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宪法的形而上之学》读后感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中国第一法律门户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宪法的形而上之学》读后感
李怡平
【摘要】《宪法的形而上之学》一书详细阐述了江国华教授独有的宪法哲学观,宪法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 因而也是生活哲学, 它来自于人的生活世界。宪法哲学的研究对于中国宪法和宪政建设而言,是最为基础性的学习。本文结合江教授的观点,浅谈一些关于宪法哲学和宪政的认识。
【关键字】《宪法的形而上之学》;宪法哲学;宪政
江国华教授是我的宪法学老师,对于江教授的学说,我了解的并不多,只是在上课的时候有一些收益和启示。作为学生,我非常欣赏江教授的个性,他十分坦诚,观点也很新颖独到,他的授课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的一味说教,总是给我们带来一些清新的东西,达到茅塞顿开之效。在江教授的课堂上学习到的不仅是学问,更多的是一些为人之道和作为一名学者所应该具有的起码品质。毫无疑问,江教授的课堂上,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尖锐的批判,但是他绝不是仅仅停留在批判的层面,面对当今中国宪政的种种弊端,他不断反思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这在当今中国的宪法学界是难能可贵的。
关于宪法哲学的书,我阅读的很少,《宪法的形而上之学》是江教授的博士论文集,也是我了解宪法哲学的启蒙之书。从一开始,江教授便明确指出:宪法哲学是关于宪法之本源问题的追问之学,是关于宪法终极关怀的求索之学,它的任务是回答凝结在想法之中的人文关怀和客观精神是什么;是宪法的形而上之学,是以人类优良的生活方式为职旨的哲学;它是一种实践哲学, 因而也是生活哲学,它来自于人的生活世界。从哲学意义上说, 也就是从其本原的意义上而言, 宪法不仅是为着人的生活而存在, 而且实在应该是为着人的优良的生活而存在。在国民的意识中,宪法是公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其效力是至高无上的。但是纵观中国社会,有多少人的宪法权利遭到了无情的践踏?比如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和劳动权等等;而这些被践踏的权利有没有通过宪法的保护而得到救济,答案是否定的;再看中国的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是一个何其漫长的过程,一个没有违宪审查制度的国家,就如同没有宪法,那么人民的权利将从
何得到保障!江教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判,他大声疾呼:“我们应当检讨,以往理解‘宪法’的时候,是否过分地关注其政治意义,从而让‘宪法’一词沾染了太多的‘统治色彩’却缺少了应有的生活情怀?在江教授看来,宪法本质上是旨在于“为一种令人满意的生活世界所必须的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价值的和平共存”创设某些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生活问题是宪法的核心问题,而宪法哲学实质上是生活哲学,“它是以人为起点并以人为归宿的哲学,它真挚地关注这人的生命安全、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 ——它不限于对正式政治制度和体制的关注,而且也把与生活有关的各种决策包括进去;它既关注个人的自主,也谋求人民的相互依存和社会团结;它不仅谋利个人生活,也谋划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要解决的是“集体人”面临的挑战;这种在生活哲学思维导引下的政治, 就是生活政治,即关于公民生活方式的政治, 是认同政治, 选择政治;这种政治所依靠的是积极的信任。而这种积极的信任应该如何培养呢?它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面对当前中国社会立法混乱、执法腐败、司法不力的现状,要建立这种积极的信任,无疑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为此首先应该制定良法,宪法是权利的保障书,保障权利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并且这个法是以实现大多数人的生活目的而制定;其次,为执法树立良好的环境,应该加强政府执法的透明度,增强那些受到政策影响的人的自主性,实现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合作上的分权,消除执法过程中隐藏的腐败;再次,保障被侵犯的权利得到有效的司法救济。宪法不仅仅是权利的保障“书”,更是权利的保障“剑”,仅有纸上的宪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满纸写着“人民权利”的宪法不能给人权状况带来多少改变,它只能给人民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而只有权利救济才能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保障。任何形式的宪法都不可能无视政治,但是宪法却无一不是以“人的优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为其终极关怀。宪法只有真正的为人民的生活服务的时候,才可能真正的深入民心,在人民心中树立宪法的权威,人民才会真正对宪法产生敬畏之情。分析了宪法哲学的本质之后,江教授又对宪法进行了哲学性批判,他说,所谓宪法“批判”绝不是为了给历史上的法律哲学打上“胡说”的印记,而在于努力寻索这些组成法学世界的极为珍贵的资料,是如何构建宪政学说大厦的理论基石。他从历史、逻辑、理性、认识论、实效力等角度对宪法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接下来,江教授从宪法的道德之维、宪法的宗教之维、宪法的地理之维三个方面对宪法维度进行了反复的论述,并对宪法精神——宪法作为自由之法、中庸之道、和宽容之学等角色进行了精彩的阐述,尽管对于其中的很多内容不甚理解,但还是对江教授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深表赞同。他强调我们要拥有宪法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
宪法价值,他认为,宪法和宪政只有植根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中, 才能够克服抽象理性所设计的虚幻的理念世界模型, 从而唤起人们对于真正的“人的生活”的关怀和“美满世界”的向往, 并为宪法与宪政的价值找到真正的栖息之所。宪法的社会化意味着宪法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只有在人的生活世界之中,宪法才有可能成为“行动中的宪法”,而不仅仅是“书本中的宪法”。从全文看来,书中深深地体现江教授的人文精神,以及他对现实不合理制度的批判、渴望改革的欲望和对完美宪政的追求;书中独到的观点无不体现出江教授作为一名法律学者对现实的关注,对社会弊病的思考和对中国宪政改革作出的努力。开卷即有益,尽管江教授谦称此书“有功利之俗虑,兼拼凑之嫌疑”,且先自愧于谫陋和粗俗,尽管现在我的学识水平不能完全理解江教授之观点,读罢全文,仍然收获颇多,对于开阔视野,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帮助很大。鉴于自己的学识修为还没达到可以评论江教授观点的程度,以上只是《宪法的形而上之学》的一些读后感,还望各位同学和老师批评指正。
枪杀案再次说明公正的审判需要杰出的法官
张生贵
我们可曾想到过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社会文明程度远不及今日的古希腊时代,一位在哲学、政治和法律学说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思想家„„柏拉图就提出过,任何一个没有正式建立法庭的国家简直就不成其为国家,这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真理。
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门徒、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不仅善于论辩,而且思想深邃。他将自己的细想以优雅动人、深奥机智的对话形式表达出来。他的对话集法律篇处处散发着幽默的气息,包含着悲天激情。柏拉图大半生都始终不渝的追求者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图景,但是在目睹了其政治希望成为泡影之后,意识到理想国是不切实际的,于是,晚年的柏拉图从天上回到人间,开始重视法律的作用、主张实行法治,并在七旬高龄的时候着手写作《法律篇》。这是柏拉图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遗憾的是还没有等待完全著称此书,这位广见博闻的智者就永远的睡去了。
在《法律篇》中柏拉图探讨了法律的产生、内涵、制定、实施等一系列问题,其中,他对国家的审判制度予以了关注,明确指出了“任何一个没有正式建立法庭的国家简直就不成其为一个国家”,突出了法庭的作用,更进一步说一个国家司法审判制度的重要性。围绕着这一命题,柏拉图探讨了法官的选拔、法官的品格、审级制度、公开审判、法官中立等问题,这些都称得上是当今司法审判制度的重要思深渊。
法律对于一个国家无疑是最重要的,法庭是实现法律的重要场所,法官是法律实施者,一个国家的法治从任命良好的官员开始。“当有了一个组织的很好的国家,这个国家又有着制定很完整的法典,那么任命不称职得官员负责实施法典乃是浪费了优良法典,整个事业沦为一出滑稽戏,而且不仅如,这个国家将发现,他的法律正在大规模地损伤它本身。”因此,在提出了“任何一个没有正式建立法庭的国家简直就不成其为一个国家”这一观点后,他重点阐述了该如何任命称职的法官以及法官应该具有的素质,以及建立正式的法庭或者公正的审判制度,甚至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建立一个法庭就是选举官员。那么,该如何来“选举官员”呢?在柏拉图看来,法官应经过严格的程序选拔,再由这些选拔出来的法官组成行使审判职能的法庭。他认为为所有公民而设立、处理公民之间纠纷的普通法庭,该法庭的法官是这样选拔出来的:任职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的全部官员在特定的日子集合在一起,接着他们向上帝起誓,他们一定向上帝献上他们最上等的果实,就是说每个部门贡献一个法官,这个法官无疑是该部门的杰出官员。法官选出后,在他们的选举人面前还要再次接受复查,如果他们中有一个人被否定了,那么根据同样的规则,另选一位来代替。可见,组成法庭的官员需要经过神圣的形式、经过复查的程序才能得以选拔出来,一旦法官选举出来组成了法庭,就赋予了神圣性和权威性。
法官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案件审理是否公正。组成法庭的法官德才兼备,对于法官应具有的才能和品格予以了足够重视。法官应具有“把争端搞个水落石出”的才能。“如果一个法官默不作声并且在进行裁决时,他未审先说话,那么他绝不能对他所处理的案件作出令人满意的判决。所以,如果法官没有才能,无论是大法庭还是小法庭,都难以作出好的判决,除此之外,法官应具有廉洁公正的品格。组成法庭的杰出法官,不仅需要才能,而且还需要公正的德性。法庭应是人力所能够召集的最廉洁的法庭,法官应保持中立、公正,不应有所偏颇,站在中立的位置弄清楚双方争辩的焦点,长时间的从容而反复的询问当事人,有助于把争端搞个水落石出。如果法官故意错误地判决,那么当事人可以到“法律维护者”那里对法官提出申诉。
公正的审判不仅需要正义的法庭和杰出的法官,审判活动本身也应该依据程序进行,没有程序的审判活动只会导致法官的恣意妄为与法庭的混乱无序,柏拉图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法律篇》中为人类揭示了这一道理。他谈到在死刑案件中,“首先,公诉人应该作一个简单的发言,接着则是被告人发言;资历最深的法官在俩人发言之后作交叉询问„„所有的法官都得一致同意的论点上签字,而后把文件放在赫斯提神坛上„„第二天,他们都得在老地方集合,在类似的询问和检查之后,再在文件上签字。这样的程序连续进行三次„„每个法官投下神圣的一票,以赫斯提神的名义起誓,他所作出的判决是公正和正确的。就这样,他们结束了这一审判”。可见,柏拉图意识到了程序程度在实现法庭审判公正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最后,柏拉图还认为一个国家的法庭审判应建立“三审终审”制以及公开审判原则、司法独立原则等。
当事人首先应该使他的邻居来到所组成的法庭面前旁听,如果对于这个法庭的判决不满意,他可以向第二个法庭提起申诉意见,但要是这两次判决都不能解决争端,那么第三个法庭就一定要结束这个案件。柏拉图在谈到法庭的设立时,还建议贯彻公开审判原则。每个人都应该参与私人诉讼案件的听审,因为任何未被取消参加审案的资格。众所周知,司法独立也是当今各国的司法原则之一,但是,我们惊喜地发现,柏拉图在他的《法律篇》中也反映了这一原则。他说法官作出的判决不应被外来的压力所破坏;法官通过公开投票决定的最终审判结果,投票对那些议员和选举法官的官员使之审理案件是有强制性的,这既意味着,法官不受选举他们出来的官员和议员的干涉、独立司法。“任何一个没有正是建立法庭的国家简直就不成其为一个国家”。柏拉图的这一经典命题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是它蕴含的理念却足以引起后人深深的思考和研究。没有正式的建立法庭指的是虽然有法庭,但不是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建立和组成的,法官也未必是具备优良品德的,柏拉图提出的法庭设立、法官应该具有的素质和品格以及公开审判、司法独立原则等均沿用至今,这不得不让人折服于他的睿智与超前的预见力!同时,从这一命题中,我们也领悟到司法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审视我国当前司法制度存在的不足,比如司法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司法独立原则尙有待真正落到实处、法官的素质仍有待提高等,积极探索我国司法改革的新路,实现我国的司法正义!
第二篇:宪法读后感
宪法读后感
我所读的宪法分为两部,1787年美国宪法和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我将从时代背景,作用,主要内容,影响及地位,我的评价及认识等角度对比着来谈我的读后感。由于背景,影响及地位等部分无法从文中了解,所以查阅并借鉴了一些资料。
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了解的这两部宪法的背景
文中并没有谈到,查阅资料可以知道《1787宪法》是美国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制定后多年来附有27条修正案,迄今继续生效。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起来邦联制的国家,政治上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面临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确保共和制的新问题。1786年的谢司起义,使联邦制的统治者迫切要求强化资产阶级权利,完善资产阶级统治制度。
1777年大陆会议制定的并于1781年批准施行的《邦联条例》规定,由当时13个独立州组成邦联制国家。邦联政府的权限很小,不能有效地行使国家职权。鉴此,邦联国会于1787年2月邀请各州代表到费城召开制宪会议,修改《邦联条例》。5月召开会议,出席的有12个州(罗得岛州除外)的55名代表,G.华盛顿任主席。主张废除《邦联条例》、重新制定新宪法的代表占优势,使这次会议成了全国制宪会议。出席会议的大都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的代表,由于利益不同,大州与小州之间又存在着矛盾。经过长时间的秘密讨论,直至1787年9月17日才通过新的宪法草案,交由各州批准。全国围绕新宪法的批准问题展开广泛的激烈讨论。1789年3月4日召开的美国第1届联邦国会宣布《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正式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29日颁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随后起草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历经四部,均以相应的年号作为区别。一般默认的宪法为最新版本,即八二宪法的2004年修正版。
共同纲领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且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却为宪法的订立奠定了基础。
五四宪法
是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2]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从作用上来对比两部宪法的不同之处
1787年美国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利,又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并且立法、司法与行政权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核心精神在于权力平衡。其学说来自洛克和孟德斯鸠等人,美国人把思想、理论转变为行动、实践。政府结构必须能使各部门之间有适当的控制和平衡。使权力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通过分权、制约最终达到平衡,是宪政的最终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从内容上来对比两部宪法的不同之处美国联邦宪法主要内容:
人民主权——意思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不是直接统治。比如,不能为所欲为,或创造法律。但美国公民有权选择代表去制定法律。共和制——人民主权也是共和制的一个原则。不是民主党人,只是美国是一个共和政体。美国公民通过投票来推选出政治代表,来行使他们的权利。联邦制——是一种通过在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之间分享权力的方式,进行国家管理的体制。联邦政府只享有宪法明确列举的授予权力,而未列举的保留权力归个州所有。这就是说,美国作为一个国家只享有宪法赋予的权力,比如:货币发行权,和对外宣战权,等等。个州所拥有的权力包括,没有未列个联邦政府的,前宪法尚未禁止的个项权力,比如:制定学校,制定新的婚姻法,等等。也有一些权力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享有的,比如:征税。这些,被称为并存权力。三权分立——宪法的一、二、三条将政府的权力分成: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确保每一届政府都不会享有过多的权力。由国会代表组成的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由总统领导的行政机关执行法律。司法部门,包括法院系统负责解释说明法律。制约与均衡——法律需要国会通过,但总统有否决权。即使总统通过了,最高法院也可以指出里面的某个法律违反了宪法的某个基本原则。所以,没有另一方的认可,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以完全做主。有限政府——制约与均衡里就有了有限政府的概念。这个确保了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和协作。以及,没有一个人能浪费他们的职权。人人都必须遵守法律,没有例外。个人权利——是美国宪法中的一个真正的重点。它允许我们有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等。所有的个人权利都写在权利法案中,也就是美国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你可以提出宪法的修正案,如果通过了严格的审批,这就将称为宪法中的一部分了。美国宪法是一部可以修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完善的法律文件,但它仍然始终坚持着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中国宪法的精髓在于集体政治,权利统一,控制人民思想和保障党的绝对领导。一党执
政、维护意识形态,无情专政是中国宪法的主要特色。宪法内容庞杂,不仅具体规定了国家各个机构的产生,还规定了意识形态、经济模式、领导阶级、人民权利等内容。中国宪法多达138条,一万六千余字。如中国宪法的《序言》将近1800字,描述了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史。提到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阶级斗争、党的领导、台湾问题、民族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外交原则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从影响,地位上来对比两部宪法
1787年美国宪法不仅对美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当今世界其他很多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都有借鉴意义。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法律基础。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我的认识及评价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不仅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法律基础,而且对现今世界的许多国家的法制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原则,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是并没有脱离一些消极的资产阶级社会影响,比如承认了黑人奴隶制,保留了种族歧视的烙印,总的来说是世界社会进步的重要里程碑,为后世资本主义国家法制建设和民主思想的传播做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家中国的宪法,集体政治,权利统一,控制人民思想和保障党的绝对领导。一党执政、维护意识形态,无情专政是中国宪法的主要特色。对维护世界和平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断前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宪法多而不杂,对中国的平稳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语:仔细读了这两部宪法许久,仍没有具体领会到其中的精髓,但已经对我的法律意识和国家发展的观念有着巨大推进作用,对我了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有积极意义,也让我知道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之处,增加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
第三篇:宪法读后感
国无法制则不治,法无根本则不立
——读宪法有感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光阴荏苒,物换星移,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使我们愈发感受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作为中共中央第一位拥有法学博士学位的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过,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同时也重申宪法高于一切。
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其他各种法律的产生都要以宪法为依据。它又是具有最高效力的法,任何与宪法相违背的法律或行为都将归于无效,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然而,高也有高的难处,高高在上可能被束之高阁;维持最高效力的代价也许是高度抽象,大多属于永远不会过时也永远不会出错的政治宣言,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相脱节,最终便不免“高处不胜寒”的尴尬。但是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宪法正是人民权利的“保证书”。因此,要让宪法跟得上时代的发展,需要对宪法的条文进行修改,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014年12月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都有幸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都在目睹翻天覆地的变革,理应承担起历史重任,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学会去感悟宪法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并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第四篇:【马基作业】《无用之学》读后感
《无用之学》读后感
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学院07计算机大类3班0723110120
--邓远飞
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周国平先生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著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著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他的书或是文章,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著。前者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我读到的,自然是他文人的一面,当然,也感受到了他的学术水平。这次,我有幸接触到这位作者的作品--《无用之学》,从而大概地了解了一下周国平。
读完周国平的《无用之学》。前个周从图书馆借的,但是,直到最近才完全把它看完。周国平很喜欢尼采,他大致梳理了尼采的主要思想,尤其是日神、酒神学说。按周的说法,诗是宣泄,而哲学是思考。这两种方式用来释放内在的力量。
《无用之学》这本书分为四部分,详细内容包括哲学的魅力、生命的苦恼和创造的欢欣、哲学的魅力、哲学与随感录、哲学世界的闲人、哲人隐语、智慧的诞生、哲学与孩子与通俗化、哲学的命运、哲学与精神生活、哲学与时代;尼采散论、《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前言、阮籍与尼采、新版尼采全集的诞生、一位哲学家的诗、尼采美学概观、《偶像的黄昏》译序、翻译尼采作品有感;哲学:对世界的认识、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世界究竟是什么?、能问“世界究
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吗?、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宇宙在空间上有没有边界?、时间之谜、因果之间有必然联系吗?、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自然有没有一个目的?、人能否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为?、什么是自由意志?、感觉可靠吗?、存在就是被感知吗?等详细内容。
由于是第一次完完全全地看学术性的哲学书,所以,很多东西虽然看了书,但是,仍然还是不懂。也许哲学可能就像我个人认为一样,它是玄之又玄的。一个人要在哲学方面自知其无知,前提是他已经有了寻求世界和人生之根底的热望。而他之所以有这寻根究底的热望,必定对于人生之缺乏根底已经感到了强烈的不安。仔细分析起来,他又必定是在意识到人生缺陷的同时即已意识到此缺陷乃是不可克服的根本性质的缺陷,否则他就不至于如此不安了。所以,智慧从觉醒之日起就包含着绝望。我就是本着这种想法想坚持看完这本书的。我想问题没有哲学家们那么深入以及考虑多方面情况,所以,很多事情可能我说的是错误的,但是,我只是讲出我的观点而已。生命本没有意义,只是在我们诞生以后,才开始为它寻找意义。或者说:生命的意义即在于为生命寻找意义,使生命更具有价值,让人生更加丰富和充实。信仰不是与生俱来的。信仰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正宗的”或者“不正宗的”。信仰的确是人生的终极关怀,是生命意义之根本。然而,生命本没有意义,只是在生命诞生以后我们才开始为它寻找一种意义。所以信仰是自己找到的,不是从别人那里习得的更不是别人给的。
唯心是片面的,唯物也是片面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宇宙世界的本质。这个世界统一于物质和意识,而不是其中某一个。物质世界是有形的,而意识世界是无形的,宇宙即是有形与无形的结合。如阴阳、如生死、如虚实、如南北磁极、如微观世界和宏干枯的种子,等待生命契机的来临,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活着,我们还活着。
睡着了会做梦,这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正常人都能分清梦和真实,不会把它们混淆起来。如果有谁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继续把自己当作蝴蝶,张开双臂整天在花丛间作飞舞状。然而,两千多年的时候,就有个名叫庄周的人做过这种事情。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这个故事一般称作“庄周梦蝶”。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庄周梦蝶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的。在他看来,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是很不可靠的,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想梦一样的假象。
从这,我就可以很好的理解“存在就是被感知”是错误的了。但是,我曾经跟宿友讨论过,我们中国不是有句话叫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么,也就是说,你的梦未必不是真的,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或者是按照你心里所想的而发展的。也就是,存在可能是被感知的。
当书还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被弄糊涂了,当我接着往下去看的时候,不仅弄懂了,而且,也很好的解决了我跟宿友的讨论。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贝克莱提出的一个很有名的命题。为了弄清这个命题的意思,书中曾举过一个 贝克莱的对话,有兴趣的自己去看看,这里就不重复了。通过那个对话,有人就说了:尽管我们无法离开被感知设想存在,但这不能证明存在和被感知是一回事。一个东西首先要存在,然后才能被感知。一个苹果的存在是因,它的被感知是果,两者不可混为一谈。不过贝主教会追问你所说的“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当你谈这只苹果“存在”时,在你的心灵里岂不是出现了这只苹果的形状、颜色、香味等。所谓“存在”不过是它的可被感知的性质的集合,这些性质不过是在你心灵中的出现。因而也就是指它的被感知,那么,它的“存在”和它的被感知岂不是一回事,何谈什么因果呢?仔细想想,所谓“唯心主义”是否真正体现了人类的谦虚?
对于我来说,看似无用的哲学是非常有用的,“无用之用胜于有用之用”,哲学之用体现在生活的不经意之间,我们很少能够感受到,因为我们经常会误认为哲学是玄之又玄的,所以,没有完全感觉到哲学在生活中的有用。看完《无用之用》,我虽说不是全部懂,但是,我想,看总比没有看过的好吧。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本书给我的感触还是挺大的。
第五篇:形而上的道德教育机制分析
形而上的道德教育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解析
濉溪县五沟镇 大陈学校周维学
[摘要]:有效道德教育始终为横亘在我们征途中的议题。本文旨在求证道德教育流于形而上布道的生成机制。由此,反思纾除痼疾的策略。
[关键词]:形而上道德教育应对策略
形而上学,在哲学史中意指对世界本原义理的论断。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审视,秉持此种观点的布道者毋庸置疑是片面的,长此以往,极易诱导布道者囿于神秘主义的巢臼抑或歇斯底里地空谈义理。因此,在青少年道德教育方面,家庭、学校等规训机构作为神圣的布道者理所应当要预防、杜绝空洞说教,切实在学生心灵深处培植同情心、自尊感、责任感、义务感等美德。然而,在诸多纷繁复杂因素综合驱动下,道德教育逐渐偏离正常轨道,流于形式主义渊薮。那么,形而上的道德教育滥觞于何处呢?这正是本文起笔的宗旨!
无疑,我们首先要回答道德是什么?道德是囊括同情心、自尊感、责任感、义务感等社会属性的混血儿。并非从诞生就享有先天自在的个性,而是在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熏陶、涤荡下渐次生成的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当然,我们从中“还能够发现我们得以滋养我们思想和道德的智识生活与道德生活的源泉。”
[1]
家庭是个古老的话语,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可能就初露端倪,伴随家,家庭道德教育就是永恒话题。目前,家庭对道德教育之影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由于“子女常常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离开家庭,获得公共教育”,因此“家庭所起过的相对作用甚至绝对作用,则趋于减少。”“道德生活的引力中心,从前是家庭,今天却逐渐从家庭移开。”[2]另一种则认为,“家庭在教育正在成长着的一代中的作用将会降低。这是一种误解,它来源于对社会和个人实质本身的错误理解。”相反,随着社会的演进,家庭中的孩子不仅“不是维持精神上的结合不遭瓦解的链条,而是这种结合美的体现,高尚道德的体现。”[3]家庭对道德教育的影响将趋强化,而非边缘化。总之,前者信奉趋于羸弱的态度;后者崇尚
1趋于强化的观点。两者涉及家庭对道德教育影响程度变化理论之间的博弈,甚至是彼此揶揄固然存在,但两者都意识到家庭对道德教育的实在影响。作为家庭主体的父母诚然也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孩子更是被耳提面命地灌输仁义理智性,希冀孩子全面发展。但在这一内化中存在致命隐患:家庭主体的父母是否真正体会到道德教育真谛呢?如果只是像清教徒般形而上的布道,是否会受到良好效果?是否要将意向行为化呢?这是很值得商榷与玩味!事实上,“每一个大人都应记住,只有在他自己的行为是诚实而又高尚的时候,道德观念才会进入孩子的心灵,才会掌握他的思想感情。没有行为就谈不上道德。”换言之,一定要“做孩子们的榜样。”单调地如清教徒般形而上的布道与行为化冷漠的表象之间的抵触,只能使孩子“对别人的精神世界持冷漠态度”,“产生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不良倾向,[4]缺乏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感、义务感。其次,孩子的个人主义弊病“大都产生于父母对孩子许多次微小的迁就之中。”父母对孩子过分迁就与宠溺,触动孩子对爱的初体验显现偏差,无形中滋生个人中心主义。实际上,这是一种父母向孩子传递的单向度爱,所以是溺爱;孩子并没有向父母传输爱意,如果有,那就是关爱。之所以出现单向度现象,是因为父母“压抑了他们的高尚感情的迸发,„„。一旦最初出现的感情被压抑,那么用话语和道德说教来唤起这种感情是绝对不可能的。”[5]可以说,父母潜意识下替代行径的恶果催生了形而上的道德规训生成,以期挽救私利主义的灵魂。殊不知这无疑是等于饮鸩止渴,道德的真谛只会沦为掩饰不道德行为的帮凶。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别人精神世界细致的感情只是在家庭当中萌发,可它的发展都是在学校里,在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中。”[6]因此,我们有必要将道德教育的思索延伸至学校(中小学校)。
在应试教育大背景前,升学率主宰各级学校话语权,而最佳度量砝码就是考试。由此,“学校变成一种不断考试的机构。考试自始自终伴随着教学活动。”凭借考试,教育主管部门“就有可能进行度量和判断”。其结局使学校考试只是“一个永恒的知识交换器,它确保知识从教师流向学生。”[7]基于此,考试成绩趋向于成为衡量莘莘学子唯一的维度,全面发展的人格也就无须考证了。在这样一场角逐中流溢着血腥、虚伪、道德沦丧。显然,这是一种浮躁的评断标准。事实上,“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并不反映对儿童道德面貌的评定。违背了这一点,会给儿
童带来很深的痛苦,有时甚至摧残他的心灵。”简单粗暴地“把学科成绩的评分跟道德面貌的评价等同起来,是缺乏理智地追求表面成绩(分数)的结果。”[8]总之,目前教育机制内道德教育与考试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或许有人会对本观点大肆挞伐,认为各级学校在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每周都安排有道德课,道德教育与考试间处于健康、良性运作的理想平衡状态,未有道德教育缺失的迹象。事实上,当教师“按照课程规定把整个道德压缩成几节道德课。并在一周之内用比较短的时间来不断重复这几节课的时候,他很难满怀激情地完成这项工作,因为这种间歇性的课程特点几乎不足以给儿童留下任何深刻持久的印记,而没有这些印记,儿童就不能从道德文化中获得任何东西。”[9]在考试机制主导下,程序化道德课机械式布道很难让学生内在心灵引发共鸣。相反,道德伪善的谬论却悄无声息地在学生内心扎下了祸根。所以,考试绝对化趋势是促成形而上的道德教育根源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在形而上的道德教育生成机制方面已经大致描绘出了清晰脉络,家庭主体父母教导方式(行为典范、替代行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考试)都是道德教育形而上的主因。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呢?本文侧重于做些许道德方面的诠释,以供参阅。
首先,道德教育成功的内核取决于对知识的态度。知识的载体是人,在教育语境中,人又可以分化为主体和客体。教师是主体,学生就是客体。知识从主体教师转译到客体学生。在此进程中,知识并非僵硬的克隆,而是弥漫着动人的升华。这就是思考的本质。只有在思考媒介的驾驭下使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10]对此,我们应当致力于将知识思考与运用成为道德观念形成的催化剂。其次,有赖于书籍的猎取。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涉猎众多的学科领域,提升自己知识面与道德涵养,构建自身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况且,学生是一个个鲜活个体,每位个体兴趣取向也大相径庭。广泛阅读会激发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潜能,成为该领域的主宰者,从中感悟自尊、自信的真理。最后,实践的成就感也是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知识从主体教师转译到客体学生之后,教师职责就是引导学生用知识指引自己实践。在自然界,学生在知识启迪中,自发地
解密自然现象、创造新发明、领悟新知识,总能让学生感知到实践的成就感,体验到人与人的那份情感。当这些感知、体验的触角在学生脑海中发酵,就会塑造起自尊、自信、责任、义务的美德。总之,“要使我们所教育的人的多方面活动的道德丰富性在学校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得到表现。”[11]
在目前应试教育大前提下,形而上的道德教育固然存在他滋生的土壤,但并未到黔驴技穷的境地。纵使在旧式教育机制框架的制衡中,家庭父母行为典范的重新建构、学校知识的运用与反思、书籍的猎取、实践的成就感都能由外而内抑或由内到外的驱动道德真谛的回归。
[注释]:
[1][2][9](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 沈杰 朱谐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P.67、57、9
2[3][4][5][6](苏联)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人的思考》,尹曙初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5月第一版,P.116、38-39、57、57
[7](法)米歇尔·福科:《规训与惩罚》,刘北成 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4月第3版,P.210
[8][10][11](苏联)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2版,P.120、23、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