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善与恶六年级作文(精选合集)

时间:2021-03-03 10:4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描述善与恶六年级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描述善与恶六年级作文》。

第一篇:描述善与恶六年级作文

善是夜里照亮小路的路灯,它无时无刻不在帮助人们通过阴森的街道。相反的,恶是夜里躲在路旁的坏人,晚归的人可要提高警觉,以防“恶”的侵袭。虽然人们大多希望把“恶”斩草除根,但善恶是并存的,缺一不可,有善,就一定会有恶;有恶,就一定会有善存在,它们是互相的关系,故虽然希望只有善,但终究是无法永远将恶拔除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描述善与恶六年级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描述善与恶六年级作文1

一章章扣人心弦的情节,一段段畅致淋漓的描写,无不体现着西游记的独特魅力,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神魔小说,故事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细心品读《西游记》你会发现,每个精彩的故事中,都交织着两种相反的势力——善与恶。在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途中,恶,指的当然是一切阻碍他们取经的妖魔鬼怪了。这些妖怪面目狰狞,凶残嗜血。但通过品读西游记,我发现,这些无恶不作的妖怪本是属于天界的某位大将或仙童,就好比大家较为熟悉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他们因想吃唐僧肉而与孙悟空进行对抗,结果却被打败,现出了原形:原来他俩竟是帮太白金星看守金炉和银炉的两位童子。

读到这里,我感慨不已,一个人,不论你的品行修养有多高,一旦你心中起了恶念,超过了自己的底线,同样也会成为罪恶的化身。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善性,也有恶性,我们人就是在这善恶交织的社会中一步步自我成长的,但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但你放纵自己,让恶念如杂草般蔓延,受到外界诱惑的影响,最终只会自食其果。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是如此,就连《西游记》中的唐僧亦是如此,只是,他能够很好地抑制住自己的恶念,而其他三人却因一时不能及时抑制住恶念,酿成大祸被贬下凡,随唐僧进行艰苦的西天取经,最终才回归本善。这就证明了一句广为通用的俗语:“学坏三天,学好三年。”

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我们中间的一些人又何尝不是像妖魔、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那样。我们通常会在不知觉中犯下许多的错误,而如果当你发现了这些错误却不自觉改正的话,就会让不良习惯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发芽。

当考试遇题不会时,请再思索一下,不要怀侥幸心理左瞟瞟右看看,当看见地上有钱时,应怀一颗磊落正直之心,拾金不昧......这些,何尝不是我们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一旦你养成了这些恶习,跨出了象征着“恶”的第一步,而如果不及时改正,最终只会成为像《西游记》中的那些所谓的妖魔鬼怪。

有时候,善与恶只有一线之差,能够认清自我,克制自我的人就能从这个漩涡中脱离出来,成长得更多,相反,如不能,就会跌入万丈深渊,最终迷失自我。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所有的善与恶都是考验我们的一个门槛,只要我们心中坚定,跨过门槛,就能像唐僧师徒四人一样,取得生活的真经。

描述善与恶六年级作文2

树虎是一种有情有义的动物,倘若有一只树虎被树胶粘住,那么其他的树虎便会对它不离不弃,轮番喂食。一百多年前,有一群人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发现了树虎习性的人们被它们的行为打动了,于是人们善意地将粘有树虎的树迁移至森林深处,以此来保护更多的树虎。然而,猎人们利用树虎的特性,恶念滋生,他们捕光了所有的树虎。从此,这种有情有义的动物便在世上绝迹了。善与恶的对比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善与恶全在人的一念之间。在这个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时代,那群工人们为了发展工业而对森林大肆砍伐,使动物没有栖息地,这种行为与猎人们大肆捕杀树虎有何区别呢?帮助树虎迁徙,保护树虎,这个举动固然是出于善良好心,但破坏了它们本来的生活环境,这与扼杀它们有何区别呢?行善就要行到底,切不可半途而废,给人留下话柄。

在当代社会中,好人比比皆是,坏人亦比比皆是。老人跌倒,好心人善意地伸出援手,却被老人诬陷为撞倒自己的人,这难道不是老人恶念滋生而故意为之吗?利用别人的善良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当下,不少黑心商家利用人们善良无知的心理,进行各种诱惑欺骗,加入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剂等祸害消费者的健康;楼房建造业偷工减料,使用不过关的装修材料来谋取更多的利润,这种行为也对消费者们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但是善良之人也是有的,就如昆山义卖的周火生爷爷,他组织团队到各个中小学去卖书、文具等,然后将卖得的钱全部捐给慈善机构以帮助贫困家庭;北京一家栗子铺老板会因栗子质量不好而主动向顾客道歉,然后关门,亲自去寻找货源,以此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善良与邪恶是人的品质的体现,是人的思想境界的体现。

善良是人的本性,然而邪恶是那些意志力软弱、见利忘本的人的思想体现。倘若那些猎人们对金钱的欲望没有那么大,意志力再坚强些,那也许现在我们还能一睹树虎的'真身,而不是只停留在对树虎的无限遐想中。

善良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的体现,学识不一定要渊博,但为人要善,为人善才能受人敬重。古语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自古以来人们就崇尚善,所以善是中华文明的彰显,我们要积极地继承和发扬,善待自然,善待他人,摒除恶念。

描述善与恶六年级作文3

闲来无事,与友人聊。聊着聊着,就聊到“善”与“恶”的话题上来了。友人问我,何谓善?何谓恶?我一时无言以对,不知如何作答。后来,想起了佛教《禅宗语录》里的一例公案,就以此作答。

明朝有位高僧,谥号中峰国师。他禅定力深,智慧超卓,并博通古今,辩才无碍。一日,有几位儒生特意上山拜访,作难国师。

儒生难曰:“观世间行善积德之人,子孙不兴;作恶造罪之人,反而家门隆盛。按此,佛所说的因果道理便无法实证。请问国师作何解说?”

国师答曰:“世俗之人,情见未曾洗涤,以致有认善为恶,认恶为善的过咎来。不但不责怪自己是非颠倒,反而却埋怨因果报应无稽。”

几位儒生不解地又问道:“善恶迥异,怎么会看成是相反的呢?”

于是,中峰国师便让他们各自谈谈自己的观点、看法。或说“打人骂人是恶”;或人说“敬人利人是善”……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各执异端,孰是孰非?难以分辨!

中峰国师却说:“未必如此”!

意思是说,你们对善恶的认识还不够透彻,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还未能认识到善恶的本来面目。所以,你们所说的不一定完全正确。

既如国师所说,那么善恶之别,又作何解说呢?

中峰国师说:“善恶有真假之分;利人有公私之异。”

又说:“凡是有益于人的都是善,只利于己的全是恶。有益于人,即就是骂人、打人都是善;只利于己,那怕是敬人、利人全是恶。利人是公,公即是真;利己是私,私即是假。出自真心利人是真;表面假装行善是假。无所希求而行善利人的是真;有所希求而行善利人是假。到底是真是假?还须自己细心体察。”

中峰国师的一翻对话,说的几个儒生瞪目缩舌,无言以对,不欢而散,不辞而别。

友人听了这个故事后,却点头含笑,若有所悟,欢喜而去。

我想,凡是听了这个故事的人,应该有所启发,应该明白善恶的真假,公私的利害。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应时时检点自己的起心动念,意念究竟是公是私?发心到底是真是假?行为真正是善是恶?常使自己心存善念,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做损公利私的坏事。争取做一个“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的好公民。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回归自性。

描述善与恶六年级作文4

有一位老人,他喜欢坐在小镇外的林荫道边。因为风尘仆仆的旅行者问他这个证里住的是什么样的人,你刚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非常可爱,我在那里开心极了,他们和善,慷慨,乐于助人,那太好了,这个镇里的人也差不多。夜色朦胧,旅行者决定在这个小镇中住宿一晚,明天再继续赶路,他进入梦乡似被施什么法术?“孩子孩子别跑,有车,有马车。”孩子好像被什么吸引住了向马路对面狂奔去。直接那马车小孩子撞来与行者飞奔过去,发些身体像被穿透了,摸不到和疫苗有一位年轻人只生扑过去把孩子从那死神那里夺回来了。幸运的是年轻人也没事。孩子的妈妈,泪水夺眶而出,一边教训着孩子,一边感谢这位年轻人旅行者的妻子笑了,还是欣慰,这样他更加肯定这个小镇是他所想的。随后他醒了,他安然的离开了老头见状,似春风拂面一般。

第二天另外,旅行者经过这个小镇。也到老人跟前问他镇里住的是什么样的人,你刚经过的那个镇上的人怎样那是个可怕的地方,他们自私刻薄,没有一个愿意帮助别人,恐怕你也会认为这里的人也是如此!老人冷冷的说。天色渐渐的暗淡了下来履行者只能在此借宿一晚,明天再赶路,他也走进了这个小镇,乌鸦在树上,诡异的很安静。

旅行这一说下边很快进入了梦乡啊!一位老人摔在地上,却没有人去搀扶旅行者也是很不屑的与老人擦身而过,随后他踩到了狗屎。天空中的黑云压着让人喘不过气来。旅行者再度前行,发现地面上有很多的垃圾,不堪入目。一位穿着黑衣服戴着黑口罩的男人偷偷摸摸地靠近了,一位妇女两旁的人若无其事,包括旅行者他想这里的人真可怕,前面来了个老人摔倒了地上碰瓷的,现在还有小偷!紧接着有几个抢劫犯,手中拿着一把刀,让亿打劫还伤人,在那短短的几分钟的时间,毫无征兆的此项旅行者。满脸惊恐的旅行者醒过来了,满头大汗的。如同发疯了一般,老人见状,嘴角上扬微笑,原来老人就是那个操控者梦境的人。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要是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应该是自私自利。

描述善与恶六年级作文5

从前,有一个老鼠家庭,一对夫妇带着两个儿子生活在森林里。因为母亲没什么文化,就给老大取名为大毛,老二取名为二毛。

一天,兄弟俩被母亲赶出门去采果子。好吃懒做的大毛边抱怨边想着歪主意。嘿,他看到了前面的白兔姐姐手里有好多的桑果,于是想不劳而获,去抢了白兔姐姐的桑果好回去给妈妈交代。大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乌龟姐姐的桑果篮抢走后,一溜烟的跑走了。留下乌龟姐姐在原地嚎啕大哭。这会,二毛的篮子里装着满满一篮的桑果。回家路上忽然听到了一阵阵哭声。走前一看,原来是乌龟姐姐。“你怎么了?哭成这个样子?”二毛细心问道。“我,我的桑果,我准备拿回去给生病的妈妈尝的,没想到被人家抢走了。我如何是好啊。”乌龟姐姐边哭边倾诉道。二毛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桑果篮,想也不想的就把全部的桑果给了乌龟姐姐,“这下我可以交差了。谢谢你。”乌龟姐姐感激的说道。

两手空空的二毛正愁着呢,自己把桑果全部给了乌龟姐姐,自己回家可怎么和母亲交代啊。不管了,大不了给母亲骂上一顿。明天才去采更多的桑果给母亲。嗯,就这么定了。

“快,快进来。你看看爸爸这是怎么了?”刚刚走进家门就听到大毛着急的呼喊。“你,你们去明清湖中采一种叫百叶草的东西。快,快……”妈妈用急切的对我们说。于是大毛和二毛连忙的往明清湖跑去。大毛赶到明清胡,可是自己不会游泳啊,怎么办呢?这时,他看到了一只乌龟,走近一看。呀!是刚刚那个被自己抢劫的乌龟姐姐啊。那可怎么办啊?于是赖着脸皮走上前去道:“你,你好啊。你可不可以帮我个忙?”“噢,我记得了,就是你抢了我的东西。走开走开,我可不想理你。”乌龟姐姐呵斥了大毛。吓得大毛迅速跑走了。二毛呢?它虽然赶到了明清湖,但是它可不会游泳,那么怎么办啊。“嘿,怎么了?”忽然身边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噢!原来是乌龟姐姐。“我要去给妈妈在湖里采一种叫做百叶草的东西,可是我又不会游泳,你说那么可怎么办啊?”二毛着急的说。“小意思,你看我是啥,龟呀,我可是咱们湖里的游泳冠军啊。看我的”乌龟姐姐说道。于是二毛拿着乌龟姐姐采的百叶草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人有好报,恶人嘛。就是会有恶报的。

描述善与恶六年级作文

第二篇:善与恶——读《悲惨世界》

~-4-25有感《悲惨世界》——一部闻名遐迩的世界名著,它把惨淡荒芜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尽收眼底,让我不禁感叹人性的微妙。当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嫌弃鄙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消弭了他重新做人,改过向善的信心。是宽大为怀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反而将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并嘱咐道:“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我终于相信,人是可以改变人的,正如主教以宽大、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给了他无限的希望,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得到人民的爱戴,摇身一变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长。这一切使我既感动又欣喜。然而欣喜之余却又陷入了深深的思绪之中。从囚犯到市长,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无疑是人性的巨大转变。面对着穷困潦倒,世态炎凉,将会产生两种人:第一种是卑微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的本性再也无法隐藏。就如书中的德纳第,他为了钱财不惜一切进行诈骗,一会声称是演员,一会儿又变成了画家,但他再高明也掩盖不住他丑陋的本性。其实在当今社会也不乏有一些为了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凭借职权贪污受贿者;在重大赛事中为得到好成绩而服用兴奋剂者;还有小到考试作弊者……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不可能永久。另一种则无论什么情况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大、善良因而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震憾。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本文的感点抓得好,围绕人性中的善与恶,自然联系现实,感言发自肺腑,很有感染力。读感文的结构清晰,议论中饱含情感!(肖冉)

第三篇:善与恶中学生演讲稿

一章章扣人心弦的情节,一段段畅致淋漓的描写,无不体现着西游记的独特魅力,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神魔小说,故事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细心品读《西游记》你会发现,每个精彩的故事中,都交织着两种相反的势力——善与恶。在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途中,恶,指的当然是一切阻碍他们取经的妖魔鬼怪了。这些妖怪面目狰狞,凶残嗜血。但通过品读西游记,我发现,这些无恶不作的妖怪本是属于天界的某位大将或仙童,就好比大家较为熟悉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他们因想吃唐僧肉而与孙悟空进行对抗,结果却被打败,现出了原形:原来他俩竟是帮太白金星看守金炉和银炉的两位童子。

读到这里,我感慨不已,一个人,不论你的品行修养有多高,一旦你心中起了恶念,超过了自己的底线,同样也会成为罪恶的化身。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善性,也有恶性,我们人就是在这善恶交织的社会中一步步自我成长的,但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但你放纵自己,让恶念如杂草般蔓延,受到外界诱惑的影响,最终只会自食其果。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是如此,就连《西游记》中的唐僧亦是如此,只是,他能够很好地抑制住自己的恶念,而其他三人却因一时不能及时抑制住恶念,酿成大祸被贬下凡,随唐僧进行艰苦的西天取经,最终才回归本善。这就证明了一句广为通用的俗语:“学坏三天,学好三年。”

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我们中间的一些人又何尝不是像妖魔、像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那样。我们通常会在不知觉中犯下许多的错误,而如果当你发现了这些错误却不自觉改正的话,就会让不良习惯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发芽。

当考试遇题不会时,请再思索一下,不要怀侥幸心理左瞟瞟右看看,当看见地上有钱时,应怀一颗磊落正直之心,拾金不昧......这些,何尝不是我们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一旦你养成了这些恶习,跨出了象征着“恶”的第一步,而如果不及时改正,最终只会成为像《西游记》中的那些所谓的妖魔鬼怪。

有时候,善与恶只有一线之差,能够认清自我,克制自我的人就能从这个漩涡中脱离出来,成长得更多,相反,如不能,就会跌入万丈深渊,最终迷失自我。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所有的善与恶都是考验我们的一个门槛,只要我们心中坚定,跨过门槛,就能像唐僧师徒四人一样,取得生活的真经。

第四篇:9慈善的善与恶

9《慈善的善与恶》

欢迎各位来到罗辑思维。这两天大家都在忙着过年,这两天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迎头碰上一个词叫:春晚。不管你看还是不看,爱看还是不爱看,它就在那里。当然,前不久有一个著名的媒体人发了一条微博。

说春晚办得太烂了,那么难看。不如把央视账上的那笔钱划出来吧,我们把这笔钱捐给穷人吧,给穷人办几个希望小学也是好的,也不至于办那么烂的春晚。这句话嘛当然老百姓是最爱听的了。一边哄春晚,一边大家说反正用央视的钱做慈善嘛,那还不是好事吗?

我当时就发了一条微博反对这个观点。当然我不是从替春晚辩护的角度,我是针对后半段,就是这样做慈善真的有用吗?就我对慈善粗浅的理解,我知道答案可能是未必。我第一次得到这个概念是听周其仁教授的演讲。

周教授告诉我们一个特别奇怪的结论。他说非洲很多国家农民吃不上饭,往往正是因为西方国家大笔的粮食援助。好奇怪啊,你这边啼饥号寒吃不上饭,我给你饭吃,结果我害了你。这不是那个谁和吕洞宾的关系嘛。

你听周教授的这个结论,他有他的推导过程。因为一笔援款来到了非洲,你靠谁来发放?你不可能直接每一块粮食就蹦到了田间地头和每家的锅里,你需要靠他的政府机构来发放。

可是非洲国家的那些政府机构,老天爷啊,那真是天晓得啊,他的管理水平,他对贪污腐败遏制的能力那是差得很,这是西方现代国家无法想象的那种差。所以很多来自联合国的援助粮食就被层层的官员瓜分,中饱私囊。可是这些官员要的是这些粮食吗?不是的,要的是银子。所以还得把这批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三文不值二文在市场上甩卖掉,他们换来钱。

可是你要知道,这样一来,遭灾的就是那些还而已靠辛勤劳作种粮食、卖粮食的非洲土著居民。因为他的粮食面对的市场竞争是那些白来的粮食,他怎么竞争得过。所以这批还本来活得下去的农民,现在也活不下去了,也沦为赤贫。

这就是慈善的难题,因为慈善不是正常的商业活动。正常的商业活动构建和谐社会,是因为每笔交易都是你情我愿,所以大家都很乐呵,所以它是一种财富正常的流动方式。而慈善不是,慈善是生生的把富人的钱通过某一种社会管道转移给穷人。好,这某一种社会管道就是容易爆发各种各样病变的一个癌症。

我们的财富是不是能够穿越这个社会管道来到穷人那里,反而成为一个问题。所以慈善通常会有两大难题。第一大难题就是,原来的穷人他的社会结构有些缺点你能不能克制住?比如我们刚才讲的贪污腐败,这个缺点你克制不住,你对非洲国家援助越多,你就会把这些贪官污吏、这些独裁者喂得更肥,他对国家的控制能力就越强,穷人越不得翻身。

美国哈佛大学有两名教授,从1972年一直跟踪到2006年,做了一个调查。调查得出来的结论也许你会瞠目结舌。因为他的结论是:一个国家得到粮食援助每增加10%,这个国家的暴力**程度就会增加1.14%。

道理其实也很好理解了,因为一个穷人,一个底层的贫民,他是没有办法直接拿到援助粮的。援助粮一部分被政府官员贪污走,还有一部分呢,那就是拳头大的是哥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些反政府武装,那些游击队,因为他们是有组织的暴力啊,他们就会劫持这批粮食,从而让这批武装变得非常之强大,从来不缺吃的,不缺喝的。

比如最典型的就是索马里,出海盗的那个地儿。他的政府基本上在全国是失控的。所以大量的援助粮,其实都在半道被这些武装组织,什么海盗啊,游击队啊,反政府武装给劫持走。所以把他们喂养的倒是很肥,所以底层老百姓的境况几乎没有改善的余地。这就是慈善的一大难处。

而慈善遇到的另外一个难处就更麻烦。就是穷人原来的社会结构当中未必都是坏的,甚至有一些好的因素因为外界的大量慈善资源的到来,会破坏这些好的东西,从而让当地的情况非常恶化。

非洲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要知道在白人来到非洲之前,这个大陆虽然比较落后,但落后你看跟谁比。跟白人社会比可能落后,但是他常年人类社会它也在那繁衍,它也在生养,孕育自己的文化,甚至有些地方还非常富庶。

可是为什么白人来了之后,整个非洲大陆一片赤贫呢?当然有人会说,这是什么黑奴交易啊,什么殖民统治啊。可是20世界要知道,黑奴交易不存在了,殖民统治也基本结束了。

为什么非洲到现在似乎变得越来越穷,尤其是二战之后到近十年之前。这十年之内,说实话中国对非洲还是做了很多贡献的,非洲很多国家在渐渐地改善。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非洲天天出现什么干旱,大规模的粮食欠收,瘟疫,甚至像艾滋病这样的事件。非洲人民的情况实际上是逐渐地恶化。其中说到非洲有一个地区,就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这一部分地区。

这个地区的地名叫沙赫尔,就是从这边的布基纳法索,然后苏丹,到这边埃塞俄比亚的这一部分,这一带,也就是说农耕和放牧两个经济带结合的这一带。就由于20世界的很多西方的白人统治虽然撤出,但是外在对当地社会的社会生态的这种扰动,导致了当地陷入了几乎是绝望一般的贫穷。

发生的机理是什么呢?其实也是因为慈善。当时这一带主要是法国人的殖民地。法国人一看,说这个地方缺水啊,那我们用我们的高级技术给你们解决这个问题。打井,井也便宜,20万美金一口,打了好几千口井。

要知道原来这一带,它的农耕民族和这种游牧民族,相互之间是形成了一个当地的生态的。游牧民族走来走去,然后一旦出现干旱欠收,就卖一些马匹、皮毛给这些农耕民族,双方都还活得下去,甚至沙赫尔也曾经是非洲大陆上一个非常强盛的帝国。

可是这些水井打了之后,情况就变了。因为一口水井可以更多的掘取地下水,这些地下水上来之后,那些游牧民族那还游牧个啥啊,就逐水草而居了嘛,他就盯着这口井了。然后就过度放牧,过度放牧就导致了草原沙化,更大规模的沙漠化。当地的气候,当地的生态进一步的被破坏掉。所以这一带反而是非洲最主要的战乱、饥荒和瘟疫的策源地。

所以,毛主席他老人家说,人做一件好事不难,一辈子做好事才难。而我今天要补一句,一辈子做好事,而把好事真的产生好的结果,才是真正最难的啊。

那到底改怎么做慈善呢,这可能是郭美美,也是中国红十字会,也是我们大家都要思考的问题。有很多人得出结论说,说中国人就是道德水平不高,搞什么慈善啊,对吧,得教育,继续教育。其实真的不是这样,中国人的道德水平一点都不低。我给你随口举个例子。

1930年的时候,上海已经是善堂林立,上海民间捐赠的各种慈善基金,当年的支出大概是300万大洋。听着好像也不多,不就300万吗?现在在北京也就两居室的事。可是要知道,当年1930年的时候,整个上海市的公共财政支出才700万。

换句话说,民间的慈善资金已经达到了政府公共支出的40%,这样的比例世界上哪个国家曾经达到过呀,所以说中国人是坏人吗,根本就不是。因为善行这件事情,孟子说嘛,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的利他和一个人的自私是一个人性的两面,这是根植在进化过程当中每一个人的人性深处的。

理解不了利他就理解不了自私嘛,所以,慈善这件事情,每个人心里都有。我们现代社会,现代国家要做的事,把每个人的善心和善行,能够整合起来,变成一件对社会真正有利的事情。而这个工程,则是一个非常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那么今天的红十字会到底应该怎么做慈善,因为爆发郭美美事件之后,他们也很委屈,因为郭美美跟他们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到今天为止你会发现,很多社会对红十字会的捐款几乎为零。那应该怎么办?我觉得这样的方法不用我们今天给他想,一百年前就有人把这件事情已经做得很好,而且就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这就让我们不得不说到协和医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协和医院是个好医院了,北京王府井口的那个好医院。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一百年前,当协和医院创办的时候,它不是中国最好的医院,它是全世界最好的医院。

协和医院不是中国人创办的,是美国人洛克菲勒,大富翁,他晚年了嘛,要开始向全世界捐赠。捐赠得最多的当然是美国本土,第二多的就是中国。当时洛克菲勒就想在中国捐赠一项医疗事业,准备花很多钱。

所以1909年,那个时候还有皇上的时候,他就派了一个调查团到中国来,搞了一次大摸底调查。后来又派了一次,大概是1912-1914年,而且是派了他的亲儿子,小洛克菲勒到中国来。后来写了一份报告叫《中国的医学》。这份报告还是中国医疗史上最重要的一份文献。

调查团最后给老洛克菲勒提供了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就是,反正就这些钱,撒芝麻盐,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中心多建一些医院,来服务更多的中国人。第二套方案呢,就是让洛克菲勒这笔钱在北京建全世界最好的一家医院,什么都按最高标准来,然后在中国医学界给树立一个标杆,一个高峰。

后来洛克菲勒几经思考,选择了后一个方案。这就是协和医院的来历。要知道协和医院当年创办的时候,所有的标准都是最好的,包括建筑,世界最著名的设计师给设计,花重金把王府井口的豫王府给买下来,包括每一个冲水马桶都是从美国本土运来的。

当然这些硬件还不重要,重要的是软件。协和医院创办的时候,是集合了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包括全世界最好的医学学府霍普斯金学院。当时协和医院开院的时候院长都来了。协和医院充满了大鼻子,到处都是专家、教授。

这么多人在中国要干什么,不是办医院,而是要办医学院。所以1914年协和医院开办的时候,招生了第一届,你知道招了多少人吗?招了7个人。而8年之后毕业,你知道毕业了多少人吗?第一届协和医院的毕业生毕业了3个人。它就是这么严。

协和医院在它创办,一直到抗战停办,这么多年的历史上,它的那种严谨、那种苛刻,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当时协和医院内部有一个词儿叫协和脸,就是整天一张苦瓜脸,就是实在学习太累了。

你去看吴阶平的这些人的回忆录,到协和医院当学生,那就是暗无天日。早上起来学习、读书、做实验,中午匆匆忙忙扒一口饭,下午学习做实验,一直到晚上10点多钟回宿舍休息。当然,协和医院给学生,包括教授、老师所有的伙食,那都是非常好的。

协和医院下午4点多钟一道茶点,晚上10点多钟还一道茶点,非常好。但是根本没有人有食欲去吃。协和医院那一套教学管理制度,那种严酷,它就是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淘汰。它的学制非常奇怪,不是60分及格,是75分及格。

然后每一学年都会有大量的人被淘汰掉,这就是协和医院那种学习生活,紧张而残酷。它的目的,就是要用一个还算大的基础,最后筛选出极少极少的精英。要在中国的医学界培养几座高峰,而不是要多大的数量。

协和医院的另外一种精神,就是仁术、仁心。最著名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妇科创始人林巧稚先生身上。她据说报考当年协和医院的时候有一门笔试,正好在门口遇到一个病人晕倒在那。那你说她到底是参加笔试呢,还是把这病人送医院呢。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然后她就回家了,她就觉得没希望了。因为一门考试没有参加嘛,对吧。但是非常意外,今后,她居然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就因为这个行为被校方看到了。这才是一个大夫的行为。

所以后来协和医院的妇科里面当时有一个美国科学家,这个人啊对门诊、住院、病人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天天埋头在实验室里搞实验,然后他就取笑林巧稚,说你们这些女人,搞妇科,这是一门科学,不要以为给病人擦擦汗,捏捏病人的手就能当教授。这是科学,你能当得上教授吗?结果第二年协和医院就把这个教授给开了,然后聘林巧稚当教授,当妇科主任。

这就是协和医院的精神,他无论是在科学的技术上,还是在医学的精神上,都按照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事实上,协和医院也没有培养出多少人,但是你到中国的医学界去打听打听,协和是一座多么高不可及的高峰。

所以说,慈善这件事情不是说像中国红十字会因为郭美美事件这一两年善款收不上来,所以几乎陷入绝境。这叫什么绝境啊。

慈善是一件百年大计,甚至是千年大计,你要相信某些精神上的高峰,一旦耸立起来,它的效果,它的光辉照耀之处,那将是千秋万世。

这两天大家要过节了,什么叫节?节就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当中,我们这一代人又可以安放一个小小的界碑。所以我们说点跟过节有关的,换句话讲我们要放宽我们的历史视角,从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再去反过来审视我们今天谈的慈善这个话题。

我们中国这一代人提到慈善,那都是好事嘛,慈善嘛,富人把钱给穷人,哪有不好的事嘛,它是一个绝对正确的名词。可是要知道,在西方主流社会,关于慈善的辩论其实一直持续到今天,我相信以后还会一直辩论下去。因为,确实慈善也有它的负面作用啊。

很多西方的精英分子就会讲,我干嘛养活你们穷人,我这些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我用勤奋,用智慧挣来的。你们天天躺那里生孩子,然后天天靠政府补助,那我心里也不平衡啊。

确实在西方主流国家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欧洲,在美国都有。有些少数族群,就靠生孩子,反正孩子一生,政府的补贴、奶粉钱、食品券、房屋补贴都下来了。一旦没钱花,再生一孩子就解决了,反正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不高。

你让那些主流精英看着心里也不平衡啊。所以,慈善这件事情,在左派和右派之间的争论,实际上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在西方社会当中,它并不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情。其实关于慈善,关于富人该不该补贴穷人这样的争论,在历史长河每流经一段的时候,它的面目都不一样。

就在短短的一百年前,在英国的所谓维多利亚时代,那是英国的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是马克思、达尔文那一代人生活的时代。我就看到过当时的一则史料。一个牧师给议会写信,他说应该把国家办的救济机构变成人间地狱,那个地方伙食就应该是最糟糕的,每个人在里面受尽屈辱。

为什么?应该用这种地方去吓唬穷人,你看,你不能犯懒吧,你应该勤奋工作吧,你应该为国家、为自己的家庭做贡献吧。而不是躺在救济机构里混吃混喝吧。这样他觉得才有益于世道人心。要知道牧师是干什么的啊,是以博爱他人为终生志业的一群人啊。居然一个牧师会给议会写这样的信。

慈善这个观念,在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流变当中,其实已经改变了几次这样的面目。当然我们回到今天来说,我个人,或者我们这群人,仍然会认为慈善是一件好事。因为他深植在人的内心,他和自私一样是人性的两面。

但是面对这么多社会的争执,我们是不是要回到一个原点。那就是只回到自己的内心,而不去对社会政策做过度轻率的诠释。什么把春晚的钱捐给穷人,这种主意我觉得少出。而每个人回到自己的生命体验中再重新定义慈善。

你比如说曾国藩,曾国藩这个人一生他就不主张捐钱,不主张做这个慈善工作。他说,如果要做慈善,最好偷偷摸摸的,什么人都不能让他知道,不能像我们的陈光标先生一样,恨不得把全城的穷孩子都排排队然后一张一张的发钱。曾国藩觉得这个事千万干不得,因为你会扰乱当地的社会结构。

他怎么做?他说很简单啊,我看到我就做。我看到一个人没饭吃,我就给他几两银子,我看到一个人没房子住,我也许把他接到家里来住一天。但是止步于我看到。这就是所谓恻隐之心,我看到我就去做,看不到就不要管,因为那是社会进步的结果,而不是你个人善心大发的结果。

今天节目的最后,也是过节,我就想到了前不久看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则史料。1918年的7月15日,这也是过节的日子。谁的节?德皇威廉二世登基三十周年纪念日,也是他个人的一个节日。那天夜里凌晨,他长途跋涉赶到德军的前线,那天距离马恩河战役还有三天。

然后他在前线发表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公告。这份公告核心就讲一点,说我们正在进行一场什么样的战争,我们进行的是人类两种前途、两种道路的战争。

一种前途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它是日耳曼人,是我们普鲁士人,是君主制的这样一条人类发展道路,它意味着尊严,意味着自由,意味着荣誉。而我们战斗的另一条道路,则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他们的胜利就意味着金钱的胜利,他们的自由实际上是一种败坏的自由。

你看,1918年的7月15日,距今还不到一百年。在不到一百年前还有人这样去看待君主制,所以说,我们一旦退后到历史长河的远方,我们看着这条河流奔涌向前,我们心中对我们现在认定的那些道理,那些认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心中能不抱一丝怀疑吗?

第五篇:《美与丑、善与恶--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美与丑 善与恶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作为举世闻名的世界名著,作者雨果展现出的是一幅瑰丽多姿的浪漫主义艺术画卷。作者运用了美与丑的对照手法,夸张地突出了小说人物不同的特征与个性,造成强烈的对照并贯穿了整部作品。加西莫多外貌无比丑陋,但却心地善良,勇敢、高尚,与外表道貌岸然,但内心卑鄙的副主教克洛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西莫多爱上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后就忠贞不渝地爱着她,拼尽自己的全力保护她,最后抱着心爱之人的尸体殉情;而外貌英俊、风度翩翩的皇家卫队队长弗比斯,不仅抛弃了爱斯梅拉达,和作为贵族小姐的表妹结婚,而且成为带兵搜捕深爱着他的爱斯梅达拉的凶手。

爱斯梅拉达的爱是不幸而可悲的,但更不幸的却是整个社会的制度。小说通过爱斯梅拉达的悲惨遭遇,愤怒地揭露了旧时封建教会的黑暗、专制政权的残暴,深刻地描写了善良的无辜者在这种专制制度下,遭受摧残和迫害的悲剧;谴责了神父、法官、国王的伪善和凶残;同时又赞扬了下层平民的正直善良和反抗精神。

整本小说人物很多,并且性格鲜明且各异。令我最有感触的人物便是卡西莫多。无疑,卡西莫多是一个忠诚的人,他跟着从小收养了他的养父克洛德作恶,就好比说故事开始时克洛德一声令下,卡西莫多便为克洛德打翻了吉普赛人的商铺,去强行抓捕了爱斯梅拉达,给读者与群众们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丑陋而暴躁无知,但事实上他的内心依旧是一个无比单纯的孩子。他对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的爱是朴素的,并且同样无比忠诚的,他付出的是无私的关爱,即使爱斯梅拉达至死都深爱着弗比斯这个花花公子。故事最后那两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尸体更是显示出这份爱的至死不渝。

至始至终,卡西莫多都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先天的不足注定了他在那黑暗的社会饱受歧视与偏见,而在最后他杀死了养育了自己十六年对自己有恩的养父,却仍然没有救回自己的爱。虽然卡西莫多一直付出可是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只能眼睁睁看爱斯梅拉达被绞死而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克洛德活活被死亡的深渊吞噬而内心饱受谴责。可是他那美丽的心灵终是被人们看清,被人们正视。

一座教堂一本书,一段故事一份情,《巴黎圣母院》的结局浪漫而凄美,虽然不够圆满,但也确实是最好的结局,似乎留下袅袅余音给予读者最深刻的思考,走近了那十五世纪的风风雨雨…… 2014、9

下载描述善与恶六年级作文(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描述善与恶六年级作文(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儿童哲学·《人性的善与恶》教学设计

    儿童哲学·教学设计 《人性的善与恶》 教学目的: 1、 通过借助阅读法国儿童哲学大师奥斯卡·伯瑞尼弗的《绘本花园:人性的善与恶》、故事、寓言等形式,学会正确区分善与恶,在丰......

    人性的善与恶——《复活》读后感(五篇模版)

    看《复活》花了我很长的时间,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这本小说有点儿枯燥并打算不再看下去了,但是从第一部的中段开始,故事的情节开始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这个故事的情节其实很简单......

    《狼图腾》观影有感:孰善孰恶

    《狼图腾》观影有感:孰善孰恶 狼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大多是贪婪、可恶和残暴。故有词典中诸多词语含有贬义的,都带有“狼”。所以,狼就在我们的骂声中羞辱地苟且偷生了。 可电影《......

    一不小心从善到恶美文摘抄

    斯比尔先生是加拿大多伦多市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也是一位慈善家。斯多莱是一名流浪汉,平时靠捡破烂度日。斯多莱衣着污秽,每晚蜷缩在酒店对面的商场屋檐下。斯比尔先生注意......

    人间的善与恶 ——读《雾都孤儿》有感

    人间的善与恶 ——读《雾都孤儿》有感 《雾都孤儿》这本书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孤儿奥利弗的悲惨身世及遭遇。他凭借着自己善良的天性,结识了许多同他一样善良朴实的人,并且......

    最大的生意是学会辨别事物的善与恶

    稻盛和夫:最大的生意是学会辨别事物的善与恶稻盛和夫先生与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并称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为当今工商巨子,享有盛誉。稻盛和夫是一位成功的企业......

    论《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大全五篇]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The Conditioning Factor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the United States (-) 2 英语委婉语中的转喻现象分析 3 从认知视角谈......

    春蕾杯征文‘小善’‘小恶’——陈星皓

    ‘小善’与‘小恶’ ——陈星皓 “善”即是“好”的意思,所谓“善”就是对别人无恶意,还包含有好的品质、习惯等。“恶”则指“不好”。善恶是相对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