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2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第一篇: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2.知道一些防火和自救的常识,使学生学会自护自救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开放讲台逐步深入地探索与燃烧相关联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自主选择、逐级探究、细致分析、不断整合,构建递进式知识体系的科学探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开放讲台,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通过高楼失火的情景模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通过燃烧还受其它因素的制约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学无止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

1.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2.科学探究过程中提出合理问题及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化学实验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图片】播放有关燃烧的图片

【引入】燃烧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也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人们一直都想方设法控制住火,让它向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燃烧和灭火 活动2【活动】复习旧知

【播放幻灯片】

回忆镁、碳、硫、铁物质燃烧的现象

总结:燃烧的特征---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总结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活动3【活动】

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及所观看的视频猜一猜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思考,讨论、猜测 1.需要有可燃物 2.需要和氧气或空气接触 3.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活动4【讲授】动手实验

教师出示已设计好的三组对比实验方案,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1.将木条和小石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 2.点燃两根蜡烛,其中一根扣上小烧杯 3.将木条和木炭放在酒精灯上点燃

动手实验,讨论,汇报 实验1.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实验2.证明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实验3.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活动5【练习】

【播放幻灯片】

铜片上的白磷、红磷、水中的白磷的实验呢请同学分析 提问:如何让水中的白磷燃烧

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及理由,得出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的结论

活动6【讲授】

【播放幻灯片】

铜片上的白磷、红磷、水中的白磷的实验呢请同学分析 提问:如何让水中的白磷燃烧

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及理由,得出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的结论

【板书】 •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活动7【讲授】

据以上练习可总结

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时,燃烧条件现象才能发生少任一条件燃烧就不能发生。【提问】如何灭火?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总结】 灭火原理 【板书】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空气)3.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活动8【测试】

【练习】演示实验 如何使一支燃烧的蜡烛熄灭 1.倒扣一支烧杯 2.嘴吹气

学生分析理由并解释

安全教育: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及自救 【观看】学生火灾逃生方法

设计说明

本节课引导学生从生产、生活的实际现象入手,由学生提出探究目的、方案,并用查资料、讨论和实验验证,得出了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进而迁移到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在本节课中,学生的自主活动较为充分,参与面广(人人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的积极性高,学生的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一次次被激发,又一次次被展示,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课堂效益高。本节课的另一个特点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现象等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讲台、实物、图片及实验等各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

第二篇: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1

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1)

一、教学设计思路:

利用活动元教学原理,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并充分利用展台、实物、图片、实验以及Flash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目的。

具体思路为: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分组实验,讨论与交流,初步悟出燃烧的条件──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在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讨论与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观看图片以及Flash课件,了解家庭火灾时的一般灭火方法以及如何从火场中逃生的技巧──演示灭火器原理以及面粉爆炸实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常见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常见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教案

题 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②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③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

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

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②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重点

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难点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方法

利用活动元教学原理,设计一些活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仪器、药品

学生分组:小蜡烛(2支)、水、镊子、酒精灯、烧杯、棉花、小石子、小木条、滤纸、小刀、抽滤瓶、试管、灭火器。

教师演示:白磷、红磷、碳酸钠(固体、浓溶液)、盐酸(1:

4、浓)、导管、烧杯(500 mL1只、1 000mL3只)、铜板、吸耳球、酒精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联想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并思考老师的提问。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参与小组活动并指导学生实验,宏观了解学生的实验进展。

2、与同学一起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3、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初步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活动与探究一:

1、分组实验(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的火

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

2、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1)(2)(3)

3、交流与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物质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

4、活动小结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1、通过简单的实验,从活动中思考并悟出燃烧的条件。

2、培养学生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1、教师演示实验

(1)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2、引导并组织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得出什么是燃烧的现象,进一步得出燃烧的条件

活动与探究二:[约10 min]

1、观察实验现象(实物投影)

2、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

(4)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活动小结:(板书)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此实验对空气的污染较严重,所以老师演示给学生观察,目的在于进一步根据实验现象并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由不同的实验事实再次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严谨的思维方式,了解对比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1、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

2、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从而得出灭火的原理或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并对每个问题进行小结。

4、幻灯片播放让“家庭远离火灾”(科普资料)及Flash演示“火场逃生方法”活动与探究三:[约15 min]

1、讨论与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过灭火的经验吗?谈谈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

2、组实验:如图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3、讨论与交流

(1)你如何熄灭蜡烛?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

4、观看幻灯片及Flash动画资料并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入手,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在通过一组简单的实验,进一步分析得出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

通过讨论并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措施,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关系,突破难点。

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演示灭火器原理活动与探究四: [约4 min]

阅读教材(P127)与交流:

几种常见的灭火器原理和使用范围让学生初步了解灭火器的原理以及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教师演示:实验7-2:面粉爆炸实验活动与探究五: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约5 min]

1、观察实验现象

2、学生阅读P128-129内容。

3、讨论与交流:了解生活中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让学生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课后拓展与实践

1、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或自救措施)。

2、作业:课本P131习题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火灾的安全防范意识。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三、对两个演示实验的反思与评价

1、实验改进:

此实验装置可将导管改为一个倒置的漏斗罩住白磷,通入氧气可用洗耳球向里面鼓入空气代替,效果不错,且简单易行。但要注意不要将水吸入洗耳球。

2、面粉爆炸的演示实验不易成功,我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面粉太潮湿

②里面的蜡烛易熄灭

③随着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里面的氧气不足以使面粉爆炸。所以我认为此实验有待改进。

第三篇:课题1、燃烧和灭火

永登县苦水中学导学案

学科:化学主备人:辛世荣审核人:徐大彤

九年级化学

九年级化学

第四篇:课题1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范文

课题1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参与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设计方案、评价反思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2)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渗透“事物具有两面性”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重点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学生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讲、议结合。

四、教学用具:仪器:蒸发皿、烧杯、薄铜片(或铝片)、小刀、玻璃片、镊子、火柴、试管、课件和多媒体设备。药品:酒精、凉水、蜡烛、白磷、红磷、热水(60 ℃以上)、氧气。

五、教学过程

【引入热点,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点燃仪式。

引题: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奥运会开幕式成为其中一个万众瞩目的焦点,作为开幕式中最为精彩的一个环节----“奥运圣火”点燃仪式成为重中之重。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燃烧与灭火”。

【板书】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观看联想】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组燃烧的情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

【活动探究,求索知新】

讲解:借助幻灯片展示火的起源、应用,指出火是一种燃烧现象,是最早被人类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指出燃烧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有关燃烧的概念,建立燃烧的定义。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你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刚才观察的几组燃烧情况,思考燃烧特征是什么?并尝试自己给燃烧下一个定义吗?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小结】

归纳:燃烧的定义、特征 【板书】

1.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2.特征:发光、发热、化学反应 【组织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燃烧的利与弊。

【提出问题】燃烧有造福人类的一面,要利用燃烧,我们就要研究燃烧的条件。【组织猜想】 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对燃烧的条件作出猜想; 学生热烈讨论,并作出猜想

【设置悬念,布置任务】

师:你们的猜想你否正确呢?我们的假设需要利用实验来验证它是否成立。我们一起来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

【制定方案,设计实验】

教师活动:利用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方案的讨论。师生互动,交流讨论,评价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去研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肃认真,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分组实验,观察感知】

布置任务:教师根据师生共同制定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动手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四人一组)】

(1)用坩埚钳或镊子夹取分别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实验现象。

(2)将一个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3)取一张纸和一小块木板,分别用火柴点燃,观察现象

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活动中体验,在尝试中感悟,从而激发同学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总结交流,得出结论】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交流实验结果,并对每一个实验展开讨论,形成正确的认识。交流讨论: 思考并回答:

实验1结论:燃烧与物质本身有关,物质必须有可燃性才能燃烧。实验2结论: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

实验3结论:可燃物的燃烧必须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修正——得出结论。并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处理能力。

【改进实验,深入探索】

提问:燃烧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否缺一不可?让我们来用实验验证。教师演示实验。实验完成以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在水中的白磷不会燃烧?而在铜片上的白磷却燃烧起来了?同样在铜片上,红磷为什么没有燃烧?

学生思考回答:

(1)水中的白磷无法燃烧是因为缺少助燃物(氧气)。

(2)铜板上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铜板的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3)铜板上的白磷燃烧是因为同时满足了燃烧所需要三个条件。【小结并板书】 燃烧条件:(1)可燃物

(2)助燃物(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可燃物的着火点)【强调】

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可燃物才能燃烧

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用新掌握的知识点去解释实验现象。既是对燃烧条件这一知识点的巩固,又使学生对于燃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过渡】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燃烧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人们也会因为用火不当和失控而引起遭难。

多媒体展示一组火灾的图片,显示大火的无情和给人们带来的惨痛教训,突出灭火的重要性。学生观看、感受引起内心的震动。突显火灾引入灭火 提问:根据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我们应怎样灭火呢?

反推理解知新,得出结论: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引导学生用辨正的目光来看事情,掌握原理。

让学生学会逆推法,从而获得新知识。【师生互动,一显身手】

场景:教师给出指定的器材,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熄灭燃着的蜡烛。随后,交流,讨论得出灭火的原理。

提问:在刚才这些灭火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最简单,方便,可行? 学生学以致用,灭火成功。

学生1:用水浇灭 学生2:用嘴吹灭 学生3:用湿布盖灭

学生4:用剪刀剪掉蜡烛的灯芯

学生5:用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灭火

给定实验目的,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开放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同时,通过现场的实践,拓展了视野,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体现了从书本知识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归纳原理,防火自救】

师生共同归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板书】

1. 清除可燃物或者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 隔绝助燃物(空气、氧气);

3. 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讨论】

万一发生火灾时,你应采取什么措施?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学生的方案是多种多样,甚至有错误的。但没关系,教师可以和学生对不同的方案共同讨论、评判,达成共识,得出较科学的方案。)多媒体播放课件:火灾现场逃生的动画。

提出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所学综合运用于自身生活中。教导学生珍爱生命。

【消防安全,防患未然】

利用多媒体、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范围,认识一些和消防有关的图标。联系生活,思考应当在哪些地方张贴这些图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消防安全,防患未然。让学生体验到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回顾总结,整理新知】 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3.达到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师生回顾,总结。知学习的乐趣

【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1、判断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发光发热的现象一定是燃烧的现象。②氧化反应都会引起燃烧。③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2、为什么酒精灯用火柴就可点燃,而煤却不能呢?

3、用扇子扇煤炉火时,为什么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烛火时,为什么一扇就灭?

4、发生下列情况时,你会采用什么方法灭火?说明理由。①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②邻居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

③由于电线短路而发生火灾。【课外作业】

1、请你以“生活中的燃烧”、“科学用火”、“燃烧对人类的影响”、“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安全防火灭火”为主题,设计一份手抄报。

2.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或自救措施)。

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将课堂延伸到同学们的生活中。通过课后作业探究和书面作业以及防火预案的设计,加深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掌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使学生以多种学习方式,灵活有效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

板书设计

一、燃烧

通过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明确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感课题1燃烧与灭火

1.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2.特征:发光、发热、化学反应 3.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助燃物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总结: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可燃物才能燃烧。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 隔绝空气

3.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

教学反思

燃烧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化学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多有涉及。这是一个好事,因为学习自己熟悉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固有的知识经验有时也会影响我们应该达到的学习效果,先入为主的思想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怎样扬长避短,既能利用已有的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求学欲望是本节课的一个技术难题

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物质和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把握已有经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从教学过程与调查所见,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进步的过程。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根据其形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的特点,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其原有认识中的不科学和片面的成分,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理解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我的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反思,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教学反思。

第五篇: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5、燃烧这三个条件有怎样的关系?

精讲点拨:

1.通常所说的燃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条件是:如图.3.着火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125页—127页“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7—8】中三支蜡烛分别会出现什么现象?

2、怎样才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合作交流:

1、纸箱着火时为什么可以用水扑灭?

2、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利用了什么原理?

3、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着火时,能否选择泡沫灭火器?如不能,应选择什么灭火器?

精讲点拨:

1.我们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不难得出灭火的原理。请你判断以下灭火的实例所依据的灭火原理

2.常用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三种,这三种灭火器在使火焰熄灭的原理上,最大的共同点是

3.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自主学习:

(1)什么是爆炸?爆炸和燃烧有什么关系?

(2)在油库、加油站,煤矿的矿坑里等,都要严禁烟火,为什么?

2.合作交流:

(1)可燃物在_______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_______,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而引起爆炸。

(2)下列几种警示标志,表示禁止存放易燃物的是:

______

(3)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吗?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内容,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与感悟。

有效训练

一、选择题

1.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A.纸比煤跟空气的接触面积大B.纸比煤着火点高

C.纸比煤着火点低D.纸比煤密度小

2.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火会更旺,这是因为()

A.木柴是可燃物B.温度已达到着火点

C.散热快D.使木柴和空气充分接触

3.使用酒精灯时,不慎将其打翻引起桌面着火,应采取的最简便的措施是()

A.马上拨打119B.用嘴吹灭

C.寻找灭火器把它扑灭D.用湿抹布盖灭

4、图书、档案室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应使用的灭火器为()

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D、喷水器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A、汽油B、面粉C、液化石油气D、二氧化碳

6、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所致。瓦斯中会有甲烷和一氧化碳气体,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明火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火源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

③提高通风能力④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去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7.下列安全警告标志适用于油库、汽车加油站的一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8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

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

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

二.填空题

1.《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火箭”射进曹军连环木船,“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东风”不仅使火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使火烧得更旺。

2.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如下图1)。请回答有关问题:

棉花 蘸有水的棉花

图1图

2(1)通过图2所示的对比实验,可以探究出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燃烧,最好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着一支燃着的蜡烛吹气,蜡烛熄灭;而同样对着一支点燃的蚊香吹气,为何就燃烧更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延伸

1.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因为()

A.O2不够B.火柴潮湿,不易燃烧

C.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D.宇宙飞船上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

2、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容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温度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3.用铜丝编制成一个铜网,将铜网放在蜡烛火焰的上半部位置,烛焰被切断,铜网上方火焰熄灭,下方继续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右图所示:水槽内盛有澄清石灰水,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哪些主要现象?(至少写出三条)

下载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案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因2. 理解可燃物的范围3. 知道“点燃”不是物质燃烧的条件4.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过程与......

    课题1燃烧与灭火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与灭火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几种常见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范围; 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案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②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 ②利用实验学习......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内容】 本课题隶属课标中的第五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其要求为: 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反思(精选5篇)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的教学反思 思源中学 代米良 对于教学环节的反思:1、对新课导入的反思,对于课的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展示图片:远古时代人们用火取暖、获......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课题1《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1、了解燃烧,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2、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增强了动手实验能力。3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及实验观察实......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校内研讨课《燃烧和灭火》教案九年级化学组邓玉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②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2)过程与方......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与灭火教学内容分析: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从几幅有关燃烧的图画引入,进而研究燃烧的条件,在内容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