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的阅读题目答案(5篇可选)

时间:2021-01-29 20:4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踏飞燕的阅读题目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踏飞燕的阅读题目答案》。

第一篇:马踏飞燕的阅读题目答案

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马踏飞燕的阅读题目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艺术家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快到什么程度呢?艺术家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安然无恙,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样都能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题。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阅读以上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1.文中那句话解释了文章中心?

2.文章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来叙述这一珍贵的艺术品?

3.根据意思写词语。(1)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2)形容平平安安,没有受损伤。()

(3)像风一样跑得很快,像电一样一闪而过,形容非常迅速。()

4.体会文中加点的词语(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的意思?说说文中分别用来形容什么?

5.从短文第三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从第四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

6.铜制骏马使用了哪三种方法保持平衡?

7.作者为什么要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呢?这种设计说明了什么?

《马踏飞燕》阅读题答案

1、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2、有叙述、说明、抒情。例:[“看!这匹铜制的俊马,……高亢的嘶鸣声。”这个描写说明性句组写得太精彩了。几句话就把马的外形俊美表述得明明白白。作者通过一个“看!”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造成了一种面对面交谈的气氛,使人倍感亲切。接着从马的体态,鬃毛,四蹄;头部,尾;口,声音这几个角度,将一个静态事物写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给人以宛然似在眼前的感觉,说明即细致又生动有趣。

3、才华出众、安然无恙、风驰电掣

4、构思奇妙,指的是马踏飞燕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我们的无名艺术家们却能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其创作构思的绝妙真让人折服。

5、从短文第三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从第四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才能。)

6、(1)、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2)、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3)、两条腿向前后伸出、尾巴扬起。)

7、作者之所以要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是为了表现它的速度之快。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马踏飞燕读书笔记

偶尔翻阅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谈到楚汉浪漫主义时插入了一幅《马踏飞燕》图。于是查相关资料,忽而就想到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漫画故事:两只夹着尾巴的牛正在奋力角抵。爸爸问我这幅画有没有问题,我怎么都看不出来,后来爸爸带我去看村中真的牛抵架,我终于弄清了其中的问题。

这件铜塑奔马,是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墓出土的,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又称《马踏飞燕》《马超龙雀》《铜奔马》等,原为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的一件殉葬品。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它昂首嘶鸣,三足腾空,奔驰如飞,右后蹄踩踏在一只疾驰的飞燕背上,那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张望。此作品向来被称为构思大胆,手法浪漫,受到中外无数艺术爱好者的称道与赞美。《马踏飞燕》同时也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现今已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级文物。

但是,这件铜奔马的奔跑姿态非常奇特,既非奔马的姿势亦非走马的姿势。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这种情形的马。

说它不是奔马,因为它右前蹄与左后蹄分别勾起,松散绵软,非用力时的劲直形象,而且左右长伸对侧,恰好是“走马”漫步时的对侧步,让人想起国外运动场上的马术竞技表演。相比之下,铜奔马的左前蹄与右后蹄则为典型的“奔马”姿态。你看它前蹄弯曲跃起,后蹄奋力蹬出,乃为发力运动的样子。再看这马昂首挺胸的形象,亦非奔马之姿;马尾又曲又直,且不在臀部有些太靠上。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匹奔跑如飞的骏马,必然引颈探前,四蹄奋起,肌肉因紧张而扭曲,尾巴因用力而硬直。而这匹奔马不免显得肥胖些,腿部肌肉谈不上发达,前后四蹄又奔跑又行走,其动作的不能协调一致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说这是一件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则未必能使人信服。因为真正的浪漫主义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是更深层次的现实主义。

我第一次看到《马踏飞燕》的时候,的确很惊异,佩服于作者构思之巧妙。但自从发现了这是一匹靠着想象创作出来的作品后,心里未免有些不自在。我想,是不是为了保持平衡,作者才把马首塑起?是不是为了壮美才把马儿塑得肥胖?问题一直没有答案。

有一天读到金代诗人元好问的一句诗“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顿时又想到这匹铜奔马。艺术家就是艺术家呀,不必亲临现场就能创造出奇迹。但在感慨之余,又把目光移向马蹄之下的飞燕有专家认为是龙雀,看着飞燕惊疑回顾的样子,忽而想到奔马此时难道就没有特别的心理感受吗?它奔跑如飞,竟然赶超了一只飞燕,而且一脚踏在了它的背上!但它根本没有看到也不知道自己踩着了什么,只是觉得脚下软软的有东西。也许是那一声尖长刺耳的鸣叫提醒了它踩到一只生命,所以它立时“悬崖勒马”,即刻收回前伸的脖颈,侧首回顾铜奔马的马首微微左侧回望,马尾因骤停而打结。我似乎幡然醒悟,两千年以前那位天才的艺术家描述的正是这一瞬间的情形——飞奔之中戛然而止。那拙朴雄浑的形象充满了速度感和力量感,那活跃跳脱的气势蕴藏着节奏韵律美,而且其中我们不难体会作者情感的充分注入与奔马飞燕情绪的完美展露。如此一来,这件铜奔马作品并未完全脱离现实。它真是一件历久弥新、久读不厌的艺术珍品哟!

汉代是个崇尚武功的时代,骏马作为作战、运输以及通讯等迅捷高效的工具,自然受到人们的宠爱,特别是对于戎马生涯的军人来说,骏马更是宝中之宝。武威汉墓主人张将军生前率骑戍边,死后殉葬铜马,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也许他根本未曾奢望过殉葬的战马就是什么艺术珍品,只是希望它能代表并说明自己生前的功业而已。但他没有料到他的工匠竟是这样一位独具匠心的艺术天才,当时就为他制造了一件旷世奇珍。

铜奔马是将军生前功业的象征,也是那位工匠艺术天才的明证。赵国庆

马踏飞燕的阅读题目答案

第二篇:“马踏飞燕”的工艺美术鉴赏

“马踏飞燕”的工艺

美术鉴赏

姓名:李

班级:k1113

学号:2011

指导老师:魏伟

目录

1.“马踏飞燕”的简介

2.“马踏飞燕”的造型介绍

3.“马踏飞燕”的发展演变

4.“马踏飞燕“的工艺鉴赏

5.“马踏飞燕”的美学特征

6.“马踏飞燕”之个人理解

1.“马踏飞燕”的简介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

这件两千年前制作的铜奔马造型生动,铸造精美,比例准确,四肢动势符合马的动作习性,为中外的许多考古学家和艺术家叹为观止。奔马正昂首嘶鸣,举足腾跃,一只蹄踏在一只飞翔的燕子身上。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

2.“马踏飞燕”的造型介绍

“马踏飞燕” 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

骏马在中国古代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而强大的骑兵也曾经是汉朝反击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区安定必不可少的军事条件,所以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因此,大量的骏马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骏马粗壮圆浑的身躯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但其动作又是如此轻盈,以致于人们似乎忘记了它只是通过一足就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龙雀身上。它嘶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龙雀似乎正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这简直就是古人“扬鞭只共鸟争飞”诗句的真实再现!“马踏飞燕”,不论其神采的表现,抑或是铸造工艺之高明均不必说了,更令人折服的还有其创作构思的绝妙。人所共知,塑造一匹健美的好马形象这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物表现出它的动感,特别是要表现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神速,这就不那么容易了。然而我们的无名艺术家们却能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骏马体型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着精确的平衡。雕塑的重心显然经过了极其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足上。作为具有三

维空间的圆雕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艺术效果,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运用之巧妙,都令人惊叹不已。“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

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3.“马踏飞燕”发展演变

1969年9月10日下午,甘肃省武威地区金羊乡新鲜大队的民工,在武威县北郊一公里处雷祖庙的雷台之下开挖战备地道时,无意间挖掘出了一座东汉的将军墓,出土了相当可观的一批青铜车马佣。墓主的身份,依考据马俑胸前的铭文记载,应为“守张掖长张君”陆墓,赙赠者为“左骑千人张掖长”。墓中出土的文物共计231件,其中有三颗铸有“将军”字样的银印,另可贵的是其中有一雄伟壮观的仪仗队,在仪仗队伍的最前面带头的,就是马踏飞燕。

1971年,经郭沫若举荐,铜奔马运抵北京展出,引起史学界极大震动。

1973年,外交部长陈毅决定让铜奔马赴世界各地展览,轰动世界。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

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1999年9月,铜奔马出土3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2002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布什总统来华访问,国家主席江泽民将原大仿制24K镀金青铜仿制品“马踏飞燕”作为国礼赠与来访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2002年,为了加强中国珍贵文物出境展览的管理,切实保证文物的安全,国家文物局发布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其中64件(组)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出。铜奔马即“马踏飞燕”便是其中的一件。

4.“马踏飞燕”的工艺鉴赏

汉代乃是我国开疆拓土、抵御外奴的辉煌年代,汉高祖的亲征、文景的盛世、武帝时卫青、霍去病等的开通西域,使得西域各国慑服于大汉天威,而纷纷遣使通汉,广开经贸的交流大门。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批雷台汉墓出土的青铜陪葬器物,不仅是一批非常优美的古代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在近两千年之后,还能见到汉代马的精

神面貌,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次惊

“马踏飞燕”是一件青铜马的工艺品,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的东汉墓。这匹正撒开四蹄飞奔的骏马体态矫健,昂首甩尾,头微微左侧,三足腾空,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骏马粗壮圆浑的身躯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但其动作又是如此轻盈,以致于人们似乎忘记了它只是通过一足就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龙雀身上。它嘶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龙雀似乎正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这简直就是古人“扬鞭只共鸟

争飞”诗句的真实再现!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

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

从造型上来看,马踏飞燕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5.“马踏飞燕”的美学特征

“马踏飞燕”,不论其神采的表现,抑或是铸造工艺之高明均不必说了,更令人折服的还有其创作构思的绝妙。人所共知,塑造一匹健美的好马形象这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物表现出它的动感,特别是要表现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神速,这就不那么容易了。然而我们的无名艺术家们却能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这样一来,以燕衬马,让飞燕与奔马的速度有目共睹,使奔马的动势凝固在一个静止的空间,把一匹静止的铜马塑灵了、塑活了、塑绝了!

飞燕的构思另一个高妙之处在于,铜马三蹄凌空飞驰,作为摆设的工艺品,其独蹄的支点又当如何稳定呢?有了这只飞燕,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这既合乎力学原理,又将奔马的轻盈和物体的稳定双双得到完美的解决。欣赏了这件千古一马,怎不叫人为我国古代艺术家们的精湛艺术而

肃然起敬呢!

天马行空、所向无敌、无拘无束,是美学理论中的一种很高的意境,我们常以此而来形容李白的诗歌。而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铜俑也把这一意境表达得十分充分、传神。铜佣通过两方面的对比,形成了造型上的独特之处:

(1)形体对比:健硕、高大的奔马和轻盈、娇小的飞燕在体形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健硕、高大的马符合传统男性阳刚的审美观念;轻盈、娇小的飞燕则符合传统女性阴柔的审美特点。马的肌肉厚实、身体粗壮,它伸展的动作、雄健的体魄、无可挑剔的形体,生动的姿态处处体现出阳刚、健壮之美,是时代呼唤出的英雄人物和中流砥柱的象征。飞燕体形娇小、动作优美、神情自然,在整个艺术品中,飞燕虽是陪衬,却起到了支点的作用。这是汉初

推崇道家思想的延续.是男女社会地位的缩影,同时又是道家阴阳和谐观的思想在美学上的体现。

(2)曲直对比:马的全身因运动而绷紧的肌肉及马身的曲线,与马在疾驰中奋起的四蹄所展现出来的直线充分表现了曲线与刚劲之美。艺术家把奔马所具有的力量和速度融合成充沛流动的气韵,并浑然一体地贯注在昂扬的马首、流线型的身躯和四条刚劲的马腿上。

“马踏飞燕”之个人理解

回顾以往,经典的作品在体材上往往是选用我们最常见的,马踏飞燕,一马一燕,本不相干的事物,在作者的手里竟如此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既突出了奔马矫健的雄姿,又表现出了飞燕轻巧,灵动的个性,夸张的定格了骏马奔腾的瞬间,造型逼真,生动,令人在脑海中浮现这一幕,虽每个人的场景都不同,但赞赏的表情却是相同的,奇作者,高技师,这样的作品才是真好!

“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的结晶.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马的重心位置的竖直线能通过飞燕,而马受到的力是平衡的。铜马体态矫健、昂首嘶鸣,被认为是汉代“天马”的典型形象,是神话中的角色,不是现实中的马。一般的马是前后同向

腾空,而此马同一侧的两腿向同一方向腾起,称为对侧步,这种步伐对于乘坐的人很舒适。关于飞鸟的造型,有诸多说法。一种认为这是龙雀的造型,龙雀即古代的风神。从飞鸟的形体推断,有专家认为是游隼 关于该造型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说马的速度极快,另一种解释是该马为神话中的天马,因此在鸟之上。纵观整个工艺品,无论它代表的是马到成功还是逸兴腾飞,它的这种精神不就是一马当先的典型吗?因为不甘于落后,想要像天马一样飞翔在天空中,以求更快的速度,它这种有着宏远目标的精神正应该是我们所学习的。

2013

年11月19日

李佳慧

第三篇:马踏飞燕的阅读题答案

马踏飞燕一般指铜奔马。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以超凡的铸造技艺著称于世,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马踏飞燕的阅读题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艺术家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快到什么程度呢?艺术家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安然无恙,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样都能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题。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非常优秀,超出一般。()

(2)形容平平安安,没有受损伤。()

(3)像风一样跑得很快,像电一样一闪而过,形容非常迅速。()

2.体会文中加点的词语(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的意思?说说文中分别用来形容什么?

3.从短文第三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从第四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

4.铜制骏马使用了哪三种方法保持平衡?5.作者为什么要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呢?这种设计说明了什么?

1、(1)非常优秀,超出一般。(才华出众)

(2)形容平平安安,没有受损伤。(安然无恙)

(3)像风一样跑得很快,像电一样一闪而过,形容非常迅速。(风驰电掣)

2.体会文中加点的词语(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的意思?说说文中分别用来形容什么?构思奇妙,指的是马踏飞燕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我们的无名艺术家们却能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其创作构思的绝妙真让人折服。

3.从短文第三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从第四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才能。)

4、(1)、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2)、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3)、两条腿向前后伸出、尾巴扬起。)

作者为什么要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呢?这种设计说明了什么?作者之所以要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是为了表现它的速度之快。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马踏飞燕读书笔记

偶尔翻阅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谈到楚汉浪漫主义时插入了一幅《马踏飞燕》图。于是查相关资料,忽而就想到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漫画故事:两只夹着尾巴的牛正在奋力角抵。爸爸问我这幅画有没有问题,我怎么都看不出来,后来爸爸带我去看村中真的牛抵架,我终于弄清了其中的问题。

这件铜塑奔马,是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墓出土的,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又称《马踏飞燕》《马超龙雀》《铜奔马》等,原为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的一件殉葬品。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它昂首嘶鸣,三足腾空,奔驰如飞,右后蹄踩踏在一只疾驰的飞燕背上,那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张望。此作品向来被称为构思大胆,手法浪漫,受到中外无数艺术爱好者的称道与赞美。《马踏飞燕》同时也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图形标志,现今已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级文物。

但是,这件铜奔马的奔跑姿态非常奇特,既非奔马的姿势亦非走马的姿势。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根本找不到这种情形的马。

说它不是奔马,因为它右前蹄与左后蹄分别勾起,松散绵软,非用力时的劲直形象,而且左右长伸对侧,恰好是“走马”漫步时的对侧步,让人想起国外运动场上的马术竞技表演。相比之下,铜奔马的左前蹄与右后蹄则为典型的“奔马”姿态。你看它前蹄弯曲跃起,后蹄奋力蹬出,乃为发力运动的样子。再看这马昂首挺胸的形象,亦非奔马之姿;马尾又曲又直,且不在臀部有些太靠上。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匹奔跑如飞的骏马,必然引颈探前,四蹄奋起,肌肉因紧张而扭曲,尾巴因用力而硬直。而这匹奔马不免显得肥胖些,腿部肌肉谈不上发达,前后四蹄又奔跑又行走,其动作的不能协调一致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说这是一件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则未必能使人信服。因为真正的浪漫主义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是更深层次的现实主义。

我第一次看到《马踏飞燕》的时候,的确很惊异,佩服于作者构思之巧妙。但自从发现了这是一匹靠着想象创作出来的作品后,心里未免有些不自在。我想,是不是为了保持平衡,作者才把马首塑起?是不是为了壮美才把马儿塑得肥胖?问题一直没有答案。

有一天读到金代诗人元好问的一句诗“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顿时又想到这匹铜奔马。艺术家就是艺术家呀,不必亲临现场就能创造出奇迹。但在感慨之余,又把目光移向马蹄之下的飞燕有专家认为是龙雀,看着飞燕惊疑回顾的样子,忽而想到奔马此时难道就没有特别的心理感受吗?它奔跑如飞,竟然赶超了一只飞燕,而且一脚踏在了它的背上!但它根本没有看到也不知道自己踩着了什么,只是觉得脚下软软的有东西。也许是那一声尖长刺耳的鸣叫提醒了它踩到一只生命,所以它立时“悬崖勒马”,即刻收回前伸的脖颈,侧首回顾铜奔马的马首微微左侧回望,马尾因骤停而打结。我似乎幡然醒悟,两千年以前那位天才的艺术家描述的正是这一瞬间的情形——飞奔之中戛然而止。那拙朴雄浑的形象充满了速度感和力量感,那活跃跳脱的气势蕴藏着节奏韵律美,而且其中我们不难体会作者情感的充分注入与奔马飞燕情绪的完美展露。如此一来,这件铜奔马作品并未完全脱离现实。它真是一件历久弥新、久读不厌的艺术珍品哟!

汉代是个崇尚武功的时代,骏马作为作战、运输以及通讯等迅捷高效的工具,自然受到人们的宠爱,特别是对于戎马生涯的军人来说,骏马更是宝中之宝。武威汉墓主人张将军生前率骑戍边,死后殉葬铜马,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也许他根本未曾奢望过殉葬的战马就是什么艺术珍品,只是希望它能代表并说明自己生前的功业而已。但他没有料到他的工匠竟是这样一位独具匠心的艺术天才,当时就为他制造了一件旷世奇珍。

铜奔马是将军生前功业的象征,也是那位工匠艺术天才的明证。赵国庆

马踏飞燕的阅读题答案

第四篇:《马踏飞燕》重点段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咸阳市秦都区西关小学罗虹

《马踏飞燕》的教学重点是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和第三段(第四自然段)。其教学设计如下:

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2.初步解疑。看图时教给方法:(1)整体观察马的外形特点。按马的身躯、体形、鬃毛、四蹄、头、尾、口的顺序看,使学生认识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能给人以姿态优美、栩栩如生的感觉。(2)重点观察马的腿、蹄的姿势。按马的右前腿、左后腿、右后蹄的顺序看,使学生认识这是一匹右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正在快速奔跑的骏马。

3.口述图意。看图后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图意。

二、图文对照,发展思维能力。

1.朗读课文。自读课文第二段,想想哪些描述与图意相吻合?

2.勾画词语。画出“匀称”“坚韧”“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并结合图文和词典自己理解意思。

3.寻找答案。出示看图前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先让学生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两个疑问句,再将其变换为陈述句,然后用关联词语“为了„„”造句。

5.展开想象。让一学生带着喜爱和赞扬的感情朗读第三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象这匹马是怎样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激发其发出“不愧是一件艺术珍品”的赞叹。

6.归纳段意。

三、实物演示,理解科学原理。

1.解决难题。教学第三段,为帮助学生理解“重心”“支撑点”等词语,可用木制或纸制的小马活动模型,仿照课文的写法作表演。

2.课堂作业。(1)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口头造句,不能与课文原句重复。(2)齐读本段。

四、欣赏图文,提高审美能力。

1.朗读课文。播放第二、三段配乐朗读的课文录音或声形并茂的录像,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欣赏物美、文美。

2.现场讲解。请一名学生登台当讲解员,按第二、三段的描述,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一珍贵的艺术品。

摘自《陕西教育》2000年第2期

第五篇:马踏冰雪草原夜散文

草原的冬天虽然是万物萧杀殆尽,飞禽走兽也都隐藏起自己的身影,全无任何生灵的踪迹,但是天地间仍然有一番壮观的景象,那就是雪日里漫天飞舞的雪花以及雪后的那种视野开阔而又极具浪漫色彩的银白世界。

草原上的风雪,在来临之际,就已经极具震撼力了。在凛冽的寒风之中,一片乌云黑得像是铅墨一般,在空中翻滚着,凭借着狂风呼啸,带着席卷大地的嘈杂声,一阵阵地掠过之后,雪花先是零落飞舞,接着密集地势如破竹般地突破了天幕。然后,风吹着雪,雪就着风,迅速倾天而下,又仿佛揭地而起,势如横扫草原的千军万马,席卷大地的雪龙。在它面前,你会感到自然界的力量,是何等的强大,何等的气魄,你根本就不能在它的面前站立,和暴风雪的力量相比,人类显得是那样的渺小无力。

我和我的同伴们蜷缩在大西山脚下的小土屋里,这是这片山峦中,唯一存有人的踪迹之地。这片山和这山脚下的小土屋以及由此向东展开的那片草原,正经历着漫天风雪的洗礼,展现着雄奇壮丽的景象。山上的暴风雪更是龙腾虎啸般地壮观,大有气吞牛斗,势不可挡的气势。山峰间,先是黑云密布,几乎压在山岗之上。接着狂风夹着雪,呼啸着席卷而来,铺天盖地的,在山坳里像一团看不清的野兽,无情地肆虐着。它盘旋着,冲撞着,抽打着灌木,哗哗作响。那风雪,就像野马狂奔,瞬间,山峰变形,没了往日的形状,那高耸的峰顶被隐没了,灰暗的大地和灰暗天空,被暴风雪连成了一体,你分不清天和地在颜色上的区别,甚至你会搞不清哪是天哪是地!

往日陡峭的层层山峦,已披上了皑皑白雪,在银装素裹之中,犹如大海卷起的滔天白浪。起伏连绵的山坡,变得的圆滑流畅,那山坳里,像是盛满了珍珠的大碗,抹掉了往日中的险峻与幽深。第二天的晨曦之中,风停雪止,在金灿灿的阳光的照射下,草原成了银的世界,玉的乾坤。你想象不到,那是怎样的一幅草原冬雪独有的景象。抬头是辽阔而又湛蓝的天空,草原变成了一望无际的白绒绒的羊毛毯似的世界。那雪色,白得如此地皎洁,叫人赏心悦目,令人心情舒畅,心胸开朗。你会感到大自然的美丽,会感到雪在天地间竟能拓展出如此美丽的银白世界以及壮观中的一股神奇,甚至会令你在一种如痴如梦般的幻境中,感到一种内心上的不可名状的激动和喜悦。仿佛这雪给人以心灵上的洗涤,使其得到顿悟和升华,你可以体会到这世界本身和初始就应该是洁白干净的。

然而历经草原上暴风雪,策马奔驰在根本就看不出路径的大雪覆盖的草原上,你的理解就不仅仅只是上述的这些了。我就曾经在这寒冷之夜的草原上,骑马走过一遭。那亲身经历的感受便是令我终身难忘。在领教了草原的酷寒之后,也产生了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在这场狂风暴雪之后,我和我的同伴四人已经在这山下的小土屋蜗居多日,食粮已近告罄。在这雪停之后的这天下午,我骑着那匹青鬃马,一路的狂奔飞驰,只身跑回青年点,将粮食、羊肉之类的东西装满袋子,在晚饭后便策马踏上返回大西山的归途。

草原的夜晚,的确是一个富于变化的叫人难以掌握的夜晚。有时一轮明月高挂空中,天空清透极了,那白云漂浮着,就像一片片的白纱在轻轻地沉浮着,游弋着,草原明朗得如同白昼;有时月亮出没于云雾之中,大地则只能看清百步之内,若是黑暗之夜,天黑的就如同一口铁锅扣在你的头上。此时你行走在草原上,那就可谓是“伸手不见五指”般的黑暗了。

出了青年点院子的大门,在寂静的夜色中,月光映照着那白雪皑皑的草原。还好,今夜是一个月光晴朗,能看得见景物的夜晚。只是雪色中的草原,实在是难以分辨路径,只能是沿着朝西去的方向,信马由缰地走着,不敢催马快跑。虽然夜月下,能看得清大致的方向,但是寒冷依旧。草原上的冬夜,气温会在零下三十度以下,在外面时间稍长,一般的棉衣是抗不住这样的严寒。而我恰恰忽略了这个关键之处。我的衣着穿戴可以归类在这个集体的男生里,是最为“懒惰和散漫”的一员了。头上的棉帽子还好,是“羊剪绒”的,也就是所有男女生都戴着的那一种厚实的棉帽。再往下就有些狼狈了,穿得那种用缝纫机缝扎的有一道道线的“苏式”军棉袄,这几乎也是我们所有知青的标准穿戴。问题是,我的棉袄上的纽扣早已全无,不知何时都掉光了,便用最简便的方法,将棉衣用一根麻绳权作腰带,捆扎起来。穿的裤子早已不知在山中打柴时被灌木扯破过多少个口子,便用膏药当“胶带”,从裤子的里面粘合一下,从外表上几乎看不出“破绽”。脚上我没有穿往日的大头鞋,而是那种牧民穿的长筒毛毡靴,靴子外面套着水靴。这样方便于骑马。但是以草原上的严冬状况,这种穿戴是无法和寒冷相抗拒的。不出门到也罢,若想在冰天雪地中行走,就必须穿那皮质的东西。俗话说“十层棉不如一层皮”,只有那种羊皮衣才能抵御草原上的透骨寒风。牧民们都是那种厚实肥大的老羊皮衣裤,这是有道理的。我如此装扮,策马在冰天雪地之中,真可谓“初生的牛犊不怕虎”,说白了,就是不知深浅。若是在家的妈知道这儿子如此邋遢,想必一顿责骂是躲不过去的了。这自己懒惰造成的邋遢若是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只能是个人形象受损罢了,但是如此穿戴在酷寒之冬,冰天雪地的夜色之下,独自一人行走,这简直就是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严重些说是在找死!

后来的行程之苦和事后的惨状,结结实实地教育了我一把。叫我永生难忘。

我独自一人,一匹马,驮着那两口袋子的玉米面、羊肉和山上同伴们的家信之类的东西,就这么夜行在白雪茫茫的草原上。黑夜因雪的缘故如同白昼,虽然视线极好,但是白雪茫茫,原来可循的通往山里的那条路,早已被雪覆盖,了无踪迹。你只是看得见到处都是白色,远的、近的一概呈现着幽幽的银白色。这不免心里有些惶恐,怕是要迷失方向的吧?自己在心里开始犯嘀咕,细细一想,记起“老马识途”这一典故,自己所骑得青鬃马仍在不停地走着,我知道这匹马应该是认得大西山的。以前每次骑着它往青年点方向跑,它是不大情愿的,可是每次骑着它从青年点向着大西山的方向跑,它便撒着欢地跑,不用驾驭它也不用加鞭,它便会很快到达。要不了许久,寒冷灌透全身。那用麻绳捆裹着的棉衣根本就扛不住严寒的侵袭,里面的毛衣就更禁不住寒风,脚下的水靴耐不住寒冷,开始感到从脚指头传来的那种冰凉。我开始后悔,悔不当初穿着那件老羊皮袄,现在只有忍耐受冻的份了。已经在这夜色下的冰雪路途上奔走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路程还远着呐。那匹马我已经不再驾驭它如何地走,与其我指挥着它,倒不如由着它带着我走,在自然界中辨别方向,人是不如动物的,信马由缰好了。

寒冷带来的周身的痛苦,体会得更加深刻。脚踝部位一种冰冻感阵阵袭来,胸前的棉衣得不时地重新掖一下,否则胸膛都得被寒风吹透。那“透心凉”的滋味算是体会到了。不能再这样下去,否则要被冻坏了。我已经意识到自己在这冰天雪地的黑夜下的窘境。如若不采取措施,想个办法,恐怕今天是要弄出点事儿的。我拉住缰绳,停下马来,打算下马在雪地上活动一下或则步行一段,活动下身体增加身体的活动量,就能抗的住风寒。我觉得早该如此,何必愚昧到如此境地?

就在我正要翻身下马的时候,本能地环顾下四周,向身后望去,便是一惊。隐约看到身后大约三十多米远的地方,有个黑乎乎的影子,模样看不清,似乎像狗一样蹲在那儿。一想到是狼,立刻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挥鞭策马,疯狂奔跑。一时间连寒冷都顾及不上了。叫人更加忐忑不安的是,这个黑乎乎的东西仍然还是和我保持着那不远不近的三十多米的距离。也就是说我在跑,它也跑。这种不离不弃的跟随,让我更加地恐惧。我从未在草原上见到过狼,倒是没少听说过草原上有关狼的故事。前一段时间还听说在什么地方,一个看羊的孤独老头被狼扒开了胸膛之类的传说。但是据说狼只是寻找老弱之人,是不会和青壮年人打照面的。这家伙是狼吗?会不会攻击我?带着一肚子的害怕和狐疑,即使身体再怎样地寒冷难捱,也绝不敢再有要下马的想法,此刻恐惧是第一位的,寒冷倒是第二位的。前者弄不好会与性命相关,后者至少不会有立刻显现的危险。

说来自己也不是一个胆小之人,可是眼下情形我是毫无抵抗之力,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手无寸铁,没有任何可以拿来防卫的家伙。若是有把牧民用得刀子,至少可以壮壮胆。寒冷和惊吓造成身心疲惫,距回到山下的土屋,还要有一段的路程。此时已经感到身体似乎已经被冻透,那副棉手套已不堪用,只得将那缰绳套在胳臂上,将双手挽着袖子里,双脚已经感到有些麻木,不大再有冷冻的知觉,好在双腿仍能支配。此刻颇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受,我知道,以眼下这种困境,弄不好是要有危险的。若要摆脱这种艰难的局面,只有尽快回到山下的土屋才是最好的选择。月亮还是那样地明亮,散发着惨淡的光,叫人感到虽然是白色,但是显得幽幽的,让人从心里就会产生一股寒意。

青鬃马仍然不犹豫地行走着,这叫我多少有些放心,我真怕找不着回到山下的路。若是如此,今天麻烦可就大了,谁能说得准此刻是不是就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当口呢?我是轻视了这草原上的寒冷。原以为东北的孩子,从小便是在冬日的冰雪中玩耍长大的。小的时候就盼着天快些凉下来,河里的冰冻得越结实越好,这样就可以划上那种叫做“单腿驴”的冰车,飞快地在河面上奔跑。可是现在面临的可不是小时候玩耍的场面。不是你感到太冷了便可以转身回家就是了。现在是单身一人,独自行走在这夜色茫茫的冰天雪地之中,还有那刺骨的寒风,遥远的路程,你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等着有人来帮助你。只有自己拯救自己吧!

那山峰的身影似乎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知道应该是临近山下的土屋了。浑身已经感到僵硬,双臂及小腿以下已无知觉,甚至觉得脑袋在发木和昏沉沉的。自己惶恐地不时地提醒自己,一定要坚持一下,就要到了。要没了知觉吗?此刻我是真得害怕了。冥冥之中,抬起头来,忽然看到也就是三十几步远的地方,那用木柴编制的栅栏就在面前,心中如同一块巨石落地,那一路的紧张恐惧顿时散去,那青鬃马像是已知人意,一阵小跑来到栅栏门下。

此刻,已不能灵活地支配自己的动作,好在大的动作还可以缓缓而动,于是在将双脚抽出马镫子之后,便侧身滚下马去,躺在那里动弹不得。我被冻得四肢僵硬全无知觉,脑袋也是昏昏沉沉的,说话也不利索了,亏得土屋里同伴们及时地发现并和那马倌将我抬到炕上。还是牧民富有经验,马倌一看我的样子,便已明白这是被冻坏了。他便从院子里弄来了一盆雪,将我的衣服脱下,便用这雪使劲地擦着我的四肢,不停地擦……

过了好一阵子,我的四肢逐渐有了感觉,能感到马倌那双粗糙的大手是那样地有力,看着他那专注的样子,感到老头是那么的慈祥。终于四肢恢复知觉,所谓的知觉,便是肉体在受冻僵硬的状态,到逐渐缓和恢复常态之后所产生的肌肉痛疼。这种痛法就像是无数支钢针在你的肉体上深深地扎入,痛得钻心,痛得不可名状,你根本就无法忍受。这种痛直痛得我放声大哭,现在想来我得承认,当时的那种惨状,实在是狼狈不堪。没办法,那种痛疼,没经受过的人是没有那样体会的。

过了不久,从沈阳过了春节返回草原后,我给马倌捎去两瓶白酒。我知道牧民各个都好喝酒且个个都是海量。这酒,我希望他能痛痛快快地喝它一场。

独身一人,扬鞭策马,夜行草原冰雪路,想来感觉够浪漫的。但是只此一次,就明白了有的事情是不可以随意尝试的,你须得有真正的本事和经验,才能驾驭你所面临的事情,否则就要付出代价。至此之后,应对草原冰寒绝不敢掉以轻心,这一次草原上的冰雪之夜就足以让我一生不能忘记,成为我心中的珍藏。

如今那大西山下的小土屋还有牧民居住吗?我就不知道了。

下载马踏飞燕的阅读题目答案(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踏飞燕的阅读题目答案(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踏马出征展风采(共五则)

    踏马出征展风采 梦回当年古战场 一身傲骨被模仿 帝王血在流淌 塑造不败封神榜 封神榜留我名 漫天飞雪随风停 谁还记得当年情 楼兰古城我一人行 当年情难在续 落叶飞花随风......

    马踏营小学简介(五篇模版)

    马踏营小学简介 马踏营小学位于涿州市东城坊镇马踏营村村东,创办于19 年。覆盖人口3100人,经过多年的发展,现校园占地总面积8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2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 32平......

    马踏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编撰方案)

    马不停蹄 再铸辉煌 ——马踏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马踏镇位于井研县西南部,距乐山市区30公里,井研县城17公里。幅员面积37.5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8个村,7个居民小组125个村民小组,9......

    马原考试题目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 1.1949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一致的目标是() A,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东西B,国际化和中国化 C,理论和实际D,旧中国和......

    马哲相关题目

    马克思哲学原著思考题 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部分 1. 在对对象现实感性的理解上,马哲与旧唯物主义以及费尔巴哈有什么区别? 马克思在对现实的人、自然、社会、历史、世界等等......

    马哲论文题目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 2、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调查 3、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4、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5、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心得体会。......

    马哲考试题目

    1.党的群众路线及其哲学依据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依据: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

    踏莎行初春阅读答案

    篇一:踏莎行初春阅读答案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注】①徐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