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法律的教学设计(李丽)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23:4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近法律的教学设计(李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近法律的教学设计(李丽)》。

第一篇:走近法律的教学设计(李丽)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

中宁二中

李 丽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能力目标:逐步行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难点:对法律规范、保护作用的理解。

三、设计思路

以学生的主体性为主,激发学生的法制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交流式地主动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身感悟,内化学生心理品质,强化学生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四、教学过程

1、我们身边的规矩

师:(1)新课导入:现实生活中,有着太多太多的“规矩”,有些同学们认为很烦,但有些又是必须的,那么同学们就来说说生活中有哪些规矩呢? 生:积极举例说说身边的规矩 老师给出打油诗一首:

见了老师有礼貌,上课不能有迟到。阅览室不能高声叫,考场严禁带小抄。买饭必须要排队,打架斗殴更不许。说话还要讲文明,办事还要讲诚信。在家还要听父母,走路还看红绿灯。一旦触犯国之法,失足便酿千古恨。

(意图:此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引起学生共鸣,更有益学生感悟到“规矩”内涵,以此导入,学生倍感真实、自然。)

(2)师: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本第87、88页两组图片的分析、理解 生:分析“守秩序及舞迷夫妇的行为”并回答: 社会生活能不能离开法律规则?

(意图:通过分析,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规则,体验法律的重要性,为下一环节“规则须知”做好铺垫)

2、规则须知 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提出问题:

(1)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可分哪几类? 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不同点又是什么?

(2)法律与道德,纪律与规则相比较,其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什么? 生:分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回答上述问题并完成88页上表格内容

师:指导学生填写教材表格内容,老师及时的指导学生的活动情况,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师:结合教材中87页下三幅图片进行讲解,并适时强调法律的特征: 一是从法律的创制形式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从法律的实施看: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从适用的范围或对象看:法律具有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意图:通过对比,加深对三个方面的再理解,特别是进一步体现法律具有的三个显著特征。)

3、法律规范我

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我为什么必须上学?

我为什么不能旷课、夜不归宿? 我为什么不能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我为什么不能偷阅他人的信件、日记? 我为什么不能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我为什么不能偷窃财物? 我为什么不能进入营业性歌舞厅?

生:

1、从多角度回答上述问题,知道都是法律规定禁止做的事情。

2、法律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师: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对人们的规范作用,并 小结法律的规范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

从作用上看:一方面告诉人们违法就会受到制裁;另一方面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意图:列举学生身边的事例,易接受、理解,易产生共鸣,能够深切体会到生活中法律的规范作用。)

4、法律保护我

师:设置一组连线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加以判断。台独

《森林法》 杀人抢劫

《大气污染防治法》 乱砍滥伐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超标排放废气

《反分裂国家法》 上学路上被狗咬伤

《刑法》

父母不让我按时入学

《九年义务教育法》 小郑学习受干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小叶买了劣质皮鞋

《劳动法》

小静五一期间加班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生:完成连线

师:在组织学生完成连线题之后,设问

〈1〉连线题反映了法律具有什么作用? 〈2〉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3)教师小结法律保护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另一方面法律是维护人们合法权益的保障。

(意图:连线题形象,直观。使枯燥的陈述内容,变得通俗起来。学生易接受,内化,避免说教,更具渗透力,在活动中知道法律的另一保护作用)

5、法律伴我行

教师以“法律伴我行”为题。让学生回答学习“走近法律”一框之后的感想与收获。(意图:意在提升学生对规矩、法律的态度,情感及价值取向,进一步树立起遵规守法的观念)

6、教师最后总结:

同学们,遵守法律,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法律。一个法盲将会在社会生活中到处碰壁,寸步难行,更谈不上成就什么事业。所以,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行动起来,去关注法律、学习法律、践行法律,争做一名守法、用法、爱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7、作业布置:写一则有关于法律在人们生活中所体现的规范作用或保护作用的小故事

8、板书设计:

走近法律:

1、规则种类:道德、纪律、规章、法律

2、法律的特征: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具有强制性;普遍约束性

3、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规范作用 法律的保护作用

第二篇:《走近法律》 教学设计

《走近法律》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三、教学难点 法律的三大特征

四、教学重点

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

五、教学方式

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请大家阅读一则案例。

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还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

教师:你是否赞同这位父亲的说法?为什么?

学生1:不赞同,因为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学生2:不赞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学生3:不赞同,因为这位父亲不懂得:未成年人有依法受教育权利,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否则要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他这一说法体现了不懂法、不知法。

教师:是啊,在现实学生活中,一些人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观念的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的尊严,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

(二)新课新学: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板书)第一框 走进法律(板书)

活动

一、“方”“圆”大赛──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前,分别徒手和用尺子、圆规画一个方、一个圆。教师:同学们观察比较他们的画有什么差异?

学生:第一名同学画得不是很好,因为他是徒手画的,第二位同学画得要好些,因为他用尺子和圆规画得。

教师:这种差异用中国的哪句古训可以说明呢? 学生:无规矩不成方圆

教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86页上的漫画,并讨论:①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②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③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左图交通秩序井然,尽管人多车杂,可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结果是道路畅通无阻,交通井然有序;右图则刚好相反,没有交通规则或者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南来的北往的,东行的西去的,行人车辆各不相让,争抢阻塞,其结果是谁都不能顺利地通过。交通规则在这儿起到了维护道路畅通的作用。

教师:我完全同意同学们的观点。交通需要规则,社会生活也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像右图一样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规则。

第一目:我们身边的规则

教师: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呢?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呢?

学生: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生活必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活动的目的、动机往往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规则。

1.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板书)活动

二、齐心协力

教师:请小组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寻找生活中的规则(同学们从自身经历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学习等方面),并想象没有了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学生1:在学校自觉遵守班规校纪,按时到校,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学生2: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抱小孩的妇女或老人让座。学生3:遵守交通法规,不攀折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

学生4:如果没有规则的话,每个人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么社会就会混乱不堪。„„

教师:由此可见,规则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保障,是自由的前提。活动三:分门别类

教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调节我们的行为规则有很多种,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大家分析一下,刚才所说的规则哪些属于纪律,哪些属于道德,哪些属于法律。学生1: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是道德要求。

学生2: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是属于纪律要求。学生3: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场所秩序是法律要求。

教师:道德、纪律、法律这些规则有什么不同?请大家举例说明。学生1: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学生2:纪律、规章,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

教师:那么,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与道德、纪律、规章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最为显著的特征: 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教师:因而我们说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7页的三幅图,说说各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1:第一幅图说明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学生2:第二幅图说明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学生3.:第三幅图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活动四:规则比拼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教材第88页上的表格。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多种多样的,没有道德、法律、纪律,将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混乱不堪,违法乱纪现象得不到制裁,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尤其离不开法律这种规则。第二目:生活离不开法律 活动五:看“小郑”谈法律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8页,小郑的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 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么?为什么?

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舞迷夫妇的行为? 3.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4.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学生1:舞迷夫妇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他们的行为扰乱了他人的生活,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违法了我国法律相关规定。

学生2.:执法部门依照我国有关法律阻止了他们侵权行为。

学生3: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混乱不堪,我们将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事错的,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4:它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教师: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板书} 教师:《刑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做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的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欧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教师:请大家思考,这些法律条文的规定说明了我国法律有什么作用? 学生: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教师:正是法律的规范作用使人们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从而约束了舞迷夫妇的错误行为,最终保护了小郑的合法权益。可见,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的作用。

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板书)活动

六、集体智慧

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第89页中的图画,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1)小叶和小静为什么能够如愿以偿?(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会如何?(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

学生1:因为我国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动法,所以小叶和小静的合法权益才可以得以实现。

学生2: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他们二人的合法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学生3:这体现了法律具有保护作用。„„

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得态度。

第三篇:走近法律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

1、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行为规范,进而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2、了解并掌握法律对人们有规范和保护两方面的作用

(三)出示自学指导

要想达成学习目标,还要靠同学们认真高效的自学,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的要求,认真自学!

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P86-90的大字部分,思考下列问题,找出答案。4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

1、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什么?

2、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可分哪几类?

3、道德、纪律与规章和法律相比较,法律的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什么?

4、法律的作用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5、我们应怎样正确对待法律?

(学生按着自学指导的要求,进行高效的自学,完成出示的几个问题,从而让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老师监督学生的自学情况。)

(四)自学检测

1、提问学生,检测自学情况,了解学生的自学效果。

2、同学们的自学能力非常强,下面进一步认识规则。(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加强对规则分类的认识。)

3、出示《我爸是李刚》新闻案例,请同学们根据案例进行法律特殊性的分析。首先提问:a.本案的处理是依据了哪一规则?(同学们答:法律)

b.这一依据是由谁制定的?(如何产生的?)请同学们看时事链接:【时事链接】(1)中华人民共和国

5、通过对李启铭的判决,体现了法律对公民具有那两个作用?(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

6、法律的规范作用体现在那里?

法律规定我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7、了解了法律的保护作用,我们以课本88页案例为主,完成以下问题: 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了舞迷夫妇的行为? 3.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什么作用

8、学以致用,进行实战演练,出示材料分析题,请同学们进行分析。

(五)课堂小结

(六)当堂训练 试题略。

六、板书设计

规则的种类

走近法律

法律的作用

第四篇:《走近法律》教学设计

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教学设计”

科左中旗宝龙山中学

王怀权

2013年5月6日

【课

题】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

第七课、第一节《走近法律》

【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主要讲了我们身边种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突显法律在生活中的规范、保护作用。本单元为起始课是后面所学法律知识的基础,使学生对法律有一个初步认识。【学情分析】

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开始有主见,但往往过激、偏面,缺乏对“规矩”、“法律”准确的心理定位。往往只看到其约束自己的一面,而较少认识“规矩”、“法律”对社会生活秩序正常运行的必要性,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抵触心态,不能自觉遵规守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设计理念】

以宏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激发学生法制观念为目的,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身感悟,内化学生心理品质,强化学生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及法律的作用,提高分析和辨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法、分析法等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通过活动的串联将生活中的规则具体化、形象化,突出体现自身的感受;学习过程,通过案例分析、合作探究、和自我观察,发现问题并从中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规则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规则的分类、法律的特征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征及作用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举生活实例,创设情景激趣导入。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我们共同走进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的第一节《走近法律》 环节二:我们身边的规则 活动1:认识规则

多媒体出示(欢欢周记一)及图片:

讨论: ①为什么会出现种种令人不满意的结果甚至是悲剧性的发生 ? ②这个现象给你什么启示?

师:交通需要规则,社会生活也要有规矩、守规矩、懂规矩,不然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中,那么什么是规则呢?好,让我们来寻找生活

中的规则吧。

(设置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问题,在判断、思考、归纳中生成知识。)活动2:寻找规则

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学校、家庭、社会公共生活、体育运动等其他领域)

讨论:①列举规则

②社会中的规则可以分几类?(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师:这三种不同的规则相比,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为什么特殊呢?我们要学习法律区别于其他规则的三个基本特征。活动3:走近法律

多媒体出示(欢欢周记二)及事例:

①讨论:从法律的创制形式、法律的实施、法律的使用对象和范围可以体现法律哪些最为显著的特征?

②结合课本三者定义,完成88页表格,总结法律与道德、纪律规章的区别。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每一种规则都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法治社会更离不开法律。环节三:生活离不开法律 活动4:法律规范我

多媒体出示:小郑的案例。讨论:

(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吗?为什么?

(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了舞迷夫妇的行为?(3)如果这对舞迷夫妇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做,有什么后果?(4)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什么作用?

师:因为法律的规范作用,使我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约束了舞迷夫妇的行为。除此之外,法律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活动5:法律保护我

多媒体出示(欢欢周记三)及事例

阅读教材89页的图画,思考、讨论并回答:(1)小叶、小静为什么能如愿以偿?

(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将会怎样?(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

师: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神”,具有保护作用,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得知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环节四:课堂小结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生活中处处有法律,一个不懂法的人将处处碰壁,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积极行动起来,关注法律,践行法律,做一个守法、用法、爱法、护法的合格公民。【课堂训练】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五篇:李丽《纸船》教学设计

《纸船——寄母亲》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冰心的《纸船——寄母亲》。

2、理解每首诗的内容,体会作者分别借纸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以纸船为凭借,进行想像和习作练习。

二、教学重点:

以纸船为凭借,进行想像和习作练习。

三、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炼字炼句赏诗,体验诗情,并学会运用各种方式表达出心中的爱。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激情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份礼物,看,这是什么?(教师拿出纸船)大家都叠过吗?那么你们回忆一下叠纸船和放纸船的经历。把时间、地点、当时的感受甚至叠的方法、放的招式都可以向大家介绍。(学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看到这纸船,就会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那种感觉特美好。今天老师就来帮你们找回那种美好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诗二首《纸船》,看看能否从这首诗中找回被我们忽视甚至忘却的东西。(板书课题)师:同学们,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当我们每天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之中时,我们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加入你是此时就站在你的身边,你最想对她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听了几位同学的发言,我很感动!我也想起了我那满头银发的妈妈。妈妈老了,依然为我操心,母爱是最崇高的,最无私的,在这里让我们深情地说一声:妈妈您好!

学生:妈妈,您好!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想念母亲的诗——《纸船》这是冰心奶奶青年时代远赴美国留学时在船上写给母亲的,让我们来齐声朗读这首饱含深情的诗!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的很流利,但我感觉你们缺了一点感情。原因就在于没有深入的了解诗歌的内涵。下面就让我们在分析诗歌语言中去把握情感。你可以说说每段诗歌中哪些词语句子最能表现作者们思想感情,也可以自由分组进行讨论。

生自由结组。

师:下面我们大家一起交流,看看谁的眼光最敏锐,能发现美!发现问题,先看第一小节,谁来发言?

生发言:第一段镇南关“从不肯”总是说明诗人很爱惜珍惜这些纸,不浪费,同时都看成“总是”说明作者这样做也是已经时间很久了。

生:“一只一只”说明作者所叠句子纸船的数量多。

生:我还从“抛“这个字,说明作者真的很用心的叠纸船。

师:嗯,你们几个分析但真好!从作者叠纸船“这一小节,我们看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情,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深情,朗读一遍这一小节吧!

分析第二小节 师:我们从作者叠纸船,知道了作者对母亲很想念。下面我们再继续分析第二小节,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生:“有的„„有的“说明作者抛下的纸船都没有符合作者的心愿。

生:我从“仍是不死心“知道作者并没有放弃,说明作者的愿望很强烈。生:“总希望“,说明你心就是不灰心,希望有一只能完成心愿。师:是啊!就是这份执著和深情让作者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作者所叠的的纸船不是被风刮跑了,就是被海浪打湿了,而且我们也知道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的的身边的,可是,作者仍然坚持不放弃,而且还做了那么的纸船,那就让我们用这种永不放弃的情感来读第二小节。

生读

师:大家读的越来越好了,因为我们更多的了解了作者的真实的情感,最后一小节是全诗的重要的部分,也是作者抒发感情的高潮,下面请同学们深情的朗读一下,然后我们再一起分享。

生读 生:“母亲„„白船”这句话说明作者认为真正的纸船飘不到,但一定能在母亲的能中,我觉得到现在,作者还是没有放弃,能体现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师:因为太想念而做梦到梦到想念的人和物,也就是我们做所说的“日有所思也有所梦”

生:“含着泪”也能看出儿女对母亲的思念至深,都想哭!师:好,同学们在看“载”,你认为它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生:说明作者对母亲的想念多和重。

师:既然思念如此至深,我们要把重点的字重读。

师:同学们作者在苍茫的大海上,一只一只的叠着纸船,一只一只的放流纸船,那么在小小的纸船上,到底承载着哪些情感?

生:承载着女儿对母亲深沉的思念 生:承载着母女之间的深情

生:有女儿母亲的爱,对母亲的、依恋。

师:除了母女之间的深情,还有什么别的情感吗? 老师给你们讲讲作者出国时的小故事吧!(故事略)

师:大家想一想,那小小的纸船作者还赋予什么情感呢?

生:对父亲,对弟弟,对朋友的思念,对所有的亲人的思念。生:对祖国的思念。

师:说的真不错,那么大家想想纸船又象征这什么? 生:象征着作者,她想像小船一样,早到回到母亲的。

师:小小的纸船承载着如此沉重的情感,足以看出作者,对母亲、对亲人、对祖国的思念,多么强烈啊!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解释托的什么?言的什么?

师: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有一是歌颂《游子吟》(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师:同学们,母爱如此最崇高圣洁,此刻可以同学们心中一定涌动着对母亲的深情吧!下面就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思念和依恋之情,一起来合诵这首诗歌吧!(配乐阅读然后结束)

下载走近法律的教学设计(李丽)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近法律的教学设计(李丽)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近法律教学反思

    本堂课基本上能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完成教学,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由于从教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足,再加上准备不够充分,本堂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谈一下本节课的可取之处......

    李丽《一去二三》教学设计(合集)

    《一去二三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去、„„”十二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

    两只小狮子 教学设计 李丽

    《两只小狮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镇巴县机关幼儿园李丽 教材分析: 《两只小狮子》是一年级下册第七组的第2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的生活态度:一......

    走近法律教案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课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主要讲了我们身边种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突显法律在生活中的规范、保护作用。本单元为起......

    走近法律教案

    昨天老师在刷微博时看到一则消息,说是22年前因涉嫌故意杀人和强奸妇女而判处死刑的的聂树斌案,在其死后的二十多年里,他的家人东奔西走搜集各方证据不断上诉以及真正杀人凶手坦......

    走近法律教案

    《走近法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 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

    走近法律教案

    走近法律教案 一、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

    七年级政治第七课第一框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doc

    第七课第一框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 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