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三大心理问题分析

时间:2019-05-12 08:4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贫困生三大心理问题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贫困生三大心理问题分析》。

第一篇:贫困生三大心理问题分析

贫困生三大心理问题分析

2008-04-29 02:29: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网友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贫困大学生这个群体在高校中越来越突出。和其他的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同时,家庭贫困也造成了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使他们在心理上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辅导员夏帕克提江·吾守尔和曹良才以及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的谭鹏曾专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经济上的困难使贫困学生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感到自卑。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生活节俭、学习认真;但是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他们往往知识面较窄,学习上有困难,而且大多性格内向,这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遇到打击容易产生自卑意识。

二是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对人际关系很敏感,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加入学生组织,他们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

三是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就业,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时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而且还要想到家庭的经济问题,这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压力。加之有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片面,对社会感到不满、失望,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韩祥畴同样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非常关注,他发现,长期的自卑、压抑会使贫困大学生的内心非常脆弱、敏感。经济上的窘迫是他们不愿提及的,害怕同学的怜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对任何事情都多疑,其他同学无心的说笑,在他们听来可能是嘲笑,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他们也会认为同学是在背后议论自己。这样既为他们自己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又使他们容易受到更多挫折,从而对他人产生对抗情绪甚至敌意,致使人际关系紧张。同时,他们通常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情况,宁可自己艰苦一些,也不愿轻易求助。在有关调查中发现,56%的贫困生对“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你”的态度是“虽心怀感激但不愿接受”,31%的贫困生对“无偿资助”表示“不愿接受”,其原因是“认为会被别人瞧不起,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篇: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河南省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

摘要:贫困生是当前中国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健全他们良好的社会心态,培养他们高尚的心理情操已经成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急需攻关的课题。从分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着手,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对策

自从我国高校实行收费制以来,高校收费标准不断攀高。目前,一般高等院校的学费标准在4000元左右,民办高校和对外合作办学高校则高达10000元左右,加上每学年数千元的生活费、住宿费、资料费等各项开支,一名大学生每年的支出就达15000元~20000元。这对于一般低收入家庭、农村家庭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是沉重的经济负担,而老、弱、残障、病家庭及边穷地区更是难以筹措这笔巨款。于是,高校的贫困生问题日益严重。

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约为20%~25%。调查中了解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的甚至罹患各种心理疾病;60%贫困生感到受助羞愧难当;22.5%贫困生感到很自卑;约40%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更有近20%贫困生对社会持极端的悲观观点。8.5%的学生认为校园出现犯罪活动与一些学生的贫困有关。初步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水准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有的甚至处在温饱线以下,他们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和娱乐费用而更多地选择自闭。可以说,他们是校园内特殊的弱势群体。

贫困大学生问题,特别是由于经济贫困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既影响贫困生自身的自立成才,也不利于高校校园和谐氛围的形成和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学生忧心、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的和人民群众热切关心的社会热点的问题。因此,较为准确地了解掌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分析

总观高校贫困生,一方面他们具有自尊、积极进取、意志顽强等积极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他们又有自卑、焦虑、敏感、不善交流等心理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们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深有体会。这些心理问题往往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和发展,是他们成才的阻力,必须加以理性的分析和思考,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

(一)强烈的自卑

过度的自卑是高校贫困生突出的心理问题。一方面,经济上的拮据,和其他同学在物质生活上的反差,使很多贫困生自觉低人一等,轻视自己,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贫困生适应现代生活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往往不高,几乎没有什么特长,这样就极容易使他们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形成或加重自卑心理。

(二)过度的自尊和掩饰心理

贫困生的自卑往往正是与其较强的的自尊相碰撞而产生的。贫困生能在较差的物质保障下考入大学,他们往往都有着比较强的成就动机,希望自己能有所成就,自尊心较强。不过,这种自尊往往很脆弱,面对自己和其他同学在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差距,往往会觉得难以接受而否定自己,从而走向自卑的一面。伴随着这种自卑,往往又会产生过度的自尊,以掩饰内心深处的自卑。自卑本来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信任的积极心理体验,但自尊心过强,往往就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年轻的心会因贫穷而变得更加敏感,许多贫困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贫困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

(三)过度的敏感导致人际交往不良

自卑的人常常又是非常的敏感。贫困生往往对自己的不足和别人对此的评价很敏感,常把别人与自己无关的言行看成是针对自己的,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视。显然,这种敏感的心理特征很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

张。

人际关系不良是很多贫困生面临的又一突出问题,导致贫困生这一问题出现的,除了过于敏感的心理特征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由于自卑,贫困生交往的主动性一般比较差,往往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敢与人交往,自我封闭。其次,部分贫困生往往是不善交流,人际交往的技能比较欠缺,不知道如何很好的与人交往。最后,不得不承认,现在大学生的很多交往活动,比如社团、郊游等等,都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对于囊中羞涩的贫困生来说,往往是知难而退,从而错过一些提高交往能力的机会。

(四)较大的压力与焦虑

贫困生多来自落后的山区、农村或多子女家庭,有些来自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单亲家庭或有天灾人祸的家庭,几乎都无法获得学习和生活的基本保障。他们把取得大学学历作为日后提高就业水平,从而让家庭和自己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贫困生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在拼命的学习争取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在学习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寻求勤工助学的机会,这些都会使贫困生身心疲惫,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学习压力更大。有些贫困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学业上的竞争、情感上的压抑、生活上的窘迫、对社会的困惑、对成功的急迫追求,使他们往往是痛不堪言。加上外出打工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更使他们在家境优越、多才多艺的同学面前失去了很多优势。这使他们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强烈的焦虑、自责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五)依赖心理严重

艰苦的生活环境使贫困生能够独立地面对和解决人生历程中的一道道难关,因此他们往往能够很快地适应环境,自理能力较强,遇到困难时也能独立地去解决和处理。但同时他们又有很强地依附性,他们没有战胜贫困的勇气,不愿自立自强,而是指望政府和学校资助他们,希望社会好心人帮助他们,把一切美好愿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有的贫困生甚至认为社会学校给予的帮助是应该的,久而久之,形成了依赖性格和依赖心理。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切实关心贫困生的需要,建立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

继续完善“奖、贷、勤、补、减、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为贫困的新生开设“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大奖学金力度和覆盖面,如我学校的学期奖学金实行一年两次,比例可以达到23%并且分成了四个等级和单项奖学金。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选工作,我校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黄河科技学院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把这些政策落实到确实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身上,使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我校在图书馆、园林处、学生处、后勤集团等都设立岗位,帮助贫困生勤工俭学工作,完善相关的保障体制;在助困过程中强化激励机制,把资助的重心从无偿变有偿,引导学生通过“奖、贷、勤”来解决生活和学习费用问题。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立品质和拼搏进取的性格,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二)“扶贫先扶志”,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远大理想。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线辅导员我们应该指导贫困生正视贫困,勇敢地面对现实,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这是贫困生树立自信心的前提和基础。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克服心理问题的能力,使贫困生认识到,贫困是客观现实,要敢于面对它,承认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回避贫困,家庭贫困绝对不是什么耻辱。更要教育学生意识到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贫困而丧失追求理想和现实抱负的信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线辅导员我们必须要深入到贫困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清贫更能锻炼人,贫困的经历可以帮助学生直面人生,树立克服、战胜困难的信心,帮助学生树立贫困是笔财富”的信念。教其学会用本质的、发展的眼光洞察社会和人生,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驾驭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激励他们进取,提高他们学习和工作的自信心。直面困难和挫折,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同时,教育贫困生应注重自身修养,加强心理承受力的锻炼,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引导贫困生勇于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我。其次,无论社会还是学校,都应加大宣传,选拔优秀的贫困生代表到学校做报告,如现任职于河南省中学生学习报的副主任编辑我校毕业生徐俊丹;黄河实业的杨飞强等,以此来激励贫困生。

(三)建立完善贫困生档案,及时准确获悉贫困生心理动态

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贫困生档案,不仅仅将贫困程度级帮扶此水记录在案,更应该对贫困生心理状况作重点归类分析,建立贫困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体制。对有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及时进行心理测试和辅导。我们学校还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队伍,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设立班级和学院两级组成的心理辅导员及时了解贫困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能及时的给予解决。我们的辅导员和导师经常与贫困的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重点引导学生并使其能自我采取调整情绪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建立学生心理咨询队伍、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咨询工作是解决大学生心理的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 引导贫困生学会自我调适,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对贫困生的心理教育主要应着重于自我意识与自信心教育、健康人格教育、情绪调节与挫折教育以及人际关系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或人格健全与人的自信心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不少贫困生产生消极心理都与自信心不足有关。要树立真实的自信, 必须学会准确地了解自己, 欣然地接纳自己, 始终地支持自己, 充分地展示自己, 并更好地完善自己。人格具有稳定性, 也具有可塑性, 健康人格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培养。贫困生的消极心理特点对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健康人格的教育能帮助贫困生了解、认识并完善自己的人格。对健康人格的核心特质, 如自信、合作、适应、真诚、责任感、创新能力等进行训练, 能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主、自强的主体意识, 学会自主地确定个人成长的发展方向、发展计划和发展行动, 提高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树立自强不息、坚忍不拔、顽强进取的精神。情绪是一种与人格、社会适应、创造能力密切相关的心理状况。较多的贫困生由于面临众多困难与挫折, 时常有不良情绪反应, 又不善于调节情绪的困扰, 因此应对他们的情绪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进行情绪教育, 能培养贫困生准确知觉、理解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善于用积极健康的情绪直面环境, 并学会对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调节。同时应教育他们正确地面对挫折。当挫折发生时, 要面对它, 正视它, 解决它或摆脱它。要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 要善于在挫折中学习, 要敢于迎难而上, 去战胜困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扩大心理相容性, 能够容纳自己, 也能容纳他人, 人与人之间自在、愉快、友好地相处, 享受友情的滋润。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不少贫困生由于其内向的性格、自卑和敏感, 往往人际关系紧张, 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教育贫困生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 学习和训练人际交往的技巧, 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 可以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豁达开朗的性格,要求他们必须达到“五会”即: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交流、会沟通,这样才能从容地面对困难。

(五)开展就业教育,树立贫困生正确的择业观

贫困生就业作为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重中之重,高校要予以特别的关怀和扶持。第一,引导贫困生做出客观的、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我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并且辅导员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制定自己的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定期跟踪他们的规划情况,督促他们制定好自己的月推进目标以及是如何实施的,帮助贫困生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选择正确的择业目标,对贫困生开展因人而异的就业指导。第二,由于贫困生所处的弱势地位,使得他们在就业方面失去了同龄人的比较优势,所以应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疏导,鼓励和引导贫困生看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增强心理承受力,坚定就业的信心。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增强心理承受力,坚定就业的信心。第三,作为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仅仅依靠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已不可能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所以要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我校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建立了不同的实习基地,在校园里有我们的实习工厂;并且利用我们校友的力量开设了实习基地,如我校外语学院的实习基地有华禾英语培训学校、今日教育、海峰英语培训学校等等,为贫困生能力的锻炼和成才发展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平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胜任未来的职业,用所学知识改变贫困的现状。

总之,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性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线辅导员面对贫困生更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让贫困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处处能感受到爱的存在。加强与贫困生的交流、沟通,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第三篇: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分析

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分析

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可以分为功能性心理问题、情景性心理问题二大类。功能性的心理问题,是由于服刑人员自身在社会上形成的,并在服刑过程中仍有所表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种类:(1)心理活动障碍。问题或创伤。这类创伤,轻者可以降低某一反映活动性质和效率,重者可导致整个心理活动失调。(2)人格障碍。这是一种表现服刑人员性格特征的心理障碍。(3)心身障碍。这是服刑人员身体各器官系统发生病变前后所表现的心理障碍现象。服刑人员有了这种创伤,会直接影响与他人的关系,影响到对社会环境的适应。(4)智能障碍。这主要指个别服刑人员由于大脑功能发育不全,而使智力活动受到障碍。(5)严重精神障碍。主要是指整体心理机能瓦解,不仅心理活动本身的协调一致受到伤害,而且患者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严重失调。

情景性心理问题,主要是指服刑人员个体,由于不能适应狱内环境以及由于服刑改造带来的各种变化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多的是不能适应狱内人际关系及由于判刑改造带来的生活、家庭、婚姻等问题而产生的心态失衡。另外,一些服刑人员由于对定罪量刑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久而久之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上述心理问题与服刑人员的身份、监狱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服刑人员对狱内环境的积极适应和思想认识的提高,事过境迁,大多数能够得到化解,但如果处理得不好,也可能成为阻碍一些服刑人员改造进步的“绊脚石”。服刑人员不良心理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获取的各种调查材料看,服刑人员中较常见的不良心理的表现有:惧怕、烦燥、焦虑、愤怒、忧郁、偏见、错觉、嫉妒、孤僻、自卑、悔恨、自私、急躁、多疑、内疚、羞愧、失望等等。有人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竞争激烈的社会。就生活在监狱高墙电网下的服刑人员而言,其心理无疑会受到来自外部的社会环境和内部身体方面的压力和困扰,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如果调节不力的话,就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并因此严重影响自身的改造与新生。因此,服刑人员了解和掌握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对于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提高改造质量,加快改造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甚至比身体其它方面的疾病更为复杂。但从大的方面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指父母以基因和染色体的形式,妊娠是将自身主要特征转移给子代。在遗传过程中每个人都从父母那里获得23对染色体(即46个染色体),每对都有一个来自母亲,另一个来自父亲。每个染色体都有1000-2000个基因,这些染色体都具有转移遗传特性。实践证明,某些心理疾病的产生,同某些遗传基因有不可否认的关系。

从监狱的实际情况看,在患心理疾病的服刑人员中,遗传因素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他们中有的本身就携带着心理疾病的基因,有的自身就有心理疾病史。这样的服刑人员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在改造中遇到挫折或受到意外的精神刺激(如家庭变故、配偶离婚等),则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或复发。

二、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导致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古人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服刑人员而言,有哪些心理因素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呢?

(一)被捕、审讯、判决的过程中,几乎每个服刑人员都要经历审讯过程中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复杂思想斗争,都要受到法院判决时的法律震慑,都要度过新入监时的恐惧与迷茫,心身方面要承受压力,这是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之一。

(二)入狱后的角色转换冲突

服刑人员投入监狱后面临一个角色转换冲突问题,面对政治权利被剥夺、人身自由被限制、名声地位家庭生活已不再拥有的现实,一般人都要产生激烈的角色转换冲突,即一方面不愿面对现实,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这种角色转换的心理冲突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三)改造过程中的动机冲突

动机冲突也叫心理冲突,是指在个体有目的的活动中,因目标的多样性而出现相互排斥的动机。服刑人员改造过程中发生的动机冲突也是心理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例如,有的人在改造中既想拿高分、多减刑、获假释,又不愿干重活、多出力,这样,愿望就很难实现,于是产生心理上的挫折感,抱怨什么“劳改难打”,“新生无路”,这种改造中的动机冲突给心理疾病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四)个性差异

个性是决定一个人是自己而不是别人的那些构成要素的组合。每个服刑人员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不同个性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的处事态度。例如:在改造中,同样面对漫长的刑期,有的服刑人员满怀信心,稳扎稳打,不断进步;有的服刑人员却丧失信心,恐怖紧张,最后陷入心理疾病的泥潭不能自拔。

(五)心境失衡

心境是指一种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实践证明,好的心境使人身心愉快,工作效率高,相反,坏的心境则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在改造中,不少服刑人员整天生活在消极的情绪状态中,心理始终蒙着一层灰色的阴影,这样不仅不利于改造,而且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六)潜意识的自我压抑

心理学研究表明,潜意识的自我压抑是心理疾病形成的重要原因,有的服刑人员在改造中遇到困难或者家庭发生变故后,内心严重失调,产生恶劣的情绪,这时他不是积极找队长或心理咨询人员倾诉,而是把这种恶劣情绪放在心里,久而久之,这些“心理内容”便积聚在潜意识里,成了心理疾病产生的诱因。

三、社会环境因素

在平时,社会环境是指我们生存着的整个社会空间,就服刑人员而言,我们所说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婚姻家庭、监狱环境、人际交往和社会大环境四个方面。

(一)服刑人员犯罪入狱后,常常会引发一系列的婚姻家庭问题,特别是家庭变故的发生或妻子的离异,会给服刑人员当头一棒。由于服刑人员的特殊环境、地位,因而会倍加痛苦、悲观。可以说,亲情是维系监狱内外的纽带,一旦这条纽带发生问题,那么服刑人员的心理也很可能随之发生问题。

(二)监狱环境

服刑人员离开原来生活的社会环境来到监狱这个特殊环境以后,面对高墙电网、荷枪实弹的武警、威严的监狱民警等等,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在以后的生活中,又要受到严格的监规纪律的约束、艰苦的劳动改造,心理上可能会产生不适应,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扭转,则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三)人际关系

不良的人际关系是导致服刑人员产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服刑人员的人际关系之一主要包括同犯关系。在同犯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的服刑人员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被犯群接纳,整日孤独自悲,度日如年,产生严重的心理障

碍。有的服刑人员一旦受到民警的批评,就闷闷不乐,灰心丧气,或觉“反正政府对自己的印象坏了,改造没出路”,于是“破罐子破摔”,心理严重扭曲。

(四)外部社会大环境

服刑人员被捕入监以后,可以说心里无时无刻不牵挂外部社会的发展情况。当今社会高速发展,日新月异,这都无疑给服刑人员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例如有的服刑人员考虑问题不是从积极的方面想,而是整天担心“出去以后怕是跟不上时代发展了”、“十年劳改之后到社会上还不跟傻子一样?”从而在内心产生焦虑,影响了自身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服刑人员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一个服刑人员先天不足,又受到身体疾病的影响,或受到压抑、挫折等消极情绪的困扰,再加上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危害,则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所以每个服刑人员都要做到“未雨绸缪”,做好心理疾病的防治工作,以此促进自身改造的进程。

第四篇: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教育策略初探

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教育策略初探

武汉市黄陂区第五中学黄志勇黄小林

【内容摘要】贫困生出现“心理危机”是社会的责任。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考升学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相当一部分贫困生不堪经济压力和心理重负,表现出学习动机低落,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以及自责、孤独、自卑等心理特征并导致学业不良和行为偏差。随着农村高中在校生数量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近几年,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全社会都在关注和帮助贫困生,但关注和帮助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而孤立地从经济上的帮助显然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贫困生来说,经济资助重要,精神资助更重要。这就需要学校用正确方式来关爱贫困生,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农村高中扶助贫困生,除了物质之外,还要给予真正心灵的慰籍,给予具体的方法、技巧的指导。让农村高中贫困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同心协力给贫困生烹制一道“心灵鸡汤”。

【关 键 词】 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贫困生出现“心理危机”是社会的责任。贫困生多来自农村,进入高中后,心灵都会受到强烈的震荡,同时伴随着社会分层,校园也在分裂,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几个学生之间可能就有很大的贫富差距。这种落差给他们带来了比较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这些年,城乡的教育差距也在加大,为了跳农门,部分农家子弟和农村学校的眼睛只盯着学习成绩,而且受制于经济条件,一些乡村中小学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特长,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除了学习之外,其他方面的能力都较弱。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考升学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相当一部分贫困生不堪经济压力和心理重负,表现出学习动机低落,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以及自责、孤独、自卑等心理特征并导致学业不良和行为偏差。随着农村高中在校生数量快速增加,贫困生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近几年,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全社会都在关注和帮助贫困生,但关注和帮助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而孤立地从经济上的帮助显然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贫困生来说,经济资助重要,精神资助更重要。这就需要学校用正确方式来关爱贫困生,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农村高中扶助贫困生,除了物质之外,还要给予真正心灵的慰籍,给予具体的方法、技巧的指导。让农村高中贫困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同心协力给贫困生烹制一道“心灵鸡汤”。

二.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结合观察,农村高中贫困生偏常心理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卑心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源于家庭经济贫困。家庭环境好的同学,生活无忧,穿着好,还有零用钱,这使贫穷生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家境富裕的同学“阔绰”的消费使贫困生从羡慕逐渐走向心理失衡,对学习不感兴趣,并造成性格内向、感情闭锁。面对经济贫困、生活困难的现实,他们常常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有的选择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害怕与人尤其是害怕与非贫 1

困生交往,少数贫困生甚至悲观失望,自鄙自弃。

②过敏心理。贫困生由于贫困而过分苛求自己,过分看重自身弱点和不足,担心自己被别人否定,生怕自己衣食简陋或行为不当会被人取笑,但同时又害怕独处。他们过分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对周围发生的事太多心、太敏感,总是往对自己不利的地方想,逐渐产生敌意、戒备、怀疑、抵制、偏见等不良心理。

③自责心理。贫困生多数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他们本想静下心来读书,眼前却经常浮现疲劳或患病的亲人种种辛苦劳动的场面,甚至夸张发挥,使自己沉浸在自责和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他们认为应该以最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却又无法集中精力,晚上失眠难寝,白天头昏脑胀,整日生活在自责、自恨、自叹、自怜的焦虑、抑郁情绪之中。

④身体症状。许多贫困生一再压缩生活开支,导致营养不良或有病无钱医治,因低血糖而晕倒的现象时有发生。而由不良心理引起的身体症状表现为抑郁和恐惧综合症。如情绪低落、悲观绝望。不少人有睡眠障碍,食欲不振。每逢大型考试因为焦虑恐惧表现尤为突出:心跳加快、全身冷汗、头晕目眩、手足无措、彻夜失眠。个别贫困生甚至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活着太累,不如死了好。

三.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个体认知水平较低。不少贫困生兴趣狭窄,知识经验有限,对家庭贫困缺乏辨证认识,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经历挫折后又不能正确归因,面对现实生活经验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冲突,常感到无所适从。易产生偏激、狭隘、自卑、猜疑、冲动等心理问题。

②生活经济压力很大。调查中发现有几十名贫困生每天生活费不足两元,个别贫困生甚至一学期都是腌菜伴粥的生活标准。部分学生不堪生活上的经济压力和身体上的营养不良带来的双重压力,心理上感受着难言的压抑和痛苦,不少同学滋生了焦虑、苦闷、无助等不良心理,甚至怨恨自己无能,是家长的负担、家庭的累赘。

③家长期望值过高。贫困生家长因为家境贫寒一方面自责心理较重,另一方面则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他们经常给孩子施压,或唠叨、斥责;或打骂、惩罚。致使不少学生都害怕放假回家,以免去背负父母沉甸甸的“期望”,并因此产生了自责、过敏、焦虑、恐惧、怯懦、攻击、孤僻等心理问题,不少学生因害怕家长责骂而自我封闭,孤影自怜。

④学业负担过重。激烈的升学竞争造成了贫困生过度疲劳与焦虑;教师“恨铁不成钢”,用简单粗暴方式对待学生也使师生关系紧张。由于师生间缺乏沟通,导致学生心理困扰无处倾诉;非贫困生的消费行为也给他们带来了不良剌激;有些人则会在幻想中寻求满足。凡此种种长期积累酿成心理问题。

⑤是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四.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问题教育途径

首先要全面准确掌握这些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学生进校后,应对其尽快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在此基础上,对有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同学进行个别交流,予以特别关注。

其次应点面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

经常性地开展主题活动也是帮助这些“双困生”打开心扉的好办法。例如近年来,各高中校在贫困生中开展了“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号召他们资助自己周围的困难对象,组织他们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做些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得到资助,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资助,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同时学校还应注意选拔贫困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设立贫困学生奖励项目,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学生更光荣”的氛围。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贫困生学生社团。例如在高等院校,由贫困大学生组成的学生社团非常活跃。学校对这类学生社团积极鼓励、大力扶持。一方面,社团将贫困生组织在一起,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社团也给贫困学生提供了舞台,为他们创造了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据了解,很多原本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在这些社团活动中锻炼了自己,重新找回了自信。

尽管学校教师、同学的关怀和帮助对消除贫困生心理障碍至关重要,但这些帮助只是打开这些同学封闭心扉的外力,真正远离、摆脱心理疾患关键还在个人。要让贫困学生必须认识到,坚韧的品质是用任何金钱也买不来的。穷,不是自身的弱点,也不是缺点。一个人要成才不仅要在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上成才,同时更要成为人格健全、富于理想、勇于创新的人才.另外,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全贫困生人格。贫困同学大多心理压力大、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为明显等,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室,为每一位贫困生都设立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门诊,形成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学科研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五.农村高中贫困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活心理辅导。

①生活态度教育。改变贫困生的认知方式,不要把贫困当耻辱。引导贫困生正视贫困及生活现实,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有明确的生活学习目标和理想追求,先成人,后成才。

②价值取向引导。引导贫困生把贫困当作是对自己的磨难,是人生难得的经历。要正确对待并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③责任意识培养。从心理辅导入手,利用集体的力量和舆论,通过主题活动激发和培养贫困生对社会、集体、家庭、个人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意识,着力培养他们的责任行为习惯。

④人际沟通训练。帮助贫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人际关系,使之达成目标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融合,使他们学会积极与人交往,善于正确与人交往。

2.自我意识辅导。

①自尊心的培养。激发贫困生的自尊心和做人的尊严,使他们认识到贫穷不是谁的错,要正视贫困,抬起头来走路,实现自我肯定,人穷志不穷,依靠自己的精神力量不断超越自我。

②自强意识的培养。帮助贫困生树立有所作为、敢于改变贫困现状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积极追求上进。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的内在需求,充分发挥他们在自身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创造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采用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手段,从而形成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心理品质。

③自信心教育。通过合理地赞许和表扬,激励学生勇敢尝试而不包办代替,在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们而不是冷落讽刺,从而激发他们不断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并坚持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营造的健康心理氛围中,从他助到自助,将情绪调适到最佳状态。

3.成就动机辅导。

①进行榜样教育。用逆境成才的名人事迹、已成才贫困生事迹和身边的先进事迹作为榜样,教育激励贫困生奋发向上,刻苦好学,追求成功。

②鼓励体验成功。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热情,创造或帮助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其看到自己的潜力,在体验成功中增强信心,并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成败归因。

③确立适度动机。消除贫困因素对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要立足长远,着眼未来,同时也要防止动机目标定位过高。动机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成功的获得。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在家长、老师的配合下,根据量力性、渐进性原则,制定出近期及长远目标。

六.农村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班级团体辅导。

①开设心理课程。心理课使用自编校本教材《心理课教案设计》,高一侧重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题,高

二、高三侧重正确应对挫折等主题。课前强调教师集体备课,反复研讨,课上强调学生的参与、自我教育和自主活动,课堂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多样。

②发放心理自助手册。发放了内容丰富的心理自助手册,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逐步掌握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学会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诸多心理问题。

③组织心理教育主题活动。如在高一各班开设以“朋友·友谊”为主题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自由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了获得友谊的条件,掌握了一些交往技巧。

2.学科教学渗透。

①教师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案设计;②实施过程中遵循协同性、随机性、诱导性、渗透性的原则;③以和谐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学生产生心理体验为终级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④挖掘教材及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辅导因素,开展随机辅导。

3.构建心理辅导网络

①家庭辅导。家庭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诸多误区,每学期开办一次家长学校,请心理辅导专家为家长开设心理专题讲座,发放

心理辅导读本,结合家访、家长间相互介绍亲子经验,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改善亲子教育方法,沟通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形成学校家庭协助教育的网络。

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聘请心理专家来校为广大师生进行现场讲座和咨询,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

4.针对典型贫困生个别偏常心理特征,开展了跟踪辅导工作:

①进行个案研究。我们按照以下个案研究步骤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辅导与矫治:确定研究对象→了解心理问题→建立心理档案→案情分析诊断→制订矫治方案→实施个别辅导→检测辅导效果→撰写案例分析。

②开展咨询与个别辅导。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安排咨询人员,规定咨询时间、制度,接纳或主动发展咨询对象,建立咨询关系。根据咨询程序设计了心理咨询个人资料卡、心理问题分析诊断卡、心理问题干预矫治卡、效果评价卡,在跟踪辅导的不同时期分别填写,最后汇集成《心理咨询案例》。

③设置心理信箱。学校设置了心理信箱,为学生提供“心语倾诉”的场所。根据来信内容,梳理分类,将共性问题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解决,对个性问题我们安排心理辅导老师一一回复。

5.其他教育途径和方法。

①进行榜样教育。贫困可能与生俱来,但绝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活上的贫困决不意味着心理和志向上的贫困。我们通过举办本校已成才贫困生成长经历报告会、座谈会、书信交流,在校优秀贫困生经验交流,以及一些名人从贫困走向成功的事迹教育帮助贫困生端正生活态度,激发学习动机。

②帮助解决困难。学校规定,特困生学费全免,并建立了“扶助贫困生基金会”(基金由师生义捐、学校出资和企业赞助三部分组成),每年定期发放。学校行政领导则和贫困生结成对子,跟踪扶助,不仅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在学习上也全程关注。

③设立劳动岗位。学校设立一些劳动岗位,安排部分贫困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偿劳动,如学生进餐时在食堂清理卫生,学生购物高峰期在商店帮忙照料,周末假日留校修整园林等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困窘的经济现状,有效调控了他们的不良心理。

贫困是把双刃剑,贫困可以锻炼人的意志,更能使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贫困也可能引发人的心理问题,使人产生自卑、多疑、焦虑、孤僻等心理障碍。由于心理问题是隐性的,不容易引起人们关注,长久淤积后引发行为问题,轻则影响心理健康,重则人性扭曲,导致社会问题。因此,关注贫困生心理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教育新探索》

《贫困生心理危机化解》

第五篇: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小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怎样疏导

---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李建玲

一、案例:班上有个女同学张小玉,已经12岁,学习成绩还算好,但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班级活动也不爱参加。一次小假结束,她所有的作业都一字没动,问她原因,她一句话都不说,再问,她就哭了。我只好打电话向她的家长了解情况,原来那几天她的奶奶去世了,孩子最依恋奶奶,情绪受到很大打击。

二、对这件案例的分析:

首先是张小玉性格比较内向,从小到大,她妈妈对她要求都很严厉,稍有不是就会严加责罚,所以她很怕妈妈,越到高年级越沉默寡言。而她奶奶对她比较慈祥,奶奶的离去让她心理上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了。

三、处理办法

1、对妈妈进行教育。首先,让妈妈知道,教育孩子不是一味的过分严格,也不是一味的溺爱,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给孩子下定论,有什么事情一定要问清楚孩子。就算是孩子做错了,也要心平气和的教育孩子,一定要抛弃“棍棒之下出天才”的落后的教育方法。要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人,平等地进行对话,做个民主的家长。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心理变化。让孩子多说话,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2、对于张小玉,我们可以用理性情绪疗法,让她明白,妈妈其实很爱她,对她严格要求也是为了她好。奶奶已经不在了,但还有爸爸妈妈以及老师同学,大家都爱护她,她不是孤单的。另外为她营造一个平等友爱的学习环境:我安排一个外向、活泼、乐于助人的同学做她的同桌。这样当她有困难时,同桌能热情地帮助她,帮助她恢复对自己的信心。同时在课堂上多关注她,发现优点及时表扬。

四、对这个案例的总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从张小玉的情况看,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天生的,或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造成的,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但是过于内向、不善于交际,是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虽然,这个女同学性格还不是很外向,不是很有自信,但只要给她积极的心理辅导,在父母和老师的引导下,相信她会一天比一天会更有进步。

下载贫困生三大心理问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贫困生三大心理问题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心理问题个案分析

    学生时代,一个人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急剧变化。如果在这一阶段遇到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可能影响今后的一系列发展,本应无忧的年纪,也会从此蒙上阴影。种种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都......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分析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 前苏联心理专家别林斯基曾说过:“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期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时期往往总是分裂的,不调和的,一个人已经不 能满足于自然知识之前,必须经过千百......

    《单亲孩子心理问题分析初探》

    单亲孩子心理问题分析初探在单亲家庭中,由于家庭的变故,使他们经常处于不安、紧张、忧愁和思念的情绪之中,严重阻碍其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发展。特殊的家庭环境、孩子们的特殊经历......

    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一、案例:小红,8岁,来自农村。智力正常,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一天小红叔叔不见5 毛钱,怀疑是小红偷的,小红的妈妈证实真的是小红的偷的情况下,打了小红,小......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分析5篇

    中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 武鸣县甘圩镇中心学校黄菊梅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十七岁至二十岁之间,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这些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特别是一些家......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李楠 摘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大学生就业难题日益凸显。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就业心理日趋多样化。剖析大学生就业心理,加强大学生就业......

    “后进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后进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办法 摘 要:本文通过对后进生成因的分析,对其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按照心理学的研究特点和研究原则,结合我对同学的辅导实践和辅导后的反思,总结了一......

    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变得更为复杂。大学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