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喻体站起来───《拿来主义》的教学设计
青岛开发区一中王小鸽
《拿来主义》是鲁迅后期的一篇著名杂文,这篇文章论证的艺术性很高。它充分发挥杂文的优势,通过形象来讲道理,寓道理于形象之中,不仅浅显易懂,而且耐人寻味。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根据动心迷人的语文美育原则,对它进行艺术的再创造,用一种类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风格从事教学设计用“小品”来突出它的这样一个主要特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整个课上,学生时而忍俊不禁,时而拊掌大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后,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能脱口说出拿来和送来的区别,说出孱头、昏蛋、废物比喻什么,说出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亦即它的特点)是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难点是对一些曲笔、反语的理解,下面我就以此为线索,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路和作法。
一、因果论证──由果溯因
上课伊始,我用类似相声艺术中的“抓哏”、“系包袱”的方式开讲,声言学生正在使用的某些学习用品是从商店里“拿来”的,而某些用品又是商店从国内外企业“拿来”的;在改革、开放之时,许多方面我们提倡实行“拿来主义”。在学生纳闷并急起欲辩之时,让他明白这里所说的“拿来”与“拿来主义”与平时作“偷窃”解的“拿来”含义是不同的(自然解题):“拿来主义”这个提法是鲁迅的独创,“拿来”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主义”是指一种重大原则或主张......再通过“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种原则或主张”的问题转到对写作背景的讲解,通过“一个新而独特的概念的提出,必然包含着“它是什么”和“为什么是这样”两个内容。拿来主义这个命题,就包含着“为什么要拿来”和“什么是拿来”(亦即‘怎样才是拿来’)两个部分”的提示,过渡到对文章篇章结构和内容的揣摩和分析。
我在分析“为什么要拿来”这部分内容时,亦是运用了由果溯因的方法,先提示学生注意,课文第七段开头的那个关联词“所以”,表明:前面所论,都是于“要自己来拿”的原因。再让学生分析这句话之前文章的层次,讨论、分析这个原因究竟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成以下板书图示:
第一层: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
因为第二层:只是送去,必论为乞丐。
(要正视历史逻辑)
第三层: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在讲述第三部分时,我也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来结束教学:让学生讨论、完成“思考和练习”二,思考“如果课文最后一段的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明确:这五句话八十二个字,作为全文的总结,集中回答了五个问题,论因果,作选择,加判断,都深中肯綮,无可移易。
二、比喻论证──辅以“小品”
在讲析前面因果论证的内容时,涉及到“送来”和“拿来”的区别问题。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彻底弄清这个问题,我请一个学生上台配合我表演了这样两个“小品”:某人上门推销菜刀(进门就将刀尖对着主人,步步进逼着连说:“买一把......”主人在惊骇之中只好买下一把)和大热天买卖西瓜(卖瓜人将瓜拿给顾客,顾客却推开不要,自己拍拍、听听挑了一个)。通过观看这两个小品,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识到,“送来”和“拿来”的区别是:前者的主动权在别人。是一种带有强迫和恶意的输出,文章中稍前一些的“抛来”的语意与此相同;后者的主动权在自己。与“抛来”相对的“抛给”的语意与此相似,是一种并不出于强迫和恶意而输送进来的东西,也可以理解为正常的贸易交往。在讲析拿来主义“它是什么(即‘怎样才是拿来’)”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设计由四个有些表演才能的学生上场,三个根据课文的描写依次表演“孱头”、“昏蛋”、“废物”的“小品”,并且在表演时创造一种后者嘲笑前者,但又一蟹不如一蟹的小丑情趣,另一位学生在他们表演完后分别给他们戴上写有“孱头”、“昏蛋”、“废物”字样的折纸做成的“乌纱帽”(以前也曾用过“高帽”,后觉得似缺少点幽默而改用“乌纱”这种折纸帽的做法可以在一些《儿童趣味折纸》类的书上学到),然后换一个学生上场,根据自己的评判,鉴别给这三人“颁奖(牌)”(牌子用适当大小的白纸或三合板制成,上面分别写有“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在“循名责实”之后,我请学生在笑噱之余,务必注意这里体现的是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手上拿的是表示“本体”,头上戴的是表示“喻体”,要将这两者“对上号”,并且向学生讲清本体在当时的具体对象及其表现。
在一问一答,学生们肯定这些都不是“拿来主义”之后,我设计通过一声呐喊:“......欢迎拿来主义!”由另一个学生高举着一面正面写有“拿来主义”,反面写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或“占有,挑选,创新”)字样的纸制旗帜上场(上场时可配以一段解放军或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孱头”、“昏蛋”、“废物”作“望风披靡”状,“落荒而逃”下场)。我指着旗帜反面问学生“这是不是拿来主义?”“它有什么特点(要求大家齐读课文中表现它特点的一段话来回答)?”学生们很快即能读出:“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即全文倒数第二段)”来了。整个教学过程天衣无缝,妙趣横生,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和发挥。
在讲析第二部分的最后,我安排了两个连线练习。一是在小黑板的左右交叉地写上:“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和它们的本体,让学生将喻体和本体相连;二是在小黑板的同左右交错地写上毛泽东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文中的语录和鲁迅的语录,让学生将观点相同之处相连。
三、曲笔、反语──探赜索隐
本文的疑难之处主要是怎样正确理解第一段中“送去主义”的关于“学艺”上的事例,我则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分析,从反面去了解正意,真正理解有关词语的深刻含义。对与词句有关的课后“思考和练习”四等语文知识的练习,我则适当结合教学过程进行。附:“动心迷人原则”的定义
语文美育原则之一。教师上课,对原有作品进行再创造,把平面,静止的文字变成主体的、活生生的形象,使教材中的人物环境、情节等都能站立起来,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达到特有的效果,把学生“迷”住。它要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使学生的口、鼻、耳、目、身等都同时感知同一事物,得到感染陶冶。作者163
第二篇:《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论说文的思路
2、理解“拿来主义”的基本内涵
3、感受鲁迅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阅读发现
2、注重学生之间的展示、交流、探讨
3、加强语言训练 课前活动:
1、明确学习小组及小组召集人。
2、激趣:世界上有一块来得到开发的资源,一块最大的未得到开发的资源在哪儿?在帽子底下。也就是人的大脑,人的大脑的开发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取决于我们自己努力的程度,这节课,大家想不想开发自己的大脑资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喜欢听周杰伦的歌吗?如果有一天周杰伦迎面遇到鲁迅先生,你猜猜,鲁迅先生会怎样评价周杰伦呢?
先生说,不用猜了,我对他的评价全在我的一篇杂文《拿来主义》里。就让我们读读《拿来主义》,找一找鲁迅先生怎么评价周杰伦的答案吧!
二、朗读全文
请大家自由朗读全文,标出段落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
三、概括文章内容
1、议论性文章的逻辑结构
过去中学生流传着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不少同学用三个词形容鲁迅的文章:难懂,很难懂,非常难懂。你同意吗? 的确,因为鲁迅很有个性,他的文章也颇有个性,不过鲁迅的文章也是遵循一般写作规律的。
议论性的文章从逻辑上讲,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阐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
以本文为例就应该是:
(1)什么是拿来主义(是什么)(2)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为什么)(3)怎么实行拿来主义(怎么样)(4)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作用(会怎样)(以上内容利用学生读书时间提前板书在黑板上)
把这几个词记下来,这几个词可是宝贝,将帮助我们使思维更有条理。
2、缩写文章(1)咱们这篇文章也是从这几方面写的,不过顺序好像不完全是这样。你觉得本文的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调整。
(2)小组交流,班内研讨
教师和学生一起将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一下: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会怎样。(3)文章的思路大致如此,请大家根据这样的思路,缩编全文内容,把全文压缩成一段文章连贯的文字,不能超过100个字。
提醒注意压缩要点:
摘中心句,加关联词,浓缩文意,呈现思路。(4)学生思考、写作
写10分钟后同位之间交流,使自己的文字更完整。
(5)学生在班内发言,要求结合同学意见,修改自己的文字。
参考意见: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使国家穷困,送来又非我所需,所以要拿来,运用脑髓,自己来拿。怎么拿来呢?就是挑选,占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只有这样,人才成为新人,文艺才成为新文艺。
四、理解本文的比喻论证
1、文中提到了三种主义,分别采取了三种方式呈现。闭关主义:下定义 送去主义:举例
拿来主义:下定义之后打比方(又叫比喻论证)
既然本文题目是“拿来主义”,咱们就先来关注一下第7段,大家齐读本段。教师起头,学生齐读。
2、第8段出现了“大宅子”的喻体,我想问一下,“大宅子”的本体是什么?就是说,把什么比喻成“大宅子”?
学生结合文中语句找到答案。
学术文艺,一般指文化遗产。这篇文章着重探讨的是如何面对外国的文化遗产问题,当然它同样适用于中国的文化遗产。
这是有特定的历史背景的。当时对外国文化有两件意见影响甚大,一种是对外国文化全盘接受,认为西方的都是好的,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一种是全面否定,认为中国的才是最好的。鲁迅先生就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3、请大家把第9段自由朗读一遍。
在本段中,作者列举出大宅子中的四种东西,作者用它们分别喻指文化遗产中什么样的事物呢?
学生讨论,明确答案。先是小组活动,然后个别发言。鱼翅: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喻文化遗产中有益也有害的事物——利用其有益的部分,存放,供治病。烟灯、烟枪: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事物——送博物馆,毁掉。姨太太:喻糟粕——走散。学生再读第9段。
4、讨论现实意义
鲁迅写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拿来主义”,在2010年有没有现实意义呢?(1)1996年10月16日《光明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作《鲁迅论九十年代文化》。鲁迅真的会活到九十年代吗?原来,这篇文章的作者把鲁迅当年写的文章照抄一遍,然后加上一个小标题,来讨论九十年代的很多文化现象。鲁迅当年的很多观点,完全可以用来评析今天的许多文化现象。
(2)刚才说到,如果他遇到周杰伦会怎么评价他,文中是什么观点呢? 提供周杰伦的一段材料:
中国台湾华语流行歌手、著名音乐人、作词人、制作人。近年涉足电影行业。周杰伦是2000年后亚洲流行乐坛最具革命性与指标性的创作歌手,有“亚洲流行天王”之称。他突破原有亚洲音乐的主题、形式,融合多元的音乐素材,创造出多变的歌曲风格,尤以融合中西式曲风的嘻哈或节奏蓝调最为著名,可说是开创华语流行音乐“中国风”的先声。
周杰伦对外国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采取的就是“拿来主义”的态度。
(3)鲁迅是在谈文化,你认为,今天有哪些文化现象我们同样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
(日本日本动画、韩国电视剧、美国大片、东北二人转等。)
(4)“拿来主义”的观点是不是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呢?大家可以想一想,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拿来主义的观点分析一下。
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均可。
5、是不是每个人我们想实行拿来主义就一定能做到呢?对拿来主义者有没有要求? 读最后一段。
五、理解先破后立的方法,品味语言。
1、我觉得鲁迅在讨论“拿来主义”时,有些话说的太多,可以去掉。比如,把第8段中的一部分内容删掉行不行?从“但是”至段末。你同意吗?
学生发言。
此段采用了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先破后立,是先指出错误的做法,再提出正确的观点,使读者更认同作者的观点。
其实,我们整篇文章是不是也采用了“先破后立”的方法? 先破“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再立“拿来主义”。
2、请大家把第一段再来朗读一遍。学生读第一段,3、为什么对“闭关主义“一笔带过,却用大段文字谈“送去主义”?是不是有的失衡啊?
明确“送去”的实质:媚外讨好,一切都是外国的好。外国谈象征主义,我们赶紧配合。
4、改一句话,在比较中领悟:
(1)文中有一句话,我觉得表述不够清楚,想给他改一下。文中说:“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改为:
“还有几位美术大师带着一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优秀作品,在欧洲各国举办绘画展,盛况空前,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促进了中华民国与友邦的文化交流。”
比较一下,二者有什么不同? 一肯定一否定,一赞扬一讽刺。
你觉得原文中从哪儿可以看出否定,看出讽刺? “捧”:态度庄重,献媚之态。“ 几张” :少,寒伧。“ 挂过去” :张扬,不知羞耻。(2)读出这种否定与讽刺。重读:“捧”“几张”“挂过去”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5、辨析词语
第4段中,有几个词我不太理解,“抛来”、“抛去”、“送给”三词有何不同? 学生发言。明确:
抛,随意地扔。看出轻慢、施舍的意味。抛来,漫不经心的,随便的意味较浓。抛给,有目的的。
送来,主动、热情,自欺欺人抬高自己的地位。
6、鲁迅的语言是极富个性的,找一找你认为最能反映鲁迅语言特点的段落。读一读所找文段,学生的观点不同,各自朗读自己所找文段。
六、总结收束
对文化遗产全面否定不行,全盘接受也不行,正确的态度就是:拿来主义。
文化的发展需要有新人出现,社会的进步需要有新人出现,我们来齐读文章最后一段。学生齐读文章。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新人共同创造出新的世界。
第三篇:《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拿来主义》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作者详情,从历史的角度了解但是社会背景下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和“拿来主义”;
2.能力目标:理清课文思路,品味犀利幽默和富有穿透力的语言,感悟“拿来主义”,掌握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3.情感目标:结合对作者的了解和对语言的品味,由文及人,由论及人,领悟“拿来主义”对当下的指导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感“拿来主义”
(一)课堂导入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一位作家的杂文,“像投枪,像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同学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鲁迅)
(二)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以及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三)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造成思想混乱.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四)《且介亭杂文》的缘起及文体简介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现实。
杂文:是报刊上常见的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是以形象说理为主的,短小,活泼,犀利的文学体裁,是“战斗性的文艺作品”。
杂文的基本特征:
感应敏锐,战斗性强;内容博杂,手法灵活;
亦庄亦谐,议论形象;以小见大,文短味长。
(五)带着问题听朗读
问题:
1、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拿来主义”,请大家找出这句话?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六)初步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层次感和结构特点。举出例子,“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他占有,挑选。”“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这几个句子之间就有层次性。提出文章先破后立的结构特点,引起学生思考。
二、细悟“拿来主义”
(一)阅读课文,解决问题
1、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学艺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2、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①“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②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③“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3、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若“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4、“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5、“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说明怎样 “拿”?
“送来”不等于“拿来”;“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送来”的是别人剩余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6、“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我们要运用脑子,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
7、“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大宅子”就是“文化遗产”
不敢进门
放火烧光
接受一切
“拿来!”
孱头
昏蛋
废物
不敢接受
全盘否定
全盘肯定
辩证吸收
8、“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
(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应取什么态度?
吸收
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
批判地吸收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态度?
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
坚决抛弃
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
“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一言以敝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先占后挑。
9、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 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要“拿来”!
2、怎样“拿来”?
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3、“拿来”有何意义?
建设民族新文化
4、怎样才能“拿来”?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创新
(二)理清全文思路与结构
1、课文的第5自然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2、简要说说:前面4个自然段讲的什么问题?后面5个自然段讲的什么问题?
3、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面花大量笔墨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
◎第5自然段是过渡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前面4个自然段,揭示什么是“送去主义”及实行“送去主义”的危险性;后面5个自然段,论证什么是“拿来主义”及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
4、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因为 第一层:只是送去,有往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
第二层: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
第三层: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时
三、超越“拿来主义”
(一)、把握中心思想
1、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只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这一个方面,请归纳本文中心。
①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
②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
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二)、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
1、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全文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
阅读第8、9两段,想想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方法:
第8、9两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2、阅读第3段,这段是否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这里用尼采与“送去主义”者作比,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是具有相同思想意识的人,属于同一类事物。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叫类比论证。它与比喻论证有明显的区别: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作比较,比喻论证是用不同类的、只是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3、请重新阅读8、9两段,想想作者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除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之外还用了什么方法:
作者的目的是要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为什么还要分析“孱头”、“昏蛋”、“废物”的表现?
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论证方法叫对比论证。对比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
本文的论证艺术
①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②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③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三)“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 有人说“开卷有益”,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面对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书籍,运用今天所学的观点,谈谈你准备怎样阅读.学生自由发挥(围绕“创新”等)
第四篇:让纸片站起来教学反思
《站起来
站起来》教学反思
众兴实验小学:杨翠平
本周二上了一节新教师汇报课,我上的内容是一年级上册《站起来 站起来》这一课。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运用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行不同形式的图片赏析,尽量使课堂所学内容以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
示范让小纸片站起来引入开题,当小纸片站不起来,请学生帮忙,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然后再让每位学生尝试纸片站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求知,使每个学生都处于学习准备状态。接着导入课题,再通过示范让纸站起来,引导学生发现站起来的样子不一样,原因是纸的形状和纸的折法不一样。在接下来欣赏不同站法的图片中,注意引导学生想象像什么,为下面作业作铺垫。下面通过老师的示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作热情,再通过作品的欣赏,拓宽学生的思维,最后让学生动手做。在评讲作业时肯定创意,学生自己对作品提出建议。结束之前选出环保小卫士,对学生进行一下环境卫生教育。
在本节课中,对于收获有以下几点:一 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处于学习知识准备状态; 二 在引导学生让纸片站起来的方法时,注意引导想象力,学生的回答让我有点意外,想象得以展开了,有的同学的作业非常有创意:三 自己语言简单易懂,教态自然,具有亲和力,课堂确实体现了学生为主题,采用了探究型学习方式,课堂气氛活跃;四 课堂环节紧凑,清晰明了,在难度上呈递进方式,循序渐进:五 在绘制过程中防止同学把纸剪成两半,老师再让学生预测的情况下,做了对比示范,让学生明白怎么做可以连起来,在做的过程中完成的较好,这让我惊喜。
这一课属于手工制作课,但要求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我当时在备课时想,只要同学们掌握了纸的折,卷等技法一后,就不愁做不出形状各异的作品来,但在随后的作业中发现两个问题:一
同学们的作品缺少个性,有一部分都是老师在上课时示范的范作,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在手工制作和想象创作相结合时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利用的多媒体的便利,通过在屏幕上演示和示范的方式呈现给小朋友,多看一些不同方法制作的作品。但这个问题,解决的仍然不够好,有一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没能够展开,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摸索,也请同行给点宝贵建议;三
学生作业在颜色的搭配上不够丰富,在添画上还要生动些才好,以后再上这课时欣赏范作要注意引导;四
上课了学生还没到汇报厅,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以致耽误了三四分钟的上课时间,以后再上课想的要全面些;五 在对学生注意力这块上需要再想些方法,还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游戏,歌曲,故事等。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有得有失,体会颇多,感受较深,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将逐步完善课堂,成长自我。
第五篇:中国人民站起来教学设计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靖宇县景山学校 王春荣
一、教材依据:本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页)
二、教学思路:
1、课前导学 ①阅读本课课文。②看相关的影视资料。
2、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历史课程和学生特点,我始终要把激发学习兴趣放在首要地位,教学形式力求多样化。强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创设自由、平等讨论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为了圆满完成教学,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①多媒体演示法
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提供、展示《开国大典》片段、解放西藏的影视片段、形成视听冲击,创设学习情境,拉进历史与学生实际的距离,给他们提供体验过去的可能。学生爱看、爱听,会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利用自制的课件,展示讨论问题。这样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感性材料,也是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理解的有效手段。②讨论法
设问激疑,采取讨论法,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进行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在讨论中变“讲堂”为“学堂”,在讨论中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语言表达等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掌握开国大典的过程。掌握新中国成立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
②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特别是对开国大典的了解,真正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特殊意义,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②通过分组讨论和图文转换活动,提高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通过发言,加强知识的理解和交流。
③通过朗诵经典作品,讲故事,学唱歌曲,进行情景体验,加深对过去的理解。④通过阅读课本,地图,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终于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②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完全解放。解放军进藏,有力地维护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讨论话题:“百年中国――1901年的中国与2000年的中国在哪些方面有明显的不同?百年巨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组织学生自由发言。(目的是为突破教学难点,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埋下伏笔,同时激励学生广泛参与。教师在学生谈论巨变原因时,捕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主要原因之一等答案,因势利导,自然过渡到新的教学中来。)
(二)新授: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自主探究:教师要求学生用3分钟的时间,按照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有关内容-学生自己在课本上标注出相关的内容,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本部分的内容较多,如果让学生设计表格填写,可能用时较多,为节省学生书写所用时间,所以采取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的学习方法
2)即时巩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是:一个文件:《共同纲领》;一个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一个主席:毛泽东;一面国旗:五星红旗;一首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一个首都:北京;一座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一种纪念法:公元纪年。
学生用3分钟的时间根据这“八个一”进行有意义的识记,然后用2分钟的时间互相提问,检查掌握情况,结束后向教师汇报检查情况。-通过归纳的方法,把学习内容进行简化,有助于学生记住所学的内容。
3)自主探究-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开国大典
1)课件演示《开国大典》学生观看录相后,谈感受:庄严肃穆、令人振奋等。
教师鼓励学生模仿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讲话声音、声调
2)教师引导:现在请大家想一个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可以讨论。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4)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义勇军进行曲》是作者当时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征集选定国旗和国徽图稿的工作,进展顺利。唯有国歌,虽征集到数以千计的稿件,却没有一首尽如人意的,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在即,大家都为国歌无定稿而着急。
毛泽东同志关心着整个征选工作的进展。他亲自召集了二十多位有名望的同志一起商议,希望大家出出主意。就在这次会上,有位中年人提出了一项震惊四座的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代国歌。这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是谁呢?他就是享誉中外的画家徐悲鸿,他的夫人廖静文对此有过这样一段回忆:
他去参加讨论国歌的会议以前,曾对廖静文说:“我准备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代国歌。”
廖静文说:“歌词里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不大好吧!” “这有什么不好?”徐悲鸿微笑着说,“人民在胜利中不忘记过去的斗争,它能鼓舞人们永远以昂扬的精神继续前进,《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样,它歌唱了人民的意志。”
于是,在毛主席召集的座谈会上,徐悲鸿提出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代国歌的建议。徐悲鸿还认为这支歌唱出了民族自信心,唱出了为着理想不怕牺牲,敢于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徐悲鸿的建议,得到周恩来同志的支持,他认为这支歌曲很雄壮、豪迈,有革命气概,节奏鲜明。但也有人认为新中国已经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经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而这首歌当中还有“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歌词是不是有些过时了。周恩来同志当即指出,这首歌在历史上曾起过巨大的作用,尽管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但今后还可能有战争,要居安思危。这一席话,使大家对这首歌的深远意义理解得更深刻了。大家对徐悲鸿的建议纷纷赞同。最后,毛主席也表示同意,他综合了大家的意见,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
不久,在第一届政协会议上,正式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5)教师组织学生讨论:54门礼炮齐鸣28响代表什么意思中的“28响”代表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小结。
6)教师引导:我们在学习完开国大典的内容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意义?如何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大家可以分成小组讨论一下。(要求: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我们集体把课本上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两段描写读一遍。
[师生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教师引导]请大家根据刚才的讨论结果,回答“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
[学生回答]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政治、经济、外交都处于一种不独立的地位。新中国的成立,是建立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基础上的,中国人民真正地站起来了。
[教师明确]1949年,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的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谁都知道,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站起来了”的意思是指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了,在政治上真正有了地位了,从此不再受压迫与剥削了,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扬眉吐气了!总之,这句“站起来了”的话主要是讲政治上的意义。
1840年,当时的英国政府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毒害中国人民,大量掠夺白银,公然对中国进行武装入侵。在这次战争中,清王朝被打败了,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接着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接踵而至,先后发动了一系列入侵中国的战争,逼迫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签署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鸦片战争以及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的侵华战争,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民在列强林立的世界里求生存、求发展的民族意识,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为了反对侵略和奴役,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英勇顽强、可歌可泣的斗争。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五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战胜了各种困难和压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人民不仅站了起来、而且富了起来、强了起来。
学生齐唱《义勇军进行曲》
3、西藏和平解放
1)自主探究-结合“西藏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观看**集团在西藏策划的“打、砸、抢”活动,以“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解决西藏问题的?”导入本目的学习。2)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西藏和平解放”一目,你认为应该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哪些内容?-学生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用4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谈判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把学生的个人自学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学生个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优势。活动设计
-学生设计本课的大事年代-学生设计大事年表: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
(一)从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来看遵循了学生的主体原则,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1、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诸如讲授新课前的导学提示,学生在导学提示的指导下,自行阅读教材,有一部分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学独立完成。
2、在开国大典的处理上,更是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观看《开国大典》的精彩视频,以学生间的互动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和理解,采用记者采访的方式,使学生说出所看、所听、所感,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对学生情感的一次洗礼。同时为下一步理解并自然过渡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上来。
3、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教材上有比较完整的介绍,关键是如何使学生能过更好的理解,采用学生间的讨论,就百年间中国的变迁来加深认识。
(三)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在于完成了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教育。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此前的百余年,中国屡遭外族的侵略,备受屈辱,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的成立,这是振奋人心的,这是能激发学生无比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此后的六十余年,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昂首阔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更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学生观看《开国大典》视频时,学生全体起立,身临其境般的去注视国旗的升起,去聆听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去感受人们群众的欢呼雀跃,这对学生的心灵是一次震撼;通过西藏和平解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进一步坚定党的民族政策。在本节课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发言,再次进行情感的升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
(三)本节课的不足:学生的参与程度不是很高,参与的热情没有被激发出来,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对学生不是很了解,师生之间很难达成一种默契。另一方面,学生素质与预想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有些问题的设置对学生而言有一些难度。在时间的整体安排上,略显前松后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