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0.1浮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浮力》教学设计
长岭县大兴二中 唐铭华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及测量浮力;
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4、初步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量生活实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二、重点:
1、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浮力的存在;
2、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三、难点:
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方法:实验演示、谈话、分组实验探究、归纳、对比等、四、教具:
教师:铝块、弹簧测力计、大烧杯、水槽、乒乓球、去底饮料瓶、水等、学生(分组):烧杯、水、酒精、浓盐水、弹簧测力计、铝柱、铝块、空塑料桶等、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出示“死海不死”的故事,提问:“为什么淹不死他们?是神在保护他们吗?”通过故事导入本节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出示浮在水面的船和人,分析受力情况,从而导入浮力,并板书课题“10.1浮力”。
(二)新课教学
1、概念揭示:观察幻灯片“浮力的广泛应用”,师引导生概括概念,符号级单位。
2、浮力的方向:是将一段带有颜色的线将乒乓球与杯底相连接,向杯中注入水,请大家观察细线的现象,再将烧杯倾斜,再次观察细线仍被拉直。结论:浮力方向为:竖直向上。(板书)
3、板书:施力物体:液(气)体
4、浮力的产生:师问:那么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也许下面这个实验会给大家以答案。
师演示:
1、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起;
2、将瓶盖拧紧,乒乓球瞬间就浮起。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以浸没在水中的正方体为例,结合图示进一步分析一下。得出结论: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即F浮力=F向上—F向下
5、(出示幻灯片)讨论:深入水底的桥墩受到浮力吗?使物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6、师提问:乒乓球、木块放在水里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那么会沉入水底的铁块有浮力吗?怎样才能证实,在这里老师向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师边演示边讲解)、测出空气中铝块的重力G; 、将其浸入水中,观察并记录F; 、得出:F浮=G—F(称量法)
7、指一生上前将空塑料桶按入水中,随着浸入水中深度的变化谈谈手的感觉有什么变化。由此你会想到什么问题?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8、师引导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如: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9、学生分组分类进行实验。
师巡视指导:学生分工协作是否合理;如何设计表格;对获取的数据如何处理;针对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
10、展示数据并归纳结论。此处展示学生的成果,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11、师再归纳: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与液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12、师生共结本节所学内容。
13、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10.1浮力
1、浮力:浸在液(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符号:F浮 单位:N
3、方向:竖直向上
4、施力物体:液(气)体
5、原理: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即F浮力=F向上—F向下
6、称量法:F浮=G—F
第二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浮力-教案
第1节
浮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浮力的方向.2.知道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会用称重法计算浮力.(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经历探索浮力大小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用称重法计算浮力、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
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课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1课时
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演示: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重力。
师
同学们,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物体所受重力,你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
生:可以用手向上托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减小了。
师
对,那么这时我的手给物体的托力大小怎么计算?托力的方向呢?
生:用物重减去手施加托力后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竖直向上。
师
除了以上这种方法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之外还有什么方法?
生:还可以把物体浸没于水中,这样示数也会减小。
师
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水也同样给了物体一个向上的托力,那么这个托力的大小你会计算吗?方向呢?
师
这个力在物理学中我们就把它称作浮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浮力的概念。
师
同学们,我们经常看到节日放飞的氢气球会浮在空中;人游泳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鸭子、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潜水艇可以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等事例,你们思考过它们为什么能这样呢?
生:因为它们受到了浮力.师
物体在哪些情况下会受到浮力呢?请大家自己举例子说说.学生踊跃发言:还可以发现,不仅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师
我们下面就来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进行新课】
知识点1
浮力的产生和方向
1.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教师演示:
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教师提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
学生结论:乒乓球受到竖直向上的类似于人右手对乒乓球的支持力.板书: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2.探究二:浮力产生的原因.师
下面我们以浸在水中的正方体物块为例进行探究,分析比较浸在水中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
板书:浮力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因此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方向相反.知识点2
用称重法测浮力、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1.用称重法测浮力
师
大家想想如何利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浮力呢?
学生交流、讨论,提出实验方案: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F1,再将物体浸入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2,则浮力=F1-F2.教师鼓励学生,并演示实验.教师总结:这种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叫称重法。
2.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师
我们知道水中的鱼儿可以自由地上浮与下沉,说明它们自身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一定有某种因素可以影响浮力的大小,请大家猜测一下: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通过图片展示和举例分析来引导学生们猜测:将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死海—液体的密度;煮熟的汤圆个头大—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木块的上浮和铁块的下沉—物体的密度。
学生猜想:浮力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浸入液体的深度、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
演示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
控制变量: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同一物体,同种液体中.图示:
现象:两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差相同.分析: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实验2: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控制变量: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同一物体.图示:
现象:乙、丙两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分析:根据F浮=G-F拉,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所受浮力不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实验3: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控制变量:液体的密度相同,同一物体.图示:
现象:两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分析:根据F浮=G-F拉,两种情况所受浮力不同,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实验4: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控制变量:物体的体积相同,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图示:
现象:两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差相同.分析: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无关.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板书: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入水底,所以木块受到浮力,铁块没有受到浮力
B.只有浸入水中的物体才受到浮力,浮在水面或沉入水底的物体不受浮力
C.空中飞行的篮球最终落回地面,因此篮球飞行时不受浮力
D.游泳时,感觉身体轻飘飘的,那是受到浮力作用的结果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浮力的概念、方向,掌握了用称量法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知道了浮力的实质即浮力产生的原因,还通过演示实验共同探究了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我们将在今后的几节课中继续学习浮力。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六.板书设计
第三篇:新人教版10.1浮力教学设计
§10.1
浮力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浮力的定
2、会用称重法计算物体所受的浮力。
3、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4、经历探究浮力大小更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二、情分析:学生对压强、液体压强已经有了一些认识,并且能够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出简单的受力情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感知浮力的存在,并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和方向。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提出猜想和假设,能够自己通过实验定性的分析问题。
三、本节重点:
1、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方法。
2、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本节难点: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引入:水天一色,一望无际的海洋上,威武壮观的中国第一航空母舰“辽宁舰”破浪前行。请问同学们,航空母舰受到重力的作用,为什么它没有从水中下沉?
鸭子在水面上自由自在的游,为什么不沉下去呢? 游船是用铁做的,为什么也能浮在水面上呢? 是谁托住停在水平面上的汽车? 思维启动
汽车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受到
和
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关系:
。从上面的问题中可以看出:①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浮力的大小是多少?F浮 = G
②浮力的方向是什么?
(竖直向上)
小结:
一: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二: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知识点达标检测
(一)重为10 N的木球静止在水面上,在图中画出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三:测量浮力的方法
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浮力,那么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如石块是否受浮力吗?如果受浮力,我们如何测量浮力的大小?
①请大家先观看演示实验现象,然后讨论:此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是那些? ②参照课本P50图10.1-2演示实验,说说浮力的大小是怎样测得的?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测量方法:称重法
公式: F浮= F浮=G-F′ 知识点达标检测
(二):
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其重为12N,浸在水中后用弹簧测力计测其示数为5N,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解: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
F浮 =G–F =12N﹣5N=7N 四:浮力产生的原因
为么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
阅读课本p50内容,讨论图中的现象10.1-3,讨论,得出浮力产生的更本原因?
得出结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压力差,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公式:F浮 = F下– F上 知识点达标检测
(三)这是正在建造的杭州湾大桥效果图,大桥的下面有许多的桥墩,这些桥墩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呢?
四、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做一做:
将旋紧盖的空可乐瓶慢慢压入水中时,手有什么感觉?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2、思考问题:
人在水中会下沉被淹死,但在死海中却能漂浮于水面。你认为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液体的密度)
3、验证猜想:
①液体密度:一鸡蛋分别放在水中和盐水中,观察浮力大小的变化。得出什么结论。
②浸入液体的深度:按照图10.1-5做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③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按照图10.1-6做实验,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实验分析并得到结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知识点达标检测
(四)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由图
和
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2)由图
和
可知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浮力大小跟液体的种类有关.(3)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物体上下表面所受压力的差为
N.六、你有什么收获?
七、布置作业:p52,2.3.4 板书设计:
一、浮力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
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3、测量方法:称重法
公式: F浮= F浮=G-F′
4、产生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差
公式:
F浮=F向上-F向下
5、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计算浮力的方法: 方法一:称 重 法:公式:F浮=G-F′
方法二:压力差法:公式:F浮=F向上-F向下
八、课堂达标训练:
1.浸在盐水中的石块受到浮力的方向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2.一个1N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当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7N,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
3.有一石块被全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当它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是5牛时,它受到水向下的压力是______________牛。
4.重力为8牛的圆柱体金属块,把它挂在弹簧秤下,在它渐渐地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弹簧秤的读数将__________。当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6牛,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牛。当把金属块的一半没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九、书面作业
课本第5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4题
第四篇:八年级物理浮力教学心得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课之前我对教材和学生进行了充分研究,想用新的教学理念来上这节课。我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研究的问题,对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力求让学生历经知识的探究过程,因此我在开始设计教学时,就不受教材的限制,对教材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教学中,我尽可能顺应学生的思维,及时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状况,发现思维中的合理部分,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 浮力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 浮力教学反思
1、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这节课上完后,自我感觉还好,主要是从学生学习效果来看的。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都有新的发现,都能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学生发言积极,都能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表现出发现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学生都懂得了水的浮力的有关知识,部分学生表现出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值得特别提到的是,有些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创造力,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这也是学生的思维、想象高度活跃的表现。
2、对实现教学目标的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很多教学目标都较好的达到了,学生能够知道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培养了发现问题的能力,部分同学具有了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的意识,很多同学受到了验证实验结论的熏陶,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在发展。叫人兴奋的是,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得到了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展,使学生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的发展变化,应用知识的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本堂课的教学还没能做到关注全体学生的思维发展状态,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训练还不够到位。
3、对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反思
我虽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认为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比较贴近学生,但是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教学设计中,我是先让学生实验后,再说出实验的过程,而在实际教学中,我是先让学生说实验的过程,再动手实验。这样做虽然对实验的规范性、准确性有所提高,但也容易把学生的思维固定死,不利于发展性思维的培养。
在引导学八年级物理 浮力教学反
八年级物理 浮力教学反
生通过研究得到初步结论后,大多是学生没有意识到需要进一步验证,但是对结论进行验证是一个严肃的科学态度问题,需要验证的观念是我亮出的,而不是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结果,好像把教师的意志加在了学生身上。因此如何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这是需要我进一步研究的。
4、产生的新的教学观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许多感想和体会,也迸发出了一些新的观念。我认为:
(1)、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研究的问题,教师尽可能不直接提出。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学生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也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而通过对学生问题的了解,特别是对基于学生经验的真实问题的了解,可以使教师把握正确的探究方向。
(2)、顺应学生,既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表现,也能展开更多的教学活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思维发展的流程、兴趣特点和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即顺应学生,是现代教学观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已有经验、个性特点和已有知识来安排、组织教学,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主体的充分体现。
八年级物理 浮力教学反思
叶尔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