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4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人教版)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亡羊补牢》教育我们做错了事,若及时补救,还不算晚。《南辕北辙》揭示了如果背道而驰,行动与目的相反,则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道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句子意思,应该放手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学生平时对古代历史故事、成语故事、古代诗文等传统文化较为感兴趣,因此教学前我便布置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做好预习作业。学生在预习时遇到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做个记号,上课时勇敢、大胆地质疑。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后悔、盘缠”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寓言中得到教育,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自学能力。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教学手段:PPT 课前准备

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收集寓言。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过渡: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3)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第二、三、四自然段。

(1)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1)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附: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 劝 丢 修 再也没丢

(后悔)

有错 就改 不算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朋友 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 马跑得快

越远 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盘缠多

…… ……

(板书)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人教版)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课前准备

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收集寓言。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1)过渡: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3)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第二、三、四自然段。

(1)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1)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附: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 劝 丢 修 再也没丢(后悔)

有错 就改 不算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朋友 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 马跑得快

越远 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盘缠多

„„ „„

(板书)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 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导学案(第2课时)

雄县研训中心杨永乐

学习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看法和想法。

2、知道这个故事的寓意,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导学过程:

一、自学环节

(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故事里的人物是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的。学法提示:街坊们是怎样看问题、想问题的;养羊人怎样看问题、想问题的。

2、展示上面的内容。

二、自学环节

(二):品读课文,体会寓意

1、默读课文,找到“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这句话。想一想:(1)他为什么“后悔”?(2)“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和“应该接受街坊的劝告”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现在修还不晚”?

2、你认为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

提示:想一想第一次丢羊后他是怎么做的,第二次丢羊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并尝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有关句段。

3、试着把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展示上面的问题。

三、学习总结:(提示:对照学习目标总结学习收获)

1、我知道了:。

2、课后训练: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参考阅读

成语典故出处《战国策·楚策》

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执迷不悟,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五个月后秦国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继而重整旗鼓。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课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课文

寓言两则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说:“出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呀啊?”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的越多,走得越远,九越到不了楚国。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亡羊补牢》教育我们做错了事,若及时补救,还不算晚。《南辕北辙》揭示了如果背道而驰,行动与目的相反,则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道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后悔、盘缠”等词语。

3、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课文来体会文中话语的深刻含义。

2、复述课文内容,感受故事情节。

3、课外积累更多的寓言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寓言中得到教育,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自学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教学资源】

PPT课件 阅读材料 课本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习《亡羊补牢》,感悟寓言的寓意。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叼 窟 窿 圈 等等你自己再加一下还有词语 2.教学难点:理解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寓意。

三、教学资源: PPT课件 阅读材料 课本

四、教学策略:

教师导析,学生读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5 分钟)

1、我们都知道些什么寓言故事?

2、“寓言两则”的“则”是什么意思?寓言有什么特点?

3、《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丢失了羊,把羊圈修好)

(二)识记生字、掌握音形(8 分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

2、把生字、生词勾画出来。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纠正读音。解释学生不理解的词语。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15 分钟)

1、请学生读课文。

2、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对话的含义。

3、揭示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寓意。

(四)复述寓言故事(5 分钟)

1、同桌之间复述故事。

2、在练习本上写出复述的故事。

3、把这侧寓言故事讲给家长、朋友听。

(五)拓展阅读(7 分钟)《负荆请罪》、《铁杵磨成针》

(六)布置作业

下载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寓言《亡羊补牢》,理解词句的意思。 2、理解寓言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教学设计

    9古诗两首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江树中心小学颜宏流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3、美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案[范文大全]

    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流畅的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3、通过阅读课文,得到启发,并联系实际生活。 【教学重难点】 了解......

    三年级下册课文《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设计 夏日炎炎,荷花盛开。那一方方美丽的荷花池,就成为人们纳凉消暑的好去处。叶圣陶笔下的《荷花》是什么样的一篇文章呢?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含5篇)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写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寓言两则》(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寓言两则》(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实小许慧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 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