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结题申请(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2 08:3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结题申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结题申请》。

第一篇:农村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结题申请

《农村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

结题 申 请

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办公室:

《农村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是宣城市2005年

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宣城市教研[2005]11号文件),课题立项编号

14。该课题计划结题时间为2006年12月。本课题在区教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按计划完成了研究方案,形成了研究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申请结题,拟请方建福(宣城市教研室)、熊献武(宣城市教研室)、袁长清(宣州区教研室)等专家予以成果鉴定,恳请批准为盼。

申请单位:宣州区养贤中心初中

课题负责人:张铸

2007年1月20日

第二篇:《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江苏省泰州市胡庄初中史根银邮编:225329 电话:1377574379

2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是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SJ-622)。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名称:

《初中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背景

我国已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就历史课程资源来讲,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历史课程标准的实现、我国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长期以来,课程资源被简单地理解为教材,教科书,参考书等文字材料,而没有想到其他可用的课程资源。

许多中学生说他们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另现在的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历史感、对我国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了解甚少,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多。这些情况的很大原因在于历史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的不当,致使他们对历史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怎样使课程内容适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这就要求我们研究历史课程、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历史课程内容。一方面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能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

我校领导阶层关注科研兴效策略,提升教师科研素养,积极投入到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践研究中去。借助我校地处黄桥老区丰富的历史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基于此,我们提出此课题进行研究,旨在强势推进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

以《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为依托,立足于本校的教育实践,依靠全校教师和专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低耗高效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合我校自身发展的、农村学校校本课程模式。

其意义在于:

1.从我校的角度来说,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将会使我校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地方历史校本课程资源,从而为我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2.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通过吸收教师参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帮助教师成长,促使其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3.从农村学校的角度来说,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家乡、热爱本土历史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让学生成为有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人,从而促进他们富有个性的发展。

4.从推广的价值来说,我校探索出的选择、吸收、利用地方历史资源、民间资源于农村学校

1课程建设的具体方式、方法和基本原则,以及各种资源的教育价值在农村学校中如何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为其他农村学校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可操作的经验。

三、概念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编写地方历史校本课程,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深远意义,功在当代,利国利民,光照千秋。

基于以上原因界定本课题。加强地方历史资源挖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只有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历史宝贵物质资源和强大精神财富,才能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历史资源挖掘中自觉产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加强地方历史资源挖掘,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我们定位在:坚持实施“书本与校本结合,挖掘地方历史潜力,构建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自主获取知识,不断提高整理收集能力,真正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探讨提高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调控的有效性策略,达到“让教学更有效”的目的。老区历史教育资源相当丰富。主要类型有旧址或遗址纪念馆,即以保存和保护较好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原有建筑为纪念馆主体。

本课题是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充实

地方史开发为各种知识携手进入课程体系提供了可能和机遇。在开发实践中,要树立知识平等的民主思想,尊重各种知识的价值。人文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以人为本”是现代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人性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校本课程开发是对人文知识的尊重,是一种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协调发展的知识建构。可以说,地方史开发为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携手走进课堂,滋润学生的心灵提供了契机。因此,地方史开发能在重视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最大亮点是:一是师生共同参与,反映时代特点,关注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符合教育科学本身发展需要;二是具有新内容,如在采访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从历史文物、烈士证等物件上,补缀历史事件,整理历史材料的能力;三是寻找新角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构建新的地方课程。

具体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拓展历史课堂教学内涵,形成有一定特色的课堂教学,并能在本区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通过课题研究,挖掘历史资源,使之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课堂,并以此弘扬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艰苦奋斗、努力工作,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崇高精神。

3.通过地方历史课程研究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影响历史的主要因素,探讨提升地方历史含量,使地方历史教学成为可调控的、可检测的、有效率的教学,达到“让教学更有效”的目的。

4.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进我校历史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五、研究的内容与策略

1.引导学生参观旧址或遗址纪念馆,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碑、陵园,非物质革命文化遗产资源。探索回归教育原点,返璞归真的体验教育。

2.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采访,探索师生共同参与编写历史教材,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3.利用地方历史资源改进原有教学模式,促进教育创新。

4.在学习时空上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学习实践机会的研究(学习时空调控)。

5.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探索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6.通过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监测,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教学策略的研究(教学反馈测评调控)。

7.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法和观察法;诸种教学策略调配、综合运用的研究。创新之处:

从构建地方历史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性研究,把历史地方课程研究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重实效,这是本课题研究对“建构主义”的创新之处。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我们的课题与同类课题相比较,我们没有停留在现有的文献记录上,而是更多的去搜索那些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人和事,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著名人物、特级英雄(像国际主义战士、特级英雄杨根思),更为重要的是关注更多的“小人物”,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牺牲,我们要为这些普通人物树碑立传,用家乡的英雄人物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反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这是本课题的实践创新之处。本课题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实验法、案例法、比较法、调查问卷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1年2月--2011年12月

1.成立课题组,认真布署研究工作,确定参与教师,拟定整体方案,组织相关理论学习。

2.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3.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

4.初步研讨整体方案,并组织论证,确定实施方案。

(二)实验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1.进行实验研究,收集资料,做好研究记录。

2.定期交流研讨,举行公开课展示。

3.定期撰写实验报告,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根据课题进展情况调整研究方案。

4.参加优质课、论文、历史故事、教学案例等一系列评比活动、探索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三)总结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4月

即成果形成阶段:对课题实施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存档工作,组织观摩活动。总结验收阶段: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七、研究人员分工与预期的成果表现

(一)研究人员分工

1、课题研究机构:

组长:史记敏

副组长:史根银

成员:刘荣成刘小琴杨小玲 王艳程美娟陈晶晶胡晓萍 张进军刘连成栾文东

2、参研人员职责

为使研究工作顺利、稳步、扎实地深入开展,特制定研究人员职责如下:

(1).积极参加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各阶段的研究任

务;遵循科学规律,讲究研究方法,高效优质;

(2).服从组长的领导和管理,与本组成员分工合作,互通信息,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创意,敢于坚持原则,及时记录研究心得体会。

(3).及时整理资料,搜集信息,处理个案。

(4).做好个人总结。

3、参研人员分工

为加强研究工作的过程管理,课题由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构成。为使研究人员任务明确,便于操作,有利于责、权、利更好的结合,研究成果的认定,特制定管理制度如下:

(1).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供必要的研究环境、时间和经费保障。

(2).研究小组由部分主管领导、副组长、备课组长和科任老师组成。

(3).研究组全体人员应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各人就研究内容、进展情况、经验教训、研究心得经常交流总结。对工作中的困难,全组共同想办法克服,确保研究工作按计划开展。

4.课题组人员分工:

⑴主管领导(史记敏):理论指导,督促、检查研究进程,提供人力、物力保障,参与研究工作,并随时关注课题研究。

⑵主研人员(史根银):大课题的撰写方案、主持研究、分配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注意:所有课题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对各自子课题的学生作品及其他资料要注

意收集。成员的研究成果可以是一篇文章、一份调查表、一个案例、一段录

像等。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部分,由课题组最后整理,统一上报或推荐给有

关部门。“向满堂灌宣战,让学生实现快乐的自主学习”是我们课题的宗旨,利用工作特点开展研究工作。

学校副校长史记敏负责通联工作,史根银老师负责课题的布署和组织实施工

作。栾文东、刘连成、程美娟负责历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工作,收集地方史的有关文字资料与实物图片。刘小琴等人负责文字资料的统筹工作。

(二)预期的成果表现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 12012.3至2012.12地方历史资源的挖掘与地方课程的开发论文刘荣成 22012.3至2012.12黄桥老区历史校本课程初探论文史根银 32012.3至2012.12乡土历史资源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论文杨小玲 42012.3至2012.12地方人文资源与历史课程有效衔接的研究 论文刘小琴 52012.3至2012.12历史课堂与历史教育的融合论文王艳 62012.3至2012.12 《地方历史教育资源的挖掘》论文程美娟 72012.3至2012.12地方人文元素与历史教育完美结合的研究 论文陈晶晶 82012.3至2012.12历史教学中地方课程教育资源的研究论文胡晓萍

本课题最终成果:

序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 12013.2黄桥老区历史资源的构建研究研究论文刘荣成 22012.8至2013.1 黄桥老区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报告史根银 32013.2乡土人文资源与历史课程完美结合研究研究论文史记敏 42013.2地方历史与历史课程有效衔接途径的研究研究论文程美娟

八、保障措施

1.我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承担着国家、省、市级多项研究课题,充分调动了校内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通过科研实践的探索和锻炼,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现有部分课题已经结题。

2.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人员均有本科学历,对于教育科研工作具有一定的经验,大部分人员均为省、市级教育研究课题的核心成员,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保障。

3.校内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培训科研方法,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把转变教育思想落到实处,形成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还制订了奖励制度,对在国家、省、市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刊登的优秀论文及课件予以奖励。

4.提出教研经费计划,我校每年都拨出款项作为课题研究的经费,这为本课题提供有效的经济保障。

九、参考文献:

1.徐学俊.关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优化配置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2(11)

2.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23.冯长运.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2版(修订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陆安.试论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学改革[J].教学与管理,2001(12)

5.王宏志.迎接新世纪.重视历史教育—关于历史课程设置的想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1(2)

6.陆安.让评价成为推进历史课程改革的动力[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9)

7.刘繁华.历史教学资源库建设综述[J].中学历史教学,2004(6)

8.张汉林.由历史的本质反思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7)

9.罗凯.论历史课程与历史课程意识[J].中学历史教学.2004(6)

10.王乐平.”行动研究”在历史教学中的构建与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2002(9)

11.王泳.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历史教学,2002(9)

12.赵亚夫.历史教育人格论的两个重要议题[J]..中学历史教学.2004(3)

13.吴萌.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与方法[J], 中学历史教学.2004(3)

14.张静.新一轮历史课程和社会科课程改革的新理念[J], 历史教学.2002(5)

15.陈永华.美国、英国及我国香港的历史课程改革[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4)

16.尹伟建.新课程体系下历史教师应有的思维理念[J].青海教育.2004(3)

17.徐俊杰.初中历史学科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4(4)

18.艾铁军.从学生作业中发掘课程资源--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初探[J].湖北教育.2004(23)

19.郭弘.地方课程资源在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9)

20.陈峰.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几个误区与对策[J].湖南教育.2004(22)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大多数的学生缺乏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和沟通,缺乏对生活的了解,他们有限的时间都被各学习和课外辅导班占满了,他们不能在游戏活动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只能在无尽的“题海”中接受训练、经受苦役。所有的学生在军训时5分钟就有晕倒的,有的学生五谷不分,六畜不辨,有的学生随便乱花零钱,不知父母挣钱的辛苦,更有甚者把小麦当韭菜,不清楚土豆结在树上还是长在地下的,水饺、馒头不知道怎样加工出来的……。古人云:“不识稻与梁,不知世事艰。”现在的孩子自然知识的缺乏,社会阅历的浮浅,“人性”欠缺。少年儿童正处于生命本性的发展形成期,如果培养不起亲近自然、敬畏生命的真性情,那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灵性蒙垢,善爱缺失,美感丧失殆尽,更不用说亲情父母、感恩他人,回报社会了。

针对学生“体弱多病、五谷不分、六畜不辨、不知生活辛酸,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等现象,学校能不能不拘泥于书本,打破了学校、教室的束缚,走出课堂,做到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不能加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户外、校外、社区中、大自然中上课的机会,将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引入课堂?

学校能不能大胆的尝试把思品、生活、社会、科学、活动、健康等学科有机整合在一起上,加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接近自然?

我们能不能整合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开发研究真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我们能不能开发利用好周边的社区教育资源,因地势宜的办学,拓宽活动空间、丰富活动内容,把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融合起来,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发展之路来抓呢?能不能以山东金宝集团现有六大产业为依托,把金宝乐园、南屯新村、金宝汽车城、金宝食品厂以及潍坊飞机场等有机的串联起来,并利用好毗邻学校的东南角的20亩农田为种植实验田,兴办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不仅让我们学校的孩子受益,而且可以让城区的孩子们来基地进行社会实践,从而实现“小学校办大教育”呢?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需要,综合实践课程的不断开发和研究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充实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新时代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必须具有生活性、趣味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与经验,贴近不同年龄段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

1、研究内容:

目前我校为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小学生 “五谷不分、六畜不辨、体弱多病“的现象。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我校大胆地尝试把思品、生活、社会、科学、活动、健康等学科有机整合在一起,依据金宝集团的现有设施,编创出了真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我们借鉴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以及陶行知、杜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通过专家论证、外地考察、策划研究,根据学生年级段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确定了亲情教育篇、素质拓展篇、实践操作篇,社会考察篇,三农系列篇、陶冶情操篇6大类50多项 “菜单式”的系列课程。

通过整体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实践、生活、综合”的活动课程,将真实鲜活的社会、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引入课堂,学生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让学生了解了自然、认识了社会、体验了生活,培养了自然的关爱、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对社会、对自我负责的意识;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培养了团队精神,具有了养模勤奋、积极对待人生的生活态度,健全完善了人格。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家庭、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研究目的:

活动是手段和方式,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各方面能力得到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改善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我们力求通过潜心的研究,充分挖掘周边资源,有机整合共性学科,开发出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通过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收集信息和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规划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并能勇于独立思考,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能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博爱意识、奉献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勇于进取、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研究的过程

(一)、挖掘资源,统筹规划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具有强制性,体现国家意志。学校认识到通过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能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以及个性的极大张扬。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生活化特色学校一个体现,学校依托周围的社区资源因地制宜的办学,本着“绿色教育”理念,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追求,以“创新、实践、合作、发展”为目标,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校独有的办学特色,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社会实践基地的创建”作为我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路。

1、领导重视,健全组织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任副组长,全体中层为成员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管理制度、活动计划,研究协调工作关系,监督指导工作。

学校为扎扎实实地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配备了3位年富力强、业务精通、事业心强青年教师担任专职教师。成立了学校最大的教科研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组”(包括 3位专职教师和6位班主任、1位微机教师组成),在每周三下午定期开展校本教研、业务学习活动,并且落实了管理制度,确保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考核,促使活动常规化。鼓励所有老师都来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做到全员参与。学校根据孩子们的需要聘请专家、家长、校外成功人士等为校外辅导员,充实指导老师队伍。

2、整合课程,走出课堂 学校认真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潍坊市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及地方与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充分挖掘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撰拟了《奎文区金宝双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方案》,方案不仅从指导思想、内容领域、课程设计与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说明,而且还规划了1—6年级分阶段的课程目标。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小学从3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平均3课时,义务教育阶段其所占课时比例为九年总课时的6%—8%,(每周3课时)与外语课程开设的课时比例大致相当。我校打破书本、课堂的禁锢,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有爱心和自理能力,使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小学从1年级就开始把科学、思品与生活(社会)、活动、健康教育等学科有机整合在一起上课,每周开设4-6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这个大舞台、社会这个大学校,让书本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教学做合一”。

3、广泛发动,全员参与

为落实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开展广泛的动员,专门召开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研究”动员大会,从而让每一位老师都明确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学校利用集体学习、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机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解了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以及陶行知、杜威的教育思想,解读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从而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找到了思想支撑、理论基础。采取了文化熏陶、教研推动、同伴互助、反思评价等各形式进行理论武装、观念更新;并且把每次的教研成果、学习心得、教学随笔等以“科研动态”、刊板、博客等形式资源共享。

为让广大学生了解、关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召开主题班队会,开展演讲、讨论活动,让孩子们的“心”动起来;动员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周围的社区,感受大自然;动员孩子们向家长询问、长辈请教,利用网络、图书等各种形式,学习搜集农业、工业、民俗、自然等知识;举办“金宝印象”摄影展、“我心目中的金宝”手抄报展示活动、“我与庄稼同成长”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从理性的角度进行了解和感知。成立志愿者队、文明劝导队活动,发动全体学生经过个人申报、同学推荐、集体决定等形式产生志愿者,组成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负有管理、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还要把自己从中获得的知识和感想传递给全班同学。

(二)、开发课程,勇于实践

奎文区金宝双语小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组织有创意的且富有童趣、情趣的活动为主线,实现校内与校外的结合、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结合,通过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让学生享受阳光自然、遨游知识海洋,锻炼意志体魄,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温馨,从而磨练意志,锻炼体魄,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1、专家引领,课题带动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研究理论水平的提高,领导的指引、关怀、专家的启发、引导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国家教育部的莫景琦处长、陈绪芬处长,潍坊市副市长王冰芬、市委副书记刘玉兰、市教育局长张国华,奎文区张晓梅书记、区教育局陈军华局长、张嵘副局长等,多次到学校视察工作,并对学校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指导性意见;市教科院的潘永庆副院长、薛炳群、侯京友、刘德义、张梅以及刘天宝、刘洪益、陈静、郎光、王海珍等区教研室的主人及各科教研员多次到我校亲临指导,进行调研考察、专题论证、统筹规划。通过专家的引领、启发,让我们豁然开朗,课程开发与研究有了明确目标与规划。学校成立了市区专家为顾问团,校长一把手为组长,教导处、政教处等中层为领导小组成员,实验教师为研究人员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组”,由教务处负责培训、鉴定考核教师的工作,负责召集课题组成员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监督活动的开展。

2、设计路线,创建基地

我们的周围有丰富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如有全国闻名的金宝乐园为自然资源; 有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南屯村的巨大变化为社会资源;有蓬勃发展的集团六大产业的品牌优势以及毗邻潍坊机场的地理优势。更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例如: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头人--集团董事长戴瑞德,以及全国“三八”红旗手、齐鲁巾帼十杰--集团总经理南秀霞等成功人士的先进事迹。我们不用走得很远,只要把我们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我们的身边就拥有一个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大世界。我们充分整合现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教育资源,以金宝集团现有的六大产业为依托,把金宝乐园、南屯新旧村、金宝书画院、金宝汽车城、金宝会展中心、金宝食品厂、金宝城南工业园以及潍坊飞机场等社区资源有机的串联起来,进一步筛选并充分依托毗邻学校的20亩农田为实验种植基地、以儿童活动中心为学生公寓。我们以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为起点,依托金宝集团公司宏大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成立了一支由集团董事长戴瑞德为组长,总经理、校长为组员的社会实践基地创建队伍。在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兴办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学校为此还制定了《潍坊金宝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创建方案》、《潍坊金宝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指导意见》、《潍坊金宝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实施计划》等纲领性文件。为此我们还精心设计了以下社会实践活动路线:

东线:南屯新村→南屯村委→金宝老年活动中心→南屯旧村→南屯老学校→金宝汽车城→金宝国际会展中心→潍坊城南工业园。

西线:金宝双语小学→金宝幼儿园→金宝食品厂→金宝种植基地→金宝生态家园→金宝书画院、金秀湖→基地公寓→潍坊飞机场→金宝乐园

精品线路: 金宝双语小学→金宝食品厂→金宝种植基地→ 基地公寓→金宝生态家园→金宝书画院、金秀湖→潍坊飞机场→金宝乐园→金宝汽车城→城南工业园

3、整合资源,开发课程

我们借鉴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以及陶行知、杜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通过专家论证、外地考察、策划研究,根据学生年级段的不同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确定了素质拓展篇、实践操作篇,社会考察篇,三农系列篇、陶冶情操篇5大类50多项 “菜单式”的系列课程。

四、活动实施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生成性原则

每一项活动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非根据预定目标而急切讲解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延伸,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体不断生成,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三)开放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来设计、实施活动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最根本的标志。具体表现为:

(1)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

(2)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它随着学生生活阅历的增加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

(3)综合实践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四)自主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受学科、知识和学生逻辑思维的限制,在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孩子们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指导教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活动的结果。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活动中始终不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实践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尝试”、“实验”、“探究”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增强孩子们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课题实施的效果

本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虽然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但我们的收获却是十分丰硕的: 学生层面:

1、通过充分挖掘周边丰富的教育资源,探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建兴办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学生的视野更宽阔了,彻底摆脱了学生“体弱多病、五谷不分、六畜不辨、不知生活辛酸,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等现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博爱意识以及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也使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我们的课堂上,孩子们不仅能读到有字书,还能走出学校,走进大自然、深入生活、融入社会,津津有味的品读这本“无字大书”。

3、课题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发展:课程开发只是载体,学生能力的提高才是我们课程开发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一年来,我们整合周边丰富的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的全体教师在张雪梅校长、魏志刚副校长的明确指引下,走进金宝集团、网上查阅资料、共同教研研讨,群策群力开发出了适合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这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契机,有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在体验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我们走进了金宝食品厂,跟着阿姨们学习了怎样做馒头、花卷,我们在阿姨的指导下将雪白的面粉通过和面、揉面、制作等工序做完了馒头和花卷之后,浑身酸疼,想散了架子一样,很累,但吃着我们亲手做的馒头、花卷,感觉逼迫那个是吃得都要香甜!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自己的劳动最光荣,要珍惜劳动成果!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妈妈在家给我们做馒头的不易,平时我们浪费馒头的做法是不对的,回到家我要亲手给妈妈做一锅馒头!家长层面:

在课题实施以前,大部分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存有怀疑态度,把综合实践活动看成是不学无术的东西,不但不支持学生参加活动,还向老师们提出反对意见,对老师布置的实践作业十分不配合,自从课题实施以来,家长们看到了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也看到了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对孩子们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也由原来的不理解、不支持转变成了理解、支持甚至参与我们的活动,有的家长甚至还给老师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当我们翻阅积累的家长感言时,无不为家长们的支持和信任而感动,有位二年级学生家长是这样写的:“昨天晚上吃完晚饭正在看电视,我的孩子突然笨拙的端来一盆热水,放在我的脚下,说:„妈妈,我给你洗洗脚吧!你工作了一天太辛苦了!‟孩子这种突如其来的行为让我们两口子感动万分,洗完脚后,孩子还为我们准备了感恩贺卡,原来,在今天的综合实践课上,老师讲的是„感恩父母‟这个课题,给孩子布置了一个作业:为父母做

一、两件事,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所以就有了孩子晚上的举动。我们家长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在思想品质上教育学生,我们对学校开设这门课程非常满意!”家长的支持让我们的实验研究如虎添翼。教师层面:

教师从根本上转化了教学观念: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慢慢从原有的教学理念中摆脱出来,老师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飞速发展,书本上的知识虽然丰富,但那只能是只纸上谈兵,三尺讲台虽然是传播知识的舞台,但它已经不是唯一的教学阵地,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更不能充分的锻炼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所以开发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迫在眉睫,结合学校生源实际,整合周边丰富的人文、社会、自然等有利资源进行课程的开发成了我们全体教师共同的心声。通过独具金宝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应用,综合实践活动已经走进了老师们的心中,走进了老师们的教学,有一位教龄较长的老师在教研活动中这样说道:“以前,我们只知道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布置作业也是围绕课本进行的练习巩固,主要就是抄写、背诵、做题,最灵活的作业也就是制作相关学科的小报了,自从我们开发和应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我们将学生带出了教室、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体验生活,让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人生感悟,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譬如: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等等,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中也走向了“实践”,譬如让学生做小制作、搞小调查、写体验日记等等,同学们对这些有趣的作业乐此不疲,学习效果也非常不错!” 学校层面:

经过一年的实验与研究,独具金宝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已经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学校贯彻“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教育理念,依托山东金宝集团现有的六大产业及学校周边课内课外、校内和校外教育有机融合起来,把营造基地与社区、学校、家庭之间课程资源的协调与共享机制,形成校外实践活动实施的立体网络,构建了“小学校办大教育”的模式,为培养具有现代综合素质的人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石走出了一条新路,与此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已经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这是对陶行知、杜威等教育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新课程理念,一个非常生动的实践。其实,最好的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最好的教育就在我们身边,再多的钱也造不出一个原汁原味的生活情境。

总之,通过整体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自主、实践、生活、综合”的活动课程,将真实鲜活的社会、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引入课堂,学生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让学生了解了自然、认识了社会、体验了生活,培养了自然的关爱、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以及对社会、对自我负责的意识;学会了合作与交流,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培养了团队精神,具有了养模勤奋、积极对待人生的生活态度,健全完善了人格。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家庭、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四篇:开发农村资源 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研究结题报告

《开发农村资源 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沂水县道托镇涝坡小学

《开发农村资源 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教学的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要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主要是要求学生在每一次作文中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自己的切身感受,把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无论是选择安排材料,还是组织语言、用词造句,都离不开观察和思维。再说作文并不是单纯的文字练习。我们从学生的作文中,不仅可以看出他们的语文水平,而且可以看出他们认识的高低。鲁迅曾经说过:“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小学生的作文,同样也是用语言文字表达他们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同样也反映了他们的“思想与人格”。透过学生的作文,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把教学生作文和教学生做人紧密地结合起来。

同时,《标准》中还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又要求我们树立新的作文教学思想: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其实,农村小学生生活在更为广阔的空间,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如:山川田野、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因此,只要我们按照预定的作文教学目标和内容,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能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甚至让学生亲近大自然,走进生活,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从而使学生有感而发,轻松愉快地抒写自己的感受。并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创新素质,最终提高农村作文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在素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正不断地深入。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耗时多,效果低”的问题。作文教学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特别是农村小学生,怕作文、厌作文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究其根本原因,不是学生表达能力差,而是因为:

1、他们不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2语言积累太少。如果我们能注意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注意积累习作素材,就能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写出内容真实、叙述生动的文章。我国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他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小学生作文的材料,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本身。找到了这个切入点,我们课题小组针对本地学生实际情况,于2010年6月讨论决定:从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和教给学生收集习作素材的方法入手,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并确定了以“开发农村资源 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研究”为研究课题。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发现素材,使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进而达到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目的,当学生作文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调动他们进行自主观察与实践的积极性,使农村学生拥有自己的一片丰厚的写作园地,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将结合农村小学自身的特点,试图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特点的作文教学策略,为农村作文教学提供全新的理论依据和操作规范。

二、课题研究背景分析

伴随着新时代的春风,教师们被拥进课程改革的大潮。他们蹒跚起步,有的亦步亦趋,摸索前进;有的务实肯干、积极进取;有的开拓创新、勇于改革。在语文作文教学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而影响周围。

1、从现行小学教材看,作文教学没有一个公认的符合小学生写作认知心理的科学有序的专门的小学作文教材。绝大多数的教师的作文教学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2、从教师的教学方式看,遵循“教师讲——学生做”的封闭的作文教学模式。作文教学大多面向少数学生,讲究的是“培尖”教育,这显然与作文教学本源相违背,压抑了多数学生的创造性,伤害了他们的心灵。教师只是顾及到少数学生习作的优劣,却忽视了多数学生“练语”的需求。

3、从作文素材看,小学生的生活范围较小,生活经历有限,日常接触到的大都是平凡而渺小的素材,例如一朵小花、一只小鸟、一处小景、一件小事、一点感想等。教师缺乏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素材的意识和能力,不善于运用身边丰富的作文资源。

4、从小学生写作心理看,小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还处于幼稚的发展初期,认识生活的能力还很薄弱。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

5、从教师的评价方式看,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内容存在片面与单一的倾向,以教师的评价为唯一主体。这些问题,已成为小学新课程作文教学改革的瓶颈。

三、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通过研究,使教师成为学生利用习作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引导者,使学生成为习作教学资源的主体和主人,勤于动笔,乐于表达,擅于表达真情实感,把自身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的生命力都释放出来,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从而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要探索学生作文的新型方式,拓展新课程作文教学的内涵,提升老师的写作水平和作文教学能力,最关键的是希望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作文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也能成为班级甚至是全校的特色。

1、通过丰富学生习作素材,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挥教师指导作用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志在探索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途径。

2、提高教师习作指导能力,丰富习作教学经验,探索提高习作教学效果的规律。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等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六、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0年12月)确立课题,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2011年1月—2011年2月)准备阶段

1、成立机构。

2、学习理论,提高认识,形成研究共识。

3、制定实验方案。

4、前期调查分析,为课题开题做准备。

5、课题开题。

第三阶段(2011年3月—2012年10月)实施阶段

1、课题组成员制定研究执行计划。

2、分年段开展研究活动,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并搜集

优秀学生习作。

3、召开阶段性小结会,形成系列成果集。

第四阶段(2012年11月—12月)课题结题,成果推广阶段

1、课题组收集资料,整理汇编。

2、总结工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3、召开课题总结会,接受上级专家评估。

七、课题组构成

组长 武纯军

成员 李国全 程祥贵 魏芸然 陈秀然

八、课题研究的内容

自2010年12月至今,本课题组全体成员按原定计划操作,不断地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注重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进认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通过对儿童心理学和作文之间关系的研究,了解儿童成长中的需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方向,探索一条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新路子,让学生从学写作文起就明白:作文一定要倾注真情,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等心理特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和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构建以个体交往合作为基础,以主体言语实践为主线,以探究发现为导向的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结构模式,以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开发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以及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让学生坦诚地展示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思想,充分抒发从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真挚感情,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使学生真正获得酿自生活的思想。

(三)、初步学习并研讨了小学作文教学中习作素材收集的途径及方法。

1、努力探索出小学生收集习作素材结构模式: 读前指导 → 自由阅读 → 写读书笔记→ 交流小结 提出问题 → 参观访问 → 讨论交流 → 整理成文 观察生活 → 体验分析 → 自由作文 → 评议小结 开展活动 → 组织练说 → 记实作文 → 评比展示

2、农村小学生习作素材收集途径:(1)生活中捕捉素材。叶圣陶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他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小学生作文的材料,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本身。同时也说明,语文应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等特点,尝试引导学生在“我当一天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等活动中扮演角色,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长辈的甘苦,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又能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并及时进行体验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写生活成长日记,随时记录自己的所感所想,以求生活给自己留下深刻的体验,也为今后的习作积累更多的真实感受,提供丰富的素材。

既然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教学就要打破了课堂的限制,步入五彩缤纷、无限广阔的社会,才会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现在的农村小学生,被家长宠爱着,几乎不参加任何劳动,当然对农村生活也就没有了体验,缺少了感悟。表现为:生长在农村,却对农村生活越来越“陌生”了,对于散发着浓郁自然风情的农村景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动植物也不熟悉。其实农村是一个诱人的世界,有许多可写的素材。我们针对农村小学生没有被迫参加补习班、特长班的烦恼,时间比较宽裕这一优势,利用课余时间、节假 4 日等时间应带领学生走向社会,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引导学生观察这如诗如画的农村生活,特别是带学生游览家乡最美的风景区———-雪山彩虹谷。参观了雪山彩虹谷之后,让学生做一回小导游,写一段导游词,介绍一下雪山彩虹谷的风光,并向游客讲家乡的历史故事。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完成了习作内容《我爱家乡的----》。这样,在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让他们用好奇的双眼去观察充满泥土气息的农村景物,寻找可以作为材料的人与事、景与物,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的习惯,而且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与此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此时写出的作文才能有内容,有真情,有实感。

(2)、阅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熏陶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以及感悟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有作文意识,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练笔。在每次学完课文之后,我们都会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特点有意安排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当堂即兴说上三五句,写上一两段话。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有了提高,而且习作兴趣也浓了。例如学完《童年的泥巴》一课后,教师引导学生以聊天的形式讲讲自己的童年趣事,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谈话中,为本单元习作训练《童年的趣事》作好了铺垫。再如教学《揠苗助长》一课时,在讲读接近尾声时,设计了一个话题: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向农夫那样拔苗助长的事呢?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显得格外兴奋。纷纷联系自身实际,谈了自己做的傻事,并总结了经验教训。在这个自由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有所感悟,放飞了心灵,并且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此外我们还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通过班级借书、专题阅读的方式有目的的指导学生阅读,加大阅读量,为积累拓宽路子。我们学校的孩子多为农民工子弟,他们的父母不太重视家庭教育环境建设和孩子的文学素质的培养,家中的课外书自然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就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在积极鼓励学生个人借读之外,又佐以集体借阅、专题阅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大阅读量,为积累语言拓宽路子。班级借书都是由老师去筛选,把好质量关,这样便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择定适合本班学生的书籍。各个班级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有的班级开展“课前三分钟练说”口语交际活动,学生把每天发现的校内外的大事、好事、新鲜事进行交流,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而且帮助学生养成了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有的班级约定每个星期三下午,每个同学都带一本课外书来学校,在一节阅读课中,大家有序地读书、交换书,然后在下一节课中,大家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最后继续互相交换书。就这样,为学生提供读书,借书、交流感受的机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3)、活动中创造素材。玩是孩子的天性,课堂上我们为他们创造一个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娱乐环境来引导他们习作,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完《影子》一课之后,我们组织学生作踩影子的游戏,让学生身临其境痛快地玩上一阵,在玩后谈谈感受。这样的学习,学生所体验到的绝不仅仅是课文内容,而是充满活力、充满情趣的生活世界,在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的同时积累了习作素材。

教材中有些要求学生写的作文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好下笔,如:二年级的写话训练《我们来合作》。因此,教师应结合习作的内容及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相关有趣的活动。活动前,我们提前进行观察指导,布置观察作业,指导学生进行记录。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可靠的素材。如组织学生玩玩“二人三足”“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后让学生说说合作的快乐,学生动笔时就有话可说了。实验证明,学生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我们除了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习作课题特色活动之外,我校还结合元 5 旦、三八、五一、六一、十一、中秋等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开展“古诗词大唱诵”、“读书汇报会”、“歌颂祖国征文大赛”、“经典诗词诵读”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有效地提高了全体参研老师的教研能力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习作能力素养。(4)、定期交流素材。学生积累素材,就是把自已听到的、看到的、经历过的可作为写作内容的有关材料搜集起来,并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以备作文时选择,运用。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虽然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但积累的素材内容并不完全相同。这个同学听到的故事,那个同学不一定听到。而那个同学看到的事情,这个同学也不一定看到。通过定期召开素材积累交流会的形式,可以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在交流会上,学生把自己与他人不同素材念给大家,这样拓宽了听的途径,扩大了信息的来源,扩充了学生的素材内容。

(5)尝试利用电脑进行收集素材和习作的实验。

利用电脑习作,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丰富习作素材,并能利用电脑的各项功能——下载、抄写、复制、增补、删除等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当学生掌握了电脑采集的基本方法,就能够用相关操作修改文章,会简单排版,将部分优秀作品在网站上发表,出版学生集体册。这样大大提高了作文的效率。不仅开阔了学生眼界、增长学生知识、拓宽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目的。通过信息资源与作文教学整合,进行开放式的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因此,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应用有它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如李国全老师设计的采集卡,上课前将制作好的采集卡及事先选好的范文,“广播”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采集。

(四)、博览群书,挖掘素材,丰富语言积累。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积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和习惯。从小学生作文来看,没有生活积累就没写作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将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没有语言积累,学生作文将是“茶壶里面装饺子——有货倒不出来”,内心不能表达,内心有情有感不能抒发。所以我们在学生作文指导中注重学的生活积累。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1、指导阅读,积累语言。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阅读要求中规定:“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要求学生课本上的优美诗文必须熟读成诵。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报目录,激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种题材、各种体裁的课外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指导,告诉大家不能一味只读《作文指导》《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名家名著,比如《小王子》《爱的教育》等,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浏览、精读相接合,同时还要做好笔记。我们规定实验班的学生每周写读书笔记一篇,摘录好词好句至少两页。

2、单项训练,积累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满足自我表达的需要。还指出小学生作文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与人交流,这就要求作者有读者意识。语言必须流畅,言之有序,有感染力。因此必须在各种单项作文训练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表达技巧。所谓积累技巧就是通过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各种作文单项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表达思想的方法,它包括语言表达的技巧,篇章结构的技巧,选材立意的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片断训练,如进行总分式、并列式的语序结构训练;进行仿写拟 6 人句、排比句、比喻句的语言感染力训练;借鉴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的描写训练;还可以对课文进行扩写、缩写、续写、改写。可以练习各种形式的开头结尾,可以结合相关课文练习写景、状物的写作顺序,可以联系课文的题目分析作者的选材,立意的目的。在进行片断训练的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技巧的训练,鼓励学生写童话式、畅想式、科幻式作文,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水平。

3、坚持日记,积累写法。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不改学生作文,但他的学生作文却写的很好,据说其中的奥秘之一是他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观察农村的各种人文景观,写好心情日记、生活日记、观察日记和感想日记四种日记形式,以此训练学生创作思维和文字驾驭能力。如有一位学生因为做了错事受到班主任的批评,他这样形容当时的感受:“内疚、惭愧、悔恨交织的情感像一匹狂怒的野马在我心胸冲撞、奔跑。”在班主任纠正了他的错误看法时,他又这样写到:“我的心如同擦拭干净的一面蒙尘的镜子,好舒畅、好亮堂。”通过运用比喻手法,把无形的心理感受用有形的实体表现出来,许多优美的句子如同闪闪发光的珠子镶嵌在学生的日记当中。一位学生写自己家庭生活中的新面貌便以“爷爷穿上了西装”、“爸爸下厨房”和“我承包了浇花”作为小标题,将自己的农家生活写得温馨而充满情趣。在日记中,我们发现学生逐步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而且写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日记教学打开了我们农村作文教学的一个新视窗。

(五)、体验生活,挖掘资源,创建开放课堂。教育与生活,生活与作文密切相关,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著名论断。《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拥抱生活,体验生活。

1、开发农村作文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生活是一个大舞台,它演绎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如果能细心观察、细心体会、真心感受,定能从中挖掘出丰富的资源。农村更有着与城市不同的风土人情,只要善于观察,农村小学生也不缺乏作文的素材。

(1)、看农村新貌,激发梦想。农村田野中水稻、油菜、果树、茶树等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农家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楼房、别墅、庭院,是现代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绚丽多彩的农村生活是孩子们的梦想之源,让学生作文中有花蕾绽放,有蝶儿起舞,有鱼儿戏水,有月儿弯弯„„在缤纷的世界里,学生会怀有许多美好的期待,用美妙的生活织成七彩的梦想。

(2)、问村史家史,丰富情感。在农村,几乎千家万户都曾经历过辛酸的往日,了解并记录祖辈的过去,让人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农村开河、修路、平地、造桥,都留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通过走村串户,收集整理资料,作文材料的收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学农艺农技,交流思想。当代农民的后代,不少孩子是“小皇帝”“小公主”。我们有计划地让农村小学生拜师学艺,身体力行,领悟劳动的艰辛,丰富学生生活。在师徒结对过程中,学生进行如种植花草树木、参与家务劳动、炒作茶叶,调查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等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生得到了真切的体验,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

(4)、寻农家之乐,陶冶个性。农村婚俗寿礼,买车造屋,庆贺,开业开路的规矩无不体现了农村特有的情趣。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农民用的是不同的庆贺方法。农村小学生采集下如此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写作素材,哪愁写不出具有特色的文章?

2、构建开放作文课堂,创设新型的教学模式。

对于农村学生来讲,教师的指导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作文指导,才可能培养农村学生写作的兴趣,最终形成写作能力。

(1)、变“课堂作文”为“生活作文”。在作文的指导思想上贯穿“开放”二字,不再局限于几节作文课上,而是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从“封闭式”作文教学误区中走出来,走到“开放写作内容、灵活写作渠道、放宽文体要求”的“开放式”作文教学正道上来。

例如,在一次写景的作文训练中,学生觉得无从下笔。一位老师带学生来到沂水著名的地下打画廊,让学生找个地方坐下来,静观四围地形景色,然后各自写下来。接着再让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要求每个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什么地方忽略了,什么地方遗忘了,什么地方轻重倒置了,什么地方先后不当了„„当场要求学生讨论,根据眼前的实景互相对照,进行修改。这样生动有趣,又真实有效。学生感到其乐无穷,下笔也就言之有物了。

(2)、变“形式指导”为“激活心灵”。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段话告诉我们:写作的冲动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让学生的作文不再是苦思冥想地编造,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这就需要老师们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打开他们心灵的宝库,激活潜在的知识储备。

魏老师曾布置学生写过以《感恩》为话题的作文。当他把话题写出来的时候,教室里一篇唏嘘之声,学生的表情是迷惘的,心态是麻木的,心理上是反感的。魏老师想起当今学生感情贫乏、话语苍白,于是她满怀深情地念着: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然后他读了自己的一日记,感谢父亲的,学生听了之后受到感染,打开了记忆的门,激发了写作的心灵,写下了一篇篇洋洋洒洒的文章。

(六)、多元评价,分层展示,体验成功快感。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写文章是一件苦差事,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他们心血的结晶,是他们努力的结果。学习写作有一个过程,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艰苦练习之后,如果看不到什么成绩,得不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就会逐渐丧失信心,变得把作文练习当成一种沉重的包袱。为了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励他们,让学生感受成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多元评价,激发习作热情。

多元评价,指评价者的多元参与。其中有学生自评,让学生再次读自己的作文,重新感受一下写作的过程,说说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有学生互评,学生看同伴的作文,自有一种亲切感,也能够促使他们与同学比,知道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还有老师的评价,既评学生作文,又评学生“点评”,还可请家长评价,使家长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旁观者,并能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沟通。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准备一百顶高帽,送给学生。”这对我们作文评价的启发特别大。采用赏识评价,能为各类不同学生创设成功的快乐。在作文评价时,作文不仅与同学比,更注重与本人以往的习作比。只要学生在原有起点上有进步,就应在评语里充分肯定,哪怕是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激励评价上,采用作文评语的方式,将表扬肯定的话写在作文后面,对于不足的地方,口头指出,学生认可了,就自己记录下来。这样,8 在他们的本子上,留下的都是老师肯定的评价。每翻阅一次,学生就增添一份自信,多了一些成就感。

2、展示作文,体验成功乐趣。设置多种多样的作文展示台,不仅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而且还可以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不断提高自己写作水平。

(1)、在教室里布置墙报,选择学生日记中较好的请他们在班上朗读后在墙报上展览,每周定时更换。日记内容不限,有独到见解的,文字优美的,只要有可取之处就可以入选。这样,学生乐于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感兴趣的题材作为日记材料写出来。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日记上了墙报,特别有成就感,下一篇就更认真地去写了。

(2)设立作文成果记录袋: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只记录袋,由学生自行设计封面,并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作文起步”、“水晶之心”、“小苗圃”、“进步天使”等。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把在报刊上发表的和自己满意的习作放入袋内。这样,一打开这个成果袋,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品尝到成功的乐趣。乐趣是成功的金钥匙。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实施《开发农村资源 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1、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

通过研究与实验,我校语文教师作文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教师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不断学习,勤于探索,勤看书籍,勤写文章,特别是下水作文,自身素质提高很快,在近两年来,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20多篇,有的还加入了作家协会。课题组成员积极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新成果,撰写的10余篇作文教学方面论文,先后发表在《语文教学月考》、《教育管理与科研》等报刊上。武纯军老师2011年和2012年两次在沂水县作文研讨会上分别做了《放飞童心,快乐作文》《挖掘农村作文资源,拓展学生习作空间》经验介绍。他还在2012年10月临沂市第14届年会上做了《基于学情 有效指导 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的经验介绍,得到了与会老师的高度评价。课题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以及师生的作文水平。我校语文教师在进行了富有个性的教学活动后,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撰写了不少教学论文和教案,教学科研能力有了整体的提高。

2、促进了作文教学的优化.。

教师吸取了过去单一的只重知识传授,批改包办代替而收效甚微的教训,挖掘学生自己动手的潜能,注意将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系统地提出了“重视真实体验和情感的表达”,训练学生相信自己的作文一定能写好的心理素质,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综合体现各个阶段各个板块的教学之中,从而确定了“学生是写作的主体”这一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强调写真情实感

3、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作文兴趣培养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规范了训练过程,使每次的作文写有目标,评有依据,改有方向。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文、改作文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由害怕写作文到乐于写作文;由“空洞无物”到“灵性四射”;作文题材俯首可拾,佳作妙语信手拈来。

4、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学生通过阅读、记笔记、写日记、办手抄报、作文园地、社会活动等,知识容量大大增加,写作兴趣逐步增长,写作能力日渐提高,并养成了随手记笔记,随时写日记的好习惯,为更好地进行兴趣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利于阅读教学。

5、发展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作文兴趣培养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学生,使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首先,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修改作文的能力。其次,大量的阅读、记读书笔记、写日记、看画册等,发展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想 9 象能力。通过办手抄报,给习作配插图,习作内容表演,开发了学生大脑的潜能,闪现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可喜的创造力。

6、学生整体作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经过本课题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以及强烈的表达欲望,使他们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地、多形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浓厚,学生对目前作文课的满意程度提高,学生们不再怕写作文了,而是把写作文当成是一种乐趣。学生们不但作文写得多,而且文笔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多。近两年来,实验班先后有有105多篇学生作文在《语文学习报》《小学生阅读世界》《中国小作家》《课堂内外》、《少年天地》等全国各地报刊上公开发表,在各级作文大赛中共有47人获奖。我校的《扬帆》文学社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文学社。

十、课题实验研究的思考和设想

虽然我们的实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研究的实施过程中,也有困惑和无奈。

(一)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是兴趣作文的途径。生活是作文的广阔天地,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先丰富其生活。如果学生没有生活经历、感受,教给他们再多的写作技巧,那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的经验是:要想让学生喜爱上作文课,就必须使他们了解生活,热爱生活,感知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具体来讲,一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让学生明白写事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的大事,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一样能触发“独特感受”。二是引导学生理解生活,挖掘生活的真谛。三是感悟生活,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作文,不能仅仅停留在真实记录上,只有创新的东西,有新意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属于个性化的东西。因此,我们认为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深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是夯实想象力的基础,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生活有所感悟,创造出新的形象。

(二)彰显个性是作文兴趣培养的方法之一。

1、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既熟悉又有感情,内容自然就与众不同了,往往能彰显独特的个性,让学生写自己的东西,兴趣自然就来了。

2、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情感真挚是个性化作文的内涵。作文要写出个性,首先就是要敢于说真话,真实地写人记事,真实地描写社会现实和生活,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看法、真实想法。抒写真切的生命体验、感受、感悟。抒写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唯其如此,才能使文章增加厚度,展现出亮丽的个性光彩。

3、立意新奇在于思维。因此,在作文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们存同求异,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思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出一篇篇富具想象力的作文来。

(三)体现生活,洋溢趣味是我们的作文评价方式。

以赏析为主,体验成功乐趣。①多给学生一些自我评价。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我们总是给与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自我展示的机会和空间,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充满兴趣地反复阅读自己的习作,一词一句地去寻找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在班级中、在“习作园地”中进行自我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多得到些认同,少感受些失落。②多给学生一些赏识评价。我们要在引导学生相互评改时,要以赏识肯定为主,寻找作文中的优点。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生活的真实与文章的价值取向问题。在研究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习作源于生活,真实得没有丝毫水分,但确实没有多大价值,该如何解决?

2、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融合问题。儿童富于想象,小学生喜欢童话、寓言等文章样式。那么,这一类的写作是不是脱离生活,是不是不真实?我们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3、重视深化实验。开发富有农村特色的作文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构建开放的作文活动场,创设新型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开放的作文评价模式。

勿庸置疑,我们的《开发农村资源 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研究》的课题已与新课程一同上路了。我们会继续整合、提高,使孩子们的作文更富有童真、童趣,使千万朵花在我们的精心培育下更加怒放!

总之,改革作文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有许许多多方面要重新认真研究,有许许多多事情要过细地去做,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2012年11月

第五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结题报告

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

由常胜钦担任主持人的课题名称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研究》。我们于2013年12月上报课题申请、评审书,经巨野县教研室审批,于2014年3月26日正式立项。2004年10月15日,省教研室委派南通市教学研究室、教科所(主任、所长)成达如等七人组成专家开题论证组到校现场开题,给予精心指导。专家组成员有:如皋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海清、如皋市教研室主任兼教科室主任姜健荣、南通市教研室教研员陈康衡、如皋市教研室教研员刘炜平、南通市教研室中学科科长陆子君、南通市教研室教研员陈林森等。

2、课题提出的原因和背景:

我们开发和研究如皋地方文化校本教材,是基于以下思考: 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世界上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就成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最广泛团结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旗帜,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如皋地方文化史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代代世世的如皋人民的精神支柱之一,也是145万如皋人民身份的标志,是凝聚如皋人民同心同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的一个源泉。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之下。对如皋青少年进行地方文化史的教育,实际上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新世纪合格公民的需要。

⑵、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各国之间的频繁流动,而且带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碰撞。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巨大压力,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战略利益,就会处于被动守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在中国人民中间,乃至全世界人民中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如皋地方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蕴藏丰富,历来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让一代又一代如皋青少年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也是在总体上增强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应当有繁荣的经济,也应当有繁荣的文化。

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不仅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使得精神文明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对如皋青少年进行地方文化史教育,其着眼点主要在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角,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繁荣具有如皋地方特色的文化事业,实现一代又一代如皋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实现继承优良历史文化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的斗争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如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我们如皋县始置于东晋义熙七年,即公元411年,其时白蒲地区同时设置蒲涛县,石庄地区同时设置临江县。古邑如皋有着3000余年的文明史,置县历史亦近1600年。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如皋市的人民群众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地域性优良传统和作风,如淳朴敦厚、勤劳俭朴的民风;不畏艰辛、开拓进取的作风;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的文风;刻苦自励、精于研究的学风;热情待客、诚实不欺的商风;……例如:北京胡瑗、王观开一代儒风;明末冒辟疆、董小宛传千古佳话;清代许容、齐林领东皋印派之风骚;……千百年来名人辈出,硕果累累,优良传统和作风薪尽火传,代代不息,生生不止。这些是我们如皋地方和人民的极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中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和传统,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不仅要长期不懈地抓下去,而且要使传统教育规范化、制度化,使其在青少年的思想中生根、开花、结果。与此同时,还必须重视怎样使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在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的时候,不仅要充分体现如皋的历史传统,而且要体现出时代精

神;不仅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倡导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美好情操,而且又要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在编选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克服消极因素的同时,要突出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的精神层面及其对现代的有益的借鉴意义。

⑸、在改革开放时代西方文化产品大举流入我国之后,克服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显得尤为急迫。

列宁说过,“要建设共产主义文化,必须学习、吸收前人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不可置优秀文化传统于不顾,国粹主义固然是错误的,而在文化上搞民族虚无主义更是极其错误的。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时代西方文化产品大举流入中国之后,很多文化产品良莠混杂,对一代青年人往往产生不少负面影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外来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的同时,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开掘民族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就显得尤为急迫。今天的中国是过去中国的延续,今天的如皋是过去如皋的拓展。历史的“因”,铸成了现实的“果”。人们可以不提及历史,但不能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人为地割断历史。事实上,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仍然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这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不能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不受传统文化的制约,更不能超越传统侈谈当代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如皋几千年的地方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凝聚力、消溶力、包涵力、再生力。民族虚无主义者主张搞文化上的“全盘西化”,这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毁于3500年前雅利安人的入侵;埃及文明只留下金字塔、木乃伊供人凭吊;欧洲文化的“家园”古希腊、古罗马,虽曾极盛一时,但也先后中断……世界上那些一度星汉璨灿的古老文明几乎全部光华暗淡过,发展过程中都曾出现大幅度的“断层”,颇能引起后来者发出“白云千载,人去楼空”的感慨。然而,只有中国文化历尽沧桑,饱经磨难,一次又一次表现出

强大的再生能力,成为世界文化中不曾中断的古代文化,成为联结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炎黄子孙的强大纽带,成为中国各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成为我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丰富源泉。我们的如皋地方文化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数千年生生不已,正是中华文化生命力的一个佐证。因此,开发如皋地方文化史校本教材,正是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它不仅是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一次实际行动,也是对现代社会广泛流传的民族虚无主义错误倾向的有力鞭笞。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是:有力地策应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动我校校本课程的建设。众所周知,校本课程开发又叫学校中心课程规划或学校中心课程革新,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可持

续发展等特征的日益突现,教育面临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挑战,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受到的关注的程度日益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

我国的课程改革大致经历了从“国定制”到“审定制”的转变,这一转 变为保证在统一要求、统一审订的前提下,编制出多种不同风格的教材,实

现中小学生教材“一纲多本”,构建起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课程体系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世界各国在课程开发、课程改革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也有过 许多可资借鉴的教训。新形势下的课程开发和改革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确立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应当定位在使课程内容更为密

切地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二是更新知识价值观,确立最符合学生发展的知识是是有

价值的知识的观念;三是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 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课 程设计、考虑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现实,考虑未来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四是拓展课程适应内容,改

进教育方法,使课程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习生活,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整合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教育力量,加强德育和人文教育;五是树立个性化的教育观,校本课程开发要做到教材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密切结合,突出学校自身特色,引导师生独立地、自主地、不受干扰地选择教材。

如皋市别名雉皋、雉水,雅称东皋。历史上的如皋曾包括今天如东、海安的部分地区。它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风景城,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是博大精深的博物城,是可歌可泣的英雄城,是物产丰富的丰乐城。古代的文化底蕴既是今日如皋人民前进的基础,又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力材料。人文素质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人文教育应当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也应当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我们把如皋地方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开发,可以填补如皋地方校本课程的一项空白。

3、课题研究的目的、预期目标和内容:

⑴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在学习国内外课程改革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理论基础上,认真总结学校在过去办学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搭建强有力的研究机构,广泛征求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支持与帮助,本着培养个性鲜明、人格健全、特色突出的学生和挖掘学校教育资源的目的,拟通过三年左右的实验、研究,开发极富时代特征、如皋特色及蒲中特点的校本教材,促进区域、学校、教师、学生等协调发展,探索校本教材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评价机制。

对学生来说,目的是使他们能德、心、智、体、美、劳协调发展,学生个体健康成长,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健康的心理人格。对教师来说,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⑵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有三个方面:校本教材的开发机制、使用机制和评价机制。①开发机制:着重研究编写《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科学性、普适性和创造性。

其一,关于校本教材的科学性。

《如皋地方文化简史》作为校本教材,其科学性体现在:它不可能是百科全书式的无所不包,它应有适度的范围和重心。它既以如皋地域的人群为主要对象,当探求和介绍各个社会各个时代“如皋人”所创造的生活情境、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所期盼的人生意义、所遗留下来的特具文化价值的成果。《如皋地方文化简史》首先应该是一面镜子,客观、准确地反映历史,所有史料的取舍都应该有根有据,切忌任何意义上的主观臆断和歪曲虚构;同时它又不是形而上学地反映历史,而应该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做到有取有舍,体现“厚今薄古”、“古为今用”、为现代教育服务。丧失了科学性,则失去校本教材的灵魂。

其二,关于校本教材的普适性。

所谓广义的“普适性”,是指不受地域、民族、阶级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局限,被全人类共同接受、共同享用、共同创造和发展。《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所体现的“普适性”是狭义的,它是有特定区域限制的普适性,它以数十万如皋市中小学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生活在如皋地域之中或之外的“如皋人”的阅读需要。教材的编写语言应准确、简洁、活泼、明快、易懂、宜用,富有文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鲜明的教育实效。失去了读者群的校本教材会成为丧失生命力的“废品”,普适性是校本教材赖以存在和发行的根本。

其三,关于校本教材的创造性。

批判是R·默顿所说的“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的实践,它要求课题组成员对自己和他人的成果,不轻易确认和接受,而应在经验和逻辑的基础上反复考察、避免谬误。批判是理性的、革命的,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扬弃,是科学继承和发展的前提。创新是科学生命力的体现,它是批判的继续和必然发展。批判和创新始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同衍生出校本教材的创造性,构成校本教材的鲜明个性。我们的教材开发工作从批判开始,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又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批判与创新相辅相成,推动教材编撰工作持续不断地发展,这正是使我们的认识无限地趋近客观真理,但永远不可能达到绝对真理的必然要求。因此,戮力同心,从内容到形式充分体现教材的创造性,是课题组的重要使命。

②使用机制:从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在本校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两个起始年级试用《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使用人数为:初一142人、高一1258人,计22个教学班级。每周开设1节课时,列入校本课程范围。至2009年6月止,通过三年滚动教学,覆盖全校4007名学生(其中初中399人、高中3608人),计66个班级。经过三年试用,边使用边修改,最终完成定稿,交由正式出版社出版,并向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申报,争取列入全市范围兄弟学校可以选择使用的校本教材。对使用《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过程中出现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做法和效果及时注意总结、交流和研讨,形成文字资料档案。校本教材使用机制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落脚点,课题的教育意义体现在教材的使用上。

③评价机制:2009年9月至12月组织教育专家、历史学科同仁及有关师生代表对《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较客观的综合评价报告。

⑶课题研究的内容:

《如皋地方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的内容分为三个大方面: 第一个方面:教材的编写

1、概论篇:

从如皋地域和历史演进的特点,扼要揭示:⑴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源泉;⑵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根基;⑶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主要遗产;⑷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演变及特点;⑸如皋地方历史文化的融合与冲突;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如皋地方历史文化。

2、文学篇:

据现有资料,文学篇时限上溯至唐宋,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文学的沿革;⑵如皋地方历代名人名著;⑶如皋地方著名现代作家及代表作;⑷如皋地方文学团体与刊物。

3、戏剧篇:

据现有资料,戏剧篇时限上溯至明、清,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戏剧的沿革;⑵如皋地方主要剧种;⑶如皋地方戏剧创作;⑷如皋地方著名的演出团体。

4、音乐篇:

据现有资料,音乐篇时限上溯至宋代,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音乐的沿革;⑵如皋地方的戏剧音乐;⑶如皋地方的民间器乐;⑷如皋地方的民歌及参赛佳绩。

5、舞蹈篇:

据现有资料,舞蹈篇时限上溯至明代,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舞蹈的沿革;⑵如皋地方民间舞蹈精品介绍(如皋莲湘、如皋花担、如皋耥子灯、如皋倒花篮、如皋扒沟狮子、如皋木虾舞。)

6、书画篇:

据现有资料,书画篇时限上溯至元代,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书法沿革;⑵如皋地方印章沿革;⑶如皋地方绘画沿革。

7、工艺篇

据现有资料,工艺篇时限上溯至东晋,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灯彩的沿革;⑵如皋地方风筝的沿革;⑶如皋地方贴绒的沿革;⑷如皋地方木偶的沿革。

8、文博篇:

据现在资料,文博篇时限上溯至1957年,下限至现在。扼要介绍:⑴如皋地方文博事业的沿革;⑵如皋地方“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⑶如皋地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⑷如皋地方其他文物点要揽;⑸如皋地方的重要考古发掘;⑹曲艺、摄影、图书、电影等。

9、人物篇:

人物篇拟选取60位如皋地方名人,按时间年代顺序逐一作介绍:

(1)吕岱;(2)胡瑗;(3)王观;(4)王觌;(5)王俊义;(6)郭师古;(7)冒梦龄;(8)黄经;(9)李之椿;(10)李渔;(11)冒襄;(12)董小宛;(13)蔡含;(14)沈歧(15)许容;(16)姜任修;(17)石学仙;(18)冒春荣;(19)姚鹏春;(20)黄振;(21)姜恭寿;(22)范驹;(23)乔人;(24)戴联奎;(25)熊琏;(26)陈国璋;(27)顾锡爵;(28)沙元炳;(29)顾仲起;(30)沈卓吾;(31)许树桧;(32)冒广生;(33)陈一清;(34)沙元榘;(35)俞铭璜;(36)沈序;(37)黄七五;(38)戴师古;(39)宗教忱;(40)蒋峻基;(41)黄星楼;(42)许大同;(43)陈膺浩;(44)张德义;(45)冒舒湮;(46)吴敬基;(47)薛宝田;(48)邱陞;(49)何坤;(50)王玉文;(51)徐家瑾;(52)何景平;(53)季恺;(54)张正藩;(55)沙白;(56)叶邦瑾;(57)徐浩泉;(58)蔡迪;(59)黄蓓佳;(60)刘培林

10、民俗篇:

民俗篇主要简介如皋地方的生活习俗和农历岁时,如:(1)礼节;(2)婚俗;(3)生育;(4)寿辰;(5)丧葬;(6)春节;(7)灯节;(8)清明节;(9)端阳节;(10)六月六;(11)中秋节;(12)重阳节;(13)冬至;(14)腊月、腊

八、送灶、除夕等。另附方言词句撷要60余条。

11、特产篇:

特产篇主要简介如皋地方的一些久负盛名或驰誉海内外的土特名产和名菜名点,如:(1)董糖;(2)如皋火腿;(3)白蒲茶干;(4)白蒲陈元酒;(5)林梓潮糕;(6)如黄鸡;(7)如皋东串猪;(8)如皋白萝卜;(9)白蒲黄芽菜;(10)如派盆景;(11)吴窑山羊;(12)蟹灌鱼丸(蟹包腐);(13)如皋汤包;(14)水晶肴蹄;(15)董肉(跑油肉、虎皮肉);(16)如皋三醉;(17)赛海参;(18)芝麻肉;(19)扒红蹄;(20)五仁馒首;(21)如皋香肠;(22)如皋肉松;(23)“东皋牌”萝卜条;

12、人口篇:

人口篇由三个部分合成:⑴关于姓氏的常识;⑵如皋人口变迁概况;⑶如皋主要姓氏寻踪溯源。

13、长寿篇:

长寿篇由三个部分合成:⑴如皋长寿现象概述;⑵对119位人瑞的抽样调查;⑶长寿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

第二个方面:教材的试用和推广

运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在本校起始年级连续三年试用本教材,着重探讨《如皋地方文化简史》的使用价值、创新程度和实际效果。

列入如皋市校本教材使用范围后,着重探讨6所省级重点中学和本镇范围初中使用本教材的实际效果。

第三个方面:教材及课程的评价(略)

二、支撑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有关教育方面的文件:

1994年8月《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国家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2、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及课程论等基础理论: ⑴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辩证的科学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开发《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最重要的理论支撑。如皋地域的人们在形成对于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即一般世界观(宇宙观)时,必然或首先会形成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即社会历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它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二者谁决定谁的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是存在和意识这一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的具体贯彻和特殊表现。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同时强调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和反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劳动在自然界中创造出新的活动方式和新的关系,地理环境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人口作为自然前提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生产方式本身的发展,进而影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方法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以唯物辩证的观点、劳动生产观点、阶级观点、群众观点等等,以及作为观察和处理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实事求是的方法、经济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等,对我们编撰《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都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⑵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同时又是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论,即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也是课题组开发校本教材理论基础之一。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反作用的观点、关于世界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按照规律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的观点、关于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以及唯物辩证法的诸多规律和范畴(如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等)、关于认识和实践的观点以及衍生出来的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到具体的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等等,都是我们开发校本教材时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

尤其是,为了正确地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做到开发出来的校本教材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从而促进理论思维的发展,并进而完成向实践的飞跃,在实际

运用校本教材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教育效益,我们就应当自觉地遵循辩证逻辑,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把唯物辩证

法贯穿于认识的全过程,阐明认识的本质和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把唯物辩证法贯彻于理论思维,揭示出思维形式和过程的辩证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学,即辩证逻辑。我们的编写开发工作应当体现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三者一致性。

⑶创新的理论思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开发《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思想武器。胡锦涛同志指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尤其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很

快。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需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创新带来生机,创新意味着活力,创新孕育着发展。根据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在理论工作上的必然要求和生动体现,也是全体《如皋地方文化简史》编撰者的重要责任。

开发《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课程,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才能不断开拓新境界,提出新观点,创建新学说。此外,还必须敢于冲破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束缚,不拘泥于某些个别词句,不固守某些确已过时的理论,对经典史料中的具体观点,该坚持的要敢于坚持,该修正的要敢于修正,该破除的要敢于破除。要运用创新的理论思维,倡导生动活泼、民主团结、鼓励创新、鼓励探索的学术氛围,使全体课题组人员养成“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学术素养;提倡百家争鸣,反对内耗;提倡开展学术评论和学术批评,反对打棍子、扣帽子;提倡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团结,反对文人相轻和相互拆台。

⑷现代课程论相关理论:

现代课程论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关于人类学习的各种学说深刻地左右着课程论的形成与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使课程论获得了比学习心理学更为精确和丰富的理论基础。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学习不是成人学习模式的简单化,儿童的认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发展心理学为我们编写、使用和评价《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课程论基础。

此外,新课改中各家所追求的“直接理论基础”,应该是课程与教学论层面的理论基础,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基础上,综合多学科理论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历史学科亦不例外。至于后现代主义、建

构主义、实用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西方新理论”在新课改中的地位,以及它们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个人全面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这些“新理论”进行解读、批判、改造、借鉴,既不能采取简单拒斥,也绝不能简单搬用、套用,更不能说它们就是当前新课改的理论基础。

因此,历史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其说是按照课程基础理论施工的工艺学过程,倒不如说是在一定课程理念与课程框架体系基础上的理论探索的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把握和方法运用

回顾我校近3年的研究历程,我们在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上下功夫,作了一番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第一,强调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不断增强科研意识,大兴科研理论学习之风。教育的时间、空间都是有限的,提高教育质量同经济工作一样,也有个以外延为主还是以内涵为主、走粗放型还是集约型之路的问题。显然,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靠“加法”是不可取的。根本出路在于把立足点转移到依靠教育科研和教育工作者素质的轨道上,唯有教育科研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我校是江苏省暨南通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十五”期间我们依靠科研传统优势,从增强历史组教师的科研意识入手,大兴科研理论研究之风,为课题研究进一步夯实思维理论基础。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五种措施:⑴组织课题组老师研究有关的法律、法规文献资料、党的决议和意见文献资料,提高历史组教师开发校本教材的自觉性。⑵组织学习如皋市教育局编写的小学和初中的乡土教材《如皋的三张名片》(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长寿养生福地),从中领悟和借鉴编写《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的模式和方法。⑶不惜花重金聘请华东师大、南京师大、江苏教院王斌华、郑金洲、黄宗敬等8位教授、博导到校开设“月末讲座”,更新和重构教师的教育观念,为课题的实现廓清认识上的迷雾,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指点迷津。⑷学校教科室组织一批资深教师编写《理论·观点·信息》(中小学教育科研必读)一书,搜罗600多个科研理论资料,计60万字,引导课题组老师认真研读,武装思想,为实现课题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奠定理论基础。⑸学校研究、制订和完善了《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条例》,把历史课题研究的成果列入奖励范围。

第二,凸显课题研究的规范性,严格课题管理,分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

科研课题的运作关键在管理,管理可以出效益。课题管理是课题主持人的第一责任,也是学校教科室及学校分管领导的责任。我们从严格课题管理入手,抓课题的具体运作。首先,将立项课题列入教科室工作计划和学校的议事日程,在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赢得学校行政的支持;其次,不断地对研究的进度、成果进行认真自查、总结和表彰,并及

时向市县有关部门汇报;再次,对少数研究人员发生工作调动、生病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补充研究力量,调整工作安排。如朱亚新老师调往一中后,我们及时将杨卫宏老师递补进课题组;第四,每学期召开1—2次专题研讨会,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

第三,注重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争做学者型科研带头人。课题主持人发挥带头作用不是空洞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其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但主要的、大量的、经常的,是体现在率先垂范、注重创新,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每阶段的研究任务上。课题主持人刘名华老师带头创新,下了一番功夫,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第一,牢固树立课题意识。她团结课题组成员,不断强化对课题的明确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把实施课题看成是学校和教研组的一种集体追求。第二,提高历史学科教育科研本领。提高科研本领的最重要途径,就是不断加强学习。为了熟悉如皋地方文化历史,刘名华老师认真反复地研读如皋市文化局编印的《如皋文化志》、如皋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印的《如皋历史文化》并查阅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历史教研组教师在她的带领下埋头读书,四出采访,收集了丰富的史料文献。第三,争创一流业绩。历史组9位老师一手抓历史教学,一手抓教育科研。在历史教学方面,他们创造了如皋市的一流佳绩,高三年级在南通市2007年高考一模考试、二模考试中获得了如皋市均分第一和第二的成绩;在如皋地方文化史研究中,他们结合实际撰写了一批富有新意,很有创见的研究文章,为校本教材的编写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课题组教师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研究文章近40篇,在各级学术会议和论文评比中有22篇获得不同奖项。

四、课题研究成果和结论

1、课题研究取得的实际效果

⑴课题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在实施课题的过程中,历史组老师坚持教研与科研有机结合,努力探索“立足学科教学,着眼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身心健康成长”的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研究新路。在辅助性课外活动的开发方面,历史组教师与校团委、政教处密切配合,精心设计了一些文化育人活动,努力凸显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如“传承中华美德,过一个中国年”活动,不仅使学生受到锻炼,更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养成了尊长敬师、礼让助人、孝悌勤勉等良好行为习惯,学生们知中行、行中悟、悟中觉,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净化心灵。去年3月,学校编印了《白蒲中学校园诗词字帖》,聘请著名书法家沈正挥毫,印制5000册,人手一本。历史组老师主动请缨,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在鉴赏优美诗词、精美书法的同时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起到了潜移默化、陶冶心灵、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市关工委来校举办《如皋胡瑗展览》,历史

组老师抓住契机组织学生按照如皋乡土文化历史,在全校范围掀起了一股“研究历史,传承文化,培养美德”的热潮。市电视台记者还专程来校现场采访并给予报导,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⑵课题研究有效地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提升了教师的师德素质水平。历史学科以实现育人的全员性、全程性、全局性为目标,营造了浓郁的学科氛围,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努力构建科学的学科教学模式。教研组全体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有效地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师德素养。历史教研组组长杨卫宏同志先后被评为2006年如皋市师德标兵、如皋市第六届文明新风典型、南通市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他的事迹感人泣下,《南通日报》以半版篇幅、题为《道德良心的典范言传身教的楷模》给予报导,在六县一市三区教育系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以青蓝工程和课题研究为抓手,持之以恒地实施培养青年教师的“四策”:一策“出点子”,为每位青年教师提升自我、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出谋划策;二策“放样子”,运用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成功之道去启发青年教师,如“低起点高落点”、“严而不过格”、“松而不懈怠”、“亲而不过密”、“放而不抛弃”等具有独到性的教学策略给青年教师指点迷津;三策“建模子”,构建适合校情、学情的教学模式,寻求高效优质之路,提升青年教师的学养和教艺;四策“搭台子”,组织青年教师人人上汇报课、评比优秀课、开设公开课,让其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尽管学校生源是“二类苗”,不尽人意,但历史组的成绩在各级各类考试中一直保持高位走强,稳居如皋市第一、二名。“一花引来百花放,万紫千红春满园”,曹娟、朱亚新、徐静、季燕、施炜炜、陈建军等6位老师先后与杨卫宏结成师徒对,相继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成长为教学骨干或把关教师;季燕、施炜炜所执教的评优课在市,校多次获得一二等奖;朱菲菲老师所上的示范课以理念新、方法活、效果好赢得了同行的一致好评。2003年,杨卫宏与季燕获得“南通市青蓝工程优秀师徒对”光荣称号。在新课改的浪潮中,历史组教师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先后在省市以上刊物发表研究文章35篇,其中张俊老师的论文《中学历史环境教育方法谈》刊《环境教育》杂志2004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给予转载。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师集体的统一是最有决定性的一件事情,最年轻、最没有经验的教师,如果在统一的、真诚团结的集体里,……也要做出更多的事情来。”我校历史组教师以课题研究为纽带,以新课改为契机,不断步入充满“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教改天地,领略“御风而行”的快感,体验“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成就感。

⑶课题研究凸显了校园文化特色,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和整体素质的优化。三年来,我们以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精神为核心,寻找中华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联结点,凸显校园文化建设,以此作为高中学段的教育重点。在目标的确立上,我们既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又兼顾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既考虑高、初中的衔接和差异性,又考虑高中学段教育的渐进性,把地方文化史教育的目标落实在“立身、做人”四个字上。在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上,我们力求地方文化历史、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突出“爱国、富国、强国”教育。在教育的途径方法上,我们配合政教处、团委会、学生会和各班班主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本,努力开掘丰富的乡土历史文化教育资源,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健康成长。在校园文化环境的打造方面,我们向学校行政建言献策,不遗余力,为全校形成园林式的育人环境提供诸多合理化建设。学校先后两次被评为“江苏省绿色学校”,成为中国瑞典环境教育小硕士教育(YMP)实验学校,《南通教育》报以“为了永恒的绿色”为题及时报导了我校的环境教育活动,历史组在这方面也功不可没。

2、课题研究成果形式、数量、刊发及获奖情况: ⑴专著类:

《如皋地方文化简史》[校本教材](试用本)[约20万字]全一册,主编:刘名华 编写组成员:历史组全体老师

⑵发表和待发表论文类(计41篇)

1、《历史学科说课必须处理好四对关系》,刘名华,刊《南通教育研究》。

2、《“牧羊业大潮”与澳大利亚民族经济的形成》,刘名华,刊《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3、《张謇解决教育经费问题的主张与实践》,刘名华,刊《南通工学院学报》。

4、《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同步训练》,刘名华,刊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报》。

5、《解读文综试题,学会应对策略》,刘名华,刊《考试报》。

6、《白蒲一代名仕沈歧》,沈恒希,刊《南通今古》杂志。

7、《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沈恒希、夏健,中国和平出版社正式出版。

8、《清代白蒲镇地图解读》,沈恒希,刊《南通今古》、《如皋文史》杂志。

9、《如皋历代状元何止一人》,沈恒希、仲彩燕,刊《江海晚报》

10、《范湖洲胜迹探幽》,沈恒希,仲彩燕,刊《南通今古》、《如皋文史》杂志。

11、《百年老校范湖洲小学始创述析》,沈恒希、仲彩燕,刊《如皋教育研究》、《如皋文史》。

12、《清范湖洲“南园十子”述略》,沈恒希、仲彩燕,刊《如皋文史》。

13、《大和尚碧山抗倭》,沈恒希,刊《江海晚报》。

14、《天缘巧合的冯氏家庆》,沈恒希,刊《江海晚报》。

15、《法宝寺的巨蟒》,沈恒希,刊《江海晚报》。

16、《状元朱希周其人其事》,沈恒希、仲彩燕,(待刊)。

17、《朱氏源流与如皋朱氏族人略考》,沈恒希、仲彩燕(待刊)。

18、《清代白蒲名仕沈歧》,沈恒希,刊《江海晚报》。

19、《<张氏宗谱>残本谈片》,沈恒希、仲彩燕,(待刊)。

20、《为徽、京剧<双合印>(通如本)反面角色郑东海正名》,沈恒希、秦镜泽(待刊)。

21、《巧于周旋,为我所用》,曹娟,刊天津《历史学习》杂志。

22、《英日两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曹娟,刊天津《历史学习》杂志。

23、《德国何以成为二战的元凶》,曹娟,刊《中学历史教学》报纸。

24、《浅析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杨卫宏,刊《南通教育》杂志。

25、《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的二重性》,杨卫宏,刊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6、《试论班主任工作中的角色变换》,杨卫宏,刊《现代教育方略》一书。

27、《新教材再修订建议两则》,曹建平,刊《历史学习》杂志。

28、《三百年来第一宪——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几个问题》,曹建平,刊《中学历史教学》。

29、《冲刺600分——高考二轮复习资料》(2.5万字),曹建平,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

30、《高中新课标阶段测试卷》,曹建平,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

31、《必修本历史教参》(4万字),曹建平,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32、《木兰诗主题商榷》,张俊,刊《中学语文教学之友》。

33、《“宗法制和分封制”教学方法》,张俊,刊《中学历史教学》。

34、《调整顺序,优化教学》,张俊,刊《中学历史教学》。

35、《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伪探究》,张俊,刊《中学历史教学》。

36、《中学历史环境教育方法谈》,张俊,先后刊《环境教育》、《人大复印资料》。

37、《名篇指瑕二则》,张俊,刊《中学语文教学通讯》。

38、《教泽长流的吴敬基先生》,沈恒希、秦镜泽(待刊)。

39、《林梓的史话与趣说》,沈恒希、彭新奎,刊《江海晚报》、《如皋动态》报。40、《白蒲近代名仕吴敬基》,沈恒希、秦镜泽(待刊)。

41、《同根连枝的葛氏与诸葛氏》,沈恒希、葛汝根(待刊)。⑶获奖论文类(计22篇):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刍议》,刘名华,南通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2、《教师形象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刘名华,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3、《未雨绸缪迎挑战,课堂教学担重任》,刘名华,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4、《对中学生“蛋壳心态”的几点思考》,刘名华,江苏实验区优秀成果奖。

5、《解读文综试题,点击应对策略》,刘名华,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6、《走进新课程,与课程改革共成长》,刘名华,南通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7、《OEH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曹娟,南通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8、《以“四敢”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曹娟,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9、《模糊艺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曹娟,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0、《简析热月政变发生的原因》,曹娟,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1、《2003年高考历史试卷的特点及2004年的备考方略》,曹娟,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2、《生命中的重要一站》,曹娟,南通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13、《略论汉武帝的经济改革》,曹娟,江苏省“师陶杯”论文三等奖。

14、《中国古代的郡县制度》,杨卫宏,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5、《同名异义和“名不副实”的历史概念》,杨卫宏,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6、《关于一些历史概念的辩正》,杨卫宏,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

17、《创新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杨卫宏,江苏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18、《班主任效应刍议》,曹建平,江苏省“师陶杯”论文三等奖。

19、《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曹建平,南通市优秀论文一等奖。20、《“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曹建平,江苏省优秀论文三等奖。

21、《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思考》,张俊,江苏省“师陶杯”二等奖、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江苏省“五四杯”二等奖。

22、《改革历史教材,挽救学科危机》,张俊,江苏省“五四杯”二等奖。⑷优秀公开课类:

1、施炜炜:2003年市“三课”比赛三等奖。

2、施炜炜:2005年市“三课”比赛二等奖(另,开设公开课多次)

3、朱菲菲:2005年开设市示范课。

3、课题研究的结论:

旨在策应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本课题,以凸显校园文化建设为特色,以开发和普及地方文化历史遗产为重点,经过3年多的探索与实验,不仅初步证明本课题研究与实验具有针对性,而且证明了其理论假设的科学性和实践操作的可行性,60多件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以学生为主体、以历史学科教

学为主阵地、以丰富多彩的班团队会为活动载体,创设“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以及以骨干教师为核心,以学科组整体联动为特色,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科研过程,彰显了本课题研究的模式特征。我们立足于建设先进文化,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开掘地方历史文化,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以育人为落脚点,寻找中华文化、地方文化和校园文化三者的最佳融合点,这样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我们不仅积淀了学校自身的文化,而且初步实现了师生双方的“共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历史学科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一份可喜的贡献。

4、思考与展望:

⑴《如皋地方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决非三、五年的实践就可圆满完成的。有些研究内容,如年级滚动教学的周期性、教学效果评价的量化问题等等,尚需时日进行深入的实验。此外,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轻视传统历史文化教育的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高考升学率具有强大挤压作用的问题等等,都还没有妥善地解决,有待本课题的延续研究和进一步推广,去寻求历史的解答。

⑵对高、初中学生进行地方历史文化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只有政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体,才能综合各方面的社会力量,统筹各种教育资源,为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如果没有政府做主体,只有一所学校的积极性,就不能调动教育以外的有关资源,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和良好环境,素质教育就不能落实。“十一五”期间,应从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目标出发,不断修改、完善这一校本教材,力争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取得更大的教育效益。

(二OO七年五月)

下载农村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结题申请(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初中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研究—结题申请(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课程资源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资源的性质和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因此,课程资源开......

    校本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校本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日期:2012-11-16]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校本课程开发最早是1973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辖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一次国际......

    农村中学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浅析

    开发生物课程资源的心得体会。 武威第四中学 谢红生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教育理念得以更新,教育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呼唤与之相匹配的课程资......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实验方案 作者:王桂芹(十„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97 更新时间:2011-10-10 热 ★★★ 【字体:小 大】一、问题的提出与背景分析 1、校......

    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与研究

    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 《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研究》研究报告 南京市玄武区教研室 陈立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尤其是传媒手段等的突飞猛进,早已......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实验方案 作者:王桂芹(十„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97更新时间:2011-10-10热★★★【字体:小 大】一、问题的提出与背景分析1、校本课程资......

    “农村初中化学课外实验资源开发”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化学课外实验资源开发”课题结题报告 城固县南坎营初中 徐小军 一、课题的提出 初中化学是中学化学的启蒙阶段,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关于开发学生作文资源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关于开发学生作文资源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作者:王夕珍 更新时间:2010-11-23 一、选题的意义 小学生作文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技能以及思想情感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