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几点思考
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02-12-19已经阅读470次
杨开城
时常有些媒体设计人员和教师反映,教学设计理论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方面没能起到预想的作用,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理论本身确实包含有一些机械的成分,二是人们对教学设计理论的理解是机械的。识别和消除那些机械的理解非常必要,它有益于教学设计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一、讨论的几个理论前提
本文中的观点基于下面几个理论前提和假设。
1.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考虑教学设计人们对现有教学设计理论的抱怨大都源于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学设计活动发生的频率、设计结果对学生的影响以及设计难度,都以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为最。与从教学媒体的角度相比,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审视教学设计的理论,将更具广度和深度,所得的结论将会更具普遍意义。
2.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态度的变化都源于学习者与外界的交互行为和内部的认知加工活动。学习者的这种内部认知加工的结果并非惟一,每个学习者对信息的加工结果都包含各自的特质成分。这种特质成分便是学习者对信息的独特理解和对技能的特定感悟。进而推之,教学不是通过传递内容来完成的·,而是通过促使学习者与内容的交互以及与其他学习伙伴的人际交互来完成。学习者需要通过各种交互活动来验证自己的理解。学习的建构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与教学是否支持学习的建构性无关。
3.理论应该能解释经验科学理论最重要的功能便是:解释、预测和控制。如果对所遇到的经验事实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那么理论将不成为理论,至少不是一种科学的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应该能够合理解释教学设计人员和教师的教学设计的经验和教学实施的经验。否则,我们有理由相信,理论本身有问题。
二、对教学设计理论的一些机械的理解
1.教学设计的分析活动和决策活动使用相同的原子论思想
原子论源于伽利略和牛顿所开创的科学主“义传统。①这种观点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要素构脉比如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要研究某个事物,只要研究清楚它的构成要素就可以了。原子论提倡用分解的方法来研究事物,对教学设计影响很大。
教学设计可以被概括为三种活动,教学分析活动、教学决策活动和教学设计的结果评价活动。②其中分析是决策和评价的基础和前提。而分析活动通常是以原子论为指导思想的,即要鉴别和分解出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教学分析活动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将知识和技能分类、将教育目的分解成为教学目标、鉴别出某种智慧技能的先决技能等等。教学设计理论有别于其他同类学科的最主要特征恐怕就是提供了教学分析的理论武器。
由于分析和决策两种活动的紧密相连,因而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教学决策也应该是原子论的,因为将教学分析的结果作为实施教学决策的框架是那么的顺理成章。既然分析活动使我们看到了目标要素,那么为什么不可以。逐个击破勺从文献来看,大量的研究致力于如何完成单一目标的决策,比如,如何教授一个概念、如何教授一个规则、如何矫正某种行为等等。
实际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决策以达到的通常都是整合了多种目标成分的综合性的目标。如果以原子论思想为指导,为每个目标成分都设计一套完整的教学活动序列,那么教学将如此的冗长以至无法实施。实际中的做法可能是要么放弃某种被主观认为不重要的目标成分,要么放弃分析的结果,完全凭经验行事。
教学决策当然要以教学分析的结果作为科学依据,但教学分析首先并不是为了决策,更重要的是为了教学诊断。分析讲究分解,而决策贝1讲究综合和创新。而现有的教学理论尚没有提供如何为整合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的理论武器。
在实际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感到,有必要将教学目标的目标划分为两种类别:显式目标和隐式目标。这种划分是一种人为的划分,与目标本身的性质无关。显式目标需要以显式的教学活动来达成,而隐式目标则是在不知不觉中达成的。在教学活动设计时,显式目标是主线,好像我们只为达到显式目标而TRTf教学。隐式目标虽然也是我们必须达到的目标,但不会单独为了达至“隐式目标而设计某个教学活动序列。通常智慧技能、言语信息和动作技能被看作是显式目标,而认知策略和态度则被看作是隐式目标。因为如果设计得当,认知策略和态度完全可以在达成其他显式目标的过程中达成。
2.学习者分析只分析现状不分析根源和出现的条件任何一种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教学。因此,学习者分析在教学分析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者分析通常包含两方面内容:学习者当前的状态(知识、技能和态度)和学习者的特征。学习者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构成了学习需要,学习需要便被认为是教学设计者所面临的教学问题了。
上述分析好像已经将教学问题界定清楚了。但我们却犯了一个严重的偷换概念的错误:用学习需要这个术语来代替教学问题而设计教学!换句话说,教学设计者眼中只有学习需要,而没有教学问题!
教学问题是由症状、根源和出现的条件三要素构成的开放系统。而我们在为解决教学问题而制定教学策略时,虽然首先会受基本理论和教学观念的支配,但同时更直接地与形成问题的原因和出现的条件有关。而且相对来说,产生教学问题的根源对于正确决策要比现状这类信息更为重要。因此,只看到问题的表现症状,看不清楚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条件,将无法清晰界定教学问题。
我们将教学问题分为两类,这两类教学问题的症状都表现为学习需要:一类是预期的问题,这种问题的消除不需要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根源便是没有经过教学!这种问题的解决是通过正常进度的教学来完成的;另一类问题是遗留的问题,即相应的教学活动已经完成,但学生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类问题的界定是一种典型的教育诊断行为,需要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出现的条件。所以说,简单地利用学习需要代替教学问题很容易误导教学设计者只看到症状,而忽视原因和出现的条件。
3.学习者特征分析只分析个体与认知加工有关的特征重视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是为学习而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表现。教学设计者通常所关注的学习者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成熟程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焦虑程度、学习风格、经验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等。尤其是学习风格倍受重视,因为它被作为可适应性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
上述特征并没有涵盖学习者特征的全部。然而教学设计者可以这样辩解:教学设计将只关心对教学决策有支持作用的学习者特征!但是这种辩解无法解释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忽略了学习者在人际交流方面的特征!而人际交流,特别是以学习为目标的人际交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非但是不可缺少的,而且也是发展学习者思维的重要手段。而缺少有关人际交流方面的特征,教学设计者和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活动的组织和控制将或多或少地失去理性。
4.将加涅提出的九种教学事件看作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学程序:九段教学程序
加涅根据认知加工模型提出了九类支持学习者内部认知加工的外部教学事件,它们分别是:引起注意、告知学习者目标、刺激回忆先前的知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出行为、提供反馈、评价行为以及促进保持和迁移。由于这九类教学事件分别用来支持学习者内部的认知操作,而这九种被支持的认知操作构成了完整的认知加工的过程,所以有人将这九种教学事件连接成为一种教学事件的序列,称之为九段教学程序。并且这个九段教学程序之所以被广泛接受不但是因为每种教学事件易于教师操作,而且有明显的理论基础。
然而将九种教学事件串连起来而看作是九段教学程序,会妨碍我们认识九种教学事件的真正意义所在。加涅所提出的九种外部教学事件的作用是支持和配合学习者的内部信息加工,而人的信息加工本质上是非线性的,内部加工的各种操作是在各种层次和内容上循环交叉的。因而支持内部信息加工的实际教学事件序列也将会是非线性的,不会表现出严格意义的流程和顺序。从这一点来说,将九种教学事件看作是一种教学程序便狭隘了。
实际上,加涅所提出的九种教学事件是一个教学事件的分类系统,而这个分类系统的重要意义是规定了教师所能做的事情的种类,而不是死板地规定了事件发生的流程。由于加涅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这个分类系统的,因此,九种教学事件并未能涵盖教学事件的全部,它忽略了诸如控制失败情绪、调整讨论节奏、管理学习时间等等非常重要的教学事件。
5.形成性评价活动是一种事后评价活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是教学设计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调整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有两种形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设计评价活动的主要形式。
对于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来说,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事后评价,是一种检验教学设计产品的价值的程序。通常来说,在将教学设计方案转化为教学媒体后,再将它试运行于实际教学情境中,观察实际教学效果,收集必要的数据,由此来评价该教学媒体产品的有效性和优势所在。
然而这种事后评价将不适用于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的成果是一节课的教学方案,而这个教学方案没有被试用的机会。因为我们不会让同一班的学生上两次完全相同内容的课而比较两种教学方案熟优熟劣,也不会相信对一个班级有效的教学方案也会对另一个班级一定同样有效。如果将课堂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看作是一种事后评价的话,势必会降低形成性评价对教学设计的调整作用。
将形成性评价看作是事后评价主要是受媒体理论的影响。事实上,课堂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事中评价。也就是说,教学实施与教学设计的评价是同时进行的。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边实施边评价的活动,它无法从教学实施活动中分离出来:而对教学方案的调整正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形成性评价实时进行的。因此,如果说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实施教学设计的评价行为、,那么便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活动)因为事后评价无法对过去的教学决策起到调整作用。
6.媒体选择只涉及类型不考虑实际产品几乎每本有关教学设计的教材和专著在讨论有关媒体选择时,都会罗列一些当时流行的各种类型的媒体以及它们的性能(特别是教学功能)差异,由此引申出一系列的选择媒体时所要考虑的要素。并且通常会引发出诸如哪种类型的媒体会更有效的讨论。比如:计算机比其它媒体会更有效吗?计算机可以代替其他媒体吗?一”。
这样的争论也许会有助于讨论者加深对媒体概念的理解,但对于教学设计者来说,上述讨论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不同类型的媒体必然会产生不同学习效果。学习效果的制约因素非常之多,而媒体类型所带来的影响恐怕最小。因为我们在讨论学习效果时,通常是指某个实际的媒体产品,而不仅仅是媒体类型本身。
当媒体处于被选择状态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一种抽象的媒体,而是一种具体的教学产品了。媒体选择时所要考虑的全部要素都要针对这个具体的教学产品,而不能局限于媒体类型。比如,这个计算机软件能否准确呈现发动机的内部构造?这份材料是否包含学生所要检索的信息?当学生的程序出现编译错误时,这个软件可以根据错误信息指出错误的原因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才是媒体选择时所要设问的。
7.教学策略描述的是教师的活动
教学策略在很多情况下是这样被定义的: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这种抽象的定义会带来两种对立的理解。一种理解认为教学策略描述的是教师的活动,而另一种理解认为教学策略描述的是学生的活动。
既然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案的总的抽象描述,那么教学策略描述的便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方案。其中学生的活动是核心,包括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教师的活动要围绕学生的活动而展开;现代教学理论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群体活动。这里群体不是指把一群学生看成一个抽象的学生来设计他们的活动,而是指设计学生个体间的旨在完成学习目标的社会交往活动。
8.标准参照评价是教学设计所追求的教学评价手段
目标与评价是个逻辑的统一体,不应该分离讨论。评价的首要功能是验证是否达到目标。但对于教学来说,教学评价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功能是教学功能。学生通过教学评价来审视自己,对后续的学习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常见的教学评价手段包括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依据学习者之间的社会比较来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成就,必然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因此仅仅应该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考试。而标准参照评价由于使用固定的标准来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成就,因而要比常模参照评价合理得多,可以在常规教学中使用。
然而标准参照评价并不是教学设计所追求的最理想的教学评价手段。教育所追求的真正价值并不是能力本身而是能力的变化,只有能力的变化才能体现发展。所以说,教学评价的对象应该是学生的能力变化,而不是学生的能力水平。
标准参照评价带来的问题是它对学习者的学习动力系统(情感、态度、动机、意志等等)构成严重的威胁。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很容易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时间。在不同的初始能力的情况下,经过相同时间的相同待遇的教学,怎么会产生相同的能力水平呢?更糟糕的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好学生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而学习困难学生将被无情地抛弃。使用标准参照评价只能对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做出评价,而不能对能力变化做出评价,因而标准参照考试失败者永远是失败者,这对于能力起点暂时低下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无疑是不公平的。学生可能因此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丧失学习动力。
所以说,教学评价的最理想手段是基于进步的评价,而不是目前所称道的基于标准的评价。标准参照评价虽然比常模参照评价更具有人本精神,但仍不能准确表述我们的教育理想。只有进步参照评价才能真实地描述我们的教育理想,但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以及进步参照评价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要看评价什么,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9.将任务分析的结果等同于学习者惟一有效的学习路径
曾经有这样一种观点: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不需要任务分析了,因为任务分析背后的哲学依据是知识的客观主义。其实,知识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矛盾并不能否定任务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任务分析是教学设计理论所提供的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任务分析的主要任务是鉴别学习者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先决技能及操作步骤。但这种鉴别完全反映了分析者本人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并不代表这种理解便是惟一正确的,也不能继而认为这种分析结果便是惟一有效的教学顺序。因为任务分析者通常是相应领域的专家,而学习者则是该领域的新手。新手对该领域的理解会与专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新手完成某一特定的学习任务时所经历的步骤要相对混乱,所使用的技能也可能不准确,所消耗的时间要长一些。但新手所走的弯路恰恰是学习本身的一种自然的需要。
前面提到,分析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准确诊断。也就是说,有了先决技能及操作步骤的鉴别,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很准确地判断问题所在,是某种先决技能的缺失,还是操作步骤有误。这样才可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小结
课堂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便是诊断、决策和评价是与教学实施同时进行的。当然这并不能否定课前预设计(尤其是分析工作)的重要作用,它至少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诊断、决策活动提供有效的参考框架。课前的预设计并不是死板地规定课堂上的活动内容和顺序,而仅仅是一种活动安排的蓝图。课前的教学设计的结果并不是对教师的教的方案进行描述,而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案以及教师、学校所提供的对该学习方案进行支持(人际的、资源的等等)的描述。但课前教学设计不等于事无巨细的精确化)而是为胸有成竹的应变做准备。也就是说,真正的预设计是一种多种策略的准备,而不是一种策略的准备。而真正有效的决策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完成的。所以说,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不是一种静态设计的能力,而是一种动态设计的能力,是一种现场诊断和决策的能力。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与教学实施的能力是统一的,不是一种与之分立的能力,因而课堂教学设计更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经验和直觉。只有将课堂教学设计看成是一种实时的动态设计过程,才能避免静态教学设计与动态教学实施的矛盾。
第二篇:关于对高职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建设,是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和渗透而创设的一种全新的高职教育情境。实现校企文化对接要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实现。
纵向是指企业文化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
人才资源、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共同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形成校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
横向是指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在学校精神文化培育、提炼和形成过程中,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把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理念以及敬业创业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使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依托行业。行业特色文化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很难模仿与移植,对于长期浸润于行业特色文化中的行业性高职院校而言,最大的优势文化资源就是行业特色文化。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鲁班文化”,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浙商文化”,这些文化品牌都带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和行业烙印。依托行业特色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行业特色文化的对接和相融,根植于行业,养成于校园,服务于社会,是行业性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有效路径。
寻求共性。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解决两种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的途径就是寻求两种文化的共性。“鲁班奖”是我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建设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从事施工现场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鲁班精神集中体现在吃苦耐劳、勇于实践、锲而不舍、敬业创新,所以成为基于校企合作鲁班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可见,一方面,高职校园文化通过吸纳企业文化的优质因子来提升内涵、增强活力;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得到优化和完善,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营造环境。一是营造美好生活环境。如在校园整体设计、建筑风格、道路命名等方面使师生能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赋予校园建筑墙体丰富的文化涵义,让校园的一景一物、一墙一角都在无声地“说话”。二是建立学生创业园区。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等,把创新意识、诚信观念、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理念渗透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从而使学校培养理念与企业文化观念有机结合,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三是建立仿真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经营方式,设置不同岗位,打破以往单纯灌输的模式,让学生切身感受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从而缩短职业院校课程与社会工作的距离,最终落实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高职人才这一根本目标。
架设桥梁。如成立校友联谊会,促进校企文化的互动和渗透;建立以行业专家为主的指导委员会,传播企业文化;组建职教集团,融通校企文化;建立校企联合评价学生机制,用企业文化来检验学生的素质;融通传统课堂和现场教学,让学生真切感受企业文化。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在与企业、社会的广泛交流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项目开发中提高能力,在真实的生产性实训环境中得到最有效的锻炼。
第三篇: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思考
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思考
当前,研究性学习已经在我国的一些中小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并且得到了教育理论界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同,认为这是我国当前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但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广大第一线的学校和教师也遇到了很多让人困惑的问题,如:为什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目前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中,如何使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衔接,达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在研究性学习环境中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对这些疑难之处,如不及时从理论的高度予以消除、澄清,将会严重地阻碍研究性学习这一新型学习理念的深入发展和向更大范围的推广。
一、“研究性学习”理念之本质
“研究性学习”这一崭新的学习理念,是作为改革在我国沿习多年的应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而提出来的。
这一新型学习理念的提出,其实质是在倡导一次学习观念之大转变(大革命),即:由传统的注重于学习者外在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转变为注重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内在思维和情感的自我体验(思路历程);由传统的教师在学校课堂环境掌控的被动、单向、固定学习,转变为学生在社会和网络相结合的环境中掌控的主动、发散、交互学习。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将由学习过程中显性的决策者、主角,转变为学习过程中隐性的参与者、配角,其教学功能将逐渐得到淡化(退居幕后,进行学习环境的建设和完善),而学习者将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和决策者。
二、“研究性学习”与当代其他学习理念的比较
在当代和当前的教育界,为了突破在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现成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开拓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缺陷,人们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新型学习理念,如“发现学习”、“主体性学习”、“创新(创造)学习”等等。
1、与“发现学习”比较:范围更宽,层次更高
当年,布鲁纳是从传统的“接受学习”的对立面出发而提出“发现学习”这一新型学习理念的。正因为他否定了在传统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接受学习”,致使其先进的“发现学习”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也招致了失败的命运。
奥苏伯尔认为: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抑或其他什么学习理念,只要是“有意义的学习”就是科学、高效的学习;区别一种学习理念是否科学、有效的标准在于,其学习活动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是否“有意义”,即学习活动是否能引起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同化、顺应)。
“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正是着眼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意义学习”,即引起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同时并又不否认“接受学习”在学习者认知结构“重新建构”中的意义,认为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这就比“发现学习”理念的覆盖的范围更宽、站立的层次更高。
2、与“主体性学习”比较:包含了“主体性学习”的内容
“主体性学习”是我国当代一些教育工作者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习者主体地位的被忽视而提出来的。但因这一学习理念因其与我国当前学校教学环境的不可调和性,故而只能是纸上谈兵,而无实在的意义。
而“研究性学习”这一学习理念,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从根本上确定了学习者的学习主体地位。这就包含了“主体性学习”这一学习理念所要说明的内容。
3、与“创新(创造)性学习”比较:更具实在性和操作性
“创新(创造)性学习”这一学习理念,是我国当代一些教育工作者结合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创新(创造)型人才”这一命题提出来的。
当然,培养大量“创新(创造)型人才”应是教育所要承担的根本任务之一,但却不是教育所要承担的唯一任务。当代教育所要承担的最根本任务应是:使整个社会的所有人都能将自己的智慧优势发挥出来,用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就要求培养:
1、具有社会认同感,即愿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出力;
2、具有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效力的智慧能力;
3、其智慧能力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密切相关,即社会需要其智慧能力的人。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是多元的,即需要的是各个方面的,各个层次的人才,而绝不仅仅是所谓“创新(创造)型人才”。从人才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缺陷;如为其与生俱来的天赋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就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天才”,即“创新(创造)型人才”,否则则成为碌碌无为的“庸才”,甚至“蠢才”。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通过不断的吸收于自己的认知结构有建构意义的知识和技能,而使其认知结构不断发展、成熟并活跃(更具活力——即创造性、创新性)的过程。在中小学阶段,因学习者认知结构主要处于发展阶段而不够成熟,虽然其活跃性从其学习过程来看十分强烈,但却是非常幼稚的,其创造性和创新性从学习结
果来看都是极其微弱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对中小学而言,“创新(创造)”与“学习”是不十分和谐的,而因“创新(创造)性学习”的提出,其实在性意义不大,而其操作性更是难以把握。
反观“研究性学习”,1、着眼于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研究体验,2、着眼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建构,3、着眼于开发学习者的天赋和智慧潜力。因而在教学理论上更为合理,故而更具实际教学意义和实际操作性。
三、“研究性学习”之实施要义
提出“研究性学习”这一先进的学习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如何在我们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实施这一学习理念。
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使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批判”的学习观、学术观,乃至人生观。
2、达成“研究性学习”的途径:是通过自我内省式学习——即不是外在的、强加的、被动的、要我学的;而是内在的、自觉的、主动的、我要学的,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内驱力。
3、“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在于学习者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我们周围这个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这个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
4、“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学习者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去研究各种相关资料,用自己的心灵去理解其中的人、事、物,从而得出相关的令自己信服的结论。
5、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即:漫游环境:不经意发现问题→深入环境: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得出初步结论→返回环境:验证结论、发现不足、弥补缺陷。即采用“问题解决式”学习方式。
6、成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高效学习环境的营造,其核心即各种学习资源在学习者学习环境中的科学(符合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理论、学科结构理论等)配置。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基础——高效学习环境的建设
所谓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高效学习环境的建设,应包括“现实生活环境(现实环境)”和“网络学习环境(虚拟环境)”两部分。
(一)现实生活环境(现实环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现实生活环境,即学习者日常赖以生活、工作、学习的生存环境。学习者只有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才可能产生、发现各种需要解决或感兴趣的问题,也只有在这样的现实生活环境中才可能对自己需要解决或感兴趣的问题着手进行解决。这一现实生活环境,包括:
1、课堂:学习者从教师的教学中和课本中的教学内容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2、生活: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
3、社会:学习者从身边的各种社会现象中发现新问题。
4、课外:学习者从课外读书或其他活动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5、自我:学习者对自我在身体、健康,以及成长中的各种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中有诸多困惑,需要了解、研究。
6、其他。
(二)网络学习环境(虚拟环境)——研究问题,寻求解决。
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网络学习环境,即通过网络给学习者营造一个深入学习、协作研究、成果发布的理想场所。
1、网络学习环境建设的重点、难点、核心和关键在于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这又包括学习资料资源(媒体资源)和远程协作学习资源(人际资源)两大部分。
2、学习资料资源的建设,即网站学习资料库的建设。
3、远程(基于局域网或广域网)协作学习资源,包括:某一课题的共同兴趣者,某一课题的合作研究者。这里没有指导者和教师(没有权威),有的仅仅是平等的商讨(研究)伙伴;没有唯一正确的结论,有的仅仅是略为高明的思路;没有“教”——不必听别人的;只有“学”——可以借鉴别人的思路、方法和结论来拓展、印证自己的思路、方法和结论,从而超越别人的思路、方法和结论。
五、当前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应防止的偏差和误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和教育改革是关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大事,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科学而审慎,否则就会贻害子孙,延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当今社会和教育环境中,任何教育改革措施都不能偏执一端或矫枉过正,“研究性学习”也概莫能外。
1、强调“研究性学习”而忽视传统的“双基训练”。
十分强调“双基训练”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长处和短处,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和技能功底扎实,但其认知结构中的活性不足,致使其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
而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正是为了弥补“双基训练”的短处,即增强其认知活力。但却不能就此否定在学习者学习活动中“双基训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要知道加强“双基”可是近代教育改革的经验总结,是凝聚了无数教育家的心血的结论。用现代学习理论的观点来分析,学习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通过不断的吸收于自己的认知结构有建构意义的知识和技能而使其认知结构不断发展、成熟并活跃的过程。而“双基”不正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用以对自身进行有意义构建的知识和技能吗?离开了“双基”,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岂不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和空中楼阁了吗?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为:在一如既往地扎实进行“双基训练”的基础上,广泛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才是我们应采取的科学态度。
2、强调“研究性学习”而忽视传统的“接受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不能机械地理解为无论对什么学习内容都要进行深入剖析、仔细研究一番不可。只有当学习者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自己想要弄明白的问题时,或自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进行“研究性学习”才有心理学和教学论的意义,只有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才会受到学习者的欢迎,从而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也只有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才可能真正提高学习者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否则,只能算是隔靴搔痒,画蛇添足了。
因此,学习者在大部分时间里,所应该接受的还是传统的“接受学习”。而正是因为有了“研究性学习”对“接受学习”不断的活力补充,传统的“接受学习”才更富有心理学的意义,即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在传统的“接受学习”中搞好扎实的“双基训练”的基础上,给学习者营造一个完善的“研究性学习”环境和空间,这正是我们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志于开拓教育市场的企业,以及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去努力的方向!
六、指导“研究性学习”之健康发展的科学理论——社会进步主义教育理论。
以上是用社会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对“研究性学习”这一学习理念所作的一个简要理论剖析。社会进步主义教育理论是本人历时多年潜心研究“人类个体智慧发展与学习规律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理论成果。
负载这一研究成果的现代教育理论专著《学习活动的模型——人类个体智慧发展与学习规律的研究》(十余万字)从2000年9月起已在北师大《教育技术通讯》网站的“论文展示”栏之“2000年论文”中展示。欢迎其他教育网站或教育频道联系展示,特别希望能有教育专业杂志正式连载和出版社联系正式出版!(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四篇:对法院工作的几点理论思考
对法院工作的几点理论思考
当前,人民法院工作发展日新月异,科学发辰、创新改革、公正与效率等主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近年来法院工作的研究和思考,感到法院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对于推动法院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政治敏感性,树立大局意识,是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指针。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总会与周围的事物发生联系,法院工作之所以会取得新的发展,靠的是正确路线的指引,靠的是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靠的是全体干警同心同德、团结拼搏。离开了正确的政治方向,脱离了整个大局,法院各项工作就会一事无成。对法院来说,当前最大的政治就是与各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只有政治方向明确了,法院各项事业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要做到这一点,惟有提高人本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提高队伍的大局意识和政治素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服从服务于大局的发展需要。
二、思想大解放,是促进工作发展的大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论的新突破,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想实现工作的新突破、新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的思想理念为指导,有思路才能有出路,思想大解放,工作才会有大发展。当然,提倡解放思想并不是要胡思乱想,鼓励真抓实干也并不代表盲目乱干,在解放思想的同时,还应该坚持实事求是,必须符合思想道德、科学真理和法律规范三个条件,树立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风险意识,才能实现法院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增强危机感,勇于克服面临的困难,是法院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新形势下,法院工作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人才兴院。上级的部署和发展规划,都需要有人来落实,所以说,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是法院持续发展的基础。二是拓宽服务领域。要把审理案件、调处矛盾与落实“司法为民”宗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延伸服务效果。三是充分开发利用精神资源。精神资源是一种无形资源,是一种可开发,潜力很大的资源,对精神资源的开发,挖掘和充分利用直接关系着工作的长期发展。只有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增强发展的危机感,并勇于克服面临的危机和困难,才能确保整体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不断更新,丰富知识,是增强驾驭全局能力的源动力。
读书使人进步,读书使人提高,读书能够实现自我超越,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是实现人类价值的尖端武器。满眼物质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识的贫穷,没有知识和才能是最大的忧虑,是最大的贫穷。知识的获取,靠的是学习,不管在什么环境条件下,不论千什么工作,学习都是极为重要的,都是永无止境的。当前,加强法官的职业化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法官队伍,是新形势下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更新和丰富知识,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五、大胆改革,是永葆事业旺盛活力的根本。
创新意识是一种奋发进取、勇于开拓,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精神,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这样,一个单位、一项工作也是这样。当前形势表明,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实行管理机制上的改革和深化,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要涉及到重大的体制突破,一些改革措施可能遇到观念、体制、人员素质等各方面的障碍。因此,在法院改革中,首先应坚持理念先行,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使改革定位更加准确。其次,要突出改革的重点,抓住人事制度、执行机制、队伍管理体制、审判管理机制等重点进行改革。
六,加强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是事业不断前进的可靠保障。
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问题,是关系到法院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毛泽东同志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干部思想作风不过硬,后患无穷。业务不熟练,并不十分可怕,可以帮其提高,可怕的是政治思想水平不过硬,思想作风不好,个人本事越大给事业带来的负作用就越大,作为领导干部,思想素质建设必须放在第一位。实践表明,只有本着“品德好能干事,好人当中选能人”的用人标准,建立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领导骨干,法院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大步前进。
七、弘扬和发展法院文化,是深化规范管理,推动事业不断发展的不竭之源。
优秀的法院文化是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法院管理中的一只无形之手,今天的法院文化就是明天的法院管理,法院事业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下力气抓好法院文化建设。增强自律意识是实现法院规范化管理的根本途径,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增强自律意识的内在力量源泉,这充分概括了法院文化与规范管理的内在联系。要通过建设优秀的法院
文化,不断提升规范化的管理理念,逐步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创建活动,提高干警的素质和能力,引导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使法院文化成为贯穿规范管理全过程的内在动力之源。
作者: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法院院长马健
第五篇:对创建学习型班组的理论思考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基层、最活跃的组织,也是企业各项工作的具体实践者。职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班组建设的水平,直接体现企业综合实力和战斗力。集团公司党委工作会议提出把创争触角延伸到班组,把创争目标落实到每个职工。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徐矿集团“全国学习型组织优秀单位”的荣誉和成果,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升班组学习力和创造力,打造品牌职工队伍;对于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新一轮创业、创新、创优的发展大局,促进企业“三个文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宽裕型和谐矿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创建学习型班组?笔者认为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团队学习为抓手,树立和强化职工“三个理念”
就是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创建学习型班组。通过把创争触角延伸到班组,把创争目标落实到每个职工,努力营造班组学习氛围,增强职工的创业意识、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实现集团公司“十一五”的发展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贡献。通过开展班组学习活动,树立和强化职工“三个理念”: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二是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三是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把个人基础上的学习上升为组织的学习,通过组织的学习与交流,提升班组和职工的素质,适应企业创业形势的要求。
二、以激发班组职工聪明才智为目的,激发职工学习工作的原动力
创建学习型班组要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科技进步、民主管理、精神文明”这个中心,找到结合点,突出着力点,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全方位开展创新,让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班组绽放出绚丽之花。
1、提升学习力。班组制定月、季、年学习计划,并结合班组生产工作实践,定期开展班组学习活动,把班组学习活动始终贯穿于创建优秀班组、模范班组工作之中。注重创新性学习,有条件的班组积极组织开展学电脑、学外语、学科技知识的“新三学”活动。激励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推进学习型班组的建设。
2、增强凝聚力。基层单位大力支持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有计划地组织班组职工、班组长在岗培训和离岗轮训,支持鼓励职工、班组开展读书活动,制定措施,创造条件,实现职工广泛参与。班组长要先学一步,处处发挥表率作用,班组职工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交流与沟通。
3、提高执行力。一个有执行力的企业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作为企业大厦基石的班组必须具备良好的执行力,有效地完成任务,100%地完成任务,超额地完成任务,实现优质服务,达到全年零事故、零缺陷、零投诉,工作质量成绩突出。在共同愿景和团队精神的支配下,运用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班组管理,在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努力提高班组的学习能力、执行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班组民主管理能力。
4、拓展创新力。注重学用结合,围绕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班组职工技能,能结合班组岗位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岗位练兵,岗位专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工作经验交流活动,通过技能培训和岗位工作经验交流,班组职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注重生产工作实践,班组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通过五小攻关、合理化建议、拜师学艺、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技术练兵比武等群众性创新实践活动,有作为、有成果、班组工作成绩突出。加大创新宣传力度,营造学习光荣、创新光荣的浓厚氛围。建立促进技术革新的激励机制,设立实名操作法(工艺),根据申报情况评定。凡是在安全生产、技术革新等一线岗位的职工,经摸索、实践、总结而提炼出的具有独创性、先进性、科学性和普及性的操作方法,基层公示并得到职工认可的,以职工姓名命名操作方法。健全创新成果命名、应用效益评估及提成奖励制度,对荣获全国、省级技术能手称号的给予重奖,让创新者得名得利。
三、完善机制,加强指导,推进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1、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创建活动提高到关系企业发展承上启下、与时俱进、打造品牌职工队伍、推动集团公司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高度,纳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具体可行的创建目标任务、内容和要求,按照“建立学习环境,创造学习条件,形成学习组织,提升学习能力,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习成才”等方面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做到有目标、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有评比、有表彰,营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浓厚氛围。
2、引导班组成员树立创新理念、改善心智模式。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引导他们树立时时、处处、人人都可创新的观念,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投身创新实践。倡导“问题就是资源”的管理理念,在基层形成“问题管理法”,组织“问题恳谈会”,实现由“回避问题”到“直面问题”再到“见问题不放”的转变。二是鼓励班组成员敢于向传统做法挑战。激励班组成员不被既定的做法和思想所束缚,敢于向权威和传统问几个为什么,改变过去那种“***惯不能改、老做法不能变”的旧观念,主动提出许多新想法,从而强化班组的创造性工作。三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在班组中大力推广应用“四新”成果,推广应用先进操作法,组织“绝技绝活绝招”展示,开展合理化建议、群众性科技攻关活动。对活动中产生的优秀成果,集团公司定期开展评选表彰奖励,激励群众性创新活动持续有效地推进。
3、搭建学习型班组的自主管理平台。一是强化班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实现了班组建设从“要我抓”到“我要抓”的转变。二是明确职工参与管理的途径。开展班务公开,实行民主监督,使班组事务透明化。经济技术指标分解到岗位,班组事务分工负责,每个人都担负具体的责任,班组成员都有机会行使班组管理的职责,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局面。三是开展自主管理活动。班组自我设计团队愿景,并对照愿景自我超越。开展“班前五分钟”、危险源辨识、“四个一样”、“轮值班长”等自主管理活动,使班组自主管理水平在实践中
不断提升。对涌现出的自主管理成果,定期评选,对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并编辑成册,下发到基层,组织班组进行学习。
4、搭建凝聚职工、提升人气的平台。一是发挥班组愿景的凝聚作用,在各班组建立团队愿景,激励班组成员不断对照愿景、发展愿景,树立敬业、精业、奉献的精神,为实现班组愿景努力工作。二是发挥班组长的核心作用,选拔政治过硬、管理有方、业务精湛、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关心同志、号召力强的同志担任班长,每年坚持对班组长进行培训。三是坚持班组民主管理,定期召开班委会,对班组中的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充分调动和发挥班委“六大员”的积极性。四是强化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班组成员的思想素质。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通过家访、谈心,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班组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五是增强班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用优秀班长的名字命名班组,用先模人物精神激励和凝聚广大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