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特征和内涵
论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特征和内涵
一、教学设计概述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及特征
教学论可以分为两种研究取向:其一是基于哲学和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的教学论,其二是基于科学心理学和实证研究的教学论。
基于哲学和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的教学论可以追溯到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在20世纪影响深远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主张的教学论和凯洛夫的教学论、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也都是哲学和经验取向。
巴班斯基在《教学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一书中,概括出十条教学规律,并由此确定对应的教学原则,其中如“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起点能力”、“教学应符合学生学习的速度”、“教学应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等。
显然,基于哲学的教学论提出的一些教学原则或教学规律,对具体内容的教学安排来说过于宽泛,比如,在一节“阿基米德原理”课的设计中如何做到“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确定学生学习速度、选择最佳教学形式、最佳教学方法”等,对教师来说又构成问题,因此基于哲学的教学论很难直接指导教师完成一节课的具体教学事件的规划,只对教学活动的安排具有指导或启示性作用。
基于科学心理学和实证研究的教学论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源于心理学研究者将心理学原理转化为教育应用技术的努力,后者也被称为教学设计。
当代着名教学设计理论家赖格卢特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教学设计理论家史密斯和拉甘指出:“教学设计”意味着系统地同时也深思熟虑地将学与教的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教学评价的计划的过程。[1] 国内有学者认为:“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2]。
从上述教学设计的界定,可以理解: 1.教学设计的核心特征:为一类教学问题提供通用的解决方案[3] 教学设计是提供最优教学方案的处方的学科,医学处方实质上就是一种解决方案,但只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有效。面对各式各样病情的病人,医生之所以能够提供有效治疗的处方,主要是因为能够根据病情特征有效地进行病理的归类,而医学理论的发展确定了应对不同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要为教学提供处方式的解决方案,就必须将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进行合理的分类,并能够对不同类型的教学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坚持对教学问题依据其对应的学习规律进行分类,然后依据不同类型学习所需的条件和过程规划相应的教学方案。
2.教学设计的核心理论基础:学习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研究个体学习的内部机制、内部条件、内部表征,现代学习理论认同:学习具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具有不同的内部过程、需要不同的内部条件、学习后内部的表征不同、外显行为也不同。学习的规律清楚了,与之对应的、有效的教学就明确了,凡是与特定类型学习相匹配的教学就是有效的、适合的,反之就是无效的教学,教学设计最根本出发点是“以学习的规律制约教学的规律”,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二)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
沃尔特·迪克(Walter Dick)与卢·凯里(Lou Carey)用系统观看待教学设计,认为“教学过程本身可以视为一个系统,系统的目的是引发和促进教学”。在《系统化教学设计》一书中,迪克和凯里提出教学设计模型,简明而又不失其基本规范。该模型包括以下10个步骤:[4] 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起点行为、编写教学具体目标、设计标准参照试题、开发教学策略、开发与选择教学材料、设计与实施形成性评价、进行教学调整、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
如果将编写目标视为确定目标的结果;将确定起点行为视为教学任务分析的一个结果;且将教学调整和总结性评价视为其后的补充,不是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的主要环节。我们将课堂教学设计活动的主要工作简化如下: 第一:确定学习内容对应的学习结果类型,陈述教学目标;要求用可观察、可测量的术语精确表达学习目标,这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基本要求。
第二:教学任务分析。通过任务分析,揭示出习得该学习结果的内部过程及条件;这部分工作主要运用学习心理学理论完成。
第三:规划教学活动。依据分析出的内部过程与条件,合理规划教学事件,选择教学媒体和方法。
第四:制定测评项目。依据学习结果类型及相应学习者外显行为,制定测评项目。
教学设计者必须针对具体类型的学习进行设计,因此应首先了解特定学习类型的学习规律,一旦某一学习对应的学习类型被确定,教学设计者就可以根据该学习类型学习的内部过程和条件,合理规划教学的过程和活动,依据学习后学生表现的外显行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进行检测,实现“学有定律,教有优法”。
显然,教学任务分析实质上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其目标是揭示学习特定结果时,学习者经历的内部过程及需要的内部条件,从而为规划教学事件、选择教学媒体和方法提供依据。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分析?需要教师对当代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有初步理解。本文以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为例阐述学习者内部机制及对教学设计的作用。
二、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包括人和计算机都是信息加工系统,系统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系统都是操纵符号的。符号是模式,如语言、标记和记号等。信息加工系统可以概括为输入、输出、贮存、复制、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性迁移。这样以符号操作为基础的信息加工系统就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表现出目的性行为。
(一)信息和信息加工系统 1.信息
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一个信息单位就是对个体而言的一个意义单元,认知心理学以命题来表示。命题这一术语来自逻辑学,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心理学借用这一术语作为心理表征的一种形式,主要强调如下研究事实:人一般记住的是句子表达的意义,而不是具体的词句。命题表征的一个例子如图1,命题一般由论题和关系项组成,例中“小明”和“书”是论题,“买”是关系项。
通常一句话中往往包含多个信息单元,如“一个苹果放在托盘中”,实质包含两个信息单元,即从数量关系上“苹果是一个”、从空间位置关系上“苹果在托盘中”。每一个这样的论断,都包含两个论题及其间关系,个体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两个对象间关系的表象,如果需要也可在行为上正确地呈现。上述论断对个体来说就构成一个信息单元,或也可称为个体具有上述命题的意义。而对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尚不能区分苹果或梨等水果、不能区分数量、也不能区分托盘或碟子等概念意义,那么“一个苹果放在托盘中”对他而言就是9个音节,也就是9个信息单位。
同样,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中都包含多个信息单元,如: 动量定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动量变化,等于物体受到的冲量。
实质包含三个信息单元:“物体受到冲量”、“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动量的变化是在一段时间内的”。
【案例一】 在“电阻影响因素”教学中实验如图2: 从上述实验中可以识别出与本节教学结论相关的信息有:“A、B、C是镍铬丝”、“A比B长”、“A和B一样粗”、当“A和B分别接入时,(接入B)灯泡比(接入A)灯泡亮”等等。当然还可以识别与本节教学结论无关的信息,如“有三节电池”、“电池被固定在木板上”、“灯泡发出黄光”等等。
2.信息加工系统 心理学家加涅(Robert M.Gagné)在吸取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次学习活动所包含的过程模型,如图3,这一模型包括:操作或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预期系统等三个系统。
其中操作系统包含三个记忆结构,感觉登记一般以视觉编码,记忆时间为毫秒级;工作记忆(又称为短时记忆),记忆时间约为数十秒,实验证明,如果记忆数字,在复述一次的条件下,能保持20秒左右,记忆正确率在80%;长时记忆,以语义、听觉编码,信息根据其意义而贮存,可保持很长时间,甚至终生。
(二)信息加工特点
1.信息加工容量限制
个体在某一时刻能意识到的东西存储在短时记忆中,与意识大致对应。短时记忆也称为工作记忆,就是进行信息加工的部分;研究表明,短时记忆中的容量是有限制的,一般为7±2个信息单元,也就是说7±2个对个体有意义的单元。
比如,如下数字“1、4、9、2、1、7、7、6、7、4、1、9、4、1、1、2”,个体只读一遍,然后能够提取出的数字数量约为7±2。但对美国人来说上述这组数字对应3个历史时期,前四个数字对应哥伦布首行美洲的年份、中间六个数字对应独立宣言发表的年月日,后六个数字对应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日期。
那么对美国人来说,上述16个数字构成三个信息单元;如果用同样这组材料测试,美国人可能就可以提取出较多的数字,但这并不是代表美国人的短时记忆就比我们广,因为他在短时间记忆只需三个信息单元,假如再增加同类的测试项目,如“美国最高峰的高度”、“最深湖泊的深度”、“高速公路的里程”等等十余个单位,让美国人只读一遍,能提取出的项目也只有7±2个。
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米勒提出“组块”(chunk)的概念,认为组块是对个体有意义的信息单元,一个组块就是一个对个体有意义的项目,而不管这个单元的物理单位是什么。心理学家西蒙研究表明:被试者能够正确再现单或双音节词都是7个,三音节词是6个,但由两个词组成的短语,则只能记住4个,而更长一些的短语,则只能记住3个。
2.信息加工的方式
个体识别出的信息存储于短时记忆中,通过运用一定加工机制形成新的联系,也就是习得新的知识。形成新联系的机制主要是逻辑的;19世纪英国逻辑学家穆勒提出探求因果联系时使用的五种推理方法,在逻辑学中称为穆勒五法,包括求同法、差异法、共变法、求同求异法和剩余法。着名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rnberg)通过实验证实个体确实可以根据可能原因和可能结果同时出现(求同)、可能原因与结果同时消失(差异或共变)现象来确认某一事件是原因事件[5]。
(1)求同法及结构
求同法是通过考察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确定在各个场合先行情况中是否只有另外一个情况是共同的,如果是,那么这个共同情况与被研究的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
其结构可以如下表示:(2)共变法及结构
共变法是通过考察被研究现象发生变化的若干场合中,确定是否只有一个情况发生相应变化,如果是,那么这个发生了相应变化的情况与被研究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其结构可以如下表示:(3)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策略是由反映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得出有关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一种推理,其最基本的形式是三段论,三段论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及教学中最常运用的。三段论由三个命题构成,这三个命题分别称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如下,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中肯定前件式推理。
【案例一分析】
案例一的学习中需要得出如下三个结论:(1)电阻大小与导线长度有关;(2)电阻大小与导线横截面积有关;(3)电阻大小与导线材料有关。
分析可知,三个结论获得均是运用归纳法中的共变法实现的,如“导电物质的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有关”结论获得的逻辑过程如表1所示: 3.信息加工的特征
许多认知加工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否需要意识控制,受到意识控制的加工称为控制加工,反之则称为自动加工。对于控制加工,需要意志努力、消耗许多注意资源,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加工是按序列加工的,即每次加工一步,花费时间较长。[6]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显然是需要控制加工,应满足序列加工。
在案例一实验后,教师如下陈述.师: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发现“A、B、C是镍铬丝”、(1)“A比B长”、(2)“A和B一样粗”、(3)“B和C长度一样”、(4)“B比C横截面积小”、(5)“D是铜丝”、(6)D和B长度一样”、(7)“D和C横截面积一样”、(8)当“A和B分别接入时,(接入B)灯泡比(接入A)灯泡亮”、(9)“C和B分别接入时,(接入C)灯泡比(接入B)灯泡亮”、(10)“D和B分别接入时,(接入D)灯泡比(接入B)灯泡亮”、(11)从上述实验中,你可以获得什么结论? 从教师的陈述中,学习者将信息(11个)依次识别存储在短时记忆中,但学生不可能由这11个信息同时加工出上述三个结论。
学习者在头脑中会对这些信息梳理排列,如将信息(1)、(2)、(3)、(9)视为一组,启动共变法机制加工得出结论“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有关”。
也就是新结论一定是一个一个加工形成的。
三、信息加工机制对教学设计的要求
(一)信息加工机制对教学设计的要求 根据信息加工机制,有效的教学设计应满足: 1.容量限制要求:教学中提供给学生、获得结论所需的信息,应保持在适度范围,减少干扰信息;2.序列加工要求:教学中提供信息的方式应满足呈现一次加工所需的信息,获得一个新的结论;3.信息加工方式要求:教学中信息呈现应符合特定结论获得的加工方式。
要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应分析教学结论的内容及数量,并通过追踪每一教学结论获得的信息流程,确定新结论建立的必要信息及加工方式,由此对教学活动做出合理安排。
(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设计的具体产物是教学活动方案,教材呈现的是各种方案中的一种,应该也是比较优质、可以常态实施的方案。现在提倡一纲多本,不同教材对同一教学内容处理的方案不同,在一次物理教研活动中,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材的编写,参与研讨的老师给出不同的意见如下: 【案例二】
[实验][7] 如图(见本文图2)是一块接有电池、电键和灯泡的电路板,a、b两接线柱上各连接一根导线。左侧有A、B、C、D四根金属丝。A、B、C三根都是镍铬丝,A与B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A比B长;B与C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C比B横截面积大;D是铜丝,它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跟C相同。实验时,将这四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的a、b两接线柱之间后发现: 接入A时比接入B时灯泡暗,说明金属线越长电阻越大;接入B时比接入C时灯泡暗,说明金属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接入C时比接入D时灯泡暗,说明材料种类不同电阻不同。
实验表明,导电物体的电阻大小跟导线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种类有关。电阻是导电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案例三】
观察和描述[8] 观察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
(1)在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观察到导体的长度越长,电流表的示数越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导体越长,电阻________。
(2)在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观察到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流表的示数越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________。
(3)在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观察到导体的材料不同,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材料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教师研讨】有的教师认为案例一较好,“表述简洁明了,综合程度高,需要学生相对丰富的思维活动”;而案例二“按部就班,虽然有活动,但活动单一”。
有的教师认为案例二较好,“层次清晰,问题具体、指向性好,学生能够有效地反应”。而案例一中“教学没有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景设置单一,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尝试机会”。
就理论基础来说,教师提出案例一编写符合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要求,“在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取得的最大成果;同时师生用时最少、花费精力最少”。
案例二编写符合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面对复杂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上述评判都有相应理论和教学经验的支撑,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缺乏统一致的评判标准,对于教学设计方案的优劣,就会出现众说纷纭,难以达成共识情况。那么,教学设计方案,其有效性的判定是否存在相对统一的标准?标准究竟如何来确定? 判定教学有效性的唯一依据就是:学习者是否习得新的知识,方式是否合理,教学活动若有助于学生识别、加工习得新知识所需的必要信息,其活动就是有效的,反之就是有待改进的。因此,可以从目标达成需要的信息成分、信息加工的流程和条件等角度审视教学方案的合理性。
【基于信息加工心理学评判】
1.案例一中,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先后识别出:“A、B、C是镍铬丝”、“A比B长”、“A和B一样粗”、“B和C长度一样”、……、“(接入B)灯泡比(接入A)灯泡亮”等一系列信息。
(1)根据表1,学生只有在短时记忆中将信息“A、B、C是镍铬丝”、“A比B长”、“A和B一样粗”、“(接入A)灯泡比(接入B)灯泡亮”,依次存储,才能够启动共变法加工方式获得结论“导电物质的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有关”;而在此案例中“C比B横截面积大”、“D是铜丝”、“D和B长度一样”、“D和C横截面积一样”等三个信息通过学生阅读亦存储在短时记忆中,且穿插在获取上述结论所需必要信息之间,信息的呈现不符合特定结论信息加工方式的要求。
(2)编写中不是依次呈现一组必要信息,获得一个结论,而是将三个结论获得所需的必要信息综合在一起呈现,并同时呈现三个结论,故编写不满足信息加序列加工要求;
第二篇: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景的设计
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景的设计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初中 常卫军 225411
[关键词] 创设情景
教学效益
角色转变
[内容摘要]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通过学生自觉、主动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探究,信息搜索与处理,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等探索活动过程,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所谓情景是指由人的主观心理因素(认识、情感等)和客观环境因素(时间、空间、设备等),所构成的情与境的总和。每一个教育和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情景中发生和发展的。一堂课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学生听讲的情绪。为此,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与启迪。这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把情景作为自觉创设的产物,而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自然伴随品。下面结合实践举例说明之。
一、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创设哪些情景
1、创设导入情景
一般用于授课开始。方法以教师提问、实验观察或习题解答为主。内容大都是基本概念复习、定理定律、公式应用等。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入新课。如讲“光的折射”,教师可通过电脑展示几幅动画:“水中的筷子向上偏折”、“装水的碗,底变浅”、“海市蜃楼”、“硬币重现”、“俯视玻璃砖下的线条,似乎升高”等,接着提问:这些是什么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情景摆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迅速进入课题思考。
2、创设递进情景
用于讲授过程。目的是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使学生掌握概念,学习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此情景的创设要注意层次清楚、符合解疑推理的逻辑性,问题的设置应有梯度。如列举完一些简单镜面反射、漫反射后可设问:黑暗房间里手电筒垂直照射桌子上的镜子和白纸,站在旁边的人会看到怎样的现象?黑板反光是什么原因?理解并讲解后可进一步设问:白天下过一场雨,晴朗的夜晚,看地上亮的是水还是暗的是水?后两个递进式的情境问题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强化了镜面反射、漫反射的理解。
但在创设递进情景时还要因人而异,易、浅、简的问题请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回答,难、深、繁的问题由成绩好的同学回答。老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什么样的问题由谁回答,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让部分学生受到骄宠,部分学生又受到冷落,更要避免如果他答不上会认为你在故意为难他的情绪产生。
3、创设随时情景
这也用于授课过程,为扩大学生思路,使其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当然这应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之下来创设的。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教学中,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就可以随时提出几个问题,如:利用此实验器材还能进行哪些实验?把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再测量三次,计算出的阻值与电压有什么关系?提高学生对物理探究实验的兴趣。在“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中,学生做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就随时插入几个问题,如果遮住透镜的一部分,像如何变?如果换成凹透镜,所成像又有什么特征?通过对这些情景问题的创设,他们加强了对实验的兴趣,同时也强化了对透镜成像原理的理解。
4、创设求异情景
学生对物理问题往往只从某一角度理解,若变换角度,理解物理概念就显得困难,为此就需从不同角度创设同一物理问题的情景。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已知物距,通过实验学生得出像距位置和像的特征,探究结束可提出设问:照相机拍近景远景时,应如何调节镜头?为使银幕上的字变大应如何调节胶片、透镜之间的距离?学习完熔化需吸热、凝固需放热后可设问:夏天喝饮料为何要加入一些冰块?为何北方的冬天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不致于把菜冻坏?这样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物理概念作全面的分析。
5、创设活动情景
所谓活动情景,是指为了探索和掌握有意义的物理问题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具体活动的背景材料,而且包括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师生相互配合共同探讨问题的活动氛围。对于物理而言,每一个概念、现象、规律都有其提出、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每个过程都是一首生动的有血有肉的史诗。在教学中贯彻活动情景的创设,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的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物理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为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传统的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受制于教,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情景的创设,努力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展开的层次,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采用电教手段,构建多媒体的活动情景。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优化组合多种媒体,不但能够展示活动内容的某些细节和动态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而且可以节省活动的时间和拓宽活动的空间。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个力学中的难点内容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可以很好的看到静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容易理解最大静摩擦力就是使物体滑动的最小作用力。
5、创设强化情景
目的是为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物理概念、定理定律、公式的理解。在讲完沸腾和蒸发后,可创设情景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就发生的位置、程度、温度条件展开讨论。这使学生对沸腾和蒸发的理解得到更进一步的强化。
二、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方法
1、用生动的小故事创设学习物理的情景
例如讲世界是运动的,可以先介绍 问题:①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什么会减少?②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少的数值与什么有关?在回答完问题的基础上再提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以激发学生寻找规律的欲望。
4、通过组织参观、讲座、科技活动、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创设学习物理的情景 课外活动可以不受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限制,它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特长,有利于开阔视野,发展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预习教材,要求学生每人制作一件利用物体浮沉条件来工作的作品,如潜水艇模型,土密度计模型等。上课时,选择典型的几个让学生上台表演并说明原理,教师提些有关的问题,由师生共同讨论回答,以解答课本的问题。
三、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应注意的问题
1、依据教材特点。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以学生接受能力为线索,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拓宽知识面、增强趣味性。设置的问题情景应有启发性,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不是问题的问题就不要问,否则让学生反感,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2、依据学生特点。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能得到发展。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以已有的知识为背景参与课堂,使课堂情景极为复杂。教师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形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根据自己对课堂各种各样信息的综合把握,即时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得当的措施,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
3.创设情景应有利于教师“导”,学生“学”,符合学生认知梯度。教师的情景设计,不是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忽视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的过程,而是要实现教师从“独奏者”向“伴奏者”角色的转变,追求师生共同探讨、平等对话。
4、创设情景时要控制好课堂节奏。在创设问题情景时,要注意所提问题的思考量,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同时还要注意它的针对性、有效性;针对性、有效性不强,学生不知所云、无从回答;提问过简,没有思考量,就失去思维的价值;提问过频过急,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仅失去提问的意义,而且有碍学生正常思维。
5、创设情景时要提倡鼓励性评价。尽可能地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快乐。不断地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由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激起地学习自然是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师要把须达到的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内在需要,把教学内容生成学生的兴趣点。
总之,创设情景必须把需要解决的课题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知识基础
的事物之中,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以满足每个学生发展为基本需求;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达到掌握本质,领悟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挖掘教学资源,团结协作,研究新教材,转变观念,创设多种物理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和效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篇: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小院中学
刘玉良
物理教学设计的目的 :
是通过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物理课程的学习。
一、物理教学设计概述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是人们的设计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也是设计的一种类型。所谓物理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物理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方法,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事先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安排与决策的过程。
1、物理教学设计必须有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1)学习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因而,教学设计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说,需要注意的是,学习课程标准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通读课程标准的字词语句,重要的是着重在领会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要求的内涵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体会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2)分析与钻研教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载体。分析与钻研教材是对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教师钻研教材大致经过通读、精读两步。
通读教材是基础。通读的目的是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体系与结构。也就是教材章节的安排顺序,各章节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的选择与阐述方式,以及物理学的方法等。
精读是关键。教师在精读教材中应反复推敲、深入考虑以下问题,以便做到透彻理解,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①教材各章节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及其来龙去脉、推导过程,适用范围是否清楚?还有哪些不理解或疑难之处? ②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准备向学生提出哪些问题。估计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学习的障碍是什么? ③教材对科学探究是如何安排和设计的?有没有不妥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④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哪些演示实验,何时做实验?要求学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如何启发学生分析总结等? ⑤怎样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图表? ⑥如何处理例题、习题和实践性作业?
⑦如何掌握前后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相互对照,前呼后应? ⑧教材中有哪些联系生活、技术、社会和其他学科的内容?
⑨认真准备每一个实验;演算每一道习题;广泛阅读一些参考资料或其他一些教材;了解一些动态。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3)教学资源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不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物理教学设计之中,可以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提供保证。
在物理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文字资源的利用,如各种科技图书报纸和各种科技期刊。
②加快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幻灯投影片、挂图、录像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电视和广播、网络资源。③开发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模型等。
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应进入物理实验室。如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⑤开发和利用社会课程资源。
2、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有目的、有计划、有序的安排,以达到最优结合。教学活动是由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设计只有将教学诸要素有目的、有计划、有序的安排,才能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教学设计仅是对教学系统的分析与决策,是一个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而非教学实施,但它是教学实施必不可少的依据。
4、教学设计并不排斥教学经验。教学设计是教师极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成功的教学方案凝聚着教师的个体理念、智慧、经验和风格。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是宝贵的,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之一。经验与理论的恰当结合,才能使教学设计既有共性,又富有个性,体现出教学的艺术性。
二、如何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设计
1、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就是教师要对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的行为状态作出具体、明确的说明。
(1)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2)教学目标可分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长期目标被称为教育目标,如“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等等,这些无法在具体教学中一次性实现,而是长期努力的方向。近期目标被为教学目标,这一目标,主要确定一节课教什么内容,通过哪些活动方式来学习。
(3)教学目标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
正如加涅(gagne,r.m.)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设计者开始任何教学,设计以前必须能回答的问题是“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能做到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
根据马杰和加涅的行为目标理论与技术,一般认为,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四个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活动、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例如,“力的图示”认知教学目标可陈述如下: 目标1:能说出力的三要素。
目标2:对提供的实例,能用力的三个要素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目标3:对提供的实例,能用力的图示法作出正确的图示。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就是要明确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背景分析。重点分析这部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它在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2)功能分析。主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整个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3)结构分析。主要分析这部分内容知识与技能结构、过程与方法结构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特点,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4)资源分析。主要对本节课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了分析。如实验条件、课件、习题等进行分析,以确定能否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
3、学习者分析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事情。对学生进行分析,大体包括以下内容:
(1)了解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新内容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把学生的知识、技能可以分为已知的、半知的、未知的。(2)了解学生的生活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3)了解学生对新内容的情感态度。哪些学生能适应,哪些学生不能适应。
(4)了解学生对新内容的自我监控能力。即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
4、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此阶段的设计必须建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分析的基础之上。包括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媒体设计。
(1)教学的组织形式:自主、合作、探究是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的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能用以往的集体授课组织形式来替代。所以,从座位的编排到小组成员的组合、从教材的运用到资源的开发过程、从学生参与方式到教师的引导方式方法等都必须在教学组织设计时加以考虑和整合。
(2)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哪些是教学设计优先考虑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应该如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制定教学策略的基本问题。
从教学方法选择的指导思想上,应该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
从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上,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教学内容、教师特点、教学资源、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
(3)学法指导: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既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动机的激发,重视教学过程的情感化,还要考虑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教学媒体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包括怎样选择媒体、如何运用教学媒体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的问题。
在选择教学媒体时,首先了解各种教学媒体的特性,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媒体。关于如何运用教学媒体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的问题这是媒体设计的核心内容,设计者一定要明确所选用媒体是什么,要避免滥用媒体的现象出现。
5、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首先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并明确各组成部分的意义与作用,然后安排恰当的顺序进行组织。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和结尾三个环节。必须指出的是,教学策略的设计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往往是同时进行的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
6、教学媒体设计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可以将教学媒体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1)传统教学媒体
传统教学媒体是指教科书、黑板、粉笔、挂图、标本、模型、实验演示装置等。
传统教学媒体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媒体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式,链接了许多信息和知识并配以光盘,使之与现代教学媒体靠近或者整合;黑板的磁性化,颜色的人性化(白板、绿板);无尘粉笔等。(2)现代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是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我国也称之为电化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计算机、电子白板等。
我国大众媒体系统特别关注教育教学信息的开发,有较多的教育教学频道,音像市场有许多的教学软件,这给师生提供了选择空间。如果能有意识地利用大众媒体的教育资源,可以弥补学校现代教学媒体的不足。(3)媒体选择流程图
在综合考虑影响选择的各种因素基础上,还需要一套具体的方法把选择过程分解成一系列有序排列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就是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紧跟着前一个问题,如此排列,构成流程图的形式。设计人员通过对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作出“是”或“否”的回答,被引导到相应的分支上,每一次回答都会排除一部分媒体,最后剩下的一种或一组媒体就被认为是最适合于特定教学情境的媒体。(图略)(4)教学目标、教学事件与教学媒体的适当匹配
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因而在选择媒体时要保证所选的媒体能有效地实施相应的教学事件,而一系列的教学事件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这样看来,所选的媒体要能有效实现相应的教学事件和教学目标,即要在教学目标、教学事件和教学媒体之间进行适当匹配。否则,不看教学目标,教学事件进行媒体选择和使用,只是“作秀”、“耍花枪”,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确立了教学目标之后,经过任务分析的环节,就可导出相应的教学事件。
7、教学方案的评价与反思
教学方案的形成,不是教学设计的结束。在教学设计的后期和实施后,都要对教学方案反思和评价,以便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以使其不断完善。这一过程是对教师教学认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而提出的,能更好地反映教师自我认识教学,反思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师对教学的评价能力,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般而言,教师在对教学方案反思和评价时,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
(1)你是否考虑过学生通过这一教学过程要获得哪些知识与技能?经历哪些过程和方法?在哪些地方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2)你是否考虑过在这些要求中,哪些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3)你是否考虑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应按怎样的教学顺序(或线索)进行?(4)你是否考虑过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哪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5)通过这一教学过程,你认为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哪些已达到,哪些尚未达到?(6)你是怎样知道学生已经学到这些内容和尚未学到那些内容的?其中的第(1)(2)题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问题;第(3)题是安排教学过程的问题;第(4)题是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问题;第(5)(6)题是考虑如何及时接收教学反馈信息的问题。上述设计过程集中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1)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
(2)为达到预期目的,应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教学内容)(3)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媒体)(4)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反思与评价)
第四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指导思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培养目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问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三个面向”和“四个统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素质教育的若干基本特征
学习和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们认为素质教育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1.特征之一: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那种只重视升学有望的学中的做法。
素质教育不是面向部分人而是面向全体人;它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淘汰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c它并不反对英才,但反对使所有的教育成为英才教育的模式。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伯乐.要发现优秀的苗子,但教师首先是园丁,要呵护每一株幼苗。在素质教育中,“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培养造就的。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依法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条件和受教育机会。学校和教师,则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L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这样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个有差异的学生。换句话说,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个学生,但素质教育不赞成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和“一刀切”。成功教育’等教育实践可以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
2.特征之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在”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的思想指导下,必然具有片面性。素质教育则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要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条件,克服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要努力使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指出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关系。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就个体而言,指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划统一;就群体而言,指的是“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的统一。在教学中,要把群体培养目标与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把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统一起来。要把合格率与优秀率结合起来,在保证合格率的基础上提高优秀率。
全面发展的实质是最优发展、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不是齐步走。应该说,分层教学、能力分组是一种既能适应个别差异又有较高效率效益的教学组织形式。这和传统意义上的快慢班有本质不同。从目的看.传统的快慢班实际上是一种英才教育的模式,而分层教学、能力分组则着眼于使每一个人都在原有基础上一得到发展;从教育资源配置看,传统的快慢班中快级享有教育资源分配优势,而能力分组中,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公平的甚至是补偿性的;
3、特征之三: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同志在庆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他还反复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素质教育要完成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优秀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建立在普遍的人的创造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为此,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讨沦式和自发式教学,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要在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努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尤其是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了.以带动和“还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说,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攻是培养创新人才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改变那种只重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
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洽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要政纪工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在加强学科教学中实践环节的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买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职业学校要实行一教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志愿者到城乡支工、支农、支医和支教。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4.特征之四;发展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性的培养是以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基础的。素质教育是弘扬人的个性和主体。注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一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目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这里表达了世界范围内对主体生教育的关注。
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不是把学生看做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看做知识的主人;不仅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体,更重要的更本质的是它把学生作为包含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体。它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要为学生指导完整人生,要形成学生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风貌。
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素质教育必然要求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要坚持因材施教。高等教育更要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合乎人刁一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必须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来铸造人才的倾向。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根据促进主体性与主动精神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而不是学科平心、教学是课程的实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教师要明确自己教学的目的,也就是为什么而教。他不仅要为学科的系统性负责,更要为学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负责。因此,也必须逐步改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的倾间,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就学生的学习而言,则不仅是继承性学习。更是创新性学习。
需要指出的是,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主动精神培养,注重个性发展,并不是只重视人的发展需要,不重视社会发展需要。成熟的教育科学认识中要防止矫枉过正,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真分析可以发现.‘应试教育”一方面不尊重人,另一方面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应试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更扭曲了人的发展,才引发了对“应试教育”的批评。而素质教育,不仅重视人的发展需要,而且重视社会发展需要、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了。
5.特征之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时代向着二世纪飞奔。由新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新变革,促进了人类生产能力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由新技术发命带来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职业的广泛流动性.则直接形成了一个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时代。“终身教育”这个概念起初应用于成人教育,后来逐步应用于职业教育,现在则包括整个教育过程和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在长达终身的教育过程中,学习期与劳动期的交替将更经常。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打开21世纪大门的一把钥匙。为了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知识经济社会的变化,为了缩小知识差距和培养”知识型劳动者”,为了 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而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必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正如世界银行报告中所指出的:”新知识的爆炸、技术进步的加速、竞争的不断加剧,都使终身教育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为了缩小知识差距,社会必须保证全体人民都能接受基础教育,并为人们提供一生中不断受教育的机会。基础教育是建立一支身体健康、有机术和灵活的劳动大军的基础,基础教育之上的终身教育使得国家能够不断地评估、适应和应用新知识。” 在21世纪的学习化社会中,惟有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并创造未来。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c教是为了不教,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正规学校已经不再是一个学生为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知识和技术需时时追加和更新,学习伴随人的一生。因此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而且要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三、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几个认识问题 1.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如何看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回答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不是对立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这两个前提性概念。在前提性问题上认识不一,就去争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不是对立等问题,是没有意义,也没有结果的。
关于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已有明确解释。
关于“应试教育”的涵义,虽然还并未完全达成共识,但也已经有一个相对权威的理解。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一纲领性文献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一法律性文件中,在许多论文中.”应试教育”一词均被打上引号,表明它有特定的内涵,是特指义,被作为一个贬义词来使用,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把”应试教育”作为一个贬义词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自然是对立的。这里需要说明: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根本否定,但不能说素质教育是对现行教育的根本否定,因为不能说现行教育就完全是”应试教育”,不能简单地在现行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划等号。
有的同志认为,“应试教育”也能培养人的素质,因此不能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对立的。确实,“应试教育”也能培养一些素质,我们姑且可统称之为“应试素质”。“应试素质”应该说也是素质整体的一部分,但不能由此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看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着眼点;不应是某些应试教育内容不身而应是整个办学指导思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是根本不同的。“应试教育”关心的是如何考高分,关心的是应试能力,它不关心其他能力甚至排斥其他能力,它只知道工具的、功利的目的,而不知道本体的、内在的目的。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甚至可能发生监考教师鼓励学生考试作弊及其他弄虚作假的现象。而素质教育是有灵魂的,它关注内在目的,不仅关注素质,而且关注对素质的驾驭,不仅关注工具目的,而且关注本体目的,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因此,虽然应试素质可以作为素质整体的一部分,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却是对立的。(如同“片面”与“全面”)
2.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并不是否定以往的基础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倾向,不是要整个否定过去的教育,这一点必须加以说明”应试教育”是一种抽象概念,反映着教育中的一种现象。
“应试教育”不是对我国现行教育的概括,而是对我国现行教育中存在着的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诸多弊端的教育现象的概括。“现行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现实存在,其间有成就的方面(元疑这是主流和第一位的),也有问题的方面,有积极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而“应试教育”则是对”现行教育”这一现实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弊端的概括与抽象。
批评”应试教育”倾向,不是要整个否定现行的教育。事实上,建国 50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教育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质量、效益上。我国中小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系统掌握是较扎实的;在现行教育中有很多优良的传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探索出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创造教育”、”情境教育”、’主体教育”等一批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育模式和学科教学整体改革经验,一些地区还积极开展了区域性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实验,取得了重要经验。这些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直在持续发展,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口号的提出,没有否定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没有否定过去的成就;相反,正是在过去成就基础和各项改革探索基础之上,才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充分肯定现行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应当承认,现行教育中也确实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在一些地方还相当严重,在局部地区甚至愈演愈烈/应试教育”倾向体现出的是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标准,以选拔为目的的那种教育模式。教育为应试模式所左右,实际上是功利主义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c它违背了《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原则,影响了国家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贯党,已经产生了诸多危害。学生是直接的受害者,他们最有切肤之痛。为了少数而牺牲多数,这不必说;即使是对于尖子学生,他们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课业负担很重,创造性和个性爱好得不到发展,成为片面发展的受害者。
应该看到,近年来,”应试教育”倾向在某些地方愈演愈烈。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我国教育界的同志对比较激烈的批评性意见格外敏感,不太情愿承认已熟悉多年的传统做法有根本改革的必要。但作为一个理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持一个客观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试教育”倾向的存在,有教育内部的原因,也有教育外部的原因,板子不能都打在教育部门身上,更不能都打在学校和教师身上。”应试教育”倾向的成因是复杂的。对造成“应试教育”倾向的原因要作社会的、历史的分析,要辩证地、发展地看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面阐述。在充分肯定我国基础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看到”应试教育”倾向的存在;在看到”应试教育”倾向存在的同时,看到”应试”竞争的社会根源与”应试教育”倾向成因的复杂性、综合性,大家也许就可以以一个相对平静的心态,理性地看待我们的教育。
3.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
有同志认为,素质教育的确很好,但过于理想化,是乌托邦。还有同志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尚未具备,”应试教育”有其土壤.因此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景持怀疑态度。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是否具备?这就要分析”应试教育”的成因。应试教育”倾向的成因是复杂的。仅就教育外部而言,至少有两点需要分析。首先,”应试教育”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高等教育供求关系过于紧张,这是造成”应试”竞争的直接原因。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扩大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扩大受高等教育机会上,必须解放思想,充分挖掘潜力,以改革促发展,尽一切可能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但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是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从生产力水平、现代化要求、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情看,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充分发展还有一段路要走。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论断是深刻而精辟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生活中的很多矛盾根源都在于此,“应试教育”的产生,其根源也在于此。高考招生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应试”竞争,正是这个主要矛盾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和表现,也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受高质量高层次教育的需要与现有教育资源、教育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因此,”应试教育与其是一个教育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社会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才能为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条件。
其次,还要看到劳动用人制度对现行教育的导向作用。高等教育供求关系过于紧张,但为什么人们不顾一切地追求高等教育?这与学历本位的用人制度密切相关。不管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如何,只要获得了较高的分数,升了大学,便能获得较高的利益(如地位、待遇、奖励、发展机会等),刺激了人们的行为。所以,要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状况,必须进一步改革劳动用人制度,如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指出的,这是“当务之急”;要给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上大学者以同等竞争机会,建立学历与能力并重,重实际、重素质的用人制度。这实际上也是调整人们物质文化需求期望的方式。当然也不能矫枉过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局面来之不易,不能造成误解。如果仅仅着眼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对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施素质教育也许会悲观:如果积极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则会给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宽松环境。实际上,市场经济重实际、重素质,因此市场经济的本质呼唤的是素质教育。何况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自己的职业责任感,可以说,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正在具备,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也就是素质教育的历史条件完全成熟的过程。
4.实施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现有关于素质教育的许多驳论,多是以对素质教育的误解为前提的。比如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要区分作为具体方法的考试”和作为指导思想的”应试教育。考试既可以为”应试教育”服务,也可以为素质教育服务。素质教育否定”应试教育”倾向,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取消一切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健全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邓小平同志说:‘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查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做检查学习效果的惟一方法,并且要认真研究、实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的作用完善起来。”这是对待考试的正确态度。
教育评价总是需要的•有教育就需要有教育评价。素质教育评价要依据为实现党的教育方针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来进行•因此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评价,而是更加重视改进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包括考试制度及其改革。
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基础教育待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要强调水平考试,以面向全体。同时中考、高考作为选择或选拔性考试也要改革,以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而不是仅仅只看考试成绩,如果说考试作为指挥棒在目前还是不可避免的话,那么这个指挥棒应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育评价全面了,教育便易全面;教育评价关心素质,教育便也关心素质。
5.实施素质教育会不会降低教育质量
由于有的同志在这个问题上心存疑虑,对实施素质教育还持有保留态度。判断实施素质教育是否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首先要看据以评判、衡量教育质量的 标准,即教育质量观。如果以一种片面追求升学的质量观来评判,会有一种回答;如果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质量观来衡量•则又会有。种回答。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取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
显然,在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的质量观下,素质教育不会降低教育质量。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追求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突出强调的是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而不是让学生只会记忆机械发展。这怎么会降低教育质量呢?素质教育的立足点就是要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会降低教育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不会降低教育质量,而且单就升学率而言,从长远看,尤其是高考制度进一步改革以后,未必会受到影响;素质教育与升学率并无必然矛盾。素质教育并不赞成或鼓励不及格,分数低不是教育质量高的标志:实施素质教育,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不再把学习作为负担,身心素质得到提高和加强,这最符合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即或从考试分数的角度看,也不是相相桲的。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其升学率未必会受到影响甚或还可能提高。无论如何,升学率不应是学校的第一追求,全面提高素质才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升学率不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惟一指标而是指标之一,高的升学率不应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而应是素质教育的自然结果。
有的研究者不是怀疑素质教育本身会降低教育质量,但是却担心现实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会降低教育质量。可略举几例:
例一,有的担心删减教学内容、降低课程难度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这里有一个质量观的问题。删减教学内容、降低课程难度的结果,会出现”原来的学生会的,现在的学生却不会”的现象,对此,我们的看法是,为了适应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适应学习化社会和终身学习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要教给学生最具基础价值和发展价值的内容,而不是教得越多越好,更不是灌得越多越好,无须要求学校讲授越来越多的内容,教学重点应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上,并且更有效地把它教好。当前中小学必修课程门类过多,选修课程过窄,教学内容较难,过于偏重分科的学科体系,忽视综合性及应用性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忽视实践等问题。并由此带来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其中包括适当精简教学内容,适当降低课程难度,突出并更新具有基础价值和发展价值的内容。这不应被视作教育质量的下降,所谓”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
例二,有的研究者担心教育评价中用等级分制代替百分制,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其实,这里的担心是不必要的。现在我们提倡小学阶段改百分制为等级分制。将百分制改为”优、良、及格、不及格”的4等级分制或其他3等级制、5等级制,客观上区分度低了,相应地分数的激励、刺激机制也就弱化了。但这一般不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还可能保护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卸却了压力,换来了动力。特别是这项改革淡化单纯考试竞争,淡化单纯分数意识,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和全面发展:有利于学校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这项改革具有现实针贬意义,是现阶段小学考试改革的方向。当然记分方法并不是最根本的,百分制与4分制、5分制是度量上的不同。不能简单地说百分制就是”应试教育”的,等级制就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的还是考试目的与内容的改革。
例三,有的人担心正面鼓励性的评语代替传统的评语,会使学生听不得批评,滋生骄、娇二气,不刻苦学习,从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n这种担心也是不必要的c正面引导式的鼓励性的评语能给学生温暖和鼓励,符合小学生年龄阶段心理特点,最大的好处则是鼓舞了学生的自信,使他们愿意继续去发扬优点和改正缺点。这看起来是评语的改革,其实是教育观上由不尊重学生到尊重学生的转变。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而且.正面鼓励性的评语也不是只讲优点不谈缺点,而是要把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也尽量严格地要求一个人,可以防止出现”骄、娇二气”,形成学生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
例四,有的人担心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会”一刀切”,并因照顾学习困难学生而影响优秀学生的发展,从而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其实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并不主张”一刀切”。素质教育中的面向全体,正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使每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天赋和兴趣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并不是忽视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相反它十分重视因材施教,并通过因材施教而真正实现面向全体.不会降低教育质量。
6.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特长
需要指出,个别地方或学校有一种倾向,好像一提到素质教育就是要开设选修课,开展课外后动,就是发展特长。一些研究者由此而对素质教育表示疑虑,并担心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我们认为,将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开设选修课、开展课外活动和发展特长,是狭隘的不全面的。这些学校主观上是想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如是不完全的。选修课、课外活动、发展特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也包含在国家课程计划之内,常常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但这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如果说发展特长是素质教育的话,那么它还是素质教育之末,而不是素质教育之本。前面提到的素质教育的那些基本特征,包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促进 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等,才是对素质教育思想的最关键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也可以说,发展特长、开设选修课。如果不作正确理解的话,那么它也许会成为下一次”减负”的对象。素质并不仅仅指”特长”,而是全面素质:素质教育并不仅仅是选择,更重要的是学会选择。”选择”是重要的,但是“学会选择”更重要。(选自《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
第五篇: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新课改下要求各校抛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所谓的高效课堂指的是在课堂上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果,在高效课堂中实现教师教学轻松、学生学习轻松的效果。初中物理作为一门探究事物存在规律的自然学科,建立物理高效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本文从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重要性着手,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 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指的是在初中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和互动,以最有效的方式完成物理教学目标。这里最有效的方式不仅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还要注重教育成本和教育负担的降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高效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营造生动热烈的物理课堂氛围,始终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做好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呢?
一、把握教学目标,构建物理高效课堂
把握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是构建物理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方向进行了一些调整,这就需要初中教师认真研究新课程和初中物理考试大纲,切实把握物理教学目标的方向,并针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中物理是一门探究事物内部存在规律的自然实验型学科,这就要求初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物理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高效课堂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课堂,要求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始终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
二、创设情境,增强高效课堂的活力
为改变传统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物理情境的方式来增强高效物理课堂的活力。这种创设物理情境的手段主要表现在问题情境、实验情境和讨论情境的创设上。以学习初中物理中的“沸腾”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在进行该知识点的授课之前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水沸腾的视频来对学生进行提问:什么是沸腾现象?在满足什么条件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沸腾现象?通过视频的播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学生引入对问题的思考中。接下来进行“纸锅烧水”的实验,将用硬纸做成的纸锅中装满水,放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一段时间之后水沸腾了,而硬纸并没有燃烧。学生一定会对此实验现象产生疑惑,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物理实验。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后,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沸腾问题的讨论。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自身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测假设,并结合实验现象进行探讨。最后由教师来综合学生的讨论意见,并对沸腾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总结,对学生的发言做出相应的评价。
三、完善课程体系,实现高效教学
要想实现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高效,就必须完善初中物理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完整的教学方案。完善教学体系首先要重视物理课程的课前预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预习是初中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的物理学习开展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例如在学习杠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跷跷板游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杠杆的力量。通过对知识的预习,学生能够大致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好奇心进入课堂,这样也能集中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此外,教师要进行认真的备课,备课是教师有效率地进行授课的前提。在备课中,教师要将初中物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机结合,确立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和解决思路,并对难度不同的学习内容制定适当的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四、巧用课后评价,提高课堂效率
课后评价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之后的反思和检测,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对学生的课后评价中,教师不能片面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参与度等方面对学生作出综合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学生表现不足的地方,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提醒和解决措施。此外,教师还需要对自己进行评价,这里指的是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需要总结物理课堂上的得失,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不断提高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打造高效课堂。
总之,要想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就必须意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通过把握初中物理教学目标来对初中物理高校课堂进行构建,创设物理情境来增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活力,通过完善物理课程体系来实现物理课堂的高效教学,巧用课后评价从而提高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