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教育及管理分析论文
【摘要】在当下思想活跃、信息爆炸的时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管理问题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各个高校尤其是艺术院校应该加强措施从各个方面提高贫困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完善。
【关键词】关于心理教育的论文
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在高校管理中,加强对学生中弱势群体,即贫困生的关注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在艺术院校,专业培养的支出较大,这给贫困生家庭增加了更多经济负担,因此贫困生在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再加上艺术院校常常有更加丰富的演出和学生活动,贫困生们容易产生情绪和行动上的不良反应,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这部分学生的学业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所以,近年来,国家和各高校已经逐渐建立起了一套更加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虽然这直接从经济上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帮助,但是,在长期的贫困生工作中,我们仍然观察到这部分学生面对高校的集体生活环境时,仍然处于比较低落的精神状态中。因此,经济上的帮助是必须的,同时对其进行精神和心理上的疏导和帮助,才能真正让贫困学生走出心理阴影,融入到正常的大学生活中。
1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现状分析
1.1生活困难导致敏感和自卑
我们在与贫困生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多数都非常敏感和自卑,缺乏自信。这些学生多来自农村,由于经济上的困难,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实际生活状况,他们内心极其敏感,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甚至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怕被别人嘲笑,所以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封闭自己,不愿意主动和别人交往。因此,情绪常常比较消沉自闭,即使是面对同学的帮助,也害怕别人怜悯的眼光,并且越积越重造成更大的心理问题。他们对未来也失去信心,因为他们以后还要自己工作偿还上学的费用,还没有走向社会工作就比普通学生背负了更多的生存压力。
1.2面对外部环境的刺激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这些多数来自农村的贫困生,家里子女较多,本来在家庭中就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他们可能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再加上自卑造成的人际交往障碍。同时,经济上的拮据也限制了贫困生参与校园活动的机会,这在客观上强化了自我封闭的性格,这使得他们很难从学校生活中找到归属感。因此,不少贫困生都依赖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他们希望从网络世界中寻找一份安慰和倾诉,很多人可能沉溺网络,甚至成瘾,不仅影响正常的学业,也让他们越来越孤僻,当今网络世界的复杂和价值观的混乱极易引发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2艺术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2.1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完善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机制
当代大学生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成为他们了解外界的最主要的途径,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已经普遍利用网络与学生互动,所以,利用新媒体完善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辅导机制非常重要。目前很多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都普遍利用QQ群和微博等方式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并且结合传统的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方式,但是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很多学生都羞于接受,微信的普及能够帮助老师们及时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修补面对面的尴尬。高校还可以同过微信群设立贫困生交流平台,积极的展开集体的心理探讨,让他们获得更多自信。另外,还可以将网络媒体应用于勤工助学,结合艺术专业的特点设置一些有特色的勤工助学岗位,及时的通过微信招募。目前演出市场十分活跃,在不影响贫困生正常学习的情况下,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这些实践性强的演出或协作演出的活动,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和督促。不仅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慢慢地找回自信心,从而释放他们的心理压力。
2.2积极开展贫困生人际交往方面的训练
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者可以针对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不高的情况积极开展人际沟通方面的团体训练。首先是自我认知的训练,通过团体讨论,让他们自己分析和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还可以让彼此熟悉的学生相互指出对方的优点和消极面,帮助他们相互鼓励,实现自我认知的重建。还可以将学生社团活动与贫困生的人际训练相结合,让他们在活动实践中去突破封闭的自我,通过集体协作完成活动来增加对别人的信任和理解,让他们懂得能信任别人是温暖的,而被人信任是幸福的,相互的信任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因此,这样的团体人际训练既能能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还能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有利于他们走出封闭的自我世界,培养了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
3艺术院校贫困生的管理策略
3.1落实好各种资助和奖学金工作
当前,各大高校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整有效的贫困生资助机制,设立了贫困生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并且实施了勤工助学、发放困难补助等辅助措施,试图从经济上给与贫困生适当的资助。如何将各项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公开、公正、公平的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艺术类贫困生是管理的重点。学校还可以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安排贫困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业余兼职的工作机会,鼓励贫困生利用寒暑假走出校园,多接触社会。这样不仅能增加经济来源,还能培养他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增强社会认知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为毕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做准备。但是,有的贫困生碍于自尊心和面子还不能都接受这样的资助,所以,学生工作部门还应该根据他们的心理现状引导教育他们积极发挥主观性和能动性,并且要引导他们懂得去感恩,去回报。
3.2营造朴实的校园消费风气
高校,尤其是艺术院校还应该营造朴实的校园消费风气。众做周知,艺术院校的多数学生家庭环境比较优越,再加上当前提倡消费的社会环境,容易形成攀比的消费之风,大学生将高消费视为一种另类的时尚。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实用,而是提倡追求名牌,追逐时尚,校园的学习风气也不如从前。因此,作为树德育人的高校应该开展各种提倡节俭和朴素的主题活动来为学生营造一个重学术学识轻奢华时尚的健康学习氛围。总之,艺术类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是艺术高校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各个高校都应采取一切措施加强和提高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完善,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兰明.心理健康的哲学智慧[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2]杨眉等.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3]邓志军.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4(12).
第二篇: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河南省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
摘要:贫困生是当前中国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健全他们良好的社会心态,培养他们高尚的心理情操已经成为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急需攻关的课题。从分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着手,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对策
自从我国高校实行收费制以来,高校收费标准不断攀高。目前,一般高等院校的学费标准在4000元左右,民办高校和对外合作办学高校则高达10000元左右,加上每学年数千元的生活费、住宿费、资料费等各项开支,一名大学生每年的支出就达15000元~20000元。这对于一般低收入家庭、农村家庭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是沉重的经济负担,而老、弱、残障、病家庭及边穷地区更是难以筹措这笔巨款。于是,高校的贫困生问题日益严重。
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约为20%~25%。调查中了解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的甚至罹患各种心理疾病;60%贫困生感到受助羞愧难当;22.5%贫困生感到很自卑;约40%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更有近20%贫困生对社会持极端的悲观观点。8.5%的学生认为校园出现犯罪活动与一些学生的贫困有关。初步调查表明:贫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水准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有的甚至处在温饱线以下,他们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和娱乐费用而更多地选择自闭。可以说,他们是校园内特殊的弱势群体。
贫困大学生问题,特别是由于经济贫困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既影响贫困生自身的自立成才,也不利于高校校园和谐氛围的形成和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学生忧心、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的和人民群众热切关心的社会热点的问题。因此,较为准确地了解掌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分析
总观高校贫困生,一方面他们具有自尊、积极进取、意志顽强等积极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他们又有自卑、焦虑、敏感、不善交流等心理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们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深有体会。这些心理问题往往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和发展,是他们成才的阻力,必须加以理性的分析和思考,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
(一)强烈的自卑
过度的自卑是高校贫困生突出的心理问题。一方面,经济上的拮据,和其他同学在物质生活上的反差,使很多贫困生自觉低人一等,轻视自己,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贫困生适应现代生活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往往不高,几乎没有什么特长,这样就极容易使他们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形成或加重自卑心理。
(二)过度的自尊和掩饰心理
贫困生的自卑往往正是与其较强的的自尊相碰撞而产生的。贫困生能在较差的物质保障下考入大学,他们往往都有着比较强的成就动机,希望自己能有所成就,自尊心较强。不过,这种自尊往往很脆弱,面对自己和其他同学在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差距,往往会觉得难以接受而否定自己,从而走向自卑的一面。伴随着这种自卑,往往又会产生过度的自尊,以掩饰内心深处的自卑。自卑本来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信任的积极心理体验,但自尊心过强,往往就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年轻的心会因贫穷而变得更加敏感,许多贫困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贫困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
(三)过度的敏感导致人际交往不良
自卑的人常常又是非常的敏感。贫困生往往对自己的不足和别人对此的评价很敏感,常把别人与自己无关的言行看成是针对自己的,看成是对自己的轻视。显然,这种敏感的心理特征很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
张。
人际关系不良是很多贫困生面临的又一突出问题,导致贫困生这一问题出现的,除了过于敏感的心理特征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由于自卑,贫困生交往的主动性一般比较差,往往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敢与人交往,自我封闭。其次,部分贫困生往往是不善交流,人际交往的技能比较欠缺,不知道如何很好的与人交往。最后,不得不承认,现在大学生的很多交往活动,比如社团、郊游等等,都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对于囊中羞涩的贫困生来说,往往是知难而退,从而错过一些提高交往能力的机会。
(四)较大的压力与焦虑
贫困生多来自落后的山区、农村或多子女家庭,有些来自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单亲家庭或有天灾人祸的家庭,几乎都无法获得学习和生活的基本保障。他们把取得大学学历作为日后提高就业水平,从而让家庭和自己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贫困生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在拼命的学习争取获得学校的奖学金,在学习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寻求勤工助学的机会,这些都会使贫困生身心疲惫,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学习压力更大。有些贫困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学业上的竞争、情感上的压抑、生活上的窘迫、对社会的困惑、对成功的急迫追求,使他们往往是痛不堪言。加上外出打工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更使他们在家境优越、多才多艺的同学面前失去了很多优势。这使他们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强烈的焦虑、自责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五)依赖心理严重
艰苦的生活环境使贫困生能够独立地面对和解决人生历程中的一道道难关,因此他们往往能够很快地适应环境,自理能力较强,遇到困难时也能独立地去解决和处理。但同时他们又有很强地依附性,他们没有战胜贫困的勇气,不愿自立自强,而是指望政府和学校资助他们,希望社会好心人帮助他们,把一切美好愿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有的贫困生甚至认为社会学校给予的帮助是应该的,久而久之,形成了依赖性格和依赖心理。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切实关心贫困生的需要,建立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
继续完善“奖、贷、勤、补、减、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为贫困的新生开设“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大奖学金力度和覆盖面,如我学校的学期奖学金实行一年两次,比例可以达到23%并且分成了四个等级和单项奖学金。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选工作,我校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黄河科技学院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把这些政策落实到确实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身上,使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我校在图书馆、园林处、学生处、后勤集团等都设立岗位,帮助贫困生勤工俭学工作,完善相关的保障体制;在助困过程中强化激励机制,把资助的重心从无偿变有偿,引导学生通过“奖、贷、勤”来解决生活和学习费用问题。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立品质和拼搏进取的性格,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二)“扶贫先扶志”,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远大理想。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线辅导员我们应该指导贫困生正视贫困,勇敢地面对现实,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这是贫困生树立自信心的前提和基础。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克服心理问题的能力,使贫困生认识到,贫困是客观现实,要敢于面对它,承认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回避贫困,家庭贫困绝对不是什么耻辱。更要教育学生意识到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贫困而丧失追求理想和现实抱负的信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线辅导员我们必须要深入到贫困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掌握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清贫更能锻炼人,贫困的经历可以帮助学生直面人生,树立克服、战胜困难的信心,帮助学生树立贫困是笔财富”的信念。教其学会用本质的、发展的眼光洞察社会和人生,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驾驭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激励他们进取,提高他们学习和工作的自信心。直面困难和挫折,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同时,教育贫困生应注重自身修养,加强心理承受力的锻炼,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引导贫困生勇于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我。其次,无论社会还是学校,都应加大宣传,选拔优秀的贫困生代表到学校做报告,如现任职于河南省中学生学习报的副主任编辑我校毕业生徐俊丹;黄河实业的杨飞强等,以此来激励贫困生。
(三)建立完善贫困生档案,及时准确获悉贫困生心理动态
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贫困生档案,不仅仅将贫困程度级帮扶此水记录在案,更应该对贫困生心理状况作重点归类分析,建立贫困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体制。对有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及时进行心理测试和辅导。我们学校还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队伍,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设立班级和学院两级组成的心理辅导员及时了解贫困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能及时的给予解决。我们的辅导员和导师经常与贫困的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重点引导学生并使其能自我采取调整情绪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建立学生心理咨询队伍、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咨询工作是解决大学生心理的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 引导贫困生学会自我调适,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对贫困生的心理教育主要应着重于自我意识与自信心教育、健康人格教育、情绪调节与挫折教育以及人际关系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或人格健全与人的自信心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不少贫困生产生消极心理都与自信心不足有关。要树立真实的自信, 必须学会准确地了解自己, 欣然地接纳自己, 始终地支持自己, 充分地展示自己, 并更好地完善自己。人格具有稳定性, 也具有可塑性, 健康人格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培养。贫困生的消极心理特点对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不利的。健康人格的教育能帮助贫困生了解、认识并完善自己的人格。对健康人格的核心特质, 如自信、合作、适应、真诚、责任感、创新能力等进行训练, 能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主、自强的主体意识, 学会自主地确定个人成长的发展方向、发展计划和发展行动, 提高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树立自强不息、坚忍不拔、顽强进取的精神。情绪是一种与人格、社会适应、创造能力密切相关的心理状况。较多的贫困生由于面临众多困难与挫折, 时常有不良情绪反应, 又不善于调节情绪的困扰, 因此应对他们的情绪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进行情绪教育, 能培养贫困生准确知觉、理解和表达情绪的能力, 善于用积极健康的情绪直面环境, 并学会对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调节。同时应教育他们正确地面对挫折。当挫折发生时, 要面对它, 正视它, 解决它或摆脱它。要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 要善于在挫折中学习, 要敢于迎难而上, 去战胜困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扩大心理相容性, 能够容纳自己, 也能容纳他人, 人与人之间自在、愉快、友好地相处, 享受友情的滋润。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不少贫困生由于其内向的性格、自卑和敏感, 往往人际关系紧张, 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教育贫困生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 学习和训练人际交往的技巧, 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 可以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豁达开朗的性格,要求他们必须达到“五会”即: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交流、会沟通,这样才能从容地面对困难。
(五)开展就业教育,树立贫困生正确的择业观
贫困生就业作为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重中之重,高校要予以特别的关怀和扶持。第一,引导贫困生做出客观的、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我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并且辅导员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制定自己的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定期跟踪他们的规划情况,督促他们制定好自己的月推进目标以及是如何实施的,帮助贫困生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选择正确的择业目标,对贫困生开展因人而异的就业指导。第二,由于贫困生所处的弱势地位,使得他们在就业方面失去了同龄人的比较优势,所以应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疏导,鼓励和引导贫困生看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增强心理承受力,坚定就业的信心。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增强心理承受力,坚定就业的信心。第三,作为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仅仅依靠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已不可能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所以要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我校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建立了不同的实习基地,在校园里有我们的实习工厂;并且利用我们校友的力量开设了实习基地,如我校外语学院的实习基地有华禾英语培训学校、今日教育、海峰英语培训学校等等,为贫困生能力的锻炼和成才发展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平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胜任未来的职业,用所学知识改变贫困的现状。
总之,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性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线辅导员面对贫困生更应该给予特别的关注,让贫困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处处能感受到爱的存在。加强与贫困生的交流、沟通,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第三篇:贫困生三大心理问题分析
贫困生三大心理问题分析
2008-04-29 02:29: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网友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贫困大学生这个群体在高校中越来越突出。和其他的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同时,家庭贫困也造成了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使他们在心理上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辅导员夏帕克提江·吾守尔和曹良才以及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的谭鹏曾专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经济上的困难使贫困学生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而感到自卑。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生活节俭、学习认真;但是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他们往往知识面较窄,学习上有困难,而且大多性格内向,这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遇到打击容易产生自卑意识。
二是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对人际关系很敏感,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加入学生组织,他们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
三是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就业,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时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而且还要想到家庭的经济问题,这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压力。加之有些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片面,对社会感到不满、失望,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韩祥畴同样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非常关注,他发现,长期的自卑、压抑会使贫困大学生的内心非常脆弱、敏感。经济上的窘迫是他们不愿提及的,害怕同学的怜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对任何事情都多疑,其他同学无心的说笑,在他们听来可能是嘲笑,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他们也会认为同学是在背后议论自己。这样既为他们自己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又使他们容易受到更多挫折,从而对他人产生对抗情绪甚至敌意,致使人际关系紧张。同时,他们通常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情况,宁可自己艰苦一些,也不愿轻易求助。在有关调查中发现,56%的贫困生对“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你”的态度是“虽心怀感激但不愿接受”,31%的贫困生对“无偿资助”表示“不愿接受”,其原因是“认为会被别人瞧不起,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第四篇:高职教育管理创新分析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教育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教学,更需要通过工学结合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与大国工匠精神,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教育管理创新是实现高职院校办学宗旨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创新
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尤为缺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国家亟需的此类人才值得深思。由于我国职业院校的主攻专业不同,其教学模式、管理模式都有一定的差异,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依旧采取传统的理论式教学,这使一些高职毕业学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经济发展预期中能创新的综合性人才炙手可热,高职院校应该迎合这种市场需求,建立工学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安排学生在校内、校外两种环境下获得知识与技能。所以,高职院校要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与教学管理模式,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提高高职人才培养水平。
一、转变教育理念,完善管理机制
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中,学校既要实现教学目标,又要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高职毕业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想要实现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学校必须要加强对企业之间的合作管理,为学生能够定岗实习奠定基础。校方可以在合作企业中设立实习管理与协调机构,方便实习学生在企业中的管理,并且能够让校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对实习工作做出适当的调整。同时,通过管理与协调机构能够了解学生的综合情况,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对学生的实习评价,从而找出现如今经济市场中的就业导向,并与企业一起分析当前用人情况以及对策。学校的教育改革、管理改革都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而促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以及培养专业技能。当学生从校园环境转移到企业环境中,原有的教育环境与教育对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学习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传统的教育管理工作无法实施与展开。所以,学校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企业的实习状况,实施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院校可以将班级管理机制转移到企业实习管理中,由校企双方共同管理。与此同时,针对实习学生较为聚集的单位,可成立实习小组,建立小组组长责任制度,从而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管理。
二、建立与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对于刚刚接触实习岗位的学生来说,该类学生对工作会感到陌生,无法将校内学习的内容很好地应用到企业中。所以,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以及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在岗前培训中,学校要让学生了解实习的意义与目的、要求与内容、形式与时间等;企业要让学生了解该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发展目标、岗位需求等。与此同时,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保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同时,校企之间也要签订《实习管理协议书》,书中要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义务与权利,保证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能够全面实施。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在实习管理中都会配备实习指导教师,该指导教师主要负责专业指导,而没有思想教育与学生管理的指导教师。所以,为了能够完善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必须要建立“双导师”的管理模式,不仅要对岗位实习学生进行专业性指导,同样也要配备思想教育指导教师,如果企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校方可以积极吸纳企业思想意识好、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作为指导师傅,从而进一步提高实习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
三、创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基于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能创新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最主要的就是转变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管理”学生转化为“服务”学生,尽校方最大的努力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人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评价标准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网络作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样也是重要的交流渠道。校方学生管理工作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能力,建立一个网络教育平台,利用该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情况,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从而提高工学结合教育管理的水平与效率。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合理的工学结合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而且还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1(7).[2]周冬根.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与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67.
第五篇:心理教育论文3
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也依赖于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视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形象方面的观察、概念、看法,关注自己外貌美丑、体能强弱、运动机能优劣等,常将自己的形象与理想中的标准进行比较,或与同辈人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或满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确对待,也对身体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以上所述表明,健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心理条件。通过心理教育,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是提供这种心理条件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在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与压力。这些压力与挑战也影响到正处于学习与成长阶段的学生。已有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有心理异常问题倾向的比例在14.2%-16.4%之间,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在2.5%-4.2%之间。因此,预防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疏导其心理问题,不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责任,更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除了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外,还应加强其他任课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与内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教师的职责
中学生正处于发展性成长阶段,除了少数学生已经形成心理和行为问题,大多数学生属于正常范围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辅导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其主要内容是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与潜能开发。根据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辅导,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内在的基础。由此可见,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应是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形式决定了每个教师的教育活动都必然会涉及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教师的职责。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健康心理素质,是教师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关键
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首先拥有健康的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有调查显示,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所在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两者相关系数高达90%。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显示了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迫切性
心理学专家王加绵认为,教师在班级的心理场中占主动支配地位。中学生心理不完善,极易从教师那里受到暗示和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维度的。可是,在2005年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新浪网联合启动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通过对8699名教师历时10天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82.2%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大,29%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38.5%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尽管这些数据只是代表了上网的教师,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同时也说明了教师要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首先应完善自我。
(二)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显示了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必要性 在教师对学生众多的影响中,心理素质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好的影响会形成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不好的影响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因此,教师要运用“同样的东西”对学生“施加影响”,首先教师自身得具备这些“同样的东西”,即常说的健康心理。如果教师自身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影响与培育就无从说起。甚至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教师情绪不好会影响学生心情;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等。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获得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关键。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是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动力因素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学生产生人格上的影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影响会更加深远。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还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尽管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已有一些时日,但其效果不容乐观。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比如,仍有不少教师把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认为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更有不少教师认为心理健康虽重要,但比起中考、来就不重要了,类似思想观念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只有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培养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四、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沟通技能,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得以培养的必要条件
必要的知识储备是能力形成的基础。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水平,有赖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只有在掌握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情况下,才能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在进行教育或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教师应具备以下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标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如果这个概念不明确,等于是“瞎子摸象”,无法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所要求的个性和社会性,都与传统的以学习为主的在校行为(如学习用功、遵守纪律)和以品行为主的处事行为(如乐于助人、不损人利己)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因此,教师如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没有正确认识,就可能导致在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不恰当的措施,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应能自觉地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问题,受心理健康理论的指导而不是受常规的教育方式和观念的影响去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理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来制定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训练辅导,主要包括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教师在了解了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内容后,就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实施心理辅导。
(三)掌握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首先,教师应正确认识学生出现的问题与心理障碍。首先应认识到,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再加上受升学压力、家庭条件等方面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其次,教师应了解学生最容易出现哪些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已有研究表明学生最易出现的问题是学习问题,其次是人格发展问题,再次是社会适应问题,因而也最易产生厌学症、注意力障碍、学习过度焦虑症、学校恐惧症及网络综合症等。同时,教师也应了解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原因以便及时进行疏导、教育,将问题解决、控制在萌芽状态。
(四)懂得处理心理问题的一些基本原则
对于心理问题的处理不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利用权威,进行自上而下的说服教育。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因此,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耐心、观察力、良好的沟通技能,才能对学生进行疏导。同时也应懂得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信赖性原则,理解、支持原则,保密性原则,成功性原则等。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五、教育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的重要途径
实践是运用知识、提高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应把所学的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
(一)在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教材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料,既集中了前人的各种非常有价值的经验成果,又具有社会性,所以应多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兴趣特点编制。各科教师都要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质教育内容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比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人教版)第三册中的《父亲和鸟》一文中,通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还可以进一步教会学生与同伴应如何交往。
(二)在师生交往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教育学告诉我们,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主要表现为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人际关系的认识。在班级工作中,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公正客观的评价自己,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并不断完善自己,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其实,青少年学生间的正常交往既有利于彼此间的心理健康,又有利于相互激励及个性与智力的发展,但许多学生在迫切学习要与他人交往的同时,却不知如何正确交往。在班级工作中,我针对一部分学生过高要求别人理解、宽容自己,而自己又不懂得如何尊重、理解别人的状况,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言行,提高认识水平,掌握平等、互助的人际交往原则。通过教育,学生在交往中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的感情,怎样学习他人的长处,对他人的优点表示赞赏,向他人提出合理的要求,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在班级工作中,我注意指导学生善于稳定自我情绪,防止情绪的大起大落,指导学生培养并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情。前苏联教育学家加里宁谈到:“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 „„”的确,班主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学生在学校的交往除了与同辈群体进行交往之外,最主要的交往就是师生间的交往,师生间的交往除了课后,最主要的时间还集中在课堂上,课堂上的交往主要表现在提问、评价、关注等方面,因此教师应掌握对学生的提问策略,如多用询问式或期待式,少用命令式。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用赞扬式、肯定式,尽量不用否定式。还要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像皮格马利翁对待自己的雕塑作品一样对待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期待自己的学生都能成为强者。
(三)在课外活动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行为
课外活动是一种学生喜爱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诸如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体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等,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品质,提高心理素质。我班里有一个自尊心强、性格内向、成绩不佳的学生,经常出现组织纪律性松散的现象,而且经常出现在网吧。我考虑到可能有一些家庭因素,于是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样一方面避免学生因家长来校出现反常情绪,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家长对他的关怀和爱护。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学生因父母离异而产生了思想波动,造成纪律学业逐渐下降的情况。我便向家长讲明学生的学习基础、存在的潜力,讲清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家长态度对学生学业的影响等。听了我的话,家长有所认识,经常关心和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心,正确的面对了困难???
和谐社会的建立,首先需要的是人们的心理健康,而中学时期的心理健康是成年时期心理健康的基础与关键。与此同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又与其教师们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应关注中小学教师们心理健康及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为了能促进同学们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也为了同学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系开展了有关心理健康的活动,通过老师的讲解、耐心疏导,使我懂得了解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我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就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开展这次的心理健康课我认为是志在必得,这次我有机会参加心理健康学习,真实感受颇深!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单看你的学习成绩,还要看你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搞好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为此,我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首先我要辩证地看待我的优趣点,正确认识自己,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的闪光点,只需要我们要善于去挖掘,对于我的缺点我要不断改进。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要做到一下几点:
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张弛有度。
(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去。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我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我系举行了心理健康活动周,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一个是心理素质,承受挫折的能力。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社会的问题非常重要。"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