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落实有效性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中落实有效性的思考
甘井子区革镇堡中心小学 张积东
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在平时听课时,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将课程改革理解为对形式的追求,多于对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关注;对热闹的追求,多于对课堂实际教学效果的考虑。看似新颖、热闹的课堂,其教学有效性却令人担忧。今天就教师课前备课阶段的教学设计中落实课堂教学有效性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细心做好课前准备。
有效的课前准备对上课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课前准备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它既是整个教学工作起点,又是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创造性工作过程。所以说,有效准备是有效教学着力点的前移。俗话说得好,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细心做好课前准备,能增强教师的理性思考、促使教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预案,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有效准备策略包含对学生准确有效的目标分析、对教材的有效研读和处理、以及对教学方案的有效预设等内容。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制定明确的、恰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这样进行目标的设计:课标中对本内容有哪些要求,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知学习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点拨和引导?„„
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教材的前后联系,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 正确把握每一课的具体要求,并了解它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每课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集中。把目标和具体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一课时中,并注意每课时教学前要列出须达到的具体要求。
2.用心研读教参教材。
我们使用的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具有联系生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建立探索式的学习方式等优点。作为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新教材内涵,利用新课程的优势,用好、用活教材。上课前对教材分析时应考虑的因素有: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是否紧密结合?需要补充什么或是删减哪些内容?需要调整或是融合哪些内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如何渗透?教学如何导入又如何结尾„„
3.认真做好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状况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个好的学情分析,应尽可能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五个方面全面分析学生情况。
(1)学生的“已知”。
这里的已知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明确这点很重要,它决定着学习起点的定位。(2)学生的“未知”。
“未知”是相对“已知”而言的,它包括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识,而且还包括实现终极目标之前,还要涉及学生所没有掌握的知识。
(3)学生的“能知”。
“能知”就是通过这节课教学,所任教班级的学生能达到怎么样的目标,它决定了学习终点(即学习目标)的定位。这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4)学生的“想知”。
所谓“想知”,是指除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外,学生还希望知道哪些目标以外的东西(注:学生学习中,往往会通过提出疑问来体现“想知”。当然,学生的“想知”可能会超出教学目标或者学生认知水平。如果真是
如此,课堂教学可不与拓展,但建议给学生一个提示性的交待)
(5)学生的“怎么知”。
“怎么知”反映学生是如何进行化学学习的,它体现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法、习惯等。
二、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
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新课程内容及编排方式都给我们教师提供了较大的创造空间。那么, 教师该如何有效使用教材呢?
1.要合理、有效地用好教材资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善于运用。”我们现行使用的苏教版教材充分体现了开放的教材观、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在编排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经验出发,注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增强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教材资源的呈现要有利于学生的探索活动
新教材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体现了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由于有的信息资源通过文本呈现给学生是有利于学生看得懂的或呈现部分思维结果的方式。例如,四年级上册《认识负数》,虽然学生通过例
1、例2的主题图就可以直接看 懂,但不利于学生的探索学习。教师可以通过重组教材,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建构“负数”的概念。教学时,教师可先列举一些相反的事物让学生用较快的方法记录下来,这时,学生采用的方法真可谓五法八门,怎么办?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从而主动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主动建构起“负数”的知识。
3.要善于开发、补充、丰富教材资源
教师在把握教材的使用策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时,应依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标,体现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一是当教材资源提供的内容体现的趣味性、现实性和挑战性不能满
足学生的需求时;二是教材呈现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当地实际相差较远时;三是当教材资源对于学生自主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程度不够时,教师可以创造性的开发、补充和丰富新的教材资源,使之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利于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尤其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低于或高于教材设置的内容要求时,为了有利于激发学生充分调动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方法,使其获得对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教师更应创造性地开发、补充和丰富教材资源。
三、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 1.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要用好文本资源中的教学情境。
新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特别重视选取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素材,精心设计单元主题图或重要课题的情境图,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理念。教师要充分发挥文本资源中教学情境图的作用,一方面可用放大的教学挂图,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静态的情境动态化、具体化。另一方面要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看懂图意,获取和选择数学信息,以利于新知识的引入或发现问题。这里要突出数学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应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如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问题情境,探究情境等,使学生不仅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
再次,教师要正确认识和科学适度地运用情境教学策略。
在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中,很多教师都很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很多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都很切合教学目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些教师创设的情境过于花俏,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人目不暇接,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却忽略了数学科本身的价值,人为地降低了思维要求。所以我们要多学习,多探究,进一步明确情境教学的目的和作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我们应科学适度地选用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精心选用学习方式
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此,广大教师深有同感,高度赞同。
(1)倡导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就是让学生动手去做。它在小学数学课上,表现为摸一摸、掂一掂、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分一分、移一移、比一比、涂一涂、画一画等具体活动。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首先,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
第二,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动手实践这种学习方式具有活动性、亲为性、群体性等外在特点,它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动手操作,而不是一些学生做另一些学生看,更不是教师做学生看。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不少适合学生以动手实践方式来学习的知识,如1~5和6~10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图形的变换、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简单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立体物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等等。
让学生以动手实践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应尽量少发些具体的操作指令,因为这样做可以解放学生的手脚,促使他们在更大的空间里活动。例如,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教学“圆锥体体积”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学具袋中一个空圆锥体、一个空圆柱体,让学生用这些东西做一次倒小米实验,看在实验中能够发现些什么。学生动手做实验时,有的先往空圆锥里装满米,再倒进空圆柱里,正好3次把空圆柱倒满;有的学生先将空圆柱装满米,再一次一次地往空圆锥里倒满米,恰好倒3次。此时,学生对“正好3次把空圆柱倒满”和“恰好倒3次”感到好奇,觉得其中必有什么奥秘。于是会立刻去比较用来做实验的空圆锥体和空圆柱体的大小,发现它们等底等高。经过这样充分的、自由的实践活动之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而引导他们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结论。很显然,让学生动手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
(2)鼓励自主探索
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认识意义上的重演。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这些重演或再现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有人说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这个“度”,关键就是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开放与收缩、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如果只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三维目标就无从达成;如果只放而不收,只图表面上的热闹,就会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就会变得无主和无序。
让学生以自主探索方式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分析例证——发现知识——叙述结论”的程序进行。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
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完物体的周长后,出示长方形,并提出:“你们能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顿时,学生探究起来。片刻之后,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有的说:“我是用20+30+20+30=100(厘米)的方法计算的。”有的说:“先算出两个长和两个宽,再求周长,即30+30=60(厘米),20+20=40(厘米),60+40=100(厘米)。”有的说:“我是这样算的:30×2=60(厘米),20×2=100(厘米)。”还有的学生说:“用(30+20)×2=100(厘米)算最简便。”这样的自主探索,可以促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发现数学规律,实现探究策略的多样化,同时又能够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3)注重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改以来,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有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把“合作”变成了“合坐”。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除了要认真进行分组、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等工作外,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一是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二是合作交流应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没有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合作交流必然是低效的。三是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
具体教学时,教师首先要提出数学问题和学生的组合形式,然后让学生依照“个体交流一相互评议一集体认同”的过程开展合作交流学习。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先出示三角板,让学生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一结论,然后提出:谁能想办法验证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呢?多数学生拿起了量角器,分别测量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相加的方法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是正确的。这时,教师再一次设疑:“能不能利用长方形的特征和平角的性质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请小组合作交流,验证结论。”富有挑战性的设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迫使学生另辟蹊径,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又一
次验证了规律,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类似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三种不同形态的学习方式,它们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程序,但它们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又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促成三种学习方式的整合,使学生实现最有效的学习。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新课标针对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而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状况,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习方式是唯一的选择,也绝不意味着反对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探索学习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其不同的内涵和功能,各有利弊,各司其职,不可偏废。实际上,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总会呈现出自觉或不自觉地交替使用探索和接受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状况。教学中,教师应全面、综合地从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等因素出发,精心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方式学习,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3.精心处理预设生成。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一方面,精彩的生成离不开课前的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另一方面,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结果将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就会显得机械和呆板;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和“生成”。对学生
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加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更为机智的方法,让其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大凡特级教师、名师的上课艺术与一般普通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善于抓住并利用好学生生成的资源, 这其实也是一堂精彩有效的课的重要决定因素。
四、精心设计好巩固练习。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数学练习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上占据一定的比重,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与实践的重要环节。数学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教师要注重其基本的知识结构和相互的内在联系,并根据学生的经验基础、现实状态和水平差异进行优化设计,将教材提供的习题与自己创编的练习统一起来,将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统一起来,将单项与综合、常式与变式、口头与书面、操作与应用统一起来,将质与量统一起来,从基础性、层次性和综合性上进行筛选。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初探
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教育学会
2014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征集和评选登记表 学科类别: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初探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让其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
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正确地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目标的不同层次。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
二、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要素
(一)分析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应着重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及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
1.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
教师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有正确的把握。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自己总结与概括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内容属于规则学习的范畴,而规则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获得运用有关概念的能力。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个公式中包括了“三角形”“面积”“等于”“底”“高”“乘”“除”七个概念,如果这七个概念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没有掌握,规则学习都将无法进行。同时,学生必须掌握“剪”“拼”“转化”等策略,否则将不能自主地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因此,准确地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
2.学生背景知识的分析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总要与背景知识发生联系,以有关知识──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学习获得的知识来理解知识,重构新知识。教师对学生背景知识的分析,不仅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包括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背景知识的分析。经验告诉我们,正确地分析学生的背景知识,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
3.研究学生的思维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关注的是怎样进行教学,而很少考虑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学生是如何思维的。工作中遇到造成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差异,其主要原因就是设计者缺乏对学生是如何进行思维的基本判断。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应关注学生是如何思维的。
此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对达成教学目标也十分重要,也是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忽视的内容。
(二)组织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所以,首先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其次要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应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合适的内容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但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特点、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我设计的“比一比──求平均数”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1.通过丰富的实例,以统计为背景,使学生初步了解求平均数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对应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夹玻璃球比赛,由于是学生自己亲自参加比赛,他们非常积极主动,通过实际操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让学生决定男
女生最后的冠军组激起学生的思维矛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进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在每组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男女生组夹球的平均数决定最后的冠军是公平的,从而了解求平均数的必要性。接下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根据现场比赛结果制作的统计图,思考当参赛人数不同时,怎样确定冠军组才是公平的。我选择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了了解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运用知识,还体会到了数学的实际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展开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尽情的发挥。
三、教学效果的正确评价
教学设计中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一位教师在“统计”一课的设计中,做了如下的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问题一: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感觉怎么样?
请全体同学合作进行现场调查,看一看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多少名同学很快乐、比较快乐,又有多少名同学不开心,把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另外,请采访不开心的同学,了解他们为什么不开心,并帮助不开心的同学,争取让他们也能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但能让全体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全过程,尝试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制作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回答数学问题,学会看统计图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可以为改进教学提供基本的依据。
问题二:给统计图命名。
下面是一个画好的统计图,请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你认为这幅统计图可能用来表示什么?
(2)请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这幅统计图起名。
(3)请写出根据这幅统计图你所能想到的事情。
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解答时需要一定的创造性。评价教学效果时设计这样的问题,不仅能考查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考查学生是否具有统计的意识,是否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现实问题的了解情况。教学效果评价的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课堂上的应用练习,也应结合课堂观察、对学生的访谈、作业分析等综合加以设计。通过比较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了解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
总之,教学设计是由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诸要素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要综观全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进行整体优化,这样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
2014-4-15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巩固课改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那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初浅看法。
一、注重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实有很多知识通过学生自己看书就能学会的,没必要花太多的课堂时间,更用不着探究。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一个对所学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就比其他同学先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他的探究欲望更强,他的思考更敏锐,当然他的思维也更有深度,而且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推敲教师提出的问题。因此,预习无疑为学生在课堂中的过程体验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注重教学目标的把握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要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
例如某位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出示衣服标签和白酒瓶,并问学生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百分数,接着让学生交流、讨论每个具体的百分数的含义,然后很顺利的归纳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此案例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教材加以改造和补充,侧重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提取,其优点是尊重学生的经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大量的现实实例中通过比较、概括、信息筛选等,自然而然地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并逐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识探究的需要。因此这个学习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
四、注重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
学生学习数学,要能积极地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萌发出学习新知的欲望,进而理解、体会、感知新知识。
如《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的教学,一位教师通过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面近似1平方分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然后剪出一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与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放在一起比一比,再剪一次„„课堂变得有趣、活泼,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丰富而又形象的学习场景,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五、注重预设与生成
数学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是手段,生成是目的。有效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
能实现其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应用题:六年级植树159棵,比三年级植树的3倍少42棵,三年级植树多少棵?在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尝试完成,这是教师的预设。学生的列式有:①159×3-42 ②159÷3-42 ③(159-42)÷3 ④(159+42)÷3 这是预设后的生成。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哪种解法是对的,哪种解法是错的,为什么?然后总结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首先是找准谁是“1倍量”,其次要分清3倍的对应量是多少。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恰当合理利用了学生的错误资源,注意及时归纳总结,分析了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培养了学生的反思意识,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将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王
梁山中心完小
亚
娟
第四篇:浅论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浅论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其教学目标也有所改变,如今,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其以后的体育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本文探讨探讨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与方式,以期可以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有用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核心素养
一、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1.体育基础知识素养
所谓的体育基础知识素养是指学生的体育知识储量(包括基础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等等),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知识储量要赶上甚至超过小学体育教学进度,这是培养其他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
2.体育精神
即学生可以从体育比赛中感受到的体育精神,并能够转化为对自己有启迪作用的思想感悟。体育经验总结素养是较高等级的核心素养,培养时间最长、培养难度也最大。[2]
3.其他核心素养
(1)自我学习能力: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有利于学生发现体育学习价值,增强学习信心。
(2)体育知识实践能力: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增强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是提高小学生体育运动水平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二、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1.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前提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当下,教师不应再持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应认清当下的教育形势,摆正自己的教学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真正作为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2)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难见成效,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小学体育作为开放性较强的学科,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现代教育中,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3)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教师自身只有具备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从而培养其体育核心素养。
(4)学生要改变学习观念:现代教育虽然还处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中,但是学生应明白成绩并不是学习的全部,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学习观念,注重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继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5)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核心素养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多尝试利用自己的力量解决学习困难,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先试着自己解决,当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再去请教老师。
(6)学生要进行体育知识补充:体育知识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内,学生应在课外多阅读一些体育材料或是看一些体育纪录片,不断补充自己的体育知识,从而为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2.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即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潜能,并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提升学习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2)教学结合原则:教和学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和语言交流的过程。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地位是平等的,即学生也可以教给老师知识,师生在良性的互动中共同培养核心素养。
(3)方法适应性原则:即教学方法必须要适合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依笔者看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始终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只要善加利用,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力法宝。
3.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
(1)生活化教学法:即通过创造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现代化教学法,体育本就是来源于生活,而借助生活场景(体育场景)再现,学生在学习时将容易很多。[3]
(2)任务教学法:即以任务为课堂知识载体,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任务教学法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3)分组合作教学法:即通过合理分层、分组,实现“上拉下推,左帮右扶”的教学效果,让学习好的学生承担更多的课堂责任,让学习差的学生能够跟上课堂教学节奏,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的分组,并让学生合作学习知识,是借助集体力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好方法。
4.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应注意的问题
(1)拉近师生距离:首先,教师应和学生平等交流和互动,从而创设和谐、有序的教学环境,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其次,教师应和学生一起运动和成长,要做到认真对待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敢于承认自己的教学失误;最后,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身体素质,做到因材施教。
(2)循序渐进不冒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耐心和恒心,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即使面对身体素质或身体灵活性较差的学生,也要沉下心来耐心辅导。
(3)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教师要善于学习和总结,即可以通过学习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又可以在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好方法;其次,教师要尝试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做到“胆大心细”,在不断摸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培养途径和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分为体育学习素养和其他基础学习素养两大部分,针对这些核心素养,本文从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原则、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出发,全面分析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虽然不够全面,但希望可以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沈兴华.浅谈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外交流,2017(23).[2]周文冠.浅谈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3).[3]王霞.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00196-00196.
第五篇: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思考。
1.教学要有“数学味”,从“生活化”到“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教师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有效提问,激励学生数学思考,引导学生探索学习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2.1问题少而精。教学中教师提问要抓住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知识的关键与本质,运用归纳、综合方法,尽可能设计容量大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繁琐、直白,提高学生思维的密度与效度,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2.2问题难易适度。就是指问题要切合学生实际。控制难度要考虑两个因素:一要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缺乏有意义的、本质的联系时,问题就显得太难了。二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都能解答。
3.有效组织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应该自始至终伴随着师生之间的交流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切不可忽视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法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是一个交流、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要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宽松和民主的环境,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切实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因此,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单一局面,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而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实现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时,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像抛绣球一样“抛”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你有办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吗?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小组合作试一试(合作、操作、探索)――说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交流)――用某某同学的办法小组合作再多测出几个不同的圆周长,做好记录(再合作、再操作、再交流)――你觉得每个圆的周长和它直径有关系吗?大胆说一说可能有什么关系?(设疑、交流)――通过观察和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与你想的一样吗?(自主探索后,进行交流)――最后归纳出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关系,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4.钻研教材,理解编者意图
深入钻研教材,首先要“入”教材,认识教材提供的素材是什么,主要的知识点和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提供的思路和教学方法是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出”教材,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每一个素材,或适当改变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想办法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要进行富有实效的教学设计,教师除了平时学习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外,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是课前与教材对话。能否领会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编者意图领会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小学数学教材《认识周长》的课文中,教科书提供的情景和思路是:一片树叶,用一段绳子将它围一周,然后展开,用直尺量出这片树叶的周长。但是教材中这段内容与前后知识并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思考编者的意图,把这个内容落实到位。
我正好听到了一位教师在教这节课时的处理方法,先让学生分别研究圆形、五角星形、长方形周长的测量方法,概括出“围、滚、量、算”等方法后,得出“对于不同的图形,测量周长时应该选择不同的方法”这一结论。然后出示一片树叶,提问:“对于一片树叶,用什么方法能够知道它的周长呢?”这时学生立刻分组,用线围一围,然后再拉直量一量,便得出树叶的周长。
我认为这样处理较好,先是从众多素材中认识、体会、感受、测量不同物体周长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选择上面的方法测量树叶的周长,体现了“实践―概括―运用”这一教学过程,通过适当改变教材呈现顺序,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