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新技术与农村语文教学设计文献综述

时间:2019-05-12 21:5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媒体新技术与农村语文教学设计文献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媒体新技术与农村语文教学设计文献综述》。

第一篇:多媒体新技术与农村语文教学设计文献综述

多媒体新技术与农村语文教学设计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被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因而在语文教学设计当中应当更加关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本文对新课改以来,农村多媒体应用与语文教学设计的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和述评,以此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

一、前言

自2001年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巨大的变革――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与资源被语文教师开发利用。在我国相对落后的农村,要想使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语文课堂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就不得不在语文教学设计时加以注意。笔者搜集了十几篇相关文献,除介绍新兴信息技术的文章之外,还包括了对我国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研究,在翻看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概括、整理和评述。

二、几种新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状况

韦亚君在其文章《浅谈语文移动教学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础》中通过介绍“移动学习”的概念,即指那些“借助信息技术与无线通讯设备,实现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可以学习任何内容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1]为我们提供了新视角。文中结合不同流派心理学理论,论证了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可行性及优势,理据清晰,分析透彻。杨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设计的人文性回归》中总结,将多媒体科技融入到语文教学设计的宗旨就是要更充分的展现语文的人文性,促进学生体会并发展人文性,而语文教学设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便是语文教学本身缺失了人文性,并通过探究其原因说明了,应如何站在人文的高度去整合信息技术的运用,并把这一主题渗入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设计上。[2]

另外,文中提到随着iPad的推广,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虽然将iPad运用于教学已在国内外很多地区开始了探索实践,但人们对其态度褒贬不一。王雁凌在其文章《Ipad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初探》中就主要分析了iPad在远程教育当中发挥的作用,认为其已成为了远程开放教育推进的重要环节,这也为我们语文教学设计打开了新思路。将来的语文教学设计中会大量的涉及与iPad有关的课内外教学环节,我们可以从晁仕德的《浅谈iPad在教学中的应用》中找到具体的操作方法。文中推荐了几款适合教师和学生在课上使用的软件,为语文教学设计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多媒体操作方案,大大增强了语文教学设计的实操性。同样的,程超、许立勇和邱成在文章《Scratch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深层次整合研究》则向我们介绍了另一款适合语文课堂使用的语言设计程序Scratch。作者通过介绍“Scratch”这一新型语言设计程序在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中的使用,围绕语文教学中的“言意统一”,针对低、中、高年级分别提出了多媒体组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基于任务驱动式的混合教学模式,为Scratch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及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教学设计的范式,同时也实现了“精神和言语共生”的教学观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突破。除此之外,胡志勇在《视频教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中介绍了我们相对熟悉的视频教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他认为,视频教材作为多媒体教材的代表,能够将视、听完美结合。但现今的视频教材大多是专门为了远程教育的学生设计,以电视教材为主,形式单一,学科针对性弱,有些冷门的学科甚至根本找不到相关材料,在未来的视频教材开发中,应当更多的考虑各学科的需要。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仍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运用能力,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制作自己所教学科的多媒体教材。[3]

三、农村语文教学设计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现状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建设,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农村教育活动发展,这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与信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农村中小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新技术资源来增强农村教育。

苗青在《包头市农村中小学移动资源教学设计研究》中,以包头市农村中小学移动学习中的教学资源设计为例进行分析,其调查显示,移动学习的方式在最近几年尤其受到关注。而官京红则在其文章《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例谈》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全面整合,恰恰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任务驱动”和“能力迁移”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技术学习心理过程,提高了信息技术在课堂应用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但为技术而技术的教学却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文章以《查找资料》课堂教学设计为例,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进行探究与分析,细致深刻,足见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对问题思考见解独到。

四、总结

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评述,笔者发现,现今国内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已日趋常态化,其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然而这其中呈现出的问题也日益显著,因此,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完美结合就成为了我们当下最重要的、最有研究价值的话题。农村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设计时,只有将信息技术运用得更加恰当、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才能使语文学科脱离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走向崭新的未来。

注释:

[1]韦亚君.浅谈语文移动教学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础[J].安徽文学,2013,(6).[2]杨茜.信息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设计的人文性回归[J].教学研究,2006,(10).[3]胡志勇.视频教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财富,2011,(11).参考文献:

[1]程超,许立勇,邱成.Scratch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深层次整合研究[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4,(16).[2]胡志勇.视频教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财富,2011,(11).[3]晁仕德.浅谈iPad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2014,(6).[4]王雁凌.iPad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初探[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5]苗青.包头市农村中小学移动资源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教学,2014,(4).(张乔怡青海师范大学 810008)

第二篇:多媒体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整合的创新研究

【摘要】人类已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我镇农村小学已普通实现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已成为一条通往教学创新的必经之路。可是,对于经济不发达、教育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的农村小学来说,要实施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必须根据农村小学的具体教学环境、条件、特点,围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个新课改核心理念,试图通过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创造性地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和主体作用,实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探索出一条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适合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整合 创新 农村语文教学

【正文】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1、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主的时代,它对教育的要求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很强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加工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和人文化的挑战,它与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整合,已经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已不再适应全社会倡导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对传统教学进行创新研究,探索课堂教学如何在新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突出主动探索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以实现未来的发展。一句话,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的“教”和“学”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这场教育大变革将深刻影响并极大促进课堂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等,实现“质”的飞跃。

2、新课标的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课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占主体地位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才能培养出这些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充满生命和活力,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觉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

3、农村小学的现状分析:

(1)资源限制,手段单一。农村小学条件差,虽然有许多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资源,却没有很好地挖掘和使用,造成了语文教学内容贫乏,手段单一。

(2)教师包揽,学生被动。大多数教师按自己的知识水平、认知方式和实践能力去组织教学活动,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却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尝试整合,缺乏研究。部分教师虽然在进行整合实践,却以技术的使用替代真正的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网络等多媒体手段作为单纯的技术独立于学科教学外,凸现于课堂教学中,对如何使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缺乏必要的研究。(4)以教代学,忽视学习方式的研究。教师只注重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忽视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创新,忽视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实现思维的发展和学习方式的改变。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应利用有限的资源,共同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规律和方法,实现多角度、多层面的整合教学,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高效。

二、研究与实践

1、概念的界定:“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用“整合”一词,比用“结合”、“组合”都更准确。因为它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就是根据信息时代的发展,根据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新条件、新手段所带来的可能性,重新审视语文学科,实现整体优化。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就是以数字化为新动力,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呈现、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而本课题所指的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学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教学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和传统的教育相比,有明显的特色:(1)设备先进。(2)表现形式多样。(3)促进了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改变。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优化,教师可以在课堂这一有限的时空内,巧妙、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多种感官充分运用,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量,既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能力,又受到情感和品德的熏陶。因此,将现代教学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去探索现代教学媒体和网络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本课题实验研究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2、研究目标

(1)探索出一条在现在和将来多媒体信息技术不断普及提高的环境下适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有效地将小学语文传统教学由注重知识的灌输,转化为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提高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的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教师的教学负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融合,进一步改变教师的语文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3、研究内容。

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有效途径等进行研究,以求更加科学地认识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象、总结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分析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特点、探索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具体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创新研究。

(2)探讨语文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好农远资源,更好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落实素质教育展开研究。

(3)关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师”与“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问题进行研究。(4)探讨教师如何运用校园网络环境和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研究。

4、研究价值

对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创新研究,既是方法手段的创新,更是观念、思想的创新。在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方面,有益于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这一新视角下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发展性课堂教学的特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构建、现代课堂教学的质量观与价值观等系列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对一线教师而言,通过研究活动,逐步成长,在科研中学习科研,在科研中推动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教师素质、能力,促进教师终身学习,适应现代教育环境,拓展教学外延,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内涵,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率,形成新的教育体系;对学生而言,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发现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研究的新视角点放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立足点在小学语文学科,切入点在农村,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具有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

5、实践操作过程

(1)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技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因此,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必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我校教师根据实际,认真学习了李克东主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吴娟主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何克抗主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马宁主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与解决途径》;朱玉民主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基本模式及应用方法》。通过学习,更新了教育观念,变以前单纯的教师的“满堂灌”为“师生互动”,将关注重点转变为学生的“学”,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平等、和谐、探索、质疑的课堂气氛。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2)师资培训。

对创新整合的成功与否来说,提高教师全面素质最为关键。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首要问题是通过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提高教师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使教师在学习中学会研究,有效地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可是农村教师培训因资金等诸多问题导致参与面不广的难题,为突破这一瓶颈,我校每年从语文教师中选拔几位骨干教师参加由市、县组织的各类培训,主要是围绕课程改革,特别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以及信息化培训。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支独特的培训队伍,通常采用选派学习——内部培训——交流研讨——共同成长的模式进行。培训内容有:

①熟练使用网络教室内的设备; ②远程教育资源的整理和应用;

③学会从网上获取信息或获取教学资源为课堂所用; ④熟练掌握使用powerpoint、flash等制作课件; ⑤熟练掌握编辑简单的视、音频文件等

(3)进行课堂实验,采用方式:“实践──反思──完善”。我校语文教师通过举行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创新的公开课。及时发现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研讨交流,完善应用方法理论。去年下期,我上了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识字课,就是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利用文字、图画、声音、动画、视频等综合信息效应,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生字“飞”时,我用课件出示小鸟后,让学生自由说出识记方法,有孩子说:小鸟的身子 “乙”长了一对翅膀就能飞了,这时我又用课件演示出小鸟飞翔的样子。学生有了奇特的形象,就很容易记住了字形,甚至终身难忘。上完后,我进行了认真地反思,找出成功与不足之处,大家又针对这堂课展开激烈地讨论,各自发表识字教学的看法,交流有效识字的方法,最后达到逐步完善的目的。(4)形成基于远程资源的运用方法。

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并利用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备课、上课、辅导学生等,我们努力改进课堂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形成相对稳定的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模式,把远程教育资源很好的整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经过多次运用、总结验证,形成了符合我校实际的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创新整合的教学模式。(5)总结推广成果。

对实验的经验进行总结,完善形成科研成果,利用总结出来教学模式和方法来指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进而利用各种平台进行推广。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了与小学语文学科的创新整合,丰富了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经过不断地摸索与实践,认为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方式很多,但要恰当选择,应用有度。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做到“三适”:一是“介入适时”。即教师依据课标,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出周密的资源介入方案,把资源用在关键时刻。二是“选择适当”。即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三是“掌握适度”。即运用资源进行教学整合,通过音、色、形的和谐运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一套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与模式。

1、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创新整合的模式与方法 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相整合,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库中现代教育资源的优势,创设更多优美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我们的识字教学实践,初步探索出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识字教学的模式。这种以创设情景为主线的识字教学模式我们称“情境式识字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自主识字——拓展阅读——实践运用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颜色、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直观的图片,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境,就能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2)、自主识字。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习。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源,摘选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活动,如在识字活动中运用猜字谜、编字谜、编儿歌等学生喜爱的活动,利用多媒体显示出来,让小朋友去猜,去读。以这样的形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营造了一种和谐相融的学习氛围,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利用光盘资源,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很多记忆生字的方法:如用熟字加、减、换、改的方法识记生字。这样不露痕迹地给学生渗透了一些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他们以后的识字有很大的帮助。(3)拓展阅读。

课程是学生手中的教材,但又远远超出了这本教材。它应该是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能巧妙地拓展利用课程资源可以体现出教师的语文教学素养和智慧。识字教学不单只在语文书的一个课文里能认就行,要拓展开来。所以在识字教学中,先找准课本的突破口,将课文中的资源进行拓展,然后再根据课文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课本,根据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风格和特点,从远程教育资源中寻找选择与课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又贴近儿童生活的儿歌、诗歌、故事、童话等,并且是带有拼音的,指导学生去阅读,阅读前一定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中要引导他们进行阅读积累。不仅积累学习过的生字,更积累了新的语言,新的文化。让这些补充的资源能有效地在课堂的教学中运用起来,活动起来。让学生能将课内与课外的知识整合起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更坚实基础。(4)实践运用

在学生大量阅读后,他们都会有一种想跟别人分享自己阅读收获的冲动。而教师就应该抓紧这个契机,为孩子提供一个表达的平台,让他们一吐为快。所以在阅读完后,利用多媒体出示几组课件,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说话练习和思维能力的锻炼。在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后,再让他们在留言板上留下了自己的“杰作”。虽然有的孩子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这也是他们涉足于写作天地的练习,不仅可以让他们的思绪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已经对所学的知识再次得到实践运用,也激发了学生从小对写作的喜爱。

2、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整合的模式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实践,我们在把握了新课标中有关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的前提下,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传承和创新,探索出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整合的模式,该模式是以读代讲为主线,共六个环节。我们简称为“以读代讲阅读教学模式”。即:看——听——读——播——议——做。教学方法:(1)、看

看图片。远程教育资源几乎为每一节课都提供了相关的图片,这些真实、形象的图片可以在引进新课时使用、也可以在生字教学中或讲读过程中突破难点时使用。我们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择机出示图片,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句子、段落等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听听情景朗读。远程教育资源为每一节课都精心准备了多种形式、多种格式的朗读音频、视频资源,这些情景朗读资源画面清晰、声音清楚、发音规范、有声有色,是对学生朗读训练的一个极好的参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有选择的使用这些资源。在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认真听情景朗读,帮助学生扫清生字障碍,还应该结合课文的自读提示、阅读提示,提出听读要求,听的时候做上记号,听完后共同解决。听情景朗读在初读课文中常常使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字词句。(3)、读

朗读课文。对学生而言,朗读不但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能充分张扬个性,培育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因此,阅读教学中朗读应成为主旋律。在整合过程中,学生的朗读可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朗读方式。①跟读——就是跟上情景朗读的速度,小声跟着读。②选读——为了突出课文的某一部分,学生在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把音箱声音关掉,让学生自觉地体会这部分内容的思想感情。③分角色读。④人机对话——对于远程教育资源库提供的这些音、视频资源,我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加工、二次开发,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让学生读一部分、机器设备读一部分这样就实现了人机对话。人机对话可以营造氛围,很快地将自己假设在情境中,成为其中的角色。⑤表演读——通过远程教育资源提供的情景、图像、文字,安排学生表演,看着情景、图像、文字,加上自己的想象、加工、肢体言语,再现课文的情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播 播放课件。在课文教学时,我们可以按照演示文稿的顺序,依次学习课文的生字、词语、理解重点句子、段落等,既省时又省力,体现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越性。(5)、议

议论、讨论。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在经历了看、听、读、播几个环节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时出示话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在学习中共同提高。(6)、做

做作业。最后给学生提供最优化练习,让学生巩固提高。

3、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创新整合的方法与模式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自主创作、评改的能力,实现自主发展,通过教学手段的革新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为该模式充分考虑了学生主体性原则,我们简称为“主体性作文教学模式”。即:激趣——创作——共改反馈——拓展。教学方法:

1、激趣

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写作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作文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贴近生活的图景,再配上适当的音乐,这些景物会将学生带到一个斩新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感到作文内容就在我们生活之中,这样学生会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觉得作文有话可说,从而激发了学生作文兴趣。

2、创作

依托资源,自主创作。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多媒体作文课中,通过播放视频文件,让学生仔细观察,边看边想、边想边写。学生循着教师的思路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个体行为,又有协作学习行为。如果在个体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采用小组协作方式进行学习。如果群体遇到困难,教师可以从远程教育资源中选取特级教师作文辅导课让学生观看,使学生能明确作文的具体写法。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进度不一样,习作水平也不一样。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宏观管理者和学生学习困难的解答者或引导者。

3、共改、反馈

师生共改,及时反馈。与传统的作文教学相比,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作文教学评价更为及时。当学生习作完成后,通过教学幻灯,各评价主体均可以第一时间浏览他人的作品并作出评价。学生很乐意指出别人写作上的不足并肯定他人的优点,从而使得每次作文训练都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学生发现自己的习作拥有众多读者时,大大激发了写作与评改的热情,实现了教育心理学满足自我、追求成功的心理需要。

4、拓展

延伸拓展,巩固提升。由于信息化的便捷性,学生进行延伸训练也很简单。在写完一篇作文后,教师再布置相关联的作文内容或题目。因为有了第一次的写作积累,所以在写后面几个题目时,学生就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实践证明,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模式,基本上可以适用于所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及片段练习。该教学模式集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的特点。这种模式相对于传统作文教学,优势不言而喻。它不仅在单位时间内发挥了教师和全体学生的群体力量,扩大了交流、评价,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使得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最大的收益,真正实现了作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有了模式的支撑,要真正把两者有机整合,我们认为要切实落实多媒体信息技术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更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避免产生“教师成为机器的操纵者,学生成为看客”。教师要转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引导者和组织者。积极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习过程的交流互动、强化学习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基本技能培养,促进学生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努力实现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同样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高质量的教育。

四、结论

1、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整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促进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加快发展,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逐渐转变为以“学”为主的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从而真正实现上述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可以预期的。

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取决于诸多因素(如学校的硬件、软件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素养,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架构等等),而且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有各种不同的模式;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从所在的地区、学校的实际出发,让多种多媒体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并存,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逐步使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如果脱离实际,过于浮躁和不踏实,我们能看到的仍将只是在演示课和示范课上停留在表面上的做秀,而没有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的“整合课”。

2、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整合的核心是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优化教学效果。

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有其突出的优点,但其它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也有其自身的长处,如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至今仍是确有成效、最为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不能片面夸大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的作用,而排斥其它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同样,基于“教”的教学设计和基于“学”的教学设计也各有其突出的优点,科学的教学设计应该是充分利用它们各自的优势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整合特别应该联系实际,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合适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并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认知工具和环境构建工具,选择各种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并进行优势互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

[2]、朱名燕 彭志修 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蔡新梅 [6]、《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三篇: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2013.3 课堂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洪泽县仁镇中心小学 郑洪海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多媒体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且不断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但在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的。本文着重探讨多媒体引入语文教学后怎样处理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一堂好的语文课是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师备课认真,课堂启发正确得当,合理的板书讲解,而多媒体教学是相得益彰的辅助手段,这个手段恰倒好处的运用,不仅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而且帮助基本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我校一位教师教学《狐狸和葡萄》一课时,他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狐狸和葡萄之间发生事情后,让学生讲述其经过。学生回答了问题,但是回答不完整。这一过程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运用,但是教学目的未达到。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故事所阐明的某个道理。于是教师就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师边演示,边让学生讲述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出示幻片,让学生观察;教师设置以下问题:1.你觉得葡萄长势怎么样?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枝繁叶茂、硕果累累)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葡萄成熟了?(形状的大小、色彩的透亮)3.你想到了哪些描写葡萄葡萄的词语或句子?(A又大又圆、又酸又甜、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B颗颗葡萄像硕大的夜明珠晶莹透亮„„)4.狐狸看到了这样的葡萄会怎样想呢?又是怎样做的呢?(A想吃,想尽各种办法去够葡萄;B踮起脚尖,拉直身子,伸长手臂,往上跳„„)5.结果怎样呢?(白费劲)6.你觉得狐狸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虚荣心强、死爱面子、不愿承认自己无能、表里不一)

二、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与学科的关系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教学基础的基础。小学语文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情感和价值观,并具有初步实践能力。因此,小学语文学科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课文表达的内容,又能帮助学生运用语言去表达、合作、创新等。例如:在教学《推敲》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①创设情景 教师通过多媒体再现了贾岛痴情吟哦、反复琢磨的苦吟者形象。这样,既创设了一种意境诱发情感,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②理解课文 教师通过多媒体制作几张幻灯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诗”、“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韩愈改诗”等几个场面,并理解课文字、句、段所表达意思与情感。③朗读课文 教师采用录音引读 ④口述课文 教师采用多媒体制作几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口述课文内容 ⑤学习生字 这堂课学生学得生动扎实。学生既欣赏了作者语言文字表达美,又学习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锲而不舍的专研精神。这样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是成功的,它有机地把语文教学和多媒体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也必须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教学中,要紧扣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例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一位教师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听录音,然后让学生说说狐狸借老虎威风吓跑百兽的经过,中间出示一遍多媒体幻灯片,最后让学生说出这则寓意。而另一位老师则是这样教学的:他在让学生听完课文录音后,边讲课文内容边出示多媒体幻灯片“狐”和“虎”。并让学生思考:

2013.3 课堂教学 狐、虎它们各在干什么?并分别找出描写它们动作的词语。老师边提问,学生边回答,教师把课串讲后又让学生分别戴上头饰表演。课堂教学达到一定高潮。之后,教师再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6、7、8三小节,通过多媒体幻灯片,让学生思考:狐狸为什么要带老虎走动?百兽怎样?讨论这些问题时,教师紧紧扣住“假”字分析课文。在多媒体演示过程中,让老虎在前(不知其诈的样子),狐狸在后(洋洋自得的样子),百兽惊恐万状,纷纷乱跑。教学至此,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点出了这则寓言的寓意。这两节课教学效果一对比,明显看出:第二节课较好地处理好了教材内容和多媒体教学的关系。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理解了课文的语言文字美,而且真正理解了“狐假虎威”的寓意。

四、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多媒体运用到语文的课堂上,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客观事物展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便于理解课文内容。要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就需要教师恰到好处掌握多媒体教学,正确引导学生去理解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性,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过程。例如: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感受沙漠 1.说到沙漠,你见过沙漠吗?让学生谈谈对沙漠的初步认识。2.点击课件——沙漠,让我们来看看,沙漠到底是什么样的?自由说 3.在课文的3、4自然段中,有好多描写沙漠的句子和词语,你能快速读一读后,把它找出来呢? 4.交流,点击课件——描写沙漠的词语: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沙漠 沙子松散的沙漠 风沙铺天盖地的沙漠 遮天蔽日的沙漠„„ 5.我们说了沙漠,看了沙漠,读了描写沙漠的词语,此时,大沙漠给你一个什么印象?(沙漠广大无边,气候干燥,很少有绿色植物,没有水流,风沙很大,还有沙丘、沙谷,如果人在沙漠里行走,随时有生命危险。)6.师小结:虽然沙漠里的气候如此干燥,环境这么恶劣,可小骆驼和它的妈妈还是愉快地结束了这次沙漠旅行,而且小骆驼还有了新的想法。〔对沙漠的了解,是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

三、精读最后一节,引导质疑 1.点击课件——最后一节 2.读读这一节,思考一下,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3.交流筛选后点击课件——2个问题 ①小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各有什么作用? ②小骆驼因为什么事而深感自豪?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样重要。这里。采用了变序的教学方法,已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四、精读3、4小节,读中感悟 过渡:问题的答案就在3、4下节中,下面我们按小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先读读课文3、4节,然后讨论,找出答案。看那个小组又快又对。1.分组进行。2.学生交流,(多媒体)随机出示: 3.师小结:原来看似难看的驼峰、脚掌、眼毛都有这么大的作用啊!其实,骆驼在沙漠里能驮人载物,是其他动物不能代替的,所以,这看似难看的骆驼,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4.齐读3、4小节,再次体会骆驼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5.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板书:有用 自豪

五、续编故事 点击课件——书上插图 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瞧,你长得这么难看,还照什么镜子?”想象一下,这回小骆驼会怎么说呢?(强化“骆驼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1.同桌讨论讨论。2.学生表演。〔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不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个性,提高了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这节课,教师很好地处理了多媒体教学与教师主导作用之间的关系,在多媒体使用上力求“求实”、“求活”、“求新”、“求深”,教师主导作用主要发挥 “组织”、“引导”、“点拨”、“帮助”的作用。因此,课堂上学生表现为“兴奋”、“主动”、“求索”,教师则“坦然”、“惊喜”。这样,这节课多媒体教学与教师主导作用就有机地统一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3.3 课堂教学(责任编辑:李春梅)

浅议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流行潮”

洪泽县新区中学 陈 元 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是属于一种有着广泛听众极具吸引力音乐,相较于艺术音乐站和传统音乐。流行音乐是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音乐以“雅俗共赏”通称。当今的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可为什么一上音乐课就无精打采?为什么一唱到教材上的歌曲就毫无感情?为什么一听到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就想美美地睡一会儿?也许音乐教师会埋怨教材是如何的糟糕,音响资料是如何的匮乏,学生是如何的没有品位,上课是如何不愿意听„„音乐教师出于延续传统音乐文化的考虑,很自然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审美观点等传递给学生,而我们的学生对于变化着的音乐文化很感兴趣,对新的音乐形式、音乐价值、音乐审美具有很强的倾向性,于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某种分歧。新学期伊始,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在小学的音乐学习状况,我对新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95%以上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列举出一大串流行歌手的名字:周杰伦、潘玮柏、孙燕姿、李宇春、S.H.E„„对于他们的代表作品更是了如指掌,很多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能听到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学校举行歌咏比赛,学生绝大多数唱流行歌曲„„以上这种音乐教学中“流行潮”现象,引发了我这样的思考:流行音乐究竟能否走进课堂?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笔者作了以下尝试。

一、利用流行音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对于流行音乐“堵”不如“疏”。“堵”则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疏”则可以将流行音乐的音乐效应为我所用。1.淡化自我,确立学生的主体思想。我们很多教师喜欢以自己的好恶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不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自己喜欢民歌,便让学生都喜欢,过强的自我意识在左右着教学向理性化方向发展。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感兴趣,原始出发点是基于环境的影响,基于对某位歌星的崇拜。普通的流行音乐,它的歌曲难度远远低于一些民歌、美声歌曲,尤其是一些枯燥的概念,放在一首学生不熟悉的美声歌曲中,学生很难明白,而运用他们那根已被触动的流行音乐的神经,这一概念的教学很快就会迎刃而解了。因此,对于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我们可以采用“缓兵之计”,用心平气和的心态“接受”学生喜欢的音乐,和他们一起聆听,甚至和他们一起学唱。“爱好者”之间就会有许多可以交流的话题,让学生和教师走得更近,这样学生才能喜欢音乐课,我们的音乐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2.拓宽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师不能总是在自己过去的所学范畴中自以为是地踱步,拒绝一些现代的东西。在教唱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歌曲《龙的传人》时,发现学生对教材配套的歌曲录音不感兴趣,大多数学生认为歌曲节奏缓慢、演唱形式呆板,缺泛激情。我知道这是由于学生听过歌星王力宏的演唱版本后而对教材歌曲产生的一种抵触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没有强制对学生进行说教,强迫学生接受,而是找来了王力宏版《龙的传人》的歌曲录音和演唱视频让学生欣赏。的确新版本那种鲜明的节奏感、独特而新鲜的风格韵味,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把两种演唱形式进行比较,告诉他们两种演唱形式所表现的不同风格和演唱背景,这样的处理就很容易达到教学目的。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不难看出,如果歌曲缺乏与学生生活产生共鸣的东西,就难以让学生产生兴趣,更难以吸引学生。3.淡化技能,活跃学生的课堂气氛。无论什么有趣的东西,一旦上升到理论成为学习的对象,学生往往就会对其失去兴趣,但如果让学生在欣赏与审美中进行学习则会轻松得多。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语言生动、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于接受。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的前提。流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它赖以生存的生活土壤和服务对象,正确地认识它,准确地鉴别它,30

2013.3 课堂教学 理智地对待它,通过正确的引导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使他们具有“音乐的耳朵”,能在纷繁的流行歌曲中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这才是我们教师所必须教会他们的。

二、利用流行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去辨别。由于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和某些音乐的商品化倾向,加之音乐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家庭和社会的音乐生活呈现出十分纷繁复杂的情况,良莠混杂、雅俗交织、美丑难辨。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教学如果不密切地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给学生的家庭及社会生活以必要的指导,就难以达到音乐的审美教育目的。加之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音乐,学生每天都要“被迫地”接受许多音乐信息,这种无意识的听,往往都是“听而不闻”,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不良的听觉习惯。这种不良听觉习惯如果不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地加以纠正,会影响学生的听觉分析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校的音乐教育。可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非常重要的。1.开展课内欣赏,引导学生正确欣赏流行音乐。周杰伦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歌手,可问学生为什么喜欢周杰伦的歌,有些学生却回答不上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进行选择性地给学生欣赏。例如,欣赏歌曲《星晴》,这是一首抒情、优雅的大调式歌曲,曲式为二段体,曲调风格有西方流行音乐节奏和蓝调(简称R&B)特点。这是一种起源于美国黑人的音乐,它既有摇曳的节奏又带有忧郁的色彩。歌曲既明朗又带有淡淡的感伤。全曲充满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喃喃自语般的色调,使人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第二段音乐则勾画出纯净、明朗、质朴的画面,旋律简朴而充满稚气、单纯,表现了天真无邪的爽朗。再对比欣赏另一首歌不同风格的歌曲《龙拳》,歌曲采用了西方流行音乐中的Rap的表演风格。这种新型的音乐,主要特点是快速度的说唱般的语言朗诵,调性不明显。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分析歌曲里大鼓、扬琴的音色,歌唱时直声、喊声对宣泄情感的作用,以及这种通俗唱法同美声唱法的比较等。流行音乐欣赏时,同样可以从音乐的内容美、形式美、意境美、情感美、音响美、格调美角度去分析流行音乐,以理性思考音乐,达到教育的目的。2.开展专题欣赏,使学生更加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专题欣赏可以包括:某一时期最流行的金曲;某一时期最火爆的歌手的作品;某一歌星、组合或乐队的作品;某一流派某一类风格的流行音乐;某一主题内容的音乐。在专题欣赏过程中,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帮助学生归纳了解某一时期、某一歌星、某一主题的音乐的特点和时代的面貌。理性地判断、辨证地接受流行音乐。3.开展主题辩论,在思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比较是最好的教学手段,把词曲俱佳的优秀作品和低俗的、毫无价值可言的作品放在一起,和学生共同探讨辨别美丑。对于积极的、健康的,我们去学习,而颓废的不健康的,我们应加以摈弃。

三、利用流行音乐开发学校的课程资源 让流行音乐进课堂,绝不是放弃教材内容,而单纯地迁就学生,把音乐课简单地变成流行音乐的教唱和欣赏课。而是运用新课程理念,挖掘开发和流行音乐有关的课程资源。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教师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同时,运用新课程理念,挖掘和开发课程资源,适当增加有关流行音乐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有益的。我曾利用音乐课的时间为学生播放了经典影片《泰坦尼克号》。为什么选择这么一部影片呢? 首先,它属于爱情题材,较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第二便是片中主题曲的原因了,这才是我的切入点。许多学生都看过这部影片,经过这么一重温,他们之中又掀起了一股《泰》片热潮,主题曲《我心永恒》又挂在了他们的嘴边。打铁趁热,我就《泰坦尼克号》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泰坦尼克号》立即给学生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电影音乐欣赏课。我组织学生练唱了《我心永恒》,由于对影片记忆犹新,学生唱时自然兴趣盎然,情感也极其投入,接着我将席勒・狄翁的演唱让他们欣赏一遍以作比较。听完之后,我适时地问他们认为哪里演唱有困难,很显然是在歌曲的转调处,即由原来的E大调提高了一个减四度,骤然升至降A大调,从而使全曲爆发性地形成最高潮,此时转调,唱出了女主人公露丝在爱的召唤下对生活坚定的信念,更是她与男主人公杰克刻骨铭心的爱情的升华,使影片有了一份悲壮的美。明白了转调这一创作手法所产生的音乐效果,学生再唱时显得

2013.3 课堂教学 激情昂扬,紧接着我抓住时机,让学生欣赏了由这首经典歌曲改编成的钢琴曲,此时,学生已深深体会到转调在音乐进行中那独具一格的震撼人心的魅力。(责任编辑:陈海红)比较函数值大小,我来支招

洪泽县教师研修中心 朱永瑛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模块,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无论初中还是高中这些知识的学习都常常令学生感到头疼。初中阶段学习的函数类型虽然不多,但由于函数知识本身太过抽象,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有很多困惑。比如:已知自变量,比较其对应函数值大小的问题,学生在解题时常常由于不得法而致错。下面就初中学过的几类函数,粗浅地谈一谈解法。类型

一、比较一次函数值大小 对于函数是具体的函数,学生一般能解决。例如:已知点A(-1,m)、B(2,n)是函数y=2x-6图像上的点,试比较m、n的大小。这好办,将A、B两点横坐标代入,求出m、n的值就可以比较出m、n的大小了.当x=-1时,m=2×(-1)-6=-8,当x=2时,n=2×2-6=-2,由于-8<-2所以m y2方法四:特殊值法——这是做填空选择题的取巧方法。将所给的变量赋给符合题意的具体值,然后代入函数式求出具体的函数值来比较大小。这对于无需写演绎求解过程的选择、填空题,是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比如自变量x10,所以k<3k,于是k+b<3k+b,即y1

二、比较反比例函数值的大小 典型问题:已知点A(x1,y1)、B(xy2.,2)是函数Y=2kx(k>0)图像上两点,22,x10)图像上两点,2方法一:作差法——这是比较反比例函数值大小最直接的方法。将函数值作差得:y1x10且x-x11>0,又k>0,所以2-b=k(x1-x2),由于x10,所以k(x1-x)<0,所以y1< y.k(x2x1)x1x200,所以y2> y.(当k<0或方法

二、增减性法——这是比较一次函数值大小的最好方法。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只要知道自变量大小,马上可得相应函数值大小。本题中函数Y=kx+b(k>0)是增函数,所以自变量小的相应函数值也小,自变量大的相应函数值也大。由于x1y2.此时自变量小的相应函数值反而大。方法三:图像法——这是解决函数问题的最直观方法。或x1<0

2013.3 课堂教学 应的点是否在曲线的同一支上(即x1、x否同号),只有当x1、x上,即x1、x222是对应的点在同一支同号时,可以利用函数的增减性,否则不可。如本例:函数Y=k(k>0),图x2像在一、三象限内,分别单调递减。x1yy1)、(x2222<0,y2)对应的点都在第三象限,即曲线的一支上,此时函数递.当x2>x1>0时,则点(x1。当k<0时,即点描出比较接近题意的函数图像,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取值,描出对应的点,根据点的位置的高低比较出他们纵坐标的大小,即函数值大小。点越在上方,函数值越大,点越在下方,函数值越小。方法

二、增减性法——这是比较二次函数值大小的最简易方法。二次函数在对称轴的两侧具有相反的单调性,熟练掌握二次函数这个性质并运用它来解决比较函数值大小的问题会十分便捷。如本例:由于a>0,对称轴为直线x=2,所以当x>2时,函数单调递增,当x<2时,函数单调递减。当自变量,y)对应的点都在第一象限内,22即同一支上,可用单调性得y1>y时,此法仍然适用。但当x1<0

2、y1> y3> y2.提醒注意:只有当几个点在对,y2)在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两支上,此法不再适用。方法

三、图像法——这是解决函数问题的最直观办法。反比例函数图像大致摸样和位置,应该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当k>0时,图像是在一、三象限的双曲线,在每个象限内图像呈递减趋势;当k<0时,图像是在二、四象限的双曲线,在每个象限内图像呈递增趋势。所以根据x1、x2及k的符号就可以大体确定则点(x1,y1)、2称轴同侧时,才适合用此法,否则不行。方法

三、距离法——这是比较二次函数值大小适用面最广的方法。通过比较点到对称轴距离大小来比较函数值的大小——即点的横坐标(自变量)与对称轴上点的横坐标差的绝对值大小,来比较函数值大小。当函数图像开口向上时,对应点距离对称轴越远函数值越大,反之,函数值就越小。当函数开口向下时,点到对称轴距离越近,函数值越大,距离对称轴越远函数值越小。如典型问题3中,A(-2,y1)、B(C(1,y3(x,y122)对应点的位置,根据点的位置判22,y2)、)距离对称轴(直线x=2)距离分定yx1 y2点B上方,所以y1>y上方,所以y1 y32.在第三象限,点B在第一象限,显然点B在点A。用图像法来比较函数值大小,适合自变量任意取值,简单易行且不会出错,是解决函数问题最直观的方法。方法四:赋值法——这是做填空选择题的取巧方法。和比较一次函数值大小一样,将所给的变量赋给符合题意的具体值,然后代入函数式求出具体的函数值来比较大小。这也必须是无需写演绎求解过程的,做法和比较一次函数值一样,这里不再赘述。类型

三、比较二次函数值的大小 典型问题:已知二次函数y=a(x-2)+c(a>0),当自变量x分别取-

2、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1、y较y1、y222此法尤其适用于点不在对称轴同侧的情形。如:已知二次函数y=a(x-2)+c(a>0),当自变量x分别取y22,3,0时,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1、3、y,试比较y1、y2、y3的大2,1,试比小。这里自变量对应点分布在对称轴的两侧,二次函数当x取一切实数时它不具有增减性,只有在对称轴两侧才分别具有增减性,所以本题显然不能运用函数的增减性来解题,用作差法计算很烦又费时,但是我们很清楚,函数开口向上时,函数有最小值,而且当图像上点离开对称轴越远,函数值越大(当a<0时,函数开口向下,图像上点离开对称轴越远,函数值越小),而点到对称轴距离就是点的横坐标(即自变量)与对称轴上点、y3、y3的大小。b)|计算起来2a简单易行。本题由|0-2|>|3-2|>|2-2|就可以的横坐标的差的绝对值,即|x-(-得y3方法

一、图像法——这是比较二次函数值大小的最直观解法。> y2> y1。

2013.3 课堂教学 方法

四、作差法——这是比较实数大小最常规的方法。比较二次函数值大小就是两个实数的大 小。而比较实数的大小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作差。用作差法比较二次函数值大小的,不必费力思考,就容易想到,但是计算可能比较烦繁琐、费时。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

洪泽县城南小学 谢连生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教学要在学生已有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文,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然而,针对目前口语交际教学的情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革,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一、民主宽松,自信发展 对于课堂环境来说,民主宽松的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从目前的课堂情况来说,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一是缺失交际的氛围,语言环境比较凝重,不够轻松。二是学生的心理封闭,怕出错,被嘲笑。要解决以上问题,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口语交际时遇到困难或错误的时候,注意点拨、引导、鼓励他们,朝正确方向发展。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儿童的思维方式,来评判他们的口语交际,尊重他们稚嫩的表达。三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时要认真倾听,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要多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学会尊重和对待不同意见。最终使交际的环境能够民主宽松,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够充满自信。

二、凭借教材,加强训练 重视口语交际,加强训练,凭借教材是关键。因此,课堂上要充分挖掘教材,凭借教材资源,加强训练。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教材中语言因素也十分丰富。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较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可以扩大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学生多进行听说训练。在口语训练的形式上可采用复述、讨论、争辩、评价等,同时可运用图片、创设情景等方法,指导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口语训练时,我充分运用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上内容说话,学生训练时就有了依托,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想象丰富,说得有声有色。再如:在教学《狼和鹿》时,创设狼发生变化后森林变化的情景,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以及对保护环境的理解,通过对话、交流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发展。这样加大对教材的挖掘,运用恰当的方法,学生始终处在表达欲望之中,提高了口语交际训练的效果。

三、开展活动,提供机会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有效的活动,口语交际也是如此。学生只有在活动中进行锻炼,才会真正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在低年级,可如组织一些简单的游戏,如:“击鼓传花”、“贴鼻子”、“画嘴巴”等,让学生说说游戏的过程。先让学生说说游戏开始我们做什么?过程怎样?结果怎样?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有趣?同学的反应怎样?然后同学之间补充补充,最后再说说感受、评价等。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机会,引导他们说话要有条理。中高年级时,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比较大的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开展演讲比赛、辩论会、新闻发布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活动。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四、提高兴趣,文明交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时,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要力争做到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可通过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课本剧等来训练与培养。使学生既得到训练又培养了兴趣。长期下去,学生就会爱好说话,乐于交流。同时,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语言,不说脏话,使用文明用语,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例如:在口语交际进行学生辩论会时,教育学生要使用文明用语——谢谢、对不起、你好等。不能因为论点不同而出现不文明的语言。同时,还可以规定一些规范的语言,如,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先要说上一句“你的意见有一定的道理,不过---”。

2013.3 课堂教学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能力,才会得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课堂是主阵地,教师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创造机会,加强训练。这样才会把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责任编辑:李春梅)

第四篇: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影响

[摘要] 把多媒体引入语文教学,使用同样的课件,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教学经验、教育理念在教学组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与教师的素质比较起来,后者永远是最关键的。同时,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多种因素中,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责任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任何先进的多媒体都无法代替的。

张志公先生在《语文教学要同现代化建设接轨》的讲话中强调:“语文教学要跟信息社会、信息交流接轨”。现在已进入信息社会,语文课怎么教,怎样利于信息交流,已经提到教改的日程上,信息与语文有着密切关系。语文教学改革,要考虑有利于信息社会的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网络环境有利于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并有效的运用,为语文造课件,其产生的美,会让浪漫的心灵走向睿智、博大。语文“使人及人的世界更美好”,让语文教学环境更美。多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教学情境、浓厚的课堂教学气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信息量;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运用多媒体,可以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利于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让语文思想更美。如曹操的《观沧海》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名篇,诵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诵读资源比较多,但从教学资源的感染性、吸引力的角度来选择,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吟诵片断可谓绝佳:鲍国安所演的曹操站在高山之巅,面向大海,目光深邃,胸襟开阔,高声吟诵《观沧海》。此景、此情、此神韵,是教师一般性范读、甚至是专业播音员也无法企及的。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利用网络播放这一段录音,将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再如在教学朱自清《背影》时,通过播放《父亲》这首歌曲并用多媒体展示父亲辛劳的画面来结束全文,能让学生置身于浓浓亲情之中,再次品味亲情,读懂亲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亲情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网络环境有利于体现 “大语文”观

网络环境可以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及课外阅读面。特别是语文教学“大语文观”提出,“大语文”教育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作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要引导语文教学走出课堂,注重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融会贯通。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语文课堂教学要打破了死扣书本、烦琐地分析课文的局面,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重视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的能力,重视学生能够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从而利用自己已有的课内外知识去理解课文。要做到这些,只有把网络技术运用到语文课堂才能做到。有一位教师这样描述了网络资源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好处:我们可以在一个课案中便捷地收罗几十则有用信息,却很难在图书馆、书城如此“短准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便捷搜索所需信息,而不必要求学生花很多钱复印大量资料。充分扩展的课堂,犹如大江大河,学生可以尽情游弋,可以超越自己、超越课本。如在开展《祝福》阅读教学时,同学们在网上寻找相关信息,把鲁迅笔下的女性集中在一起,做成卡片,通过自己的分析、归纳,进一步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对祥林嫂的形象有了一个深入的理解,而且对鲁迅作品中其他的女性形象也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为以后学习鲁迅作品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网络环境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网络所带来的交往方式的革命还体现在师生关系上,传统的语文教育往往局限在课堂,由于师资等方面的限制,学生课外的阅读和写作往往缺乏应有的指导。无论教师如何强化自己的民主平等意识,站在讲台上的教师和坐在下面的学生这种客观的布局,就很难让师生之间真正有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如果借助于网络,组织文学创作、阅读等兴趣小组活动,指定教师对各小组的活动进行网上指导。鼓励学生申请博客,课外练习写作。投入很少的人力物力就能把语文课外活动搞得生动而又丰富多彩。在网上,每一个终端都是一个交往主体,电脑之间信息交换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就使师生之间的交往成了真正平等的主体之间的交往。往往能更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另外在教室里上课当然也是互动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但是,这种互动是有限的,一方面它在空间上有限,它局限在教室这个空间;一方面在时间上有限,它局限在当面之时;一方面它在对象上也是有限的,它局限在师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网络把这几个局限都打破了。从空间上来讲,网络是完全自由的,近在隔壁,远在天涯,都可以互动。从时间上来讲,当然可以即时互动,也可以稍后。从对象上来讲,可以面向教师和同学,也可以面向整个社会。而且这种互动是多元的,同样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的反应。学生在这种多元的互动中获得了多元视角。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在授课教导的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领会和吸收能力,以便作出及时合理的教学调整,以期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通过作业、测试、提问、上机练习等形式向教师反馈语文学习情况,力求在老师的指导下攻克自我的薄弱环节。这样师生之间激情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形成了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启发式、讨论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学形式的灵活采用,都将有利于教学空间的开放、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其思维火花的迸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学生主动参与点评,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自由、平等的关系。

网络带来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适应了语文新课改的要求。但它也仅是人类的工具,正像我们所意识到的,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网络环境对语文教学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一)网络的大量运用,会使学生脱离课本文字阅读欣赏,从而淡化语言训练,弱化语言教学的功能,因而背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学生只有通过阅读课文,在阅读材料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中摄取意义进行理解,才有可能探求作品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揣摩作者的思路、文章的主旨,领悟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也才有可能进而对阅读材料进行鉴赏与评论。让学生感受旋律的变化和情感的波动,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关于打斗一段描写,十分精彩,如何让学生理解还要从对文本的反复朗读中,而不是随意放一段网络视频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很多学生渐渐满足于“快餐式”的多媒体而忽视了对文本的深层次阅读。语文是悟出来的,阅读的目的在于通过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文本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用心写出来的东西也必须用心去领悟,咀嚼。

(二)网络对语言文字的规范性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网络交流语言丰富多彩,这种语言与现行的语言文字规范产生了一定矛盾,形成了特征鲜明的网络语言。但是,网络语言被大量应用,有些成了公认的流行语,比如“米有(没有)”、“稀饭”(喜欢)、“偶”(我)。这一问题对语文教学的冲击最大,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甚至有些学生把它们应用到作文中来,这不仅影响到作文成绩,更不利于语言文字的传播和交流。

另外网络催生了网络文学,大批文学爱好者不再为不能发表自己的作品而烦恼,网络的无穷容量孕育了很多的网络写手,他们在网络上自娱自、互相交流。但是,有些网络文学作品艺术性较差,甚至还宣扬迷信等不健康思想,这样,就造成了互联网信息中泥沙俱下,存在不少文字垃圾,这种网络造成的庸俗文化也会对青少年学生的文化导向产生负面影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信息时代呼唤着语文教育技术的革新,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教学,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也出现了误区,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自身规律,围绕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而开展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一定要体现学生主动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至熟读成诵、入情品味的过程。我们要扬长避短、务实严谨、把握好尺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特有优势,找到支持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支点,使其能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真正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要占有,挑选,改造。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同样的道理,语文教学对信息技术也要“拿来”!创造一个适合我们自己的语文网络环境。

发表于2012年第3期《新课程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国家教育部制订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志公文集(语文教学论集)张志公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

(3)语文教学探步 王松泉著 辽宁大学出版社

(4)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 李杏保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5)吴 柳 《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

第五篇: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设计与应用(范文)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设计与应用

摘 要 分析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设计,介绍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满足更多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对未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做出预测,找到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060-03

前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学变化日新月异,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语文教师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找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多媒体课件设计工作,帮助学生找到语文知识的魅力,以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但现实中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教学课件设计工作不到位,制订的教学方案无法达到新时期教学要求,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设计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教师要保持多媒体课堂内容的声音美、形象美、意境美,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课堂感受,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在为学生讲解《钱学森》一文时,进行了以下设计。

活动目标 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全方位展示钱学森的一生,让学生学习钱学森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深深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查阅与钱学森有关的故事,以提升语文课堂的活跃度。

活动资源 语文课本中的阅读资料;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多媒体实例展示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学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谁吗?你们是否听说过与他有关的故事?

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钱学森,如图1所示。

【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简单的介绍应该已经对钱学森有所了解了,我知道大家还想知道更多有关他的事迹。作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我们的祖国,正是他的无私奉献,我们才能拥有自己的航天技术,才有自己的导弹。所以我们应该带着崇敬之情去认真阅读《钱学森》这篇课文,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2)自主学习。

【引导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中每段的主旨大意是什么?这篇文章整体上又在向我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小组讨论】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中的钱学森有着什么样的品质?我们应该学习钱学森什么精神?

【回答问题】每个小组成员要选出一名代表来回答小组讨论后的最终结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见图2),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认识。

3)知识拓展。欣?p《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并为学生展示歌词(见图3)。为学生展示2007年有关钱学森“感动中国”的颁奖词(见图4)。让学生自己写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父母、朋友、老师或者其他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人,然后通过全班评比挑选出比较好的文章进行展示,以提升学生的写作热情,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遵守相应的原则,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他们的实际状况来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从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还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多媒体教学的不利影响,为学生创建更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还要不断丰富多媒体课件内容,提升小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感受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以更好满足学生今后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工作,设计出更多高质量的语文课件,为小学生今后的语文知识学习奠定扎实基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保持语文教学的全面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应该保持语文课堂内容的全面性,提升小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是因为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教师通过多媒体能够查阅大量资料,同时可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让更多知识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屏幕之上,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感官,引导学生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

如在讲解《负荆请罪》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该文章故事发生的背景,然后通过多媒体来让学生学习文章中包含的生字词以及精神内涵,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技巧、思想品德、写作能力、阅读水平等方面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技术应用目标,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提升语文教学的新颖度 语文教学的方式新颖,可以提升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教学优势,让学生在多媒体引导下掌握与语文科目相关的知识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尤其是要做好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工作,始终保持语文教学的新颖度并为他们模仿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乐趣,以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

如在为学生讲解《安塞腰鼓》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安塞腰鼓有关的影音资料,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震撼,体会我国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让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文化情操,为其今后语文知识的学习提供有益帮助。

增大语文教学的内容量 增大语文教学内容量,教师就要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熟练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做好教学课件设计,将更多教学内容融入课件之中。如在为学生讲解《我们爱你啊,中国》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入手,将语文课堂与思想政治课堂相结合,并通过多媒体来让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增强语文教学的情境性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包含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如果教师不能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小学生很难置身于文章之中,也就无法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增强语文教学的情境性,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升他们的文章感悟力,最终达到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目标。

如在为学生讲解《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先搜集与长征有关的人物故事、历史资料、图片影像等,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勇于挑战、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为他们再现当年长征的艰难情景,使其在学习与生活中始终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用良好的学习成绩来报效祖国,珍惜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生活,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合格小公民。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并做好多媒体课件设计工作,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还要保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增强教学新颖度,以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也要不断增大?Z文教学的内容量,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在提高自身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掌握更加科学的语文学习技巧,满足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需求。

在未来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做好与学生的互动工作,利用好多媒体的交流功能,增强师生间的信任度,相互尊重、相互弥补,以全面增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晓民.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5):99-104.[2]高书贤.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运用[J].学周刊:b版,2013(2):165.[3]张丽荣.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研究[J].学周刊:c版,2014(7):70-71.[4]段连鑫,何绍祥.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9):83-86.[5]刘珍芳.论对话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6(5):77-80.[6]狄宪忠.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5):85-86.作者:任凌云,滕州市善南街道清华园小学(277599)。

下载多媒体新技术与农村语文教学设计文献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媒体新技术与农村语文教学设计文献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媒体教学利弊文献综述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利弊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广泛地运用到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当然初......

    多媒体电子书的设计与开发 文献综述

    韶 关 学 院 文献综述 ( 2013 至2014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题目 多媒体电子书的设计与开发科目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专业 2011级教育技术学姓名杨艺斐学号11114051029 指导老师......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的多媒体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的多媒体教学 论文作者:张 彦 性别: 女 工作单位:平罗县崇岗寄宿制小学 通讯地址:平罗县崇岗寄宿制小学 联系电话:***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的多媒体教......

    多媒体与农村地理教学之我见

    多媒体与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之我见 湖南省望城县靖港中学 丁科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计算机随之也走进了我们普......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设计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媒体、诞生、迅猛。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设计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关系,感悟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3 培养学生阅读科普作......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设计)

    5、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设计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设计 杜甫川小学 张燕 教学目标 : 1、了解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简单知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运用举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