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众数教案

时间:2019-05-12 22:4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认识众数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认识众数教案》。

第一篇:认识众数教案

认识众数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统计中,我们已学过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或一般情况的统计量有哪些?生回忆回答(平均数和中位数)幻灯:复习铺垫。师:是啊,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同学们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好词佳句吧,今天能为大家展示一下吗?(能),我为大家带来了一组成语填空,谁来试一试?幻灯:成语填空。

这下面还有一个成语,你会吗?那应该填什么呢?(众),在这些成语中我们都填的是“众”字,那你知道“众”字在这些成语中的意思吗?(”众”表示大多数的意思),希望大家真的不负众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向大家展现你自身的风采。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将要学习跟统计有关的一些知识。(展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展示自学指导,生根据白板上的自学指导自学教材122--123页。

四、反馈释疑:

1、研究三位同学的方案,根据不同的方案找出所选的人数,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方案最合适(第三种),为什么?第三种方案真的最适合吗?那我们来对比研究一下。

2、对比数据,发现问题。

3、引出众数的意义,进行归纳总结。

五、尝试练习----(直接找出众数)

六、尝试提高

1、学生对数据进行排列,找出众数。

2、发现问题。

3、归纳: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占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七、反馈释疑(幻灯显示)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1、小组讨论(问题1、2)

2、抽学生起来说一说。(幻灯显示总结)

3、师归纳总结:

代表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但他们的使用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代表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这组数据的特点和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八、尝试练习二

1、判断题。

2、尝试计算,分析数据。

九、课堂总结

回忆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总结)

师:老师相信大家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一定会具体分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更多问题。

第二篇:众数教案

数学《众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初步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能解释平均数和众数的实际含义,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体会不同统计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平均数的对比,认识众数。

2、让学生参与统计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中理解众数。

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揭示数学中美的因素,也渗透了一组数据对称的数学美。

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区别,在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恰当的数据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生活实例引入 培养统计意识

1、情境引入如何去表示一个班同学的整体的身高。

2、情境引入如何去表现一个同学五次的成绩。

3、纳统计量的含义。以及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求法。

4、引入本课的主要内容统计。

二、结合生活情境 探究统计量(众数)

1、展现情境,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同学的身高为多少比较合适?、用哪个统计量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小组讨论

4、引导学生分析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5、你觉得合适吗?还有没有其它的数据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6、引导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我们在选这些同学参赛的时候为了使身高比较均匀我们一般不去考虑她们的身高平均水平,也不去考虑排在中间的是什么。我们只考虑出现的次数是多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众数。

7、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众数?

8、结合本题情境理解众数所代表的情况。

三、分析对比 感受众数的具体运用

1、出示情境:某一鞋店要根据一周销售情况确定下周进货量。

2、分析统计表中的数据。

3、应该更关注哪个统计量?为什么?

4、小组讨论。

5、汇报讨论结果。

6、最少卖几双三十七码的众数就会发生变化?

7、众数变成是多少?

8、出现了几个众数?那说明什么?

9、那么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为零吗?请举例说明。

四、在解决问题中体验 统计的运用 情境一

1、出示情境:根据甲乙二人的射击成绩决定由谁来参加决赛。

2、求出甲乙二人射击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小组讨论根据那组数据来确定由谁来参赛。

4、汇报讨论结果。

5、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这三组数据,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如果让乙去参赛,你会对他说什么? 情境二

1、出示去应聘的情境,并且提出问题。

2、观察工资表

3、那么你们认为在招聘中的这个1800元是从哪里来的吗?用这个数据来表示整体员工的收入合适吗?你认为多少钱能代表大多数员工的工资呢?为什么?

4、重新拟定招聘启示。

5、做一做:结合具体的情境判断选用那种统计量来解决问题。

五、总结归纳 形成知识

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很好,那么谁能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或者疑问?

第三篇:苏教版数学认识众数教案(xiexiebang推荐)

认识众数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79页例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及练习十六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初步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能解释众数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能在理解众数的过程中,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有关数据的特征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在统计中,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和可靠,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反映了这组数据的总体状况。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研究一种新的统计量:众数(板书:众数)

二、教学新课

1、出示表中的原始数据

(1)看一看:在做试验的9人中,发芽几粒的最多?有几人?(2)写一写:把9人的发芽粒数写成数列。

(3)算一算: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是多少?

(4)想一想:你认为在我们研究这批种子的发芽状况时用平均数14合适吗?为什么?

小结:这9个数据中,由于有两个数据明显偏小,拉低了平均数。因此用平均数来表示这批种子的发芽情况是不合适的。

(5)议一议:你认为用哪个数据来表示这批种子的发芽状况比较合适呢?为什么?

(6)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揭示众数的意义、求法和用途。(7)辨一辨:平均数和众数在这里的意义相同吗?各表示什么意义?

2、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求这组数据众数的思考过程

3、做“练一练”第2题。

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公园里有一群人在做游戏,(出示场景图:教师38岁,8个小朋友分别是7岁、6岁、6岁、6岁、6岁、9岁、6岁、6岁)

你认为用平均数还是用众数来表示这群人的年龄?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里的平均数是10岁,而场景图中没有1个人是10岁,大部分是小于10岁,发现用平均数并不能代表大多数数据的总体水平,所以用平均数来表示这群人年龄的总体情况不太合适。而这里出现最多的是6岁,所以用众数6来表示比较合适。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可以先让学生分别算出两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并具体解释求出的每一个众数和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哪组身高的众数更具有代表性”这一问题,并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同样个数的数据中,众数出现的次数越多,这个众数也就越具有代表性。

3、在一次数学竞赛中,20名学生的得分情况如下:70,70,80,100,60,80,80,70,90,50,80,80,70,90,80,70,90,60,80。在上面这组数据中,众数是多少?

4、一名射击运动员连续射靶10次,命中环数如下:9,8,8,9,10,9,8,8,7,1。在这一组数据中,众数是(),平均数是(),用()数来描述这位运动员的射击水平更合适些。

四、小结:这节课你又认识了什么统计量?你认为众数和平均数在表示一组数据整体特征方面有什么不同?

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第四篇:认识众数教学反思

认识众数教学反思

众数和中位数是新增加的内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统计量,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平均数是在一组数据内移多补少,假想各个数据变成同样多,用这时的数据代表一组数据的状态。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高的一个数,利用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表现整组数据的状况。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居最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利用中位数,也能描述整组数据的状况。平均数是小学数学的传统内容,有些时候,它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有些时候则不然。课程标准新增了众数、中位数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多认识一些统计量,初步了解对同样的数据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用合适的方法,才能比较客观地描述数据的特征,从而形成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认识众数,我认为需要达到这样几个目标:(1)让学生体会到众数产生的价值和需要;(2)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众数;(3)能根据实际情境判断选择哪种统计量分析这组数据比较合适,进一步体会众数的实际应用价值。整节课有这样几点做得较好:

1、注重从情境引入,制造冲突,让学生认识到以前所学的平均数的局限,再引入学习众数的概念,体验其优越性。

2、注重课外知识的补充,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众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注重联系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比较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客观地分析数据的特征,形成初步的数据分析能力。

总体来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没有问题的课总感觉也不是一节好课。学生真的对众数非常了解吗?真的能联系情境正确判断选择哪个统计量吗?例如众数的存在是因为一组数据中出现了极端数据,使平均数明显偏离中心。可是怎样来界定极端数据?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师应该对这点进行必要的指导。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生生争辩中将学习中的矛盾凸显出来,从而对平均数、众数有更深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五篇:教案 众数

2、中位数和众数

中位数和众数要求初浅的掌握,下学年可能要删掉。(1)与旧教材比较新增了中位数和众数这两个统计量,作为平均数的补充。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三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描述数据整体水平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大体是怎样水平,大多数是怎样的。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学生可以直接找出最中间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答其实际意义”这一目标作为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中位数和众数,怎样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问题中解释它们的实际意义,仅仅要求学生能够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不同数据特征就可以了。那应该如何选择呢?

(2)小学阶段主要学习习近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这三个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量。选择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三个量时,我们用得最多的是平均数。若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异常(特别大或特别小)时,我们常常选用中位数或众数。若一组数据中众数的频数比较大,并且与其他数据的频数相差较大时,我们一般选用众数。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在现实生活中,如鞋的生产、经销商多很重视根据调查的数据或经验,先判断普通人群中穿哪种尺码鞋的人比较多,然后安排生产与进货。这个生活中比较多的尺码就是数学中众数的原型。

(3)与旧教材不同的是统计与概率领域不再把统计的技能要求作为教学重点,而是把统计的意识、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放在首要位置,技能为意识服务,同样,中位数和众数这个教学内容中学会求中位数和众数的方法是次要的,也是简单的,如何运用中位数和众数这两个统计量来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本课重点,教学中还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具体情境中同一组数据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就有不同的解读方法,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方法,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以课本的例题为例,从经理的角度来看,用平均工资1000元来解读是合理的,从求职者的角度来看,用众数600元解读是合适的„„这之间没有绝对的错对概念。对于小学生而言,对“工资”具有一定的了解,但认识不深,所以很容易把超市员工“月工资水平”与这个超市“月平均工资”等同起来,很难产生学习中位数和众数的认知需求。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何选拔5个身高均匀队员组队参加比赛这个问题,效果也是较好的。有11个体操队员:128、131、136、149、150、151、152、152、157、159。平均数是147,学生能够很快发现152厘米的队员有3个,按152厘米与接近152厘米的五位同学“150,151,152,152,152”组成一个队,身高十分均匀,自然引出众数的概念;也有同学提出以151厘米的同学为标准,比它矮的、比它高的各取两位同学,“149,150,151,152,152”五位同学组成一个队身高也比较均匀,此时引出中位数的概念也很贴切。

八、实践与综合应用

问题:学习<数学与生活>这部分内容时,解决“怎样购买涂料最省钱”这个问题,教参中说运用上学期所学的租车的方法不简便,比较麻烦,计算结果也不太准确.请问老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大桶比小桶的便宜,所以要尽量买大桶的。大桶越多,价钱越便宜。购买时,不一定要使涂料的总重量正好等于题目要求的,可以多一点。

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下载认识众数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众数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众数的教案

    《众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2-12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

    六 《众数》 教案

    3 六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104页相关链接3个红点,自主练习1---6题,新课堂第92页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百分数、小数、分数互化......

    众数中位数教案

    宁阳县乡饮乡***学校教案 2013-2014学年上学期 数学 学科备课 设计人: 任教年级:六年级 任教班级: 第 周第 课时总第 课时 课题名称: 测试讲评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检测,了解自......

    中位数、众数教案

    中位数和众数 (黄冬梅)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特点,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的方法。 2、 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表......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

    中位数和众数教案 一、问题导入 师:知道这是谁吗?那她又是谁呢? 师:这马小跳和夏林果大学毕业以后,参加工作,有这样两则工厂的招聘广告,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看明白了吗?你们觉得进......

    众数与中位数教案

    一、教材分析 A、教材的地位与作用:①本节教材是初三代数第十四章统计初步第二节,它是上节平均数的延续。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描述的角......

    中位数与众数教案

    中位数与众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a.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 b.能根据所给信息求出相应的数据代表。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

    参加比赛 众数教案(精选5篇)

    《众数》教案设计 兰园小学 高勤琴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概率与统计”领域的内容。众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和平均数、中位数的基础上,根据《课标》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