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和与积的奇偶性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了解两个或几个自然数和的奇偶性,初步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2.使学生经历举例、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发现方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和的奇偶性规律。教学难点:归纳并理解和的奇偶性规律。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奇数、偶数等概念,已经积累了较多探索数的特征的活动经验。通过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广泛联系;另一方面则有利于他们从新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对奇数、偶数的认识,从而提升数学思考水平。
课前活动:
上课之前先来玩一个游戏。旋转一次,快速计算两个数的和,并很快说出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怎样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一、引入
游乐场里小朋友们正在玩碰碰车,你能很快判断出总人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吗?碰碰车的辆数呢?为什么?(说的真棒!像这样,我们可以把两个人圈出来来表示一组)
二、探究两个数相加和的奇偶性
1、我们已经能很快地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如果不计算,你能直接判断这个算式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吗?猜猜看。还有不同的猜想吗?和到底是奇数还是偶数呢?其实里面蕴藏着一些规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和的奇偶性规律。
2、看,这个算式中的加数非常多,感觉研究起来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 那你想从几个数相加开始研究?(真会思考)
要研究两个数相加和的奇偶性规律,你觉得会有几种情况?你想怎样开始研究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举例开始。(合并奇数加偶数,偶数加奇数的情况)
3、小组交流。(出示要求:任意选两个不是0的自然数,小组分工合作,每个成员选择一种情况研究,求出它们的和,看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并写一写你的发现)
4、全班交流:先统一结果,后交流方法。学生交流自己小组的研究。
5、这些发现只是根据刚才的几个例子得到的,在数学上只能称为是猜想。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呢?还要进一步的验证。你准备怎样验证?请同学自己举例,选择一个猜想验证一下。
交流:学生汇报。还有不同的例子吗?
其他同学举的例子都符合这里的猜想吗?有没有不符合的?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板书:……)
刚才,我们用举例的方法验证了这三个猜想。想一想,还能用其他方法来验证吗?
在我们研究数的规律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请图形来帮忙。这个图形可以表示什么数?那这个图呢?
结合这里的图,你能不能再次来验证这三个猜想?在作业纸的反面试着画一画。
在解释奇数加奇数时,追问:为什么把这两个圈在一起?(这一笔太精彩了,掌声送给他)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通过画图,我们再次验证了这三个猜想,从而得出结论。
6、回顾一下刚才我们研究的过程,是怎样得到两个数相加和的奇偶性规律的?
学习数学,掌握方法比获取知识更加重要。举例、猜想、验证等都是非常好的探究问题的方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们得到的结论。
7、练习:
(1)有了规律,你能不计算,直接说出转盘上两个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并说一说为什么吗?想到就站起来说,不必举手。
(2)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和一定是奇数吗?为什么?(分析的太透彻了,你真棒!)
三、探究多个数连加和的奇偶性
1、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两个数相加和的奇偶性规律。想一想,在两个数相加的基础上,你能不能生成新的问题?(你真是会思考!)
2、(1)31+32的和是奇数,如果再加上一个偶数,和是什么数?怎么想的?(利用计算或基本规律来推导,真聪明!)再加上一个偶数?再加一个?如果继续往下加偶数呢?你有什么发现?
(2)不管增加多少个偶数,都不改变和的奇偶性。
如果增加奇数呢?和是什么数?怎么想的?再加一个奇数?再加一个?
发现了什么?(增加奇数,和的奇偶性就改变了)(观察真仔细)
3、那和的奇偶性到底和奇数的个数有怎样的关系呢?你准备怎样来研究?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按表格要求任意选择几个不是0的自然数,写成连加算式,通过计算,看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出示要求)
指名学生上台交流:(这组同学团结协作,出色完成了任务,掌声送给他们)
PPT出示交流(你总结的太到位了)(你真厉害)
4、想一想:还可以怎样验证这个猜想?其实我们还可以根据基本规律进行推理验证。
很多个奇数连加,可以2个一组2个一组凑成对,加到最后,如果奇数能成对,也就是有多少个奇数?和就是偶数;奇数若不成对,和就是奇数。
通过画图和推理我们再次验证了这两个猜想,一起读。
5、小结:可见,要判断一个连加算式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最关键的只要看什么?和奇数的个数有怎样的关系?偶数的个数会不会影响到最后和的奇偶性?
只要找奇数,就可以定和的奇偶。这就是和的奇偶性规律。
6、练习:
(1)现在你能直接判断前面这个算式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吗?你是怎么想的?问题集中在一起了,这里到底有几个奇数?(说的头头是道,真像个小老师)
(2)掌握了和的奇偶性规律,还能帮我们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呢。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学校要给每位同学准备一份礼物,老师请班长帮忙统计各年级的人数。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马小跳是怎样一眼就看出班长的错误的吗?
(你真厉害,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你真聪明,分析的太到位了)
四、回顾与反思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掌握规律固然重要,但探究规律的方法更重要。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出这些规律的? 探索规律时,可以多写一些算式,从不同的算式中发现共同的特点从而找到规律。可见,举例和验证是发现规律的好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善于运用这些数学方法,探究更多的知识。
五、拓展延伸
前面我们研究了和的奇偶性,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积,差,商)
你准备怎样研究?课后可以去试一试。
第二篇: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和与积的奇偶性》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了解两个或几个数的和、积的奇偶性,初步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2、使学生经历举例、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过程,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发现方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累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判断和与积的奇偶性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探究和与积的奇偶性,归纳出判断和与积的奇偶性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
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摸奖游戏
2、介绍游戏规则:抽奖游戏——现金大奖,中奖概率50%.游戏规则:掷(zhi)骰(shai)子,按掷到的数加两次,得到的和是几,所对应数的奖金就归你。
3、引导学生思考。
4、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体会到: 奇数+偶数=奇数(板书)
(二)探究与发现
两个数和的奇偶性。
1、师:刚才我们摸奖游戏中的数只是10以内数。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来举例验证。
学生借助计算器用大一些的数,举例验证奇数+偶数=奇数
2、师:你能再举一些例子,验证自己的发现吗?
(1)猜一猜:打开数学书,任意翻到第几页,左、右两边页码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2)说一说:任意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奇数+偶数=奇数,那么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呢?你也用举例的方法,找找规律,说说你的发现。
交流发现: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板书)
4、知识运用
(1)不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10389 + 2004: _____ 11387 + 131 : _____ 268 + 1024
: _____ 46786+25787: _____ 6007 + 8997 : _____
(三)探究与发现2: 几个数和的奇偶性。
1、用计算器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你发现了什么?(1)268 + 1024,再加6,再加30,再加96,再加712……(2)11387 + 131,再加5,再加43,再加89,再加253,再加387……(3)1+2+3+4+5+6+7+8+9+10(4)31+22+3+14+25+6+72+89+10
2、任意选3个、4个、5个或5个以上不是0的自然数,写成连加算式,先想想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再看看加数中有几个奇数。
学生填写活动表
观察举的例子,再讨论一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与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2、教师总结:
规律1:加数中有1个、3个、5个……奇数时,和一定是奇数。规律2:加数中有2个、4个、6个……奇数时,和一定是偶数。
3、知识的运用:判断加法算式,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1+3+5+7+……+19 1+3+5+7+……+29 1+2+3+4+……+100
(四)自主探究:几个数积的奇偶性。
1、几个数的乘积,什么情况下是奇数?什么情况下是偶数? 你打算怎样进行研究?
2、学生举例探究,小组讨论发现。
3、教师总结:
规律1: 乘数都是奇数,积也是奇数;乘数都是偶数,积也是偶数。规律2: 几个乘数中,只要有一个偶数,积一定是偶数。
(五)回顾与反思
回顾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你有什么想法?
第三篇:《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西关小学 刘换琴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了解两个或几个数的和与积的奇偶性,初步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2、使学生经历举例、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过程,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发现方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判断和与积的奇偶性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经历和探究和与积的奇偶性的活动,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你能说说奇数和偶数各有什么特点吗? 奇数不是2的倍数;偶数都是2的倍数.活动一:初步探究 两个数和的奇偶性。
1、任意选两个不是0的自然数,求出它们的和,再看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填入表格中。
提示:举例时要考虑全面,尽量列举不同类型的算式。说说你的发现:
老师进行板书: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你能再举一些例子,验证自己的发现吗?
2、打开数学书,左、右两边页码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想一想:任意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师:我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你能利用这些规律做一些判断吗?
出示多媒体:考考你,不计算判断下面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
103891+20034:_______ 11387+3597:_______ 24598+3942:_______ 14592+32451: _______ 活动二:引导启发 几个数和的奇偶性。
1、师:我们刚才通过了举例、猜想、验证等过程发现了两个数和的奇偶性的规律,你们还想不想知道好几个数相加和的奇偶性又有怎样的规律呢?
2、任意选几个不是0的自然数,写成连加算式,先想想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再通过计算加以验证。
提示:举例时要考虑全面,尽量列举不同类型的算式。
3、小组讨论:
⑴、你写的连加算式中,有几个加数是偶数?有几个加数是奇数?
⑵、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与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4、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举例。
(加数中有3个奇数,和是奇数)(加数中有4个奇数,和偶是数)(加数中有2个奇数,和是偶数)
5、教师总结:几个不是0自然数相加,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是奇数个时,和一定是奇数;奇数的个数是偶数个时,和一定是偶数。(板书)
6、练习:下面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1+3+5+…+29 1+3+5+…+99 2+4+6+…+30 2+4+6+…+100 师:1——30的自然数一共有30个,其中任意一个奇数的后面一定是偶数,所以奇数的个数与偶数的个数正好同样多。也就是说,这里奇数的个数正好是30的一半,15个。所以它们的和是奇数。
活动三:自主获得 几个数积的奇偶性。
1、师:刚才我们发现的都是和的奇偶性,如果是几个数的乘积,也会出现像上面这样的一些规律吗?
2、学生自主交流发现规律。提示:举例时可以分几种不同的情况: 全是偶数 全是奇数 奇偶数混合
3、总结:几个不是0的自然数的相乘,乘数都是奇数,积也是奇数;乘数都是偶数,积也是偶数;几个乘数中,只要有一个偶数,积一定是偶数。
活动四: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
1、说说我们这节课探索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2、通过今天的探索,你学会发现规律的方法了吗? 总结发现规律的方法:举例和验证是发现规律的好方法 板书设计:和与积的奇偶性
奇数+奇数=偶数 举例
偶数+偶数=偶数 猜想
奇数+偶数=奇数 验证
第四篇: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了解奇偶性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并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多大啦?(11、12)那11使我们学过的什么数,12呢?(奇数、偶数)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也就是有怎么特征的数)(是2的倍数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是奇数)那如果戴老师把全班的年龄加在一起,得到的是奇数还是偶数?
全班思考,无解
师:没关系,在学完今天和与积的奇偶性之后,相信同学们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这个问题。
二、初步探究:两个数和的奇偶性。(PPT2)师:请班长来读一读活动一的活动要求
要求:任意选两个不是0的自然数,求出它们的和,再看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填在第一张作业单上 学生举例、先自我发现。
三分钟以后,师:有发现吗?(有)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的发现?(叫一到两个人小朋友回答发现)一位小朋友小结,老师板书进行板书: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师:下面就是你们学以致用的时候啦!
打开数学书,左右两边页码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任意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偶数)
三、活动二:几个数和的奇偶性。(PPT3)
1、师:但是两个数的和的奇偶性不能解决我们刚刚年龄和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探究多个数和的奇偶性
2、还是请班长读一下活动要求
3、同桌二人讨论交流发现
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举例以及发现。
4、师小结:几个非0自然数相加,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是奇数个时,和是奇数;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是偶数个时,和是偶数。也就是说几个数和的奇偶性主要看奇数的个数。(板书:和—看奇数个数)(PPT4)
5、谈话:还记得我们之前讲的年龄和的问题吗?
师:那要怎么解决我们刚才的问题?(只要数班上11岁和13岁的人数)
师:那就请班长数一下人数,我们来看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四、自主探索:几个数积的奇偶性。(PPT5)
1、师:看样子咱们学习的规律真有用,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么复杂的问题。那同学们想不想继续研究积的奇偶性? 学生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收集资源。小组长汇报成果,并说说探索过程
2、总结:几个数相乘,乘数都是奇数,积也是奇数;乘数都是偶数,积也是偶数;几个乘数中,只要有一个偶数,积一定是偶数。(板书:积—看偶数)
3、学以致用:练习(PPT6)
五、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
通过同学们积极的探索,主动地发现,归纳出了非常有意思的规律。那对于今天规律发现的过程,说说你的体会。
师总结发现规律的方法:举例和验证是发现规律的好方法
六、生活大揭秘
师:我们发现的规律,除了可以应用在解决数学问题上,还可以拆穿我们江湖的一些诈骗术,如下(PPT7)
如果是你,你会去抽奖吗?为什么(因为无论转到的是什么数,在往前加几,得到的都是偶数,应用的是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怎么样都得不到奇数)
板书设计:
和与积的奇偶性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和—看奇数个数
积—看偶数
第五篇: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和与积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五(1)班 侯松云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了解奇偶性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数的奇偶性,并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数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谈话:还记得我们之前学习的奇数和偶数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
今天我们来学习“和与积的奇偶性”
二、初步探究:两个数和的奇偶性。
1、任意选两个不是0的自然数,求出它们的和,再看看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填入课本50页的表格中。
学生举例、先自我发现,再小组合作交流。老师引导小结: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3、下面就是你们学以致用的时候啦!
打开数学书,左右两边页码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任意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三、引导启发:几个数和的奇偶性。
1、刚才我们探究的是两个数和的奇偶性,那如果增加更多的数,几个数和的奇偶性你能判断吗?
2、任意选几个不是0的自然数,写成连加算式,先想想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再通过计算加以验证。
3、小组讨论交流发现
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举例以及发现。
4、师小结:几个非0自然数相加,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是奇数个时,和是奇数;加数中奇数的个数是偶数个时,和是偶数。也就是说几个数和的奇偶性主要看奇数的个数。
四、自主探索:几个数积的奇偶性。
1、刚才我们发现的都是几个数和的奇偶性,如果是几个数的乘积,也会出现像上面这样的一些规律吗?什么情况下是奇数?什么情况下是偶数?
2、学生自主交流发现规律。
3、总结:几个数相乘,乘数都是奇数,积也是奇数;乘数都是偶数,积也是偶数;几个乘数中,只要有一个偶数,积一定是偶数。
五、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
通过同学们积极的探索,主动地发现,归纳出了非常有意思的规律。那对于今天规律发现的过程,说说你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