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秘2014年作文阅卷档案(一)
解秘2014年作文阅卷档案
——江苏高考阅卷专家组推荐优秀作文精品欣赏
真题重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专组解析:
“哲理性材料”的给料作文 必须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含义
2013年的高考作文题,所选“材料”是“故事性”的,简称为“山洞·烛光·蝴蝶”。这种有人有事、有头有尾的记叙性短文,由于“形象大于思想”,故包蕴的含义十分丰富,有时多达几十个。为此,我们不要求考生确定“核心含义”;这种“确定”往往见仁见智,难求共识。但是,我们划定了“含义边界”,即在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内由考生自主选择某一含义,进行写作。去年的“含义边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平衡;美。只要涉及上述某一点,就算切题;如果扯到其它方面去了,就是跑题。打个比方:叫你写江苏人,你可以在苏南、苏中、苏北任写一个人或一些人,但绝对不能写到安徽、上海等省市去。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阶段,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均抱定“故事性”材料来训练,如某公司高管爬雪山、某考古学家看铜镜、一只青蛙被冻在冰上了,等等。几乎没有人想到还有一种“材料”是哲理性的,此乃“刻舟求剑”。教训是:必须细读《考试说明》!
今年的作文试题一亮相,锁定了“哲理”。既然是“哲理”就得“明理”,明理的文章不论多长多短,都不能“多中心”,只能有一个“核心含义”。所以,今年的作文审题不同于去年,不能再指望“含义边界”了!
“青春”、“不朽”,是个好题目。十八九岁的高三学生正值风华正茂的青春时期,肯定有话可说。年轻人最相信“青春不朽”了,老年人倒可能产生“青春已逝”之叹,故此次高考作文佳作甚丰。这些优秀作文的共同特点,是紧扣“核心含义”,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
这里发表的七篇作文中,《青春永不褪色》确立了一个相当好的“中心论点”,而且分析得比较透彻,值得借鉴,特作“简评”如下:
此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紧扣“青春”、“永恒”展开,完全切题。
引人注目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新颖、深刻的中心论点: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这种概括和提炼,符合青春的本质特征。的确,青春绝非“驿站”,纯然是怀着不识愁滋味的乡愁、载欣载奔、寻求心灵家园的那种诗意,那种愿景,那种神乎其神的“状态”!
在匆忙答卷的考场上,能机敏地发现和捕捉如此精彩的论点,难能可贵。此文的又一长处,在于分解出不同视角的“分论点”:要保持青春状态,必须拥有乐观开朗的心;要学会“忘记”;要多一份沉稳。这里的“学会忘记”,相当中肯,颇富东方智慧,估计很少有考生能提出来。
如今的高中生写议论文,多不会“分解”和“剖析”,巷子里扛木头,直通到底:除了中心论点,还是中心论点!此文可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进行阐释,似缺“文采”但不乏措辞之机智,如;某些人成了“小老儿”;治伤痕的“云南白药”;苏东坡的妙态—“一手美食,一手诗书,口唱大江东去”,等等。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提供: 满分佳作
【借助平台,变换空间。借物喻人,文脉璀璨】叶景州点评
朽叶的桅子花 江苏一考生
小城深处有条老巷。明晃晃黄醺醺的光蔓延一路,点亮了一个城市的古老温情。
相属的板车,彼伏的吆喝,一路的葱蒜,噼噼叭叭的煎油声,勾着所有途经的味蕾,而女人的店也在其中。
女人是卖锅贴的。煎到外酥里嫩,香气四溢,搁到蓝印花的小碟中,浇一层香醋,撒一圈葱花,待到轻咬一口,却是意料之外的香甜之感,隐隐间又有些青春独有的青涩。
在旁人眼里,女人不过是个有些瘦削的老太太,可我只想用“女人”这个含着少女的甜蜜和妇人的成熟的代称。女人爱美,每次见她,总是抹了脂粉搽了口红,似乎想留下青春的最后一点尾巴。女人爱笑,笑起来眼角会轻轻颤颤,不招不摇,温婉而妥帖。煎锅贴时,她总是打扮得一丝不苟,有点“盛装端热油”的味道,远远看去竟像是从《蒹葭》里走出的那位如水女子。
我迷惑于女人身上青春娇美端方的气息,沉迷于女人手下青涩而有些甜蜜的锅贴。恰巧,女人是我同学的祖母,一经询问,方知锅贴里藏着桅子和苹果混合的酱料。而女人原是那个十里洋场的大户之女,几经辗转方暂栖于这个闭塞的小城,操持着祖业依然优雅地活着。
一时间,我心中充溢着难以言说的震惊和恍然。震惊于加花酱的匠心,恍然于女人身上的不朽之气。一个会在锅贴里加花酱的女子,岂会敌不过时光的磋砣?当岁月爬上她的鬓角,风霜侵蚀她的容颜,她依然爱着美,爱着生活,像年轻时一样雅致而细腻,如此,岂会老去?
时常去女人的小摊,站在一边我不语,女人亦不言。我呆呆看她熟练地翻煎,温婉地浅笑,不卑地招呼,沉溺于女人那一汪如碧水般的不朽之气里。夕阳西下,女人美得如一幅古仕女图。
我时常迷惑于青春与不朽。以为青春必是光洁明艳,不朽必是巍巍如高山之巅,仰不可攀。然而,看到女人身上混杂着与年龄不符的青春之气,我方有些体悟。有时候,心的柔软与细腻远胜过形貌。没有人活在保鲜膜中,没有人会永葆青春,但做一个心思细腻、热爱生活的人,时光永远会厚爱你几分;而如此,何尝不是另一种静水流深的不朽?
想起女人,就想起一枝搁在蓝印花碟中的带露桅子。或许叶子些许腐朽,但花瓣仍是一如既往地柔软。点评:这是江苏阅卷场提倡的生活化文化作文--生活文化锁定满分。即:选择生活中代表某种文化倾向与品位的人物来揭示某种文化之内涵。这样呈现的是文化的终端:生活。但又能让人联想起文化深处的情景,比如文君当垆的那种青春与活力。
课题组建议:针对江苏独特的考场风向标,文化作文课题组建议各高三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生活典型,如公务员、老师、商贩、慈善、母亲、爷爷、姐姐、弟弟、官员、中学生等各色典型人物和情节,象收集历史文化名人一样,做成不同的专题。然后根据考场试题,将相应的人物细节或小小说情节进行主题组合,不着痕迹,套上即可,妙篇即成(套作其实跟历史名人无关,只跟是否有准备相连,江苏阅卷场不懂这个道理)。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描写语言一定要诗意化、文学化,否则记叙文很容易低幼化,与小学生和初中生没有差别。切记!
【融我入古,借台唱戏。中外荟萃,文笔如泉】叶景州点评
书中自有颜如玉
江苏一考生
今晨坐校车经过商厦时,一幅超大的化妆品广告牌吸引了我的注意。女明星光洁的脸蛋,真担得上《洛神赋》中那句“肌若白雪,齿若含贝”。广告牌上赫然大书“不朽的容颜”,更是让我唏嘘不已。
随着科技的发展,女人的青春靓丽似可永驻了。各种化妆品日益塞满了女人的口袋。为了追求不朽的容颜、不朽的青春,她们愿意打针,每天花许多时间保养,拍脸。
但,何为不朽?真正的青春是否只停留在皮相之上? 窃以为青春是一种情怀,一种状态。女人的青春,不是一场流水逐落红般转瞬即逝的游戏,应是清照未嫁时提鞋疾走的娇憨而腼腆的笑容;卓文君当垆美酒,半截藕臂轻露的勇气和坚持;昭君出塞面对未知的茫茫大漠的无畏与坚毅。青春,并非肤白貌美时期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美丽情怀的集合体,是每个女人在任何时期都可以拥有的不朽。
杜拉斯八十岁时仍能笑称:“我还年轻,青春正好,及时行乐!”我私下猜想,年轻导演欣赏她的绝不是皮相,也不是那种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而是杜拉斯的内在气质与精神涵养。正是这种美质,使杜拉斯青春不朽,魅力常存。
古人劝读时,总会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想,这句话用于女人身上倒是再合适不过了。见过许多年华正好容貌佳的女子,却眼神空洞、语言乏味、满腹稻草。她们通晓最新的时尚潮流,但对文采风骚、传统文化面色讪讪。画家陈丹青在《草草集》中,曾因林徽因中学时代的照片而无限感慨。当今域中所谓的“校花”们,如何与林相比?可惜林是早早去了的,否则,老年的她定是青春不朽、风韵常存的吧。
每个女人都是渴望爱与美好的天使。青春,是她们心中永恒不变的神话。她们追求着,从古时的胭脂水粉,到如今品种繁多的“欧莱雅”们,更有甚者竟去整容削骨。她们读错了“青春”。
青春不是只开一季的繁花,而是永久的由内而外的美丽。三毛说过:读一本书,你自己尚无知觉,行行字字却已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你的容颜。女人,多读书,多思考,随着日影飞去,诗入心田,你必能“青春作伴好还乡”!
点评:文章开头一定要有坐校车看到广告,然后引入主题,这是江苏高考作文很可笑的风向标:要有“我”的存在,是“我”的真情。其实这就是伪饰的一种方式。所以后面集古今中外各种名人名言来阐释青春,不会被误认为“套作”,或者被打压的对象。文化作文在江苏高考阅卷场要求将“文化”化整为零,要么成游击战,要么化装成非文化的样子,要么穿一件生活的衣衫。这是很搞笑的做法:文化被迫以“生活”的面目出现,阅读学养被迫以与风向标相融的方式存在。江苏对文化的打压,其实反应出阅卷场负责人的文化胸襟与修养上的缺陷。文化无法堂堂正正地存在,要靠伪装,这是时代悲剧的一种投射,是文化缺失与文化自卑的一种影像。
课题组建议:有文化学养的同学,在写作中注意生活化方式的多种呈现模式,其中最主要的模式就是“余秋雨式”,即一定要有“我”的所见所历为引子,这样呈现的文化素材,不会被误认为堆砌或套作。另外,对于素材积累较多的同学,特别是对谭蘅君老师提倡的古今中外正反四向素材有一定记忆的同学,可以采用综合运用的方式,避免个别老师的偏激可能带来的伤害。
【为生命松绑,向青春举杯。化腐朽为神奇,借贮存酿新酒】叶景州点评
一事能狂便青春
江苏一考生 诗人纪德在《先知的花园》中说:“时光易逝,唯有你的青春之心不会老。” 的确,“老去”是自然的不可抗拒的规律,但正如王国维先生那句“一事能狂便青春”,物质会腐朽,但保持一份青春心气,执著、积极,纵然我们白发苍颜,心却不会颓然老去。青春便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石古不废。
6月13日即将近来八十华诞的戴尅戎老先生,便是极好的典范。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享誉海内外的骨科专家,高龄的他仍活跃在科研、医疗第一线。青春之心是他不竭的动力。他说:“我喜欢一切从头开始,像一个青年人一样地去工作。”正因如此,他才能像青年人一样,始终保持对新科技的高度热情,并将它们运用到医学领域,不断发明出类似于“形状记忆加压骑缝钉”的“魔术般的金属制品”。
戴尅戎先生喜欢这样一句话:“公爵是因为偶然的出身才成为公爵,而贝多芬是靠自己成为贝多芬的。”我要说,是青春心气使戴尅戎成为了那个老当益壮、青春不朽的戴尅戎。
青春心气,是青春不朽的催化剂;是对生和死,青年和老年,人生和宇宙的富有审美情怀的考量。古往今来,历史化作尘埃,但总有一些人的青春心气,如炳烛之明,不朽地燃烧着。
我们不会忘记,诗人拜伦怀着少年心气、青春之心,完成了诗人到革命战士的角色转换。我们不会忘记,当伤痕累累的海明威从战场上退下来,以一种怎样的执著勇敢、热情求索,开辟了一条艰辛卓绝的写作道路。海明威有言:“那时的巴黎对我,是一个流动的圣节。”是啊,一个始终怀有青春心气的人,他的每一步都将不朽,都是一个流动的圣节。
当《黄金时代》里那一群理想青年:鲁迅、萧红、丁玲怀着狂热用他们的文字呼告历史的来人;当史铁生带着青春的质朴在轮椅上放声歌唱,新时代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失落于生命之将老,而不积极地面对生活?
清华大学有一句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作为初出茅庐的我们,更应当胸怀青春心气,去营造健康的新世纪!
一事能狂便青春,虽向死而生,但青春不朽!
点评:这篇文章属于文化作文中的思想底蕴,即直接传承文化思想。文章直接用王国维先生“一事能狂便青春”作为文章的立意,这是真青春。对于从青春走过来的阅卷老师,他们对这立意的喜爱,会走过很多直接讴歌青春美好的文章。
课题组建议:思想的传承不仅来自于积累,更来自于悟化。站在文化肩上,我们的深刻性与历史同行。所以,对于有哪怕一丁点文化情怀的老师,都会引起共鸣。
【自由挥洒,处处扣题。点到即止,寸水生波】叶景州点评
青春永不褪色 江苏一考生
有人说:如同生命注定死亡,我们的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说:“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哪怕是死亡降临的前一秒。”
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青春非指青春期,抑或是年轻漂亮的岁月,它是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它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如爱因斯坦,即使年老,却仍能和孩子们天真地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这样的他,有谁会说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已经褪色?
有些人,认为青春只是生命的阶段,终将随着年龄增大而消逝,他们往往更容易在生活的打磨下提前失去青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老儿”。
要保持青春的状态,我们需要拥有乐观开朗的心。生活如同航海,总会有暴风雨的出现。这些可怕的暴风雨,往往会吹落青春的风帆,使青春褪色。而一颗乐观开朗的心,便是最好最完美的雨伞,保护着你的青春。苏轼晚年多次被贬,但乐观豁达的他依旧不改青春昂扬的姿态,一手美食,一手诗书,口唱大江东去。由此可以看出,唯有保持乐观,我们的青春才不会被风雨侵蚀。
青春的不朽更需要我们学会“忘记”。生活中的挫折,他人的是非之语,都会在你的青春上留下一道道伤痕。所受的伤害多了,你的青春也会伤痕累累,最终只能无奈地倒下。而学会忘记,你的手中就有了一瓶“云南白药”,青春上的伤痕也会加速愈合。
青春,并不意味着我们只需要热血和激情,更须难得的一份沉稳。只凭热血和激情的青春,如同流星,虽然绚丽却无法持久;只有多一份沉稳,我们的青春才能如太阳一般,耀眼而且永恒。
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因挫折而过早地老成和圆滑,又有多少人因生活的重压而变得暮气沉沉?如若他们能以乐观为盾,以激情为戈,又怎会青春早逝呢? 我们的青春应是太阳,耀眼,永恒!
评:本文的深刻性来自对“青春”一词的定义:青春非指青春期,抑或是年轻漂亮的岁月,它是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这是逻辑上的个性演绎,因而可形成个性的“曲池生波”。文章后部分“学会忘记”与“多一份沉稳”,其实与青春已经远离,不过因个性的定义,让人无法挑剔。但其实已经不是真青春。总体而言,文章有些伪成熟,但个性定义青春一词的内涵,并演绎其外延表现,成就了本文。
课题组建议:创新可在形式,更可在内涵上。重新定义某种大家熟悉的概念,可以带来思想与外延的重组,从而获得熟悉的陌生。
第二部分 何永康的意见 郑重提示!!
高中生应当写好记叙文
从1999年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起,文体不限已经15年了。就是说,记叙文、议论文在高考作文中一视同仁已经15年了。但是,不知是何缘故,在江苏,乃至全中国,高中作文教学依然严重偏向于议论文。我们接触过不少考生,都说:“老师不教记叙文!”“老师不让写记叙文!”有的同学甚至理直气壮地宣告:“我不会写记叙文!”
一个高中生竟然把“不会写记叙文”视为天经地义,这,就值得中语界高度警觉了!
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到“理性”,故写作的基础工程是“记叙文”,记叙文写好了一辈子受用,记叙文写不好其他文体必定写不好!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回忆道:“我从十岁左右起到二十岁左右止,前后至少有十年的光阴都费在这种议论文上面„„我自知得不偿失。” 北京师大刘锡庆先生曾说:“我主张中学生少作议论文„„真正的议论文要到大学里再说。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的程度,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
高中生茅庐未出,对世事人生了解得相当浅,要他们发表议论、剖析事理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所以,在目前的高考作文中,面广量大的所谓“议论文”几乎千篇一律,均是公理、常理、大道理,甚至“不讲理”。这种作文委实把阅卷人读倦了、读厌了。请想一想:这些作文能获得好的成绩吗?
相反,青春焕发、热情洋溢、正好奇地扫描五彩缤纷的世界的高中生,有着记叙、描写人物和事物的先天优势,只要原原本本地、原汁原味地写下自己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就一定能出彩,一定能动人。电影《城南旧事》借助一个小女孩的瞳孔凝视种种风物人情,拨动了千万人的心灵弦索,鸣响了“大美”之音,至今令人怀想。我们的高中语文老师,为什么不能解放一下高中少男少女的天真可爱的眸子呢?
一种颠倒了的“认识论”。一种颠倒了的“作文教学理念”。
恳请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把这种颠倒再颠倒过来。且不论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单从高考“拿分”来看,写记叙文也分明优胜于议论文。今天在6家报纸公布的30篇优秀作文中,记叙文共计17篇,占56%。请读者诸君注意,今年高考作文答卷中的记叙文共占15%左右(抽样调查数据),恰恰是这15%的记叙文涌现了如此之多的“拔尖之作”,你说高考作文若想脱颖而出拿高分,舍“此”其谁?
今年得知,《南京晨报》每年均仔细阅读和比较见报的优秀作文,认为那些鲜活的、有情趣的记叙文更好一些,希望能多多发表。所以,本“专家组”决定百分之百地交给他们记叙文。
这4篇中的第1篇《青春万岁》,非常精彩,不再细说,请读者自己品味。特别推荐后面的《不朽的青春》、《青春的那些事》和《致青春》。由“青春”的高中生写自己的烂漫“青春”,本属自然之理,但如今的考生喜欢“手电筒照人”,高度“忘我”,下笔便是“史铁生”等等。这三篇作文实实在在地写高三学生的日常生活,把自己的“青春”摆进去了,故读来特别有滋有味。你看:你们疯啊,闹啊,笑啊,哭啊,调皮啊,捣蛋啊,偷懒啊,奋发啊,沉思啊,冲动啊,简直把学校甚至连街坊都给掀翻天啦!这是多么火热、美丽、令人神往的青春啊,其感染力不言自明。从文学表述上看,三作别有风采,张牙舞爪,不拘一格,新的修辞,新的节奏,新的色调,新的结构,诚可谓“千红万紫进军来”。如若叫三位小作者写同样立意的议论文,我们估计:既讲不出什么深刻的道理来,又会板起面孔大抛生硬冷漠的“套话”!所以,说回来:高中小友们,请多多写记叙文,多多写自己吧!
青春万岁
搬家的时候,老爸每运完一箱衣服,就得在床沿上坐一下,一言不发地歇。老妈有远视了,细小的东西,她得拿远点,挤着眼看,小扣子,小绳头,都攒着,慢条细理地装进一个素净的小布袋里。
都老了„„我叉着腰站在屋中央,悲从中来:青春,终究敌不过生活的,戏要散场,照片要褪色,时间的洪流„„
怎么回事?我面对着两摞一模一样的《简明日本语教程》,水蓝色的封面微微打卷儿,我激动得有些颤巍巍地打开扉页,老爸老妈一粗犷一娟秀的署名清晰可辨。
我捧着书,奔进屋里亮给他们看。我能看见他们的眸子“咯噔”一下,那是回忆之门打开的声音。
“当年《排球女将》可真火啊!”老爸伸脚“搓”来他的拖鞋,久别重逢似地摩挲它的底脊。
“小鹿纯子算现在的‘女神’,当时叫‘大众情人’。”老妈笑着补充道。
几十年前的青春火苗,竟把家里气氛“焐暖和”了,我感叹它的魔力。
一发不可收。那堆旧书像个兔子洞,老爸老妈的青春洪水一般从那洞口里涌出,堵都堵不住。
爸爸的《山乡巨变》、《活动变人形》,妈妈的池莉、王安忆、陈丹燕,书里夹着手绘的藏书票。
“找到了!”老爸捧着一本巴掌大泛黄的“工作日志”,就好像捧着一只轻盈的、易碎的、振翅欲飞的蝴蝶。
是一本手抄诗集,是青春的幻梦。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他那声音雄厚,我估计全楼道都听得见。那是多么动人的一幕:光河里,旧书里的碎屑逆着光纷飞。老爸不知疲倦地,一首一首地读着朦胧诗,像演讲的青年。老妈蜷着腿,抱膝,目不转睛地盯着老爸,像听吉他的姑娘。
他们的赘肉和皱纹,都被光影模糊,我只看见两双清澈闪亮的眸子。这陃室束缚不了他们,这凌乱的鸡毛蒜皮束缚不了他们,门口探头邻居惊奇的目光束缚不了他们。
他们心中的火还没熄,他们从未被生活磨平。
如果时光不能倒流,那么这一幕只能证明青春万岁,青春不朽。老爸大口喘着气,坐回床沿上歇息,他的老式衬衫彻底汗湿。他的眼中分明有泪。
青春的那些事
“丁丁零„„”下课铃响了。
“快快快,快跑,去厕所抢位子。”不知道是谁大嗓音喊了这样一句话。对她真是无语。可是她说的也对,因为你不早去,你就要等好长时间,才能回班。
“好想把她们都给变没有,看谁还和我抢位子。”小雅愤愤地说,“每次去厕所,都要等好长时间,等得我头发都白了好几根。”
“哈哈哈„„”我们班里的人听到了都很无语地笑了。然后,我到小雅面前,说:“来,给姐姐看看,你头发白了多少了,来,我数数看。”
“一根、两根、三根„„”谁知,小雨比我先一步“数”起小雅的头发来了。我心里想:小雨你完了!心中却暗暗自喜,因为我知道下面将要出现什么状况„„ 果不其然。“小雨!”我听到了什么声音,好像是谁的磨牙声。好吧,我知道了,是小雅嘴里发出的。然后,一阵尘埃扬起,“咳咳„„”班中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起哄的声音。猛的一声“疼”的叫声,盖过了全班的喧哗。我们都为小雨感到可怜。因为小雅爱发如命,谁敢碰她的头发,那相当于要了她的命啊,所以小雨此番不备,惨遭小雅的毒手。幸好,我只是光说而没做,不然有报应,那个“疼”下回将从我嘴里发出。唉,幸好啊幸好!
这时,上课铃响了。
“啊,这节课是数学老师的课,完了完了,我又要去找周公约会了。”睡神小衷高兴地说道。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说睡神啊,你能不能把你的脑袋打开啊?装点知识进去行不行啊?我真替你忧心啊!”我恨铁不成钢地说。
睡神无谓地说:“我这叫养精蓄锐,反正有你在,我知道亲爱的盼盼一定会帮我做好笔记的,对不对啊?”
“好吧!”我无可奈何。
“你不要担心嘛!反正我很年轻,没事的。”
我心里想:我们因为年轻,就可以这样无所谓吗?我们打打闹闹,因为我们年轻,正值青春时期嘛。等我们以后老了,想打也打不成了呢。但我们可以荒废自己的青春吗?
青春是不朽的。青春的那些事也是不朽的。我们疯够了,总得收收心吧„„
不朽的青春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至少,我赞同。十八岁,很庆幸,我们相遇在这个年纪,相遇在这个可以做梦的年纪,共同造就着我们梦一样的青春。
还记得,我们都不想上高中,说高中太苦了,会受不了的,可是终究没有一个人会半路退出,却让高中成了过得最难忘的三年。
这些年,我们一起,风风雨雨。还记得,我们一起偷懒。不想跑操,就一块不去,却恰好被老师逮个正着,直到学期结束,就一次操都没有再敢逃过,只是每次都是怀着不忿的心情去的。
还记得,我们一起逛街。每次来学校都比规定时间早那么一点,然后一起去玩,去买衣服。可是,每次的结果总是谁都买不到合适的,却总把卖家搞得无语。估计现在街上的店家都认识我们了。直到现在,老板们都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谁知道是哪个丫头的嘴巴太损了呢?!
还记得,我们一起减肥。“肿么办?我又肿啦!”„„谁都不想用运动减肥法,斟酌了三秒钟,都双手赞成食物减肥法。于是抛弃了主食,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水果以及零食。结果,可想而知,瘪下去的没有人,只有钱包,人都吃肿啦。
还记得,每当看到别人有朋友带吃的来看望,便会聚之以羡慕的眼神,但随后都会消逝,继而都会不屑地说:“什么大不了的,我们自己看自己!”结果呢„„大群吃货“共产”,我就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
记得一百天的倒计时那天,憧憬着会出现电影《青春派》中的“等一下,泰戈尔曾经说过„„”直到结束都没有一句“等一下”。记得毕业那天,我们不顾形象地在班里给同学们表演节目,即使歌的调已不成调。谁都知道,这是我们在校的最后一天了。紧紧相拥,没有谁会掉眼泪,因为是在应高兴的时刻,可第二天,眼睛都肿了。
现在,我们坐在各自的考场里,临行前相拥着说不要紧张。很好,我没有紧张,我想到的,只有你们——我的好闺蜜们。想到的,只有我们的青春,我们的回忆。不朽的青春,不朽的我们。只要为了梦想不服输,再苦也不停止脚步。
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我只想说,对,我们就是青年人!
致青春
“谁将你的长发盘起,谁为你做了嫁衣„„”
那一年,表姐的同学聚会上,一首《同桌的你》,勾起了所有人青春时的回忆。
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屋子里,欢声笑语回荡在我耳畔,十年再聚首,多么难得。
“就你那时候最凶了,拿着个小木棍,谁讲话就在谁跟前挥着„„”曾经暗恋过表姐的一个男的,脸喝得通红,“我被打得最多„„”脸上似乎露出了幸福的表情。“谁让你当时脸皮那么厚来着。”表姐只捂着嘴笑。在座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
“谁说是你被打得最多,我也不少,好不好?”另一个男的,肥头大耳,刚来的时候穿得很体面,现在喝多了,完全失去了开始的样子。„„
一桌子人在那里有说有笑,回忆着十年前的点点滴滴。
那时候我刚读高一,对人世的聚散分离没有一丝感触,总觉得自己还青春,没有朽去的青春,我会永远守她。看到饭桌上的他们说说笑笑还会掉下几滴眼泪,也不觉有什么。
“还记得我们班上代表学校演的小品吗?”表姐拍了一下手。
“记得,记得!《同桌的你》,我演你同桌,你和我演彼此闹矛盾了,我们最后又和好了。”
“对啊,还得了奖呢!”
饭桌上七嘴八舌,回忆着那场小品的成功。我在一旁笑着,也好想来一场《同桌的你》。
电线杆上的小麻雀越聚越多了,它们也叽叽喳喳的,好像也在演着那个小品。
我也想到了同桌的她,一个性格像男孩的女生,剪了男生的发型,每天早上一定洗头吹头,问她原因,她只有一个回答:“我要在青春里做一把男孩。”我忍俊不禁,笑话她。不过她真的挺帅。
“当时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谁知一晃都十几年了。”聚会快到尾声了,一个穿着个性的女士说道。
“是啊,总是忘不了当年的疯狂。还记得那时一起罢课为老师做礼物吧,虽然受惩罚了。”
旁边的老师,已经哭成泪人儿。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深夜了,他们才回家„„电线杆上早已没有了麻雀的身影。时光总是转瞬即逝。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耳畔又回响起来。“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
第二篇:解秘“义乌模式”
解秘“义乌模式”
义乌位于浙江省中部,它既未沿边,也不靠海,不仅交通不便,而且资源匮乏,更谈不上有什么工业基础。然而,在这里却诞生了一个名为“义乌模式”的经济现象,不仅令无数中国商人趋之若鹜,即便是放眼世界,也同样能见识到它的盛名。
尽管如此,有人在潜意识中,仍旧将“义乌模式”与“草根经济”等同起来。的确,在这里一度遍布着蚂蚁一般的小商小贩,靠倒手贸易经营着大批廉价的小商品,并无特别值得推崇之处。然而这已经是过去时,如今的义乌其实早已换了一副模样,大批优秀的国内企业为其商机吸引,纷纷在此地投资建厂,越来越多的“义乌制造”开始成为这里的主角,与此同时,众多国外品牌也在这里投入巨资,它们看中的,就是义乌这个平台强大的生命力。而义乌的物流系统、展会经济也正在变得空前强大,它们为“义乌模式”的成长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看义乌,我们看到的是市场无序竞争的浮躁气息正被彻底洗去,而更多代表着理性的现代商业思维,正开始迅速蔓延。
在令人眩晕的“光环”之下,“义乌模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究竟因何而如此神奇?
“义乌模式”的神奇背后
如今闻名遐迩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其前身只不过是在马路边、棚架下交易的农村小市集,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5次搬迁8次重建。
而现在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其经营面积约260万平方米,每日商贸流动人口达20万人,共有5.8万多个交易摊位。有人做过计算,以一天8小时计,在义乌市场的5.8万个摊位前每个逛上1分钟,就得花费120天!
这5.8万个交易摊位,共汇集了34个行业约32万种商品。从这里出口的外销商品可辐射至全球206个国家及地区,常驻此地的外商接近万人,常设境外商务机构500多家,占浙江省的1/3。外商在义乌金融机构设立的账户有8000多个,每天出口的商品超过1000个标准集装箱。
更重要的是,这里还集结了国外知名品牌的企业阵容,诸如法国的钟表、意大利的皮件等世界知名精品,每年提供150亿元的商品在义乌市场。就连全球最大的零售商——美国沃尔玛连锁超市也看中了这块市场,将此地列为采购商品的重点地区。
在令人眩晕的光环之下,“义乌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究竟因何而如此神奇? 市场活力的关键效应
“义乌模式”的形成,与义乌拥有着极具活力的商品市场关系重大,但让人疑惑的是,义乌的商品市场并非中国经济改革以来出现的惟一著名市场,上世纪80年代,比义乌小商品市场规模还大的一批著名大市场,比如武汉的汉正街市场等现在都已逐渐式微,而义乌小商品市场不仅越来越具备竞争力,更是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经济现象,这其中的缘由何在?
其实,世界上的市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以产业为依托而形成的市场;二是纯中介性市场,武汉的汉正街市场就属于纯中介市场,它走向衰落的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发展本地制造业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最牢固、最持久的基础,而是只发展纯中介性市场,没有本地制造业作依托,没有形成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换和扩张。反观义乌则完全不同,它始终在进行由中介型市场向产业依托型市场转换的工作,围绕市场平台,发展本地小商品制造业,不断降低产品成本,以商促工、贸工互动。目前,在义乌已建成80多平方公里的工业区,其中包括以国际商贸城为标志所规划的国际物流园区、小商品生产中心等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区的建立,大大提高了义乌汇集资金、技术、人才、资讯等要素的能力,强化了义乌的竞争优势。
如今在义乌能强烈的感受到一种信息,只要市场在发展,本地小商品制造产业也就跟进发展;市场越来越大,本地制造业基础也随之越做越大,区域产业竞争力也因此而越来越强。目前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商品有40%已实现本地化生产,这是支撑义乌贸易活力的最主要基础。
现代化产业集群
当义乌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的短板也逐渐显现:过多的传统型贸易方式阻碍了义乌市场向更高层次迈进,与国内外商人的要求相比,义乌的硬件、软件设施一度都相对滞后。精明的义乌人自然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大力建设的物流系统、会展经济恰逢其时地站了出来,为义乌的继续辉煌提供了强有力的臂助。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要想成为全球化的商业贸易城,电子商务的运用是必由之路。而对于义乌来说,这样的改变更是势在必行,由于义乌的商品内容、商品种类异常丰富,其型号、质量的多样化已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再加上国内外商客消费型态的多样性,都要求义乌必须改变贸易形式,并规划建设集商流、物流、资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完善齐全的现代物流园区。而事实也印证了这样的分析,义乌国际物流园区开业当日,就有APL、马士基、东方海外、中海、中外运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争相入驻,场地供不应求。在义乌国际物流中心内,不仅聚集着十多家货运代理公司和七八家中外船运公司,还拥有近6万平方米的监管智能仓库等,从报关到商检、调度等各个现代物流环节一应俱全。
而义乌的展会经济也在近年来开展得有声有色,在义乌,每年要举办各类展会32个,其中,著名的“义博会”已成为全国第三大经贸性展会。2007年,“义博会”实现了新的突破:展览规模、交易额、外向度、活动数量等各方面都创下新高,实现展览交易额94.5亿元,比上届增长16.7%,其中外贸成交额7.8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66%,境外客商人数达到1.6万余名,比上届增长12.5%。
物流园区和会展经济的发展、完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条件,也是根本,它们帮助义乌彻底摆脱了“草根经济”的历史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为立体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地正出现在人们眼前。
从“鸡毛换糖”、马路市场起步,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国际性的小商品市场和日用工业品市场,这条独特的以商贸业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之路,见证了“义乌模式”的成功转身。
看“义乌模式”华丽转身
20世纪80年代初“温州模式”的崛起,备受全国各地瞩目;而近年来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逐渐崛起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义乌模式”,正在被更多的地区尤其是中部各省作为自身发展的借鉴。
2006年5月27日,由几位义乌商人具体操作和运营的南京义乌小商品城成功开业;与此同时,占地5000亩的由浙商投资的颇有“义乌模式”风格的“中原国际小商品城”也正在紧挨郑州的荥阳市豫龙镇兴建。在南方城市纷纷效仿时,北方城市沈阳也在加大力度将“沈阳五爱批发市场”打造成中国北方服装小商品批发集散地。“义乌模式”似乎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落地生根。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从“鸡毛换糖”、马路市场起步,已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小商品市场和日用工业品市场,走出了一条以商贸业为主导的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之路。
“鸡毛换糖”的过去
目前,义乌市场已形成营业面积达260万平方米、商位5万多个的超大型市场,联结着10万多家国内外生产企业,展销品种达40万余种。这样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小商品集散地,曾经也仅仅是一个小城镇,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浙江行政学院副院长马力宏说:“这个地方原来很穷,农业自然条件不好,很多农民只好外出经商,摇拨浪鼓卖糖。义乌政府在当地老百姓生存都困难的情况下,在很多地方都在驱赶„马路市场‟的时候,只能考虑接纳他们使之能够生存下来。不敢说义乌市领导有先见之名,当时只是出于一种本能:为了扶持农民,为了发展经济。”就在政府的扶持下,义乌逐渐步入商业城市的行列。
义乌自古有“鸡毛换糖”的经商传统,百姓的商业意识非常浓,20世纪80年代初,义乌在全国率先放宽个体户工商登记,允许农民经商,允许开放城乡市场。放开手脚经商的农民如鱼得水,纷纷加入经商队伍。这期间,部分经营户通过经商初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买进机器办起加工厂,形成了“前店后厂”工商一体的家庭经营模式。转型最成功的莫过于浙江梦娜针织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梦娜袜业”)。董事长宗谷音作为梦娜的创办人,最初也是从义乌市场摆摊位起步的。
宗谷音介绍说,最初她只是在义乌市场帮一家台湾商人开办的袜厂卖货,后来才自己办厂,当时义乌都是做生意的,很少人办厂。如今梦娜袜业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现在有7500名员工,一天可生170万双袜子,有3700多台袜机。以前他们在拼命地做规模,目前正从量到质的转变去提升,更多地进行创新。2006年3月1日梦娜袜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梦娜袜业成为北京奥运会袜类产品独家供应商,这对浙江民营企业来说是史无前例的,同时,也看到了义乌“引商转工、贸工联动”的成功。
据义乌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市共培育了2.5万家工业企业,发展了20多个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引领国内外潮流、具有世界市场影响力的小商品制造产业,形成了针织袜业、饰品、服装、工艺品、拉链、化妆品、文化用品、玩具等16大优势行业,其中袜业、针织内衣、玩具、化妆品、工艺品、饰品、拉链等产业的产销量占全国30%以上,呈现出“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态势。
从“前店后厂”向国际化跨越
“义乌现象”在中国制造业非常普遍。据统计,没有独立渠道、没有品牌(或者品牌知名度很小)、“前店后厂”的作坊式企业数量超过了我国企业总数的一半。他们散布在全国各地,以依托大型批发市场为生、或者为其他品牌做代工、或者全靠几个大的批发商支撑。这样的发展道路正越走越窄,这一类企业该如何求变?在义乌有这样一些企业,它们在经历了从“鸡毛换糖”到“前店后厂”的转变后,又将目标锁定在了全球市场,不但成为全球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也成为相关原材料的主要采购商。
新光饰品是一家从10多年前的家庭作坊成长为如今商品远销70多个国家的饰品企业,它的发展历程和变革策略,值得借鉴。1986年,义乌小商品市场出现了用塑料、玻璃制作的头花、胸花、耳环、戒指等仿真饰品。新光饰品的创始人周晓光发现这是个机遇,和丈夫在义乌批发市场摆了个1m长的摊位,做起了饰品生意。由于产品供不应求,每天晚上周晓光总是和姐妹们一起挑灯夜战至深夜,把从上海、广州等地批发来的配件装配成项链和耳环,以便第二天有货可卖。那时,周晓光最大的苦恼不是没有客源,而是无法买到足够的原材料。
1992年,生意越做越大的周晓光在义乌开了第一家饰品专卖店,不仅销售自家加工的产品,而且从广州、上海买来香港、韩国、台湾的产品进行代理。周晓光立刻就体验到了渠道的财富魅力,销售额成倍上升,年利润也迅速攀升突破百万元。但她很快发现,自己代理的产品,无论设计水平还是供货速度都明显与市场脱节,1995年,她干脆拿出多年积蓄下来的全部家当,建起了新光饰品工厂。工厂成立后,销售额便打着滚地往上翻。当时的周晓光准确把握住了饰品行业产品更新变化快的特点:消费者购买饰品喜新厌旧,产品的生命周期短,因此企业与市场赛跑,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新产品。并且抓住时机,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内爱国情绪高涨,国旗被抢购一空。新光设计出几十款带有美国国旗与和平鸽图案的饰品,一下子在美国刮起了“新光旋风”。
能够打入国际市场仅仅只是做到了第一步,周晓光善于把握渠道建设也为新光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建厂后才几个月,周晓光就在广州找到了总代理商,由于新光的饰品款式新、销路好,当地的商贩总是等在门口抢货,新光也每天往广州空运发货。之后2年内,周晓光又陆续在上海、北京、西安、沈阳、重庆等13个区域中心城市设立了总代理。随着时代的变迁,1998年周晓光撤消了这13个城市的总代理,并设立直营店,招聘有经验的商人来担任经理。同时,从台湾请来了职业经理人蒋兴中担任总经理,并对这个正在向上发展的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渠道由全开放变为半封闭式。这些措施让新光逐步形成了一个由1万多名零售商、4000多名批发商组成的庞大网络,新光为他们建立了详细的档案,提高了对渠道的掌控力度,销售额也迅速提升到了数亿元。施华洛世奇公司是全世界最著名的饰品原材料供应商,一度对中国企业不屑一顾,新光的飞速发展让其改变了看法,欣然把新光列其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不仅紧俏的材料优先供应,而且董事长和研发总监每年都会到新光来切磋饰品行业的趋势和潮流。
然而,随着新光渠道的成功下沉,半封闭的渠道管理模式又开始出现新的问题,那就是无法处理区域和零售商的两极分化。在消费能力强的地区,一个批发商的销售额高达1000万元以上,而落后地区却只有几十万元;大的零售商年销售额几百万元,而小的零售商则只有几万。在这种分化下,原来全国一刀切的管理方法已经不合时宜。2006年周晓光开始筹划专卖店风格设计、人员培训、管理制度调整等铺垫工作,开办“新光精品专卖店”,目前,已有10多个大零售商成功转型,还有上千家零售商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加入了申请的队列。按照周晓光的设想,随着专卖渠道的发展,新光的批发渠道将逐步萎缩,3~5年内,专卖店的数量将达到5000~10000家,届时,渠道将进入全封闭阶段,新光也将从批发品牌真正转变为让消费者抬头可见的零售品牌。
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周晓光正确的利用了义乌的有力平台,随着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发展,自己的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并且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着企业的经营模式。在义乌像新光这样的企业仍有很多,可以说是义乌成就了这些企业的兴盛,这些企业也为义乌的不断发展做出着贡献。
第三篇:京沪深薪酬差异解秘
一说到薪酬,经理人除了关心本地的薪酬变化,还常就这三个地方进行比较:北京、上海、深圳,因为这三个城市的薪酬是我国“薪酬市场”的晴雨表。
1998年《经理人》所作的薪酬调查发现:总体而言,深圳经理人收入略高,而北京与上海大体相同。那么,1999年,这种状况有没有改变呢?
平均月收入上海最高
调查显示,所调查的经理人中,平均月收入最高的是上海经理人,为7767元;其次是深圳经理人,为7602元;最后是北京经理人,为7288元。这种变化是微妙的,上海经济逐渐回升和其新人才政策的出台,可能予经理人以更有吸引力的薪酬上升空间。
调查还显示,月收入在5000~8000元之间的经理人,北京有77.8%,上海有65.2%,深圳有75.7%;8001~1499元之间的,北京有14.5%,上海有27.0%,深圳有20.7%;15000元以上,北京有7.8%,上海有7.7%,深圳有6.6%。这说明北京、上海两地的高薪经理人比深圳的多;而北京、深圳两地经理人的月收入多数在5000~8000元这个范围,比上海的稍多;在8001~1499元之间的,上海经理人比北京、上海多。三地的具体情况是:
所调查的北京经理人中,月收入为5000元的经理人占58%;6000元的占17.9%;7000元的占1.9%;8000元的占9.7%;11000元的占2.9%;12000的占1.9%;15000元的占3.9%;15000以上的占3.9%。
所调查的上海经理人中,月收入为5000元的经理人占34.3%;6000元的占19.3%;7000元的占11.6%;8000元的占17.3%;11000元的占5.8%;12000的占3.9%;15000元的占5.8%;15000以上的占1.9%。
所调查的深圳经理人中,月收入为5000元的经理人占42%;6000元的占16.0%;7000元的占17.7%;8000元的占12.4%;11000元的占2.2%;12000元的占3.1%;15000元的占4.4%;15000以上的占2.2%。
薪酬构成深沪较灵活
三地薪酬的差异,与薪酬的构成有很大的关系。调查显示,北京经理人的总体薪酬构成为:基本工资(98.1%)+补贴(86.5%)+福利(79.9%)+浮动薪金(30.1%)+股份(19.8%)+年薪制(28.5%)+其它(0.5%);上海经理人的总体薪酬构成为:基本工资(98.1%)+补贴(90.3%)+福利(96.1%)+浮动薪金(96.1%)+股份(3.9%)+年薪制(3.9%)+其它(0.0%);深圳经理人的总体薪酬构成为:基本工资(97.9%)+补贴(91.6%)+福利(85.8%)+浮动薪金(79.5%)+股份(16.8%)+年薪制(33.2%)+其它(1.3%)。
从以上可看出,除基本工资、补贴、福利三项基本相似外,三地在浮动薪金、股份、年薪制上有很大的差异,也直接造成薪酬水平的不同。考察“浮动薪金”项,就发现上海、深圳两地的薪酬形式比北京灵活得多;从“股份”和“年薪制”项来看,北京、深圳两地经理人持股则比上海的多,年薪制也走在上海前面
北京增幅大
深圳降幅大
大家比较关心的是腰包鼓的“鼓”了多少,缩水的“缩”了多少。调查显示,北京有27.0%的经理人收入增加,增幅平均为22.8%;有24.6%收入减少,降幅下学历的经理人月收入高的人数占的比重大所致。总的来说硕士学历的经理人收入高,其次是专科及以下,最后是本科。
沪深35~55岁经理人收入高
年龄也是影响经理人收入的因素之一,从调查中发现,北京经理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平均月收入为6689元,36~45岁之间的为6085元,46~55岁之间的为8333元,56岁以上的为5500元;上海经理人的分别为6655元、9692元、8500元、7074元;深圳经理人的分别为6333元、9047元、9987元、7333元。
北京经理人年龄在46~55岁之间月收入最高,而36~45岁之间的并不高,有论资排辈的迹象;上海、深圳经理人36~55岁之间为收入最高的一层,与其它年龄段差额较大,这与这两地通行的绩效工资、按能力取酬相关。
北京的经济热点越多越多,上海的开放再一次让人瞩目,深圳也已逐渐走出经济向高科技转型的阵痛,未来三地经理人的薪酬会什么变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四篇:京沪深薪酬差异解秘
一说到薪酬,经理人除了关心本地的薪酬变化,还常就这三个地方进行比较:北京、上海、深圳,因为这三个城市的薪酬是我国“薪酬市场”的晴雨表。1998年《经理人》所作的薪酬调查发现:总体而言,深圳经理人收入略高,而北京与上海大体相同。那么,1999年,这种状况有没有改变呢?平均月收入上海最高调查显示,所调查的经理人中,平均月收入最高的是上海经理人,为7767元;其次是深圳经理人,为7602元;最后是北京经理人,为7288元。这种变化是微妙的,上海经济逐渐回升和其新人才政策的出台,可能予经理人以更有吸引力的薪酬上升空间。调查还显示,月收入在5000~8000元之间的经理人,北京有77.8%,上海有65.2%,深圳有75.7%;8001~1499元之间的,北京有14.5%,上海有27.0%,深圳有20.7%;15000元以上,北京有7.8%,上海有7.7%,深圳有6.6%。这说明北京、上海两地的高薪经理人比深圳的多;而北京、深圳两地经理人的月收入多数在5000~8000元这个范围,比上海的稍多;在8001~1499元之间的,上海经理人比北京、上海多。三地的具体情况是:所调查的北京经理人中,月收入为5000元的经理人占58%;6000元的占17.9%;7000元的占1.9%;8000元的占9.7%;11000元的占2.9%;12000的占1.9%;15000元的占3.9%;15000以上的占3.9%。所调查的上海经理人中,月收入为5000元的经理人占34.3%;6000元的占19.3%;7000元的占11.6%;8000元的占17.3%;11000元的占5.8%;12000的占3.9%;15000元的占5.8%;15000以上的占1.9%。所调查的深圳经理人中,月收入为5000元的经理人占42%;6000元的占16.0%;7000元的占17.7%;8000元的占12.4%;11000元的占2.2%;12000元的占3.1%;15000元的占4.4%;15000以上的占2.2%。薪酬构成深沪较灵活三地薪酬的差异,与薪酬的构成有很大的关系。调查显示,北京经理人的总体薪酬构成为:基本工资(98.1%)+补贴(86.5%)+福利(79.9%)+浮动薪金(30.1%)+股份(19.8%)+年薪制(28.5%)+其它(0.5%);上海经理人的总体薪酬构成为:基本工资(98.1%)+补贴(90.3%)+福利(96.1%)+浮动薪金(96.1%)+股份(3.9%)+年薪制(3.9%)+其它(0.0%);深圳经理人的总体薪酬构成为:基本工资(97.9%)+补贴(91.6%)+福利(85.8%)+浮动薪金(79.5%)+股份(16.8%)+年薪制(33.2%)+其它(1.3%)。从以上可看出,除基本工资、补贴、福利三项基本相似外,三地在浮动薪金、股份、年薪制上有很大的差异,也直接造成薪酬水平的不同。考察“浮动薪金”项,就发现上海、深圳两地的薪酬形式比北京灵活得多;从“股份”和“年薪制”项来看,北京、深圳两地经理人持股则比上海的多,年薪制也走在上海前面北京增幅大深圳降幅大大家比较关心的是腰包鼓的“鼓”了多少,缩水的“缩”了多少。调查显示,北京有27.0%的经理人收入增加,增幅平均为22.8%;有24.6%收入减少,降幅平均为20.0%;其他的则与去年差不多。上海有43.2%的经理人收入增加,增幅平均为12.3%;有26.3%收入减少,降幅平均为10.0%;其他的则与去年差不多。深圳有29.7%的经理人收入增加,增幅平均为15.5%;有49.1%收入减少,降幅平均为27.5%;其他的则与去年差不多。可以看出,上海经理人收入增幅虽然不大,但面比较广,而且收入缩水的经理人降幅也比较小;相反,深圳经理人收入缩水面广,且降幅大;而北京则增幅最大,呈稳步上升势头。表现在平均总收入上,上海超过深圳就不出乎意外了。有意思的是,对2000年的薪酬会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北京有44.7%的经理人认为会增加,上海则有31.6%,深圳仅有23.7%。另外,北京有25.0%的经理人认为会降低,上海也有25.0%,而深圳高达50.0%。看来,深圳经理人对收入的增加似乎没有很大的信心。沪深对待遇满意度分化严重那么,三地的经理人对收入有没有“意见”呢?调查显示,所调查的北京经理人中,有13.1%的经理人表示对待遇满意,有27.1%表示不满意;而上海分别为46.4%、19.3%;深圳分别为47.3%、27.4%。这表明,上海、深圳的经理人对待遇的满意度分化严重,这可能与两地的收入档次拉开有关,相反,北京经理人反应则相对平静。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北京经理人对待遇满意主要是“福利好/稳定”、“薪酬比较高”、“分配合理,和付出成正比”,不满意主要因为“薪酬低”、“现实与期望的差距”、“业绩不好”;而上海经理人对待遇满意主要是“分配合理,和付出成正比”、“薪酬比较高”,不满意主要集中在“薪酬低”,然后才是“现实与期望的差距”;深圳经理人对待遇满意主要是“分配合理,和付出成正比”、“薪酬比较高”、“工作环境好”,不满意主要因为“薪酬低”、“没有激励作用”、“现实与期望的差距”,需指出的是,深圳经理人认为这三项都同等重要。那么,2000年的收入变化对三地经理人有什么微妙的影响呢?调查显示,对“若明年收入变化不大您会继续做吗”这个问题,在所有回答的北京经理人中,仅有21.2%表示“会做”,而高达78.2%表示“有可能跳槽”;上海的比例分别为25.4%、74.5%;深圳的比例分别为20.1%、79.1%。说明收入期望影响经理人的选择,企业必须在薪酬方面有所动作,否则你的中坚人才有可能离去。总经理级经理人自己“缩水”不同职位的收入差距有多大呢?调查显示,北京部门经理的平均月收入为6572元,副总经理为7434元,总经理7742元;上海的分别为7219元、8000元、8428元;深圳的分别为7248元、7750元、8142元。稍感遗憾的是,三地担任总经理、副总经理职务的部分经理人显然有所顾虑,因而报“数”时纷纷自己给自己“缩水”,相反,部门经理职务的经理人则比较客观。本科学历经理人平均收入最低现在来看看不同教育程度的经理人收入有什么差距。调查显示,在北京经理人中,教育程度为大专及大专以下的经理人平均月收入为5910元,本科为5115元,硕士为8000元;上海分别为6441元、7483元、7583元;深圳分别为7266元、6648元、8072元。三地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深圳两地本科学历经理人的平均收入比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经理人的平均收入低,这主要是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的经理人月收入高的人数占的比重大所致。总的来说硕士学历的经理人收入高,其次是专科及以下,最后是本科。沪深35~55岁经理人收入高年龄也是影响经理人收入的因素之一,从调查中发现,北京经理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平均月收入为6689元,36~45岁之间的为6085元,46~55岁之间的为8333元,56岁以上的为5500元;上海经理人的分别为6655元、9692元、8500元、7074元;深圳经理人的分别为6333元、9047元、9987元、7333元。北京经理人年龄在46~55岁之间月收入最高,而36~45岁之间的并不高,有论资排辈的迹象;上海、深圳经理人36~55岁之间为收入最高的一层,与其它年龄段差额较大,这与这两地通行的绩效工资、按能力取酬相关。北京的经济热点越多越多,上海的开放再一次让人瞩目,深圳也已逐渐走出经济向高科技转型的阵痛,未来三地经理人的薪酬会什么变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1]
第五篇:奥运主会场鸟巢建筑材料解秘
奥运主会场鸟巢建筑材料解秘
一种新型的防火板材——聚合秸秆多功能防火板材被选为第29届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的防火材料。这种防火板材以优良的防火、防水性能、较高的强度、较轻的重量、符合环保要求和价格低廉击败国际国内众多的竞争对手脱颖而出,意味着中国的民用防火板材性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建筑,“鸟巢”重达4•2万吨的钢结构需摆脱外力的支撑,“靠自己站立起来”,工程浩大自不必说,其材料的选择更是慎之又慎。
据中方总设计师李兴钢介绍,国家体育场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奥运会期间容纳观众座席约为91000个,其中临时座席约11000个,总容纳量非常大。因此,为了保障鸟巢的安全性,北京市建委公布了对奥运工程材料检测工作的拉网式检查结果,“鸟巢”的工程材料均经过了严格的认证。
作为2008奥运会“鸟巢”工程材料入选企业,清大博研(www.xiexiebang.com)生产的秸秆板材在经过层层筛选之后,才最终成为入选材料。对此,该企业总经理高总感叹:成为奥运合作伙伴真不容易!品质绝对要一流,安全性能更是要超一流。这种材料大大优于目前市场上现有板材的防火防水性能,能击败国际竞争对手成为奥运工程防火材料,也是国人的骄傲!高总还透露,这种防火板材已经出口到俄罗斯、韩国和欧洲。
据了解,清大博研的聚合防火环保多用板材以秸秆为填充料,与无机矿物质经过特殊工艺聚合而成。稻草、麦秆、高梁秆、玉米秆、棉秆、麻秆、芦苇、花生壳、果壳等多种农作物秸秆和锯末均可做填充材料使用。同时,该种秸秆板材具有极强的防火、防水、高强度、环保等功能,符合鸟巢的建筑材料要求,特别是防火、防水的安全要求。
据悉,该种材料是由一种新型的秸秆板材机器生产的,这种机械颠覆了以往的工作方式,采用机体移动式生产板材,节省大量人工成本和后期投资,是清大博研科研人员经过反复研究、实践而取得的成果,在国际上独一无二。另外,该种秸秆制板机采用特殊材料处理辊筒成形面,光滑、耐磨,抗生锈;对辊上下任意调节,可生产多种厚度的板材,宽度1.3m,长度不限,可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鸟巢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碗状坐席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上下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鸟巢”的下层膜采用的吸声膜材料、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吸声材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这三层“特殊装置”使“巢”内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6——这个数字保证了坐在任何位置的观众都能清晰地收听到广播。“鸟巢”的相关设计师们还运用流体力学设计,让所有观众都能享有同样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鸟巢”的观众席里,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200多个轮椅坐席。这些轮椅坐席比普通坐席稍高,保证残障人士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赛时,场内还将提供助听器并设置无线广播系统,为有听力和视力障碍的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许多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鸟巢”的建筑设计风格,是完全按照东方人的欣赏习惯和理念设计的,从而达到直接冲击人们的视觉的目的,让具有传统意识的东方人能够直观的接受它。
一种新型的防火板材——聚合秸秆多功能防火板材被选为第29届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的防火材料。这种防火板材以优良的防火、防水性能、较高的强度、较轻的重量、符合环保要求和价格低廉击败国际国内众多的竞争对手脱颖而出,意味着中国的民用防火板材性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