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台阶》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0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台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台阶》教学设计》。

第一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台阶》教学设计

《台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尴尬、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过程与方法目标:

1.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3.明白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情感。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教学方法:讨论法、导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台阶,许多人渴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正是如此。可是果真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从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中寻求答案(板书课题)。

二、速读感知,整体把握

1.字词积累。

凹凼()尴尬()涎水()嵌着()黏性()胯骨()撬开()磕()烟灰

门槛()硌()

2、你知道下列词语的意思吗? 若有所失 :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低眉顺眼:

3、作者简介。

李森祥,当代的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与高峰合著的《王中王》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央电视台热播过的《天下粮仓》,李森祥便是该剧的策划。作为浙江电视台制作中心主任李森祥长期从事影视剧创作、拍摄、策划工作,有很强的艺术感受能力。

4、整体感知:

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最简洁的语句复述出来吗? 明确: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辛劳,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新屋造成了,父亲也老了,身体也累垮了。

三、自读思考,合作研讨。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为了造屋付出了哪些艰辛?小说运用了大量细节描写,找出来,体会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从文中看,父亲身上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用“父亲是一个——的人”为内容说一句话。

4新屋造好了,父亲却变得怎么样了?结尾的描写中寄寓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又试图告诉我们什么?

5.围绕中心选材组材是写作的基本要求。试理解:

⑴ 什么写老屋的青石板台阶用了那么多笔墨?

⑵ 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的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6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四、巩固拓展

1、请以“台阶是父亲的———;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为话题写一句话。

例:台阶是父亲的理想;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青春。

2、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

五、课堂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让我们在刘和刚动听的歌声中结束新课,再见!

六、布置作业

以“父亲”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围绕中心选材、组材。2.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附:板书设计: 台 阶

台阶关注农民命运老屋三级地青石板台阶位新屋九级水泥台阶父亲勤劳、顽强、淳朴善良、谦卑、倔强↓关注农村贫困 教学后记:

第二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 (6)

<<台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2.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3.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4.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入境生趣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关心国事就不能不了解一下中国广大的农村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今天,我们所学的《台阶》就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二、生字

三、自学生疑

1.学生通读全文,指名学生简要讲述故事情节。

2.教师提示阅读要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3.学生依据阅读提示,高效搜求相关的重要信息。

4.教师针对学生的感知,补充,整理: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5.学生速读全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分析评价和心得体会。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四、学习释疑

学生小组内研讨以下问题,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2)“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3)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是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五、点难拨疑

(1)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3)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来跳去,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4)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六、中心

作者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双重感情色彩。

第三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邓翠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台阶》教学设计

光山县二中 邓翠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清小说三要素,初步养成现代文自主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合作探究小说主题(重点),学习细节描写和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写作手法(难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待人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以及理解父辈、尊敬父辈、热爱父辈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点)。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情景设置法;

2、范例引导法;

3、适时点拨法。学法:

1、朗读法;

2、讨论法。

三、教学准备

1、预设导学题,引导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解决生字词、作家作品常识,理清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

2、PPT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课前,学生根据教师预设的导读题,解决生字词、作家作品常识,理清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

1、课代表检查字词、作者常识的预习情况。

2、学生分组汇报导学题答案。

(二)成果展示

1、导入:打开PPT课件,在钢琴曲《雨的印记》中,教师朗诵《写给父亲》“都说风能让石头吹裂,都说雨能将钢铁锈蚀,都说岁月能把你的脊梁压弯,唯有你的意志,百折不挠,千磨不变,挑起全家老小一生的重量。”这是一首赞美父亲的诗,诠释了父亲任劳任怨的一生。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许多人希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父亲也正是如此,然而,果真吗......今天,让我们踏上李森祥的小说《台阶》,走进父亲,看父亲是怎样去建构自己的人生高度的。(齐读课题,来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2、过渡语:理清小说三要素,初步养成现代文自主阅读能力是中学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通过对老师预设导学题的完成情况来检测同学们的自读效果。(进入成果展示环节,小组计分)

(三)合作研讨

研讨一:联系父亲一生的生活状态、精神品质和小说的结局,说说你觉得作者是要表达什么主题?作者对父亲寄予怎样的情感?

引导

1、回顾课文,思考父亲为建九级台阶而付出了什么?岁月、青春、健康

过渡语: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作者通过虚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对社会生活、人生世相的洞察和思考。作者一般将主题隐藏在人物性格命运之中或人物关系背后,需要读者去揣摩感悟。(3分钟自读课文思考。)

明确:父亲用台阶来判断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之努力的一生,表现了农民艰难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台阶”也象征着中国农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求发展与崛起的一种精神。寄予了作者对父亲的尊敬和怜悯之情。(板书)

3、同学们,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得吗?此刻,你想对文中的父亲说些什么?理解、尊重、学习

师总结: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浙东,父亲的使命似乎就是那么多,或造一座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便迅速衰老,再也不被关注,我们衷心希望所有像父亲一样的农民都能由贫穷走向富裕,由被漠视走向被尊重,由自卑走向自由。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现在仍然还有一个梦:凝聚在党旗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为实现这个梦,国家:关注民生,精准扶贫,而父辈那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却逐渐被淡忘,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够用习总书记的一句话时刻提醒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

研讨二:本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让你印象深刻?试着找出一两处,和同学交流一下它在文中有怎样的表现效果。

点拨: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致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示例:“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的细节描写,说明了父亲当年身体很强壮,与后文写父亲老了形成对比。

小结: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因此我们作文时应注重从细处着手,为文章增添神韵。

那么,本文在组织和安排材料上有哪些方法呢?

研讨三: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如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写石板的粗糙、写“我”在石阶上跳来跳去呢?

(明确答案:

1、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足见当年父亲的力气之大,后面写造新屋时父亲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形成对比;

2、写石板粗糙,暗示当年经济条件差;

3、写“我”在石阶上跳来跳去,表明“我”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后,“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

2、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归纳:本文紧扣“台阶”这一叙事线索,按照父亲梦想造台阶-准备造台阶-建造新台阶-台阶成人老的顺序安排材料,思路清晰;同时,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凡与台阶有直接关系的内容不惜笔墨,尽情挥洒;而与台阶关系不大的内容,则惜墨如金,有的则点到为止,这样安排就突出了中心,从而丰富和突显了父亲的形象。

(四)当堂检测

写一段话表现父母对自己的爱,运用上细节描写和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方法。

(五)小组评价(汇总小组表现得分,表彰优胜小组)

(六)感悟提升

1、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角度:写作/父亲/自己)

2、在《父亲》感情朗读中结束学习。

六、板书设计

11*台阶

吃苦耐劳 善良淳朴

善用细节

敢于拼搏 坚韧倔强

围绕中心

艰难→改变

要强谦卑 渴望尊重

组织详略

崇敬、怜悯

第四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泊秦淮教学设计

《泊秦淮》教学设计

崇义县茶滩中小学 钟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牧,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作者的忧国之情,认清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本质。

二、教学重点:目标1

三、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而唐朝则是这颗明星最璀璨、明亮的时刻,在这个诗歌活跃的朝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名师佳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这首诗。

(二)出示古诗《清明》

1、请同学们齐读,问: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2、请一位同学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教师出示课件,补充作者资料)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著名诗人,是中唐著名宰相、史学家杜佑之孙。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他的诗风格豪放疏朗、气势纵横、清新俊逸,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如《江南春》《山行》等,历来为人们传诵。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这时的唐王朝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3、我们都知道“大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你们知道“小李杜”指的是哪两个人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杜”杜牧的《泊秦淮》,解题:“泊”,停泊、靠岸的意思。“秦淮”,即秦淮河。

4、你们了解秦淮河吗?老师找了一些秦淮河的资料,同学们来读一读,出示图片。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这条河在六朝古都南京,秦淮河在南京城中穿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

(三)我诵读,明诗意

1、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点学生读,教师点评。

出示录音(老师找了一位名家朗读,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2、再次齐读古诗,注意读出节奏,教师点评

3、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往往倾注了所有的感情,因此,有感情的朗读是诵读诗歌最高的境界。要想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了解诗意。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了解诗的大意,相互之间可以展开讨论。

4、出示“烟笼寒水月笼沙”。谁来说说这句诗的大意?诗句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朦胧)(点拨:互文的修辞手法)

5、在这样的景色里,作者身在何处?(用诗句回答)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夜泊秦淮近酒家

6、作者在秦淮河岸临近酒家的地方听到了什么?(用诗句回答)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同学们不知道《后庭花》,教师出示课件补充资料:

《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

7、此时此刻国家都要灭亡了,歌女却还依旧在唱亡国之音。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他真正的意图是讽刺哪些人?

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8、如果你是作者看到此番情景,你的心情如何?

悲愤、愤怒、愤慨

9、带着悲愤之情再读古诗,体会诗情。

五、总结:

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请问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主旨或者说中心思想)

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生活的鄙视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六、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泊秦淮

写景:朦胧(凄冷); 抒情:讽刺揭露。————悲愤忧国。

第五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1)

河中石兽 纪昀

第二课时

(一)朗读导入

集体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二)学习任务

1.概括寻找石兽的方法 2.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3.分析石兽倒塌于河中后的过程 4.故事所讲的道理及启 5.内容小结

(三)合作探究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⑴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理由,水有冲击力,将随水流而下。

⑵讲学家认为石兽在下沉处深埋,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⑶老河兵认为石兽已逆流而上,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寺僧:“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可见其毅力坚定,但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

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实事求是。3.谁的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明确:老河兵的方法是正确的。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理,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的作用;而老河兵有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石兽、泥沙与流水的关系,符合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原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的深刻道理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5.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要根据实践情况做出判断。

(四)课堂小结

本文围绕寻找河中石兽这一线索,在前三段通过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对寻找石兽的不同见解的叙述,寓理于事,在文末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任何事都不能主观臆断,实践出真知。希望我们遇事要多动脑筋,分析各方面的因素,不做空头理论家,少闹和讲学家一样的笑话。

(五)拓展作业 盲人摸象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纸上谈兵

他们只知————,不知————,对情况没有全面的了解。

《河中石兽2》教学设计

夏李乡初级中学

朱换娇 二零一七年六月

下载(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台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台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