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活中的比教学课例大全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的起始课。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由于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所以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设计了多个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接背景和具体案例,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奠定基础。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觉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情境一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面国旗,请同学们说说你对国旗了解多少?(课件展示国旗图片)
同学们会说国旗是红色的、长方形、有五颗星„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国旗法对国旗的相关规定。(课件出示:国旗法规定:国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宽与长的比为二比三。)
师:对学们对国旗法哪地方感到迷惑
师:同学们是不是很想知道“比”是什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比的相关知识。师板书——生活中的比
情境二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图片,想看嘛?课件展示五张可爱的小朋友图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 引导学生回答图B和图D与图A比较像。(师板书B、D与A像)并说明理由是因为长与宽的关系。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同学们知道长与宽有怎样的关系吗?为了更好的弄清这些图片为什么像又为什么不像?老师把这些图片的长方形画在方格纸上。并把它们的长与宽标出来了。(出示课本探究活动的图)
师: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这些图形的长与宽到底有怎样的关系?(课件展示:研究要求 :(1)、独立思考这些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2)、将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并记录必要的过程。(3)、根据研究结果说一说这些图片像与不像的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
汇报:学生1
A:6÷4=1.5,B、3÷2=1.5 D、12÷8=1.5 C、8÷3≒2.7 D、12÷2=6(师板书)
师:你真聪明,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2:因为12÷6=2,8÷4=2(师板书)所以我发现长方形D的长是长方形A的长的2倍,长方形D的宽也是A的宽的2倍。它们长和宽的倍数一样所以比较像。
生3:因为3÷6=1/2,2÷4=1/2(师板书)所以我发现长方形B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形A的长和宽的1/2,所以它们比较像。
师:说得真好,我们找到了比较像的原因了,下面请大家观察黑板的算式,这些算式都是用什么法计算来发现长方形长与宽之间的关系的。
生:用除法。
师:对,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是用除法来解决问题的,让我们一起再来试试吧。请大家看下面这幅图。
情境三
1、(出示课本第70页第2的情境图)
师:这两道题在我们书上第70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独立完成,并思考你是如何解决的。
2、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在屏幕上把表格填完。
二、引出“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时都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除法。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今天我们给像这样的除法换一个名称。请同学们自学数学书69页的认一认,找出比的定义及比的名称。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生汇报:像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可以叫做两个数的比。(师板书)学生齐读比的定义。
例如6÷4 = 1.5
︱
︱ ︱
︱
前
比 后
比 项
号 项
值
师指出: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比值,比值常用分数表示,也可用小数表示。
师:同学们知道比与除法有一定亲缘关系吗?(课件展示比与除法的关系:十七世纪,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两个量的比,包含有除的意思,但又不能占用÷,于是他把除号中的小横线去掉,于是“ : ”就成了比号。
学生把刚才用除法解决的问题现在用比的知识解释。
三、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快快快!我来答
1、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白球和红球的比是比,红球和白球个数的比是比。
2、一个科技小组有男生12人,女生7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比。男生和科技小组总人数的比是比。
3、李师傅8小时生产了72个零件。
李师傅生产零件总个数和时间比是。
4、修一条长2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3千米。已经修的长度和公路全长的比。
5、思考:下图是一个大圆与一个小圆组成的,O是大圆的圆心。观察这个图,你能发现那些比?(课件展示两个圆,大圆半径是校园的直径)
学生汇报:
生1: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的比为2:1。生2:大圆面积与小圆面积的比为4:1 生3:------------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快就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记得我国国旗法对国旗的规定吗?请同学们判断那面国旗是真正的国旗?(课件出示三面国旗)
生:第二,因为第二面国旗的宽与长的比为2:3 师:同学们知道2:3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课件展示黄金分割:公元4世纪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利用线段找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几何比:黄金分割。它的比值大约是0.618,比大约为2∶3)
师:同学们现在知道我国国旗是多么美丽,多么和谐!
四、课堂总结:
谁来说一说,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件展示人身体中有趣的比
1.婴儿的头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4 2.成年人的头长与身高的比约是1:7 3.两手平伸的长度和自己身高的比约是1:1 4.握紧拳头,绕拳头一周的长和自己脚长的比约是1:1 5.人的心脏与拳头的比约是1:1
生活中的比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的起始课。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由于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所以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设计了多个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接背景和具体案例,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奠定基础。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觉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情境一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面国旗,请同学们说说你对国旗了解多少?(课件展示国旗图片)
同学们会说国旗是红色的、长方形、有五颗星„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国旗法对国旗的相关规定。(课件出示:国旗法规定:国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宽与长的比为二比三。)
师:对学们对国旗法哪地方感到迷惑? 生:二比三。
师:同学们是不是很想知道“比”是什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比的相关知识。师板书——生活中的比
情境二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图片,想看嘛? 生:想。
课件展示五张可爱的小朋友图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 生:图B和图D与图A比较像。(师板书B、D与A像)师;哪谁能说说图C和图E为什么与图A不像呢? 生:图C变矮变胖了,图E变长变瘦了。
师:那图B和图D为什么会像?同学们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生:长与宽。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同学们知道长与宽有怎样的关系吗?老师在这里帮同学们把图片处理了,只留下这些图片的边框,同学们看看是什么图形?(出示课本探究活动的图)
师:为了更好的弄清这些图片为什么像又为什么不像?老师把这些图片的长方形画在方格纸上。并把它们的长与宽标出来了。
师: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这些图形的长与宽到底有怎样的关系?(课件展示:研究要求 :(1)、独立思考这些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2)、将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并记录必要的过程。(3)、根据研究结果说一说这些图片像与不像的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
汇报:学生1
A:6÷4=1.5,B、3÷2=1.5 D、12÷8=1.5 C、8÷3≒2.7 D、12÷2=6(师板书)
因为图A、B、D的长除以宽都是1.5,所以B、D与A比较像,而C、E的长除以宽的商都不是1.5所以它们与A不像。
师:你真聪明,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2:因为12÷6=2,8÷4=2(师板书)所以我发现长方形D的长是长方形A的长的2倍,长方形D的宽也是A的宽的2倍。它们长和宽的倍数一样所以比较像。生3:因为3÷6=1/2,2÷4=1/2(师板书)所以我发现长方形B的长和宽分别是长方形A的长和宽的1/2,所以它们比较像。
师:说得真好,我们找到了比较像的原因了,下面请大家观察黑板的算式,这些算式都是用什么法计算来发现长方形长与宽之间的关系的。
生:用除法。
师:对,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是用除法来解决问题的,让我们一起再来试试吧。请大家看下面这幅图。
情境三
1、(出示课本第70页第2的情境图)
师:这两道题在我们书上第70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独立完成,并思考你是如何解决的。
2、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在屏幕上把表格填完。师:你是怎样比较的?
生:我把马拉松选手的路程除以时间得到他的速度20千米,把骑车人的路程除以时间得到速度15千米,再比较,发现马拉松选手的速度更快。
师:能用算式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吗? 生:因为路程÷时间=速度,所以用40÷2=20(千米)45÷3=15(千米)所以马拉松选手速度快(师板书)
生2:我用总价除以数量求出单价,得到A的单价为4.5/kg B的单价为5/kg C的单价为4元/kg.所以C摊位比较便宜。
二、引出“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时都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除法。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今天我们给像这样的除法换一个名称。请同学们自学数学书69页的认一认,找出比的定义及比的名称。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生汇报:像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可以叫做两个数的比。(师板书)学生齐读比的定义。
例如6÷4 = 1.5
︱
︱ ︱
︱
前
比 后
比 项
号 项
值
师指出: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比值,比值常用分数表示,也可用小数表示。师:同学们知道比与除法有一定亲缘关系吗?(课件展示比与除法的关系:十七世纪,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两个量的比,包含有除的意思,但又不能占用÷,于是他把除号中的小横线去掉,于是“ : ”就成了比号。
师:如:6÷4我们又可以说成是长方形A的长与宽的比是6比4,8÷3又可以说成是长方形C的长与宽的比是8比3,40÷2可以说成是马拉松选手所跑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是40比2,黑板上这些除法算式你还能用比来说吗?
生1:45÷3可以说成骑车人所行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是45比3。
生2:12÷8可以说成是长方形D的长与宽的比是12比8。
生3:------------师:把你要说的比和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三、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快快快!我来答
2、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白球和红球的比是比,红球和白球个数的比是比。
2、一个科技小组有男生12人,女生7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比。男生和科技小组总人数的比是比。
3、李师傅8小时生产了72个零件。
李师傅生产零件总个数和时间比是。
4、修一条长20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3千米。已经修的长度和公路全长的比。
5、思考:下图是一个大圆与一个小圆组成的,O是大圆的圆心。观察这个图,你能发现那些比?(课件展示两个圆,大圆半径是校园的直径)
学生汇报:
生1: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的比为2:1。生2:大圆面积与小圆面积的比为4:1 生3:------------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快就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记得我国国旗法对国旗的规定吗?请同学们判断那面国旗是真正的国旗?(课件出示三面国旗)
生:第二,因为第二面国旗的宽与长的比为2:3 师:同学们知道2:3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课件展示黄金分割:公元4世纪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利用线段找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几何比:黄金分割。它的比值大约是0.618,比大约为2∶3)
师:同学们现在知道我国国旗是多么美丽,多么和谐!
四、课堂总结:
谁来说一说,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件展示人身体中有趣的比
1.婴儿的头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4 2.成年人的头长与身高的比约是1:7 3.两手平伸的长度和自己身高的比约是1:1 4.握紧拳头,绕拳头一周的长和自己脚长的比约是1:1 5.人的心脏与拳头的比约是1:1
《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比》一课的生活味浓很浓,教材呈现了生活中三个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比就在我们身边。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在设计前,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基础“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比的认识》的起始课。教材安排了“图片的放大缩小”“速度”“水果价格”三个生活情境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在次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性。
其次对学生也进行了前测: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习基础以及学习方式方法我都有较全面的了解,他们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六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的阅读、理解和自学能力。因此在设计教学时,我有意识去设计一些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认真分析,本课我设定的三个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觉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在学习比的知识,比的各部名称的时候,我放手让学生自学书本的“认一认”,让学生体会自学的乐趣,培养自己学习知识,整理知识的能力。接着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比,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知识进行解释与运用。
本节课较为成功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根据实际需要引入比的意义,让学生充分亲历一个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
2、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比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突出在三个情境和巩固练习中。
3、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需改进的地方也不少,例如:在教学第一个活动的时候比较匆忙,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去讨论,学生对比的认识可能还不够充分。没有用足用好第一个情境。我的困惑:
1、情境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而教材设计的三个情境,也只有情境一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比的必要性,第二、三两个情境的跳跃性太大,出现在学生面前太突然,对教材情境的取舍我犹豫再三,该尊重教材还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最后还是决定选择后者。
2、教参提到的“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为一个新的量”教学中如何渗透?“渗透”二字如何才能适度、有效渗透?
第二篇:生活中的比 教学课例
《生活中的比》教学课例
利辛县实验小学:张芳越
2016年4月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在这样的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在“试一试”环节通过“甘蔗汁和水”、“树高和影长”、“速度”和“水果的价格”几个情境中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体会生活中的比的意义、价值和引入比的必要性,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学情分析】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图形放大缩小”“速度”、“水果价格”等情境,设计了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比,了解比的各部分的名称;会求出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这是我们学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当你面对国旗的时候(课件出示一面国旗),有没有想过你对他有多少了解呢?(学生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适当表扬,老师今天也带来一段资料(课件出示),默读一遍,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我国的国旗是长方形的五星红旗,长和宽的比是3∶2,旗面为红色,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不明白的地方都在长和宽的比是3∶2这里,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比还有很多,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比。(板书:生活中的比)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产生疑惑提出问题,激起探究欲望,感受认识比的必要性〗
二、探索研究
课件出示淘气的5张照片
观察下面的图片,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
师:观察上面的照片,你认为那几张和图A比较像?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发现图B和图D与图A比较像,图C太胖了,图E又太瘦了。
师:你有什么体会?图片之间像不像与什么有关呢?
指名回答,通过交流,引导猜想像不像与与图片的长和宽有关。〖设计意图:利用生活情境,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体会生活中两个数量之间存在比的关系,其实感受比产生的背景〗
师:下面老师给你5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将你的思考过程简单记录下来,为了方便探究,我把5张图片放在了方格纸上。(课件出示)
这些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有什么关系?3238821212将你的探究过程简单的写出来。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发现:
1、将图A的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得到图B,所以A和B比较像。A的长和宽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D,所以A和D比较像。
2、将每张图片的长除以宽得到:A 6÷4=1.5 B 3÷2=1.5 C 8÷3=8/3 D 12÷8=1.5 E 12÷2=6 因为A、B、D的商都是1.5,所以像。
小结:B、D的长和宽与A比,同时扩大或缩小了相同的倍数。而三张图片的长除以宽时,长都是宽的1.5倍,所以他们比较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判断图片之间像不像的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品质,在倾听的过程中引起思维的碰撞,进而感受知识发展的多样性。〗
三、归纳总结 发现规律
1、引出比的概念,介绍比的读法和写法。
像上面这样,用两个数相除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如:6÷4,又写作6∶4,读作6比4。(边说边板书)
师:你能把剩下的4个除法算式也用比描述一遍吗?(指名说一说)
2、认识比各部分的名称。
6∶4=6÷4=1.5 6是比的前项,∶是比号,4是比的后项,1.5是比值。比值可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边说边板书)
3、你能用比的知识来解释刚才图片A、B、D像的原因吗? 引导学生总结:因为A、B、D三张图片长与宽的比值都是1.5,所以它们很像。
〖设计意图:比的读写法、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的方法及对问题的解释,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封闭预设走向开放生成,给学生充分的学习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应用 拓展提升
1、六(8)班有女生29人,男生49人。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多少?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29∶49 29∶78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它的周长和边长的比是多少?比值是多少?怎么求?(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12∶3 比值是4 因为12∶3=12÷3=4
3、下面哪面旗符合国旗的标准?为什么?(课件出示)
那面旗子符合国旗标准?为什么?3分米2.5分米①②2分米③1.5分米5分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2号符合国旗的标准,因为它的长和宽的比是3∶2。
4、你能说出一个可以用4∶3表示的生活情景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适当表扬„„
5、一场足球赛结束了,两队的比分记录为2∶0 你认为这个比和今天我们学习的比意义一样吗? 引导总结:这里的2∶0的意义只表示某一队与另一队比赛各得的进球数,不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这与今天数学中的比意义不同,它虽然借用了比的写法,但它不是一个比。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外,并培养学生利用比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吗?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A 6 : 4 = 6÷4=6/4=1.5 前 比 后 比
项 号 项 值
B 3÷2 3∶2 C 8÷3 8∶3 D 12÷8 12∶8 E 12÷2 12∶2
《生活中的比》课堂实录
【片段一:情境导入 体会知识产生的必要性】
(课件出示:学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
师:熟悉这个场景场景吗? 生:熟悉,升旗仪式。师:对,这是我们学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当你面对国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对他有多少了解呢?
生1:我听说国旗原来的颜色是用鲜血染成的。
生2:我听说国旗上的大五角星代表人民政府,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全国人民。
师:还有吗?(生沉默)
师:老师建议同学们课下应该多了解一些有关国旗的知识,才知道升旗的意义,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国旗的资料。(课件出示)
师:默读这段资料,看看其中有没有你不明白的地方? 生1:老师,长和宽的比是3∶2什么意思? 生2:老师,我也是。
师:看来,同学们不明白的地方都出现在长和宽的比是3∶2这个地方。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这样的比,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比。
【片段二:展示交流 体会知识发展的多样性】 师:看,这是谁的照片?(课件出示)
生:淘气。
师:再看下面4张图片(课件出示),你认为谁和A像,谁又和A不像呢?
生:B、D和A像,C、E和A不像,C太胖了,而E又太瘦了。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能猜想一下,图片之间像或不像可能与什么有关吗? 生:可能与图片的长和宽有关。
师:图片之间像不像究竟与图片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我想交给同学们去探究。为了方便同学们探究,我将5张图片放在了方格纸上。(课件出示)下面给你5分钟的时间独立探究,并将你的思考过程简单的记录在草稿纸上,待会儿与同学们交流。
„„
师:时间到,有些同学已经在那儿等着了,还有些同学正在记录,我发现已经完成的同学是用数学的语言记录的,没完成都是在用文字的方式记录,可见,数学语言相对记录来说还是简洁一点,下面谁先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生1:我是用每张图片的长除以宽,发现A、B、D的长都是宽的1.5倍,而C图片的长除以宽,商是8/3,E的长除以宽,商是6。所以图片A、B、D像,图片C、E和A不像。
生2:我和她的方法不一样,我是用每张图片的宽除以长„„ 师:老师听明白了,其实你和祝福的道理是一样的,请坐下。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生3:我是用A的长除以B的长,用A的宽除以B的宽,发现都是2倍,所以A和B很像。还有A和D„„
师:你又找到了不一样的方法,是用不同图片的长除以长,宽除以宽找出像不像的原因,很好,请坐下。
【片段三:练习巩固 体会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师:同学们不仅认识了比,还能用比的知识去解释图片像不像的原因,表现很棒。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比呢?接着往下看。师:第一题,六(8)班有女生29人,男生49人。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多少?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多少? 生1: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29∶49 生2: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29∶78 师:第二题,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它的周长和边长的比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生:它的周长和边长的比是12∶3 比值是4 师:你是怎样得到比值的?
生:因为12∶3=12÷3=4 所以比值是4 师:第三题,下面哪面旗符合国旗的标准?为什么?
生:2号符合标准,因为它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长和宽的比是3∶2,刚才老师说过我国国旗长和宽的比是3∶2 师:第四题,你能说出一个可以用4∶3表示的生活情景吗? 生1:黑板左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牌子长是4分米,宽是3分米,它的长和宽的比是4∶3 生2:如果一块黑板长是4米,宽是3米,它的长和宽的比也是4∶3 师:说的很好,第五题,一场足球赛结束了,两队的比分记录为2∶0 你认为这个比和今天我们学习的比意义一样吗?
生:这里的2∶0的意义只表示某一队与另一队比赛各得的进球数,不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这与今天数学中的比意义不同,它虽然借用了比的写法,但它不是一个比。
【教研组长徐雪敏老师和教导主任康鑫主任的点评】
徐雪敏老师:我首先感谢张芳越老师给咱们组这一学期的教研工作积极配合,他上了一节非常成功的研讨课。比的概念较为抽象,张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首尾呼应,练习的设计很具有层次性。教学过程是一个从生活到数学在回到生活的数学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更是体现出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如:当有位学生回答问题紧张时,他却说,别着急,慢慢来;提出每个问题后,能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再让学生交流;能够面向全体学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康鑫主任:张老师整节课带着研究的心态对待教学,这是一节值得模仿的样板课。教材解读很到位,学习活动的设计合理有层次性,第一个层次是由情境产生问题,体现了知识产生的必要性;第二个层次是探究什么是比,体现了知识发生发展的多样性;第三个层次是抽象比的概念,体现了知识形成的统一性;第四个层次是解释应用,体现了知识之间联系的广泛性;第五个层次是拓展提升,体现了知识应用的有效性。三个建议:
1、在学生经历了图片像不像的交流过程后,到揭示比的概念这一过程显得突然,前后脱节,造成学生对比的本质特征体验不够深刻。你应该这样过渡:不管是哪种方法,相同点都是采用两个数相除的方法进行比较,可见两个数相除的过程,也就是两个数作比较的过程,所以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2、在巩固练习的第三题“下面那面旗子符合国旗的标准?为什么?”中,当学生回答完后,应加以拓展,否则学生的思维可能会定位在只有长3分米、宽2分米的国旗才是标准的。应继续追问:你还能设计出长和宽各是多少的国旗也符合标准呢?
3、在课后小结这一环节,我们要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总结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比?怎么比?哪些量可以比?由学生的回答,老师再总结出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同类量的比。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然会提出不同类的量之间可以比吗?这个问题将是我们下一节课研究的内容。体现了知识的联系性,为下一节新课埋下伏笔,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
【教学反思】
本学期的的教研工作轰轰烈烈的展开了,我和庄晨晨、闫春阳三位年轻老师分别承担了《生活中的比》、《百分数的意义》、《比的应用》三节组内研讨课。我的课被安排在11月下旬研讨,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我首先对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进行了仔细的研读,并和本组教研组长徐雪敏老师就教学设计作了深入的交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这节课我也力求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水到渠成。纵观整个教学过程还是存在一定的瑕疵值得我去反思,整体感觉这节课还是收得太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太紧,一方面是老师在课堂上放不开,有些紧张,以后需要调整心态;另一方面是生生互动这一块老师没有找到恰当的方法去调动起来,而生生互动往往又是活跃课堂气氛较为快捷的方法,这里应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去研究,故而本节课让人感觉有些压抑。
2、在学生经历自主探索5张图片那几张像、那几张不像究竟与长和宽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后,进行全班交流时,因为担心时间不够而收得太紧,结果导致在这一环节出现了两处不尊重学生的地方。其一是当我班祝福同学详细介绍了她是将每张图片的长除以宽得出倍数关系,商相等图片像,商不等图片不像后,谢舒畅同学提出她有不一样的方法,她是用宽除以长时,我立刻意识到她和祝福的道理是一样的,就让她坐了下去,没有给她表达的机会。其二是余雅鸣同学介绍了他是用A图片的长和宽分别除以B的长和宽,发现它们的商都是2,所以图片A和B 像。他还想用此方法去介绍A和D 像的原因,我认为已经交流了第二种判断方法,又让他坐了下去,没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还有一些同学不一定完全明白。
3、当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了解了比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熟练的将两个数相除换成用两个数的比进行描述后,我又让学生试着用比的知识解释图片A、B、D之间像的原因。第一位同学就回答的非常简洁而又准确,我又紧着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没能面向全体同学,多给学生几次语言表达的机会,这里仅仅走了个过场。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后,我要在自己的课堂中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争取向更高目标迈进。
第三篇:教学课例
找准切入点 长文也轻松 ——河大版《社戏》教学实录
隆尧职教中心 王春华
一.教材分析
《社戏》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就体裁而言,它属于小说。就内容而言,它是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作者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所以本文定位在“文化生活”上,体现了语文同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教学本文除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就是培育学生对课外生活的关注。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能力目标: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体会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追忆及作者眷恋故乡的情感。【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体会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本文最后一段对豆对戏的赞美,似乎与文章前面的内容矛盾,因此,对文章的最后一段的正确理解是教学的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
《社戏》是鲁迅小说中的美文又是一篇四千余字的长文,包含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从字词到文学常识,从情节到主题,从景物描写到人物刻画,从语言品味到写法揣摩,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许多可以大讲特讲的东西。如果要面面俱到,恐怕不是两三节课可以解决的。但这些因素是否作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就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取舍。,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对教材恰当取舍,突出重点,避免遍地开花,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设计《社戏》的教学时,根据实际情况,大胆地割爱,从内容入手,紧紧抓住“乐土”二字,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读课文,体会小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赏心悦目的“景色美”,趣味横生的“童趣美”,感人至深的“人性美”,并由此启发学生仔细揣摩品味课文语言锤炼的精确,修辞运用的贴切,景物描写的细腻。整节课,都围绕这些中心问题展开,课堂教学内容简洁明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学目的达到了。
选择好了教学内容,还要注意选准问题的切入点。我在设计《社戏》的切入点时,从文题入手,由看社戏时并不好看,而小说结尾却说“再也看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引出矛盾,引起学生进入思考状态。课堂教学也由此渐进状态。【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认真自学,精心预习。(学生通过前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基本掌握预习一篇课文的要领:
1、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3在文中标出美词、美句、美段及你认为有价值的句子,并注明理由。
4、尽可能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5、试着用一到二句话概括文章内容)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罗大佑的《童年》)
师:大家听过这首歌吧?它勾起了我们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童年是人生中最值得品味的一杯美酒,长大了每每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追随儿时的鲁迅,回到浙江绍兴,回到平桥村,去他的童年看一看那令他魂牵梦萦的社戏吧!(展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师:我们在课前布置的三道预习题完成了吗? 生:完成了!
师:我们看第二道题:故事情节是围绕什么展开的?(课文的线索是什么)生:围绕社戏展开的。
师:大家是怎么知道的?或者是通过课文的什么了解的? 生:看题目。师:很好,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关注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揭示了文章的线索主旨。大家能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生1:《羚羊木雕》。生2:《散步》。
生3:《金黄的大斗笠》《爸爸的花儿落了》《紫藤萝瀑布》。(大家意犹未尽)师:哇,回答出了这么多,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希望继续坚持!
本文的线索是社戏,那么根据课文中人物的活动在社戏前可加什么动词? 生4:“看”。
师:既然是戏,为何不是听戏?咱们不是经常这听那些戏迷们说:走,听戏去!生5:戏迷懂行,看戏是为了听戏,而小孩子是图热闹所以用“看”。
师:非常好!俗话说的好:内行听门道,外行看热闹。(此时老师顺势让学生理清思路)那么课文围绕看戏写了几部分?
生6:三部分: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
师:好,咱们再看那夜的戏热闹吗,好看吗?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课文哪个地方写出“我”的感受的?(同学们纷纷举手)
生7: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师:大家同意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同意。
(三)质疑探究 齐读最后一段(两遍)
思考:那戏真的好看吗?那豆真的好吃吗?结合课本回答。(师巡回教室,提示学生作圈点批注。)师:戏怎么样呢? 同学异口同声:不好看。师:戏不好看,豆也很—— 同学异口同声:一般般。师:那么,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呢?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生1:课文第18节,“那铁老生却又不翻筋斗,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可见戏并不好看。
生2:课文第19节,“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了一个很老的小生。”作者想看的没演可见戏并不好看。
生3:课文第21节,“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唱。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作者最讨厌的演了可见戏不好看。
师:刚刚同学们的回答其实都是从正面直接写戏的不好看,那课文有没有从侧面写戏的不好看呢?同学们可以找找看观众看戏的反应。
生1:课文第21节,“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
师:回答得很好,文中写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神态描写,都是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这样的写作方法,如果我们能好好体会,争取在自己的写作中间有效运用,那么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一定能上一个台阶。
师:戏并不好看,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迅哥就忘不了那夜的戏和豆呢?“我”究竟难忘的到底是什么呢?
生:人
师:那是一群什么样的人让“我”难忘?请大家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每一小组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生1:课文第7节,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双喜能看出大人的忧虑,并及时打包票,让大人放心,可见双喜是非常地善解人意。
生2:课文第26节,“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说明双喜考虑事情周到。
生3:课文第26节,“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居然带着小伙伴们偷自家豆,可见阿发很无私,慷慨大方。
生4:课文第33节,“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这里可见双喜很聪明,机灵。
师:双喜在这里的言语给人感觉好像偷人家豆子还是给人家面子。大家好像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小伙伴的身上,还有别人吗?
生1:还有六一公公,他的豆子明明被别人偷了,但他似乎不真正生气,只要别人表扬两句,他就非常高兴了。我觉得他是一个淳朴,善良的人。
生2:课文第39节,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可见六一公公非常热情好客。
生3:我认为还有八公公,伙伴们不仅用了他的船,还用了他船上的盐和柴,八公公是个细心的人,他肯定发现了,但他并没有找小伙伴们“算账”。可见八公公是个善良的人。
师: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概括一下文中的几个人物,大家可以和我一起总结,(学生和老师一起说)双喜: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是孩子们的领袖。
阿发::憨厚、无私,慷慨大方。
六一公公:是一位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的老人。
八公公:善良。
师:所以“我”难忘的是平桥村的人美。(板书:人美)大家回过头再来看一下文中对这些人物的描写用了哪些方法?
生: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师:那“我”难忘的除了人,还有没有其它呢?
生(众):景色。
(四)品读赏析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中的写景句,找出你比较喜欢的写景句并说明喜欢理由。
(朗读,思考)
生:课文第11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是从嗅觉进行景物描写。生: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是从触觉进行景物描写。
生: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是从视觉进行景物描写。
师:11小节是这篇课文最典型的景物描写,它的一大特点就是抓住人的感官进行景物描写(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等)
希望大家记住这一景物描写的方法,并在我们的写作中能运用自如。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11小节一起感受“我”所难忘的平桥村的美景。(板书:景美)
师:“我”所难忘的除了人美,景美,其实还有和平桥村的伙伴们所结下的深情厚意。
(板书:情美)
(五)总结点评。
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虽然大家有些意犹未尽,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让我们课后再细细体会。现在我们结合板书一起来巩固一下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师随生说:“我”醉翁之意不在戏,而是在平桥村的淳朴村民以及和小伙伴们所结下的友谊,在意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看戏的感觉,难忘的是看戏前后那种自由自在的氛围,怀念的美丽的江南美景。
好,大家说得很好。
(六)布置练笔
师:课下找出“归航偷豆”的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标出来朗读记诵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描写一段景物。
(七)板书设计
社戏
看戏: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 乐土:人美:语言 动作 神态
景美:视觉 嗅觉 触觉
情美:亲情 友情 乡情
四,教学反思
《社戏》的体裁是小说,我放弃了小说教学的传统模式,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找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不能明明白白说出学生在《社戏》中到底学会了什么。
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是注意了几个方面:一是做好教材的取与舍和找准切入点,只有对教材恰当取舍,突出重点,避免遍地开花,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选择好了教学内容,还要注意选准问题的切入点。切入点要鲜明醒目,击中“要害”,让学生有“想头。二是要还课堂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大胆质疑赏析品读。教师要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都能动起来,都能够诵读,都能够说点什么。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及时抓住教学的有利时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显示了较高的思维、探究潜力。这给了我们 深刻的启示:学习文本,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在对文本的浸润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能运用。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品读文本,在学习文本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感,真正体现二期课改中的“三维”教育的精神,确实是语文新课程教学值得好好探究的问题。
第四篇:教学课例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发声体与不发声体的差异,能总结发声体的共同特征,培养对比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能概括出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声现象,通过听觉感知,得到美的感受,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热爱科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声音的传播需要媒介
教学方法:启发、观察、实验、探究、讨论等方法相结合
器具材料: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烧杯、水、钢锯条、鼓、真空玻璃罩、闹铃、抽气机、胸麦、土电话、收音机。
一、引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一:几种声音(1)轻松的口哨声(2)机器的马达声(3)切割机的工作声(4)锤子的敲击声
2、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两个问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讲授新课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相互讨论,得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学生活动一:利用手边的器材发声,并认真观察现象。(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2)音叉的振动没有立即停止,因此声音也不会立即停止。学生活动二:敲击音叉一下。(让学生自己感受声音是否立即停止)(3)振动停止,声音的发生便停止。
学生活动三:用力敲击音叉一下。让音叉的声音快速停止。(根据生活经验解决简单的问题)
2、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多媒体播放二:声音的片段
(1)雷声————地面上的人能听见(小视频)初步思考声音的传播条件(2)静静的垂钓者。(图片)(3)隔墙有耳。(图片)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的呢? 演示活动:真空杯中放入正在发声的手机。(1、不盖盖子
2、盖上盖子)
学生活动:认真听听声音有何变化,思考:声音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
师生共同分析,不盖盖子时,声音听起来很清晰,盖上盖子时,声音明显变小,甚至几乎听不见。
得出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3、声音的传播方式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利用课本表格总结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的大小关系。
(学生自读课本“常温下声音在常见物质里的传播速度”表格)
5、回声
多媒体播放三:回声小视频。
(学生“自读课本”了解回声知识)通过看视频,知道回声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1、2、3、4、5
四、作业 课后练习6
五、板书
振动————发声(声音)————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波的形式
声音~~~~~~~~~~~~~~~~~~人耳
传播(介质)
气体、液体、固体
六、设计仓促,对教学难点“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解决不彻底。
第五篇:《调查生活垃圾的分类》教学课例
《调查生活垃圾的分类》教学课例
【教学背景】
1、课标分析
现在我们宁津县有一项关系到我们千家万户的工作,就是“散煤治理及清洁型煤推广”工作,大家都在为把宁津县建设成一座清洁环保绿色城市而努力。但是垃圾处理也是我们创卫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与重点。为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爱护我们宁津,爱护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树立环保意识以及能源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因此选择这个课题,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德育教育。
2、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含内容研究型学习、社区服务和社区实践、劳动技术、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在活动中,研究型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探究的学习方式之一,这一方式渗透全部综合实践活动全部内容中。五年级学生是思想过度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比较敏感、自我,对社会充好好奇与求知。此时,学生的责任也是慢慢培养期。本单元活动,学生各种不同的途径手机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学会合理把垃圾进行分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爱家乡的感情。
3、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并具有了 一定的汇总、汇报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展开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者作品。
本次活动根据学生选择的主题内容,以自愿为原则,同学们自行分组,成立5人的实践活动小组,选出小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工作,具体指导小组开展活动。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探究性学习。
整个过程由学生小组完成,教师具体指导,对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活动的认识和个人体验以及对调查的方法、资料的整理与综合进行综合评价,不要求研究的结果。并且在汇报时候,学生表现出了,很大进步,学生在活动中,受益颇深。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通过设计处理垃圾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2、知识目标
(1)能合理把垃圾进行分类。
(2)学会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搜集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3)掌握初步垃圾分类的知识。
3、德育目标(1)、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2)通过这次活动作品交流展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3)提升学生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重点是组织学生分组调查关于垃圾分类的情况。在调查中,能让学生有的放矢,准确无误的完成调查任务,并成功反馈给本组同学们。
本次教学活动难点是在学生调查深刻观察并体会到垃圾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一件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拓展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分享,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并建议垃圾分类的先进的方法,提高分析能力,提升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2).打印需要的表格。
2、学生准备:
设置活动小组:生活垃圾分类小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小组、我国最新垃圾分类处理情况、国外垃圾分类调查组(学校、家附近垃圾进行观察、上网、查阅书籍等。)
活动方法
根据学生选择的主题内容,以自愿为原则,同学们自行分组,成立5人的实践活动小组,选出小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工作,具体指导小组开展活动。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探究性学习。
整个过程由学生小组完成,教师具体指导,对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活动的认识和个人体验以及对调查的方法、资料的整理与综合进行综合评价,不要求研究的结果。
【教学过程】
1、确定课题、准备阶段;
课件出示两个环境比。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在哪个环境下生活?为什么?然后引出:调查生活垃圾的分类。
(导入主题)
[设计意图] 从德育方面入手从身边例子引起,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注意周围环境的情绪,让学生去提出问题
2、实践体验、探究问题阶段;
首先设计调查活动表表格。然后成立调查小组领取任务 各小组自主开展活动,教师协助。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目的,让学生亲身感受周围垃圾分类情况,更加爱护环境。
3、处理信息、解决问题阶段;
首先,小组合作,整理学生搜集的信息或图片,完成调查表。
然后,相互交流、共享垃圾分类的信息,并为为其他各组提供一些建议与咨询。[设计意图]通过处理、共享全班同学搜集到的信息,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开阔学生心胸,学会共享,达到德育目的:。
4、成果展示、发布交流阶段;
成果展示,交流点评。各小组依次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设计意图]德育意图:明白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提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断探究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
5、总结评价、拓展活动阶段。
把学生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与老师搜集的信息相结合。让学生们献计献策,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该怎么办?
(1)、学生设计广告标语(2)、学生撰写倡议书(3)、学生设计手抄报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能力与意识,提升学生的责任感达到德育目的。
(手抄报----学生作品)
(倡议书----学生作品)
(广告用语-----学生作品)
【板书设计】
调查生活垃圾的分类 确定课题、准备活动阶段; 实践体验、探究问题阶段; 处理信息、解决问题阶段; 成果展示、发布交流阶段; 总结评价、拓展活动阶段。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非常浓厚,因为活动主题来源于学生的身边,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发掘的作用是通过精心地设计与组织、适当地指导与帮助,引导学生在调查、访问、考察中自主的进行活动,不断地提高着自己的认识与能力。学生通过自主进行选题、结合研究小组、实施研究等一系列活动,走出了课堂、走进了社会;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面对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使他们在开放的活动情景中去实践,去体验,去感悟。
这调查过程,学生表现出在其他学科难以发现的学习热情与创造力,学生实践的能力得到极大发挥与发掘。在本次活动中,五年级的学生表现出,现在孩子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当代学生应具有的实践、探索、汇总、汇报等能力。
困惑与不足:在本次活动中,发现在我们生活的社区、校园以及很多场所因为各种原因还不能做到真正的垃圾分类的处理,这也是困扰我们对垃圾处理能否做到科学无公害处理的关键所在,我们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尽快解决此问题。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在调查中,提高了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也激发学生们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在汇总与汇报过程,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垃圾分类的知识,也增加了学生们注重环保,提升环保意识。在活动中,学生们也更加提升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专家点评】
一、本次活动,通过学生身边的美丽校园入手,让学生感受美,感受干净,再引入脏乱差的环境,形成对比,形成强烈反差。让学生一下子就感受的垃圾的危害,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与积极性。
二、实践过程,学生通过查访身边的人和事、社区、环保部门,从成人的角度了解到了垃圾分类相关的各种知识,从浅入深,浅入深出,孩子们查访过程很轻松,没有压力,并且更加真实的感受到了垃圾分类对我们生活影响巨大。
三、在合作交流,分享交流时,学生们积极分享各自的知识,在交流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信与信心。也培养了孩子们的交流能力,学会共享。
四、在献计献策阶段,学生们从自身的感受出发,从责任出发,他们以广告标语、倡议书、手抄报的形式为表达方式,真实的表达五年级学生的想法与感受。如:有一个小组广告标语:你有你的家,垃圾有垃圾的家,不要让垃圾走错家。就非常生动符合学生的感情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