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主题第一课《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主题第一课《诚实
守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诚实守信》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讲规则》的一个活动主题,是在学生认识规则重要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规则的进一步理解,并通过下一活动主题《贵在自律》加以强化,将其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内化为自我品性的修炼和提高。
教材首先阐明诚信是做人做事之根本,告诫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然后用古今两个诚信小故事说明诚信是一种美德,并通过小组交流自己所搜集的诚信故事,反思自己或他人的诚信行为及后果,使学生体会到讲诚信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激励学生言必信、行必果,懂得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会赢得大家的信任和尊重。以有关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为座右铭,时时提醒自己要做一个诚实守信之人。
本活动主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孩子在生活中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知道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这方面的能力会得到锻炼。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运用能力也会在本活动中得以提高;同时同学们也会获得规则---尤其是诚实守信不仅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而且对于我们的美好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等相关知识。
学情分析
通过《我们的约定》主题活动的学习,学生已经比较深入的明白规则在游戏、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懂得作为一名学生必须遵守规则。在过去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明白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这保证了孩子在上课时思想上的统一。但遵守规则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在他们的意识里还是比较模糊的。
另外四年级学生在思维和做事方面已趋向独立,对于搜集有关诚信方面的资料比较容易,有关身边的诚信故事也是唾手可得,但是由于年龄、知识方面的限制,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是很强,再加上社会上存在的种种反面教材(讲诚信反而受到欺骗)有可能对于目标的达成起到阻碍的作用。对此我想通过对诚信故事的交流,引导学生感悟到诚信的好处,不诚信的坏处,然后再反思自己的诚信行为,分析其内心感受,使学生明白其做一个诚信之人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讲故事、讨论、交流等活动,懂得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2.以诚信为做人的原则,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能力目标:
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的交流与合作。
知识目标:
知道诚实守信的基本含义,明白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
重点和难点
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知道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诚实守信之人。教学思路
本次的活动目标是通过同学们对诚信故事的阅读,和对身边诚信故事的讨论与研究,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激发同学们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据此在活动感悟过程中,我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思路,设计了五大活动:
(1)讲故事,导入活动主题:通过曾子杀猪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出新课,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什么是诚实守信,及诚实守信的好处和不诚实守信的坏处,同时,因其故事的久远性,使学生潜意识中感受到: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活动体验,深化感悟:通过孩子对古今中外及其身边、社会中的诚信故事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3)慧眼识诚信 :通过学生身边的案例,让学生来做小主人,评判事情的对与错,从而加深对诚实守信的理解。
(4)指导行动,与诚信同行:通过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是对上一评判环节的进一步深化,从而将诚实守信的原则深入到同学们的生活中,指导其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5)激发情感,展望未来:通过此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诚信的美好,使孩子们做诚信之人的欲望进一步升华。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有关诚信的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古今中外、身边、社会的诚实守信故事。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活动主题
(2)(此为导入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孩子比较熟悉的历史诚信故事,让孩子很快的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并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及诚实守信的的好处和坏处,使学生潜意识中感受到: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故事喻理法)师:出示曾子画像,简介曾子(出示课件:故事)请同学们谈谈看完故事的感受。
(引导孩子知道曾子是个诚信之人,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这样就会得到孩子的尊重和信任。曾子不杀猪,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孩子也会受言传身教的影响而不诚信。)小结:像曾子这样信守诺言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这节课我们一块交流诚实守信的话题。
(板书:诚实守信)
请同学们谈谈对诚信的理解。
二、活动体验,深化感悟
(本环节引导孩子通过对古今中外及其身边、社会中的诚信故事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以搜集、探讨、整理、汇报的方式为载体,充分体现生本课堂。)
1、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关于诚信的故事举不胜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诚信故事也是比比皆是,老师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有关诚信的故事,下面同学们小组内整理、交流,交流之前我们一块看看老师带来的温馨提示。(课件展示)
同学们就在组内分享你的故事,交流你的感受。一会儿选代表汇报。
小组同学讨论交流(老师深入组中参与讨论加以指导。)
小组选代表汇报,(汇报要求声音洪亮,语言清楚简洁,意思明确。)根据同学们的汇报情况给予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2、请同学们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诚信行为。
3、出示老师搜集的资料:诚信兄弟。(是对学生资料的提升和深入)
三、慧眼识诚信
(通过学生身边的案例,让学生来做小主人,评判事情的对与错,从而加深对诚实守信的理解。)
诚信就存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同学们能不能识别真正的诚信行为呢这几个同学面对诚信是这样做的,老师请你作一次小法官来断案。
投影出示案例:
四、指导行动,与诚信同行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是对上一评判环节的进一步深化,从而将诚实守信的原则深入到同学们的生活中,指导其怎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相信你已经练就了一双慧眼,去辨别你身边的诚信之人,可是老师还有一件事想请同学们帮忙:
投影出示课件《王婷的烦心事》。
请同学们说说王婷该怎么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五、激发情感,展望未来
(通过此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诚信的美好,使孩子们做诚信之人的欲望进一步升华。)
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诚信吧!
(播放音乐诗朗诵)结束语: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投影出示)
课后拓展:课下请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作成精美的卡片,以此提醒自己做诚信之人。
附板书设计
第二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第三课
呵护我们的身体
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材分析】
家长们平时忙于工作,很少顾及到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只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是四年级的孩子年龄还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对于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态,并没有清楚的认识。
而本单元“珍爱生命”的主线,分别从《美丽的生命》、《我们的生命》以及《呵护我们的身体》三个主题来呈现。在前面两个主题内容里,分别从珍爱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引入到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自然过渡到怎样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而言,“生命”这个宏大的话题,不易理解。而身体作为生命的载体,所以就主要从“呵护我们的身体”来呈现,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展现呵护身体的方式,便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怎样“呵护我们的身体”。至于其它更深层的话题,就有待于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中积累到更多生活经验时加以教育和体验。
【学情分析及方法策略】
根据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来看,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处于习俗水平,主要满足社会期望,渴望得到他人的赞成,避免遭到责备。可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社会、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同辈群体等的舆论与规范的影响,调动其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思考自己平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的表现,引出该怎么改进的问题。
就学习动机而言,外部动机占据着主导地位,内部学习动机还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因此,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奖赏、及时反馈、定期考察、适度竞争等方式,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使其学习动机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就学习兴趣而言,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比较感兴趣,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降低,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形象具体的事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多种感官观察、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对“呵护我们的身体”的认识。
就学习态度而言,四年级的孩子具有了参与比较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重视自己在集体中的舆论和评价作用,为此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和品质。因此,对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以加深对“保护身体”的认识。
就已有认知经验而言,学生已在前面的4个课时中学习了第一课《美丽的生命》以及第二课《我们的生命》。学生分别获得了对“植物、动物和人类一样都是生命,我们应该和他们成为朋友以及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而且生命只有一次”等的相关认识,为“呵护我们的身体”的这一认识提供了相关认知经验:生命只有一次,而身体是生命的载体,所以我们得好好呵护、爱惜我们的身体,那么,怎样呵护我们的身体呢? 【教学理念】 1.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并参与学生小组合作的探讨,了解学生情况,推动活动有序、有目的的进一步发展。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学生自由探究、自主研究、小组合作等的空间和时间。同时,允许差异性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色和思维创新以及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特点。
课时1——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良好行为习惯,能分辨生活中的陋习与好习惯。
2.初步认识“呵护身体”的正确做法,养成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重难点分析】
本课时要着重达到学生知道和了解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能够认识到自身的生活习惯,哪些是优点,哪些是还需要改进的。难点在于本课内容不是仅仅靠一节课就能完成的,还在于怎样克服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方法策略】
本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家校合作等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自由探讨、自己动手的机会空间。具体操作将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预期】
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教学也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因此,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要做好临时应变的准备,最终尽可能实现预期目标。【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自制关于不良生活的视频、收集与生活习惯及“卫生误区”相关的资料、PPT制作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上节课知道了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而身体作为生命的载体,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呵护我们的身体。但是,我们怎么才能很好的呵护我们的身体呢?下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看老师个大家准备的一个小短片吧!(教师播放关于不良生活习惯的视频,约5min)
(二)主题活动
1.对生活中现象的判断——小组合作
师:孩子们,视频里面那个孩子的做法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你们会那么做吗?那怎样才能呵护我们的身体呢?(板书:呵护我们的身体——良好的生活习惯)
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从你们的爸爸妈妈那里得到的资料,孩子们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来探讨一下这里面的现象是不是良好的,并说说你们得出结论的原因,好吗?(注: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引导。讨论环节大约5min)
预设: ①学生探讨出PPT上所呈现的现象哪些是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以及原因分析。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分享小组成果,列在教材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表格里。②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身是否有上述不良习惯,提问学生:该怎么改进?
(设计意图: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以“良好的生活习惯”来约束学生日常的生活习惯,反思自身,初步认识“通过日常的生活习惯这一外在的因素来呵护身体”。)
(注:此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对PPT上呈现的现象加以评论并说明判断原因及该怎么做,如暴饮暴食、不吃早餐、随地吐痰等。注意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做到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对过程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同时,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的这种做法也是对身体有伤害的,因而需要改进。过程约10min)
2.对卫生误区的展示——有奖竞答 师:孩子们刚才都很认真积极的参与了课堂,也讨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认识都是正确的呢?我们的认识会不会有一些误区呢?下面老师提出一些问题,看看哪些孩子能最先得出正确的结论,老师将给他们记一颗五角星。
预设: ①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出结果,简要的说明原因。教师则组织学生进行下一个现象的判断。②学生不能正确判断出结果,则教师简作出简要分析,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注:此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误区”,以及应该怎样做,如“用卫生纸擦拭餐具、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去掉后再吃”等等。在学生不能正确得出结论时,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要引导学生一起思考。同时,不要忘了奖励的承诺,板书所认识的“误区”。此环节约10min)
设计意图:
学生发现和认识生活中的“误区”后,注意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误入歧途”,减少外界带给身体的伤害,更好的呵护身体。
(三)小结活动——自制“口诀”
教师组织学生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学生自己编制健康生活的“口诀”。最后全班一起交流、分享、体会。简单板书。(约8min)
(四)延伸活动——课外活动
1.寻找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象
让学生观察周围人的生活习惯,指出应该向他们学习的一面和应该改进的一面。
2.收集生活中的“卫生误区”
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卫生误区”,课外时间和同学交流与分享。设计意图:
一是为了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自身的习惯是否良好,如果不足,该怎样改进。二是为了尽量避免孩子进入“误区”,从而更好的保护身体,健康成长。都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收集,理解更清晰,印象更深刻,体会更真实。(教师交待约2min)
课时2——锻炼与心态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一些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2.在认识“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的基础上,爱惜自己的身体,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形成乐观向上的态度。【重难点分析】
本课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建立“坚持锻炼”的认识,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难点在于要贯穿于这些思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怎样保持“良好的心态”。体会到生命的美好,健康快乐成长。【方法策略】
本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树立榜样、角色扮演以及家校合作等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自由探讨机会空间。具体操作将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预期】
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教学也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因此,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要做好临时应变的准备,最终尽可能实现预期目标。【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收集与锻炼和心态相关的资料、PPT制作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以及“卫生误区”,这些都是从外界来预防的,从外界来避免外界对我们的身体造成的伤害。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从“内在”,也就是从增强我们自身身体的抵抗力来做呢?板书:呵护我们的身体——锻炼与心态
(二)主题活动
1.坚持锻炼——树立榜样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可通过“锻炼”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预设: ①学生认识到“锻炼”对于保护身体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自身的抵抗力。②学生不能提出“锻炼”一词,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得出“锻炼”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经常参加的锻炼活动、喜欢的锻炼活动、不喜欢的锻炼活动以及应该多参加的锻炼活动。将这些信息填在教材的表格中,以便于今后的对比,看看有些什么变化和进步。(此环节约5min)
树立学生同辈群体的“榜样作用”,让“榜样学生”分享在锻炼中的体会以及锻炼后的感受,以感染和影响其他的学生,达到让学生认识自身在“锻炼”方面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尤其是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坚持锻炼”的必要性。(注:对于“榜样学生”的挑选的前提是教师深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喜好,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此环节约10min)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同辈群体的日常“锻炼”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锻炼活动”,并且能够通过学生同辈群体的“榜样作用”促使其他学生“坚持锻炼”,认识到“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就必须坚持锻炼”。2.积极心态——角色扮演
师:好了,刚才我们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来认识了“怎样呵护我们的身体”,那么,如果我们遇到了不高兴的事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预设: ①学生在遇到不高兴的事的时候,会通过向朋友、老师、父母等求助,以缓解内心的不愉快,或者通过运动、吃东西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来缓解。②学生在遇到不高兴的事的时候,没有办法缓解而闷闷不乐。
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临时准备一出小短剧,以“假如我不高兴的时候”为主题,分别展现用不同的方法来缓解不高兴的情绪的办法,以感染其他的学生。使其他的学生认识缓解情绪的办法,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每天都过得开心。
(注: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合作中去,了解不同小组缓解情绪的办法,尽可能多的展示不同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可选的方法,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最终达到预想的效果。此环节约15min)
(三)小结活动——小组总结
教师组织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主要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总结的方式进行,即学生通过简洁、形象、生动的语言总结“坚持锻炼”和“保持良好的心态”。最后在班上交流和分享。(此环节约10min)如:
好身体,良好习惯少不了,坚持锻炼是关键,积极心态也重要。饭前便后要洗手,食物洗净才敢吃。细嚼慢咽身体健,暴饮暴食进医院。水果蔬菜营养好,大鱼大肉受不了。早睡早起精神棒,睡前别忘把牙刷。锻炼锻炼更强健,快乐成长真幸福。„„
(四)延伸活动——课外活动、家庭活动 1.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
在班上呼吁“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学生之间相互促进。2.制作健康生活表——张贴栏奖励有进步的学生
制作关于健康生活的表格,张贴在张贴栏,学生每周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表格上的内容,再根据家长的反馈意见,看看学生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还需要努力改进的。每周进步了多少,进步的学生得到五角星的奖励。
设计意图:
通过对周围同学的比较,促进学生也积极参与到锻炼当中去,并且坚持下去。同时,在张贴栏公开良好的生活习惯,促使每个学生按照上面的习惯要求自己,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从而会积极努力的去做好,慢慢的养成良好的习惯。
(注:本课时的内容不是只靠在课堂上就能完成的,还要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始终,并且需要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不仅为让学生了解“呵护身体”的办法,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
【设计反思】
在完成“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第三课呵护我们的身体”的教学设计过程后,对于设计的原创性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来体现:
1.对于设计思路
本着“家校合作”的思想,设计和制作了针对家长关于孩子日常生活习惯的问卷调查,在促进家校合作的同时,更好的了解了学生的生活习惯,也为课堂的教学提供了贴近生活实际的资源,更易于学生认同和理解。这也算是本设计原创性最明显的体现吧。
2.对于教材
对于教材而言,其实很矛盾。一方面,教材提供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又不想拘泥于教材,总想着要所谓的“突破”教材上的一般模式,有一点“创新”,但又总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而“突破”不了教材,到最后反而弄得一塌糊涂。在“创新”与“一般”之间找不到一个平衡点。
3.对于教学目标的预设与实际效果 希望能够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良好习惯以达到呵护身体的目的。但这不是一堂课所能完成的,而是长久的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因而设计了相应的延伸活动,但考虑实际情况:学生每天真的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吗?理想总是美好的。
4.对教学环节
本着“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及“学生主体”的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但是,这个“度”的问题,该怎么把握呢?很担心课堂一旦“放”开了,就“收”不回来了。
总之,很多问题都很疑惑,在“理想”与“现实”、“创新”与“一般”、“开放”与“封闭”之间,不知道怎样去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但在这这个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还是希望能还给学生最大的自主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愿孩子们都能真正的健康、快乐成长!
附:孩子生活习惯的调查研究
尊敬的家长:
您好!我是您孩子的老师,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分辨生活中的陋习与好习惯,爱惜自己的身体,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也需要家长的配合,您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我只是对您提供的信息做统计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的家校合作,促进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对您提供的信息只用作统计分析和研究,保证对您的回答以予保密,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余,抽出时间配合这次调查!1.您的孩子有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吗?
A每次都是
B有时候是
C偶尔是
D从来不 2.您的孩子会在吃东西之前把食物洗干净的习惯吗? A每次都是
B有时候会
C偶尔会
D从来不 3.您的孩子会经常不吃早餐吗?
A几乎不吃
B有时候不吃
C偶尔不吃
D都会吃 4.您的孩子会暴饮暴食吗? A经常
B有时候
C偶尔
D从不 5.您的孩子吃饭时会狼吞虎咽吗?
A经常是
B有时候是
C偶尔是
D从来不 6.您的孩子睡前刷牙吗?
A经常是
B有时候是
C偶尔是
D从来不 7.您的孩子喜欢吃油炸等快餐食品吗?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您的孩子喜欢大鱼大肉吗?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8.您的孩子会浪费粮食么?
A经常会
B有时候会
C偶尔会
D从不 9.您的孩子有叠被子的习惯吗?
A经常会
B有时候会
C偶尔会
D从不 10.您的孩子会因为好看的电视节目而睡得很晚吗? A经常会
B有时候会
C偶尔会
D从不 11.您的孩子有随地吐痰的现象吗? A经常会
B有时候会
C偶尔会
D从不 12.您的孩子参加锻炼吗?
A经常会
B有时候会
C偶尔会
D从不 13.您的孩子会经常恼怒或者闷闷不乐吗? A经常会
B有时候会
C偶尔会
D从不 问卷完毕,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第三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珍爱生命
第一课 美丽的生命
福安小学
高业斌
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从小保护动植物生命的习惯。
2、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4、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了你们班的同学,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生答)想看看它们吗?跟我来!(课件展示)动植物的画面。认识他就大声的说出来。(意图:通过对话沟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本节知识产生兴趣。)
(二)、体会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看了这个,你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
它们是多么可爱呀,生长在大自然中,充满了活力,让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鬼脸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生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再看一看我们班的同学,每个同学的身体长得多棒呀!(意图:通过观察使学生联系到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更加知道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同时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及表达能力。)
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同学们也在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课件: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师解说: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它。
3、问:小草会生长,大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
鸡妈妈会生宝宝,马妈妈会生宝宝,还有什么会生宝宝?(学生交流)
4、对,(课件展示):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板书:生命
5、许许多多的生命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瞧,我从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爱;今天,我在咱们的校园里看到了一棵大树正在生长,这也就是看到了大树的生命。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的生命?(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实践和体会。)(意图:通过交流及课件的出示和观察,使学生在生活当中不只是人有生命,动植物都有生命,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体验、感悟生命的美丽。
1、过渡:我们感受到动物、植物不仅有生命,而且生命是美丽的。(板书:美丽的)
2、(师出示一盆鲜艳、美丽的花),老师也养了两盆花,你看到它美丽的生命了吗?(生回答)
我精心的照顾她,它就用鲜艳的颜色、各种的姿态来展示出它们生命的美丽,给我带来了快乐!
3、师出示一盆植物(芦荟),我还养了一盆芦荟,你能发现它的生命吗?(生答)芦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衣,但它也给我带来了快乐。你能猜猜为什么吗?(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像芦荟这样的植物、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却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做很多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我们的校园才像花园一样,我们的地球才多姿多彩,才充满了活力。(意图:让学生知道生命的重要性,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美丽。)
4、你像认识一样照顾过植物、动物吗?(问:你的心情怎样?)(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实践体验)那它们知道你在关心爱护它们吗?(交流)
5、对呀,动植物是有感情的。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所有的生命只要在我们的关爱下, 它们就会生长得越来越美丽,活得越来越快乐。
6、动植物不仅有感情,还和我们同学一样,白天争开眼睛,看看美丽的世界。晚上,同学们睡觉了,牵牛花也睡觉了。(让学生体会动植物的感觉)
7、展示:你看,有的动物还很聪明,能用独特的方式保护自己。(师做简单讲解)。
过渡:每一种动植物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都用独特的方式把自己生命的美丽展现出来;而且它们还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交流。
我们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你知道小动物怎样说话吗?瞧:小猪、小鸟它们可能会说什么呢?(想像、交流)
8、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小客人,我先请出小白兔,想和他说说话吗?(展示各种小动物)把小动物分到各组去,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和它们亲密接触。
(四)总结:
老师希望同学们播下的种子,在你们的关心、爱护下早点生根、发芽,早日开出艳丽的花朵,接出果实,展现出它美丽的生命。(意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从中感觉到我们做为人要关心爱护每一个生命,让学生们更珍惜自己的生命。)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家长们平时忙于工作,很少顾及到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只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是四年级的孩子年龄还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对于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态,并没有清楚的认识。
本单元“珍爱生命”的主线,分别从《美丽的生命》、《我们的生命》以及《呵护我们的身体》三个主题来呈现。在前面两个主题内容里,分别从珍爱自然界的各种生命引入到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自然过渡到怎样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而言,“生命”这个宏大的话题,不易理解。而身体作为生命的载体,所以就主要从“呵护我们的身体”来呈现,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展现呵护身体的方式,便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怎样“呵护我们的身体”。至于其它更深层的话题,就有待于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中积累到更多生活经验时加以教育和体验。
第五篇: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学年第一学期 一年级思品备课
单位: 责任人: 时间:
全册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4个单元,根据小学一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适应小学生活的基本需要出发,按主题单元设计内容。在单元的编排和组织上,遵循儿童生活自身的逻辑,从儿童生活出发,以时间推进过程中儿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逻辑”为线索,选择指导的重心,设计主题单元,这个单元覆盖了学校、家庭、社区等儿童主要生活的空间,在教学主题上分别侧重新课标所确立的生活的四个维度:健康安全、愉快积极、负责任有爱心和动脑筋有创意,并同时进行其他生活主题教育。
儿童刚入学,对学校陌生的环境既充满新鲜与好奇,也不免有一些担忧、不安,甚至惶恐,所以教材设计的第一单元“我上学了”诣在配合小学生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有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其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发现小学生活充满无限乐趣,感受生活的多姿色彩;第二单元“祖国妈妈,我爱你”两个主题,让学生感受国庆活动的热烈;表现对祖国,对国旗、国徽的尊敬。第三单元 “我的一天”5个主题,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第四单元 “寒冷的冬天”5个主题,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常识掌握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乐于参加有意义的(节日)活动,能以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
二、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有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变,使其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发现小学生活充满无限乐趣,感受生活的多姿色彩;
2、让学生感受国庆活动的热烈;表现对祖国,对国旗、国徽的尊敬。
3、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4、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常识掌握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乐于参加有意义的(节日)活动,能以自己的方式爱亲敬长。
三、教学内容
1、我上学了
2、祖国妈妈,我爱你
3、我的一天
4、寒冷的冬天
四、课时安排 计划28课时
第一单元:我上学了
(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喜欢上学。
2、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学习利用学校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遵守学校的常规,知道要讲礼貌,守秩序。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其适应校园生活,为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教学难点:
让小学生逐步适应在新环境下的新生活、了解学校的生活规则与纪律。
教学时间:八课时
第一课时 主题:上学去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帮助下,和天下们一起分享自己第一天上学的感受。探究过程:
一、组织教学:今天小朋友们就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上了一年级有什么感受?谁能说给大家听?(请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品德与生活,你喜欢吗?哪位小朋友愿意好好学习?希望大家都能当一个很棒的小学生。
二、看图学习课文
第一幅图:一小男孩伸着双手,兴奋地说:“我上学了!”笑脸上洋溢着自豪、自信和对学校生活的憧憬。小男孩为什么高兴呢?(启发学生大胆地说,寻找和体验上学的快乐)
第二幅图:一个小男孩走在上学的路上。小男孩高兴地走着,小狗也在跟着他一起高兴。上学了心情怎么样?(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上学第一天的感受和家人对自己的希望,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多加鼓励)
三、学习儿歌
1、老师先范读一遍儿歌《上学》
再见,幼儿园!
再见,亲爱的老师!
从现在起,我就要上小学一年级。
休息吧,小汽车!
休息吧,小飞机!
背着妈妈买的书包,带着爸爸送的铅笔,我向学校走去。
“爸爸、妈妈再见!
等我放学回来,给您俩带来学校的好消息。”
坐在安静的教室里,我不贪玩,不淘气。
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做各科练习。
老师说:“学习可不像吃蛋糕。
一定得刻苦努力!”
2、逐字逐句教给学生说。
3、给学生讲解《上学》的含义,使学生明白,上学了就要好好学习,不能像在幼儿园一样贪玩,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四、评比激励
今天是你们上学的第一节课,同学们学得都很好,上学了你有什么想法?你觉得学习快乐吗?(奖励说得好的小学生)
五、课外延伸:回家向爸爸妈妈讲一讲自己上学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主题:我背上了新书包
教学目标:体会角色的变化,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探究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一起学习品德与生活了,你高兴吗?
二、看图学习课文
第三幅图:“育才小学”校门口,有老师在热情地迎接三三两两走进校门口的新同学,与他们交谈,为他们领路。旁边两个同学正在和老师打招呼,还有一个低年级女孩子正在和送她的妈妈告别。一个小男孩站在校门外不远处,看着这一切。师生问好。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引导学生说话,上学见到老师要主动行礼、问好,克服儿童在新环境中胆怯、不敢与人交流的心理,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同学)第四幅图:教室里老师在发新书,同学们应当在看书,有的在互相交流着,有的往书包里放书、整理,有的拿着新书放到鼻子边闻着同学们个个都显得很高兴。这幅图反映了新的学校生活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领新书。同时,通过让学生体会领新书的心情,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怎样爱护是呢?(激发学生说一说用自己的办法爱护好书,从而养成爱护书的好习惯。)
三、讲故事《两生学棋》,明道理。
1、老师讲故事
从前,有个很著名的棋手,姓秋。因为他下棋有名,有两个学生山门跟他学棋。
这两个学生跟秋老师学下棋,表现可大不一样。
一个在学棋的时候,总是认真地天老师讲解,把下棋的要领牢牢地记在心里,并且认真地思考。
另一个呢?在学棋的时候,虽然表面上在天老师将,眼睛也看着棋盘,可是心里却想着一些下棋以外的事情。他一会儿想到天空有一群大雁飞过,还好象天到了雁的叫声;一会儿想着拉开弓射中几只飞在空中的大雁。至于老师将的下棋的道理,他一点儿也没有记住。
因为学习态度不同,一个专心,另一个不专心,所以两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大不一样。那个专心学习的学生,很快就学会下棋了,不久也成了高水平的棋手;而那个不认真听讲、老想着射大雁的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白白地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2、听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话要说?(对有自己独立见解的学生要大力表扬,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评比激励
我们来评一评,在课堂上谁表现最好,并说出理由。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
五、课外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人认真学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第三课时
主题: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美好憧憬。探究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刚才叮铃铃、叮铃铃,什么响了?听到了上课铃声,我们该怎么做呢?
二、看图学习课文
第五幅图:班级牌、课程表。旨在引导学生去熟悉自己的第一学习环境。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寻找、发现小学生活与以前生活的不同,并以骄傲和愉悦的心情面对新的变化。)
第六幅图:学生用水果做的课程表。既可激发学生对课程表的兴趣,明白课程表在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又可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三、讲故事,明道理
1、老师讲《要守秩序》
下课了,小朋友们到校园里去玩。小辉跑得最快,他第一个跑到滑梯旁,爬上高高的滑梯,滑下去。这时,滑梯旁已经有很多小朋友排好了队。小辉挤过去,又要爬滑梯,小朋友们叫起来,:“请不要抢先!”明明对小辉说:“小辉,请排好队吧!”小辉不肯,硬要挤上去,明明阻拦着,不让他上,两个人争起来了。一个天同学跑去告诉了老师。
老师走过来,明明和小辉都松开了手。“老师,小辉不排队,要抢着玩。”
“老师,小辉不守秩序,又不讲理。”
同学们纷纷向老师报告。
小辉也向老师说:“他们不让我玩,他们才不讲理呢!”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老师说:“大家回去上课吧!小辉下课来找我。”
下课了,小辉来找老师。老师说:“小辉,刚才玩得愉快吧?”小辉低着头说:“一点也不愉快。我不守秩序,大家都玩得不愉快。”老师说:“你现在认识了错误,改正了就是好孩子。好了,去玩吧!”
小辉走到校园里,滑梯旁有很多小朋友,他连忙排在最后。大家一个跟着一个地滑下去,玩得真高兴。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话要说?(对学生的发言充分予以肯定,特别是有创意的发言)
四、课堂评比,激励学习积极性
这堂课,谁的表现最好?你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五、课外延伸
把今天学习的故事,回家讲给家长听,听一听家长对自己学习的要求。
板书设计: 上学去
心情:高兴 我上学了 在校:有礼貌
书本:保护好
第四课时 主题:我们的校园生活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憧憬学校生活,体验愉悦情绪。教学准备:录音机、《幸福拍手歌》磁带,指导每个学生做好两张心情卡,学生学校生活的图片 探究过程:
一、谈话导入,游戏激情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加入同乐小学这个大家庭,我是你们的高老师,首先我想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击鼓传花说名字”。下面老师放音乐,同学们在音乐声中把这朵花儿传下去,音乐一停,花儿落在哪个同学的手里,就请他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自己的名字,好吗?(游戏开始)
二、学校生活真有趣
刚才在游戏中,我认识了好多同学,以后咱们就是朋友了!下面,我想请同学做一件十分有趣的事,说出你看到的大哥哥、大姐姐在干什么:
展示:唱歌、跳舞、看故事书、画画、跑步、跳皮筋的画面,请学生说出画面的内容。
平时,你最爱干什么呢?请你悄悄告诉你身边的朋友,再告诉大家。然后请聪明的孩子找一找:你能从学校生活中找到它吗?它在哪里呢?(请学生畅所欲言)
小结:同学们真棒!我们最喜欢的事情原来学校里都有呢!同学们,你们高兴吗?
小明也和大家一样高兴,他在欢呼“我上学了!”5 认为们也来快乐地欢呼吧!
三、我多快乐
1、上学了,小明心情可好了。看他多高兴啊!大家猜一猜,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2、有的小朋友会和小明一样高兴,可有的小朋友也会遇到烦恼。请从桌上的心情脸谱中找一个贴在你的胸前,然后跟我们说一说,你为什么很快乐,或者你为什么不开心。
3、接下来,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4、来,我今天也快乐极了,我想唱歌,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好吗?(师生互动唱《快乐拍手歌》)
四、活动总结
1、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学校里的生活,那么,上学了,你最想干什么?
2、请同学们一齐大声告诉我,今天我们学的课——品德与生活,你们学习得快乐吗?
五、活动延伸
1、画一画:把你上学最想干的事画一画。
2、夸一夸:回家向爸爸妈妈夸一夸自己这一天做得好
第五课时 主题:看看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探究过程:
一、看图学习课文内容
1、大哥哥带着几个小朋友参观校门边的传达室。让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的工作人员,了解这些工作人员在学校里的作用,懂得尊重,学会感谢。“传达室的爷爷是干什么的?”(了解传达室的职能,知道怎样利用传达室的功能来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2、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安静地写字。几个小朋友在窗外看,其中一个做了一个“嘘”的动作,并发出感叹“好安静哦”(使学生了解他们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学习时需要安静的环境,让学生学习大哥哥、大姐姐,同时也提示学生要有秩序地进行活动,遵守活动的规则和纪律,不影响和打扰别人。)
3、队室里,戴着红领巾发辅导员面对队旗,带领几个小朋友在一旁看,其中一个小朋友发出感叹:“我也想带红领巾”(以次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加入少先队的愿望)
二、学习儿歌《上课铃声响》
1、老师教学生一句一句地学
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
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乱晃。
不做小动作,专心来听讲。
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
2、学生跟着老师学习儿歌。
3、学习自己练习说儿歌。
4、指名学生在讲桌前大胆地说儿歌,对学生进行大胆发言的鼓励。
四、进行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比较好,特别是学习儿歌的时候,很专心。希望你们在课后多多练习,把儿歌说熟练。
五、课外延伸:
把在课堂上学习的儿歌,回家说给家长听。
第六课时
主题:新朋友 新伙伴 教学目标:
1、熟悉老师和同学。
2、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3、表现对老师与同学的喜爱,锻炼口头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与人交际的基本技能以及自我介绍时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录音机、实物投影机,《找朋友》、《我们都是好朋友》、《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歌曲。
学生准备:
1、学生在家中由父母指导自己制作“小名片”,将姓名、住址、电话、爱好等写在上面,可以用笔画,但是前提是必须自己亲手制作。
2、在家中准备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上课时进行展示。
3、自己制作的作品。
4、准备上课自我介绍的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用小兔贝贝为主题人物放投影,背景音乐为《你的名字叫什么》,学生根据音乐演唱歌曲并按歌曲内容说出自己的名字,进行边表演边唱。
二、熟悉本校的老师。让学生说出每一张投影片中的老师的姓氏以及所任学科,学生不知道的老师介绍。
三、学生活动。
活动一:做《找朋友》的游戏。(这是贯穿本节课始终的一条线)
1、任课老师做自我介绍。(用自己的照片)并进行才艺展示。(这是为学生自我介绍和自我展示起到示范作用,介绍时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主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
2、由老师第一个进行“找朋友”,找到的“朋友”再进行自我介绍和自我展示。依次往下顺延。(学生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胆怯、害羞的表现,教师要多加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学生的自我展示,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活动二:同学之间怎样相处?
结合课本18页,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活动三:画画你的好朋友,请他签个名。完成后,请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最后用《我们都是好朋友》作为本节课的结束,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交换自己制作的“小名片”,而后,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总结,大家同唱歌曲结束本节课的内容。
教后反思:
整节课的教学活动是以《找朋友》的游戏为主线,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使学生在“玩儿”中就进行了知识的学习,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体现了新理念。儿童歌曲恰当的运用,使本课的重点更加清晰易懂。
第七课时
主题:校园铃声 教学目标:
1、知道上课铃声响了以后该做些什么,下课铃声响了以后该做些什么
2、能合理安排课间活动内容,知道课间该做哪些有益的活动。
3、初步懂得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的重要性,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规则意识。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提前让学生找一找、看一看课间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在做什么?
2、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器材、课间不同安排的图片(游戏、上厕所、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具、饮水)小兔贝贝奖章、毽子、跳绳、皮球。
教学设计:
一、上课铃响后怎么做?
结合课本22页、23页组织学生讨论: 1.上课铃声响了以后,知道怎么做吗?
2. 课堂上,大家都想发言,怎么办?
3. 别人发言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二、下课铃响后怎么做?
1.出示课间不同安排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下课铃声响了以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课间好?在课间活动时应该注意什么?(1)学生进行讨论、汇报结果。除了这四种还会做哪些活动?(鼓励学生的个性思维)。
(2)老师小结:下课后不管先做什么,只要将时间安排好,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就行了。但不要等到快上课时才想起来上厕所。
三、放学铃响了,应该怎么做?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你的东西收拾好了吗?怎么做?(2)不认识的人接你回家,你该怎么做?(3)怎样过马路?
(4)回家的路上要注意什么?
2、结合课本的图,讨论总结。
四、在《哦,十分钟》的音乐伴奏和相应课件的播放下,几个学生在前进行活动,其他同学拍手进行附和,老师总结:真心希望大家能拥有一个愉快的课间十分钟!让我们共同期待那愉快的十分钟吧!老师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开火车”的游戏,将学生带出教室加入课间活动的队伍中。
教后反思:(本课实际教学3课时)
教学内容能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的说教;最重要的一点是活动性较强,通过学生亲自体验,得到正确行为的道德培养。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另外,短小精悍的有目的的歌曲的溶入,给这节课增色不少。但在讲这节课时,由于“规则”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问题,在任何活动时,老师要加以引导。再有就是同学求异思维应多加鼓励,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