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爱与责任是家庭和睦的源泉
关爱与责任是家庭和睦的源泉
横车高中江艳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朋友:
大家好!
参加这次演讲比赛,我感到十分荣幸。感谢局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我演讲的题目是《关爱与责任是家庭和睦的源泉》。希望大家喜欢。
家,从字形来讲,是一个标准的会意字,首先必须有一个带屋顶的房子,可以遮风挡雨,然后房子里面有头猪,保证有吃的。可见,原始意义的“家”是一个粗简不定的住所。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家”的意义也越来越丰富在唐代诗人笔下,“家”是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茅屋,是慈母手中永远缝不完的游子衣;在现代人心中,“家”是女人不离不弃的灶台、阳台、梳妆台,是男人难舍难分的烟盒、酒盅、热炕头。在我的小小家庭里呢,“家”就是丈夫梦中橄榄树上的一个鹊巢,是我用心血去编织的一匹彩缎,是儿子搁放书包的一个调皮角落;是亲人相互用血肉缔结的无私奉献和关怀。
在我的小小家庭里,我感受到了关爱的炽热和无私,感受到了责任的快乐和辛苦。
我和老公从一开始就不在一个地方上班。十几年了,他坚持每周回家一次。你别看这坐车上下班,坐一次两次好像没什么,一年两年也勉强过得去,但是十几年如一日,那倒是一件充满酸甜苦辣同时令人头疼的事情。不说来往车费多多,就是碰上恶劣天气或者家里单位有什么急事,其中的尴尬就可想而知了。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他为我做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何况是坐车这种小事,但是渐渐地我就不这么想了,我开始担心他的安全了,担心就亲自送他上车,而且几乎每次送他都自觉不自觉地记下了他坐的车的车牌号,我开始担心他每次班车是否正常到点,所以我俩的手机从不关。我开始关心冰箱里有没有酒,我开始做好吃的等他回来。
老公也越来越离不开家了。有一次周五他开会晚点了,没有回蕲春的车,他先坐车到浠水,再坐车到界岭,然后从界岭走回横车高中,到家的时候都晚上九点多了。就这些小小的事情一次又一次让我感动,让我幸福。我们夫妻感情的土壤更加肥沃了,生活中互相之间更加体贴了。这几年我多数时间带高三的课,儿子上学,天天要接送,工作繁忙,家务繁重,我在丈夫面前却一如既往,笑口常开。这不是我的懦弱,也不是我故作娇媚,因为我把这一切都当作“爱的劳作”,没觉得累。老公也很模范,在家主动扫地洗碗什么都做。刚开始住平房的时候,他每次走都会帮我提很多水回家,差不多够用三四天。两地分居是天下所有夫妻都不愿意的,但我们因分居而更加体贴,因互相体贴而成了人人羡慕的恩爱夫妻,我们家也早早地被县教育工会评为“五好文明家庭”。
其实关爱与责任是相通的,因为责任才产生关爱,因为关爱才会不觉得辛苦和劳累。我和丈夫都来自蕲北山区,大山的落后与贫穷让我们开始的日子很拮据,我们没有华丽的房子、没有丰厚的票子。只有一届又一届羽翅未满的学子,还有痴爱学子的丈夫和妻子以及需要照顾的儿子,再有的就是沉稳的大山培育的不怕吃苦的性子。我告诉老公钱多有多的用法,钱少有少的用法,老公则告诉我他还没听说有谁是累死的。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都十分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老
公 特别能开夜车,遇到什么公事,他开几个夜工就完事。他给我买书,为我准备电脑,他教我做课件,我们勤勤恳恳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备课。我俩都成了各自学校的骨干。对工作的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家庭的负责。因为工作稳定,工作上有所发展,就是一个家庭和谐、幸福的坚定基石。
2006年10月,我父亲病重,丈夫如亲儿子一样东奔西走忙上忙下;2007年4月,父亲病逝,他向他单位请一个周的假,住在我娘家,小到孝堂布臵,后勤人员安排,亲戚报信,大到与当地村组联系,丧事自始至终他都没退阵。爸爸去世后,妈妈一个人过,我让她来我家住,她不愿意丢弃田地农作物,我只好随她。妈妈家里的田地一点儿也舍不得丢,几亩地全种苎麻,麻一年能收三届,所以从六月份到十一月份,我妈妈都在忙麻的事,我回家总是尽量帮妈妈。每次都把手拉出好多血泡。老公心疼我,说这样做不划算,可我知道,我这样做能让妈心里舒服,能让她觉得有活头。我的苦心没有白费,妈妈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邻里都夸我妈:养了一个有孝心的女儿,还带来了一个好女婿。我为妈妈的笑容而幸福,我为丈夫的关心而愉悦!
孩子是夫妻爱情的结晶,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花朵,是人类的未来。虽然我们没有能力给他更多现成的物质财富,但我们可以用细心与耐心培养他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他上小学三年级了,我尽可能地送他上学,陪他做作业。我要让他感受到家的温馨。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这是以往有涵养的大人明智的做法,这种美妙的家庭情感,和大人赠给孩子们的那些最精致的礼物一样珍贵。儿子也很懂事,有一次我和丈夫闹了点别扭,四岁的儿子第一次发现我流泪,居然象大人一样紧紧抱着我,帮我擦眼泪。还有一次半夜时分,我肾结石犯了,只有我和他在家,他看我疼得不行,外面一片漆黑,他竟然跑去喊来他小姨,那时他才五岁。从儿子身上我看到了在关爱和责任熏陶中成长的新的人性。
十年前,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漂亮公主,现在我该做一个当代标准的妇人。这个标准就是一个“安”字。屋子再大,得有女人才能让人安心。我的目标就是做这样一个女人,做一个让家人安心,让学生安心的女人。
亲亲和睦,自然一家,人人和谐,天下一家。
关爱在哪里,哪里就是家;责任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愿关爱和责任永驻你我之家!
谢谢大家!
第二篇:关爱与责任是家庭和睦的源泉
关爱与责任是家庭和睦的源泉
横车高中
江艳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朋友:
大家好!
参加这次演讲比赛,我感到十分荣幸。感谢局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我演讲的题目是《关爱与责任是家庭和睦的源泉》。希望大家喜欢。
家,从字形来讲,是一个标准的会意字,首先必须有一个带屋顶的房子,可以遮风挡雨,然后房子里面有头猪,保证有吃的。可见,原始意义的“家”是一个粗简不定的住所。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家”的意义也越来越丰富在唐代诗人笔下,“家”是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茅屋,是慈母手中永远缝不完的游子衣;在现代人心中,“家”是女人不离不弃的灶台、阳台、梳妆台,是男人难舍难分的烟盒、酒盅、热炕头。在我的小小家庭里呢,“家”就是丈夫梦中橄榄树上的一个鹊巢,是我用心血去编织的一匹彩缎,是儿子搁放书包的一个调皮角落;是亲人相互用血肉缔结的无私奉献和关怀。
在我的小小家庭里,我感受到了关爱的炽热和无私,感受到了责任的快乐和辛苦。
我和老公从一开始就不在一个地方上班。十几年了,他坚持每周回家一次。你别看这坐车上下班,坐一次两次好像没什么,一年两年也勉强过得去,但是十几年如一日,那倒是一件充满酸甜苦辣同时令人头疼的事情。不说来往车费多多,就是碰上恶劣天气或者家里单位有什么急事,其中的尴尬就可想而知了。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他为我做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何况是坐车这种小事,但是渐渐地我就不这么想了,我开始担心他的安全了,担心就亲自送他上车,而且几乎每次送他都自觉不自觉地记下了他坐的车的车牌号,我开始担心他每次班车是否正常到点,所以我俩的手机从不关。我开始关心冰箱里有没有酒,我开始做好吃的等他回来。
老公也越来越离不开家了。有一次周五他开会晚点了,没有回蕲春的车,他先坐车到浠水,再坐车到界岭,然后从界岭走回横车高中,到家的时候都晚上九点多了。就这些小小的事情一次又一次让我感动,让我幸福。我们夫妻感情的土壤更加肥沃了,生活中互相之间更加体贴了。这几年我多数时间带高三的课,儿子上学,天天要接送,工作繁忙,家务繁重,我在丈夫面前却一如既往,笑口常开。这不是我的懦弱,也不是我故作娇媚,因为我把这一切都当作“爱的劳作”,没觉得累。老公也很模范,在家主动扫地洗碗什么都做。刚开始住平房的时候,他每次走都会帮我提很多水回家,差不多够用三四天。两地分居是天下所有夫妻都不愿意的,但我们因分居而更加体贴,因互相体贴而成了人人羡慕的恩爱夫妻,我们家也早早地被县教育工会评为“五好文明家庭”。
其实关爱与责任是相通的,因为责任才产生关爱,因为关爱才会不觉得辛苦和劳累。我和丈夫都来自蕲北山区,大山的落后与贫穷让我们开始的日子很拮据,我们没有华丽的房子、没有丰厚的票子。只有一届又一届羽翅未满的学子,还有痴爱学子的丈夫和妻子以及需要照顾的儿子,再有的就是沉稳的大山培育的不怕吃苦的性子。我告诉老公钱多有多的用法,钱少有少的用法,老公则告诉我他还没听说有谁是累死的。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都十分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老公 特别能开夜车,遇到什么公事,他开几个夜工就完事。他给我买书,为我准备电脑,他教我做课件,我们勤勤恳恳地学习,认认真真地备课。我俩都成了各自学校的骨干。对工作的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家庭的负责。因为工作稳定,工作上有所发展,就是一个家庭和谐、幸福的坚定基石。
2006年10月,我父亲病重,丈夫如亲儿子一样东奔西走忙上忙下;2007年4月,父亲病逝,他向他单位请一个周的假,住在我娘家,小到孝堂布臵,后勤人员安排,亲戚报信,大到与当地村组联系,丧事自始至终他都没退阵。爸爸去世后,妈妈一个人过,我让她来我家住,她不愿意丢弃田地农作物,我只好随她。妈妈家里的田地一点儿也舍不得丢,几亩地全种苎麻,麻一年能收三届,所以从六月份到十一月份,我妈妈都在忙麻的事,我回家总是尽量帮妈妈。每次都把手拉出好多血泡。老公心疼我,说这样做不划算,可我知道,我这样做能让妈心里舒服,能让她觉得有活头。我的苦心没有白费,妈妈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邻里都夸我妈:养了一个有孝心的女儿,还带来了一个好女婿。我为妈妈的笑容而幸福,我为丈夫的关心而愉悦!
孩子是夫妻爱情的结晶,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花朵,是人类的未来。虽然我们没有能力给他更多现成的物质财富,但我们可以用细心与耐心培养他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他上小学三年级了,我尽可能地送他上学,陪他做作业。我要让他感受到家的温馨。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这是以往有涵养的大人明智的做法,这种美妙的家庭情感,和大人赠给孩子们的那些最精致的礼物一样珍贵。儿子也很懂事,有一次我和丈夫闹了点别扭,四岁的儿子第一次发现我流泪,居然象大人一样紧紧抱着我,帮我擦眼泪。还有一次半夜时分,我肾结石犯了,只有我和他在家,他看我疼得不行,外面一片漆黑,他竟然跑去喊来他小姨,那时他才五岁。从儿子身上我看到了在关爱和责任熏陶中成长的新的人性。
十年前,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漂亮公主,现在我该做一个当代标准的妇人。这个标准就是一个“安”字。屋子再大,得有女人才能让人安心。我的目标就是做这样一个女人,做一个让家人安心,让学生安心的女人。
亲亲和睦,自然一家,人人和谐,天下一家。
关爱在哪里,哪里就是家;责任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愿关爱和责任永驻你我之家!
谢谢大家!
第三篇:书是知识的源泉
书是知识的源泉
——读《窃书记》有感
资兴市二完小六一班贺毅帆
指导老师张大清
我已经是六年级学生了,学过了不少精彩的课文。然而,最使我感动的是本册第十二课——《窃读记》。
文中主要内容是:作者林海音在童年时家里很穷,没钱买书,可她视书如血液,于是到书店窃读,窃读的滋味让林海音感到快乐、惧怕。文中有许多令我深受感动的句子,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品味吧!
书中道:“一页、二页„„我如同饥饿的瘦狼,贪婪地读下去„„”这样形象的比喻句,写出了作者林海音对知识的追求欲望是多么强烈,对书本的热爱是多么深切!
在林海音面前,我是多么渺小。林海音为了读书,愿在墙角站几个小时而不觉得脚麻,因为她觉得快乐,她收获了知识!而我在家坐的是柔软的沙发,喝的是可口的牛奶,还要家长千呼万唤、好言相劝才肯看一小会书。林海音的家庭条件如此艰苦也不肯放弃读书,她为了读书甚至还遭受了老板的羞辱,可她依然那么的热爱书籍,渴望读书。与她相比,我们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只懂得贪图享乐。在视书为生命的林海音面前,我真是羞愧不已。
记得有一回星期五放学回家,我把书包一扔,径直打开了电脑,津津有味地玩起了游戏,一玩就是几个小时。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妈妈买的书,我让它躺在书柜里睡大觉。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又羞
有愧,后悔莫及,白白浪费了那美好的时光。如果用来读书,还不知能换回多少宝贵的知识呢!
“书是知识的源泉”,我一定要切记这句话,从今以后我要象林海音那样热爱读书,跃进知识的海洋,尽情的遨游,将来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四篇:自信是成功的源泉
自信是成功的源泉
如果让你代表全校同学去参加口语比赛,你会抱着哪种心态去呢?是充满必胜的信心还是两腿发软,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这两种不同的心态产生的结果往往相差甚大。如果你信心十足,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行,我一定能赢。”这种心态就会鼓励我们冲向我们成功的彼岸,去冲破黎明的海岸线。但是如果你犹豫了,退缩了,就必然会影响到自己水平的发挥,原本有能力做到的事,现在也许只是事倍功半。缺乏自信心,有时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消极心态,面对困难不能迎刃而上,而是绕路而行。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往往也会选择放弃,一道表面上看起来很难,但深入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缺乏韧劲,只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就会养成懒惰的习惯,长此以往,就会造成自信心的缺失。而自信心的缺失也会让我们多一些自卑,会消磨我们取胜的意志力,使我们不能持之以恒,而是随波逐流,最后只能在人群中平庸无为。
第一个征服珠峰的新西兰人爱德蒙德·希拉里说:“我是个只有一般能力的人,但是当时我有足够的决心和信心。我在珠峰的成功说明:成功的人不一定总是个英雄式的运动员。如果有充分的决心和信心,大部分人都可以达到自己的‘顶峰’。”是的,就是这样的自信心在给我们动力,让我们朝着自己的峰顶前进,自信心这种无穷的力量会改变我们的命运,是一切取胜者成功的法则,是一种珍贵的宝藏。
处在逆境中的早已被厄运打击的自卑自负的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要改变这种状况的决心和信心呢?如果有,你不妨去参加运动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向着终点冲刺。当你冲过终点,别人为你喝彩时,你心中就会有一种力量,有一种冲动的感觉。这种感觉的积累,会给你带来好处。因为
这是你在积累自信心。不要害怕那很漫长。其实改变就在一瞬间。有一位商人,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但是最后破产了,他流浪在街头,甚至想到自杀。偶然看到有一本名为《自信心》的书,这本书给他带来了勇气,他找到了作者。讲述了他的故事。但是作者对他说我也不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人可以。于是作者把他带到一个镜子前,指着镜子里的人,说这就是我要介绍给你的人,这个商人站在镜子前打量着自己。过了几天之后,作者再见到他时,他已经变了。找到了一份年薪三万美元的工作。那个人对作者说:“那一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虽然还是一个流浪汉,但是我在镜子前找到了自信,才成就了今天。”在从来不曾发现“信心”价值的那些人的意识中,原来也隐藏了巨大的潜能。世界上,除了信心之外,还有其他的力量能做这样的事吗?要让事情变得更好,那就先让自己充满信心吧!
其实拥有自信并不难,只要自己意志坚定,朝着自己的方向迈进。要相信自己,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别人的说法不能代表自己的命运。只要你有自信心,就可以轻易的走向成功。
第五篇:素材是写作的源泉
素材是写作的源泉
洞口县山门镇横溪中学 刘丰智
我们常常听到初中生这样嘀咕:“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学生难就难在无话可说,无从下手。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如果没有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怎能写…优美的文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自然妙笔生花。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十分注重指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否则学生的写作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素材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圣陶语)。素材来源于生活,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素材,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一个人、一个物、一件事„„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还要指导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写作时通过加工就是很好的题材,如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今天放学时,下起大雨,我没有带雨伞,看到别人的父母来送伞,我不由想起了远在江南悄辞劳苦的爸爸,躺在床上还未病愈的母亲,眼泪流了下来,只好与同学共遮一把伞。半路上,一个模糊的身影向我们走来,有点像妈妈,走近一看果然是她,我一下子扑倒在她的怀里„„后来学生以此为题材写了篇文章《雨伞撑起母爱》为,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深受师生的好评。
如果学生不注意观察生活,许多宝贵的素材就会白白地流失。父亲人人都有,父亲的背影时时出现,但大多数人熟视无睹,朱自清却写出了传世之作《背影》。斜晖脉脉,家人漫步,人人经历,习以为常,莫怀戚却写出了散文名篇《散步》。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意识非常重要,这种意识一旦形成,学生就会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体验感受,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二、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搜集素材
语文活动,可以增长学生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都是更应通过活动,指导学生搜集素材。如利用小黑板让学生每天写一条名言,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利用课前几分钟讲一个小故事或读报,每周利用一节自习课开展“语文游艺会”等活动,学生在游戏和竞赛中获取知识,积累作文素材。例如,一个学生讲了《最好的玉米》:奥比太太在屋后种了一片玉米,到收获的季节,一个颗粒最饱满的玉米沾沾自喜:“主人一定第一个摘我。”收获开始,奥比太太只看了一眼最棒的玉米,唯独没有摘这最棒的玉米,一连几天,奥比太太都没有来,最好的玉米好沮丧。直到一个雨夜过后,一缕柔和的阳光照在玉米的脸上。奥比太太正站在它面前,慈祥地说:“这才是今年最好的玉米,明年的种子一定比今年更好。”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心情久久不能够平静,我指导学生每人写一篇日记。后来,在一次考场作文中,有位同学以此为素材写了《让人欣赏需要一个过程》,另一位同学写了《成长需要磨炼》。
语文活动必须经常开展,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而内容或形式又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如“我最喜欢的成语故事”,同学们绘声绘色地讲了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并谈了自己喜欢的理由。其中一位同学讲了“班门弄斧”。教师逆向引导:“弄斧须到班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弄斧”的水平,“弄斧”的本领才有可能超过鲁班。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写一篇听后感。这样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深受启发,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三、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时,积累素材
加强课内外阅读,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时,积累素材,提炼素材。课内外阅读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速写小片断和 课后小练笔,理解课文的同时积累素材。一位同学在读了《孔乙己》后,写了读后感《勇敢地脱下你的长衫》:孔乙己勇敢地脱下你的长衫吧。人生的路千条万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何必一定要走那座“独木桥”呢?你应该脱下长衫,放下文人的清高孤傲,把自己未了的心愿藏在心中,做一个实实在在地地道道的短衣帮,为生计忙碌几年,然后置几亩薄田修几间宅院,儿孙满堂,不也其乐融融?不再因生
活的困顿而遭殴打和凌辱,不再因文人的清高和虚荣而受嘲笑和戏弄,人生总是不完美的,人生也不是一厢情愿的,人生是实实在在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对于课外阅读,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定时定量,有计划中,有步骤。要求学生读好书,多读书,尤其要精读古今中外名著,在阅读中感受欣赏,领略其意境,开阔视野,吸取知识,广泛获取材料。如一位同学读了《丑小鸭》后,写了心得体会:丑小鸭永远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在被人迫害和讥笑时,不怨恨,被人赞美时,也不骄傲,用一颗愉快的心去感受生活,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容纳别人„„这样学生阅读既吸取了文章的精髓,又积累了写作素材。
四、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组合素材
教师多利用集图像、声音、乐曲为一体的电教媒体为学生展示形象生动的画面,进行习作练习,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会组合素材。如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奥运的图片、影片,了解奥运的由来,成长过程,理解世界离不开奥运,奥运点缀了世界,更重要的是了解新中国对奥运的热切期盼。1984年中国回到奥运大家庭,而后中华健儿在奥运会上摘银夺金。今天中国第一次在家门口举办奥运会,我们自豪,我们骄傲!以此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讨论,并指导学生根据以上资料组合素材,写好心得体会。如一位同学写了《永远的奥运情》,写出了新中国由期盼奥运到驰骋奥运赛场,再到喜办奥运的豪情。这样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学生情操,学生又学会了组合素材。
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教学,利用课外时间播放有关图片,查看有关资料,要求学生根据有关内容合理想象,而后进行习作。重点指导学生把零星的材料有机组合在一起,写出好的文章。如学了课文《向沙漠进军》喤,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图片“藏羚羊”,“沙尘暴”,“冰川顠移”等资料,查阅有关环保的资料,指导学生合理想象,感悟生活,组合素材,进行习作。一位同学写了《珍爱人类家园》,号召人类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这样学生在欣赏生活、感悟生活中学会组合素材。
五、指导学生合理加工素材
学生积累了大量有素材,只是写好作文的前提,素材只是写作的原材料。写作与别的学
问不同,如历史是知识性的东西,你不知道,教师可以告诉你。但写文章是一种修养,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训练时指导学生合理加工素材,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让来源于生活的素材变成高于生活的题材。只有指导学生将自己的素材消化,在此基础上再创造,才能写出了感人的成功之作。茅盾的《白杨礼赞》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赋予了白杨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杨朔的《荔枝蜜》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赋予了蜜蜂勤劳的美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对素材进行艺术加工的能力,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来源于生活的而高于生活。如学生日记《第一次下厨》,写了一天放学后妈妈不在家,自己第一次做饭。煮饭时水放少了点,切土豆时大小不均„„但仍得到了妈妈的表扬。以此为素材,学生作文《第一次做妈妈》,自然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经过艺术加工,写出了感人的成功之作,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真爱。
总之,教师如能切实做好以上五个方面,学生写作时就会如鱼得水,水到渠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