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文章加图画》教学设计
第3课 给我们的文章加图画
教学目标:
1.学会在Word中插入剪贴画和来自文件的图片。
2.掌握图片的移动、缩放等设置。
3.了解Word的页面边框。课时按排:
1课时。教学重点:
剪贴画的插入、移动和缩放。
1.Word97默认的图片是浮于文字上方的,因此一插入就可以动,Word2000默认的方式是嵌入式的,图片不能移动,可以先在图片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单击其中的“版式”,单击“浮于文字上方”就可以移动了。
2.Word2000的对话框的Word2000略有不同,但大体操作类似,这一点在以后的各课中均会碰到。
3.Word启动后,其工具栏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有的工具栏没有显示,可以通过“视图”菜单中的“工具栏”,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4 .当图片的叠放次序定义为“置于文字下方”后,图片就不容易被选择,这时可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选择工具,就可选择图片。教材分析:
1.插入剪贴画:这一部分内容的操作并不复杂,因此可以通过大屏幕演示,学生就可以掌握。但一味的模仿对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观察屏幕提示,自己想一想怎么操作。
2.图片的移动和缩放:要提醒学生注意鼠标指针的变化。3.右键快捷菜单:教材有意渗透右键的作用,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右键菜单有几种不同的情形。在图形上单击右键,在文档区单击右键,在工具栏和菜单栏上单击所弹出的右键菜单各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4.设置图片的叠放次序:可以改变图片的叠放层次和使图片存于文字下方。
5.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这样就可以插入自己原先在画笔里画的画及电脑中的图片文件。
6.图片工具栏:利用图片工具栏,我们可以对图片进行一些修改和设置。这里可以学生自己摸索得个按钮的功能。可以告诉学生,如果对哪个按钮表示的意思不清楚,可以将鼠标指向这个工具。7.页面边框:让学生了解就可以了。
第二篇:《图画文章》教学设计
《图画文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给文章配画的作画步骤和要领,能抓住主题给文章配画。2.大胆想象并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进行绘画表现。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图画、符号与文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所掌握的美术技能进行文配图联系。课前准备:
教师:创意插画作品、艺术字相关视频; 学生:文字相关资料及纸、铅笔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
1.出示三篇文章《草船借箭》、《我的妈妈》、《乡村傍晚》的片段依次把文章片段展示在大屏幕上。
2.出示三幅画,提问:每幅画画的都是什么内容? 3.请大家给这些画找“娘家”,将画和文章对应起来,并把画放置在相应的文章片段下面。
4.揭示课题——《图画文章》。
二、启发引导
1.提问:请大家看这三幅画,你为什么能一眼就看出它们分别是哪篇文章的配画呢? 生:因为这些配画都画出了文章中的主要事物。
2.从构图、描画景物、涂色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要抓住文章中的形象化词语。
三、教师示范方法指导
出示文章片段,教师边讲解边示范。1.朗读文章,理解意思。
2.找出要描画的景物,依次用横线标出。3.构图布局。
1/2
4.逐个画景物。5.涂色。
四、作品欣赏 1.欣赏学生作品。2.欣赏画家作品。
3.欣赏较早的文学插图及现代的连环画。
五、学生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出示作业要求)
六、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作品。
2.台下学生根据展示的作品看图说文。3.看图说文与原文章的比较对照。
2/2
第三篇:《给图画上色》教学设计
《给图画上色》教学设计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元小学
田 博 教学内容:
本课是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二册(下)模块3用计算机画画中第三课《给图画上色》的内容。教学分析:
本教材在设计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动手、动脑、创新为主引导线,每节课的编排上也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学习对象分析:
每个学生对画图都很感兴趣,不管是否具有绘画的天赋,都喜欢用画笔描绘自己喜欢的事物,所以在这节课上让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创设美感情景,让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基本流程为:
欣赏课件引入课题,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图画上色了。让学生给图形填色找出问题?解决填色时应注意的问题。练一练:通过画最简的苹果树掌握墨水瓶工具的用法。通过欣赏彗星图,激发学生学习用喷枪工具作画并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综合运用:画彩虹。并掌握调制需要的颜色。教学目的:
1、学会使用墨水瓶工具给图画的封闭区域填充颜色。
2、学会使用喷枪工具表现浓谈不同或朦胧模糊的效果。
3、学会调制需要的颜色。教学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
1、墨水瓶工具、喷枪工具的用法是本课的重点。
2、在画图过程中调节喷枪工具的大小、控制喷枪工具喷出的小点的密度是本课难点。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画并且导入本节课题。
打开课件并让学生欣赏,你从中看到了什么?与我们以前的画有什么不同?
引出《给图画上色》
二、新授:
1、请同学们打开‚五角星‛,让同学们用‘墨水瓶’给他填上颜色。
‚在填色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细心观察,找一找你会发现什么?‛ ‚谁来帮助他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生:‚因为图画中有一个小孔,所以在填颜色的时候就会出现整个画面都是这种颜色。‛
‚只要把这个小孔补充上,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师总结:在画图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不要让图有泄漏的地方。练一练:出示所画内容。(让学生练一练掌握墨水瓶的用法)
2、展示彗星图,让学生欣赏,并激发学生的作画欲望。师:‚同学们,你知道他是什么星?‛ 生:……
师:‚你了解彗星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彗星的知识吧!” 师:‚在作画的时候,同学们都使用过刷子工具,都已经了解了他可以从粗到细,也可以从细到粗的画法,现在请同学们用喷枪工具画彗星吧!‛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
看到同学们画的真漂亮,老师也想试一试画一下彗图。教师演示:(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控制喷枪工具喷出的小点的密度)。
请同学再练一练(加强练习)。同学们画出了漂亮的彗星非常高兴。
3、展示‚彩虹‛图,让学生对照图画和调色板,找一找彩虹上的颜色是不是都在调色板中。
学生活动:报告‚彩虹‛图画中调色板中没有颜色。教师讲解怎样找出彩虹的七种颜色。(掌握调制需要的颜色)学生绘制‚彩虹‛图画。
三、作品展示:
互相评价、谈一谈感受。
四、小结:
你还有什么问题?把你存在的问题提出来? 这节课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教学心得:
信息技术课集知识性、技能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于一体,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状态,积极探索创设情境,激趣思动,教让学动,全方位互动等教学方法,让原本枯燥的信息技术课生动起来。
一、本课的设计中,有意识的避开信息技术课中的习惯教学模式‚教师演示—学生观看—学生模仿教师操作‛,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切切入点,在课堂的展示上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二、创设美感情境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根据画图软件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种美感情境,激发起学生内心对美的追求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如:苹果树(掌握墨水瓶工具的用法)、美丽的彗星图、彩虹图。
三、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开始,让学生打开‚五角星‛图形,然后用墨水瓶工具给它填上漂亮的颜色,学生一填色就会发现问题,提出:为什么第二个五角星不能填上颜色?找出问题后,再来解决问题,这样就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和动机,引起积极地思维,更牢固地突破了一个重点问题并且牢固地掌握了它的用法。
四、创设学习新知识情境
在学生观看完彗星图后,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它是什么星?‛‚你了解它吗?‛然后教师展示彗星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彗星。这样增长了学生的科普知识,并且达到了理解彗星并且能够更好的画好彗星,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达到了学以致用。
五、成果展示,交流与评价:
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都是老师去评价学生的作品,给学生打分,而本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当老师,在评价别人的作品中找出差距,巩固所学知识,最后,我让学生谈一谈今天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大多能够从形象的任务中总结出本课的知识与技能。
不足之处:教新能力的培养不明显,今后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四篇:信息技术《给文章加上标点》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给文章加上标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中文标点和英文标点的切换及各个标点和键的对应,掌握引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的输入。学会输入完整的文章。
2.学会输入特殊符号。
教学任务:在写字板中录入各种标点。教学重点:掌握常用标点和对应的键名。教学难点:书名号、引号的输入。课时安排:1课时。注意点:
书名号的嵌套(即如果在书名号中再输入书名号,会自动变成单书名号。如:《〈〉》)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分下面几部分内容: 1.中文标点的切换。
2.标点和键盘的对应。这里要注意的是,部分中文标点是奇偶次输入不一样,如:引号。关于标点符号的详细说明参见下表:
智能ABC在此基础上为您提供了书名号自动嵌套的输入功能,以满足单书名号必须出现在双书名号中间的一般约定。书名号的输入键为<和>键。第一次按<时,对应的输出字符为《,再按<时,则出现〈。此后如果输入的>与<能够匹配上,则再次输入>时,则出现》。
3.输入句子:学生在前面已经会输入句子,简单的标点也已经接触过了,本课的关键是输入键盘上不能直接找到的标点符号。必需让学生掌握引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的输入。
信息技术《给文章加上标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中文标点和英文标点的切换及各个标点和键的对应,掌握引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的输入。学会输入完整的文章。
2.学会输入特殊符号。
教学任务:在写字板中录入各种标点。教学重点:掌握常用标点和对应的键名。教学难点:书名号、引号的输入。课时安排:1课时。注意点:
书名号的嵌套(即如果在书名号中再输入书名号,会自动变成单书名号。如:《〈〉》)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分下面几部分内容: 1.中文标点的切换。
2.标点和键盘的对应。这里要注意的是,部分中文标点是奇偶次输入不一样,如:引号。关于标点符号的详细说明参见下表:
智能ABC在此基础上为您提供了书名号自动嵌套的输入功能,以满足单书名号必须出现在双书名号中间的一般约定。书名号的输入键为<和>键。第一次按<时,对应的输出字符为《,再按<时,则出现〈。此后如果输入的>与<能够匹配上,则再次输入>时,则出现》。
3.输入句子:学生在前面已经会输入句子,简单的标点也已经接触过了,本课的关键是输入键盘上不能直接找到的标点符号。必需让学生掌握引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的输入。
第五篇:《图画文章》活动一教学设计
《图画文章》活动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习用图画美化文章的方法和步骤。教学重点:
学会用图画美化文章。教学难点:
图画替代文字要恰当准确。教学准备:
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对比欣赏导入
1、学校运动会马上要举行了,给大家带来了两张海报,你喜欢哪张?谈谈自己的想法。
2、学生讨论:为什么第一张更好?
3、教师小结:第一张的文字里有美观有趣的图形(图画文章)
二、探究方法
1、(1)学生尝试训练:相同的字用不同的图形准确替代、打扮。(光阴似箭、铃儿响叮当)
(2)师生互动:学生小训练、作业展示、教师示范,总结打扮方法
同一个字可以局部打扮,也可以整个变化,如“铃儿响叮当”的“铃”。
选择替代的字必须特征明显,如“光阴似箭”的“光”和“箭”。
选择的替代图形需要简洁、准确。
2、(1)观察比较:两篇打扮好的文章,那篇效果更加好?(2)学生讨论,小结。文字书写工整; 图形大小适中一致;
用特征明显的图案替代文字; ④文章周围背景适当添画美化。
3、欣赏学生优秀图画文章作品(贺卡、书信、海报等)
三、作品创作
1、提出作业要求:
编写一段文字,选择合适的图形替代字或词,创作一幅“图画文章”。
2、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价扩展
1、自评、互评、师评。
展示学生作品,评出三个最佳作品:
(1)替代文字最恰当最准确(2)最美观整洁(3)最有趣味性
2、欣赏短片:古代形象文字组成的动画故事
总结:打扮文章,传递字里行间的温馨和快乐,生活需要发现,文字乐趣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