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时 总结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

时间:2019-05-12 22:1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时 总结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时 总结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

第一篇: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时 总结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

第四课时 总结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

王舍人中心小学 杨利

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例4及相关练习教材分析:

如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教材没有给出统一的法则,只要求学生能合乎逻辑地进行计算。如何才能合乎逻辑地进行计算呢?这必须让学生掌握计算的一般方法。为此,教材组织学生应用交流的方式,按一定的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学情分析:

本例学习之前,学生已进行过一定量的小数乘法练习,特别是例3后面“做一做”中的3道题,学生记忆犹新。教学时引导学生有序地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时,可按先放后收的办法进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一个数乘以小数的乘法。教学难点:在点小数点时,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教学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教学过程:

一、寻找规律

1、出示6×3=18

师:60×3仔细观察两道算式有什么变化 你来判断积会怎样变化 根据什么 改写成(6×10)×3=180

2、师写(6×10)×(3×10)=

师:因数怎样变化 你猜猜看积会怎样变化 计算并板书:1800 师:18——1800说明积扩大了几倍 板书:18×100

3、生举例(6×)×(3×)=18× 生汇报:(6×10)×(3×10)=18×100(6×100)×(3×10)=18×1000(6× 5)×(3× 4)=18×20

„„

4、从这几道算术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积随两个因数的扩大而扩大,积扩大的倍数等于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积.5、验证

师:这个规律是不是在每个乘法算式都存在呢 你能不能举例来验证一下.生举例

二、运用规律,教学小数乘小数

师:老师这里有我们学校食堂菜谱:(小黑板出示)

1、你来买菜,你怎么买 生:虾25千克

师: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得出:单价×数量=总价

2、买虾0.8千克应付多少元 生列式

怎样计算?生尝试计算

3、小组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4、指名汇报

5、请生买菜生举例计算

师生共同小结:比较两个因数小数位数之和与积的小数位数后,得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巩固练习

1、不用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积有几位小数.2.7×5.2 0.25×0.47 7.8×0.34 3.9×1.05 0.38×4.54 0.19×0.1

2、做P10试一试: 0.36× 0.4 3.8×2.7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随堂练习

1、下列各式的积有几位小数,就在括号里填几。

7.84 × 1.6()6.96 × 0.32()1.9 × 7.56()9.43 × 2.45()1.08 × 0.09()3.06 × 1.4()

2、列竖式计算

8.64 × 2.8= 8.81 × 6.4 = 5.5 × 2.02 = 56.7 × 1.2= 8.9 × 0.76= 3.14 × 0.68=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6×3=18 商品 单价 单价×数量=总价(6×10)×3=180 肉 16.2元 51.2×25=

(6×10)×(3×10)=18×100 虾 51.2元 51.2×0.8=(6×)×(3×)=18×

青菜 6.4元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数学 小数乘小数 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 小数乘小数 教学设计 新田小学 曹肖琼

教学内容:P5例

3、做一做,P6例

4、做一做。教学目的: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宣传栏的玻璃碎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中板演:

方法一:1.2米=12分米

0.8米=8分米

12×8=96(平方分米)96平方分米=0.96平方米 1.2 扩大到它的10倍1 2 ×0.8 扩大到它的10 倍×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9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例4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P5做一做(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6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4)练习巩固:课件出示习题

三、体验: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布置

练习二第1题和第9题

第三课时: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学内容:P6例

5、做一做。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3、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4、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

7×0.08

1.87×0

0.24×1.4×0.3 0.12×6

1.6×4×0.25

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P9第10题)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野狗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1)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2)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3)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算得对吗?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他做正确没有? 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 方法2:用计算器来验算; 方法3:用原式再做一遍;

方法4:观察法.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 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可以发现答案是7.28是错的。

师:所以每个小朋友要养成认真做题, 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5)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第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⑤专项练习:练习一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三、运用

1、做一做: 3.2×2.5= 0.8

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第13题

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课堂作业本》第3页

第四课时:

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P10例

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0.7×0.5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0.89×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0.2 8 6

3.2 7

2.0 4 ×

0.3 2

×

1.5

×

8

0 5 7 2

6 3 5

6 3 2

0 8 5 8

2 7

0 8

3.2 9 1 5 2

4.9 0 5

7 1 2

三、运用

1、一千克白菜的价钱是6。78元,妈妈买了0。8千克,应付多少题? 虽然此题没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钱币,所以应保留两位小数。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课堂作业本》第4页

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P11例

7、做一做,P14练习二第6—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02×0.20.45×0.6

0.8×0.12

50.759×0 0.25×0.40.067×0.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1)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2)得出:

① 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3)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尝试:

学校图书室准备铺地砖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怎样知道100块瓷砖够不够呢?

板书:0.9×0.9×100=81(平方米)

(100块不够)追问:0。9*0。9是先求的什么?再乘100又求的是什么?

4、那110块够吗?(学生独立尝试,可以怎样算?)(1)0.9×0.9×110

(2)0.81×10+81 =0.81×110

=8.1+81 =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以及是如何算的?

5、(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6、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1)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2)独立计算出结果。

(3)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4)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三、运用:

1、P14页7题

(1)出示: 50.4×1.95-1.8

3.76×0.25+25.8 =50.4×0.=0.094+25.8 =5.04

=25.894(2)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4)集体订正。

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25×4.76-7.8

18.1×0.92+3.93

3、P14页9题

四、体验:今天都学了什么?

五、作业:《课堂作业本》P5

第五课时:

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P11例

7、做一做,P14练习二第6—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02×0.20.45×0.6

0.8×0.12

50.759×0 0.25×0.40.067×0.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1)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2)得出:

① 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3)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尝试:

学校图书室准备铺地砖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怎样知道100块瓷砖够不够呢?

板书:0.9×0.9×100=81(平方米)

(100块不够)追问:0。9*0。9是先求的什么?再乘100又求的是什么?

4、那110块够吗?(学生独立尝试,可以怎样算?)(1)0.9×0.9×110

(2)0.81×10+81 =0.81×110

=8.1+81 =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以及是如何算的?

5、(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6、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1)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2)独立计算出结果。

(3)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4)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三、运用:

1、P14页7题

(1)出示: 50.4×1.95-1.8

3.76×0.25+25.8 =50.4×0.=0.094+25.8 =5.04

=25.894(2)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4)集体订正。

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25×4.76-7.8

18.1×0.92+3.93

3、P14页9题

四、体验:今天都学了什么?

五、作业:《课堂作业本》P5

第六课时: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教学内容:P12课文、例

8、做一做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培养自觉进行简算的意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难点:能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教学过程:

一、激发:

1、简便计算:

25×95×

425×

4×48+6×48

102×56

44*25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说一说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出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0.25×4.78×4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1×4.78

乘法结合律 =4.78 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1.25×0.7×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乘法分配律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1.5×10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运用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0.034×0.5×0.6

102×0.45

2、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图。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13页4题。

第三篇: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小数

溧水县实验小学

朱霞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上)P86~8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估算、猜想、推理、验证的探索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得到的积回归小数乘法积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引新:

1、同学们,跟学校一样,朱老师也搬进了自己的新家。出示:这是老师新家的部分平面图。

观察一下,你能求出每个房间的面积吗?

2、书房面积怎么求?口答:2.12×3=6.36(平方米); 客厅面积:4.1×5=20.5(平方米)这两道都是怎样的乘法?(板: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3、你还会求哪几个房间的面积? 口答:卧室面积、阳台面积。怎么列式?板书:3.6×2.8=

2.8×1.15= 这是怎样的乘法?是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一起读。(揭题:小数乘小数)

二、估算推理,探索方法,:

1、你能先估计一下,卧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吗? 生:把3.6看成4,2.8看成3,4×3=12平方米。

有道理,那卧室的面积是比12平方米多,还是比12平方米少?为什么? 3.6比4小,2.8比3小,那它们的面积肯定比12平方米要小,出示:比12平方米少。

把两个因数看成4和3这两个整数,我们可以估计出它的面积比12平方米少,那把它们想成哪两个整数,我们就可以估计出它的面积至少比几平方米要多?

3×2=6 卧室的面积比6平方米多。

卧室的面积一定在多少到多少平方米之间?

也来估一下,阳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这两个房间的面积到底是多少,选择其中的一个自己列竖式来试着算一下。生独立试算,指名板演。

3、交流:

①观察:在列竖式的时候,他们都注意了把什么对齐?(数的末尾对齐)②展示:在计算3.6×2.8时,我看到了这样几种不同的做法。

比较一:两种做法有什么不同?(一个过程是小数,一个过程是整数)你认同哪一种? 为什么?是的,与我们计算小数乘整数一样,都是先按整数乘法来算。(板书)比较二:都是按整数乘法来算,一个是100.8,一个是10.08,哪个得数是对的?

生:根据估算结果。

是的,用估算的结果来检验,100.8肯定不对。那得数为什么就是10.08?指名说。

③虽然是算3.6×2.8时,其实我们算的是哪道乘法?(36×28)出示两道竖式:想一想,按整数乘法来算,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指名说,依次呈现过程)谁能把我们推算的过程再完整地说一说。(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也乘10,积就被扩大了100倍,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用1008除以100,所以是10.08)

④像这样来推算一下1.15×2.8得数应该是多少?自己说一说。指名说。指板书:他的得数是3.22,你有什么想说的?(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是先点小数点,还是先去0?(演示)

指黑板的板书,这样我们就算出了卧室的面积是10.08平方米,阳台的面积是3.22平方米。算对的请举手。

⑤看来,用推算的方法,能帮我们找到小数乘小数的结果。用这样的方法,请你来想一想,填一填,给这两道小数乘小数的积点上小数点。

4、对比猜想,总结方法:

① 你觉得小数点点在哪里,跟什么有关系?

出示四道竖式: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对照竖式:3.6×2.8=10.08 几位小数,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1.15×2.8

几位小数,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8.7×0.9

因数中一共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72.9×0.14

积是几位小数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②讨论: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指名若干说。

小结: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哪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深化,理解方法:

1、带着我们所总结的方法来判断一下:下面每题积的小数位数是否正确?

3.46×1.2=4.152

16.4×4.7=770.8

2.5×1.24=3.19

2、根据 148×23=3404,填一填:14.8×23=()

()×2.3=34.04

()×()=3.404

独立填一填,交流:14.8×23=340.4,为什么?

14.8×2.3=34.04 你是怎样想出这个14.8的?

1.48×2.3=3.404,0.148×23,14.8×2.3 不同的填法,共同的地方在哪里?

四、总结回顾,沟通方法。展示四道竖式:

我们的学习,从整数乘整数开始,到小数乘整数,再到今天的小数乘小数,它们的计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板书: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都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

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小数点的位置)虽然小数点的位置不同,但在点小数点的时候,都要去看什么?(因数中的小数位数)

第四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教案

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上)P86~8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估算、猜想、推理、验证的探索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得到的积回归小数乘法积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引新:

1、同学们,跟学校一样,朱老师也搬进了自己的新家。出示:这是老师新家的部分平面图。

观察一下,你能求出每个房间的面积吗?

2、书房面积怎么求?口答:2.12×3=6.36(平方米); 客厅面积:4.1×5=20.5(平方米)这两道都是怎样的乘法?(板: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3、你还会求哪几个房间的面积? 口答:卧室面积、阳台面积。

怎么列式?板书:3.6×2.8=

2.8×1.15= 这是怎样的乘法?是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一起读。(揭题:小数乘小数)

二、估算推理,探索方法,:

1、你能先估计一下,卧室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吗? 生:把3.6看成4,2.8看成3,4×3=12平方米。

有道理,那卧室的面积是比12平方米多,还是比12平方米少?为什么? 3.6比4小,2.8比3小,那它们的面积肯定比12平方米要小,出示:比12平方米少。

把两个因数看成4和3这两个整数,我们可以估计出它的面积比12平方米少,那把它们想成哪两个整数,我们就可以估计出它的面积至少比几平方米要多?

3×2=6 卧室的面积比6平方米多。

卧室的面积一定在多少到多少平方米之间?

也来估一下,阳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这两个房间的面积到底是多少,选择其中的一个自己列竖式来试着算一下。生独立试算,指名板演。

3、交流:

①观察:在列竖式的时候,他们都注意了把什么对齐?(数的末尾对齐)②展示:在计算3.6×2.8时,我看到了这样几种不同的做法。

比较一:两种做法有什么不同?(一个过程是小数,一个过程是整数)你认同哪一种? 为什么?是的,与我们计算小数乘整数一样,都是先按整数乘法来算。(板书)比较二:都是按整数乘法来算,一个是100.8,一个是10.08,哪个得数是对的?

生:根据估算结果。

是的,用估算的结果来检验,100.8肯定不对。那得数为什么就是10.08?指名说。

③虽然是算3.6×2.8时,其实我们算的是哪道乘法?(36×28)出示两道竖式:想一想,按整数乘法来算,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指名说,依次呈现过程)谁能把我们推算的过程再完整地说一说。(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也乘10,积就被扩大了100倍,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用1008除以100,所以是10.08)

④像这样来推算一下1.15×2.8得数应该是多少?自己说一说。指名说。指板书:他的得数是3.22,你有什么想说的?(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是先点小数点,还是先去0?(演示)

指黑板的板书,这样我们就算出了卧室的面积是10.08平方米,阳台的面积

是3.22平方米。算对的请举手。

⑤看来,用推算的方法,能帮我们找到小数乘小数的结果。用这样的方法,请你来想一想,填一填,给这两道小数乘小数的积点上小数点。

4、对比猜想,总结方法:

① 你觉得小数点点在哪里,跟什么有关系?

出示四道竖式: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

对照竖式:3.6×2.8=10.08 几位小数,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1.15×2.8

几位小数,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8.7×0.9

因数中一共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72.9×0.14

积是几位小数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②讨论: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指名若干说。

小结: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哪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深化,理解方法:

1、带着我们所总结的方法来判断一下:下面每题积的小数位数是否正确?

3.46×1.2=4.152

16.4×4.7=770.8

2.5×1.24=3.19

2、根据 148×23=3404,填一填:14.8×23=()

()×2.3=34.04

()×()=3.404

独立填一填,交流:14.8×23=340.4,为什么?

14.8×2.3=34.04 你是怎样想出这个14.8的?

1.48×2.3=3.404,0.148×23,14.8×2.3 不同的填法,共同的地方在哪里?

四、总结回顾,沟通方法。展示四道竖式:

我们的学习,从整数乘整数开始,到小数乘整数,再到今天的小数乘小数,它们的计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板书: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都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

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小数点的位置)虽然小数点的位置不同,但在点小数点的时候,都要去看什么?(因数中的小数位数)

计算教学

融情入理

——对评老师的《小数乘小数》的分析

刚才朱霞老师上的是一节计算课《小数乘小数》。朱老师在本节课中很好的结合了计算课“情与理”,使枯燥单一的计算课上得丰满而富有内蕴。

一、现实“情境”的导入体现重情为理。

学生对计算学习感觉枯燥,往往是因为所计算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对计算内容的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今天朱老师巧妙利用我校新校区学生这两个月经历的最深刻的新校区搬迁的现实情境,过渡到出老师搬新家的情境,从而出示新家平面图,学生的情感牵引自然,促进学生产生计算的现实需求和计算意义,富有思维含量。这样的情境创设富有情趣化、主体化、生活化的情趣,情多情重,而如此精心的预设是为后面数学化、问题化、有效化的理性复习打下伏笔。情境为纽带以认知为主线,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得情境创设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让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学习数学。

二、在引入中进行复习引情入理。

本课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有:整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积的变化规律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其中小数乘整数是其中的重点。所以朱老师有意修改例题时,加入了书房和客厅面积,学生一方面复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另一方面通过列竖式计算面积的思考过程,复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为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探究提供了知识的铺垫。这里旧知的迁移激发了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回忆,并大胆猜测出小数乘小数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引入至此,学生熟悉的旧知情感中蕴藏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经验将小数乘小数算法之理呼之欲出。

三、在推理中实现转化,理重情牵。

(一)大胆估算,确定范围

估算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计算技能,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学生这一技能的培养。特别是本课中,学生对小数乘小数还未掌握,我们就可以通过估算,确定各个房间的面积的范围。一方面再一次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技能,同时为接下来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提供了一个判断依据。朱老师此处的处理合情合理。

(二)尝试计算,引导推理。

通过对小数乘整数的回顾,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小数乘小数或许也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再确定小数点”这一方法。教师及时启发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算理推导,此处,如果我们认为“理”就是数学自身的学科特点,而“情”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教师此处重理,带着孩子们一步一步清晰的推理,让学生清楚的看到:“两个因数同时扩大了10 倍,积就会扩大100 倍,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得到的整数积除以100。此处的慢,就是顾及学生理解上慢慢吸收,顾及学生推理情感的自然顺滑。再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加上教师适当的追问和点拨,学生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并对计算中的注意点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独立推理,实现转化

在学生利用猜测的方法计算卧室面积并得到正确结果后,朱老师及时引导学生继续利用这种方法计算进行尝试,同时提高难度,让学生在计算后集体交流,说说自己在计算时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数学推理活动中,探索并感受计算思维的内在魅力,同时感悟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解决新问题的有效途径,即转化策略———“将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同时对“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也有了初步的体验。此处的算理的吸纳理解是教师顺应学生学习这一知识的心理发展规律来教学的,照顾学生的学习情绪,是为加深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理解。

四、联系中呈现情的生动和理的严谨”

虽然本节课练习时间并不多,但朱老师仍然精心的设计了练习,生动多样的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练习的趣味,环环相扣的推导又让学生灵活的运用了本节课多种知识,推理分析体现了数学的严谨之美。

如果说“理”需要我们尊重数学的学科特质,挖掘数学的育人价值;“情”

则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没有情趣的理性是枯燥的、缺少人文关怀的;而没有理趣的感性是肤浅的、缺乏数学品位的。只有情理相融,方能触及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激起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欲望,师生共享数学理性的诗意。

第五篇: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教案

标及教材分析

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白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

1、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板书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

1、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还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先猜想,后动手验证,再小结。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

板书:08„„8个十分之

×3

24„„24个十分之一

讨论:谁能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23是几位小数?23×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

1、出示476×12,28×3,103×02,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题。(集体交流、纠正。)

小结: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

提问:刚才计算的题中,还有哪些题目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指名交流。

五、堂作业

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练习十第2题。

学生完成后,适当组织交流,初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

指导完成练习十第3题。

学生读题讨论:响雷和打闪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会先看到打闪,后听到雷声呢?指出:因为光传播速度快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

学生在作业本上解题。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4题。

提问:这辆汽车的油箱里现在有多少千克汽油?这些汽油够这辆汽车行使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讨论。

六、全小结

本节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下载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时 总结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时 总结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总结 一、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列竖式时末位对齐。2.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3.点小数点(如果是小数乘整数,只看小数是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起数出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说课稿

    小数乘小数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数乘小数》。它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小数的计算,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练习题 1、 口算下列各题。 0.5×10=3.02×100=6.98÷10=345÷1000= 2、列竖式计算。 8.5×16=4.15×24=0.32×7=6.4×9=2.5×36=0.04×270=1.25×3=3.......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口算练习题

    小数乘除法口算练习班级 姓名1.5×4= 2.5×4= 0.13× 4= 5.4÷10= 0.18×0.3= 4.2×1000= 3.2÷100= 84÷4.2= 1.25×8= 4÷0.4= 7×0.08= 1.870.05×1.6= 0.54×0.2......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口算练习题

    1 / 1 小数乘除法口算练习姓名1.5×4= 2.5×4= 0.13× 4= 5.4÷10= 0.18×0.3= 4.2×1000= 3.2÷100= 84÷4.2= 1.25×8= 4÷0.4= 7×0.08= 1.870.05×1.6= 0.54×0.......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教学反思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福民小学王树生 通过对五年级数学第四章《简易方程》中《稍复杂的方程》的教学,透过学生的作业,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学......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使学生经历......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九册P64-65例7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