投机。这真让我大喜过望,更加相信所谓代沟无法填平的说法纯属夸大之辞。跟孙子辈尚且如此,跟侄子辈就更能彼此理解了。临走时,他们都依依不舍,我的四侄媳还受众人之托,一直陪同我到100多公里外的省城,送我上了火车!

这就是世间最难得的亲情和骨肉之情,它也是我此次回乡的最深感受。

(3)“仙人”秉性面面观(阿德)

在家乡的七八天里,当我沉浸在亲情之中时,也试图就近观察民风民情以验证外间人们对这个神仙漫游过地方的人们性格的正反两方面评价:一方面是异常勤劳、节俭而又聪明、敢干、敢闯,家族和同乡观念极强,重视教育,文化水平较高;另一方面又吝啬、不会享受生活、狡黠,对外尚能团结,在家却是窝里斗,人才多外流而本县经济社会却发展缓慢,近年来越来越落后于过去被视为“未开发”的地区,如此等等。

作为“仙人”的一员,我并不喜欢这种种评价,但作为游子,我又不能不冷静地观察和思考外间人评价是否属实。

正面的评价我以为是勿庸置疑的。以勤劳节俭而言,我的父亲母亲以及在他们影响下的子孙后代便是明证。父母一代不用说了,甚至我们这一代也不用说了,都是十分勤俭的。直到今天,许多人盖起了高楼大厦,但从每日三餐到逢年遇节,饮食依然十分简朴,很少有大吃大喝和醉熏熏的。因为这个地方虽被称为“神仙之乡”,却是地狭人稠而又缺少诸如地下矿产之类可以使人一夜暴富的资源,人们不辛勤劳作和节俭到吝啬的地步便不能生存和发展。而且正因为地少人多,人们不得不外出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一去往往便是同族乃至同乡结伴而行,这自然就养成宗族和同乡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家贫子读书”,重视教育,提高文

化素质又为人们增强竞争能力和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所以,早在解放前,我们县就有包括师范和职业中专在内的完全中学七八所之多,这就是此地被称为“海滨邹鲁”的原因。应该说,外间对“仙人”的上述评价是相当正确的。

但也许是“爱之弥深,责之弥切”而且又是游子的身份吧,我这次回乡却对“仙人”们的劣根性更加敏感。我下了火车,刚登上开往家乡的汽车,就见司机正在对一个农民模样的外乡人在“训话”。那位外乡老头刚拿出一个桔子想剥,司机就气势汹汹地训斥道:“不准把皮扔在地上,听到了吗?”并狠狠地瞪了他许久,吓得那老头赶紧把桔子放回袋子里。其实,车上备有装果皮的铁皮筒子,他却不肯耐心说明。另一天,我和弟弟好不容易挤上去城关的公共汽车并找到座位,弟弟刚站起来把一包东西递给我,一个带着两三岁孩子的身强力壮的男子就抢坐在我弟弟的座位和另一个空座位上。弟弟说:“这是我的座位,我刚站起来放东西。”尽管我弟弟已年近古稀,那人还是不肯让座。我弟弟又说:“就算这座位是你的,你的孩子免票也是没有座位的。”那人辞穷,又在众人注目之下,只好为自己找台阶下,说道:“把我的座位让一个给你可以商量,要说是你的那我就不起来。”我说“好了,正月里大家还是和气点好,和气生财嘛。”他这才起身让出一个座位。当然也有很讲礼貌的,当我们回来乘车时,一位带小孩的中年妇女便一定要为我让座,可是这样的事例太少了。

我的大女儿在省城呆过几年,又在其他大城市经常遇到过老乡。但是她从小在外地长大,人们听不出她是“仙人”。她也不愿认什么老乡,理由是:“仙人”在外界的口碑不好。她还说,他的一个同事告诉她:

我们家乡集市上摊主用的都是八两的秤,但你不能说他们秤不足,否则会惹麻烦的。你最好在心中把一斤只当八两来看待,再掂量掂量看值不值得买。而且,现在在外面,“仙人”老乡骗老乡的事也时有发生,还是避开为好。不过,我现在仍然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在我儿时的印象中,家乡的民风还是淳朴的,难道近年来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吗?我问哥哥,哥哥沉思片刻,说道:“确实有很不好的,但要相信好人是多数,而且有极坏的就有极好的啊!”这我相信,而且是自古如此。不是嘛,也就在我们家乡,宋朝时既出了个大奸臣蔡京,又出了个为人民办了许多大好事的蔡襄。

什么时候这个“仙人之乡”的精神文明建设能与物质文明建设并驾齐驱,双双取得更大成就,这是数以十万或几十万计的家乡游子的殷切期望!

(4)“宫戏”和“请香”(阿德)

家乡过旧年除了中国人共同的除夕和元旦(正月初一)之外,与别地不同的是正月初五“做大岁”和正月里演“宫戏 ”以及“请香”游行。

“做大岁”起源于明朝中期倭寇之祸。有一年除夕,家乡人正在“做岁”(吃年夜饭),倭寇打来了,百姓刚吃一半就被迫放下碗筷逃命,不及逃走 就被虏走或杀死。正月初二,人们回来一看真是尸横遍地!这一天,人们忙于收殓尸体,从此以后,家乡人把初二定为禁止探亲访友的凶日,谁要是这一天有客来访会被认为很不吉利。到了初五,戚继光率军歼灭了倭寇,家乡人为了庆祝胜利,决定重新做岁吃年夜饭,被称作“做大岁”。做大岁时可以把年夜饭(线面和被称作“长菜”的菠菜)吃完,而此前的年三十“做岁”时却要在碗里留

下点东西以纪念避倭逃难这一事件。

然而真正热闹的过年活动则是演“宫戏”和“请香”。

家乡到处有属于某乡或某几个村共有的“宫”,祀奉的菩萨各自不同。我们几个村祀奉的是开国闽王王审知和夫人,他们是我们这几个村的保护神。祀奉同一个宫菩萨的村庄称作“同一个宫社”,它可以是同姓,也可以不同姓,像我们这个“宫社”便由三个不同姓的小村庄组成。除了正月里演宫戏外,还一起建造龙舟,参加端午节龙舟竞渡。我这次回去,看到宫庙已修葺一新,几尊菩萨也已重塑,里里外外颇为富丽堂皇。

为了敬神,每个宫都要请戏班连续唱几天戏,叫做“宫戏“。每个宫社唱戏的日期不同,从初六到十五都有,因此许多人看了这村戏完又去看那一村的戏,嫁出去的女儿往往利用这一机会借看戏而长住娘家。我们宫是从初七唱到初九,今年请的是县地方莆仙戏剧团办的学员班演员,都很年轻漂亮。演得也不错,服装道具灯光布景更非小时看到的旧戏班演出所可望其项背的。过去我们家乡戏班很多,但演员既少,设备又简陋。每个班子都只有八九个演员,每个演员都要兼几个角色,跑龙套都是兼的就不用说了,有时演皇帝的刚退场,龙袍还来不及脱下就穿上“兵”、“卒”号衣摇旗呐喊去了。就是主要演员也兼来兼去,个别演员生旦净末丑都能演,称为“八角全”。“灯光”只是打气的煤油灯甚至松明火,布景更是谈不上。但不知为什么,这一次我却不爱看,只是瞟了瞟就和弟弟谈天去了。

初八初九两天,村民抬着宫里的菩萨游行,并轮流到各“大张厝”(聚族而居的大宅院叫做“大张厝”)的厅上接受供奉和朝拜,这叫做“请香”。记 得小时候(土改以前吧)我们最爱看的迎神活动便是“请香”。只见宫里的菩萨坐在八抬大轿上,头上张着伞盖,前面有人举着“肃静”、“回避”等牌子,敲着大锣以“鸣锣开道”。再接着有两排十几支火铳组成的火铳队,菩萨起驾时要朝天放“排铳”。再接下来是涂着脂粉穿着彩衣的少年儿童队伍和鼓乐队,乐队后面则抬着坐在“刀轿”上的神汉。那神汉脱光衣服,在寒风中只穿着红肚兜,戴着护臂和护膝,手持明晃晃的宝剑,口中念念有词,浑身却像筛糠般抖动不停,据说是神灵附体,其实是被冻得发抖,家乡人把这叫做“跳童子”。现在“跳童子”当然没了,火铳涉及治安管理也不能放了,不过连“肃静”、“回避”的牌子也不举了,于是乎请香游行变成像是运动会的入场式。

菩萨经过时,各家各户燃火放鞭炮表示致敬。抬到某个“大张厝”的厅上时,每家每户都要摆上供品,拈香朝拜。供品从鸡鸭猪头全羊到糕点水果都有,但过去是摆在精致的盘碟上,今天却摆在塑料盘碟上。

初九晚上是提灯游行,游行者肩扛一长木条,木条上立着一排灯笼,前后的灯笼板条互相连接,夜间在村庄田野上行走时,远远看去宛如蜿蜒曲折的游动的火龙,煞是好看。但这次“游灯”虽说宫社给予每人10元的津贴,参加者并不踊跃,因为现在娱乐方式和娱乐场所太多了,年轻人对此不感兴趣。是啊,毕竟时代变了,要完全恢复到从前模样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了。

第四篇:《忆儿时》读后感(通用)

《忆儿时》读后感(通用5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忆儿时》读后感(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忆儿时》读后感1

丰子恺先生的文学作品就如同他的画一样,质朴,简洁,让人可以洞悉一切。《忆儿时》选自《丰子恺作品精选》,是一篇很真实无华,却异常感人的文章。丰子恺回忆儿时,说有三件事不能忘却,一是养蚕,二是中秋赏月,三是钓鱼。养蚕主要为了纪念祖母,这是一个良辰佳节,祖母将“养蚕”也大规模地举行,作者看着祖母、诸姐······后来祖母去世了,养蚕也不再继续;中秋赏月是跟着父亲、姐姐一起吃蟹,父亲最爱吃蟹,再配上一壶酒就更不错了,我和姐姐也很享受这一晚的宁静;钓鱼是好朋友王囡囡教“我”的两个小伙伴在一起互相关照,很开心。三件事都让作者难以忘怀。然而,在文章结尾他说:“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作者很有爱心,对动物有怜悯之情,他也很淳朴,很善良,和小伙伴很友好。

不过,对于作者“杀生取乐”的看法,确实也有一些争议的地方。人们和动物共生共存,人类离不开动物,动物也离不开人。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有些动植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实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在我看来,我是绝对不敢杀生的,也不敢看别人杀生,但在品尝美食的时候,我也并不会联想到这些鲜血淋漓的场面。所以,有些事情不用太过在意,更不用忏悔。站在人类的角度,食各种生物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而站在动物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许这也是动物对于人类的一种回报方式吧。当然,对于一些时时相伴的动物,因朝夕相处与人类产生了感情,那么消灭它们将是一种残忍的行径,此时,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也已升级到了朋友的关系,彼此依靠、相互依存才是最好的结果。

《忆儿时》读后感2

童年,宛若星空,又蓝又美;童趣,宛若星辰,照亮了星空,使原本漆黑的星空透出点点亮光。每当听到这句话时,我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忆儿时》这本书。

让我回味无穷的就是《忆儿时》这篇,写了作者在无限憧憬童年快乐的同时,又深深的忏悔。我也有过养蝉的经历,但那段记忆已经模糊了,作者却记忆犹新,那时的他才五六岁,他的祖母喜欢养蝉,正因如此,他喜欢蝉落地铺,每当蝉落地铺时,他便和诸姐去吃桑葚,吃饱后,他就以跳板为戏乐,压死了许多蚕宝宝。这举动,在“我”看来是十分残忍的,伤害了许多生灵。的确如此,作者在最后也写了他深深的忏悔。

赏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作者也喜欢赏月,而对他来说,赏月之乐的中心却在于吃蟹,非常特别。他的父亲喜欢吃蟹,所以中秋节丰盛的晚宴中少不了蟹,而我和祖母却相反,喜欢吃肉,真是因为父亲喜欢吃蟹的缘故,我和妈妈也吃了,吃蟹的方法都是吃些专家——父亲教给我们的。然而在品尝美味时,又一次杀虐了生灵。“我”的心里仍不是滋味。

瞧!童年,是一幅迷人的画,勾勒出动人有趣的故事;童年,是一首婉转悠扬的短笛,奏出了纯洁美好的幻想;童年,是一束绚丽的茉莉,儿时的欢笑像茉莉散发出醉人的芳香,朵朵洁白的花瓣就仿佛是一件件回忆。可是,时光老人是公平的,给予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平等的。

那宽广的`草原,湛蓝的天空,絮絮白云永远定格于我的脑海里,对童年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时间的流逝,童年的生活仿佛成了一个梦,一个遥远而又飘渺的梦!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忘怀。

《忆儿时》读后感3

我读了一本书,叫《忆儿时》,是由丰子恺写的。内容写的是丰子恺与他童年最好的朋友——王囡囡。他们家与作者有十分深切的交谊。王囡囡的祖母经常拿自产的豆腐干和豆腐衣给丰子恺的父亲送酒。还有,王囡囡经常跟丰子恺玩……

作者主要讲的是钓鱼。起先,丰子恺不会钓鱼,然后,由他最好的好朋友——王囡囡来教他。王囡囡买了两幅钓竿。一副送了丰子恺,一副给自己用。后来,丰子恺慢慢“上手”了。慢慢,就学会钓了。

我以前也是一样,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安琪。以前在广州我们两家是邻居。我爸爸跟这家主人是很好的朋友。我有什么不懂的,安琪第一时间就“出手”,马上就来帮助我。

看来,最好的朋友一定能在你迷糊的时候,马上就能帮助你啊!

《忆儿时》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丰子凯先生的《忆儿时》,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丰子凯先生小时候与隔壁家的王囡囡一起度过的美好的童年时光。

文中,王囡囡的一举一动十分引我注目。他是一个十分友善的人,他对作者很友好,他比作者大,也比作者壮,生活经验也比作者要丰富,所以处处帮着作者。有一次,他找作者去钓鱼,作者见他拿着一盒捕杀的苍蝇,十分不解,他耐心地对作者说:“鱼儿十分喜欢吃苍蝇。”这次,他们一起捕了一桶鱼。到家的时候,王囡囡把一桶鱼全部给了作者。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家虽然不富裕,可是,他还是特别讲朋友义气,把鱼全给了作者。

中国人钓鱼,可以说是钓出了大名堂,如姜太公钓鱼,钓出来的是一个兴盛的王朝,可是作者钓鱼,钓出来的是纯真的友谊和快乐。

童年的友谊是稚嫩的,它可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慢慢地淡化了,但是,它仍然藏在心底的某个角落,时常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忆儿时》读后感5

一幅妙趣横生的漫画、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这似乎便是丰子恺生活的全部,简单而又清雅,如“一清二白”的小葱拌豆腐,是人间至味,忘不掉的清欢。

他的文字是如此的恬淡,像一条缓缓在山涧流淌的小溪,将人生哲理娓娓道来,以致于不觉得丝毫的枯糙,反而蕴含着无尽的意境于深情。在他所有的随笔之中,我最喜的还是《亿儿时》了。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作者回忆了童年三件难忘的事,养蚕、吃蟹和钓鱼。都是些再平常不过的事,但从丰子恺的笔端流淌出来,却仿佛有着一种特殊的魔力,让人欲罢不能。在干涸世道中粗粝的心灵都会被滋润如水,像久玩成玉的手串,细腻又令人心安。事情虽微小,可仍能从中窥见丰子恺的的善良之心、童趣之心。若无童趣,他的笔触绝不能如此活泼,读文之时便可见小时候的丰子恺在跳板上的行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吃蟹的那幅其乐融融的场景了。若无善良,那么文末三处的愧疚又从何谈起呢?

甚是不解为何丰子恺能写出这么令人温暖与感动的文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国仇家恨面前,大多数人选择了以笔做枪、以墨做箭,痛斥外虏,讦骂国贼,可他却选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条在当时并不能为人接受甚至遭到白眼与嘲笑的路,一条非大毅力、大智慧者不能为之的路,可丰子恺却顺利地走完了,也走出了自己的光芒。他用并不华丽甚至于平淡的文字抚慰人们受伤的心灵,用并不夸张但温柔的漫画使创伤结疤。他将在战争中难得一见的美与自然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他们忘了悲伤与愤恨,给他们最好的希望,向最纯正的美奔去。

在我眼中,丰子恺是最有儒者风度的作家,亦是人间不可多得的“**”,这一切都源于他内心的真、内心的纯。

第五篇:忆儿时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忆儿时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忆儿时读后感1

童年,宛若星空,又蓝又美;童趣,宛若星辰,照亮了星空,使原本漆黑的星空透出点点亮光。每当听到这句话时,我的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忆儿时》这本书。

让我回味无穷的就是《忆儿时》这篇,写了作者在无限憧憬童年快乐的同时,又深深的忏悔。我也有过养蝉的经历,但那段记忆已经模糊了,作者却记忆犹新,那时的他才五六岁,他的祖母喜欢养蝉,正因如此,他喜欢蝉落地铺,每当蝉落地铺时,他便和诸姐去吃桑葚,吃饱后,他就以跳板为戏乐,压死了许多蚕宝宝。,这举动,在“我”看来是十分残忍的,伤害了许多生灵。的确如此,作者在最后也写了他深深的忏悔。

赏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作者也喜欢赏月,而对他来说,赏月之乐的中心却在于吃蟹,非常特别。他的父亲喜欢吃蟹,所以中秋节丰盛的晚宴中少不了蟹,而我和祖母却相反,喜欢吃肉,真是因为父亲喜欢吃蟹的缘故,我和妈妈也吃了,吃蟹的方法都是吃些专家——父亲教给我们的。然而在品尝美味时,又一次杀虐了生灵。“我”的心里仍不是滋味。

瞧!童年,是一幅迷人的画,勾勒出动人有趣的故事;童年,是一首婉转悠扬的短笛,奏出了纯洁美好的幻想;童年,是一束绚丽的茉莉,儿时的欢笑像茉莉散发出醉人的芳香,朵朵洁白的花瓣就仿佛是一件件回忆。可是,时光老人是公平的,给予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平等的。

那宽广的草原,湛蓝的天空,絮絮白云永远定格于我的脑海里,对童年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时间的流逝,童年的生活仿佛成了一个梦,一个遥远而又飘渺的梦!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忘怀。

忆儿时读后感2

一幅妙趣横生的漫画、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这似乎便是丰子恺生活的全部,简单而又清雅,如“一清二白”的小葱拌豆腐,是人间至味,忘不掉的清欢。

他的文字是如此的恬淡,像一条缓缓在山涧流淌的小溪,将人生哲理娓娓道来,以致于不觉得丝毫的枯糙,反而蕴含着无尽的意境于深情。在他所有的随笔之中,我最喜的还是《亿儿时》了。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作者回忆了童年三件难忘的事,养蚕、吃蟹和钓鱼。都是些再平常不过的事,但从丰子恺的笔端流淌出来,却仿佛有着一种特殊的魔力,让人欲罢不能。在干涸世道中粗粝的心灵都会被滋润如水,像久玩成玉的手串,细腻又令人心安。事情虽微小,可仍能从中窥见丰子恺的的善良之心、童趣之心。若无童趣,他的笔触绝不能如此活泼,读文之时便可见小时候的丰子恺在跳板上的行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吃蟹的那幅其乐融融的场景了。若无善良,那么文末三处的愧疚又从何谈起呢?

甚是不解为何丰子恺能写出这么令人温暖与感动的文字?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国仇家恨面前,大多数人选择了以笔做枪、以墨做箭,痛斥外虏,讦骂国贼,可他却选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条在当时并不能为人接受甚至遭到白眼与嘲笑的路,一条非大毅力、大智慧者不能为之的路,可丰子恺却顺利地走完了,也走出了自己的光芒。他用并不华丽甚至于平淡的文字抚慰人们受伤的心灵,用并不夸张但温柔的漫画使创伤结疤。他将在战争中难得一见的美与自然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他们忘了悲伤与愤恨,给他们最好的希望,向最纯正的美奔去。

在我眼中,丰子恺是最有儒者风度的作家,亦是人间不可多得的“**”,这一切都源于他内心的真、内心的纯。

忆儿时读后感3

这篇散文是丰子恺写的,选自《丰子恺作品精逊,是一篇很质朴,很感人的文章。丰子恺回忆儿时,说有三件事不能忘却,一是养蚕,二是中秋赏月,三是钓鱼。养蚕主要为了纪念祖母,这是一个良辰佳节,祖母将“养蚕”也大规模地举行,作者看着祖母、诸姐······后来祖母去世了,养蚕也不再继续;中秋赏月是跟着父亲、姐姐一起吃蟹,父亲最爱吃蟹,再配上一壶酒就更不错了,我和姐姐也很享受这一晚的宁静;钓鱼是好朋友王囡囡教“我”的'两个小伙伴在一起互相关照,很开心。三件事都让作者难以忘怀。然而,在文章结尾他说:“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作者很有爱心,对动物有怜悯之情,他也很淳朴,很善良,和小伙伴很友好。

感悟:在《忆儿时》一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童真而温润有情的童年丰子恺。也看到了一个敦厚、仁爱、有一颗恙悲心的丰子恺。文章中透射出他关于生命关于世界的看法:生命是平等的,生死是自然的,孩子是最纯真的。以一颗孩童般的心。真诚的对待世间万物,把名利置于身外,用一颗平常心,淡然的面对人生。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像孩童般快乐的活着,不必因生活中的琐事自寻烦恼。

忆儿时读后感4

这篇散文是丰子恺写的,选自《丰子恺作品精选》,是一篇很质朴,很感人的文章。丰子恺回忆儿时,说有三件事不能忘却,一是养蚕,二是中秋赏月,三是钓鱼。养蚕主要为了纪念祖母,这是一个良辰佳节,祖母将“养蚕”也大规模地举行,作者看着祖母、诸姐······后来祖母去世了,养蚕也不再继续;中秋赏月是跟着父亲、姐姐一起吃蟹,父亲最爱吃蟹,再配上一壶酒就更不错了,我和姐姐也很享受这一晚的宁静;钓鱼是好朋友王囡囡教“我”的两个小伙伴在一起互相关照,很开心。三件事都让作者难以忘怀。然而,在文章结尾他说:“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作者很有爱心,对动物有怜悯之情,他也很淳朴,很善良,和小伙伴很友好。(.)

现在,我就对于作者“杀生取乐”谈谈自己的看法。人们和动物共生共存,人类离不开动物,动物也离不开人。我认为作者不应该忏悔。举个例子:你家养蟹,把蟹养得很在,必然是要卖出去杀了吃的,不杀它们对它们来说也没什么意义,蟹、蚕、鱼、虾······都是一样的,到时候不吃它们,它们也会死,死了的东西还能吃吗?那何不趁“最佳时期”“造福人类”呢?不用忏悔。站在动物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人类把它们养那么好,善待它们,作为动物,给予人回报的方式只能是牺牲自己,把自己的身体献给人类。人们也应当接受这种回报的方式。

当然,乱杀乱斩动物,是要受处罚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应当爱护动物。在动物没有侵害我们的情况下,我们

也不应该伤害它们,如果一味地残害动物,最终受损的只能是我们人类,因为我们的力量远远不及动物。

忆儿时读后感5

我读了一本书,叫《忆儿时》,是由丰子恺写的。内容写的是丰子恺与他童年最好的朋友——王囡囡。他们家与作者有十分深切的交谊。王囡囡的祖母经常拿自产的豆腐干和豆腐衣给丰子恺的父亲送酒。还有,王囡囡经常跟丰子恺玩……

作者主要讲的是钓鱼。起先,丰子恺不会钓鱼,然后,由他最好的好朋友——王囡囡来教他。王囡囡买了两幅钓竿。一副送了丰子恺,一副给自己用。后来,丰子恺慢慢“上手”了。慢慢,就学会钓了。

我以前也是一样,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安琪。以前在广州我们两家是邻居。我爸爸跟这家主人是很好的朋友。我有什么不懂的,安琪第一时间就“出手”,马上就来帮助我。

看来,最好的朋友一定能在你迷糊的时候,马上就能帮助你啊!

忆儿时读后感6

今天,我读了丰子凯先生的《忆儿时》,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丰子凯先生小时候与隔壁家的王囡囡一起度过的美好的童年时光。

文中,王囡囡的一举一动十分引我注目。他是一个十分友善的人,他对作者很友好,他比作者大,也比作者壮,生活经验也比作者要丰富,所以处处帮着作者。有一次,他找作者去钓鱼,作者见他拿着一盒捕杀的苍蝇,十分不解,他耐心地对作者说:“鱼儿十分喜欢吃苍蝇。”这次,他们一起捕了一桶鱼。到家的时候,王囡囡把一桶鱼全部给了作者。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家虽然不富裕,可是,他还是特别讲朋友义气,把鱼全给了作者。

中国人钓鱼,可以说是钓出了大名堂,如姜太公钓鱼,钓出来的是一个兴盛的王朝,可是作者钓鱼,钓出来的是纯真的友谊和快乐。

童年的友谊是稚嫩的,它可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慢慢地淡化了,但是,它仍然藏在心底的某个角落,时常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忆儿时读后感7

看完《忆儿时》最吸引我。虽然这三件童年趣事充满杀戮,但作者却以天真的“我”来反映了三件事的乐趣。第一件事是“我”的外祖母养蚕。里面说道“我”经常一不小心摔了下来,压死软绵绵的蚕宝宝。尽管处祖母连忙叫蒋王伯把我抱起来,但“我”却好象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依旧嘻嘻哈哈、又蹦又跳的,还不劳而获地吃了桑葚、软糕,一个天真、顽皮、淘气的“我”跃然纸上。第二件事是吃蟹。讲述的是“我”和众姐弟在过年过节学父亲一同做一件风雅的事吃蟹。“我”和众姐弟学父亲把蟹肉干净地掏出,然后聪明的“我”只用半蟹斗的肉就吃下两碗饭还有余,这不仅赢得了父亲的称赞,还使“我”白口吃下剩下所有的蟹肉,读到这,不禁令我垂涎三尺。第三件事是钓鱼。钓鱼是“我”小时候隔壁豆腐店店主的独生子囡囡教的,聪明的“我”没几天便学会了。从此,暑假中热心钓鱼的“我”倒是给母亲省了不少蔬菜钱,我何时才能学会钓鱼,享受钓鱼乐趣呢!相比之下,丰子恺的儿时是多么自由,多么快乐啊!而我的童年是淹没在作业的海洋里的,唉,我真羡慕他!爸爸却说,你是失去了一些玩的时间,但你却获得了知识,你已经知道并联、串联;水分子、氧原子;火星、土星……,要知道,得到的终究比失去的多!

忆儿时读后感8

丰子恺先生的文学作品就如同他的画一样,质朴,简洁,让人可以洞悉一切。《忆儿时》选自《丰子恺作品精选》,是一篇很真实无华,却异常感人的文章。丰子恺回忆儿时,说有三件事不能忘却,一是养蚕,二是中秋赏月,三是钓鱼。养蚕主要为了纪念祖母,这是一个良辰佳节,祖母将“养蚕”也大规模地举行,作者看着祖母、诸姐······后来祖母去世了,养蚕也不再继续;中秋赏月是跟着父亲、姐姐一起吃蟹,父亲最爱吃蟹,再配上一壶酒就更不错了,我和姐姐也很享受这一晚的宁静;钓鱼是好朋友王囡囡教“我”的两个小伙伴在一起互相关照,很开心。三件事都让作者难以忘怀。然而,在文章结尾他说:“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作者很有爱心,对动物有怜悯之情,他也很淳朴,很善良,和小伙伴很友好。

不过,对于作者“杀生取乐”的看法,确实也有一些争议的地方。人们和动物共生共存,人类离不开动物,动物也离不开人。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有些动植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实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在我看来,我是绝对不敢杀生的,也不敢看别人杀生,但在品尝美食的时候,我也并不会联想到这些鲜血淋漓的场面。所以,有些事情不用太过在意,更不用忏悔。站在人类的角度,食各种生物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而站在动物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许这也是动物对于人类的一种回报方式吧。当然,对于一些时时相伴的动物,因朝夕相处与人类产生了感情,那么消灭它们将是一种残忍的行径,此时,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也已升级到了朋友的关系,彼此依靠、相互依存才是最好的结果。

【忆儿时读后感】相关文章:

1.忆儿时读后感作文

2.清明忆儿时作文

3.忆儿时之事感人故事

4.忆儿时散文

5.忆儿时年味作文

6.忆儿时阅读答案

7.忆儿时作文800字

8.《忆儿时》阅读答案

9.忆儿时过年随笔

下载陈杏德回忆录《儿时杂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杏德回忆录《儿时杂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忆儿时过年随笔

    我的儿时在30年前,怕是有点遥远了。但那时的年味,至今回想以来,还是那么醇香,让我难以忘怀。儿时,农村还没有电。自然没有春晚,没有手机,更不可能摇一摇,咻一咻,发发微信拜个年。有的......

    忆儿时阅读答案(合集)

    【原文】忆儿时林海音①我的生活兴趣很广泛,也很平凡。我喜欢热闹,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群里钻。记得小时候在北平的夏天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

    忆儿时读书报告5篇

    《忆儿时》读后感对于我来说,读散文是很乏味的,尤其是在心境很浮躁的情况下,但是读丰子恺的文章却很少会有这样的感觉。首先,他的每篇散文篇幅都很简短,文中的每句话都是经过精简......

    忆儿时的端午散文

    又到了端午节。市面上的粽,除了糯米粽,还有红栆、豆莎、鲜肉等,总有上十样。盐蛋变不出花样,只能在包装上做文章。简装的、繁装的、俭装的、奢装的,多着呢!豪华的包装,甚至比粽还贵......

    《牛棚杂忆》读后感(共5篇)

    《牛棚杂忆》读后感 1930年,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是德文。1936年季羡林选择了梵文。1940年,季羡林获得博士学位。1941年获得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研究......

    牛棚杂忆读书笔记范例(精选5篇)

    牛棚杂忆读书笔记范本五篇 《牛棚杂忆》一书说是写的,其实写的是建国后历次,其中重点讲述了。季老用诙谐的语言,深沉的情绪讲述了缘起,做人,半兽人,非人,半自由,完全解放等不同时......

    读《牛棚杂忆》有感(最终版)

    痛感——读《牛棚杂忆》有感"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

    忆儿时(初一期末记叙文阅读题)(精选)

    忆儿时 林海音 ①我的生活兴趣很广泛,也很平凡。我喜欢热闹,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群里钻。记得小时候在北平的夏天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要听。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