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年级第四单元第八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
初二年级第四单元第八课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内容标准
三4.6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二)能力:培养运用历史、现实材料分析问题、归纳观点的能力以及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是血浓于水的骨肉兄弟关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继承民族精神,自觉维护国家统一,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祖国的命运与自己息息相关。“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教材分析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一项目把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到“全球华人是一家”这个更大的层面,引导学生认识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全世界华人华侨的共同心愿,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立志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该项目共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炎黄子孙一脉相承”和“我与祖国共命运”。教育学生继承民族精神,自觉维护国家统一,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是本课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落脚点。
学生分析
学生在初二阶段的学习称为“认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由于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把知、情因素融汇于系统的、逻辑的教育内容之中。我采用“点拨式”的教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并通过情感活动促进认知能力要素在更高层次(抽象思维)上融为一体。
设计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的感性材料,创设情境,采用多样的活动板块,引导学生开阔思路,以互动、探究、交流、合作为特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行为实践的能力。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活动,通点拨知识点,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资料搜集,合作交流,疑难探究等。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中华民族起源形成的故事,传说和历史知识,搜集整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
土的历史事实;上网搜集整理有关爱国华侨的典型事迹。
2.教师搜集有关祖国统一的诗歌、歌曲,在教学中适当应用,优化教学效果。调查了解学生
对于台湾有关问题的看法。
教学流程
课前播放音乐《龙的传人》
一、创设情景,新闻导课
1.新闻播报:两岸盛迎“三通”来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两岸人民的“三通”梦为什么能够得以实现? 点拨引出课题(幻灯片出示课题)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多媒体出示: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2.畅所欲言
播放黄帝陵祭祀的图片
引导: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你知道这些人在干什么吗? “炎黄”指的是什么吗? 师:看了这组图片资料你有什么感受?和同学们分享。
(小组交流,教师到各小组巡回与学生交流,然后各小组选出代表发言)3.走进宝岛
(1)师:台湾和香港、澳门一样,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能把你搜集的台湾的历史资料介绍给大家吗?(学生课前已经搜集)学生班级交流: 略(2)海峡两岸,思念亲人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乡愁》这首诗,边听边思考:你仿佛看到了诗人爷爷站在什么地方,他心里在想什么呢?课件出示:《乡愁》及图片(余光中爷爷和中国地图)学生听配乐诗歌朗诵。学生交流后回答问题 略(3)和平使者
视频:团团圆圆在台湾
师:从团团圆圆到“三通”梦得以实现我们得到什么结论?
我思我悟: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4.游子情深
(阅读丁肇中的故事)
谈一谈: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受?
在2008年,四川发生汶川大地震,身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们又有怎样的举动呢?(学生讲述在灾难面前,华人华侨的爱国之举)
我们要向爱国华人华侨学习,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多媒体出示:我与祖国共命运 5.民族精神耀中华
学生阅读课本28页材料。
师:祖国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像是生育、抚育我们的母亲,上述材料展现的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是什么?生答:热爱祖国。学生交流爱国名言。
通过这些名言我们知道了我们和国家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承担着什么责任和义务呢? 教师点拨,学生回答。多媒体投影四幅图片:
课堂探究:四幅图片分别展示了什么精神?它们的核心是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展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图片资料。
教师:加入世贸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创造了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6.榜样在线:
展示资料: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的境外传递。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说金晶是最美丽的火炬手? 我们应该向金晶学习什么? 交流感悟:
三、学以致用,明理导行
7.说一说:在下列活动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不愧为龙的传人? 在家里: 在学校中: 在社会中: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适时地予以点评,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将课堂气氛引入高潮。小结:我们同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拥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思品课的教学。这些将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提高。
课后反思
本课时教学我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感情、有思想的人,把学生的生活情境融入课堂中,让学生的情感萌发于真实的感知,让品德教育“真实”起来,使课堂教学具有感染力,让思品课成为一节充满了生命力的课。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这如同汽车进入高速公路,如果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果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教师就要当“引桥”,当“路标”。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中合作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加强对教材深度和广度的钻研,从教学的形式和教材的编排上尝试创新,使之更有利于
第二篇: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教案
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 教材分析: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由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第14课 请帮我一下吧、第15课分享真快乐、第16课大家一起来、四课组成。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养成与同伴共在的观念与习惯,针对同伴群体生活中的乐群、互助、分享、合作四个核心主题,引导一年级学生反观自己的生活,学习解决与同伴相处时遇到的这些问题,从而促成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的形成。学生分析:学生在学校生活一年后,班级会出现不稳定的小群体。有的同学非常活跃,各个小群体都会与他有交集,而有的同学则不同,只和几个小朋友玩,很不容易融入其他群体。有时候,也会出现小群体不接受新成员加入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部分学生欺负和排斥其他同学的现象。这提醒我们,在小学一年级,要及时对他们进行乐群习惯的引导,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同时,也要避免出现小群体对个别学生的排斥与欺负情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乐群意识,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玩,并在与同伴相处时相互尊重与理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乐于以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学习欣赏别人的优点与长处。教学难点:乐群意识的培养。课时安排:8课时
13课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教学目标:
1.知道主动融入大家,了解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了解共同玩耍对生活和情绪的影响,有融入大家的能力。
2.培养快乐玩耍、积极游戏的情感。主动参与到其他同学的活动中,能够积极融入大家。
3.通过观察、回忆、对比等方式、方法,了解大家共同玩耍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遵守一起玩耍的每个游戏的规则,主动参与到大家中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游戏的道具。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让学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体验和同学一起玩的愉快,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培养初步的群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情感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自己在什么时候玩得非常开心,和谁一起玩的? 生1:和我们邻居一起砌长城。生2:和同学玩跷跷板。生3:和好朋友们玩堆沙子。师:你们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那如果是你自己一个人在玩,会这么高兴吗? 生:不会。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一个人玩没意思。
生2:因为人多在一起很热闹,非常有趣。
二、回忆往事,流露真情
师:是啊,小伙伴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可有趣了。小朋友们,你们有小伙伴吗?能说一说你的好伙伴是谁吗? 生:略。
师:你们的小伙伴可真多呀!谁来讲讲你与小伙伴之间有趣的故事? 生1:我和佳佳一起写作业。
生2:我和李育林、王浩宇一起玩捉迷藏。生3:我和同学们一起丢沙包。
师:那就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好伙伴,手拉手上台,唱起来、跳起来、拍起来吧!(学生在《找朋友》的音乐中拍手、唱歌、跳舞)(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有朋友的快乐,以及和朋友在一起玩的快乐心情,能更好地融入到大家庭中主动寻找朋友。)
师:现在,大家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呢? 生1:开心。生2:激动。生3:快乐。
师:如果没有小伙伴,你们会是什么感觉呢? 生1:我感觉会孤独。生2:我感觉会寂寞、无聊。
师:你和好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不仅会感觉快乐,还有什么发现生回忆、讨论。
生:1.我们折纸的时候,小明教给我更多的方法,我感觉自己进步了。生2:丢沙包的时候,大家都等着我,我感觉自己非常幸福。生3:我们玩踩报纸游戏的时候,多亏刘明拉着我,我很感动。师:是啊,我们大家一起玩,不仅能收获快乐,还能收获更多的友谊,让我们一起快乐地玩耍吧!
三、想一起玩怎么办
师:小明同学想和高年级的同学一起打乒乓球,该怎么办?(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办法)
(学生用模拟表演的方法帮助小布丁解决烦恼。)
四、绘本故事小布丁和小蝴蝶
五、儿歌欣赏:快乐在一起
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掌握和大家一起玩的基本技巧,并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和理解。
教学重点:规则意识的形成。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探究新知
师:一次体育课上,几个小朋友正在打篮球,旁边的小明同学就在想,我也想玩,可是自己打得不是太好,怎么办呢? 生思考,讨论,小组交流。师:那么我们大家说应该怎么办呢? 生1:我们要鼓励他,和他一起玩。生2:我们可以先教他。
师:你们讨论的结果令人非常满意,那么,你从这件事情中明白了什么呢? 生1:有朋友一起玩会很快乐。生2:大家一起玩的时候,应该互相帮助。生3:和别人一起玩的时候不能只顾自己。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有道理。(板书:同学相处要互相帮助,尊重别人)
师:那么,你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呢? 生1:我们在玩跳皮筋的时候,刘鹏同学明明已经换下了,轮到别的同学了,他就不认账,我们都很生气。
生2:我们在踢足球的时候,小华不进球,他就自己生气地走了,还嫌我们老是赢。
生3:我们玩下跳棋的时候,小兰总是悔棋。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亲身体验来说服自己以后不要这样做,做到遵守游戏的各种规则,从而更加快乐地玩耍。)
师:请大家想一想,他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会有什么感觉呢? 生1:我非常生气,都不想和他一起玩了。
生2:我感觉他们不遵守规则,不想和他们这样的人一起玩。师: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玩得很开心呢? 师: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大家肯定能够与其他同学快乐地玩耍并遵守游戏规则,对不对?(板书:规则)
生:对,我们会遵守游戏规则。
师:我们现在来玩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看看大家能不能准守规则呢?
生:能。
(进行游戏,学生表演的节目可以是朗诵诗歌、跳舞、讲故事„„)(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规则”二字的体验,在游戏中感知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做任何事情都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们一起研究了怎么和大家一起玩,希望从此以后,我们大家能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一起快乐地玩耍。让我们听着欢快的音乐,读着儿歌结束这节课吧!
14请帮我一下吧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求助是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遇到困难时要有主动求助的意识。
2.引导学生分辨那些困难应该向人求助,那些事情应该自理。3.帮助学生学习求助的基本技能。
4.使学生懂得不仅要能接受别人的帮助,懂得感恩,也要学会帮助他人,让友爱和互助精神得到传递。
教学重点:面对困难时有积极的心态,能够分辨需要求助的情景,有基本的求助能力,愿意接受帮助并帮助别人。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与求助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求助是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遇到困难时要有主动求助的意识。
2.引导学生分辨那些困难应该向人求助,那些事情应该自理。教学重点:分清何时需要求助。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大家都会有困难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54页,这些同学发生了什么事?
生:(举手以此说)
师: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师:是呀,我们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该怎么办?读儿歌:大家都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要慌。(学生交流自己遇到困难,主动求助的经历。)点评:唤起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主动求助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探究:我要求助吗?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与分享,我们发现当遇到困难时,真的是有人帮不一样有个小咕噜也是这么想的,你们瞧---他来了。
(教师朗诵儿歌)
师:谁愿意帮助小咕噜解答一下:“是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求帮助呢?” 生:(讨论)
师:现在大家能不能结合自己的情况,说一说生活中那些事情要自己做,那些事情可以求助。
师:(小结)看来,有人帮助真的是不一样。不过,也确实如同学们所说的,不能事事都依赖别人,也不能一味逞能。在遇到可能对自己有危险、有伤害的事情时,一定要主动寻求帮助哦。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习求助的基本技能。
2.使学生懂得不仅要能接受别人的帮助,懂得感恩,也要学会帮助他人,让友爱和互助精神得到传递。
教学重点:学习求助的基本技能。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求助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我会求助
师:观察56页图,看看你是这个放风筝的小男孩,你该怎么办?该向谁求助? 生:(学生讨论向人求助的技巧)
师:得到别人的帮助后,我们也不要忘了说谢谢。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三、“温暖接力棒”;
师:出示教材57页的小诗及配图,教师提问: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
师:你有没有传递过这样温暖的“接力棒”呢,谁帮过?
(学生交流已有生活经验;)
四、小结
15分享真快乐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2.引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分享。3.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与人分享的快乐,从而形成乐于分享的习惯;帮助学生解决分享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难点:分享的方法和规则。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分享的快乐与意义,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与人分享的快乐,从而形成乐于分享的习惯;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分享的快乐与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式、启发式。教学过程:
一、分享阅读更有趣
师:让学生看课本讲故事:小女孩将妈妈送给自己的书与大家分享,通过一起读、一起来表演,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生:举手回答。
师:我们以前有没有和别人分享带来的乐趣,可以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举手答。
二、分享的魔力
师:有一个魔法师,他有神奇的魔法:可以把一个人的快乐,传递给大家;把一个人的办法,变成大家的办法。你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吗? 生:和大家分享。
师:同学们在一起都能分享哪些方面呢?
生:(讨论)方法分享、物质分享、游戏分享、情绪分享、劳动成果分享。
三、快乐地分享
师:读儿歌:秘密分享小声点,故事分享生动点,方法分享仔细点,图书分享爱惜点,与人分享礼貌点,一起分享快乐点。师:那么怎样分享更快乐? 生:(讨论)
师:不同的事情分享的方法不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解决学生分享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客观看待分享中的吝啬行为,引导学生在分享中学会换位思考。
教学难点:分享的规则。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分享的魔法,让一个人的快乐变成了大家的快乐,让一个人的办法变成了大家的办法。那么有些同学的分享却变得不快乐?大家想象问什么?
二、探究
他是“小气鬼”吗?
师:我们来看一下61页的这三幅图。思考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这些同学是真的小气吗?看看这几个同学不想分享的原因?
生:(讨论交流)
师:大家能不能分角色演一演。生:表演。(教师评价提升)
师:分享是与人相处时非常重要的交往行为。你乐于与他人分享,别人才会愿意和你分享。如果有人愿意与我们分享物品或其他的事情时,我们要懂得珍惜,因为他是把我们当成好朋友。当别人不愿意与我们分享一些东西时,要学会理解别人,因为可能那东西对他来说特别珍贵,不适合与我们分享,我们就不要强求。我们的分享要建立在自愿、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
16大家一起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合作,体验合作的意义和乐趣,培养乐于合作的意识。
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有效合作的方法和技巧,乐于以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善于合作的能力。
3.指导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别人及自己的长处,学会取长补短、相互配合。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与习惯、方法与技能。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合作,体验合作的意义和乐趣,培养乐于合作的意识。
2.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有效合作的方法和技巧,乐于以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与习惯、方法与技能。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课本上有一个故事,大家先看看,然后请一个同学来给大家讲。
生:讲故事。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有人帮不一样。(看图,学生表演)师:从第一幅图,我们看到了什么? 生:两个人蒙着眼睛画图,把图画的歪斜。师:第二幅图片知道了什么?
生:两个人配合画画,把画画的很漂亮。
师:看来,有些事情,光靠个人努力是不行的,需要别人的帮助。活动二:生活中的合作。
师:大家来看一下63页的3幅图片。讲一讲你所看到的。生:轮流摇,大家都可以跳。生:一起背,背得更快更准。生:我们还可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有效合作的方法和技巧,乐于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善于合作的能力。
2.指导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会欣赏别人及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学会取长补短,相互配合。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教学方法:讨论法、游戏法。教学过程:
一、歌曲:大家一起来引入
二、探究新知
1.教师结合教材第64页讲故事《为啥合作不下去》
师:听完故事之后,你们能帮他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他们会合作不下去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他们在演课本剧是,每个人都抢着演孙悟空,都不想演猪八戒。他们都只顾自己,所以合作不下去。
师:看来,合作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想法。那应该想着什么呢? 生:要想着这是我们小组的任务,不能只顾着自己出风头。师:是的,在合作时,我们应该想着大家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出示教材64页的小儿歌)
2.开展游戏活动。三.一起做做看
四、开展比赛活动
1.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参与一个有趣的比赛——记数字。比赛要求同学们在10分钟内记忆屏幕上的24个数字。每个小组如果有一份答案正确,就算小组集体获胜。
(学生根据指令开始游戏,教师巡回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各自尝试独自记住24个数字。)
教师提示:可以一人记一行,大家分工合作。2.教师检查活动结果
总结:当我们遇到困难,每一个人都没办法独立解决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想到合作。
开展第二轮游戏活动 交流游戏结果
分别采访胜利小组和失败小组的经验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第三篇:初二年级上册地理第四单元同步训练题
1.阅读下列有关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农业生产东西差异明显。图中MN线为主要种植业区与非种植业区的分界线,此线以东主要为__________(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2)图中①②两基地大部分位于我国温度带的________带,这两个基地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其中基地②主要位于我国干湿区的____地区。
(3)基地③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的________盆地。
(4)广东省的商品粮基地是________(填数字),该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商品粮基地大多分布在长江流域,请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地区的有利条件:_________。
2.读“我国温带季风区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片耕地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
(2)简要说明该地形成村庄(聚落)的有利自然条件(三方面即可)。
(3)结合所提供的信息,列举适宜在该地果园种植的水果作物。(三种即可)
第四篇: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测量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铅笔有多长
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的: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
活动一:目标——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1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教师要善于捕捉“创新资源”,如发现不从尺子0刻度开始量的学生要加以表扬或奖励,如没有发现学生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进行启发引导,体现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 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分米”也可以写作“1d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分米是几厘米?
(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教师板书:1m=100cm1m=10dm)
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估计学生会说:手掌长大约是1分米,半支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尺子的一半长是1分米等。]
活动二:目标——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厘米的黄色纸条。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
[估计学生会疑问,纸条长“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么记?]
2、教师自问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然后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毫米”写作“1m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10毫米),板书:1cm=10mm。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毫米?
[估计学生会说:纸皮、硬币、小圆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1千米有多长
第二课时1千米有多长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
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
思想教育。
体验1千米有多长。
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米尺、表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
同学们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
二.玩中学
1. 走一走。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
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在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
2. 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1)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估一估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3)(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走()圈的长度正好是
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2分钟)
那么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3. 想一想。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
(1)中街你们一定熟悉吧?请看课件:从文化大楼道光陆电影院、商业城、新玛特、沃尔玛之间的距离,约1千米。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中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小结:1千米=1000米
4. 读一读。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
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任意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2)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板演
5. 填一填。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看
图选择正确答案。完成数中42页填一填。
(2)(课件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学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i.公路边的里程碑
ii.摩拖车的速度表
iii.限速标志
iv.指路标志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6. 估一估。
(1)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2)师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
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三、学中做:完成43页的第1题、第2题。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
(一)1通过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并使之系统化和条
理化。教学目的: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3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 通过展示与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ppt、挂图。优秀的作业、作品„„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一个单元学完了,你一定受益匪浅吧。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梳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你将变得更聪明、更有才智。
1. 你学到了什么?(1)出示图1,看图说一说。
读出每所学校的人数。
说一说那所学校的人数最少,那所学校人数最多,哪两所学校的人数比较接近。
你能把它们的人数按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吗?
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2)出示图2,看图说一说。
仔细看图,说一说个动物馆在池塘的什么方向?
说一说狮子馆到猴山的行走路线。
看图,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同桌交流,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
集体汇报。
(3)出示图3。看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你能根据图重的条件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看谁提出的问题多,更有价值。全班交流,学生讨论评价。
2. 我的成长足迹:与同伴说一说。
3.(1)组内展示个人的学习资料。
(2)说一说。
请同学们勇敢地展示最满意的数学作业展示给同学看。请你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展示内容。
4. 评一评。
a.自我评价。b.小组成员互评或好朋友互相评价。
c.教师评价。
5. 忆一忆。
a.回忆自己影响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节数学活动,或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个问题等。
b.在老师或同学面前讲一讲。
c.说说自己取得的进步。
6. 写一写。教师可以为学生纪录成长纪实。
学生完成纪录卡片。
教学反思:
第五篇:最新2017语文s版二年级第四单元教案
植物妈妈有办法
一、课型:新授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读12个生词,借助拼音读准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利用自制乖乖猫卡片奖励学生。
2、利用课件片段与插图学文明理。
3、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与讨论中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
1、知道植物种子的传播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2、识字认读词语,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
2、让学生知道丰富的知识要通过仔细观察与认真学习才能学到。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讨论法
3、朗读法
六、教学准备:趣味卡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诱发兴趣。
1、观看有关植物的影片,把学生带到植物的世界中去。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看一看。(放课件)
2、谈话:多美的景色呀!春去秋来,植物在我们自然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装点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歌《植物妈妈有办法》,我们就会有所启发。(师板书课题,生书空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配动画)
2、请你和同桌一起认真的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错的地方,把课文读通顺、流利。要求:(1)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次。(2)儿歌共有几小节,标出序号。
3、检查认读字词:
(1)个别读,师问:你认识了哪些字?怎样记住?(2)请小老师带读,师问:你教同学学会了哪些字?(3)师随意点击学生个别读词语。(3)去掉拼音读。(4)抢读赛。
4、再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喜欢的段多读几遍。
5、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他们各自用什么办法来传播种子?学生边听边画出末。
6、汇报学习情况。
(三)学习第一小节。
师:同学们,课文中第一小节提出了一个问题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你们找到了吗?谁找到了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第一小节)
1、自荐读第一节(评读):
(1)谁能用一个词来换掉“啥办法”中的“啥”字?(2)指导朗读第一小节,疑问的语气。指名读,齐读。过渡:是呀!植物没有手脚,靠的什么办法来传播种子呢?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植物?
他们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那么你喜欢哪种植物的方法?
(四)阅读感悟第2、3、4、5小节。
1、回答问题相机理解、感悟、指导朗读2、3、4小节。(1)蒲公英
师:既然你喜欢这一小节,那么你能不能带着对它的喜爱把这一小节读给大家听呢? A、理解“降落伞”。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降落伞吗?谁能说一说他是什么样的?看看老师准备的图片(出示降落伞的图片)谁能说一说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也就是说降低了危险,可以让人安全着陆。可见蒲公英妈妈多么爱自己的娃娃呀!B、理解“纷纷”“四海为家”读后两句。
师:那你们见过蒲公英以及它的果实吗?它是什么样的?(生回答)(评价:你可真是个细心观察的好孩子。)我们有些小朋友还没有看到过蒲公英,所以我带来了一组图片,让大家一饱眼福。看课件教师边引导:看它的果实还真是毛茸茸、圆乎乎、轻飘飘的,多可爱呀!他们的种子就藏在这毛毛里。当微风吹过的时候,这些种子就会怎么样?(生答:飞走了)是怎么样飞走的?(生答:一个接着一个)用诗歌中的一个词是——纷纷。还有见过哪些景物是纷纷落下的?(落叶、雪花)分别用“纷纷”说一句话。(评价:同学们我们平时就应该象这两位同学学习。不仅要学会学习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大家想一想:风儿会把它们带到哪里?还会走到哪?(森林、小河边、田野、菜园)他们走到哪里就会在哪里安家,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四海为家。C、练读.指名读,齐读
师:同学看,小蒲公英撑着妈妈为他们准备的降落伞在蓝蓝的天空里自由的飞呀飞呀,他们是多么的自豪啊,因为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就让我们把自己当做小蒲公英,读出他欢快自豪的心情。注意“微风”与“纷纷”读的要轻一些,柔一些体现种子轻柔,自豪、愉快的感觉。(评价一下或再指点一下)
(2)苍耳。
过渡:还有谁喜欢其它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那么就请你带着喜爱之情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其它同学可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相机交流“全身武装”、“凯甲”以及“山洼”)A、理解“铠甲”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文中的含义,老师也找来了苍耳的图片,大家看一看同桌互相说一说它的样子。(生回答)对!壳很硬.{课文中的哪个词告诉了我们它的外壳很硬?(铠甲)以前指的是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衣服。}苍耳穿上这样一件凯甲,对它有什么帮助呢?小刺有什么作用呀 B、指导朗读。
苍耳妈妈真了不起,多么巧妙的方法呀,不仅可以保护孩子,还能使孩子们挂在动物的身上四处安家。谁还能带着这种喜爱的心情读一读这第3小节。C、请喜欢苍耳妈妈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吧!
(3)豌豆
过渡:谁喜欢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请你读一读。A、理解“啪的一声”:
孩子们你们觉得豌豆妈妈的办法怎么样?(很有趣)太阳晒后就会——炸开。会发出什么声音?快从文中找出来,指一指。“啪”是个拟声词,表示当时发出的声音。我们读的时候应该干脆,快速一些,把这句话读读试试。
B、指导朗读:豌豆宝宝们离开妈妈时心情怎么样?从哪看出来的?(蹦着跳着)那就请你读出豌豆宝宝那种欢快的心情?(评价)
C、齐读:我也很喜欢这位妈妈,因为他让自己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跟我有同样感受的同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同学们,文中向我们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不同方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你是怎么知道的?(提问个别同学)不知道的同学你为什么不知道呀?答案就在书中第5小节,谁愿意把它读出来?(1)读一读最后一小节。
(2)引导:找到答案了吗?为什么不知道?(学生回答)那么我们平时应该做 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得到许多的知识?(板书:仔细观察)
(3)指导朗读:谁都想做仔细观察的好孩子,那就请小朋友们大声的把这最后 一小节一起来读一读吧。
(4)背诵课文:在学习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对这篇课文的喜爱,相信你们已经能够把整篇课文背诵下来了是吗?我们一起来看着无声动画试一试吧。(放无声动画,结合板书与动画辅助背诵)
(六)总结并布置作业。
同学们,细心观察是获取知识,增长知识的源泉,平时我们不论身在何处都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你会得到很多惊喜,有很大的收获。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留的作业是把你观察或从书籍、网络里查阅到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并编成小诗歌,写下来并说给小伙伴们听,有可能你将来就是一名植物学家哟!
(七)板书设计: 15.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图)──风儿吹
苍 耳(图)──动物带 仔细观察 豌 豆(图)`──太阳晒
我是什么
一. 导入
1、师生问好!2.变魔术
老师:上课之前,我先给同学们表现一个小节目。——看好了„„这是一枚硬币,我要把它变消失!你们说我能行吗?我在手肘这里磨啊磨„„一定要让它不见了!„„ 3.猜谜语?
老师:老师厉害吗?
其实老师只是变了一个小小的魔术,说到变化,我知道一位朋友,他不但会变别的东西,自己也会变。我先不说它的名字,我出一个谜语,你们说说他是谁?好吗?
“小小石猴本领真大,七十二变难不住他;降妖除魔身手好,保护唐僧去西天!” 他是谁? 谜底:孙悟空 4.板书课题
老师:今天老师也要带你们去认识一位和孙悟空一样,会变身的朋友。他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伸出手指来,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5.齐读课题
老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起„„ 6.课题设疑
老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有一个问题!我想给这个题目加一个标点符号,加什么好呢?谁来说一说? 生:问号。
老师:谢谢你!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的这个问题,打开课本,自己大声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二. 新授
(一)字词学习师:刚才老师听到同学们朗读的声音很大!可是不知道是不是你们是不是都读准了每一个字音。老师现在要来检查一下啦!1.认读学习A. 指名读词
漂浮 雹子 轻声 暴躁 躁,平舌音 灌溉 机器
淹没 没 是多音字,还读 mei 没有的没 庄稼 庄是翘舌音,稼 冲毁 冲 翘舌音 灾害 灾平舌音
B.同桌互读
老师:可能还有别的同学觉得还有一些字很难读准,对你的同桌说一说,读一读!
C.指名学生做小老师带读较难拼读的字词 老师:你觉得哪一个容易拼错,现在拼一拼!D.小老师带读
老师:好,现在找一位小老师,全部带大家读一遍。D.全班齐读一遍
E.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器、害、灾、浮、冲 老师:真厉害!
(二).课文学习 1.一二自然段学习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那谁知道,这个“我”是什么呢? 生:„„ 我是水。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若生找不出,师示例:)
师:老师有个办法发现了,课文第一句: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因为这个“汽”有三点水。2.水的变化 师:水,会像孙悟空那样变呢!它会变成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看看水都能变成什么?用笔把你找到的画出来。开始吧„„找到了吗? 1.)水会变成什么?从哪里知道的? 汽: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真厉害,会用课文的原话来回答。师画太阳,汽。贴出“升” 2).还会变成什么? 云。(师画出)
云姐姐可喜欢打扮自己了。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
师朗读:有时候我穿白衣服,有时候我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常常把红袍披在身上。看来这段 你觉得云姐姐怎么样啊?——,很喜欢打扮自己,打扮的可漂亮了
是啊,云姐姐可喜欢打扮自己了,那你能不能读出云姐姐的美丽?(老师想看看,有没有能比她读到更好的)多名朗读 她读的好吗?那你们能不能和她读的一样好呢? 全班齐读。同学们都读到很棒,那什么样的天气穿白衣服?——晴天,那什么样的天气白云穿黑衣服?——阴天,下雨天;
那早晨和傍晚又把红袍披在身上,那早上我把云叫做——朝霞?傍晚——晚霞 3)还会变成什么? 雹子。读原文。
冰雹是什么样子的啊?——一个一个圆圆的硬硬的,打在身上会——疼。(师板书画出冰雹)
4).还会变成雪。生读,师画出雪。说说雪花的样子? 5).水还会变成 雨。生读,师画出。
师:同学们找到非常准确,说明你们读书都非常认真。第二自然段 有三个表示雨、雹、雪的动作的词,有谁能找出来吗?把它圈出来!动词就是表示动作的词,比如“跳。写。„„” 落 飘 打 6.)请同学把他们分别贴在对应的位置。(师:接下来我们要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帮这三个表示动作的词找到自己的朋友)7.)朗读练习
看PPT一二自然段的朗读。
师:水的变化可真大啊,是不是啊?那就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水的变化来。
A..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谁来美美的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
(指导读出三个动词,打字读重些,飘字读轻些„„)C. 全班一起加动作读
师:如果你们是勇于表现自己的小朋友,就加上动作一起读,看屏幕。„„
师:你们真棒,真是不错的小演员。8).拓展: 水还能变成什么?
水蒸气?什么时候能看到它这样变化啊?
冬天的早晨我们能看到什么?„„弥漫在天空中的——雾,还能变成——霜 对了,这些都是水的变化,师板书 省略号。3.水在哪里?
1)理解水的位置,且体会水在不同地方的状态
师:水虽然会这么多变化,可是它总得有地方居住啊!那你们说它平时都呆在哪里呢?
指名说出
师:同学们都找出来了,那老师现在和同学们一起来合作,把第三自然段读出来,好吗? 老师读水的位置,你们读水在那里干什么。„„准备好了吗? 指名生说出:池子、小溪、江河、海洋 同学们看大屏幕,告诉老师看见了什么? 安静的小池水。„„很安静像 睡觉 在小溪里?„„ 散步
在江河里„„ 速度比较快,所以是 奔跑
在海洋里,我们来看,PPT,海浪声音,„„指名说说海洋里的水的样子,声音„„所以我们把水在海洋里的样子比做是:跳舞、唱歌、开大会。2)指导朗读
A.指名读并指导
睡觉(轻一些)„„ B.全班齐读。
师:读的好吗?老师相信,你们也能读得这么好!„„一起来? C.再读
师:勇敢地加上自己的动作,再来一遍!4.四自然段学习
师:水呀可是无处不在的呀,它不但变化多,而且变化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指名读。师:找出两对相反的词
温和——暴躁 好事—— 坏事
是啊,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话读一读。(课件)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也做过许多坏事。师:那水什么时候温和啊?
生:„„心情好的时候,心情好的时候它就做好事。师:做了哪些好事? 生:„„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
师:水什么时候暴躁啊?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做坏事,做了哪些坏事? 生:„„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三.课堂小结。
师:水不光自己会变身,性格脾气也会变。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洗脸刷牙,做饭烧菜,洗衣服„„很多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它,它是我们生活离不开的好伙伴。我们都应该做环保小卫士,要珍惜它,保护它!四.作业:1.朗读课文。
2.把水都会变成什么讲给爸爸妈妈听
《最糟糕的发明》
教学目标:
1.会认“糟、糕、装”等16个字。
2.会写“亡、年、件”等8个字,学习广字旁。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4.通过学习课文,初步培养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2.词句训练,朗读训练。教学难点: 1.词语句子的理解。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以图导入,激发兴趣
(一)同学们,让我们先来看一幅漫画,请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总结。漫画的主旨是:要想保护人类美丽的家园,大家不能使用塑料袋。
二、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边读边思考
(一)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二)以多种形式学习生字新词。1.开火车读。
死亡 每年 一件 便利 相信 材料 力度 2.同桌间互相指读。
3.根据学生情况指读,相机做初步的理解。步骤一:展示词语“死亡”及图片,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展示课件第四屏)
步骤二:展示词语“一件”及“一件件衣服”“一件件水果”等。(展示课件第五屏)步骤三:展示词语“相信”等及其近义词,通过近义词学习理解词义。(展示课件第六屏)步骤四:展示词语“材料”及各类材料图片,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展示课件第七屏)
(三)记忆生字,指导书写。(展示课件第八至第十五屏)根据生字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
件、利、相、材、料(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分布)
指导学生在书写上有困难的字: 比如“度”,学习广字旁:
教师范写,并指导“度”字第一笔点和下面的几个横画要上下对正,最下面的“又”稍扁,横撇的撇和捺的斜度基本一致。
三、朗读全文,感知内容
(一)自由通读课文。
(二)分组讨论: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三)汇报交流。
(四)分组朗读课文。
(五)说一说,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展示课件第十六屏)
1段:塑料袋被评为最糟糕的发明。2段:塑料袋被评为最糟糕的发明的原因。3-4段:塑料袋使用的现状。
四、延伸性练习
请同学课后搜集资料,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像塑料袋一样的“糟糕的”发明。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词语。
(二)教师范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 回答下列问题
(一)“轻便”“便利”是什么意思? 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辅以图片来解释词语意思。(展示课件第十七屏)
(二)仔细读读第2自然段,了解: 1.“不可降解”“腐烂”的意思。(教师可鼓励学生查字典弄懂词义或用通俗的语言阐释)
2.塑料袋被评为“最糟糕的发明”的3个主要原因。(展示课件第十八屏)
(三)“一浪高过一浪”该怎样理解?
(五)结合前面所学说说,“糟糕”是什么意思。很不好,非常差,在这里主要指给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麻烦或困扰。
(六)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一)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课文。同学们,我们学了课文,已经能流利地朗读课 文了,也知道了塑料袋被评为一百年来“最糟糕的发明”的原因。课文中提到塑料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并没有具体写。你们能说说塑料袋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吗?
(二)拓展思维,说说其他事例。刚才大家说了一些塑料袋的便利之处,可见塑料袋虽然弊端很多,但便利之处也很多。其实,不少科学发明都有利有弊,比如微波炉的发明,让我们的做饭炒菜更加快捷,但是也会导致食物中营养的流失。你们通过课外搜集找到了哪些资料呢?快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展示课件第十九屏)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许多科学发明带给我们很多便利,但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我们对待一项科学发明,不能只看见它好的一面,也要善于发现它不好的一面;要学会利用它好的一面,尽量避免它不好的一面。同样,论人论事的时候,也应该进行全面的分析,不能以偏概全。这是本课要告诉我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