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十几加几》教学设计
《十几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加几的算理,并能熟练计算十几加几的算式。
2、掌握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理解与探索算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4、能够运用十几加几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十几加几的算理,并能熟练计算。教具、学具: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齐唱儿歌,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儿歌,同学们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好吗? 生唱:一个十,一个一,合在一起是十一。一个十,两个一,合在一起是十二。一个十,三个一,合在一起是十三。…………
两个十,合在一起是二十。
【设计意图:通过唱儿歌,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尽快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为教学做好准备。】
二、找出信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听!现在我们一起去海边看小朋友喂海鸥,好不好? 多媒体出示信息窗图。师: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天上和海里有许多海鸥,岸上有小朋友……
师:仔细观察图画,认真数一数、看一看、想一想,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1:天上原来有12只海鸥,又飞来了3只海鸥,天上一共有几只海鸥? 生2:海里左边有15只海鸥,右边有4只海鸥,海里一共有几只海鸥? 生3:岸上…………。
师:根据刚才找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天上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生:海里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第一个数学问题:天上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找出数学信息,并能提出相对应的数学问题。所以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特别是要求学生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三、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师:怎样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呢?谁会列算式? 生列算式,并说明理由。
师:像这样十几加几的算式如何计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重点。(板书课题)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研究一下如何计算12加3的得数吧!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同桌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方法一:从12往后数3个数,13、14、15,所以12+3=15
方法二:用小棒摆一摆。先摆一捆,再摆二根就是12,再摆3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是5根,10+5=15,所以12+3=15。出示分合式:12可以分成10和2,先算2加3等于5,再算10+5=15。方法三:用计数器拨一拨。先在个位上拨2个表示2个一,十位上拨一个表示一个十,合起来是十二,再在个位上拨上3个,5个一和一个十合起来是15。所以12+3=15。
比较三种方法,并且进行交流,得出结论。
师:我们用第2种方法就可以算得又对又快了,下面大家就用这种方法在本子上计算一下海里有多少只海鸥吧!把分合式写出来,写完以后把计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生先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并给大家讲解。再找几名学生说一说。
师生共同总结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先算个位上几个一合起来是几,再算一个十和几合起来就是十几。
师教学认识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总结规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得出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动手操作与直观感知相结合,有效的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算理。】
四、通关比赛,巩固新知。第一关:口算比赛。第二关:看图列算式。第三关:解决问题。
五、总结评价,生生互评。
第二篇: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案
人教数学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9加几
教学内容:9加几(第88、89页)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通过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找到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3.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课前准备: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2.10加几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 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数一数。
学生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
(二)教学例1:
师:我们先来看,这些饮料是怎样摆放的? 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盒呢? 生:用加法。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指名回答)(师板书出算式9+4)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指名说,然后老师归纳:(1)点数出结果。(2)从9接着数。(3)从4接着数。(4)圈一圈。(5)凑十法。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那么,哪一种方法最好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凑十法。
师:大家看9+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
1、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加法解答的9加几的问题吗? 比如:“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解决提出的问题
(1)学生自主选择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2)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算出得数。(3)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样想的?
四、导评
1、游戏:摘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2、渗透加法的交换律:
2+9= 5+9= 7+9= 8+9=
9+2= 9+5= 9+7= 9+8=
五、作业
1、摆一摆,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2、直接写得数。(“做一做”第2、3题)
第三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初步理解“凑十法”。2.在观察、交流、动手操作中,体会算法多样性。
3.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能力,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老师这里有个密码箱,里面有运动会的入场券,你们想要吗?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分合
密码:1315 2.连加 9+1+4=
9+1+2= 9+1+3=
9+1+5=
密码:14121315
二、情景导入 ——PPT运动会大图
秋季运动会开始了,校园里的小运动员们都在训练呢,咦?这几个同学在干什么?哦,他们再给运动员们准备饮料呢,我们快去看看吧。
——PPT分饮料小图
你能根据这幅图说一个数学小故事吗?
(箱子里本来有4盒饮料,箱子外面有3盒饮料,一共有几盒饮料呢?)那你会列算式解答吗?
9+4= 那9+4等于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9加几
板书:9加几
三、探求新知
小组合作,可以借助小棒想一想可以怎样解决9加几的问题。小组汇报
同学们找到很多解决9+4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微视频,总结9加几的方法
小结:关于“凑十法”还有一句顺口溜呢。“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你记住了吗?
四、强化练习
多种形式强化凑十法,练习9加几
1.圈一圈,填一填
2.帮小动物找家
2.摘苹果
4.碰碰车
3.儿童乐园碰碰车
五、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9加几微视频脚本】
9+4=几呢?你想出了几种算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第一种:点数方法,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13,所以9+4=13 第二种:接着数的方法,盒子里有9盒饮料,我们可以从9接着往下数10、11、12、13。所以也可以算出9+4=13。第三种:凑十的方法。
请拿出你手中的小棒,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把。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外边的4盒饮料。从右边拿一根小棒移到左边,9就凑成了10,10再加上右边剩下的3根,是13根。像这种方法就叫凑十法。你学会了吗? 我们还可以把“凑十法”的过程用思维图表示出来:
4可以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等于13.计算9加几的方法有很多种,你喜欢哪一种呢?
9加几教学设计
(终稿)
学习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微视频的学习,使学生在体验中得出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在观察、交流、动手操作中,体会算法多样性。
3.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能力,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探求多种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复习旧知
师:上个月同学们参加了亲子运动会,你们喜欢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参观一场田径运动会,你们想看吗?但是,我们要先打开密码锁拿到入场券,把方框里的数连起来就是密码。----PPT
二、探求新知 1.提取信息列算式
师:恭喜大家都拿到了入场券,运动会要开始了,我们快去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PPT:根据这幅图你能说一个数学小故事吗?怎样列式呢?
9+4=13 2.动手操作探求9+4 师:你们和他算的一样吗?你是怎样计算的?把你的算法和同位说一
说。也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开始吧。(自主探究9+4算法,学生上台汇报)
师:大家找到了这么多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9加几的问题
板书:9加几
3.微视频总结计算方法
观看微视频
师:在这些计算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凑十法)
现在我们男生女生比比赛,用凑十法摆一摆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和同位交流一下。
学生上台展示
4.思维图表示凑十法
师:如果我们不用小棒,可以把凑十的过程用思维图表示出来
师:谁听明白了?起来说一说(2个同学回答),同桌相互说一说
9+5=?
9+7=?
你能说一说吗?(反复练习)
师:关于凑十法,还有一句顺口溜呢,“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你记住了吗?现在考试要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PPT
三、强化练习1.圈一圈,填一填
4能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3=13
2.帮小动物找家 3.摘苹果 4.碰碰车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认识了凑十法,凑十法是我们以后学习的好帮手,你们都学会了吗?
【9加几微视频脚本】
9+4=几呢?你想出了几种算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一种:跟我一起数一数。1.2.3.4……13,所以9+4=13 第二种:我们还可以这样数,盒子里有9盒饮料,我们可以从9接着往下数10、11、12、13。所以也可以算出9+4=13。第三种:凑十的方法。
请拿出你手中的小棒,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把。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外边的4盒饮料。从右边拿一根小棒移到左边,9就凑成了10,10再加上右边剩下的3根,是13根。所以9+4=13。像这种方法就叫凑十法。你学会了吗?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1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磁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课前小热身:开火车说10的组成。
师:同学们火车开的真快,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来了一颗苹果树,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啦!你只要说出算式的得数就能把苹果摘下,谁来说一说,你想摘哪个苹果?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9+1+2= 9+1+5= 9+1+8=
刚才我们一共摘了几个红苹果?几个绿苹果?现在,老师用红磁铁代替红苹果,将它呈现到黑板上,老师边摆你们边数。用绿磁铁代表绿苹果,摆几个?
二、新授。
(一)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用3句话来说一说图的意思?(2个学生说)
预设:左边9个红色的吸铁石,右边3个绿色的吸铁石,一共有几个吸铁石?
(二)教学算法。
师:求一共有多少个吸铁石?怎么列算式呢?
预设:9+3=
(师板书出算式9+3)
师:这个算式怎么算?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1:数一数。(师追问:你是怎么数的?)
预设2:用计数器拨一拨。(师追问:用计数器怎么拨?)
预设3:12分成9和3,所以9+3=12。(你是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预设4:把3分成1和2,9和1加起来是10,10再加2是12。
师:同学们真厉害,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9+3=12。这么多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么多方法中,这个同学是怎样计算的?请你再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追问:为什么要这么算?
预设:因为9和1可以组成10,10再加上2就是12。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说。小结:也就是说我们看到9想到1,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再加2得12。(师引导说,请个别学生说,再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个别学生说,男生女生说,全班说。)
(三)巩固新知。
师:如果再加两个绿苹果,你也能用3句话说一说吗?(1个学生)
预设:左边有9个红苹果,右边有5个绿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师:怎么列式呢?师板书:9+5。怎么算?(请个别学生说后,全班一起说。)这两道题都是把9凑成10进行计算,这样的方法叫做凑10法。
师:现在小棒也来参与我们的课堂了,观察这幅图,列出加法算式,用凑10法算一算。(生在本子写,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师: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看到9想到1,把7分成1和6,9加1得10,10加6得16。
(四)小结。
仔细观察这3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9加几。(板书:9加几)
师:像这样9加几的算式还有吗?
(生举例。)
师:谁能有顺序地一口气把它说完。(ppt播放。)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加数依次增大,和也依次增大。
师:哦,你观察到第一个加数不变,加数依次增大,和也依次增大。那观察这两列数,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后面的一列数都比前面的一列数少1。
师追问:那这1跑哪去了呢?
预设:和9凑成10了。
师: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傅老师欣赏你。
拍手互动:
师生对口令,边对边拍手。
例:9加3得多少?9加3得12。
三、练习反馈。
1.9+3= 9+8= 1+8= 9+4=
4+6= 9+5= 9+6= 9-5= 9-7=
2.苹果后面藏着几?
3.看图列算式。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吗?你有什么收获呢?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知识是学生掌握11-20以数的认识、10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的知识和技能是以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将对今后的计算产生直接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认识了20以内的数,并掌握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既能联系巩固旧知识,又能更好地为学习“8加几”、“7加几”等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2、通过圈一圈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教学评价:
1、针对目标一,主要采取观察、比较、交流计算9加几,通过观察、比较知道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2、针对目标二,注意采用交流性评价和样题评价。通过观察、比较、练习等方法,能准确计算9加几的结果。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求环节一,回忆旧知,情景引入1、复习旧知:
(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 10+610+7lO+81、对口令。
复习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3、闯关成功的我们可以去运动会场了。能快速说出2-9的分成和组成,能正确计算10加几的得数。环节二,提出问题,探索方法1、图片上有什么数字信息?22、箱子里有几盒牛奶?箱子外面有几盒牛奶?
3、提出数学问题。
4、列算式。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1、带着问题,观察主题图,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时给适当地指导。能找出图片上的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会列算式。环节三,汇报交流,梳理方法课本练习第89页例题。
1、说说你是怎么算的?2、2、画一画,圈一圈,掌握算法;
3、说说圈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法;
4、做一做1题。1、指导学生说算法;
2、指导学生圈一圈;为什么要这样圈?
3、指导学生说算法。学生会画,会圈,会算。环节四,对比分析,感悟优法课本第89页做一做第2,3题。说说你的发现。教师指导学生做练习,总结发现:结果都是十几;得数十几中的几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掌握此规律会计算得又快又对。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总结算法: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环节五,体会应用课本练习二十第2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规律。会用凑十法较准确计算。环节六,全课小结,拓展方法学生尝试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或者你知道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凑十法的方法是什么?能说出凑十法即可。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9加几》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2.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案
3.小学数学一年级《9加几》教学设计
4.9加几教学设计反思
5.9加几的课件
6.一年级上册《9加几》说课稿
7.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反思范文
8.一年级上册数学《9加几》教学反思范文
9.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加几》数学教案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8章;《9+几》例
1、例2.第88-90页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各种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尝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体验和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
教学重点:
1、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口算出得数。
3、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关键: 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88~90页的全景图),每人20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学校要开运动会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那就和老师一起来闯关吧![多媒体出示]
1.复习数的组成 2.算式填空 口答下面各题:
提问:9加几等于10?
启发谈话:我们把9加1等于10换一种说法,可以说成9和1凑成10,(指名2-3个学生说)第二行的题目都是10加几,算出来都是十几。这节课我们要用9和1凑成10的方法,也就是“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题目。(板书课题:9加几)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顺利的闯过了俩关,那就让我们到运动场上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啦!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二、探求算法;
1、师:运动会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那些比赛项目?
(举手回答;有啦啦队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
2、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那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参加?
(我最喜欢„有„人参加.)<啦啦队的有15,跳绳的有3人,跑步的有13人.>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这些运动员准备了好多好多酸奶(课件出示酸奶从图片当中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⑴、你是怎么算出来得?能告诉老师吗?
[交流汇报];老师请一位勇敢的小朋友举手说你是咋样数的? 直接数:,1、2、3、4、5、6、7、8、9„„
12、13共13盒。)
接着数的方法;盒子里已经有9盒,然后接着数10、11、12、13、共13盒。
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牛奶放在盒子里,凑成10盒,10盒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反思:提倡算法多样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这样,不仅肯定了学生的解题方法,而且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在不断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便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瓶酸奶,右边摆4根小
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瓶酸奶。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瓶再加上几瓶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瓶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瓶饮料拿走1瓶后还剩多少瓶?10瓶与剩下的3瓶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反思:爱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于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可以亲自进行实验,体验成功和失败、探讨问题和寻求结论。上面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可以及时内化计算方法。]
演示凑10法转换过程法{从外面拿一盒放到箱子里,把箱子里凑成十盒;加上外面的三盒就等于13盒}(演示把箱子外面的一盒放入箱子里,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凑十法
同学们刚才我们用来计算的9加几的方法在数学中就叫“凑十法”,也就是把没学过的9加几变成我们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算。(9加几→10加几)如图所示
⑵巩固“凑十法”;
⑶ 出示“凑十法”法则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谁会读;9加几,不用怕 看大数,分小数 借个1,凑成10, 计算起来快有对 出示例2;师:看见大家这么高兴,小棒也来为大家呐喊加油来了,看看来了多少根小棒? „„
⑴[多媒体出示例2]“小棒图”
师:会列算式吗?该怎么计算?(9+6)„„
5、巩固练习:开碰碰车的游戏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6、课后作业课本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