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学》教案2011、171
《为学》教案
蔚县南留庄中学
任桂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思,理解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意义; 流畅地朗读全文,能够理解概括全文内容,初步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
2、过程与方法
感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初步理解议论文的说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人之为学“贵在立志、更贵为志向而行”的道理,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立志勤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
重点文言词句意思的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感悟.教学难点
文言虚词“之”的掌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堂引入
龟兔赛跑的故事
二、认定本课时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思,理解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
2、能够流畅地朗读全文,能够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感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明白“人之为学”,关键在“为”的道理,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刻苦努力。
三、学习过程、方法
(一)了解作者及题解。
展示幻灯片“作者简介”,要求学生齐读。展示幻灯片“题解”,师生互动。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小声读文,勾画出不认识或读不准音的字,结合文下注解、同伴合作力求解决。
2、展示幻灯片“准准确确来注音”:学生口头注音后齐读两遍(注意只读加点的字)
3、自由散读文章一遍,要求声音洪亮,语气连贯。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结合文下注解及以前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疏通文章大意,并勾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2、同伴合作交流,相互答疑。教师适时展示幻灯片“准准确确说词义”、“通通顺顺译句子”,做重点交流。
3、疑难解答:全班交流,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教师相机明确“之”的用法。
(四)流畅读文,读准语气。
1、注意句末语气词“乎 矣 也 哉”的读法,教师展示幻灯片“朗读语气”,做必要指导和范读。
2、学生齐读。
(五)整体理解,明白道理。
1、文章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教师适时展示幻灯片“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教师适时展示幻灯片“想一想 说一说”引出:
古往今来有不少名人故事、名言警句、俗语格言,激励着我们为理想而刻苦努力。请你说出一个来。(学生畅所欲言)
四、课堂小结
五、展示幻灯片“做一做”,进行当堂检测
(见导学案、幻灯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回顾
内容见课件。
二、认定本课时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能够概括各段大意;初步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
2、继续感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习本文的说理过程和方法。
3、深入理解“人之为学”,关键在“为”的道理,要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刻苦努力。
三、学习过程与方法
(一)同伴合作,概括各段大意。
1、小组讨论交流,概括各段大意并准备发言。
2、师生互动交流、明确,教师适时展示幻灯片“同伴合作 概括大意”。
(二)师相机讲解渗透议论文三要素,让学生初步理解,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论点:作者的见解、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根据。可以是摆事实,可以是讲道理。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那么,本文的结构就可以是: 第一段提出论点。
第二三段运用论据论证论点。第四段总结上文,深化论点。
(三)、作者在阐述道理时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师由属鄙二僧的故事引入,然后分析一、三、四段。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论证过程,明白论证方法“对比论证”。(见课件)
(四)诵读PK赛。
(五)拓展延伸
“议一议说一说”
天下事真的没有难易之分吗?结合实际谈谈面对困难我该怎么做。(学生发言交流)
四、课堂总结,教师强调重点。
1、诵读全文,直至会背。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重点句子的意思,积累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
3、学习本文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
4、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刻苦努力。
五、当堂检测。(见课件)
第二篇:1、《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一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2、优美丰富的语言。
3、比喻手法和对话方式。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呢?(文学之门)“你”又是指谁呢?(青少年读者)对,作者是想把青少年读者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文学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文学,做文学的忠实读者。本文标题有何特点?(醒目;运用比喻,显得形象生动;设置悬念;第二人称,显得亲切,因此它具有吸引人的作用。)
二、检查预习:
诠quán释憧chōnɡ憬jǐnɡ裨bì益阅世浏览缩影风景线 千姿百态潜移默化危言耸听人文结晶智商共识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
2、本文为何采用第二人称写作?
明确:对话形式给读者以亲切感,易接受。
3、就课文第4节开展小组朗读比赛。
方法如下:各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在此基础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参赛。同学用心倾听,评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教师对未获优胜的同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
四、研讨课文:
1、理清思路: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作者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那么,作者是如何引出文学之门的?
讨论明确:
1、2两节由门谈起,引入话题,然后由“无数扇”门谈到“一扇”门,指出这扇门就是文学之门,在此基础上论述打开这扇门的重要意义。12、学习1、2两节:
(1)集体朗读。
(2)“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世界上没有打不开的门”各是什么意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第一句,世界上有种种未知的领域。
第二句,世界上所有的学问都是可以探索并了解的。
以“门”为喻,生动形象。
3、学习3、4两节:
(1)在无数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就是文学之门,为什么要打开文学之门?试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回答。
明确:因为这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2)如何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举例说明。这段话有何作用?
讨论明确:虽然智商很高,但缺乏修养,缺乏感情。学生举例,如电脑黑客,向黑熊泼硫酸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等,他们就是“高智商的野蛮人”。
(3)文学之门实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你以前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了吗?你是如何对待文学的?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点燃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4、怎样才能打开文学之门?
提示: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只要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一定能打开这扇文学之门。
五、教师小结:
文学的魅力无处不在,愿在座的每个同学都能深深地爱上文学,打开这扇神奇的大门,在文学的世界里尽情地遨游。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课文相关习题。
第三篇:1 《为你打开一扇门》教案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一、教学目标 :
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1、教材地位:初中语文入门第一篇,宜就“门”而探讨入“门”之法;
2、学生因素:充分利用和调动初一新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教学互动;
3、重点难点:比喻引发联想、想象,拟人手法,初步了解文学;
4、教具:多媒体、小黑板;
5、教法:启发、讨论等;
6、学法:预习、比较、质疑、迁移等;
第一教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一、激发兴趣,通览全书。
今天,是我们进入中学的第一堂语文课,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们的内心一定是既好奇又紧张。那就让我们从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语文课本开始熟悉吧!
请同学们翻开第1页《目录》,仔细浏览后思考:
(1)这本语文书分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2)每个单元里又分设了一些不同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学生明确:
(1)计6个单元,分别是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奇思妙想。
(2)每个单元除了课文,还有诵读欣赏、写作、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名著阅读与推荐等。
通过目录的浏览,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本薄薄的语文书所包含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初中语文呢?请同学们翻开扉页,朗读《致同学》这一段文字,在文中划出你想要的答案。
学生明确:学习语文要靠自己努力,要自己去探究、发现,相信你会用自己的智慧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独立地创造性地学习,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遨游。
二、文题解密,初步识文。情境创设:门,是封闭世界通向外界的出口,门后面永远是那么神秘,那么充满诱惑,当穿过那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将引领我们去打开一扇特殊的门。请你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作者为我们打开的是一扇什么样的门?(板书课题:为你打开一扇门并画上一扇门)
2、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全文并划出你不认识的字词。
出示填空:作者赵丽宏要为打开一
扇。
明确:作家赵丽宏要为青少年读者打开一扇 文学之门。
3、简介背景,明确写作意图。
本文是语文出版社、天津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存·文学卷》的序言,赵丽宏是该书主编。这篇序言就是为了向广大青少年读者介绍文学。选作初中语文课本六册书的首篇课文,也可看出编者的用意:引导我们亲近文学,阅读文学作品,学好语文。
4、解决字词。
诠释quán憧憬chōng jǐng裨益bì危言耸听sǒng
广袤mào跌宕dàng真谛dì瞬间shùn
(学生朗读字词,关注字词读音的准确)
三、再读课文,分析内容。
1、同学们再次大声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标题中哪一个字入手来构思全篇的?又是怎样安排文章结构的呢?
学生明确:课文围绕一个“门”字,先议论大门(1—2段):各种各样的大门。再初识文学之大门(3-4段):缩小范围,介绍自己对文学之门的理解,认识文学之门。最后打开大门(5段):明确打开文学大门,便会有所收获。这三层逐层深入,使读者渐入佳境。
2、指名读第1-2节,分析思考:
(1)打开这些关闭着的门,我们会收获什么?如果不去开门探寻,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2)面对关闭的门,怎样才能打开呢?
(3)文章有没有开门见山就提“文学之门?
学生明确:
(1)打开这些关闭着的门,我们可以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如果不开门探寻,我们只能在门外徘徊,只能沉睡。
(2)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花功夫,只要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就会洞开。
(3)文章没有开门见山就提“文学”二字,而是在1-2节先议论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大门,由无数关闭着的门中提到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即“文学之门”。
3、句子分析。
(1)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这句话中的两个“世界”的含义各是什么?
(2)第2节中运用了“只要„„只要„„一定会的句式,你能用这个句式说一段话吗?
学生明确:
(1)第一个“世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第二个“世界”指:领域。
(2)略,(只要语言组织合理、句式整齐便可)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知道和了解了中学语文课本的内
容,学习了《为你打开一扇门》的第1、2节,知道了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而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文学之门。
五、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词三遍,完成课后习题第3题。
2、准备向同学推荐一部文学作品,让同学对你推荐的文学作品感兴趣。
第四篇:《1 花开花落为哪般》教案
《1 花开花落为哪般》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观察花蕾的活动中使学生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
2、激发学生观察花的变化的兴趣。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开花植物的花蕾(或实物、图片);身边常见开花植物的花朵。
2、放大镜、镊子、白纸。
3、有关解剖花、植物传粉、受精的CD。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师:身边的开花植物开始长出花蕾来了,这是植物生长的又一证据。那么植物的花蕾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让我们一起去观察吧。
一、活动观察花蕾
1、观察花蕾的外形特征
调动学生已有的观察经验,看一看、摸一摸并且指导学生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花蕾。在观察花蕾外形特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活动前教师提前考察适合学生观察的场地,注意观察地点是否安全,思考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够便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观察花蕾。
②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教育,教育学生不要随意采摘花蕾。
③对于采用照片记录观察结果的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于自己的重要发现照特写,避免在观察过程中不加思考的对花蕾的外形进行简单复制。
④为了落实观察活动的时效性,要求每个同学只观察一到两种植物的花蕾。
2、鼓励学生继续留心观察花蕾的变化过程。
二、活动观察花的构造
1、教师指导。
2、学生解剖花,观察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解剖方法的指导,还要提示学生边观察边记录。
3、交流总结。
4、后继激趣。
三、拓展花的传粉
学生观看CD,了解不同的传粉方式。
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有的是虫媒花(如:菊花),有的是风媒花(如:黑麦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
在观看之后指导学生继续观察花授粉之后的发生的变化。告诉学生这样能更深入地了解了花的作用。
第五篇:为学教案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为学》。[板书:为学 彭端淑]先听我朗读一遍。
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各自把课文朗读一遍。生:[各自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感觉这是篇讲道理的文章,还是篇讲故事的文章? 生:(齐声说)讲道理。师:讲的是哪方面的道理呢?
生:讲的是为与不为、做与不做的道理。师:为什么、做什么?
生:为学的道理和做事情的道理,做学问的道理。
师:对,是讲做学问方面的道理。既然这篇文章是讲做学问的道理、为学的道理,那后面大量的篇幅却是讲两个和尚的故事。那这两个和尚的故事跟这篇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呢?好,那位同学(手指一举手的学生)说说?
生:我觉得作者是借用这贫富二僧的故事来阐述为学的成败在于为与不为的道理。
师:这两个和尚的事不是求学问的事,他们是[学生插话:去南海]。去南海这个事情跟求学有什么关系呢?好,请你(手指一举手的学生)说。
生:这说明只要你亲自去做了,你就会成功,如果你不去做,再简单的事也会做不了。
师:好,你(手指另一举手的学生)说。
生:我觉得是用一贫一富两个和尚的事来证明这个学与不学的道理,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而且还突出了穷和尚坚忍不拔的精神,说服力很强,就是说你如果去做了你就一定会成功。
师:这两个和尚的故事,跟求学之间肯定有相通之处,是不是?相通处在哪里呢?
生: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师插话: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在于什么呢?]在于自己努力而不在于外界条件。师:在于自己的努力。要立志,而且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志向。然而也不能说不在于外界的条件,外界条件也是重要的,只是这里强调了个人的努力。这就是它们的共同之处。所以下面写了两个和尚的故事。(戴眼镜、翻书)【评:以上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感受语言,触发语感,约7分钟。】
师:哪位同学把第一段给我们读一下。生:[朗读第一段]
师:这段话其实只有两句话,是吧?如果我把这两句话换个次序,开头就说:“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者亦易乎,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因为题目就是为学嘛,开门见山,首先谈为学的道理。再接着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样可不可以呢?(取眼镜,手指向后面举手的同学)
生:我认为这样不可以,因为题目是“为学”,就是从天下事有难易乎这个引出来的,而不是从做学问的难易来引出天下事的难易。
师:你觉得这样摆是强调做学问的,是吗?摆在后头是强调它,是不是?(点头)好多同学举手了,好,你(手指一举手的同学)来说。
生:天下事有难易乎?人之为学有难易乎?这个“天下事”就包括了“为学”,所以它是一个从大到小的顺序。相反就是从小到大,我认为就有点不通顺了。
师:噢,他发现这段是从大范围缩小到小范围。好,请你(手指一举手的同学)说。
生:在第一段,先概括说天下事没有难易之分,而在于为与不为,然后再突出课文的重点,说学习也没有难易之分,只在于学与不学。这样很有次序,如果更改了它的顺序的话,就显得没有层次感了。
师:(走下讲台)我同意同学们的意见,你们有没有这个体会呀,两件平列的事情,放在后面的往往是强调的。我举个例子,班主任跟同学们讲话:“同学们,我们学校的形势大好,我们班的形势也大好。”那下面是该讲班还是学校呀?
生:(齐声道)班。
师:反过来,“同学们,我们班的形势大好,我们学校的形势也大好。”下面该讲什么?
生:(齐声道)学校。
师:该讲学校了。那么,把“人之为学有难易乎?”这样一个问题放在后面,实际是强调它。它是主句,为主的,前面是个陪衬句。同学们体会得很好。“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从天下事这个大范围,再具体到为学这件事情,其道理是一样的。那么下面接着就自然地过渡到讲“为学”的道理。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还有没有意见哪?(转身走上讲台)
生:(齐声说)没有。
师:下面说“人之为学”,“学之”。这两个“学”字的含义相同吗?人之为学,这个学字是什么意思?
生:(齐声说)学问。
师:“人之为学”,学问。那么“学之”呢? 生:(齐声说)做学问、求学。
师:对,求学,就是做学问的意思。前面是个名词,后面是个[学生齐答:动词],这个区别一下。我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觉作者好像不大承认事情有难易之分,[转身走向黑板,板书:难——易]他一会儿说难的可以变成容易的,一会儿又说易可以变难。作者是不是不承认事情有难易之分呢?
生:(齐声说)不是。
师:噢,那作者是什么意思呢?
生:作者在文中已经承认了有难易之分,只是说难事和容易的事只是在于你对待这件事的态度。一件再容易的事情你不去做,它永远不会完成,所以变难了。如果一件再难的事情,你不停地去做它,它也会做成的。
师:(走向讲台,手指板书)那就是说这种变化是有条件的是不是,“难”变“易”是什么原因呢?(生齐声道:为)这个“为”字粕很重要[边说边板书:难二-易]。为什么很容易的事会变难了呢?晶(生齐声道:不为)。对了[边说边板书:难≤争易]。看来作者强调
1、刀的是“为”,什么事都要“为”,要去做。好,那么下面我们分角色
来朗读两个和尚的故事。(同学纷纷举手)一个当叙述人,谁来当叙述人?要个女生(走到同学中,指向一位举手的女生)你来当叙述人好吗?[女生说,好。]
生:(一男生自荐)我当穷和尚。
师:好,你当穷和尚。好,你(指一举手的男同学)当富和尚。生:[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 师:好。你看这句话,“吾欲之南海何如”,这个“之”当什么讲?(生齐声道:到、去)往,对了。那么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呀。我想把这一句改一下,“吾欲之南海(走向黑板,板书),汝信乎?”汝也当你讲,是吧?可不可以?(生纷纷读出声)比较一下,这个穷和尚和富和尚说话的时候,原话是“吾欲之南海何如”,我现在改为“吾欲之南海,汝信乎?”(眼睛望四周学生)好,请你(指一举手的学生)说。
生:我认为原文表现的穷和尚是一个很谦虚的人,如果改成了“汝信乎”那他就很骄傲自大。
师:你觉得这个“汝信乎”显出一种(生齐声道:高傲)傲气:你相信吗?我就能去。有点不谦虚,是吧?原文是怎么说的(生齐声道:何如)对,在征求他的意见,看来我这一改就有损穷和尚的(生齐声道:形象)。我们再看这里前后有两句“子何恃而往?”[走向黑板,板书:子何恃而往?]前面一句富者日:“子何恃而往?”后面又有一句(边说边板书)“子何恃而往!”这两句话语气是一样的吗?
生:(齐声道)不一样。
师:说说怎么个不一样。好,这位男同学说。
生:第一句是普通的发问,富和尚问穷和尚你怎么去。后面就是富者讲自己数年来想买船到下游去,但是没有成功,而问的“子何恃而往”。就是你凭什么去?这里就有一种轻蔑的语气。表明富者瞧不起穷者。
师:很好。开头富和尚不了解穷和尚的条件,只是普通的发问,句后,用的是问号。当穷和尚说出了自己的条件,条件是什么?[生齐声:一瓶一钵]意思是凭讨饭可以去。富僧听了就嘲笑他“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后面用的是叹号。读第一个“子何恃而往”重音应该放在哪里呀?[生齐声道:“何恃”]对,“何恃”[边说边板书:凭什么]。读第二个“子何恃而往”重音应该放在哪里呢?[生:“子”]对,“子”,你。我都不行,你还能成!谁来把这两句的区别读出来。
生:[朗读,读出了区别。]
师:好。“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如果去掉这个犹字,对表达有没有影响?好,(指一举手的同学)你说说。
生:“犹未能也”意思是说,我有这么好的条件,我还去不成,你现在的条件这么差,你还去?这里强调了我条件这么好。而没有这个犹字,只是说我去不成了。
师:这个“犹”字表现出什么语气呀。生:一种傲慢的语气。师:傲慢。你能不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生:[朗读,没有读出傲慢的语气。]
师:这个“犹”要强调呀,[示范读]你(指一举手的学生)来试试。生:[朗读,读出了“犹”的重音。]
师:“子何恃而往”,“子”用重音。[示范读]你再读一遍。生:[朗读,读出了“子”的重音。]
师:重音是强调了,感情投入还不足。谁来读一读,读得更好一点。(生纷纷举手)你(指一举手的学生)来读读。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很好。下面贫者说“吾一瓶一钵足矣。”那么去掉“足矣”,可以吗? 生:足矣,是足够了的意思,说明这个贫者要去南海有非常坚定的决心。师:也充满信心,是不是?有坚定的信心,而且充满信心。好,这一段,我们来分角色朗读。
生:(纷纷举手)
师:哪个当叙述人,找个女生,好不好?请你(指名)当叙述人,好,你(指名)当穷和尚,你(指名)当富和尚。
生:[声情并茂的分角色朗读。]
师:读得不错。同学们想一想,在“越明年”之前,和“以告富者”之后,省略了哪些内容?后面那位同学说说。
生:省略了贫者跋山涉水去南海的这些经历。告富者之后,省略了他和富者说的话。
师:同意这个意见吗? 生:(齐声道)同意。
师:那为什么不把这个内容写出来昵?好,请你(指一举手的同学)说。生:这个小故事重在说理,并不是重在叙事。
师:噢,重在说理,并不是重在叙事。这是我开始问了的,这篇文章是一篇讲道理的文章还是叙事的文章?
生:(齐)讲道理。
师:讲道理的文章里面有时也要写到一些事例,但是目的是为了证明道理。所以在讲道理的文章里面,写事例要越简炼越好。只要它能证明道理就够了。但是写故事的文章就不同了,就要写得怎么样?生齐道:有头有尾),对,有头有尾。还要尽量具体生动。这就是写故事的文章和讲道理的文章的区别。最后一段,各人把它朗读一下。
生:[大声朗读。]
师:如果把最后一句去掉,行不行。好,请你(指一举手的同学)说。生:我觉得不行。因为最后一句“人之立志„„”是回应了前面第一自然段讲道理。去掉的话,文章还停在写事情的结果,整篇文章不完整。
师:对,倒数第二句总结了这两个和尚的故事。那么最后一句就回到了开头的主题上来了。最后一句用了反问句,如果把这个反问句换成一个陈述句,该怎么说好呀?
生:人之立志有如蜀鄙之僧也。
师:噢,人之立志有如蜀鄙之僧也。这就改成了一个陈述句。好,还有什么改法?有没有?
生2:人之立志当如蜀鄙之僧。[师:当如蜀鄙之僧,可以。] 生3:人之立志就像蜀鄙之僧。[师:“就像”是现代汉语了。] 生4:人之立志应如蜀鄙之僧。[师:可以。] 生5:人之立志当效蜀鄙之僧哉。
师:当效,应当学习。很好。但是这改的都不如原句吧?原句是反问句。难道不如蜀鄙之僧哉。更有力量些,是不是?好,我们再分角色朗读一遍。
【评:以上是教学的第二个环节——品味语言,领悟语感,约30分钟。】 生:[纷纷举手]
师:(环视)你当叙述人吧,你当穷和尚,你当富和尚。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师:好,读得不错,坐下。现在,把它背会。放声读。生:[大声朗读、背诵。(约4分钟)] 师:背会了吗?会了的举手。生:纷纷举手。
师:都会背了。好,请你(指一举手的同学)背一下。要注意,因为是文言文,速度不能太快。另外背也要像朗诵一样表达感情。好不好?
生:[有感情的背诵]
师:不仅背得很准确,而且感情表达得也很准确。好,再请个同学背一背。好,请你(指一举手的同学)背。
生:[背诵]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一起背诵一下。慢一点。“为学”,预备起。生:[齐声背诵]
【评:以上是教学的第三个环节——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约8分钟】 师:好,这堂课就上到这,下课。生:老师再见。
附:板书
为 学 彭端淑 难寺易
语言:语文教学的灵魂
——洪镇涛老师《为学》教学实录点评
洪镇涛老师认为: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育的根本;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实践着。《为学》篇的教学鲜明地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读”是洪老师语感教学的主要方法,他曾在多种场合公开指出,语文课必须要读,如果语文课里听不到朗朗书声,那就不能叫语文课。在教授《为学》时,他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品读,诵读。洪老师的范读声情并茂,很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而学生通过接下来的自由朗读,可以自主感悟全文。最能集中体现洪老师教学思想的则是他的课文品读。在本课的品读环节,洪老师采取了各种方式:调一调句子的顺序读,比如将开头两句顺序调换一下来读;改一改词语读,比如将“吾欲之南海,何如?”改成“吾欲之南海,汝信乎?”来读;品一品语句的语气与情感,比如揣摩“子何恃而往?”与“子何恃而往!”的不同读法;减一减句中的词语读,比如将“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里的“犹”字去掉来读;换一换句式读,比如将“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换成陈述句来读。学生通过这样反复的品读,就能悟出语言运用的妙处。最后,通过诵读,学生能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读”贯穿了这节课的始终,通过读,学生品出了文章的寓意,培养了语感。这种以读代讲的教法,教出了语文的原汁原味,体现了语文课的本质特征。而这一点,又恰是我们许多老师在进行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时最容易迷失的。
如果只是读,学生就能很好地学习语言,那也许就不需要语文老师教了。语文老师在语感教学当中应当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新课标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只有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变成真正的“引导者”,才能让学生从被动识记中解放出来,放声去读,放胆去想,放开去谈,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培养起语感。如何体现教师的“导”呢?《为学》这一课同样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范例。在这一课里,洪老师设置的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思考与参与的积极性。我们试将本课的第一个环节的师生问答简化了来看:①本文是讲道理还是讲故事?——讲道理。②讲什么道理?——为与不为,做与不做的道理。③为(w6i)什么?做什么?——为学,做事情,做学问。④既然讲的是为学的道理,为什么要讲两个和尚的故事?——以故事来说明道理。⑤和尚去南海与做学问与什么关系?——说明只要做了,就会成功。⑥由此看来,和尚的故事与求学有相通之处,相通之处在哪里?——强调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在于自己的努力。在这一环节,师生通过六轮问答完成了“感受语言,触发语感”的任务。而这一连串的问题设计,逐层深入,体现教师“导”的关键:导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主感悟的灵气。在教学中,要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关键就是要像洪老师那样,抓住“活”来进行。活了课堂,解放了学生;活了学生,解放了老师;解放了老师,方可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终极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达成这个共识,语文界付出了极高的代价。但时至今日,这个理念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们丰富多彩的个性依然淹没在老师的一言堂里。如何彻底改变现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洪老师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鲜明地指出要“变讲堂为学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在《为学》这一课里,我们看到洪老师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学,放弃了枯燥的肢解式的分析讲解,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实践来品出文章的底蕴。比如故意说出自己的疑惑:“我感觉作者好像不大承认事情有难易之分,他一会儿说难的可以变成容易的,一会儿又说易可以变难。作者是不是不承认事情有难易之分呢?”,借以调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奋点;又如在要学生品读语言时,多采用“你能不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之类的协商语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还语文课堂以学生学习语文的本色,还学生以学习主体的地位,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大胆地进行语言实践,这也许是洪老师在这节课给我们的又一个启示。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训练必须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这也是洪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真理。如何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呢?我们看看洪老师是如何进行的吧。在本课第二环节,洪老师借助语言进行了不着痕迹的思维训练:首先尝试将开头的两句话交换次序,引导学生思考原文所采用顺序的理由,得出从一般(大范围)到特殊(小范围)的顺序不能更换,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接着从学生身边常用的例句说起,让学生体会到两句并列通常强调后句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再让学生认识到“难”与“易”之司由于存在“为”与“不为”而表现出的可逆性转化,培养学生辩汪思维;同时,教师在整堂课里多次采用连续追问,锻炼了学生思维为敏锐性。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无疑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司思维能力的并肩前进,达到双赢的目的。
总之,洪老师的这节课,鲜明地体现了他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语文教学本体论思想,凝聚了他几十年如一日不倦探索的心血,与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让语文课堂显出了它独有的魅力,为我们探索语文改革的道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谢先丽 湖北大学研究生 潘纪平湖北大学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