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垂直教学设计解读(范文模版)
认识垂直
铁门中心小学 樊红芹
教学内容: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42~4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相交与垂直的基本概念,掌握互相垂直、垂足、垂线等内容,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的知识要点,掌握作垂线的基本技能。
(2)通过实践活动,领悟相交与垂直的内涵,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抽象概念。让学生感知、实践作垂线的方法。
(3)在实践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的趣味性,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良好习惯,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掌握垂直、垂线、距离等概念。教学难点:学会画垂线。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淡粉色的纸片,双面胶。教学过程:
一、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
同学们,小明要从家到公路边去坐车,你能给他找一条最近的路吗?
●小明的家
让学生自己作图,同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说出所作线段为什么最短的理由,为探究问题创设情景。
二、探究新知
(一)活动中学习
活动
1、请同学们用最简单的线条把我们学校西边的十字路口表示出来。
活动
2、用两根小棒摆成不平行的图形。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摆出的图形,说说构成的是什么样的图形。从学生发现的问题中揭示课题:相交与垂直。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建立相交和互相垂直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要相交,相交的点叫做交点;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相交的点叫做交点。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活动
3、用一张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
学生通过折纸的过程,领悟什么样的两条线是互相垂直的线,并且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检查是否构成直角。
活动
4、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检查教室里哪些地方存在互相垂直的两条线。
学生通过在自己的身边找到互相垂直的线,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
5、让学生在自己所带的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找互相垂直的线,并且找出有多少组。
这是比较难的一个活动,但学生会有非常高的积极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的发现。
活动
6、用角尺和铅垂线检查互相垂直的两条线。让学生感受互相垂直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在生活中应用数学和发现数学。
(二)讨论中明理:
(1)教师进一步指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那么什么是互相垂直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两条直线垂直是互相的,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反过来直线b也是直线a的垂线。不能说直线a是垂线或直线b是垂线。
(2)反馈:判断哪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课件)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判断两条直线是不是互相垂直,关键是看两条直线是否相交成直角。
(3)指导看书:什么叫互相垂直?什么叫垂线和垂足?
三、实践操作:作垂线
学生通过对垂线的感知,建立了初步的抽象概念,还要学会作图的操作技能。(先自学课本了解方法,再独立尝试,最后汇报总结)
1、学习画垂线。
谈话:我们认识了垂线,垂线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工人师傅用角尺在工件上画垂线,谁说一说工人师傅是怎样画垂线的?
老师指出:画垂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过直线上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另一种是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下面我们学习用三角板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直线的垂线。
引导学生自学第43页下面的图示。自学后小组内交流。
(2)一名学生说画法,另一名用三角板演示。
①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②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直线上的已知重合。③沿三角板另一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学生在书上过已知直线上的一点画它的垂线。
(3)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①引导学生自学第43页上面的图示。自学后小组内交流。
小组学生代表在班内流。
②学生在书上过直线上的点画直线的垂线。
③投影出示学生画出的直线外一点的已知直线的垂线。
(4)共同归纳画法。
2、理解“距离”概念。
(1)投影出示: A
从直线外A点向这条直线画了几条线段?在所画的线段中哪条最短?
(2)请同学们量出第44页中间图形的每条线段的长度,并说出哪条线段最短?这条是什么线?
老师指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四、解决问题
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内容,解决课前引入时的问题,用正确的方法找到小明到公路边的最短路线。
《认识垂直》教学反思:
铁门中心小学 樊红芹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感悟学习知识。使学生在自己的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通过教学来看,效果比较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以求取得更好的效果。
1、教学采用通过实践“感悟”的教学,让学生从实践的过程中自觉领悟互相垂直的概念。先采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在生活中抽象出互相垂直的图形。
从上面的图形中可以看出互相垂直的直观图形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很清晰的印象,这是一种为学生提供的凭直觉感悟的过程。从实践看来学生接受的效果很好。
2、学生实践,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的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出现了下面的情况: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得出用一张纸先折一次,然后沿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在折的时候,出现了有的同学折得很复杂,找出了很多组互相垂直的线。
3、学生悟出结论: 要形成互相垂直的必备条件是:在同一平面内相交、交角成直角。
4、这节课成功地采取选择贴近学生思维的素材,通过学生实践感悟学习的教学方法,成功地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着手,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知识。尽管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挑战性,探究的过程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将解决互相垂直的知识置于生活实践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被“激活”,因此就能够在磕磕碰碰的探索中主动完成认知的建构,把直角、相交等知识结合起来。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认识垂直》教学设计
《认识垂直》教学设计
蒋韶艳
教学内容:教材信息窗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
2、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垂线,能够借助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3、感受生活中的垂直现象,能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垂线,了解垂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像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建立垂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借助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直尺、三角板等作图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1、课件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每一幅图中的两条直线都相交了。预设:这些图中的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观察相交线,你有什么发现? 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都是什么角?
2、谈话感知:其实像这样一种特殊的相交方式,我们可以给他一个新的名称——垂直。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新知识。(板书课题:垂直)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1、再次认识垂直
(1)出示一组互相垂直的直线图
师:那到底两条直线成怎样的位置关系,我们才能叫垂直呢?
思考: 怎样的两条直线叫垂直?其中的直线叫什么?你还知道什么?
(2)小组交流后,汇报。
强调:垂线是一组一组的出现的,垂足在哪儿,就标一个垂直符号。
(3)寻找生活中的垂直例子。(4)练一练:自主练习第一题
(5)折一折:指导学生把长方形按教材上的方法对折两次,再打开,观察两条折痕有什么关系?
2、学习画一组垂线
(1)你能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做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吗?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2)过直线上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课件演示作图方法,学生尝试作图,教师再示范,共同总结作图步骤:
A、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B、沿直线慢慢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
C、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 D、标上垂直符号。学生再尝试。
(3)试一试,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学生自己尝试,再请已经画好的同学介绍,课件演示 学生再尝试。
(4)小结方法:一放、二移、三画、四直角(板书)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自主练习2、5题
四、升华新知,总结方法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什么新收获? 谁能说说我们是如何得到这样的收获的?
板书设计:
认识垂直
一放、二移、三画、四直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思路,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积极、主
动探究学习的好习惯。在学画垂线这一环节,学生能通过直观图像来观察、分析问题,运用已掌握的画直线、射线、线段和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足点以及作线的基本技能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学生在解决新的问题中显得得心应手,正确率比较高。同时,通过学生的交流、质疑、调动了课堂活跃的气氛,让学生会说,学会质疑问题,学会理解错误原因,及时更正,加深理解。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及熟悉作垂线的方法,是学生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但是教学中对于学生容易出现的摆放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没有完全重合导致错误的现象没有加以强调,导致作图的严密性,规范性不够。
第三篇:垂直教学设计
《垂直》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
腊山街道坡衣小学赵国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比较、概括中,经历探究垂线特征的过程,建立垂直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丰富学生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互相垂直”“垂足”等概念。教学难点:验证垂直。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等。
四、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欣赏音乐《爸爸去哪儿》。
2.喜欢这首歌吗?能不能用一个词描述这个节目传播给我们的思想?
3.给我的感觉是“体验”,或者说是“尝试”。里面的爸爸带着孩子到不同的地方进行不同的体验,你们觉得呢?
4.羡慕这样的生活吗?可惜老师无法完成你们的心愿了,但我们可以一起体验学习的快乐。
(一)揭示课题
猜猜看今天学习什么内容。你怎么知道的?先看看今天的学习目标吧!(单击进入幻灯片2,学生观看,教师板书课题:垂直)
(二)学习垂直的概念
1.下面我们先完成第一级目标“概念”。(触发“概念”进入幻灯片3)
2.本节课我们要认识的概念是“垂直”,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概念?(学生发言后自己学习概念)
3.通过你们的学习,谁来说说“垂直”的概念?
(指名学生叙述后,触发标题显示定义,让学生读一读)4.你觉得概念里的关键词是那些?
(学生回答后板书:相交、直角、直线、互相)5.你判断“垂直”的关键是什么? 6.你能不能用身体表示出垂直?(学生活动)
7.你知道垂直有什么快速又简便的记录方法吗?
(有学生知道则指名回答,如不知道则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呢?)(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8.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二个目标。
(触发“返回目标”返回幻灯片2;触发“验证”进入幻灯片4)
(三)学习验证方法
1.你觉得下面每组中的两条是否垂直?(学生发言)
2.刚才的判断只是猜测,有一些关系是需要验证的,你知道怎么验证吗?
(先指名学生说说验证方法,然后切换到白板指名验证,再让学生在题卡上验证。)
(完成后返回幻灯片播放)
3.学了这么多知识,下面我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触发长方体显示“返回目标”,触发“返回目标”返回幻灯片2;触发“应用”进入幻灯片5)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依次单击显示幻灯片6、7)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触发“返回目标”进入幻灯片2)
(七)板书设计
垂直
相交直角直线互相 ⊥(垂直于)
第四篇:垂直—教学设计
垂直—教学设计
--董道玉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130~132页,练习二十九。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垂线,会用三角板画垂线。教具准备:两段毛线,透明胶纸。教学过程: 1.复习
(1)下面的图形哪个是直线?哪个是射线?哪个是线段?
(2)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角度,说出各是什么角。
(3)用三角板画一个90°角,指出夹角的两条边。2.新课
(1)认识垂线。
教师用一段毛线,拉直,表示一条直线,粘在黑板上;再拿另一段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与第一条相交。
然后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
教师标出∠
1、∠
2、∠
3、∠4,再观察一下各是什么角?
教师边说边演示引出垂直。
两条直线的交点不动,转动其中的一条直线,使∠1变成直角。提问:这时∠
2、∠
3、∠4变成什么角?
想一想:为什么其他的角也变成直角了呢?
教师指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我们就把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板书:互相垂直(在图上标出垂直符号)
再观察几个图形,看两条直线相交了没有?两条直线相交成什么角?(指名用三角板检验)哪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
我们看到上面第2、3图中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板书“垂线”)例如第2图,直线乙是直线甲的垂线,反过来直线甲也是直线乙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在上面第2、3图中注明“垂足”。)
在我们教室里有没有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呢? 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
做一做:拿一张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练习二十九第1题)写出垂足在什么地方。教师巡视。(2)教学画垂线。
说明画垂线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人师傅要做家具、门、窗,经常要画垂线。谁看到工人师傅用什么在工件上画垂线?
我们可以用三角板画垂线。想一想:为什么用三角板能画垂线? 说明画垂线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过直线上的一点画一条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教师演示:先横着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点上一点,说明要过这条直线的这一点画一条垂线。
第一步:把三角板的夹直角的一条边与直线重合。
第二步:向右慢慢移动三角板,注意使三角板的边沿直线移动,直到三角板上的顶点与直线上的点接近重合为止。(说明为了便于过直线上的点画垂直的直线,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要稍留一些空隙。)
第三步: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
然后让学生看书上图,说说过直线上的点画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的步骤,并让学生在本上练习画(第131页的“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
②过直线外的一点画一条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
教师演示:先横着画一条直线,在直线外点上一点,说明要过这条直线外一点画一条垂线。
先看看书上第131页的画法,指名说一说步骤,再和过直线上的一点画垂线的步骤比较,有什么不同点。
然后让学生在本上练习画(第131页的“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小结画垂线的步骤。教师着重说明不论过直线上一点,还是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时,都要先把三角板夹直角的一条边与直线重合,然后沿着这条直线慢慢移动三角板,到三角板的另一条边接近画出的点为止,然后沿着另一条边画出一条直线。
(3)认识垂线的性质。
把第131页图放大画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观察。
提问:过A点向这条直线画了几条线段?哪条线段是这条直线的垂线?用三角板检验一下。
再量一量每条线段的长度。哪条最短?
教师说明:“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提问:老师站在这一点,如果要量出老师到对面墙根那条直线的距离有多少米,该怎样量呢?
做练习二十九第4题。(4)应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正方形。出示例题。想一想:该怎样画呢?共同讨论画法。
第一步:明确先画2.5厘米的线段后,每人在练习本上画出来。
第二步:明确过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各画一条2厘米长的垂线段后,每人在练习本上画出来。
第三步:明确把两条垂线段的端点用线段连接起来,每人在练习本上画出来。3.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九,第2、5(1)题。教师巡视指导。4.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什么叫垂线?怎样画垂线?画垂线有哪些应用?(明确可以用来确定从一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还可以画长方形、正方形等。)
5.课外作业
练习二十九第3、5(2)题。
第五篇:《垂直》教学设计
《垂直》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P.42—43)
昭阳区西城二小 崔刚宽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特征,认识垂线、垂足。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作一组垂线,能利用三角尺、直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3、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垂线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体会两条直线垂直的特征。
2、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三、教学难点。
体会两条直线垂直的特征。
四、教具和学具准备:
课件、三角板、印规、铅锤。学具:三角尺,直尺、量角器、长方形纸张。
五、教学过程:
1、在现实情境中感知并认识垂直 课件出示东城小学三幅图片,引入新课
2、感知垂直
(1)教师将图上的两条直线分别从图中抽象出来,引导观察——揭示垂直的概念
师:我们来看看这两组直线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都形成了四个角)
师:你认为在这些相交的情况中有什么特殊?(相交形成了四个直角)
师: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了四个直角呢?(学生验证:用三角板、量角器)
师: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互相垂直。(学生试说后指名回答)(课件出示互相垂直的概念)
(3)出示“印规”实物——学生用手摸一摸、看一看。(4)折纸
学生动手折垂线,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哪个同学愿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折的?有困难的,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讨论。
(5)寻找生活中的垂线(学生举例)
3、作垂线(1)学生用直尺和铅笔摆垂直,并独立想办法画出两条垂直的线段(在方格纸上、用圆规…)。
用三角尺画垂线。教师演示画垂线的过程,并讲解方法。先画一条直线,再用三脚尺的一条直角边和直线对齐,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另一条直线。
学生练习画垂线,教师巡视指导。
(2)过点A画已知直线垂线。(教师演示给学生看)
先将直尺与已知直线重合,再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着已知直线平移,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与直线上的点重合,然后沿着这条直角边过这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与已知直线垂直。(根据情况,适当放慢节奏——可分步进行)(4)完成“试一试”
学生练习画垂线,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学生作图成果。
4、巩固练习:完成P.44的2、3题
5、课堂小节与拓展
在学生小节的基础上利用课件总结,出示课件封面及工地使用的铅锤(P.47图)——学好数学当工程师
……
昭阳区西城二小 崔刚宽
2008年9月23日
第四届“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
参赛课题: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直》执教:
参
赛 教 案
昭阳区西城二小 崔刚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