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寓言故事)教案(第2课时)(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22:2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坐井观天(寓言故事)教案(第2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坐井观天(寓言故事)教案(第2课时)》。

第一篇:坐井观天(寓言故事)教案(第2课时)

《坐井观天(寓言故事)》教案(第2课时)

第五小学 王育芬

(2010年10月20日)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的生字词,下面老师来检查同学们掌握得怎样出示:抬头、回答、青蛙、弄错、还有、无边无际、相信、井沿

二、学习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指名回答;请一名学生贴小鸟、青蛙图片,并说出贴它们的理由;指名读一自然段。

2、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为了什么在争吵?(天有多大)

板书:天

师:天到底有多大呢?青蛙和小鸟各是怎么认为的呢?请同学们默读2-7自然段,并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青蛙和小鸟的话。

3、请6名学生上台读2-7自然段,每人读一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里它们进行了几次对话?(3次)A:女生读2、3自然段,也就是它们的第一次对话。一百多里说明了多么?(说明了小鸟飞了很远,天很大。)

请两名学生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第二次对话是第几自然段?(四、五自然段)

B:男生读4、5自然段

师:“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大话是吹牛、夸张的意思)师: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

板书:井口那么大

师: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呢?(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板书:无边无际

师:无边无际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在这里指天没有边际,形容天很大。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沙漠、大海、大地、宇宙……)

请两名学生分角色读四、五自然段(二次对话)。C: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为什么呢?听老师读6、7自然,也就是它们的第三交对话。

师:它们到底谁弄错了?(青蛙弄错了。)那么青蛙为什么弄错了?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用纸或书卷成筒看看天,你看到了多大的一片天?青蛙弄错了,他每天都坐在井里看天,就象我们把书卷成筒看天一样,井壁挡住了视线,所以看到的天只有井口大。

请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它们第三次对话。

三、拓展

师:下面让我们当一下小鸟吧!劝劝青蛙吧!青蛙听了大家的劝告,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什么?(请一名学生把青蛙图片从井底拿到井口)

师:现在青蛙还会认为天只有井口大吗?它会怎么说?(天真的是无边无际,谢谢你小鸟,让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我再也不愿回到井底。)

四、总结

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是啊!老师希望同学们不要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而是象小鸟那样飞向蓝天,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课后我们可读些寓言故事,象《亡羊补牢》、《掩耳盗铃》、《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

板书:

13、坐井观天(寓言故事)

小鸟:天 青蛙: 天 井口那么大(自以为是)无边无际(见多识广)

说 课

第五小学 王育芬

(2010年10月20日)

《坐井观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13课课文,它是一篇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点,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我采用在黑板上画水井,让学生知道井沿的意思,让学生贴出小鸟、青蛙的位置,使学生知道,它们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看天的大小不同。

在理解课文时,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采取学生齐读、教师范读、默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给孩子们较多的读书时间,培养读书习惯,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书,读书时要思考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都交代清楚,大部分内容在读中去理解。并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边没际。

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井里青蛙与小鸟它们为什么有不同的观点?我让学生做实验,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寻找问题的根源。我设计了“假如青蛙听了小鸟的劝说,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什么?”

最后老师揭示寓意,得出: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象青蛙那样犯了错还自以为是,我们要象小鸟那样,见多识广,看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

反思:

1、本寓言的寓意应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和表达,然后老师再进行归纳。

2、课堂提问发言、课文朗读,应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尽量让全体同学参与课堂互动。

第二篇:《坐井观天》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4—7段,学生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2、能分角色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字谜:水边几张口……(沿)

二只小耳朵……(际)

2、贴一贴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我们知道了青蛙、小鸟分别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请学生上去板贴。

3、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它们争论不休。它们在争论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仔细听。

二、听录音,了解大意,启发读课文

1、学生看动画。

2、指名回答:它们在争论什么?(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3、理清两者观点:从它们的争论中,你听懂了什么?

(1)指名回答并投影。

(2)初读两个观点。听了它们的对话,我们知道了青蛙认为—— 小鸟认为—

(3)请小朋友们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找一找课文中,你从哪儿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各自的看法,用笔划一划。

三、汇报成果并讲解

1、找到与两者观点相关的句子。

<1>指名回答并投影第四段:(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1)你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① 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② 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3)理解“大话”。

①“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吹牛)

②青蛙认为小鸟的哪句话是大话?(“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指名回答后齐读小鸟的话。

③它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对呀,青蛙想: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④你能把这个问句换一种说法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4)理解“那么远”。

①“那么远”是多远啊?(一百多里)

②理解“一百多里”:“一百多里”是多远啊?(很远很远。)

是啊,从我们学校到火车东站只有半里路,“一百多里”有两百个这么远呢!

(5)井口有多大?

学生用手比一比,学生感受“井口”与“一百多里”的差距,体会青蛙不相信小鸟的感情。)

(6)你能读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语气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投影:(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1)你是从哪里知道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的?

(2)请你读一读小鸟的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①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

a、“无边无际”有多大?(大得没有边。)

b、什么也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

c、小鸟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做小鸟,你看到了什么?(播放各种画面:小鸟漫游过高山、大海……)

d、说话训练: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

e、指导朗读:小鸟飞了那么多地方都没有飞到天的——边,天可真大啊!你能把天的大读出来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f、你觉得小鸟怎样:小鸟见多识广。

在板贴上板书:见多识广。

2、引读第三次对话,抓住两个“笑”

<1>学习第六段: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1)听了小鸟的话,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小鸟说吗?

(2)可是青蛙却笑了。青蛙笑笑小鸟什么?

因为它认为自己——不会弄错的。

(3)投影:我不会弄错的。

①小黑板:我()不会弄错的。

()里能填什么词?

② 你觉得青蛙怎么样?(肯定自己是对的。)把自以为是的语气读出来。

③ 朗读“我不会弄错的。”

(4)它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不会弄错的?

① 指名答,再投影:“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② 青蛙有没有说错?我们来做个实验。

a、请学生用圆纸筒看天花板。

b、你看到了什么?

c、青蛙坐在井里,它会看到什么?

d、青蛙跟你们一样,坐在井底看天,只看见了井口对上去的这块天,其余广阔的天空都没看到,所以它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就是——坐井观天。

③ 它从来都没有看到过井口以外的天,所以,它肯定自己是——不会弄错的。

(5)朗读青蛙的话,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投影小鸟的话: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① 青蛙笑了,我们发现小鸟也——笑了。它笑什么?

② 所以小鸟说——你是弄错了。(在“你是弄错了”下划线。)

a、这是小鸟第几次说青蛙弄错了?

b、比较两个“弄错”有什么不同?(第二个“弄错”多了一个“是”。)

c、小黑板出示:你()是弄错了。

()里可以填什么词?

d、请你读一读两句“弄错”,比较一下,这两句话在情感上有什么不一样?你能读出不同的语气吗?指名读——齐读

③ 这时,小鸟的心情怎样啊?(着急)为什么着急?你能读出小鸟的心情吗?

指名读——齐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指名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愿意扮演小鸟的学生起立读,其余学生坐着读青蛙的话;请一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当小鸟,分角色朗读。

四、请你劝劝青蛙,学生表演。

青蛙坐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井口那么大,问题出在哪?你能劝劝它吗?

座位上的“小鸟”劝刚才上台表演青蛙的学生跳出井口,青蛙和小鸟进行对话,续演《坐井观天》的下篇。

五、青蛙听了你们的话,终于忍不住跳了出来。

(1)上台表演青蛙的学生从井里跳出来。

(2)你想它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先请在坐的小鸟猜一猜,再请上台的青蛙说一说。

(3)请你写下来。写完后,指名读。

六、听音乐下课。

另外,还有一只井底的小青蛙,它说啊它的家比天还大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怎么说的吧。(播放歌曲。)

第三篇:坐井观天教案2

坐井观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3个生字。理解新词。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理解课文,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 过程与方法:

图文结合,通过“读读——说说——议议——再读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初步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使学生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2.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无边无际”、“井沿”、“大话”等词语。

2.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井底的小青蛙》。

2.同时出示课文插图。

看图,这只小青蛙在哪儿?(板书:坐井)

3.这只井底之蛙每天都在干什么?大家替他想一想。(板书:观天)

二、揭示课题

1.看图解题。“观”即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只井底的小青蛙的故事。

三、感知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动画,了解课文内容。(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一口井。)

2.贴图,并填空。(指名学生在黑板上贴出青蛙图片和小鸟图片的位置。)

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3.认识“沿”并理解井沿(在图上指出井沿);学生试用“沿”组词。

四、朗读感悟

1.生再读课文思考:

(1)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2)找出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用“——”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

2.朗读感悟第一次对话。

(1)读一读。指名读课文。

(2)说一说。你为什么把“一百多里”读的那么响亮?

(3)议一议。从“一百多里”你知道了什么?

(4)再读课文。重读“一百多里”。读出小鸟飞的路程远,时间长。

3.总结学习方法。

读一读 说一说 议一议 再读一读

4.感悟第二次对话。

(1)读一读。自由读第二次对话。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板书:井口大;无边无际)

(3)议一议。

a.“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①出示天空图,你能读出天空的“无边无际”吗?(指名试读。)②出示大海图,你能用上“无边无际”说一说吗?

③想一想:还有什么事物可以用上“无边无际”说一说呢? b.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①做一做:把你的本子卷起来看一看,说说你透过纸筒看到的天花板和不用纸筒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

②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因为青蛙,所以它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因为小鸟,所以它认为天无边无际。

(4)再读一读。学生练读第二次对话。

朗读提示: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读出劝告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读一读。

①读准“不信”。

②男女分角色读对话。

(2)说一说: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意思?

(3)议一议。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语气呢?

(4)朗读对话,读出适当语气。

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读旁白,男生读青蛙,女生读小鸟。

五、拓展想像,略知寓意。

1.你觉得青蛙会跳出井口吗?青蛙如果真地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学生自由想象)

2.了解寓意:看问题不能像青蛙那样鼠目寸光,而应该像小鸟一样飞得高,看得远。

3.举一反三,复习巩固。

联系识字4说说还有哪些成语和坐井观天的意思一样。(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六、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七、播放歌曲《小青蛙》

让学生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户它们。板书设计:

远程教育多媒体教案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者:马美荣

灵沼乡中心学校

2009.10

第四篇:第 13课《坐井观天》教案

第 13课《坐井观天》

柳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李振华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巩固认识的8个生字。

2.引导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教学重点:在读中感悟青蛙和小鸟所持的不同观点,进而达到有感情的朗读不同角色的对话。

教学课题:第2课时。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篇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教学方法: 我着重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采用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欣赏动画故事《坐井观天》。

2、交流感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内容。

3、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心理规律,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动画故事中,感知故事内容,初步建立语言和形象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语言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

2、分小组或同桌之间,开展学习竞赛,采取轮读、领读等多形式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

(学生自主、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在语境中学习生字和词语,认识事物与发展思维、语言紧密结合,强调识字的过程,也是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同时注重方法习惯的整合)。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

(2)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

(3)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

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

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

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

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

学生在谈到青蛙和小鸟的位置关系时,顺势切入,学习文章第一自然段次要内容。

(1)教师简笔画水井的形状。

(2)学生在水井上贴出青蛙和小鸟图片的位置,并口述贴图的理由。理由有:

A、我从文章的插图中知道应该这样贴。

B、我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读出来的。

(读懂什么,是思维的结果;怎么读懂的,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不让问题止于智者。)

(3)学生自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4)指导朗读。

4、质疑、释疑。

(读书须有疑。有疑,才有学生自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提升过程;才有撷取信息,对比分析,综合梳理的研究性学习行为。)

三、熟读精思,领悟旨趣。

(一)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2、点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打招呼的文明礼貌行为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

3、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加上动作表演读。

师:一只小鸟飞呀,飞。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____________?

男生:“朋友,你从哪儿来呀?”

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水喝。”

(读书活动层次不同,形式多样,注重在读中展开想象,读中理解内容,读中积淀语感。只有学生思之于情,读之于形,入情入境的感悟,没有任何强加的朗读技巧的理性指导。)

5、青蛙相信小鸟的话了吗?同学们练习读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指读)

(二)、找到与两者观点相关的句子。

指名回答并投影第四段:(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1)你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① 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② 青蛙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2)理解“大话”。

①“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吹牛)

②青蛙认为小鸟的哪句话是大话?(“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指名回答后齐读小鸟的话。

③它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对呀,青蛙想: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④你能把这个问句换一种说法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3)理解“那么远”。

①“那么远”是多远啊?(一百多里)

②理解“一百多里”:“一百多里”是多远啊?(很远很远。)

(4)井口有多大?

学生用手比一比,学生感受“井口”与“一百多里”的差距,体会青蛙不相信小鸟的心理状态。)

(5)你能读出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语气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6)你是从哪里知道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的?

(7)请你读一读小鸟的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

a、“无边无际”有多大?(大得没有边。)

b、什么也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

c、小鸟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做小鸟,在一路飞行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小鸟飞行种种风景的图片:高山。。。)

d、说话训练: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

e、指导朗读:小鸟飞了那么多地方都没有飞到天的——边,天可真大啊!你能把天的大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次对话,抓住两个“笑”

1.学习第六段: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1)听了小鸟的话,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小鸟说吗?

(2)可是青蛙却笑了。青蛙笑笑小鸟什么?

因为它认为自己——不会弄错的。

(3)投影:我不会弄错的。

①小黑板:我()不会弄错的。()里能填什么词?

② 你觉得青蛙怎么样?(肯定自己是对的。)把自以为是的语气读出来。

③ 朗读“我不会弄错的。”

(4)它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不会弄错的?

① 指名答,再投影:“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② 青蛙有没有说错?我们来做个实验。

a、请学生用圆纸筒看天花板。

b、你看到了什么?

c、青蛙坐在井里,它会看到什么?

d、青蛙跟你们一样,坐在井底看天,只看见了井口对上去的这块天,其余广阔的天空都没看到,所以它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就是——坐井观天。

③ 它从来都没有看到过井口以外的天,所以,它肯定自己是——不会弄错的。

(5)朗读青蛙的话,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6)投影小鸟的话: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① 青蛙笑了,我们发现小鸟也——笑了。它笑什么?

② 所以小鸟说——你是弄错了。(在“你是弄错了”下划线。)

a、这是小鸟第几次说青蛙弄错了?

b、比较两个“弄错”有什么不同?(第二个“弄错”多了一个“是”。)

c、小黑板出示:你()是弄错了。()里可以填什么词?

d、请你读一读两句“弄错”,比较一下,这两句话在情感上有什么不一样?你能读出不同的语气吗?指名读——齐读

③ 这时,小鸟的心情怎样啊?(着急)为什么着急?你能读出小鸟的心情吗? 指名读——齐读

2、分角色朗读课文。

(1)指名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

(2)愿意扮演小鸟的学生起立读,其余学生坐着读青蛙的话;请一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当小鸟,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延伸

1、学习了坐井观天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呢?(看问题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面)

2、青蛙听了你们的话,终于忍不住跳了出来。

(1)上台表演青蛙的学生从井里跳出来。

(2)你想它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五、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2、写出青蛙和小鸟的性格,喜欢其中哪一个,理由是什么?

六、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青蛙

(天有多大?)

小鸟

井口那么大

无边无际

第五篇:《匆匆》教案(第2课时)

《匆匆》教案设计(2)

第二课时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

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

1、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①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②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③师: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请你反复读两遍,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④有感情齐读本段。

2、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①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③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④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3、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①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②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③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

④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在 时候,时光又 溜走了。)

4、出示句子“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①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②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 我能做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③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①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的郁闷和伤感。反复吟读第三四自然段。

②通过刚才的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的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出示《明日歌》 ①自读。

②浅谈自己的体会。

2、分发资料学习梁实秋的《时间即生命》,思考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以及在表达的内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课外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4、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出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断)

五、课外延伸,结合实践。

以“时间”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散文。(体会文章感情,学习散文写法)

【教学反思】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课文了解作品内容,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而“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何围绕重难点,落实教学的实效性,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找准新旧知识的契合点。

二、读写结合:

叶圣淘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怎样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呢?著名作文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因为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仿写,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而要真正学会仿写,关键是老师要指导帮助学生品评其中的好词佳句,学习其立意和写作技巧等,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课堂练习中,我让学生将自己说的句子写下来,落实了写。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生本、师生、生生”多维对话的平台,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佳径。在本堂课中也得到了的体现。

总的来说,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一定要注意拓宽学习资源,让课内外有机的结合,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充满活力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现高效课堂。

下载坐井观天(寓言故事)教案(第2课时)(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坐井观天(寓言故事)教案(第2课时)(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庸》第2课时教案

    《中庸》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

    第2课时电动势(教案)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2课时 电动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电动势的的概念及定义式。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 3.通过类......

    《醉翁亭记》精品教案(第2课时)

    《醉翁亭记》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文章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 2.体会文中“醉”与“乐”的关系,......

    《比一比》第2课时教案

    1、比一比(第二课时) 萧山高桥金帆实验学校 方卫卫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边、多、少、群、颗、堆”,学会书写生字“小、少”。认识1种新笔画“竖钩”和1个新偏旁“提土旁......

    《简单电路》教案——第2课时

    《简单电路》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 2.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控制用开关控制电流。 4.知道不能用交......

    尊严第2课时教案

    《尊严》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3......

    《印度》精品教案(第2课时)

    《印度》精品教案(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图分析印度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和对农业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 知道印度实施的两次......

    象棋教案:第2课时

    象棋教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入静; 2、复习棋德; 3、复习棋盘的构成和摆棋;4、学习走棋与基本胜负和的判定; 教学准备:立式中国象棋一副,书写板一块。 (先点人数,再点名,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