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简答题,运用题,实践题
一、名词解释
1、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采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表达某一课程或若干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达特定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是一种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允许学生进行人机交互操作,取得反馈,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适当评价的教学媒体。
2、网络教育资源
网络教育资源是指专门为教学目的而设计的或者能被用于教育目的服务的各种信息资源,它蕴涵了大量的教育信息,能创造出一定的教育价值,并且是以数字信息的形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
3、信息化教学设计
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
4、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网络教学环境3个组成部分。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是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5、教育技术
通过创设、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6、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交叉综合学科,它引进应用了许多学科的应用成果,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理论基础主要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7、数字化学习资源
数字化学习资源就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课件和视频等。
8、多媒体
指信息表示媒体的多样化,它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张以上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与视频等。
9、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10、教育技术AECT’05定义
目前国内一般翻译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11、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含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在技术层面上,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从人文层面上看,信息素养则反映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建立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之上,涉及独立学习、协同工作,个人和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12、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
13、学习工具
指有益于学习者查找、获取和处理信息,交流协作,建构知识,以具体的方法组织并表达理解和评价学习效果的中介。从传统学习工具到信息技术工具,学习工具的种类很多。
1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各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15、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
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
16、媒体
又称媒介,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信息源到接受者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媒介。
17、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指教学活动中交流、传递、传递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
18、概念图
是一种图表,可以用以指示课,单元或知识领域的组织。
二、简答题
1.简述PPT整体设计的基本原则
*
1)讲演者整体设计自己的讲授,注意充分发挥ppt在讲演过程中的辅助作用。避免ppt替代发言稿的做法
2)辅助提示作用,ppt帮助讲演者组织思路,引导讲授线索,突出讲解重点,保障讲演有序进行。
3)提供质感视觉感受和体验、丰富讲述事实和内容 4)发挥分析论证作用 5)激发情绪和气氛
2.简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作为学习检测工具,帮助学习者和教师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设计、追踪监察和评价反思。
(2)作为媒体,承载和传递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
(3)作为信息工具,帮助学习者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理,并设计生成新的信息。
(4)作为社群工具,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社群成员的交流互动。3.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角色和功能
*(1)信息工具:获取资源,探究知识,支持在建构中学习。(2)情景工具:创设情景,支持做中学。(3)交流工具:支持协作学习。
(4)认知工具:支持高阶学习,发展高阶思维。
(5)评价工具:记录学习过程,展示学习作品,促进反思。(6)效能工具:提高学习效率,支持知识建构。4.在PPT设计时,如何实现可视化思维与表达。
1)恰当的设计和安排可视化的图形表达和表达的结构。(整体设计ppt时充分考虑到整合讲演稿的可视化设计,从演讲主线-分层-讲述-最后总结。)
2)将演讲的思想要点采用可视化的图形表述将文字归纳出关键词,使用关键词标注可视化图形
3)利用ppt“自选图形”、“绘图”工具(、“插入组织结构图”或Windows的“附件→画图”工具)等来实现可视化图形
4)采用简笔画、图形组织法、概念图、示意图、照片等方法给ppt加上可视化表达。5)借助可视化思维工具软件设计幻灯片。5.简述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1)提供多元的信息展示方式;
(2)为培养多样式的思维方式创造条件;(3)为灵活、多样化的学习步骤提供了基础;
(4)为教学提供了大容量和集成化的教学信息资源。6.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功能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的支持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引起学习方式的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引起教学模式的变革
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什么
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各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一种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整合多科学的工具 8.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信息重新认识和编
*
*
*
**码,建构自己的理解。(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和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9.建构主义的师生观
(1)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重视支持者。教师的作用是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2)教师要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3)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4)学生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10.简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基本要求(1)全面规划,合理安排(2)恰当使用,最优选择(3)认真准备,课前检查(4)适时出现,恰到好处(5)发挥教师主导作用(6)适当讲解,提出引导
(7)现代教育媒体与常规教学媒体相结合(8)引导学生把视听和思考结合起来(9)从实际条件出发,讲求实效(10)平时检查,妥善管理
11.简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
(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12.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问:试论在我国进行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其应用及研究将走向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教育技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通信技术等多种学科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
(2)在教育技术领域中,开始从重视技术应用过度为重视技术的设计与效果检验的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致以来都是教育技术的重点。
(3)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始逐渐关注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者心理研究。
(4)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更加深入。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整合一致以来都是教育技术的研究重点,也是教育真正发挥实际作用的领域之一。*
*
*
*13.多媒体课件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1)教育性:要有明确的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围绕解决教学重点、难点而设计;适合学生接受水平
(2)科学性:教学媒体符合科学原理;选材符合实际;操作准确、规范;素材真实、科学。
(3)技术好:设备状态良好;制作人员技术熟练
(4)艺术性:内容真实;画面优美流畅;光线与色彩搭配合理;语音优美
(5)经济性:编制多媒体课件,要有周密的计划;编制多媒体课件,要以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取得所追求的教学效果为前提。14.简述教育技术94定义域05定义区别
(1)05定义采用的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育技术),而在94定义采用的是b“instructional teachnology”(教学技术)。
(2)05定义主要包括3个范畴:创设、利用、管理,其中94定义中的设计、开发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一个职能:创设。在新定义中,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已经将其融入创设、利用、管理中。
(3)05定义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
(4)05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倾向于认为教育技术的技术性是教育技术区别于教育领域中其他过程或资源的根本所在。15.简述概念地图在学习中的作用。
作为知识表征工具,可以提高学习者对概念的理解。
作为高级思维的认知工具,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思维引导。作为交流协作的工具,有利于学习者的协作交流。作为一种计划工具,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技能。补充
15、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1)信息形式的多样性(2)信息获取的便捷性(3)信息的共享性(4)信息的时效性(5)信息的互动性(6)内容的丰富性
17、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与策略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3)要主义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5)要主义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18、图像的主要文件格式:
(1)BMP格式,是随Microsoft公司Windows软件推出的一种与设备无关的位图形式的图像格式,具有体积大,易失真的特点。
*
*
*(2)JPG格式,具有压缩比高,体积小的特点,多用于数码相机中。
(3)GIF格式,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多的图片格式之一,体积小,可实现动画效果。(4)PSD格式,主要用于Photoshop,可记录图层、通道的信息并进行编辑。
19、主要的视频文件格式
AVI格式:兼容性好,调用方便,图像质量好,不足之处是尺寸极大。
MEPG格式:适用于不同宽带和数字影像质量要求的压缩标准,且图像质量好。DAT格式:是VCD数据的扩展名,也是基于MEPG压缩方法的文件格式。RMVB格式:具有较好影像质量,体积小的特点。20、主要音频文件格式
WAV格式:是windows操作系统所使用的标准数字波形音频文件。MIDI格式:(文件数据量很小)记录的是电子乐器弹奏时的每一个音符的音高,音色,响度,时延等一连串数字信息。
CD格式:是当今世界最好的基本忠于原声的数码音频格式
mp3格式:是MPEG音频压缩算法中压缩和解压缩计算方式的一种,用来处理高压缩率的声音信息。
21、“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如下:(1)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越抽象,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一抽象 程度,排成一个序列。
(2)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
(3)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4)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
三、运用题
1、如何在PowerPoint2003中插入flv格式的视频文件?
举例说明在powerpoint2003中插入视频的方法(至少列举两种视频 1.AVI视频文件的插入方法。
(1)执行“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的影片”命令.(2)使用PowerPoint“插入”→“对象”命令法.2.MPG、FLV视频文件的插入方法
(1)运行PowerPoint程序,打开需要插入视频文件的幻灯片.(2)打开“视图”莱单,通过“工具栏”子项调出“控件工具箱”面板,从中选择“其他控件.按妞单击。
(3)在打开的控件选项界面中,选择“Windows Media Player”选项,再将光标移动到PowerPoint的幻灯片编辑区域中,画出一个合适大小的矩形区域。(4)鼠标点中选择矩形区域,选择“属性”选项。
(5)在“属性”窗口中,在“URL”设王项处,正确输入需要括入到幻灯片中视频文件的详细路径。
2、在PPT中,如何插入音乐,并实现背景音乐从第1张播放到第5张?
3、举例说明在powerpoint2003中插入视频的方法(至少列举两种视频格式)4.如何在PPT中插入.swf文件?
*
*(1)执行“插入→新幻灯片”命令,插入一张新的幻灯片。(2)将SWF动画文件存放在演示文稿所在的文件夹下.(3)执行“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命令,弹出“控件工具箱”对话框.(4)在“控件工具箱”上单击“其他控件”按钮,在弹出的控件选项列表中选择“Shockwave Flash Object”控件.(5)将光标移到要插入Flash动画的幻灯片上,并画出一个矩形框,这样就加入了一个Flash的控件。
(6)在控件上右击,选择“属性”选项,弹出“属性”面板,在“Movie”项后面,输入完整的SWF文件名.5、如何在PPT中插入FLASH动画?
6、在PPT中利用控件插入WMV格式的视频文件
7、用PPT的触发器制作“看图学单词(”鼠标单击某物体时出现该物体的名称,效果如图1a-1c所示)*
四、实践题
1.课堂上有一小测验环节采用交互行为,内容要求为:(1)单项选择题
下列格式是视频文件格式的是:()
A EXE
B JPG
C
AVI
D
MP3(2)多项选择题
下列软件属于图像处理软件的是:()A
Photoshop
B 光影魔术手 C
Adobe Audition D Gold Wave 要求答案正确的情况下,弹出对话框“Congratulations!” 答案错误的情况下,显示“SORRY!”并显示正确答案。请用PPT设计,并写出具体VBA代码。
答:
(1)单项选择题
① 在ppt中输入题干“下列格式是视频文件格式的是:()”; ② 单机“开发工具”→“单选框控件工具”,分别拖动4个单选框; ③ 分别选中单选框控件→点击右键“属性”,分别输入选项框答案“EXE”、“JPG”、“AVI”、“MP3”;
④ 分别双击选项框控件,输入一下代码:
If OptionButton1.Value = True Then X = MsgBox“SORRY!正确答案是C”vbOkOnly;If OptionButton2.Value = True Then X = MsgBox“SORRY!正确答案是C”vbOkOnly;If OptionButton3.Value = True Then X = MsgBox“Congratulations!”vbOkOnly;If OptionButton4.Value = True Then X = MsgBox“SORRY!正确答案是C”vbOkOnly。(2)多项选择题
① 在ppt中输入题干“下列软件属于图像处理软件的是:()”; ② 单机“开发工具”→“单选框控件工具”,分别拖动4个单选框; ③ 分别选中单选框控件→点击右键“属性”,分别输入选项框答案“Photoshop”、“光影魔术手”、“Adobe Audition”、“Gold Wave”; ④ 分别双击选项框控件,输入一下代码:
If CheckBox1.Value = True And CheckBox2.Value = True Then MsgBox“Congratulations!”vbOkOnly,“提示”;Else If CheckBox1.Value = True or CheckBox2.Value = True Then MsgBox“选对一个”vbOkOnly,“提示”;Else If CheckBox3.Value = True And CheckBox4.Value = True Then MsgBox“错了,正确答案是1和2”vbOkOnly,“提示”;End if End if
End if
2.回答以下问题:
(1)常用的视频格式有哪些,请列举出五种格式,并说明它们的特点。(10分)
(2)请说明PPT使用母版的重要性,设置幻灯片母版,在日期区和页脚区添加日期(自动更新)和页码。(10分)
母版(Slide Master)中包含可出现在每一张幻灯片上的显示元素,如文本占位符、图片、动作按钮等。幻灯片母版上的对象将出现在每张幻灯片的相同位置上。使用母版可以方便的统一幻灯片的风格。
3.如何制作万花筒flash动画效果?
答:
① 导入素材图片,导入元件库;
② 新建元件,绘制扇形并填充背景色;
③ 新建图层,将素材图片放置在该图片的时间轴上,分别为上述两个图层设置遮罩层和被遮罩层;
④ 为该原件设置旋转动画效果;
⑤ 将该旋转动画效果拖到场景中,进行变形复制,制成一完整的圆。
4.课堂上有一环节采用交互行为,内容为:播放时出现题目“下面哪个软件是最普及的课件制作软件?”,答案有两个选择项“A、Powerpoint”和“B、Word”。当鼠标单击答案B时出现“错了,晕啊!”,单击答案A时出现“恭喜你,答对了!”。请同学们分别用PPT和Flash软件按要求制作这一简单的交互课件。
① 输入题干“下面哪个软件是最普及的课件制作软件?”;
② 单击窗口菜单,选中组件工具,选中单选框控件,拖动出2个;
③ 分别选中单选框控件,单击参数选项,在“label”框中分别输入个选项答案; ④ 新建图层,添加动作代码:
it=radioGroup.selection.lable;if(it==”Powerpoint”){answer,text=”恭喜你,答对了!”;} if(it==”Word”){answer,text=”错了,晕啊!”;} if(it==””){answer,text=””;}、上级主管部门派了专家组来我校指导学科建设工作,在欢迎仪式上,需要制作字幕,要求:1)分别用PPT和FLASH制作。2)字幕为“热烈欢迎各位专家莅临我校指导工作”。3)文字从左到右不停滚动,4)字幕要有背景。5)整体协调美观。
答:ppt制作
① 插入文本框并输入文字; ② 添加背景;
③ 选中文本框,添加路径动画“向右”; ④ 打开动画窗格,双击选择计时选项框“与上一动画同时”,重复“直至幻灯片结束”;
Flash制作:
① 插入文本框并输入文字; ② 添加背景;
③ 将文本框放置在画面左侧;
④ 新建关键帧,将文本框拖至画面右侧; ⑤ 在第一个关键帧创建动作动画。
6、现有鄱阳湖十张风景照片,要求用FLASH8.0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相册,要求:点击观看,观看的时候播放音乐、封面要有文字说明“美丽的鄱阳湖”
答:
① 导入照片、背景音乐到元件库,并输入封面文字; ② 分别将四张图片放置于不同的图层; ③ 分别选中照片,按时间顺序排列;
④ 制作播放按钮,添加如下代码:on(press(){gotoandplay”场景2”,1}
7、请用FLASH制作课件封面,运行效果如图
1、图2所示。
答:图片素材导入元件库;新建图层,拖入图片;在该图层上方新建图层,绘制等大矩形、并制作形状动画;将该图层设置为遮罩层,将下面的图层设置为被遮罩层;新建图层,绘制轴棍;新建图层,绘制另一根轴棍,并完成自左向右的动画。
8、请用Flash制作“月亮、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模拟动画(地球在自转),如图2所示。(1)解释运用到的Flash知识要点(10分)。(2)写出制作步骤(10分)。
图2 月亮围绕地球运动
① 导入地图素材;
② 新建元件,绘制一个圆形;
③ 新建一个图层,在该图层下放置地图图片,复制并水平摆放; ④ 将地图制作一个从左至右的动作动画;
⑤ 将上述两图层分别设置为遮罩层和被遮罩层; ⑥ 制作月亮绕地球运转的引导动画; ⑦ 制作地月系绕太阳运转的引导动画。
9、请写出用flash软件制作一张多媒体识字卡的步骤,要求:设计一个“跟我读”的按钮,档单击它的时候能发出画面中文字的正确读音;设计一个“跟我写”的按钮,单击时能用颜色依次描绘文字的正确笔顺。如图2所示:
输入文字;将文字分离;按笔画数建造被遮罩层;
分别在被遮罩层中绘制矩形,并完成形状动画;将文字所在图层设置为遮罩层。
10、在教学中,通过flash制作放大镜,可以在课件中呈现图像的西部特征,请你用flash制作一个随鼠标移动而放大的效果,如图3所示。写出具体的步骤。
导入素材到元件库;绘制一个放大镜元件;新建图层1、2,将放大镜放置在两个图层之上;新建图层3、4,将图片放置于两个图层之上;选中图层3,将图片尺寸放大;选中放大镜添加如下代码: on(press(){startDrag(();}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题
选择题
1.教育技术具有教育和技术双重性。一方面它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服务的实践领域是教育;另一方面它又是教育范畴中的一个特定领域,是(A)
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在教育中使用计算机人工智能,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对教学设计的评价和教育活动的管理2.电唱机属于(B)视听型媒体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视觉媒体
听觉媒体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多媒体就是多种媒体的线形组合要强
不存在任何一种万能的媒体
新出现的媒体一定比原来的媒体功能强大
多种媒体组合的功能比单一媒体的功能4.下面的教学媒体中,(A)很有利于个别指导教学用。
计算机教学系统
电视
幻灯
投影
5.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A)
系统方法直观方法
科学抽象方法
理想化方法
6.教育技术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B)五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设计、开发、应用、组织、管理开发、设计、建构、管理、评价 1.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A)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塑造学习型社会
实现教与学优化
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
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
2.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其特点中,说法错误的是(B)
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的 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
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 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的。
3.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A)
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创建学习型社会
4.下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中,说法错误的是(C)
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课件
组件
积件 5.(C)把课件的部分内容做成“积木”式的软件。学件
1.校园网的硬件通常不包括哪个(C)2.网络互联设备不包括哪一项(B)3.常用的网络传输媒质是(A)
服务器HUB
工作站Disc
Java
路由器
钨丝
交换机铝线
双绞线电线
4.多媒体演示教室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昂贵的设备是(D)
数字视频展示台
多媒体计算机
中央控制系统
多媒体液晶投影机
5.多媒体演示教室中的核心是(B)
数字视频展示台
多媒体计算机
中央控制系统
多媒体液晶投影机
1.多媒体教学软件区别于其他媒体教学软件的优势之处在于(B)
科学性 交互性
教学性
诊断性
2.对静止图象进行处理时经常使用的工具软件是(A)
Photoshop Flash
Dreamweaver
Front page
3.教学游戏型多媒体教学软件适用于所有年龄段及各科的学习,尤其适用于学习情境是(B)
一般性认知目标的达到 小组教学 公共辅导课
适于提高学生对不感兴趣的内容的学习动机
4.下列关于自主学习型教学软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注重知识的传授交互性不强
将教学过程分解为大的教学单元
可以完全代替教师
1.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下面哪个理论作为指导(C)行为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
认知主义理论
2.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B)
替代传统的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使资源利用最大化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3.“最优化”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最优化即是(C)
理想化所有条件下的最佳
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努力,给定条件下努力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有所进步
4.学生的特征分析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学生的年龄、学历、初始能力学习风格、初始能力、学习兴趣
学生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学习风格 学生的社会环境、初始能力、一般特征
5.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因素中,说法正确的是(B)
教学媒体、学习需要分析、形成性分析、学习目标评价
测验、调查、教学形式、教学媒体
评价、决策、规划、教学内容
学生、目标、策略、6.下列内容中不包含在学习档案袋中的是(D)
教师的评语 作业
成绩单
教科书
7.下列关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观点错误的是(D)
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索、主动发现 学生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
完全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并不指导
1.在视听演示教学模式中,下列哪种形式不是教师所采用的(D)
演示表演讲解
学生表演
2.研究性学习的侧重点在于(A)
问题的解决情境的创设
学习资源的提供
研究过程的进行
3.协作学习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下列哪种策略不是学习者所采用的(D)
小组分工共同学习
小组游戏竞赛法
自主学习
4.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所提及的“任务”,一般是指(A)
真实的任务假设性的任务
学生自己设计的任务 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1.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指(D)
专业教师的出现文字体系的出现印刷术的出现现代教育媒体的出现
2.你认为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D)
媒体开发、技术支持、资金支持 方法
以教师为中心、依靠技术、应用现代手段 利用视听媒体、掌握信息技术、综合教学理论
3.教学媒体按作用于人的感官可分哪几类(A)
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
光学投影类媒体、电声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 无线电类媒体、卫星电视类媒体、通讯类媒体、互联网类媒体 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
4.下列哪一组不属于现代教学媒体(B)
录音、激光唱盘、广播、教学模拟机电视、录像、激光视盘、电影
黑板、挂图、仪器、模型 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应用系统
语音室、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
5.教育技术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B)五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设计、开发、应用、组织、管理开发、设计、建构、管理、评价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 开发、设计、建构、利用、评价
6.下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中,说法错误的是(D)
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
7.下面关于网络课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跨时空、对象广、资源丰富 交互性、共享性、自主性
学习方式多样、师生角色多样 教育信息更新发布速度较慢
1.下面提供的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基本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学生、目标、策略、评价
教学媒体、学习需要分析、形成性分析、学习
目标
测验、调查、教学形式、教学媒体
评价、决策、规划、教学内容
2.关于教师与教学媒体关系的正确说法是(C)
教师是人、教学媒体是物,两者无关教师是教学的“特殊媒体”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媒体
教师仅是媒体的使用者,不是教学媒体
3.下列不属于抛锚式教学环节的是(D)
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确定问题
效果评价
4.下面的哪一个选项不是常见的协作学习方式(D)
协同
角色扮演
竞争
伙伴
5.在编写教学目标是应注意的问题中不正确的是(A)
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
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用教学的结果来表述
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是内外结合的 教学目标的行为词必须是具体的6.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B)
在一堂课中使用了不止一种媒体
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构成优化的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过程优化
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情景展示的课堂教学
必须是视听结合才行
7.网络和其他通讯媒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A)
共享性 时效性
个别化
1.“最优化”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最优化即是(C)
理想化果
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努力,有所进步 2.下列媒体中不属于视听觉类教学媒体的是(D)
电影 摄像机
电视
电唱机 所有条件下的最佳
教师在给定条件下努力达到最优的教学效
3.多媒体教学软件区别于其他媒体教学软件的优势之处在于(B)
科学性 交互性
教学性
诊断性
4.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内容的选项是(A)
终结性测验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者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5.下列关于态度的描述错误的是(B)
态度是后天习得的态度直接决定行为选择
态度既有认知成分又有情感成分态度的习得有多种方式
6.下述关于教学设计的提法中,错误的说法是(D)
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关于人类学习心理的学习理论,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般教学理论和人类传播活动的科学理论
从性质来讲,教学设计是一种具有规划,研究,决策性质的操作过程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建构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优化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不用总结性评价 7.下面的哪种模式不是常见的网络教育教学模式(D)
在线教学模式
离线教学模式
综合教学模式
分散教学模式
7.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论基础是传播理论,这种观点是(错误)8.教育技术是与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法、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有关的一种综合技术,这种观点是(正确)
9.关于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之间的关系中,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与电化教育完全相同,这种观点是(错误)
10.在教学中利用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显示教学手段的先进,这种观
点是(错误)
11.教师是教学的特殊媒体,这种观点是(正确)
8.网络课程内容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方法,模块的划分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观点是(正确)
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这种观点是(错误)10.信息化教学评价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这种观点是(正确)11.学习内容分析工作主要分为四方面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对教学目标进行信息加工分析和确定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组织(或安排)、初步评价,这种观点是(正确)
12.网络教育的软件系统主要由用户管理、学习区、作业区、在线测试、答疑区、讨论区、在线讨论区等构成,这种观点是(正确)6.多媒体技术最重要要的特点在于交互性,这种观点是(正确)7.计算机多媒体教室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扩音机、实物展台和投影屏幕构成,这种观点是(正确)
8.要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独立开设门的信息 技术课,另一种是实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种观点是(正确)
9.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来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这种观点是(错误)
10.多媒体课件包括课件、积件、学件,这种观点是(错误)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操作计算机
是(错误)
6.多媒体网络教室简称网络教室(正确)
7.多媒体教室的教学功能就是课堂演示教学(错误)
8.网络教室的教学功能包括学生管理(正确)9.网络教室的基本教学应用不包括电子教鞭(错误)
10.微格教学设施只包括主控室和微格教室两部分,这种观点是(正确)
5.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简称为多媒体课件,又称CAI课件, 这种观点是(正确)6.所有的声音信息都是波形文件,这种观点是(错误)
7.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这种观点是(正确)8.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主要的交互形式有图形、菜单、按钮和热键,这种观点是(正确)
9.图像信息一般包括动画信息和视频信息两种,这种观点是(正确)8.每种媒体都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任何媒体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不存在任何一种万能的媒体,这种观点是(正确)
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这种观点是(正确)
10.基于计算机的网络会议系统可分为数据会议、多媒体会议和虚拟会议系统,这种观点是(正确)
11.教学中常用的交互媒体主要有课本、教学模拟机、交互型CAI等,这种观点是(错误)
12.无论教学手段如何先进,教学媒体仍然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这种观点是(正确)8.在设计学习情景时,要力求其真实性,这种观点是(正确)
9.过程评价比结果评价能更好地帮助研究者和教师了解学习的真实过程和条件,这种观点是(正确)
10.“主导一主体”教学系统设计采取的是发现式教学程序,这种观点是(错误)
11.信息化教学评价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这种观点是(正确)12.概念地图是面向学习资源的一种评价方法,这种观点是(错)5.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完成任务,教师要将任务进行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提前告诉给学生,这种观点是(错误)
6.在网络环境下,基本的协作模式有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四种方式,这种观点是(正确)
7.WebQuest是Internet上的一种鼓励高级思维技巧和强调以真实的方式利用信息的学习方式, 这种观点是(正确)8.协作学习的进行,在何种场合下都可以,一般来说不需要一定的环境,这种观点是(错误B)
9.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独立思考,过程的展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这种观点是(错误)
10.视听演示性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根据要及时发现视听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对视听材料及演示方式进行改进,这种观点是(正确)8.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教学设计前期的一项工作,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这种观点是(正确)
9.尽管新媒体不断出现,功能不断扩大,但不可能完全代替老的媒体,这种观点是(正确)
10.在教学中利用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显示教学手段的先进,这种观点是(错误)
11.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这种观点是(正确)12.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时候,要充分体现出它信息量大的特点,但是也要注意不能使信息过多过乱,以免造成干扰,这种观点是(正确)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简答题
简答题
一、简述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2.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3.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1.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非线性、网络化的设计思想,从而更符合人类的学习特征。
2.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地提供各种教学环境,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3.建构主义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注重用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在建构主义的教学中广为采用,以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
二、简述经验之塔理论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戴尔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按抽象程度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即:(1)做的经验:①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②设计的经验;③演戏的经验。(2)观察的经验:①观摩示范;②野外旅行;③参观展览;④电视和电影;⑤静态图像、广播、录音。(3)抽象的经验:①视觉符号;②言语符号。基本观点:
(1)“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但并不意味着获得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段,或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
(2)教育应从具体的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3)教育不能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的经验,而必须想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直观,从而去获得更好的抽象
(5)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三、简述常用的视听媒体及其教学应用方式
视觉媒体设备:光学投影仪,照相机,视频实物展示台,大屏幕电子投影仪。听觉媒体设备:录像机,CD唱机,CD光盘。
视听觉媒体设备:电视系统和电视机,录像机,摄影机,VCD与DVD。视听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式有:
1.主体式教学:在主体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管理者,主要完成组织、辅导答疑、实验指导及批改作业等工作,这种形式的视听媒体教学,要求配有高质量的视听媒体教材和认真负责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能收到低投资、高效率的效果。
2.补充式教学: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可适时插入一段视听媒体教材,以补充表现教师讲解中较难以其他形式表现清楚的知识重点、难点,以提高教学信息传播容量和速度,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3.示范式教学:视听媒体教材可提供规范标准的行为模式,供学生观摩仿效,以避免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的误导与曲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个别化教学:视听媒体教学手段除了适合集体教学外,还十分适合于自学方式的个别化教学,十分方便学习者自定步调、因需求学、因材选学的个别化学习方式,有利于发挥各种层次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个体素质优势,适合自学式继续学习。
四、简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模式1,操练与练习特点。反馈及时;极力学生;成绩保存。模式2,个别指导。学生参与学习;个别化教育;高效率。
模式3教学测验。主要内容包括自动出试卷,联机测验或自动阅卷,测验数据分析。模式4,,教学模拟。用计算机来模仿真实自然现象火社会现象,优点:高效、安全、低成本、真实、有趣。
模式5,问题求解。以计算机为工具,让学生自己解决那些与实际较接近的问题。模式6,教学游戏。以游戏形式呈现内同,产生竞争性的潜在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
五、简述目录检索工具、搜索引擎、多元搜索引擎的优点和局限性
目录检索工具:优点:所收录的网络资源经过专业人士的组织和选择,可以保证质量,减少检索中的“噪音”,从而提高检索的准确性。缺点:由于是人工收集整理信息,因此得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难以跟上网络的迅速发展,所涉及信息的范围有限,其数据可的规模也相对较小。搜索引擎:优点:无需判断类目、归属,使用比较方便。缺点:由于人工干预过少,使其准确性较差,检索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冗余信息。
多元搜索引擎:优点:可以同时获得多个独立搜索引擎的结果。缺点:在信息来源和技术方面上存在一些限制,因此搜索结果不是很理想。
六、简述微格教学及其实施的基本步骤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基本步骤:
(1)学习相关知识;(2)确定训练目标;(3)观摩与讨论;(5)编写教案;(6)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7)评价反馈;(8)修改教案。评价反馈结束后,受训者需要修改、完善教案,再次实践。
七、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评价提供了先进的平台和良好的支撑环境。在传统的评价技术的基础上借助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数字化等现代教育技术系统环境和软件,不仅能进行大数据量的处理,大大减少人力劳动,而且创新和发展了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评价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评价方法主要有工艺学记录、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电子档案袋、统计软件和评价研究工具,可以使得教学评价更加简便和科学。
八、简述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之中,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 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学习心理研究; 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论述题
一、结合实际谈谈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素质的关系
【解答一】:
教育技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运用与评价的总体水平,它包括对教育技术的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教育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教育技术的意识、态度和社会责任的理解。
1)教师应具备教育技术意识,并应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教育技术是一门多学科、多技术相互交叉、渗透产生的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AECT’94定义给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不是普通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而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设计、开发,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只有认识到教育技术的内涵,才能在教学实际中用到它。
2)教师应认识到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应具备教师技术能力。教育技术能力不仅是教师应用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教育实现信息化的关键。同时,教育技术能力也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满足当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作为一名教师,课堂的开放,教学的开放,更应具备教育技术技能,以适应开放式学习环境的需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3)教师应具备在教学中有效使用教育技术的意识。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无法斌及的优越性。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技术,并不是一种强求与规定,而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使用。【解答二】:
专业素质主要包含知识、能力等多个方面,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技能化知识的综合体现,素质则是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对于信息时代的教师而言,专业素质可以通过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等方面得到具体表现。我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都把教师运用教育技术作为教师专业素质的衡量标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教师应对技术的操作和概念形成正确的理解 教师策划和设计基于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和过程
教师完成全部课程计划,其中包含应用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优化方法和策略 教师利用技术进行更方便、更有效的测试和评估 教师利用技术促进他们的工作实效和职业实践
教师要了解学校中的与技术应用有关的社会、道德、法律和人性问题,并将这些知识观念应用在实践中
二、结合实例谈谈你对各种不同学习流派学习理论的认识
(一)行为主义理论: 1.基本观点:
(1).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2).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3).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2.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运用行为主义原理来奖励或惩罚学生的行为。
(1)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程序教学时一种个别化的自动教学的方式,由于经常用机器来进行,也被称为机器教学。包括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及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斯金纳的教学原理不仅促进了学习理论的科学化,而且也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到了七十年代,程序方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
(2)程序教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程序教学以其精确组织的个别化、自定步骤的学习,确立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原则。它建立的一系列学习原则和开发程序教材的系统方法,直接影响了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二)认知主义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这是一个远比“刺激——反应”连结复杂得多的过程。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有苛勒的顿悟说,他认为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而不是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连结。学习是顿悟,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人类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影响:
教学设计中的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制定都离不开认知理论对学习规律的描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也促进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向智能教学系统的转化。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对学习的启迪,刺激选择不是一种随机的过程。人类记忆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组块理论,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块状,减少机械学习。信息编码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信息的储存和提取。加涅还提出了九段教学法。
(三)建构主义理论:
(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2)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建构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对新信息的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经验,超越所提供的新信息而建构成的。从记忆系统中所提取的信息本身,也要按具体情况进行建构,而不单是提取。
(3)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
影响:
(1)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自上而下地展开教学进程,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2)情景化教学。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都得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强有力支持。
(3)重视社会性互动。建构主义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在建构主义教学中广为采用。
三、结合实际谈谈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基本步骤
【解答一】:
高质量多媒体课件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步骤如下:
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分析、课件使用对象分析和开发成本估算等任务;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详细分析教学内容、划分教学单元、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等; 脚本设计:是课件设计与实现的重要依据,是课件开发过程中由面向教学策略的设计到面向计算机软件实现的过渡阶段;包括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
软件编写:为了提高效率,应该尽量收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素材,根据课件内容需要进行编辑加工。在多媒体素材采集、编辑完成后,就可以用多媒体创作工具进行集成; 课件评价与修改:课件程序编写完成后应当进行仔细的调试,调试的目的是为了找出程序中隐含的各种错误并加以排除,其中包括教学内容上和计算机语言文法上的各种错误。【解答二】: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步骤包括:环境分析、教学设计、脚本设计、软件编写、评价与修改。
1.环境分析:多媒体课件的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分析、课件使用对象分析和开发成本估算等任务。① 课件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如:学习新概念;巩固已学知识、训练能力等。
② 课件使用对象分析:学习者的一般特点、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以及已有的基础与能力、学习者的计算机技能
③ 开发成本估算:开发劳务费、资料购买、消耗材料、软件维护。
2、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件开发过程中最能体现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师个性的部分,也是教学思想最具体的表现。该阶段任务主要包括分析教学内容、划分教学单元、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等。
① 分析教学内容:根据前述确定的教学目标,具体划分教学内容范围,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② 划分教学单元:教学单元划分(每个单元进行一小段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例如一个新概念或一个知识点的教学)
③ 选择教学模式:根据个别指导模式:适用于呈现信息和引导学习操练与练习模式:适用于练习和评价阶段 模拟模式:适用于上述四个阶段的任意组合 教学游戏模式:用于练习阶段
问题解决模式:适用于呈现信息、引导学习以及练习三个阶段
3、脚本设计
脚本是详细的课件实施方案,是教学设计向计算机软件实现的过渡阶段。多媒体课件的脚本可分为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种。文字脚本是多媒体课件“教什么”、“如何教”和“学什么”、“如何学”的文字描述,制作脚本是在文字脚本的基础上,依据教育学科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进行课件交互式界面以及媒体表现方式的设计,将文字脚本进一步改编成适合于计算机实现的形式。
4、软件编写
主要任务是将教学设计阶段所确定的教学策略,以及脚本设计阶段所得出的制作脚本用某种计算机语言或多媒体软件加以实现。①采用课件创作工具
例如“方正奥思”、PPT、FLASH等,适宜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自行开发课件 ②采用计算机高级语言 例如C语言、FoxPro语言等,适用于复杂、或商品化和加密要求较高的课件 ③编写软件文档
软件技术手册、学生手册和教师手册等
5、课件评价与修改
多媒体课件的评价和修改是课件开发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正式评价(鉴定); 非正式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该阶段存在于课件开发的每一个阶段之中)
四、谈谈如何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由于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学设计、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上体现了最新的一些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如自主学习、建构主义等,可以为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很好的思路。
(1)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转变。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要求。远程学习方式是一种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继续教育、提高教师质量。比较简单的模式是基于资源的学习,也就是学生通过网上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而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则将研究性学习和网络上的丰富资源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搜索、整理和加工各种信息,从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不仅可以发挥协作本身的优势,而且能够通过网络巨大的交互功能使传统的课堂协作学习过程中,难以充分开展交流和探讨、不同年级与不同学校学生难以进行协作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2)现代远程教育与课堂学习。
在中小学教育中,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以支持课堂学习作为主要突破口。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课堂学习进行课后延伸,充当学生的家庭教师和辅导教师的角色。
五、论述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前期分析:前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学设计过程的开端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背景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是以系统的方式找出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的目前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学习任务分析是教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教学资源分析阶段。学习者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状态及学习风格与学习动机等因素。学习背景是指持续影响学习者学习的、由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教学目标的阐明:在本阶段,任务是阐明学习者通过教学后所要达到的结果性或过程性目标,将这些目标明确化和具体化。教学目标由三要素组成,行为、条件和标准。其阐明的主要方法有:行为术语法、表现性目标表述法、内部心理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教学策略的制定:主要任务是帮助学习者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即教学策略的制定。一般说来,适合我国学校教育的教学策略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因素:教学过程的确定、学习方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择。
方案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既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设计工作的总结。教学设计方案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同的学科可以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文本形式、文本和流程图相结合的形式、文本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
成果评价: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是指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在我国,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指对教学设计的过程和产品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修改产品、提高教学设计产品质量。包括制定形成性评价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分析和归纳数据,形成评价结果。
六、结合实例谈谈如何评价多媒体教学软件
根据课件本身的属性及其评价内容应具有全面性、合理性和客观性的特征,从教学实效性和课件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价。
(一)关于教学实效性的评价内容。
(1)科学性标准。课件的取材适宜、内容正确,基本内容、定理、定义描述准确,公式符合国际标准。课件内容逻辑严谨、层次清晰。引用的资料正确,例证真实可靠。动画模拟效果逼真,能正确反映科学原理。
(2)教育性标准。教学目的明确,紧扣大纲,重点突出,难易适度,例题精典,练习适当,主义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及能力培养。整个课件具体新颖性、启发性、针对性。(3)技术性标准。课件的栏目分类合理清晰,组接自然,图像及动画连续流畅稳定、形象生动逼真、切换过渡自然、文字醒目且音量适当。
(4)术性。课件构思精巧,画面美观,色彩和谐。课件展示的语言文字规范,背景及配乐得体,富有表现力。声音清晰悦耳、配音标准流畅,语速适度且节奏合理。(5)实用性标准。操作简单、链接有效。有用多媒体展示的必要,不牵强附会。内容选择适当,切实能够提高效率。
(二)关于课件质量的评价内容。
(1)课件维护方便。课件的各种开发文档齐全且内容明确,课件内容易于增删、测试。用户信息记录齐全,应用环境大众化。(2)程序运行可靠,具有良好的容错性、稳定性、兼容性,操控性,在配置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无碍。
(3)资源利用有效。课件的教学内容表达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课件具有跨平台性,适合在网络上运行,实现远程教学和学习,并且移植方便。当然,教育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课件的评价标准、内容及方法将提出新要求。
七、谈谈你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融入教学过程,达到对某一学科或课程学习的改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使传统的信息技术从只进行辅助教学的误区中摆脱出来,强调系统、全面地看待信息技术,强调建立新型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与学的模式,强调学习者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式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改变教学结构;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是数字化学习;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通入教学。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
充实、拓展课程的学习内容,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另外,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课程的特点、内容的要求、学生的特点进行,其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注重整合的课程特点;②注重整合的过程;③注重综合学习;④注重体验学习;⑤提倡协作学习。
八、谈谈当前国内外教学评价发展的主要动向与特点
从世界各国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看,评价的功能和技术正在进行着本质性的变革,评价不再只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是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一般认为,当前国内外教学评价具有以下的新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6.重视教育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课件:为了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和制作的用于表现教学或学习内容的应用软件。
2、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有机的组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
8、信息情意:是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意识、情感、态度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形成信息素养的主要动力。
9、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人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10、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12、远程教育: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时空分离的情况下进行的教育活动。它是一个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监控媒体教学、学生自学、面授、辅导等环节,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响,使之朝预期的认知和行为变化过程。
二、重点记忆内容
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趋势:学习信息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智能化;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全球化;教学管理与评估的实时化。
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
教学评价的目的:根据教学目标,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
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给以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活动朝预定的目标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一)根据运行环境分类(单机版、网络版);
(二)根据包容的知识量分类:堂件、课件(CAI教学软件)、系列课件;
(三)根据教学类容的组织方式分类(帧型、生成型、数据库型、智能型)。
教学活动流程图的符号:长方形: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椭圆:媒体的应用;平行四边形:学生的活动;奇形怪状的:学生利用媒体操作、学习;菱形: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CAI课件的基本特征:1.表现教学内容的直观模像性。2.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片断型。3.反映最新知识信息的及时性、新颖性。4.展示方式的多媒体性。
CAI课件的基本设计思想:Why: 为什么要用(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抽象内容,示范)Who: 使用对象是谁(教师、学生)What: 什么表现形式,什么内容,基本问题是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选择何种方式,表现手法(图片、文字、声音、制作工具是什么)When: 什么时候用(教学过程、课后学习)Where:什么地方用(配合什么内容)Which:哪一种内容最合适,素材来源。
CAI课件的制作原则:1.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2.内容针对性、正确性、相关性、完整性原则;3.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原则;4.灵活多样地交互性原则;5.注重个性化原则;6.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探索知识的原则;7.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原则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一致性原则、科学性、适应性、友好性、有机结合原则。多媒体课件评价:国内(自我评价、组织评价、使用中的评价、过程评价),国外(指标体系评价、分析式评价、观察法、实验法)
多媒体课件评价标准: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使用性
信息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
CAI课件的优缺点:优点:交互性、个别性、增强动机、及时反馈、学习者控制;缺点:开发成本较高、可能限制意外学习、学习过程不够灵活、缺乏感情。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及几点建议:
❶优点:增强感官效益,提高学习效率;信息的多维化有利于思维的多维化;多媒体的主题信息空间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多层次、创造性的学习目的。
❷缺点:课件质量差,操作环节机械;以辅代主;缺乏师生的互动交流;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忽视其他资源。
❸建议:注重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整合;精心设计课件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化对教学观念的冲击:(1)现代教学观。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学习(2)现代师生观。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认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也演变成了学生意义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和设计者,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现代人才观。现代教育应该培养出智能型、创造型人才,而不是传统教育的知识型、模仿型人才。(4)学习时空观。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实时或非实时地学习。这些现代教育观点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对于推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原则1:注重情境的创设与转换,并最终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应用知识。原则2: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原则3:为学生提供支架式学习环境,以保障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资源、方法)原则4:充分发挥评价的目标导向功能,重视学生评价技能的提高。原则5:注意学习内容的适量,保持学习内容的活性。原则6:鼓励学生体验多种情境和检验不同观点。原则7:鼓励合作学习,注意心理环境的营造。
多媒体的教学设计原则: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优化组织多种教学媒体;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反馈。
现代教育技术在新课改中的作用(影响):
1、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环境和工作平台
①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②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③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④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评价体系的建立
2、现代教育技术给课程设计与编制带来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 ①课程与教材编制者的群体化、综合化 ②课程与教材的多元化、系统化 ③平台化的教材、交互化的教材 ④课程的多元化载体
⑤课程的网络化、教材的智能化
在远程教育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必要素养?
1、主体意识: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唯一的主体
2、信息素养: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最起码的素养就是能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操作技能。
3、自控素养:加强元认知培养,积累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高低来源于学习动机;强化归因训练,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全面评价,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自我强化,加强意志锻炼。你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能否适应?你该如何应对?
①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无孔不入”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面前难以应对,新的教育观正是在此“内忧外患”之际应运而生。知识不限于书本、不限于课堂、不限于教师,信息技术、因特尔和虚拟现实使个性化的教育成为一种可能,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信息技术的冲击还反映在教学模式的变化上。远程教学、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分布式学习、同步教学、异步学习等等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出现在教育界,并逐渐为绝大多数教师所接受。②如何应对?
改变教学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技能和方法的传授;重新组织、安排、更新教学内容;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如:交互式、合作性,多样化的教学);改变教学方法。
CAI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流程:学习对象分析、教学目标、评价量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策略、编写脚本、制作工具选择、教学实施、总结反思。
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包括: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订策略、选择媒体、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教学任务分析、学习对象特征分析、学习目标分析、评价量规、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资源与环境、问题情景创设、教学活动过程、总结反思。教学系统设计的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解决怎样教的问题。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学校教育面临的矛盾
1、新的信息不断产生与教材内容相对滞后的矛盾。
2、新的媒体不断出现与传统教学方式不相适应的矛盾。
3、新的教学环境与传统培养模式的矛盾 基于多媒体环境的教学组织
(一)内容组织:新颖:体现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科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 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效果: 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递进演绎------人文关怀、引导启发
(二)过程组织:熟悉环境,合理选择媒体实施教学;操作熟练,有效控制教学过程;加强互动交流,及时响应反馈信息。发现、探索-----获取知识,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三)效果评测:课堂内容的延伸;师生交流的桥梁;激发兴趣、提高动机;教师备课、教学评价、教学信息管理。多媒体课件:CAI(Computer Auxiliary Instruction)课件;CAL(Computer Auxiliary Learning)课件;MCAI(Multimedia Computer Auxiliary Instruction)课件 网络版多媒体课件特点
共享性强,受益面广;对象灵活,使用方便;开放型(协作学习、交流);动态性(易于维护、更新、充实);交互性(课件自带交互功能、BBS、E-mail等)自主性;多媒体型(超链接)
CAI课件的使用对象:课程学习型、拓展知识型、教师使用、教学型、演示型、情景创设型、学生使用。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信息化?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
目标: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 内容:教育管理与决策信息化、教学过程信息化、学习过程信息化、育人环境信息化。基础: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信息化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知识自我建构 备课 = 写教案 上课 = 讲教材 教学系统设计 ≠ 教案 教学系统设计 ≠ 课件
教案:分节课进行编写,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描述,顺序递进。适用:传统教学方式 Intel 未来教育新理念
1、换位思考:角色转换,学生--教师相互体验、寻找切合点、寻找最佳的信息传播路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2、感受不同技术对相同内容的传播效果,理解技术的有效性(不同呈现方式,效果不同)。
3、根据教学、学习需要,选择技术、学习技术、利用技术、掌握技术。
4、基于问题的教、基于问题的学。在统揽知识面的基础上,找出结点,以点带面,引导教,引导学,探究式,研究型。
5、逆向教学设计。要深刻体会评价量规的作用。
6、协作交流,自我评价、反思的能力培养。英特未来教育新理念
1、一条主线:信息化教学设计;
2、追求的目标:信息化环境中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学核心:问题设计;
4、教学方式:自主、交互、探究、体验式学习;
5、评价方式:评价工具的合理、有效地使用(学习过程的评价,自评,互评);
6、教学资源:资源型学习,教案、课例、作品集,光盘、网站、交流活动、教师网络联盟,人力资源(国外、国内专家,几十万一线教师)互动,资源共享。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2、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教育技术学: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指导下,开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系统考虑以取得最优化教育效果的一门学科。
4、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继承了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5、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共识:①以学习者为中心②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的学习者的主动性③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建构: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④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化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⑤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⑥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6、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并与传统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7、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8、AECT’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9、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和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1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11、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物质载体进行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12、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
13、教育传播媒体:是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
14、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指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或全部教学任务,传递教学信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直接为学生服务。
15、多媒体技术:指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
16、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的比较典型,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构型。
17、问题求解:指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那些与实际背景较接近的问题。
18、教学游戏:计算机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产生一种带有竞争性的潜在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19、微型世界:指利用计算机系统构造一种可供学习者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
20、案例学习:为学生提供来自实际案例的资料,在丰富的信息环境中让学生以调查员的角色去搜集资料,调查案情,进行分析和决策。
21、智能授导系统(ITS):通过学生与计算机进行双向问答式对话,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模 1
拟“家庭教师”的行为。
22、教学内容分析:指根据前述确定的教学目标,具体划分出教学内容的范围,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23、多媒体素材集成工具:又称多媒体创作软件,是一种能够把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素材集成为一个交互式多媒体作品的工具软件。
24、概念图: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25、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DVR):是一个基于网络的,支持多人实时进行交互的多媒体系统。
26、全境环视技术:又称360度全景环视技术。基于图像处理的全景摄影技术,把相机环绕360度拍摄一组照片拼接成一个全景图像,用一个专用的播放软件在web浏览器上显示。
27、人工智能(AI):是一门研究运算计算机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学科。
28、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是以认知科学和思维科学为理论基础,综合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的一门新的教育技术。
29、专家系统:在一个特定领域内,以人类专家水平去解决该领域中困难问题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30、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使用计算机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理论和技术。
31、视频会议:指利用视频摄像和显示设备,经过信号压缩及编程,解码处理,通过网络的传输在两个或多个地点之间实现交互式的实时音、视频通信。
32、基于Internet的资源型学习:指学生主要利用Internet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33、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院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34、远程教学:指教师与学生在非面对面的状态下,借助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方式。
35、远程学习:指学习者利用各种媒体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的活动。
36、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三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37、虚拟学习环境(VLEs):是整合计算机通信软件的功能和在线课程材料传递方法的学习管理软件系统。
38、协作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39、虚拟社区:网上社区,使足够多的人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带着丰富的人类情感进行公开讨论后虚拟空间中形成的个人关系网络。
40、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是通过运用真实事物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传授观察经验的直观技术。
41、视觉教学:视觉教学强调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使抽象概念以具体形式呈现,它与直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所用的媒体种类不同。视觉教学重视视觉教具和教材的选择应用。
42、视听教学: 强调利用视听设施提供具体的学习经验,把视听教材看做教师教学的传递工具和辅助教学工具,不强调完整的教学过程。它与视觉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43、戴尔经验之塔:戴尔提出的经验金字塔模型,愈上层愈抽象,愈下层愈具体。该理论认为:① 教学活动以依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②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③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④视听教学是沟通上层抽象与下层具体的利器。
44、视听传播: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关注如何对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进行设计和使用。
45、程序教学:程序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分解成若干小的学习单元,编制成教学程序,由学习者自主学习。其特点是:小的学习步骤、自定学习进度、积极反应、即时反馈等。
46、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其组成要素包括:Information, Material, Device, People, setting, Capital
47、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图文声像,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是多媒体技术的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48、超媒体: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超媒体=多媒体+超文本。
49、虚拟现实(VR):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
50、流媒体:流媒体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流化”处理,解决多媒体信息在窄带上的传输问题,它允许播放器及时反应而不用等待整个文件的下载,以满足实时性及无盘工作站的播放。
51、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已经完成的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主要指儿童正在形成的、正在成熟和正在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儿童不能独立,但能在别人帮助下完成某一任务。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和促进尚未成熟的、处于最近发展区的心理机能。
52、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53、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原则: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②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③强调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④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⑤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教⑥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教学目标。
54、教学系统:教学系统作为系统的子范畴,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由各组成要素(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媒体四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
55、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成的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使用用户以自然的方式感知虚拟环境中的客体并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56、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是在教学系统开发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再现教学系统开发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
57、课程:课程是为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制定的关于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总体教学活动计划,其中既有活动内容的规定,又有活动时间和活动形式的规定。课程本身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输入、加工过程、产出。
58、ITS:具有某一领域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的教学知识、能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即能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类教学专家进行教学活动的软件系统称为智能导师系统。
59、Agent:在软件技术中,Agent的概念是指为达到一定目标,自动执行某种系列操作的软件模式。它是为弥补ITS系统不能很好辅助学生“学”的缺陷而逐渐被教育领域所关注的一种实现智能化的新技术。60、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超媒体的信息组 3
织、管理方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智能型知识(或信息)处理技术。
61、积件技术: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
62、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一种集成化的、支持特定服务的信息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作平台的结合。
63、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则是创造性思维。64、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65、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演示室,是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将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结合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综合教学系统。66、网络教学系统: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上为开展网络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控制系统。67、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或人体工学,它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联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
68、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69、教学设计(过程观):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实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70、教学目标:指通过教学后,学习者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发生的预期的变化。
71、教学过程:是为实现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进程。
72、探究学习:指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进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世界的积极态度。
73、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成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74、教学媒体:记录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介质。
75、教学评价: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证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
76、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指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收集学生过程的相关数据或证据,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
77、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根据教学目标,测量和检验学习资源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78、教学评价技术:评价者为了完成教学评价任务,收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中的相关数据或证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和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79、课堂观察:是评价者根据教学评价指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从课堂情境中直接对评价对象进行察看,以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
80、调查:是通过预先设计的问题请有关人员进行口述和笔答,从中了解情况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81、面谈法: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师、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82、学习档案袋:成长记录袋,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83、档案袋评价:指通过对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
84、工艺学记录:就是使用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电子形式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作现场的永久性记录。85、元方法:关于方法的方法,方法论。是指导研究的观念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的哲学取向和原则,是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具体“方法”逐渐积累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方法本身的认识再认识,思考再思考,评价再评价。
86、教育技术元方法:教育技术学作为方法论层次的学科,寻找归纳设计、开发、管理、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念、模式、方法、分析框架适用于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思考的方法。87、系统科学:是从现代工程科学,生物科学,物理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理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模式和规律的横断学科。
88、系统:是由若干互相作用,互相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89、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式,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90、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91、网络媒体: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
92、后现代课程论:是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的研究范式。93、教学系统方法:是一种系统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教与学全过程的方法。
94、教学信息:支队教育系统中各种教育活动的属性、状况、特性与功能的客观描述,是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真实反映。
95、媒体:1)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 2)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96、人工信息:指人类在长期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加工,产生的一种信息。97、主题树方式:将网络信息资源按照已确定好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逐层细化进行组织,用户通过浏览方式层层查找所需要的线索后,再连接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
98、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
99、学习:广义,人类以经验的获得去适应其周围不断变化环境的过程。狭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100、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如何获取、选择、组织信息,复习学过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以及如何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知识方面的策略。
101、言语信息:是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或陈述的事实型知识或事件信息。102、智力技能:使学习者通过符号与自己所处环境作用及反应的能力。
103、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以它为基础的行为表现反映在身体运动的速度、精确度、力量和连续性上。
104、态度:是影响个体对人、对物、对事的形位的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带有情感和行为,而不需要很多知识的参与。
105、学习生成过程: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认知策略对当前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获得选择性信息并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建构该信息的意义,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的过程。
106、认知结构:广义,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 狭义,个体关于特殊知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107、学习策略: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方法和技巧,即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108、学习风格: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109、认知风格:指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110、教学组织形式:是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111、虚拟教室:指在计算机网络上利用多媒体通讯技术构造的学习环境,允许身处异地的教师和学生相互听得着和看得见,不但可以利用实施通讯功能实现传统物理教室中所能进行的大多数教学活动,还能利用异步通讯功能实现前所未有的教学活动。
112、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使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113、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堆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114、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一套用来决定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为了使学习者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115、教学理论:是人们思考教学过程所取得的成果,是人们对各种教学现象及本质所做出的能动的、系统的反映。
116、前期分析:指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先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
117、学习需要:指学习者在学习方面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118、教学内容:指为实现教学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培训机构有计划安排的,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
119、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120、认知工具: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自主学习策略设计:指为了激发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121、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总和。
122、教学设计自动化工具:指能辅助教学设计者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加快教学设计进度,教学开发进度的所有计算机工具。
123、教学设计自动化:指能够有效的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开发过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124、绩效: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倾向和结果,是企业组织所期望的、符合总目标的业绩。
125、视觉文化:准确地解释和创造视觉信息的习得能力。
126、整合技术:把信息资源工具、情境、教学、管理等资源和功能都综合在一个系统环境中,这时所使用的开发与传送技术。
127、过程模式:在课程设计中详细说明所要学习的内容,所要采取的方法以及所遵循的标准。
128、课程开发:是教学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需求评估,以确定适当的目标,然后针对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选择适当的学习活动加以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达到目标的工作流程
129、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和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
130、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131、新技术:指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为代表的信息技术。132、多媒体组合教学:指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合理的选用现代教学媒体,继承传统教学的有效成分,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133、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特点,非线性的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134、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有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交流和合作,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的过程。
135、教学代理:是通过在交互式学习情境中与学习者进行交互,从而达到支持人类学习的自主代理。
136、教学模拟:是利用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来表现某些自然的,物理的或社会的系统结构和动态,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可供他们体验和观测的环境。
137、虚拟实验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或虚构某些情境,供学习者观察与操纵其中的对象,是他们获得体验或有所发现。
138、情景化学习: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和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139、CSCW:指在计算机技术支持的环境下,特别是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
140、虚拟学伴系统: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来模拟教室和统计学习者的行为。141、网上协同实验室:是对真实实验环境和虚拟实验平台的集成,其实现了基于网络的问题求解过程。
142、教育技术管理:教育技术应用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节所有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其目的是充分调动教育技术系统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保证教育技术有效地展开,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143、计算机管理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的数据统计分析和信息处理功能来支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职能。
144、项目管理:指对教学设计和项目开发过程的计划、监督与调控。
145、显性知识:指可以通过常规的传播方式进行传递,能够固化于书本、磁带、光盘等媒体介质中的那一部分知识。
146、隐性知识: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获得的知识。
147、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具有网状联系的规范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利用和共享。
148、良构领域的知识:指有关某一主题的事实、概念、规则和原理,它们之间是以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的。
149、非良构领域的知识:将良构领域的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情景时而产生的,即有关概念应用的知识。
150、随机通达教学:主张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的时间,在重新安排的情景下,带着不同的目的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以此达到高级知识获得的目标。
151、教育评价:指根据教育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的调查,确定其价值和优缺点并据此予以调整的过程。
152、问题分析:是使用信息搜集和决策策略来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范围。
153、标准参照测量:是确定学习者对预定内容的掌握程度的技术。
154、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的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155、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
156、评价包: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收集的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最终产品的一整套材料。157、诊断性评价:指为了使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和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特征进行的评价。158、计算机辅助评价(CAA):指在评价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过程中引入计算机作为工具或手段,它引发了评价内容、方法和形式的深刻变革。159、信息素养: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160、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和。
161、教学结构: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名词解释:
17“AECT 1994”: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的理论和实践。
18“AECT 2005":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
学习和提高绩效为目的合乎职业道德规范的研究和实践。
19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
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十分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内部心理机制,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的行为。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发现认为,学习是把新的知识整合到个体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虽然每个个体的认知结构不同,但只要对知识的表征系统进行设计,就可通过个体的主动探索进行学校。
20课堂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教学设计中得到的课程目标体系,经过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媒
体(资源)的选择、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而完成。
21教学策略的选择:实在一定的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
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媒体(资源)的总体考虑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从而对师生的相互作用,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进行的简要概括。
22诊断性评价:在做课程教学设计的同时进行,其结果反映在“学生特征分栏”中。
23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随时填入课堂教学设计表中的“形成性评价”栏
中。必要时可组织听课评议,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24总结性评价:则在整门课程结束后进行,根据测试的结果,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25白平衡:是电视摄像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它可以解决色彩还原和色调处理 的一系列问题。
26多媒体教室: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仪展示多媒体教
学内容,为教学提供丰富而生动的知识表现形式,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27教育信息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
体信息材料,它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协作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
学习成为可能。
28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
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电、磁等非印刷形式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在计算机或信息 终端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
29、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信息化环境下教育者开展教学实践的基本前提,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获取和积累是当今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30、WebQuest:是一种探究型教学操作程序,主要是在网络环境和教师引导下,以任务驱动 和研究为导向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1、课件:为了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和制作的用于表现教学或学习内容的应用软件。
2、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有机的组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
8、信息情意:是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意识、情感、态度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形成信息素养的主要动力。
9、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人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10、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12、远程教育: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时空分离的情况下进行的教育活动。它是一个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监控媒体教学、学生自学、面授、辅导等环节,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响,使之朝预期的认知和行为变化过程。
1、教育技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简称AECT)在1994年发布的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
3、程序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把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学目的和衡量标准,以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为基本教学形式的教学方法。
4、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评价学与教全过
程的方法。
5、媒体:即传播媒介、传播媒体,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源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储存并传递信息的载体和任何物质工具。
6、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载体或中介,是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教学与学习的资源环境。
7、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
8、随机通达教学(P34):也称随机进入教学,是斯皮罗等人在认识灵活性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的针对高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核心主张是,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在重新安排的情景下、带着不同目的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以此达到高级知识获得的目标。
9、画面均衡:所谓均衡是指以画面中心为支点,画面的左右上下呈现的构图诸元素在视觉上的均势。均衡构图给人以稳定、舒适、和谐的感觉。
10、构图:构图是对画面内容和形式整体的考虑和安排。
11、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12、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14、支架式教学(p35):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15、多媒体教室:也称多媒体演示室,是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将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录音等现代教学媒体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教学系统。
16、人机工程学:也称“人类工效学”或“人体工学”。它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现代教育技术 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包含以下内涵:1)一个目标,为了促进学习。2)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3)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4)两种性质,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一个理论领域。
2、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需要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
3、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也称教学设计。
4、教学系统:教学系统是为达成特定目标而由各要素按照一定互动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和功能的集合体。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均为人员要素)、教材(教学信息要素)和教学媒体(物质要素)四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并组成了系统的空间结构。
5、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6、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7、信息化教学设计:为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8、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或远距离教育指的是学习者和教师处在不同的地点,相互之间有一定地理距离,采用特殊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技巧、特殊的电子或其它科技传播方式、特殊的组织与行政作业配合传播学习内容,达到特定的教学和学习目的。
9、课程开发:“课程开发”,也被称为“课程编制”、“课程研制”或“课程编订”。从广义上讲,课程开发主要包括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调整这三个阶段方案的开发。等同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程序等方面的技术。
10、知识与信息:知识是信息接受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结论,是通过思维进行加工处理而获得的一种精神产品。知识是信息传递的结果,信息是知识的载体。
11、信息:信息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从本质上看信息就是对社会、自然界的事物特征、现象、本质及规律的描述,其价值体现在差异之中。
12、技术:技术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是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的总和。
13、信息技术:指对信息的识别、获取、加工、利用、交流、应用和创新的手段和方法的组成,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
14、信息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以及能力和情意等方面的基本品质的总和。
15、信息情意:是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意识、情感、态度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形成信息素养的主要动力。
15、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16、注意:教育技术包括,一个目标:为了促进学习;两个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
17、教育(学)媒体:教育(学)媒体是指在教育教学情景中所使用的承载教育(学)信息和传递教育(学)信息的所有工具、中介。教学媒体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8、媒体: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所利用的各种工具。媒体(Media)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媒体是指各种信息的载体或传递信息的工具、中介。广义的媒体概念包括人体器官本身在内的(自然媒体)的工具、媒介。
19、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20、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既指研究性学习课程,又指研究型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强调以问题为载体,让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21、现代远程教育:广义上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应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远距离教育模式。狭义指依赖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建立的,在具有双向交互功能的电子教学平台进行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远程个性化学习方式。
22、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侧重于教育技术中与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方法等相关的内容,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一种体系。
23、课件:为了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和制作的用
于表现教学或学习内容的应用软件。
24、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人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25、教育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活动是一种典型的传播活动。从教育系统的构成来说,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因素是教育者、学习者、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这四个因素在教学环境中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26、电声教育媒体:电声教育媒体是以电声技术和设备为其硬件基础,以录音教材为软件基础而构成的教学媒体系统。常见的电声教学媒体有有线教学广播、五线教学广播、各种类型的录音教学媒体和语音实验室。
27、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自动化的教学技术。计算机通过特别编制的程序可以为学习者显示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并通过人机对话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和支持。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计算机可以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如可以显示动态的、多媒体化的教学信息: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作出相应的的反馈可以基于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和技能的训练;可以在计算机环境下进行发现和探索;可以基于计算机来解决问题等等。
28、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开发而成的网上虚拟会议系统它通过网络在两点或多点之间交互传播视频、音频和数据来实现远距离用户“面对面”的沟通与信息共享。在现代远程教育中,视频会议系统可用于实现实时教学、讨论、答疑等基本教学功能。
29、常规教学媒体:常规教学媒体是和基于电子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相对而言的,又称传统教学媒体,是在日常教学中普遍使用的各种教学媒体。最常见的常规教学媒体有教科书、教学板、图表和模型等。
30、系统关:系统观是一种特定的世界观或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其基本特点是动态性、非线性、综合性、整体性。系统观认为任何系统都是由相互作用和互相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自成一体,并与其外在环境构成更大的系统。
31、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32、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的各种系统的总称。常见的教学管理系统包括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课堂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学习监控系统、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等。
33、教育技术AECE94定义:教育技术就是为了促进学习而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4、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积极强化理论,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分解为若干小的单位,编制成教学顺序,由学习者自主学习。程序教学的模式有两种直线式模式和分支式模式。
35、学习资源的定义: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36、因特网:是将世界上所有的计算机按照一定的网络传输协议连接而成的。因此,又叫国际互联网、网际网。最早是由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发展而来。
37、学习动机:指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即学习动力。决定学习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大类。这两种动机决定着学生是否持续掌握他们所学的知识。
38、教学资源:所谓教学资源是指学习的支持系统、教学材料和教学环境等能够为教和学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所有物质、信息的总称。更多的时候是指课程资源、教学信息资源等。
39、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它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
40、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对所要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41、教学方法:指在一堂课上为讲清某一知识点所要采用的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策略与方法用来改善教学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教学策略与方法实施的前提是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
42、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43、教学系统设计:也称教学设计教学系统设计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44、教学系统开发:教学系统开发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对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料进行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维护的过程。
45、课程: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制定的关于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总体教学活动计划,其中既有活动内容的规定,又有活动时间和活动形式的规定。课程包括三方面内容:输入、加工过程和产出。
46、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总和。包括两部分:按照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47、智能超媒体: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超媒体的信息组织、管理方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智能型知识处理技术
48、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系统由积件库和组合平台组成包括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信息处理策略与工作环境。
49、教育技术运用:不仅包括媒体的运用,而且包括各种学习资源的运用以及教学系统开发结果的实施,同时要求系统的使用传播、推广、实施制度化,并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订提供实践依据。
50、教育技术评价:主要是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具体包括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四个范畴。
51、教育技术管理:是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度所有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
52、信息化教育: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数的教育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实现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引入过程。而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和认识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就是把教育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指导构建起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信息化教育模式;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地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53、项目管理:就是对教学计划和项目开发过程的计划、监督与调控。
54、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常规的传播方式进行传递知识,能够固化于书本、磁带等媒体介质中的知识。
55、隐性知识: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获得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易用言语表达,缺少外化的物质载体,很难传播给他人。知识管理的重要观点就是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有创造价值。隐形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学习组织成功的关键
56、知识管理:就是将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
理就是要对知识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
57、权重:就是根据组成事物的要素在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而赋予一定的数量。权重既反映了各指标之间客观存在的不平衡性,同时揭露了其相应因素在影响事物的价值上的差异。权重一般要满足两个条件:全中一般在0---1之间取值,各指标权重之和为1。
58、学习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方案,设计指标体系,由相关专家与用户进行评议,其核心是评价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59、计算机辅助评价CAA :是指在评价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过程中引入计算机作为工具和手段,它引发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形式的深刻变革。
60、总结性评价:指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活动最终结果而进行的评价。借以进行鉴定、区分等级和对整个教学方案的有效性作出评定。
61、CAI:教师将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学生通过与计算机交互作用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62、信息高速公路:以光纤电缆为通道,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交互工具,使用能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信息的四通八达的信息网‘连接到千千万万个计算机用户。光缆具有信息强大、抗干扰性能好、可提供进行双向交流和发展大范围内合作的条件。
63、教育信息:按一定的系统,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遵循一定的目标进入教育传播过程之中,供传受双方进行交换,控制的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
1. 名词解释
教育信息化 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以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技术 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音像信息数字化处理的基本方法 是把连续的音频或视频信号经过采样和量化形成离散的数字化的音频或视频信号
微格教学 是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的实践系统。它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视听技术,通过反馈评价,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技能为目的,对教师教学技能进行系统训练的方法
节点: 是储存数据或信息的单元,又称为信息块,每个节点表示一个特定的主题,他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没有严格的限定 链: 表示不同节点中存放信息简单联系
网络: 超文本的信息网络是一个有向图结构,它类似于人工智能中的语义网络类似于人类的联想记忆结构
超文本 是收集,存储和浏览器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示信息直接关系的技术
超媒体系统 是一种多媒体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是将数据库系统的结构特征,再现知识的心理方法和支持人机交互作用过程的技术方法的软件系统
多媒体课件 是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计算机、多媒体和通讯技术为支撑,具备一定教学功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为用户提供一种查找信息的服务,是一种在Internet网上查找信息的常用工具
网络课程 是通过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软件来表现某门科学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在线学习是指学习者在Internet的环境下,利用网上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系统获取学习资源,解决学习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远程教育也称为远距离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依赖远程传播技术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形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 14
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教育信息资源: 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信息材料,它能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搜索引擎 就是帮助学习者提供INTERNET信息查询,搜索的站点,它通过后台搜索服务器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检索
教学设计 是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所谓多媒体组合教学 是指在以班组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现代教学媒体,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成分,是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1.教学设计——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2.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媒体(资源)的总体考虑。
3.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AECT94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教学设计: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划、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媒体: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传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教学媒体: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被称为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多媒体教学内容,为教学提供丰富而生动的知识表现形式,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
微格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