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学评价文献综述1
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问题的研究
摘 要:近期,笔者阅读了相关针对“美术教学评价”的文献,其中关于“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文献却是寥寥40篇。《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学习,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针对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教学中将存在哪些新的变化,通过了解并开展有效地美术教学评价,对提高美术教师课堂教学尤其重要。依据目前所参阅的文献,笔者将主要从传统美术教学评价的误区、新课标下美术教学的价值取向变化、美术教学的遵循原则、美术教学的评价策略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美术教学 价值评价 教学评价
一、传统美术教学评价的误区
杨夏婧从评价结果、主体、态度、内容四方面,阐述传统美术评价存在的问题,其表现为:重视终结性的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评价主体单一,忽视合作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评价态度主观,忽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评价;美术教学评价内容过于重视技艺,忽视审美及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的评价。①
蔡建良、吕建荣等从评价形式上,认为传统美术教学评价存在五大问题:一是评价以技能评价为惟一标准;二是只重结果, 不重过程;三是只有教师评价, 没有学生评价;四是只有作业评价, 没有相关的美术活动评价;五是评价过于简单、草率、不着边际。②
二、新课标下美术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课程内容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从过去的学科中心转为现在的学习中心,教材不再是系统的学科内容呈现,而是一种学习资源和提示促进学生新的学习方式产生。
(一)国内美术教育价值的取向问题
国内主要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应重视美术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另一种认为应注重儿童个性和素质的培养。在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认为至少主要有三种价值:形式的价值,就主观感受而言,即“美的价值”;二是描像的价值,就客观而言,即“真的价值”,就主观感受而言为“生命的价值”;三是启示的价值,启示宇宙人生这意 ①②杨夏婧.人人都是艺术家: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分析[J].文教资料, 2011,(24).蔡建良.美术教学评价要实现“四大”转变[J].教育科研论坛, 2008,(04).义之最深境界,就主观感受而言乃“心灵的价值”,心灵深度的感受。在强调美术工具价值的同时,宗白华着重强调美术教育的文化价值。
我国美术教育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种:一是实用主义取,向以应试教育观点审视美术教育的实用性,认为美术是辅助性学科,将美术科定位为非考试科目、副科,只是作为主课的一种调节,供学生娱乐身心而已。二是狭隘主义倾向,把美术定位为“美术技艺”,将其等同于“绘画”、“画画”,认为美术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画画,学会创作,美术教学活动停留于分解、组合、套用等内容技法的教学表层,忽视美术的内在人文性、塑造性及对学生精神情感的熏陶,丧失美术的艺术生命力。
从基础美术教育的应然出发,以上这两种价值取向均存在问题。正如日本和光大学教授藤泽典明所说,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理解美术知识和掌握相关技能的“美术修养”的人,更不是造就画家、雕刻家和图案设计师,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透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具有全面协调能力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
(二)国外美术教育价值的取向问题
国外从世界范围看,主要存在两种教育观:一种是工具论;另一种是本质论;工具论以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和英国美术教育家里德为代表,其思想基础是法国哲学家罗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和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观。工具论强调美术教学应建立在儿童的兴趣与自然天性上,主张通过美术教学促进儿童的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如里德就认为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质,并表现为八个不同的类型,教师应根据儿童的类型进行教学,以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个性罗恩菲德则将创造力推崇至上,主张教师应避免对儿童的干涉,要为儿童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儿童以异于他人的方式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情,从而树立表现自我的信息。
本质论则以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内格尔为代表,其思想渊源是布鲁纳的课程结构思想。本质论则主张以课程为中心,努力实现美术自身的价值。如艾斯纳认为美术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美术教育的结果,他强调美术技能的学习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并以此将课程划分为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创作三个部分内格尔进一步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出了更具实践性和完整性的教学观。
以上两种价值观瑕瑜互见、各有显旨。如果片面强调某一观点排斥另一观点,势必会导致美术教育的局限性。只有将两种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并注意二者的兼容与平衡,才能形成更加完善的美术教育价值体系。
周慧认为,美术教育的价值应综合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情感价值,指美术教育在发展学生审美感觉、陶冶生命情感、丰满人性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二是智力价值,指美术教育对学生感知觉训练以及思维和记忆的助益;三是技术价值,指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即由技能的学习逐渐向技巧发展;四是创造性价值,指对超越与求新意识的培养。③
三、教学评价观的改变
要实现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改变,秦国剑指出,必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对学生的评价是否仅仅是依据一张作品,评价的结果是不是就为简单的一个优、良等级;二是教师参与评价的过程是否仅仅就是“看作品,打分数”。
蔡建良认为,美术教学观一是要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二是要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可采用“基本要求”、“具体化”、“可选部分”三种不同形式进行评价设置;三是能变“他人评价”为“自我评价”;四是采用变短时评价为长时评价。
三、美术教学评价遵循原则
依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李红勇采取以下三种教学评价策略:一是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二是用新的眼光去发现、评价学生的作品;三是挖掘学生作品中的积极的情感因素。
夏兰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美术教学应遵循5条原则:一是以学生主体性,构建完整知识结构,以苏霍姆林斯基“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教育信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二是注重知识机能的提高,因为美术这门学科,绘画技能与知识是成正比的。当阅读绘画理论达到一定量后,绘画水平自然会有一定质的提高。一般来说,技能的形成与发展较知识的获得要晚。④三是要对学生活动评价多元化,美术教学中常用优、良、中、差的等级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这种方法是必需的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片面性。在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绘画水平的差别,在知识结构、感知能力、思维水平、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兴趣、情感、美术表现里等方面都会有显著的差异。⑤四是注重活动过程的意义,对学生美术活动的评价,③④⑤周慧.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新探[J].中国美术教育, 2000,(06)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修订二版),2004.280.同上 美国著名教育家鲁纳指出: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⑥五是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⑦
金晓华认为,美术教学应遵循三大原则:一是采用多种方式评价美术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二是应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三是能把握好评价的度,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
四、美术教学评价实施策略
依据加德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杨夏婧构建开放、多元、认可、鼓励的评价体系。一是以开放的思维审视和容纳学生的美术学习行为与成果。二是注重将形成性评价方法运用于美术教学评估之中。三是运用多种评价主体的合作性评价、囊括教师、学生、家长等评价伙伴。四是运用认可的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五是运用表现性评价吸纳学生参与监控美术教学历程。在表性行评价中最著名和最常用的方法是档案记录袋评价。装入档案袋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资料(主要是个人简介、美术作业、随堂记录卡、构想草图设计方案)、课外资料(图片收藏、相关的美术信息及表现特长的作品)及教学成果资料(课堂作品、自我评价及教师、同学评价)。⑧
何绍武通过在学生作业、学生课堂参与、常规评价三方面采取相应的美术教学评价,一是在评价学生作业方面,针对美术学科的特殊性,美术教师需要以一种开放的、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和品评学生的美术作品。可采用①谈话、提问、讨论的方式评价美术作业;②用等级加评语的方法评价美术作业;③用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美术作业。二是在评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基础,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方式的评价。采用激励性语言评价;把微笑和手势留给胆子比较小的同学;三是在常规评价的基础上,更注重即时性评价。⑨
杨慧玲,杨春玲要求发挥评价功能,提倡通过转变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评价机制观,确立“全面化”的评价标准;采用学生自我评 ⑥⑦⑧⑨国家教育部.美术教学大纲[S].国家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S].28.杨夏婧.人人都是艺术家: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分析[J].文教资料, 2011,(24).何绍武.美术教学评价初探[J].中小学管理, 2006,(S2).价、学生互评、家校共同体评价制度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⑩
秦国剑指出,应用开放的眼观来看待评价,一是用灵活的方法实施评价,采用对话式、评语式、全员参与式三种方式进行评价;二是用动态的思维延伸评价,注意从关注个体、挖掘情感、着重全面三个方面实施评价。
王伟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应注意在语言上的思考和探究,提出准确的评价是教学有效推进的前提;有效的指导性评价是教学走向深刻的保证;赏识的评价是教学步入成功的催化剂。如何让赏识性的评价语言推动学习效果。
实践告诉我们美术教学给予学生的鼓励赞美等赏识性语言必须具备丰富、幽默的语言特点;这种评价语言必须由衷的情感投入赏识性的评价语言如能结合教师的“期望”,即“期待效应”,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力更容易得到开发;评价语言不仅可以用口头的形式表达,还可以用书面形式进行。①
五、问题与展望
关于美术教学评价的诸种研究,美术教学评价不同于其他学科,如何正确的运用美术教学评价体系,处理好评价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如定性与定量的关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纵向与横向的关系,对美术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美术教学评价随在思想上都有所意识,避免单一化、重知识、技能,提倡了各类新的评价策略,但是仍感觉比较流于口头形式,在操作方法上的可行性不强,缺乏一套具体的指导方法。
根据加德纳教授所提出的智能结构定义及分类,智能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八种智能,它包括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肢体—动觉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如何设计一种评价方式能适应这八种智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美术评价体系在小学阶段应注重创造性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相应的评价体系就不能以单一的模式评价,仅以口头、打分的评价,如何更有效地保持学生的兴趣,适合低年级儿童的评价方式值得探究。
参考文献:
⑩杨慧玲,杨春玲.发挥评价功能 促进教学发展——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小学教学参考, 2006,(Z6).[1]李红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教研版), 2009,(01):37-38.[2]何绍武.美术教学评价初探[J].中小学管理,2006,(S2):89-90.[3]吕建荣.走出评价误区讲究评价策略——课程标准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初探[J].吉林教育,2010,(10):72.[4]邱志友.新课程标准下初探小学美术教学评价[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09):84.[5]秦国剑.浅析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观[J].学苑教育, 2010,(10):56.[6]杨慧玲.杨春玲.发挥评价功能促进教学发展——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小学教学参考,2006,(Z6):89-90.[7]蔡建良.美术教学评价要实现“四大”转变[J].教育科研论坛, 2008,(04):14.[8]蔡建良.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探索[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01):56-57.[9]范莹莹.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173-174.[10]周慧.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新探[J].中国美术教育,2000,(06):21-23.[11]杨夏婧.人人都是艺术家: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分析[J].文教资料,2011,(24):127-130.[12]夏兰.关注美术教学评价策略[J].中国教师,2008,(S1):338-339.[13]金晓华.从新《课标》看美术教学的评价[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3,(05).[14]王伟.有效指导走向深刻——对美术教学评价语言的思考与探索[J].江苏教育,2005,(02).①王伟.有效指导 走向深刻——对美术教学评价语言的思考与探索[J].江苏教育, 2005,(02).
第二篇:美术教学评价初探
内容摘要:美术教学评价是一个综合的评价过程,需要教师明确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更要注意评价方法和手段的使用,尤其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性评价。不仅要注意终结性评价,还要注意即时性评价,从而使评价更全面,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美术教学评价初探
美术学科作为新课程设置的一门必修学科,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美术学科原有的以教师单方面的作业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的评定成绩的方法已无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全面、客观、恰当、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呢? ▲要明确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一种用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通过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知道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努力的方向。美术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合理、恰当的评价不仅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获得幸福感和愉悦感,还能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适时、准确的评价会使课堂富于生机和活力,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也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为持久和终身学习建立信心。▲要认识到美术教学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过程美术课堂学习评价应是教学目标和学习过程相结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对作业本身,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评价,尤其要注意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态度和精神。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等级评价、评语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以座谈或提问的形式评价等等。评价既可以是一个手势,也可以是一个微笑,还可以是一种爱抚。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评价学生作业方面,针对美术学科的特殊性,美术教师需要以一种开放的、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和品评学生的美术作品
1.用谈话、提问、讨论的方式评价美术作业。美术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作业贯串于这个过程之中,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采用谈话、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并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
2.用等级加评语的方法评价美术作业。美术有其特殊性,不像数学学科等有标准答案,在评价中,教师可以凭主观判断给学生的作品打上“优”或“良”,但这不足以说明作品的优点或不足,评语正是对等级评价的有效补充。教师可以给作业打上“优”或“良”,但同时可以写一些肯定或鼓励的话,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3.用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美术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是美术作业评价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首先由学生作自我评价,然后将学生的美术作品和自我评价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每位学生按自己的眼光选择数张自己喜欢的与不喜欢的作品,以简短的语言来概括评价一幅作品的优劣。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更易发现自己作品存在的优点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而且学生在相互欣赏、评价别人作品的过程中,也能汲取到丰富的营养。
二、在评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基础,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方式的评价
1.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对于基础较差、课堂上十分活跃的学生,只要他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管他回答的问题是否准确,教师都要以“你说得很好!”“你很棒!”等话语激励他继续努力,随后教师再做一些补充,让他看到自身的不足。
2.把微笑和手势留给胆子比较小的同学。在每个班级里都有一部分不敢回答问题或怕回答错的同学,我经常面带微笑地对这些同学说:“你试一试”,并在学生说完后伸出大拇指,示意他说得很好,以肯定他的回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在常规评价的基础上,更注重即时性评价
即时性评价是在课堂内外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的随时随地评价。这种评价既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有益补充,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延伸。例如:有的学生在完成绘画作业的过程中,对绘画的方法有新的尝试。这时,教师既要细心地指导,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肯定。
要多给学生以鼓励性评价。所谓鼓励性评价,就是教育者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往,教师常以一个统一的标准,用分数这把尺子简单划一地评价所有学生。这种不恰当的评价方式是造成“学习困难学生”反复失败的重要原因。它压抑了一大批本来可以学得好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破罐子破摔”,有的学生甚至向相反方向发展。“学习困难学生”的失败心态与这种评价方式是分不开的。
前苏联的一位心理学家研究指出,95%以上的人有自我贬低的倾向。而“学习困难学生”由于长期失败,自我贬低的倾向更为严重。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明明是经过自己努力取得了成功,而他们却不能体验成功,把获得成功的原因归结于偶然的、外部的因素,否认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我在长期的教学中体会到,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越高,争取成功的愿望和表现欲越强。一旦教师布置完作业并强调:谁先按教师的要求完成好作品,就可以将你的作品贴在前面的展示板上,并由教师和同学们评奖,这时,你就会发现,全班学生会争先恐后地抓紧时间绘制作品,不管水平高低,第一个将作品贴在展示板上的学生最得意、最高兴。全班学生的作品都得到展示和好评,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更高。相反,有的教师在课上总是表扬班里那几位画得好的学生,其他学生虽有进步也得不到肯定,画得差的学生总是遭批评,长此以往,使一些学生对美术课没有了兴趣,有的甚至上课不带任何画具,不完成作业。这些学生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画画的材料,干脆放弃了这门课程的学习。可见,鼓励性评价对学生是多么重要。
总的来讲,美术教学的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还要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评价手段,尤其要多给学生以鼓励,充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又要注重即时的、过程性的评价,从而在评价中使学生学会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反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持久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篇:刍议美术教学评价
刍议美术教学的评价
河北唐山丰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冯立媛
通讯地址:河北唐山市丰南区教师进修学校(友谊大街3号)联系电话:*** 03158680170 邮政编码:063300 电子邮箱:jtygmm@126.com [摘 要] 当前美术教学评价存在着“主观”、“传统”、“单一”等方面的误区,致使广大美术教育教学工作者十分困惑。为加快美术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评价观念,了解美术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向,了解美术教学评价的特点,掌握美术教学评价的策略。[关键词] 评价误区 评价趋向 评价特点 评价策略
美术教学评价是指带着某种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评价者,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评价对象,制定评价的目标与标准,采用相应的评价技术获取评价对象反映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事实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价值做出客观科学的判定。美术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强化、调节、教学的功能。所以美术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目前,我区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误区。1.主观评价。教师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
2.传统评价。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同时评 1 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3.单一评价。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一画定成绩”的做法。即让学生临摹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
如何解决美术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评价观念决定评价方法
在普通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突出评价的改善和促进功能,与国际教育界在评价方面的改革是一致的。我们都知道教育价值由教学目标体现,教学评价应该适应教学目标。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价值呈多元的状态,例如强调情感、创造性、个性、智慧,那么评价的各种方法手段都要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纵向看待和评价每个学生的发展,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鼓励他们自信地参与美术学习活动。
二、了解美术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向
评价标准由成人化转为贴近学生实际;评价功能由甄别转向促进;评价内容由单一知识技能转向审美;评价主体由单一转为多边化;评价方式由单一转向多元。
三、掌握美术教学评价的特点
(一)多元性。多元性的特点体现在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元,如实物、等级、评语,评语与等级相结合,自评、互评、座谈以及多元的见解与思想。
(二)整体性。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地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品质,教学就要“长其长,短其短”。
(三)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过程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提倡“全程式”评价,开始阶段的兴趣评价,深入阶段的创意评价,结课阶段的结果评价等。例如《设计一只新书包》,学生的创意很多,带轮子的书包、能自动提醒超重的书包、充气书包、音乐书包、枕头书包、电视书包、熏香书包等等。对于这些富于幻想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十分尊重,而且必须充分肯定其具有创新因素的部分,哪怕那一部分是及其细微的,也必须充分肯定。
四、几种美术教学评价策略
(一)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自评,主要是使学生形成一种反思的习惯和能力。互评,有助于学生走出自我空间,形成一种横向关注的意向和动力,进而导致发展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这种横向关注的意向和能力反过来又能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识。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善意,即用一种善意看待他人的学习及其成果,看到同学的长处,也看到同学的问题。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多元和宽容的心态。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可以不喜欢对方的学习方式和结果,但应该允许它的存在,因为人与人是不同的。最后,注意评价的方式方法。评价同学,应该坦诚,不要表面敷衍,同时也应该避免伤及同学的自尊,尽量让对方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
(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进步和教学行为的缺失,以便及时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整。
(三)提倡质性评价。质性评价是相对定量评价而言的,就是力图 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
(四)注重纵向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纵向评价就是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况作纵向的前后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进步,建立自信。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分层性评价。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自己掌握的有关学生的资质、学习能力等情况,将学生分为这样几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对美术感兴趣,且美术基础较好,有创新探索精神; B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及技能掌握的一般;C层次的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上缺乏主动性。针对不同的情况,在评价中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在原有的起点上有进步,就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美丽的圆形纹样》,A类学生对绘画中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知识掌握较好,要求他们在绘画中发挥想象力,着重提高构思能力;对B类学生则侧重于构图的层次、色彩的协调、造型方面的引导,让他们掌握圆形纹样的画法,着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对C类学生,我要求他们认真学习这节课的新知识,掌握色彩的调配知识及方法,完成作业要求,具备基本绘画表现能力。
综上所述,美术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感觉,评价如果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关注,多一点尊重宽容,多一点征询探讨,为学生的美术学习与创作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和情感的建构,那么,我们的美术教育将会是一片晴空。
第四篇:美术教学评价方案
美术教学评价方案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却忽视或忽略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使得美术教学评价相对滞后。加上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美术评价更容易步入误区。
误区一:(主观评价)教师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评价,课堂上,学生作业刚完成,教师便凭主观意识给出一个等级评价(或优或合或待),打上“优”的固然高兴,但不知好在哪里,打上“待”的心里难过也不知差在何处……导致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长此以往造成迷惑厌学情绪。
误区二:(传统评价)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往往以画面干净、比例适当、涂色均匀为标准,忽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表现力。同时评价形式单一,影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
误区三:(单一评价)教师除了只重视作业评价外,对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也采用简单的“一画定成绩”的做法。即让学生临摹一幅画,然后给出一个成绩,未能很好地体现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忽视了美术评价的全面性。
基于上述,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甚为重要,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符合省义务教育美术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的要求。本课题构建了“课堂——课外——期末”三者结合的评价体系,与广大美术教师共同探讨。
一、建立课堂教学的“全程式”评价。
所谓“全程式”评价,即是把教学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表现、构想创意、课堂作业作全面评价。
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学校教学方式,针对《标准》美术评价的多维性和多级性要求,建立“全程式”评价,可将整一堂课划分三个阶段,多次对学生的表现评价反馈。
初始阶段:(兴趣评价)美术课教学内容新、美、趣,描绘手段十分广泛,大部分客观事物都可以成为表现的对象,具有比其他造型艺术更广阔的表现题材领域。在美术课的初始阶段,高度地评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热情,有助于学生将主动参与意识贯穿教学始终。如教学《三原色》一课中,学生对两种颜色调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情景很感兴趣,很想动手调一调。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这一学习热情报以肯定,表扬并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尝试。这么一来,学生主体性体验越来越强烈,主体意识越得以增强,从而使其向教学内容的深入方向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自觉性。
深入阶段:(创意评价)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已转化为创造性思维。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的想象丰富而有童趣——想象整个世界都是童话的:太阳会笑,植物会哭,猫和老鼠是好朋友……美术课当中,特别是设计课中,学生的想象更能得以发挥。如:《设计一双新鞋子》有的学生说要设计可以照明的夜光鞋,有的要设计装上轮子的溜冰鞋,还有音乐鞋、疗伤鞋、美容鞋、鞋形房、鞋形车等等,种类繁多,五彩斑澜。又如,《我为祖国造大桥》,众多的学生除了以绘画形式表现外,还采用泥塑、折纸、搭积木的方法来造桥,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富于幻想的创造思维,教师就应十分尊重,而必须充分肯定其具有合理、创新因素的部分,哪怕那一部分是极其细微的,也必须充分肯定,甚至有时可以“过分”肯定。
终结阶段:(结果评价)一堂课的终结阶段这里主要是作业评价阶段。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审美尺度,从作品中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把它作为衡量好差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落实,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增强。为探索美术作业的有效评价途径,我们把评价职责落实在师生双方。
1、确立评价标准。根据新课程标准,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理解儿童的眼高手低。不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水平与生活经验,不从艺术性考虑,更不用成人的标准来度量学生作品。在学生参与评价时,教师要与其达成共识:
(1)、因人而异,不管是谁,不管作品的质量如何,只要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
(2)、评价标准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象和个性成分。
(3)、允许大家反复尝试,作业讲评后修改,获得成功。
2、采用多种评价形式。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的画讲讲构思及画中图例,以上述标准衡量自己,让学生学会省促进发展。
(2)、师生共评。教师选择技法、形象感、创意各有千秋的作业,让学生先评价对方的作品,将个人的审美与认知表现出来,教师在一旁因势利导:你认为他好为好?你认为他有没有创意……
(3)、作品展评。将同学的作品都展示在黑板上,优劣比较,一目了然,让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优点。同时,将不理想的作品让学生修改,力求完美。
(4)作业批改。这一形式不能因为课堂上的讲评而简化,这样会令未能在课堂中展示作业的学生觉得得不到关注,令无力修正的学生得不到指导,教师应利用这一时机,用铅笔圈点加简短评语的方法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评价。
二、建立课外活动的“全面化”评价。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美术课外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学生能在自由的空间中进行各种美术活动。根据评价的多元化、多样化特性,将学生在此间的美术活动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是十分有价值的。它能追踪确定每个学生的美术活动表现,而且能准确评价学生在许多情境中的表现。要建立课外活动的全面化评价,可采取以下方式:
方式一:活动记录。评价并非是一次性的、可完成的任务,而是对每个学生在相当时期内成长、发展进行追踪的过程。活动记录即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行为和美术表现作叙事式的描述,特别是课外的实践和综合性探索活动。明白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具体的活动档案,作为评价的一个指标。由于记录易受教师个人观点、情趣、品味的影响,因而采用此法要遵循下列三项准则:
1、叙述要清晰,呈现学生美术活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评论简短贴切。
2、为每个学生建立活动档案,每天只为3-——5个学生作记录或由小组长、课代表记录。
3、每次课前与相关学生交谈,让其了解教师对他的课外活动评价,鼓励学生回应。
方式二:代表作展览。大多数专业艺术家都有代表作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集中体现了其艺术才能和艺术造诣。我们在课外活动中就可以开设一个美术长廊,以展示学生的代表作。这么一来,就可显示学生个人的绘画才能,证明他的进步和成长,更能以丰富的信息,准确地、系统地表现个人的成绩。
1、途径有三条:
(1)、学生个人自选代表作品,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挑选出能代表自己的最佳作品。
(2)、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标准从学生作品中选。
(3)、由学生组成评选小组对参选作品评分。
2、代表作品展览优点:
(1)、为学生美术成绩的进步提供了十分具体的有代表的证据,鼓励学生健康发展。
(2)、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认识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方式三:参加比赛。参加比赛是中高段学生美术的一项重要的课外活动。现今,各级各类美术比赛征稿通知纷至踏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比赛,并将其取得的成绩也作为美术教学评价的一个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美术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健全了教学评价的机制。
三、建立期末成绩的综合性评定。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说明:学校美术教学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现行的美术课本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划分成绘画、工艺、欣赏三个部分,从整体上发挥合力,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新标准》也把美术评价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由此可见,在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中,假如教师单凭主观印象或一次绘画考试而确定学生的成绩,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教学中应改进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方法,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方式。
根据《大纲》和〈〈标准〉〉的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依照年龄分成三个年级段,即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然后结合本校的实际,从“基础知识”、“造型表现”、“想象创新”、“欣赏评述”四个方面总结评价学生成绩。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测试为辅的评价方法,按基础知识(10%)、造型表现(20%)、想象创新(30%)、欣赏评述(10%)、平时成绩(30%)的累计分综合评价整体美术素质。
1、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是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的,低年级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差,感知觉比较笼统,也不精。因此低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评价以学生是否认识大自然中基本色彩,是否理解用基本形概括和表现物象的造型方法;是否能在观察自然中感受美;是否了解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的知识为依据。使基础知识的难度降低,学生能保持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对相对枯燥的、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没有畏惧心理,以利下一步学习。
相对低年级来说,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清晰的感知觉,但不精确,有意注意开始占优势。思维特点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基础知识的评价应以:是否了解掌握浅显的色彩知识;是否了解点、线、面的运用,并能写生;是否从中感受到韵律和节奏的美感以及生活之美、现实之美;是否了解并掌握了四方连续知识为依据。可采用试卷形式考查,如对第八册的基础知识可出以下试题:
1、在十二色轮中,()是暖色,()是冷色。
2、画朝霞应用()色,画月夜应用()色。
3、()叫透视现象。透视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是()。
4、()叫构图。绘画构图的首要问题是处理好()关系。
高年级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都有所提高和发展,对“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模仿力创造力得到提高。考察评价以:是否能掌握浅显的造型知识和美感规律;是否理解“节奏美感”;是否了解认识中国画的常用工具、画家、作品及基本表现方法;是否掌握了传统与现代设计基础知识为依据。
2、造型表现
低年级学生由于在生理上腕骨和指骨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小肌肉群不发达,手部小动作精确性较差,心理上感知觉不精确,“时、空”观念模糊。我们不能用高年级和成人的眼光来考察评价他们笔下的形象,而应该立足于低年级学生特点,从考察学生:是否能用绘画用具认识和描绘各种基本形并运用平面形的组合表现景和物;是否能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表现自己熟悉的人和物为依据出发,考察学生造型表现成绩。
中年级学生心理、生理发育比低年级学生成熟,主要是考察学生掌握透视现象、线描写生、色彩知识、画物体的结构比例和用水彩画、中国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和制作简单的纸版画的能力。工艺制作方面考察学生设计二方连续、适合纹样的能力以及选用简单材料、用多种方法制作立体模型、运用纸工雕塑方法设计制作作品的能力。
高年级学生在中年级学生的基础上提高要求,绘画方面以考察学生:运用明暗知识表现立体、掌握取景方法、运用复杂的色彩知识淡彩描绘景物;创作插图、临写较难的中国画的能力;运用色彩知识、掌握色彩方法的熟练程度。工艺制作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美术字的掌握情况、运用雕塑知识的能力以及平面构成的设计、制作能力。
3、想象创新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幼儿期间向儿童期发展中。注意保持时间短,不集中,不稳定,认识能力有限。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还不能注意到形体的结构和比例关系。对喜爱的东西,观察的仔细、清晰,其余则十分模糊,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对于他们成绩的评价不能象考察中、高年级学生那样进行。评价成绩应建立在以上特点之上,考察学生以:是否能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是否初步具有创造想象和创新性,感受祖国的可爱和生活的幸福。
中年级学生具备了比较细致深入地观察事物与描绘事物的能力,并能感知抽象的立体和空间特征,能精细地描绘对象,观察仔细,创新性想象十分丰富。他们的成绩评价主要从考察:是否具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是否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创新性为出发点。
高年级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比中年级学生要更进一步,他们的感受能力很强,有耐心。在观察事物时能自己思考分析事物,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具有积极性、主动性。进行课业评价时要从:是否具有较高的形象思维能力、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多彩的想象能力入手综合评价,才能比较准确地得出结论。
4、欣赏评述
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欣赏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由于年龄差异,欣赏能力的考察评价也应有所区别,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能力低,理解能力差,考察以启发对美术的兴趣、提高欣赏儿童优秀作品的能力为目标。
中年级学生认知、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在欣赏能力上要求以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形、色秘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高年级学生在认识能力、感悟能力上比中年级学生都强。考察目标能不能欣赏中外优秀美术、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能不能欣赏认识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内容、多种表现为依据
第五篇: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美术新课程改变了视美术学习为技能训练的教学观念,提出了美术是文化传承和创新培养,人文性因此成为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标志。抓住《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主要表述进行分析,与美术教学实践进行对照。
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 21 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引自《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当中小学美术教学从实用技能传授转向视觉文化传承,导致在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出现了变化,围绕教学而进行的评价也必将调整。过去,中小学美术课注重美术知识学习和动手能力培养,新课程将美术的人文性质放在首位,将艺术素养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部分,把对视觉图像的感知、理解、创造和交流能力作为美术学习的能力要求,从而导致美术课程评价标准向这方面倾斜。
当我们将人文精神培养作为美术学习目标时,我们的评价 将以此为观测角度,评价方法与过去知识与能力检测方法也不一样。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有美术老师采用下列评价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其一,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选取美术教学片段进行点评阐述观点);
其二,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绘画评语》案例);
其三,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案例《期末检测》)。
美术课教学评价一席谈
美术教学评价关乎美术教师的自我发展与创新课堂——我所看到的、我所想到的、我所实践的、我所期盼的。
一、谈教师——如何让自己成为优秀的教师
总书记 2014 年教师节在北师大对于“好老师”有一番充满人文情怀的讲话,他说:“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
(一)好教师具有什么特征?
好教师是相似的,不好的教师各有各的不同。优秀教师究竟有哪些相同之处 ? 入选美国教师名人堂,被许多机构评选为美国顶级教师的阿兰·保罗·哈斯克维茨撰文分析了优秀教师最显著的 11 个特征。
1.永不自满 2.高期待,严要求 3.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 4.知识渊博且了解学生
5.有洞察力 6.有幽默感
7.有灵活性 8.办法多样
9.精益求精 10.不循规蹈矩
11.沟通能力高超
(二)什么是好教师?
有些教师为什么能够成为优秀的教师?我观察过很多优秀的美术教师,发现他们都具有一些共性,那就是:
1.选点——方向明目标清;
2.睿智——会做人能办事;
3.坚持——不放弃不懈怠;
4.大度——有素养高境界;
5.劳累——穷忙碌无假日。
二、谈实践 ——优秀的教师如何营造高效课堂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把知识和精神留在同学脑海,让自身形象悄然淡去。
我曾经在美国的一个美术课堂里看到这样的一些学习口号,我们看出他们的教学评价充满着具体、实在、可行、人性与激励。
I will come prepared for class and give 100% of my effort at times.我来上课都会做好充分准备而且在任何时候都付出 100% 的努力。
I will respect my classmates, teacher and myself.我将尊重我的同学、老师和我自己。
I will be mindful at all art materials,art works and the art room.我将全神贯注地对待所有的艺术材料、艺术作品和艺术空间。I will listen quietly when someone is speaking and ask questions when I don't understand something.当别人在说的时候我将安静地听,有不懂得问题时会提问。
I will takes risks, try new things and will not say I can't do it.我会冒险,尝试新东西,并将永远不说我做不了。
三、什么是“好课”?
好课有各种标准,众说纷纭,但是,归根结底我们可以这样的去理解:
什么是“好课”?尹少淳老师曾经概括为一句经典的话:“学生为你的课心动、行动,体验愉快,获得知识或技能上的收益就是好课”。
钱初熹老师也说:美术教育是个动词。创意——动起来——用起来——送礼报恩。有效教学不仅是一堂美术课的有效教学,而是贯穿在美术教育的所有空间以及全过程中。
我的理解就是:我们对好课的评价很简单,就是学生在我们教师的引导下,在课堂里能够心动、行动、体验快乐、学会用美术技能表达生活与情感,就是我们的目标,也是好课的标志。
要“学会”,同时更重要地在“会学”。
基础教育不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在于“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即,在于“会学”而不在于“学会”;“会学”的重点不在于获取知识和信息,而在于培养思考能力,在于培养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未来美术教学以及课堂的思考,我们对未来美术教育的新期待
① 作业作品化 ② 课堂作坊化
③ 教学师徒化 ④ 模式多样化
⑤ 课程学术化 ⑥ 活动课堂化
艺术教学的评价反思要点
艺术教学的评价根据中小学美术课程目标的定位,将评价关注点放在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培养方面,评价方法和手段应体现艺术教学特点,因此进行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的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艺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2.在艺术教学中进行参与性观察;
3.评价者获得同样的感受、共情体验;
4.对照目标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计划。
中小学艺术教学目标追求不同于专业教学,强调艺术淡化技术,务虚而不务实,特别是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都不具有量化标准,我们不能够照搬其它学科侧重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方法。
艺术教学评价适用于采用过程性(形成性)评价方法,注重艺术教学对象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评价对象及其行为进行参与性观察,从而获得评价的结果。如果说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往往呈现为作品完成的考量,那么艺术教学评价的是师生艺术教学过程的考量。针对艺术教学的过程,评价关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绪状态,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和效率,教学中迸发出来的艺术火花。
艺术教学评价提倡自我评价,强调师生间的共情体验,感动自己方能够感动别人。美术教学中的视觉感受既是感官也是判官,充分发挥艺术教学的评价特点,在教学中自我评价,在评价中学会教学。
艺术教学的评价反思方法
选择专业性比较强的版画教学,以《木刻的语言与个性表现》一课为例。
在辅导学生作品的刻制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木刻艺术的了解还不够清晰,存在着对画面黑白转换的整体把握,刀法变化的有效组织和节奏变化如何表现的迷茫。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在木刻创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让他们的作品能有思想、有质量进行木刻制作,在指导学生对自己作品的分析中,让他们理解木刻作品各因素所形成的艺术关系,通过对作品的修改,使自己的木刻作品更具有艺术效果。
课后反思——
1.自己教学目标(目标、重难点、过程的有效性)完成情况的小结
本课的教学中心是为了解决学生在木刻创作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木刻艺术风格与个性的前提下,学会运用黑白语言去有效的组织画面,并提高运用合理的刀法去有个性的表现物象的能力。教学中,自己由于把握了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的隐形目标,课堂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木刻艺术的风格与个性,对自己的木刻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能比较深入地进行分析,也形成了有了进一步的修改提高的合理方案。总体上应该感觉到能比较理想的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2.自己教学过程选择与运用的合理性、可控性、应变能力的情况小结 本课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是通过问题的提出,共同分析与讨论来展开的,教学的设计角度比较合理,能让学生能很好的理解木刻作品的艺术风格与个性,也能让学生逐渐认识木刻 —— 黑白转换与刀法变化的重要意义,课堂教学能在教师控制下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时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或者出现了对问题理解的简单,或者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难以预见的问题需要提高临场发挥的应变能力。整个过程还需要时间安排的有效控制。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在有效的启发下能得到预期效果。
3.自己课堂师生互动交流情、探究与合作情况小结
这节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极为重要,积极引导,有效组织师生、生生互动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方式,这节课总体来看,课堂中有师生互动,学生之间讨论(生生互动),还有课堂争论等多种形式,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课堂气氛良好,在合作探究方面学生有一些交流,效果尚可。自己在引导本课学习中起到了很好作用。
4.自己今后课堂教学情况的必须注意要点
① 教学目标确定的合理和可执行性定位要适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简单。
② 在时间分配上还需要更加合理,各个环节的实践分配要切合实际。
③ 一些学生在发言上不够主动大胆,有效启发,鼓励尚待加强。
④ 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力还是处于简单阶段,回答不够专业,需要长期引导。
⑤ 课堂交流互动还不够充分到位,形成课堂教学高潮不多,要加强深度的研究。
⑥ 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中存在的和应该改进的问题还是不够清晰,尚待加强。
美术教研活动中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是一种分析教学技能的技术。它是促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是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为一位教研员,听课观看后,不只是给授课教师一个结论,而是要帮助他们发展。引导美术教师进行课后反思。教研员的常规听课,因为课后交流的时间比较短,通常可引导教师运用“二加二”的反思方法:即请老师说说这节课最突出的两个亮点,两个可以改进的地方。此外再说说自己在教学上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
如: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的《无敌孙大圣》。教师以西游记“猴哥”导入,以问题“他是谁”“他的长相特征”“他的独家本领”“他怎么变”几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制作百变卡片。学生兴趣浓厚,参与度很高。课后,教师反思,突出亮点有:
一、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积极投入。
二、教学环节设计和情境创设比较成功,教学手段丰富。存在问题是:
一、作业有难度,练习时间不够。
二、教学语言表述需加强,表述要更清晰,让学生更明白。困惑:作业效果怎样更理想些?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引导分析点拨,教师自己总结了原因是创作指导环节要加强,可适当让学生探究折叠的方法,在体验中建构。此外,还要明确教学目标,设置具体的分层作业要求,提高教学和评价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