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主线,学议讲练”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

时间:2019-05-12 22:3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问题主线,学议讲练”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问题主线,学议讲练”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

第一篇:关于“问题主线,学议讲练”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

关于“问题主线,学议讲练”

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

我校目前正在实施“问题主线,学议讲练”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其中“ 问题主线”就是将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教材中的文字、图片等内容设计成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实验等方式来探究问题的解。问题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就在于问题设计。

一、问题教学的理论发展

早在20世纪初期,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就提出了“问题解决五步法”(感觉问题的存在、确定问题的性质、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考虑各种办法的可能结果、选择一种解答的方法);80年代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从此“问题解决”的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在数学家张奠宙的倡导下,“问题驱动”在我国数学教育界得到重视。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后,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王磊提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推广“从内容讲解转为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自此,“问题驱动”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引起强烈反响。

二、问题设计方法

实际上,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已经不自觉地广泛使用了问题教学,只不过我们很少去研究总结罢了。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了问题教学的实际效果,怎样让问题更有趣,怎样让问题更有效,怎样让问题更合理,是问题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问题设计的方法比较多,在此介绍我比较欣赏的两种方法:

1.“五何”问题设计法

“由何”即when、who、where,表示问题发生的条件、来历、起因。这类问题往往不是真正的问题,而是任务的布置或情景的导入。

“是何”即what,表示事实性内容的问题,说明是什么,答案通常是事实性知识。回答这类问题,学生需要完成事实性知识的回忆与再现。

“如何”即how,表示方法、途径与状态的问题,说明怎么办。回答这类问题,学生必须具有将知识运用于实际情景的能力。

“为何”即why,表示目的、价值、意义、理由的问题,说明为什么。回答这类问题,学生需要弄清事物之间关系,以便对事件、观点进行推理和解释。

“若何”即if—then,表示情景条件变化的问题。回答这类问题,学生需对事物的多种属性进行判断。此类问题是创新和发现问题的“启动机”。

2.目标问题设计法

知道性问题---是指认识并记忆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完成,答案往往在教材上可以找到,学生无需多加思考。

领会性问题---是指考察学生对概念、规律理解的问题。学生通过学习后,对内容经过转换、解释、推测等简单加工,就可获得问题的答案。

应用性问题---是指运用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解决新问题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通过分析,全面的、综合的应用。

分析性问题---是指将事物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确定这些部分相互关系的问题。分析往往是对理解的扩展,或者是评价的前奏。

综合性问题---是指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相关资料,把部分组成新整体的问题。

评价性问题---是指要求学生运用规则和概念对事物作出评价、判断、比较的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主张将问题分为自学类问题和讨论类问题。由何、是何、如何或者知道、领悟、应用类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基本完成,教师原则上不讲,我们定义为自学类问题。这类问题备课的重点在于问题情趣化,授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学生活动来展示学习效果,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为何、若何或者分析、综合、评价类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实践探究来完成,我们定义为讨论类问题。这类问题备课的重点在于问题活动的设计,授课的重点在于课堂的组织与控制,彰显学生个性。教师要做到有疑则讲,无疑不讲。

三、教学内容问题化的作用

陶行知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实验,实验生断语,断语生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可见问题是学习的源泉,是推动课堂教学发展的重要动力。问题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内容问题化。

1.教学内容问题化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

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不再是教材的执行者,而是教材的设计者,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加工、调整、组合、补充、改编等。教学内容问题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改编教材再创造的过程。

2.教学内容问题化是教师落实分层教学的重要手段

实行班级授课以来,个体教学和集体教学的矛盾就一直存在着。班级授课制可以使学生学会合作,获得鼓励,感受喜悦,但抹杀了个体学习的差异,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跟不上。问题教学更重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有更多张扬学生个性的机会。

3.教学内容问题化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措施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某一知识点时一直采用填鸭式的教法,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纷纷欲睡。问题教学则是把一个一个的知识点问题化,尤其是在学生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设置问题,引人入胜,产生多边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情感的生成,进而促进学生产生一种求知学好的心理倾向。

4.教学内容问题化是澄清学生模糊认识的突破点

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氛围下,问题会点石成金。我们在关键的地方提出一个恰如其分的问题,有时比你讲一百遍效果好很多。尤其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追问会让学生更清楚、准确、详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1.问题设计要切合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是问题设计的出发点,问题不是越多越好,越难越好,而是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在不同的学习领域都有所提高。

2.问题设计要情趣化。古人云:教学未见情趣,必不乐学。如果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产生了兴趣,那么他总会想方设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因此,问题设计时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可听、可看、可触、可感、可经历、可操作的条件,让学生感受鲜活的生活与事实,享受学习的快乐。

3.问题设计要清晰明了。问题指向要清晰,不宜宽泛,不能模棱两可;问题数量不宜过多,数量过多就成了“满堂问”;问题叙述要简洁,化繁为简;补充的问题要少,补充过多往往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使学生本来就不浓厚的学习兴趣弄得荡然无存。

4.问题设计要紧凑有层次。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效果、效益。整合教学内容,可使问题设计紧凑,课堂容量增大,提高课堂效率;问题设计有层次,可照顾到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需求,既要有基础性的问题以满足一般学生的需要,也要有拓展性的问题以利很有潜力的学生的更好更快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果,进而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

5.问题设计要有思维含量。思维梯度过高,脱离学生的实际,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思维梯度过低,唾手可得,达不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整个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

6.问题设计要有预设性。我们反对课堂教学全然现场生成性,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课堂上可能会生成的“问题”。这样可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课堂教学不易偏离主题,也有助于教师驾驭课堂,言简意赅的阐述问题。

五、问题教学的备课要求

传统教学的备课,我们总是把重点放在大篇幅书写教学内容上,这种备课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教师用过多的讲授来代替学生的学习,限制并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教学则要求教师从备课入手,在自学题、议论题、练习题的设计上下功夫,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教学问题,教学案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展示教学过程,帮助并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步:拟定教学目标

教师明确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后,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课程标准,具体、简明、清晰地拟定教学目标,不可笼统、抽象、模糊、冗长,好读好记。

第二步:整合教材

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参考材料进行加工、调整、组合、补充、改编,梳理教学问题,并将问题初步分为自学类问题和讨论类问题。

第三步:设计自学类问题

自学导入要有情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在备课时,教师要借助图文声像手段,将问题放在新颖有趣的情景中,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自学的范围、时间、任务要明确。在指定的教学内容、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难度要适宜。自学阶段只要求达成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梳理、记忆和初步的理解与应用,因此难度应以快速阅读后能直接获取为宜,90%的学生通过自学能独立完成。

自学要对学生有要求。学生边看书,必须边动手书写答案,一便展示。

自学检测绝不可少。检测的方法要多样化,如个答、群答、抢答、汇报、表演、板演等,然后学生互评互纠。这一环节,就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展示、自我肯定、自我欣赏的过程。

第四步:设计讨论类问题

讨论类问题是学生思维碰撞的发动机,通过讨论把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向高潮。问题主要是教师预设的,也可以是课堂生成的,讨论的问题不要太多,以1-2个为宜。为避免假讨论,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宽度,高而可攀,60%以上的学生通过议论能完成,难度大的问题可考虑分步设问或题设暗示来降低难度。讨论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鼻等感官去探究问题,可通过表演、汇报、抢答、板演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第五步:设计练习题

教师必须占有大量的习题资料,精挑细选。练习题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巩固性、检查性;题量要适中,以当堂完成为宜;题型有变化,类型要多样;展示的方式仍然要多样化

“问”与“讲”相对应。我们反对只讲不问的“满堂灌”的教学,我们也反对只问不讲的“满堂问”的教学,满堂问其实质就是一种变相的满堂灌。我们主张:问题教学是一种以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来达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的教学方法,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通过问题来促进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强调把学习放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去;另一方面它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看成是生成问题的过程,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问题教学精髓之所在。

第二篇:“导议练”课堂教学模式

“导议练”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是师生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然而传统的教学观使教师们一直把教学看作是“讲课”,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简单合并。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教学行为便是教师教“教案”,教“书本”,是教师传授技巧的表演活动。这种教学所产生的结果,就是使学生成为消极的装知识的“容器”,成为教师表演的陪衬者,从而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权利。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为此,我们要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化“导——议——练”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即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体和核心,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的重负担、低效率相比,由于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因此更加符合以学为本的基本规律。“导——议——练”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为:

一、导预习,指导自学

对教材的理解不光是教师的事,我认为一堂好课应让学生在课前对教材有基本的理解,对将学习的内容有充分的准备,通过课前预习,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因此,对学生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教师要加强指导,即教师要围绕教学目的,按教学内容的层次出示一些预习提纲,让学生沿着老师指导的思路,带着提纲,带着疑问去阅读,去分析、发现问题。例如:八年级政治课《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我是这样布置预习提纲的:

1、解放前是不是每个青少年都能够坐在教室里上课?举例说明。

2、我国相关教育的法律有那些?

3、上不上学是不是只是个人的事?为什么?

让学生通过预习,使学生对教材有个大致的了解,形成感性认识,随即按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找出与教材相应的知识点,对其进行理解,对于尚不理解的,用符号标出,待老师讲课时,多加注意,把其弄懂。通过这一环节的实施,不仅使学生得到独立的自主发展,形成一种爱读书,会读书,渴望得到知识的良好氛围,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从而使教师处理教材所用的时间也相对减少,并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议,敢于质疑

在教学中,常常听到一些教师埋怨学生“脑袋笨”,总是启而不发,把课堂中沉默的现象归罪于学生,这是极不公平的,不少教师习惯于根据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教学,千方百计地将学生的疑问都“格式”化了,答案也标准化了,从而使学生不敢大胆地去议论,去质疑。为此,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在课堂上的“大包干”、“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勇于打破思维定势,不迷信权威,不拘于“标准答案”,努力营造一个让学生敢议、多议的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为做到这一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两欢迎,三允许”的政策,即;“欢迎质疑,欢迎争辩”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初三思想品德教材:“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和尚没水喝”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提出了众人拾柴火焰未必高的理论及事例,三个和尚有水喝的比较公平的方法。当学生提出的观点与教师已设计好的不一样时,我们不能马上反驳,如果那样,会挫伤学生的大胆思考的积极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一方面我们应充分地肯定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提出与教材不同的观点,另一方面,我们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客观地分析:“众人拾柴火焰高”突出的是集体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未必高”强调的是集体成员间的组织与配合。“三个和尚没水喝”强调的是集体成员间的组织与配合不好,互相推卸责任,“三个和尚有水喝”强调的是集体成员间的组织与配合好时或借助其他条件时也有水喝。通过以上的分析,使学生有了新的认识,这既保护和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这一切无疑都是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三、练,激发学习热情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练”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注意“练”,要充分发挥“练”的功能。课堂练习的形式可灵活应用:可以是口头练习,可以是书面练习,也可以是竟答的方式来练习,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理论性的东西较强,学起来比较乏味。加上经过长期的观察,我发现学生们都有“表现欲”,展现自己的心理,并喜欢竞技活动。因此,课堂练习我通常采用竟答的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分成两大阵容——甲方、乙方开展竞赛活动。活动的规则是:双方队员设计问题分别向对方提问,“会提问题”和“能答问题”都可得分,最后累计双方的积分,评出获胜一方,在练的过程中,老师充当评判员的角色,对学生的论答给予正确的评判,并针对相关知识及时点拨。在竞赛过程中,同学们为了击败对方,认真阅读教材,绞尽脑汁地设计问题。他们提的问题很广,也有一定的深度。如:1、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为什么?如果看到某人偷东西,能否当场对其进行搜查?2、公民的人格不受侵犯,那么王某把李某曾做过小偷的事告诉别人,这属不属于侵权行为?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那么小王家里来了客人,而客人一直呆到深夜11点还不回去,叫他回去,他还没有打算回去的意思,这属不属于侵犯公民住宅的行为?这样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从“苦难的深渊”中解放出来,由对学习“望而却步”转为跃跃欲试,知难而进。

四、“导——议——练”课堂教学的体会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体会到“导——议——练”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能力方面,确实有很好的效果。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学生作为教师表演的陪衬者、消极的装知识的“容器”的角色,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此看来,“导——议——练”课堂教学模式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但教无定法,我相信还有更佳的教学方法,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第三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研究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之一——“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研究

岚山区高兴镇工农小学语文教研组

形式:

教学案例—问题提出—学术沙龙—策略交流—微格教学—评价反思—总结提升—关注生成 参加人员:

组长——丁兴 成员——语文组教师 时间、地点:

办公室 理论依据:

学源于思,学源于思,思维总是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在课堂上成功的问题设计可以不断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情境之中。所以提问要展现思维冲突,形成悬念,调动课堂学生的学习情绪,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然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存在很多问题,如:问题过多、过浅,导致课堂形成满堂问的局面;问题设计太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教师如果不会降坡引路的话,导致的结果是教师代替学生将答案和盘托出。这样学生思维受到阻滞,永远无法向高层次迈 进。教研目的:

通过教研活动,解决教师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如上),使教师能够恰当地应用提问策略,揭示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将学习的层次提升到一个又一个新的层面,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通过问题研究,促进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促进研究习惯、研究氛围的形成;通过分享经验,完善自己,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准备:

1、下发活动通知。布置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内容是关于课堂教学提问的内容。

2、布置思考的问题,要求教师按照如下问题准备参与教研,使教研的方向更加明确,解决的问题更加具体,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1)举例说明怎样设计问题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层层提升?

(2)举例说明什么样的问题能够紧扣教学重点,分散难点?(3)教学中你设计的哪个问题曾经使学生无法作答,你是如何处理的?

实践研究(教研过程):

本次教研活动共分八个环节,教学案例—问题提出—学术沙龙 —策略交流—微格教学—评价反思—总结提升—关注生成,通过教研最终达到“在研究中反思、在总结中提升”的目的。

一、教学案例:播放青年教师研讨课光盘。全体教师观看,把本节课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二、问题提出:本学期的一节教学研讨课上,由 于老师对“问题设计”的缺乏思考,上课赶着问,随意答。这也是被多数教师忽视的方面,属于共性问题。课堂上当问题设计得太简单、或是太难、或者问题不明确的时候,学生往往不举手作答;有的学生回答的答案如果和教师预设的不一致,得不到教师的评价,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我们的思考,如何让司空见惯的课堂提问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学术沙龙:一线教师大多数是经验型的,经验丰富,但是缺乏理论高度,而没有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教学也很难提高层次。因此,活动前,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交流,可以结合光盘上的教学案例,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对问题设计的看法,回答上面的五个问题。

四、策略交流:教研员针对教师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提出具体的问题设计的策略,如:

(1)把问题提在“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由浅入深,使学生跷跷脚就能够着,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层层提升;

(2)问题设计力求揭示矛盾,形成一直认识冲突,可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例如:运动需不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和亚里士多 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中,拓展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3)在探究实验中,提出了问题并进行了猜想,目的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其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因为问题而感兴趣,因为感兴趣而积极解决问题。

五、微格教学:现场三组,针对一个策略,用最短的时间设计一个教学片段,落实一个策略,体验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效。

六、评价反思:教师针对教学片段进行综合评议,总结提问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使教师在研究中反思,在总结中提升。使教师理论水平获得提高,对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了深刻的认识。

七、总结提升:教研员进行专业引领,总结教师的经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提出指导意见:

如何设计问题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促进课堂效率提高?

1、设置问题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层层提升,由“现有发展区”,顺利向“最近发展区”跃进。

2、设置问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延展学生的准确性。

3、设置问题要深浅适度,可使学生思有所得,思有所获。

4、设置问题要使学生因问入情,因情探“向”。

5、设置问题要扣住教材重点,分散难点。设置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梯度,设置问题由浅入深,层层诱导,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

2、广度,设问要有一定的覆盖面。

3、深度,问题的深浅程度要适当,既不能深不可测,又不能表面肤浅。

4、亮度,设问要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

5、精度,科学巧妙的设计问题,使问题的设计具有很高的精度。

八、关注生成:

在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或者在教学案例中一定会发现新的问题,以此作为今后教研要解决的问题。校本教研就是从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发展。体现了校本教研的问题性、连续性、发展性。布置骨干教师针对课堂教学问题的有效性备一节课,下次活动观摩研讨。

第四篇:【教学研究】“学讲练”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教学研究】“学讲练”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九年一贯制学校,服务九个自然村和一个煤炭集中区。学生来源复杂,大多为打工子弟,家庭子女多、经济条件差。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习惯不好,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热情高,课堂上,教师讲的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少,使学生产生依赖思想。

针对以上现状,借鉴国内知名学校的先进经验,探索一条符合我校办学条件的课堂教学思路,教会学生学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拟开展“学讲练”课堂教学,以“学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效率”为宗旨,构建我校课堂教学特色。

一、指导思想

教师的教是为了少教、不教;

学生的学不仅要学知识,更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自身学习的责任感。

教师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尝试“学讲练”课堂教学,以学定教,“教学合一”,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师少教不教、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同时,激励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我校课堂教学特色。

二、教学过程及策略

(一)“学讲练”课堂教学。

“学讲练”课堂教学是以“教学案”和教材为载体,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以“导学、讨论、训练、提升”为特点的学法指导教学策略体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并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交流,把学生由观众变成参与者。

(二)以课本、教学案为载体。

课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准备教学案,体现教师的引导、指导、辅导作用,突出“导”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学”则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案”既是老师的教案,又是学生的学案,它把“教”与“学”有机结合,做到“教学合一”,把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教学案”的编写过程可概括为“《课标》指导、提前备课、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三)课堂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发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的互动交流,实现教与学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基本包括:自学指导,教学讨论,训练巩固,课后拓展提升,引导学生进入学会——兴趣——愿学——会学的良性循环机制

1、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环节,最基础是学生充分独立地自读教科书,并完成必要的练习。自读可以在老师“教”之下进行,也可以是按“导读提纲”即“教学案”的要求进行。教师以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为出发点,指导学生通读本节课所学教材资料,查找、整理与本课有关的基础知识,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中要求的基础性问题,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解决或向老师质疑。自学指导的设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具有引导性、启发性、可操作性,体现导学的目的。自学指导要能体现学科特点,难度要适当,量要适中,使中等程度的学生能完成基本的教材内容。

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教师教一点,学生学一点、练一点。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模仿,学习教师告知的知识。

(2)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探求未知。学生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去探求未知。相比模仿而言,尽管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进,但学习仍然需要教师的帮助。

(3)学生预习,教师以问题教学。这个阶段,先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课堂上,有目的的去听,也是学生相对独立的学习阶段。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学生已基本能够独立学习,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只是进行一些指导,整个学习进程由学生自己掌握。

(5)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完全独立学习能力,学完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测验来检查他们是否完全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并给予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采用哪种学习方式,都应遵循一条原则,就是要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学讨论

课堂教学讨论应以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把握每一课的重点,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教师或学生有针对性的讲解,教师坚决不讲学生都会的和讲了学生也不懂的内容,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带给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自主学习的良好学风。

3、训练巩固。

从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做到精选、精讲、精练。训练资料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训练设计要分层次,呈现出各个问题的梯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保证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

4、课后拓展提升。

立足于课内、课外相结合,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透过知识的迁移训练,重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后拓展提升包括: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拓展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带给和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辅助资料和信息资源,使课内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学讲练”课堂教学追求:基础知识当堂掌握,基本技能当堂训练,基本方法当堂运用,情感态度当堂渗透。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该记的一定要记住,该背的一定要背好,该掌握的一定要掌握好,该训练的一定要训练好。

“学讲练”不只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不同类型的课堂。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顺序的课堂教学,“学讲练”是教师追求的理想教学环节,最终实现“以学定教”、“少教或不教”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

(四)学生学习策略

学生学习采用“四步学习法”。

1、学生务必独立认真阅读相关教材,掌握基础知识,解决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够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完成第一步学习。学生在本环节要做到三点:自觉、主动、独立。

2、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学讨论环节,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由教师讲评;有共性问题,不分组也可直接由学生、教师进行点评,(最好让待进生点评)完成第二步学习。

3、当堂进行训练和测试,及时得到反馈,教师综合评析,举一反三,解决问题,完成第三步学习。

4、课后认真做好复习巩固,训练提升,完成教师布置的疑难练习题和巩固所学知识,完成第四步学习。

三、实施对象及办法

新学期,全校三至八年级语数英物生政史地学科将实施“学讲练”课堂教学。

1、相关年级组要深入全面实施以“教学案”、教材为载体的“学讲练”课堂教学,以“教学案”的形式备课,切实提高“教学案”的使用质量,要让“教学案”真正成为指导学生“自学”的活教材。

2、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要通过举行公开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班、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能力,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突出课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地位,采取“学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高效地进行“教学讨论”,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3、加强“教学案”的管理。在上课前,教研组长一定要检查本组教师的“教学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案”,避免备课教学“两张皮”,使用后,老师做好学生使用效果的记录,以备下一位老师使用前,进行二次备课。学校相关领导要对“教学案”实行两周一次检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落实“月考”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每月精心组编一套练习题,并认真做好每次测试或抽查的质量分析。教务处对“月考”的落实状况要认真进行检查,督促各职责人抓好落实。教师要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5、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逐步指导学生学习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理清知识脉络,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6、用互联网思维思考课堂教学。

逼迫教师更新观念,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教师熟练使用电子白板,尽快学习使用教学助手、学科工具、教研助手,收集、整理、开发自己的课堂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领导小组

长:XXX

副组长:XXX  XXX

XXX

成员:教导主任及各教研组长

下设办公室:

主任:XXX

成员:教务干事及各教研组长

(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

骨干教师业务素质好、底子厚、悟性高,并能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学习和借鉴先进教学经验、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应成为先行者。因此,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从而使课改工作由点到面,全面扎实地开展。

(三)发挥“XXX工作室”引领和带动作用。

2018年秋季,我校成立了“XXX工作室”,引领我校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学习,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增强自身教研能力,提升个人教学质量;“XXX工作室”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取得良好效果,将对全校教师起到积极影响和带动作用。

(四)鼓励青年教师先行先试。

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的希望和未来,他们在教学中还未形成思维定式,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必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大胆尝试“学讲练”课堂教学,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五)课堂教学常规考评。

加强过程监督、检查工作,使该项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使之成为我校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学校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教学案”周签字、每两周要检查一次;同时建立教学常规检查奖励制度,通过教研组检查,竞赛活动,优秀课例、个人经验总结、论文的评比等,对使用“教学案”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估,表彰先进,鞭策落后,使教师力争上游。

(六)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政教处、各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老师要切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参与课堂互动意识,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改进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七)加大投入,保障实施。

学校要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经费投入,确保课堂教学所需的设备、资料、耗材、奖励等资金投入,确保“学讲练”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在尝试“学讲练”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是难以估计到的。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核心是高效课堂,但课堂教学不是孤立的行为,它和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素质、后勤保障、学校文化、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不论出现什么问题,我们都要综合各方面的力量,全力解决。高效课堂教学的建立,决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进行持之以恒的艰苦探索,更需要全体教师的集思广议、通力合作,发挥大家的力量和智慧。

只要我们大家,有办好我校教育教学的愿望,落实“学讲练”课堂教学的理念,扎实形成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案”,就会有信心提高我校课堂教学质量。

第五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主线的设计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主线的设计

已故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句话道出了凡是文学作品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如果教者抓住这条红线,那么理解文章的主旨也就水到渠成了。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凡是成功的课堂都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教学主线,这条主线是教者在反复钻研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思路。这条教学思路贯穿课堂始终,就如同文章的思路贯穿文章始终一样。如果课堂教学思路混乱,主线不明,那么课堂教学必定失败。既然教学主线(思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设计呢?我认为从五个方面入手比较好。

1、从文章的思路入手设计教学主线。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思路,它反映了作者巧妙的结构布局,材料的剪裁,详略的安排,情感的变化。根据文路来设计教学主线,可以使文路、教路、学路和谐统一。例如教学《小石潭记》,其文路为:发现小石潭――观赏小石潭――感受小石潭。学生的学路一般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对于本课来说就是先充分感知如何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特点;再深入理解、观赏小石潭时作者的喜悦之情;最后领悟作者在小石潭感受到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氛围,最终达到对一喜一忧的深入理解。根据文路和学路,我设计的教学主线是: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和描写小石潭景物的句子,让学生理解作者是在永州的山水中探幽取胜时不经意之间发现小石潭,小石潭的景物很有个性特色。再引导学生学习“石潭游鱼”的特写镜头,明白作者的“所乐”,最后理解小石潭的氛围。结合背景领悟作者由“乐”转“忧”的原因,深深明白,贬官永州凄苦忧伤是他生活的主调,寄情于美丽的山光水色,暂时忘记了心头的忧伤、愁苦,但经凄清环境的触发,这种忧伤愁苦的情感便油然而生。这样“三路”和谐统一,教师、学生、作者如同共乘一舟、披文入情、探幽揽胜。

2、由标题设计教学主线。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灵魂”。抓住了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就抓住了解读文章的钥匙。利用标题来组织文章主线,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斑羚飞渡》就可以紧扣题目中的“飞渡”设计教学主线,组织问题系统。围绕飞渡可设计以下一些问题:(1)斑羚为什么要飞渡(陷入困境,延续种族)(2)斑羚是怎样飞渡的?(分成老少两拨,牺牲老斑羚,拯救小斑羚)(3)飞渡时斑羚们的表现如何?发生了什么意外事件(4)斑羚飞渡的结果怎样(5)从斑羚飞渡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它们身上什么精神品格?抓住标题设计教学主线的课文很多,像《再塑生命》可紧扣“再塑”二字来设计教学主线;《敬畏自然》可紧扣“敬畏”来组织教学主线;《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可扣住“消失”来安排教学主线。这样安排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内容。

3、由画龙点睛的警句设计教学主线。警句即文章中表明作者观点、看法、感受的关键句子。这些句子在文章中统领全文,或揭示中心,或蕴含深意。教学中如能抓住这些句子来设计教学主线,就能起到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的作用。例如《满井游记》中,描绘了满井的大好春色后作者发出感慨“始知郊田以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在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深入自然,寄情山水,与大自然相贴近才能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教师可围绕这句话来组织教学主线。第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城居者不知春的原因”――“余寒犹厉,冻风始作”。第二步:引导学生理解“郊田以外的大好春光”从“土膏、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毛羽鳞鬣”的描写中可见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春的足迹已遍布各处。第三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表明的志向――寄情山水,厌倦官场,追求个性的张扬和抒发。好多课文都有类似这样的警句。例如《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我们教者要充分发挥这些警句的作用,利用他们来组织教学主线,设计相应问题,激活课堂气氛。

4、用课后习题设计教学主线。课后习题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精心设计的,它是教师教授课文的主要依据,尤其是自读课文,教??根据这些问题设计教学主线可以使课堂教学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例如《旅鼠之谜》课后有这么两个问题:

(1)阅读课文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2)课文说“人类应该从旅鼠身上学习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课文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我们根据以上两个问题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

第一步:利用第一个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掌握旅鼠的三大奥秘。

第二步:利用第二个问题把握文章主旨――人类应实行计划生育,自觉控制人口增长。

这样的设计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5、由作者的感情变化来设计教学主线。作者写一篇文章都是投入了一定感情,随着内容变化,情感也跌宕起伏。抓住感情变化这一主线就能很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例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我就按作者对长妈妈的情感起伏变化设计教学思路。讨厌长妈妈(喜欢切切查查,搬弄是非,睡觉爱摆“大”字等)――产生敬意(给我讲长毛故事)――敬意消失(谋害我的隐鼠)――产生新的敬意(买《山海经》)――表达深切怀念和感激。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掌握“长妈妈”的性格特点和“我”之间发生的事,又让人领会到“长妈妈”的精神品格,我对“长妈妈”感情的主基调,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结构美。类似文章还有《蝉》:先讨厌蝉――再改变看法――最后赞颂蝉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主线的设计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潜心研读文章,抓住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文章的线索,我们就可以设计出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主线,循着这条主线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就能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探幽揽胜,掌握文章的精髓,形成思路、学路、教路三者和谐统一,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下载关于“问题主线,学议讲练”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问题主线,学议讲练”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足见数学问题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练习是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好数......

    课堂教学中导学环节如何设计问题

    课堂教学中导学环节如何设计问题 “学案导学”的基本教学方式是“问题”式导学,即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创设问题”在学案导学中既是教师“导”的基本思想策略和方法......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 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启发学生的思......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研究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研究 ——定边县县级课题 阶段汇报 课题负责人:王彦平2011年9月28日,我校课题《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研究》被县教研室审批通过并立项,承担此次课题人员......

    课堂教学有效问题设计研讨

    课堂教学有效问题设计研讨 《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然而我们的......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大全)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 【纲要】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境,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艺术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艺术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在教学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关系对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课堂教学的成败。在老师们的公......

    初中英语如何设计和处理课堂教学问题

    初中英语如何设计和处理课堂教学问题 加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既是提高学生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一直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