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原因
1、课前学生预习不充分。生本教育突出的特点是以生为本,不但高度尊重学生,而且要全面发动学生,通过教师积极有效的引领,学生认真主动的探究,来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如果课前不能做好认真的预习,教师就很难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进行有效地引领,更不用说拓展延伸了。依然回到了教师主宰课堂,采用“灌输式”“填鸭式”“问答式”的老路上,以教师的理解、分析来包办代替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学生只是观众和被动的接受者,无法也不需要进行相关的思维活动,最终导致了学生的学小于教师的教的“低效高负”的课堂教学现状。
出现这种问题,我认为:一是教师未能在课前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即使让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也未能做到有的放矢,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二是部分学生对课前预习不重视,抱着一种反正上课时老师要讲的消极被动的心态,导致上课时教师“引”而学生不“发”,故而出现教师“越俎代庖”的现象。
2、课堂教学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意识差。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是学生掌握知识,启发思维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本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在交流、争执、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提高,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有些教学任务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讨论中,如果用心去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多数学生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有些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即使让他说一说,也是“照葫芦画瓢”,赘述其他同学的说法。
出现这种问题,我认为:一是教师对不善于发言的同学关注度还不够,没能够给这部分同学提供一个经常发言、交流的机会。二是学生自身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或者学生可能是不自信。三是学生对讨论、探究的问题不知所以然,不知道说什么好。故而不吭不哈。
3、班容量过大,我校目前班级生均额达65人,学生过多,势必造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不够,无形中使课堂组织难度加大,直接影响生本课堂的有效性。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毋庸置疑是学校建设的步伐远远跟不上城市建设的速度。
4、教师总是受教学进度的制约。在进行生本教学的课堂里,教师在总是想着自己的教学计划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仍是放不开手脚,有时有一种与其花时间让学生讨论,还不如我直截了当的告诉学生来的快的想法,从而出现了和生本教育背道而驰的做法。
出现这种问题,我认为:一是从理性层面上来看,教师没有对生
本教育达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没有真正认识生本教育中“以学定教”的深刻内涵,也就不能够把生本教育的理念内化并转化为自觉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二是教师墨守成规,思维定势在作怪,总是沿袭以前旧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穿新鞋走老路。
二:对策浅议
1、转变观念,抓好教师观念的更新是推行生本教育的首要问题。
(1)加强学习。要建构有效的生本课堂必须要用生本教育的理念来支撑,生本教育应具备什么样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等一系列问题时只能从理论的学习和经验的汲取中得到。唯有学习、再学习才能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才能充盈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智慧。我们要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当作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让学习研究成为习惯、反思交流变成常规。
(2)勇于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唯有教学实践才能检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否内化、生本课堂是否构建、生本发展性评价是否建立。每位教师要以实实在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努力探索、不断总结、优化完善生本课堂,从而建构出不同学科和个性特色的生本课堂来。
2、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1)认真安排课前预习,做到有的放矢。生本课堂的构建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我们的教学环节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重课后巩固,轻课前预习现象,这多少有一些失之偏颇之感。课后巩固固然很重要,而课前预习作为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学生通过认真的课前预习,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带着一些自己不能解决有疑问的问题进行学习,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安排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课前预习不仅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2)认真钻研教材,设计好问题。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认真确定教学内容和进度,教师能超越教材,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大做文章、巧作文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问题。每个小问题的提出要简单明确,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回答只要是结合生活实际有所发现、有所收获,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二是给学生予以科学合理的指导。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提供一个又一个可供学生思维自由展示和发挥的平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时坚持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己学,我们就不要拔苗助长,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创造条件,转变方式,让学生能自己学。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任何教师不能取代的。
(3)关注所有学生在学习中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里强调一点的是尤其要关注学困生和不爱发言的学生,多鼓励他们积极大胆的发言。使他们体会到被关注和参与的快乐。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4)教师的“教”要灵活多样。生本教育在教学方法中提到要“以学定教”,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我们大家都知道,课堂教学中有着许多未知的变数,只有当教师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总是被所定的“计划”、“进度”所牵制,不去因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随机应变,那么我们只会无功而返,生本课堂那也是徒有虚名。
总之,落实生本教育的新理念,推行生本课堂教学的新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让我们花大力气,下真功夫。不断学习、改变观念、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打造出生本教学高效优质的课堂。
第二篇:课堂教学管理-当前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堂教学管理-当前课堂教学管理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3、组织教学能力不够强。课堂组织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管理学生、引起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在我校,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毫不讳言,其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但遗憾的是,个别教师在管理课堂纪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个别课堂混乱不堪,甚至处于完全失控状态,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4、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在课堂教学中,由于个别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够,过度依赖经验系统,教法单
一、呆板。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多采用讲授式,重自己的讲解感觉,对学生接受与否关注不够,缺乏新颖和创造力。尤其是对学生学法指导不够,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5、课堂气氛较为沉闷。课堂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教与学的情绪和钻研状态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本应该通过精彩的导入、精心的设计、丰富的语言、师生的互动等来创设生动活泼、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但在我所听的课堂上,这种场面很是难得一见。部分课堂是沉闷的,教师严厉的眼神、枯燥的说教,学生懒散的行为、漠然的表情,简直让人压抑、窒息,哪还有教与学的乐趣。
6、关注学生发展不够。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是知识的建构者,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但个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或面向全体不够,不敢或不愿把主动权还
给学生,要不就是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和情商的培养,比如在知识探究、分析问题、归纳小结等方面,本该大胆放手学生,但教师往往“包办”、“越位”,不留空间给学生,一节课几乎是教师的表演,少见学生的主动参与。长此以往,学生虽乐得“清闲”,荒芜了自主思维、创新思维这片片良田。
二、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以上所列举的问题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管理层面上来看。学校教学管理是促进课堂教学规范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多种原因,我校在教学管理上,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工作缺乏思路和连续性,人浮于事而部分工作不深入,管理创新浅尝辄止,校本教研流于形式,如此种种,给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
供了生存的土壤。
2、从教师层面上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所以导致目前课堂教学中问题突出,教师自身的原因占了很大的比重。首先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理解不够,而表现出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陈旧落后;其次是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认同不够,表现出主人翁意识和互助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第三是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研究不够,钻研精神和上进心不足,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课堂教学管理
3、从学生层面上来看。由于我校生源结构复杂,生源质量差,大面积的学生家庭环境不好,家庭教育效果不好甚至缺失,导致他们学习愿望不强烈、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能力低下、学习品质不良,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要彻底地扭转我校教学工作的不良局面,尤其是消除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真正赐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全校的各极管理者和教学人员必须同心同德、思想重视、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勤奋钻研、务实工作,惟有如此才能把教学工作带入一片新的天地。
我认为当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1)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克服重常规、轻突破,重结果、轻过程,重督促、轻指导,重高段、轻低段,重谋划、轻落实,重情面、轻制度等缺点和不足,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心,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首先,各级教学管理者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要站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要做到“管导结合、奖惩结合、点面结合、人事结合、量质结合”,要竭力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搭建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总之,对待教学管理工作,要敢于抓、勤于抓、善于抓、抓全面、抓重点、抓难点、抓深入,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把教学每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构筑学校教学工作大厦夯好基石。其次,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管理者要克服“怕出丑、怕揭短、得过且过”消极思想,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全面而深刻理解所有学科课标精神,有针对性参加听课、说课、评课等教学活动,要注重对各层面教学工作的总体规划和部署,要及时有效地总结和推广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勤于和善于与教师交流和沟通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要真诚地与有待提高的教师一道制定个人课堂教学成长计划,开创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共同成长的可喜局面。
第三篇:目前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考察我们的课堂教学,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也是部分教师教学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任课教师对课堂管理的方法不够妥当、观念陈旧,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教师无法教、学生无法学,原本要完成的课堂教学任务成了泡影,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当前的教学,综合起来看,以下是课堂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1.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知识面不广,缺乏人格魅力。教师专业的基本功不扎实,知识不全面,难以吸引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就会降低学生对老师的崇拜和信任,从而影响学生的学英语的兴趣。
2.教学组织不到位,时间利用不充分。我们课堂教学中有两段时间学生注意力最差精神最容易涣散:一个是上课开始后几分钟,一个是下课之前的几分钟。如果老师不注意做好教学组织工作,就很容易把时间浪费掉。这时教室乱糟糟的,学生还没有安静下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还有教师讲完课后,离下课还有几分钟,这段时间学生也容易精神涣散,教师应该给学生安排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事可干。
3.课堂提问,没有层次性,没有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不明确,全员参与不够。有时问题太难,超出学生的现有知识范围,可说的话不多。有时问题太简单,大多数学生无所事事,或者干脆就聊天。教师在分组活动之前交代不清,讨论的过程中,也没给与及时的帮助,大多数学生茫然坐在那里不知干些什么好。这些都是因为教师组织不到位,形成全员参与不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4.学生课堂违纪频繁,教师处理不当。课堂上,教师是管理者。有的教师放弃管理者的责任,对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视而不见。走进我们的课堂就会看到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听课,有的趴桌子睡觉,有的看闲书,有的玩各种小玩意,有的互相传送暗号等等。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不批评,不制止,必然造成课堂纪律涣散。然而,也有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由于缺乏经验,从而导致矛盾激化,难以收场,课堂气氛紧张。
5.教师不注意观察,不能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不能调整自己的教学、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参与状态,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6.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课堂常规管理不能适应当今的学生。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而是一味地采取“填鸭式” 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主动性。
第四篇: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我们看到了发生在学生当中可喜变化。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出人意料。在实践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小组合作交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它决定着高效课堂中的有效学习。下面就我对高效课堂中,我们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根据自己的一些实际的做法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在实践中,小组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学生合作不够主动,组内交流出现冷场,没有人说话。
小组成员接到学习任务后,不知道先干什么,或对某一个问题无话可说。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有的同学在没有认真读书、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就开始小组讨论。他们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内容修正自我观点。
我的解决办法是:为了能够调动组内成员讨论的积极性,我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记录表。内容包括:积极合作因素和消极合作因素。积极合作因素中包括:监督或观察、操作或记录、主持或服从、倾听或思考、表述自己观点,组员做到哪一点就在相应的位置上加分。消极合作因素中包括:发呆或走神、做小动作、抵触或不参与,符合哪一点就在相应的项目上减分。一周后统计出组内最佳讨论奖,最佳组织奖,最佳进步奖等。
2.学生层次不同,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衡。
通过我的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大大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并能发挥出更多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优等生参与自由发言和小组汇报的次数明显多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少同学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或做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情,学习成绩好的自然成了各组名副其实的代言人,而学习困难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只是其陪衬。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在人前发表意见,多数时候在合作中沉默不语。有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想参与活动却又力不从心;有的同学基础较好,但不善于争取机会。小组分工不明或角色落实不到位,往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了各小组名符其实的常任报告
员,形成小组活动被一二个“积极分子”垄断,而其他学生陪坐的局面。
我的解决办法是:尽可能为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经常失败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同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使他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当学生失败而处于情绪低谷时,我们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开导,鼓励他们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地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还有就是对组内成员要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激发各人的个人责任,使得每个成员有事可做,对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任务全力以赴。比如:可以让学生分别承担作品的创作,承担某方面的信息搜集等。这样有分有合可以保证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除了按任务分工外还可进行角色分工,如轮流担任记录者、鼓励者、检查者、解说者、组长等。在分工中我们还要注意经常更换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轮到过各种角色,体会每个角色的工作和责任,并从中学会互相理解、体谅、支持,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3.分组活动时间有限,学生合作不充分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学生有时会对一道问题争论不休,往往浪费了很多交流的时间,导致后面题没有交流时间已经到了。老师让进行下一环节时,就匆匆结束,把合作学习变成走过场。
解决办法:设计合理的问题。教师设计的合作学习的问题在难度适中的基础上,应有一定的挑战性。问题不能太难,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更不能简单化,从而抹煞学生合作的兴趣,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应该以不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不超越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为标准。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必须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有一个总体的设计,并事先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学习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搜集资料,提前思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前就对问题有了一定的思考和准备。
4、小组的凝聚力不够,经常出现争斗现象。
在小组交流中,由于意见想法的不统一,经常为了一道题会争论不休。即使最后已经明确了正确答案,事后也会因为一些其它原因导致组内产生不合。
究其原因:现在我们所教的班级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独生子女个性较强,不甘于输给别人,就会产生嫉妒心理,比较缺乏合作意识,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思想,不善于与人交流,缺乏竞争、协作意识。
我的解决办法:
1、告诉学生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能耐心作出解释;专心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尝试站在对方角度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对别人提出的合理意见和批评,勇于接受,并表示感谢。要求学生产生分歧和冲突时要以平和心态冷静处理,仔细听取别人意见,考虑其合理性,反思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对存在分歧的地方,各自明确充分地表述看法和理由,有序交流不争吵,不影响其他小组。在双方都不能说服对方时,应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执行。
2、为了加强小组的凝聚力,使组内能够和谐快乐的学习,我经常在班级组织一些考验帮扶对子之间默契程度的游戏。如利用体育课时间,组织帮扶对子运球大赛,即:两个人背靠背来运球,这就需要两个人的协作,不能光顾自己跑得太快,这样球就会掉下来,两个人必须劲要往一处使,步伐一致才能快速到达终点。还有举行二人三足赛,帮扶对子之间要形成默契,想好第一步应该先迈哪只脚,如果不事先商量好,他们之间将寸步难行。最后通过比赛,评选出最有默契的帮扶对子,学生都有上进心,每天课余时间,帮扶对子之间总在一起练习,并让他们谈谈在一起合作的感受,久而久之,同学们之间的默契越来越多了,打架的现象也逐渐减少了。
在学生开始合作学习后,我们老师并非无事可做,根据平时上课的一些经验,我认为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参与和观察
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主动参与到各小组中,成为其中的一员,观察各层次成员的各种表现,分析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获取各种反馈信息。
2、调控与引导
有序高效的合作离不开教师的调控引导。我们老师应在全面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对合作任务、合作时间、目标高低、所给条件等进行调控,并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给予引导,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除了直接的言语或行为指导外,我们老师还可以通过暗示、认可、奖励等多种手段来及时引导学生的合作,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合作热情。如对一个安静有序、分工制作的小组给予关注,或是赞扬某种合作的方法,其他小组也会努力这样去做。有时还可给予某个小组一些特别的奖励,如在一张专门的表上记录特别奖励的星数等。这对引导学生的合作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强化作用。
3、提供帮助教授合作技巧
第五篇: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合作学习的评价形式单一
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在我们英语课上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Good”“Very Good”“Great”,除此之外,由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限,还会增加一些汉语来补充说明。即使补充也无非是“你们组站姿非常好,声音洪亮。”或者 “你们说得真好!”“你们组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的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2、导学案的预习
导学案的预习是高效课堂顺利开展的基础。从导学案的预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导学案的预习工作,但也存在部分学生没有完成相应预习任务的现象。这部分学生多认为导学案的预习无非就是把导学案上的习题做一下,非常简单。通过上课的情况发现他们的确没有认真预习。举个例子,导学案上出现的生词,学生通过单词表就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还作为疑问提出来。Z这说明了学生的预习不够充分。对此,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调整,首先是适当的降低导学案的难度和题量,让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学习任务,当然,这必须在保证教学进度能够如期的完成。其次,就是上课及时提问预习情况,最后将导学案收上来批改,这样有利于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同时对学生完成导学案起到督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