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的范围》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上蔡四小 刘永胜
【教
材】 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出版社)第34—35页 【课程标准】
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位置。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了解物体间的相互关系,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借助画图、操作等多样化的活动,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学习重点】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难点】
能运用“观察的范围”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
【学习过程】
一、品读古诗,引入课题
师: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的古诗,下面我们再来品读一下王之涣的《登鹳鹊楼》。课件出示古诗,学生齐读。
师: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中,哪一句表达了诗人登山临水时的感受呢? 师:为什么说“欲穷千里目”需要“更上一层楼”呢?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深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的范围)
二、探究新知,观察概括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秋天到了,桃子都成熟了,落得满地都是,小猴闻到香味,在墙外向里张望。可是前面一堵墙,小猴子能看到墙内的桃子吗? 师:看,小猴子爬到了A点的这个位置,它能看见地上全部的桃子吗?那它能看到墙内的哪些地方?谁愿意到前面来指一指。
师指墙角下一点:这个位置小猴在点A处能看到吗?为什么? 生:不能看见,因为它的视线受到了墙的遮挡。师:它到底能够看到多大的范围呢?我们在图上又该如何表示呢?(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
师介绍: 在A点时,我们可以把猴子的眼睛看作“观察点”,(板书:眼睛
观察点)。阻碍小猴子观察视线的是什么?(墙)它的最高处在哪里?我们把阻碍视线的这个最高点叫“阻碍点“(板书:阻碍点)。观察点和阻碍点进行连线,并延长至地面A’处,A’是小猴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地方,这条线实际上就是猴子的视线,视线是直的,视线AA’把墙内分成看得到的部分和看不到的部分(盲区)。所以说从A’点到墙角之间的这几个桃子,小猴子是看不到的。
强调:①观察AA’这条视线,它有什么特征?(是直的、虚线)
(2)小猴子想看得更多桃子,该怎么办?(再往上爬)如果小猴子继续往上爬,爬到B点,你能通过画一画的方式找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B’和它所看到的区域吗?
①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②集体汇报
(3)如果小猴子爬到了C点,你还能找到吗?请你快速的完成在作业纸上。①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②集体汇报 师小结:
师:我们把三次观察的结果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
师:可见,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观察范围也在发生变化。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
(板书: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
3、变化的楼房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都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那接下来我们去公路上看看吧。(出课件)
师:有一辆客车在平坦的大路上行驶,前方有两座建筑物,客车行驶到某一位置时(位置1),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一部分。师:司机能够看到的是哪一部分呢?如何确定呢? 生:车是观察点,A楼顶一点是阻碍点 师:接下来有两个问题,谁来读题?
(1)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B楼的部分是如何变化呢?
生:逐渐缩小
(2)
客车行驶到位置2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被建筑物A挡住了。
师:汽车位置在变化,说明什么在变化?是观察点还是阻碍点? 生:观察点在变化
师总结:观察点离阻碍点越远,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离阻碍点越近,观察的范围越小。
4、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与同伴说一说。①分组交流 ②全班交流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1.完成课本35页试一试第1题。2.课本35试一试第2题。变化的楼房。3.小猫捉老鼠。
一天小花猫出来散步,迎面遇到了一堵残墙,有一只聪明的小老鼠就躲在这堵残墙的后面。
(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学生在课本上操作)
(2)如果你是小猫,你希望自己的位置怎样变化?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希望小猫的位置怎样变化?
(3)比一比:小猫的位置改变后,它的观察区域分别有什么变化?说一说你的发现。
四、归纳整理,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观察的范围与什么有关?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观察的范围与什么有关?怎样确定观察范围? 作业: 课本第四题
(1)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板书设计:
观察的范围
观察点
它们的位置决定观察范围的大小障碍点
第二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观察的范围
》教案
教学目标:
1、给合生活实际,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所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猴子爬上树张望墙里桃子的情境,这一具有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启发学生将眼睛抽象成数学中的“点”,将视线抽象为数学中的“线”,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实际动手画一画,画出草图。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将体会到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观察范围也在发生变化,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这正是运用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通过试一试练习,第1题:将电灯和杆子的上端看做两点,过这两点画线。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影子就越短。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量一量,算一算,告诉他们影子的长短与杆离路灯的距离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这一点要到初中学习了相似三角形以后才能学习到。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再次体会到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2题: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
将逐步缩小。可以画出客车在不同的位置时司机能看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
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看不到建筑物B了,因为被建筑物A挡住了。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当车继续向A行驶时一直到过了建筑物A,所观察到的建筑物B的部分的变化。第3题: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应给予指导。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尽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看到的现象。即使有些解释不了,也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1)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逐渐变大。学生只要从大小上说明即可,对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进一步观察。实际上,只有当球在电灯的正下方时,影子才是圆形,当偏离时,会形成椭圆,抛物线,双曲线,这也可以让学生实际做一做。由此可以看出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之间的联系。但对形状变化的说明不作基本要求。
(2)可以从影子长度的变化去观察,走向路灯时影子会变短。
第三篇: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3.2观察的范围(A卷)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3.2观察的范围(A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2分)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靓靓晚上与爸爸在路灯下散步,当走向路灯时,他们的影子()
A
.会变长
B
.会变短
C
.长度保持不变
2.(2分)人远离窗子时,看到窗外的范围()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以上都有可能
3.(2分)在同一方位,看一个物体最多可以看到多少个面?
A
.看到一个面。
B
.看到两个面。
C
.看到三个面。
D
.看到四个面。
二、判断题
(共1题;共2分)
4.(2分)小林向着路灯的方向走去,看到前面的影子越来越短。()
三、填空题
(共4题;共7分)
5.(2分)路灯下的人影,距路灯越近,影子越_______,距路灯越远,影子越_______。
6.(3分)观察点不变,观察角度越_______,观察范围就越大。
7.(1分)夜晚人在路灯下,人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_______。
8.(1分)观察小药箱,说出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并说说站在任一位置,一次最多能看到它的_______个面.四、作图题
(共1题;共5分)
9.(5分)小老鼠躲在沙发后偷吃奶酪,又怕被小猫发现,请在图中用阴影表示小老鼠不被猫发现的活动区域。
五、解答题
(共6题;共45分)
10.(5分)小兔沿着小路向它的森林小屋跑去。
下面两幅图,哪幅是在A点处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处看到的?
11.(5分)小红乘坐热气球观光,在热气球从起飞到离地面150
m的过程中,小红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呢?请你把下面这些图按时间顺序排一排:
12.(5分)如图,甲、乙两名同学站在路灯下,他们离路灯的远近不同,但影子几乎一样长,哪名同学身高高一些?先画一画,再回答。
13.(5分)画出下面大人在路灯下的影子。
14.(10分)小丽能看到甲楼上的A点吗?能看到甲楼上的B点吗?请你作图说明。
15.(15分)图中已画出了小数的影子,你能画出大树在路灯下的影子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2-1、3-1、二、判断题
(共1题;共2分)
4-1、三、填空题
(共4题;共7分)
5-1、6-1、7-1、8-1、四、作图题
(共1题;共5分)
9-1、五、解答题
(共6题;共45分)
10-1、11-1、12-1、13-1、14-1、15-1、
第四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搭积木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3233页《搭积木比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立方块组合成的)的形状,并能画出平面图;
2、能把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为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面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立方块的数量范围。
教学重点:会按要求搭立体图形,并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把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为立体图形,并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具准备:课件,若干个正方体,彩笔,记录表,硬板。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用多个正方体可以搭出各种不同的立体图形,现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立体图形,你们能告诉我它们分别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吗?
生:10个,5个
师:你用什么方法数的呢?
生:先数看得见的正方体,再数看不见的正方体。
2、师:搭积木是同学们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边游戏一边观察物体并搭一搭。(板书课题:搭积木比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比赛一:根据搭出的立体图形,画出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根据已知立体图形,观察并画出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师:第一个游戏活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搭积木比赛观察物体,课件出示。
请先看活动要求:
1、用5个小正方体积木,搭一个立体图形(如下图)
2、认真观察,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生动手搭,师台上示范)
师:想一想,你们从那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师: 用课件出示各面画出的图形。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
师:你们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与看到的立体图形符合吗?生:符合 师:这个立体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呢?生:5个
师: 这个物体是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为什么只看到3个或4个小正方形?你知道为什么吗?
师:从正面看只看到了3个正方形,是不是只有3个正方体呢?生:不是。
师:哪一个愿意上台来指一指呢?
师:从上面和左面,只看到了4个正方形,是不是只有4个正方体呢?生:不是。(小组里一起指一指被档住的小正方体)课件出示:
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想一想,要正确画出看到的形状,首先要认真观察,看看哪些小正方体是隐藏的,哪些是能看到的,画好了以后还要进行对照就知道,看得见的就画,看不见的就不画。
(二)比赛二: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游戏活动,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课件出示图片),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也搭一搭,先看活动要求:
1、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正方体搭出立体图形(如图)。
2、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5,8)师:下面我们来试一试,同学们自己动手搭一搭,看看能搭出几种立体图形。
小结: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8个小正方体。根据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我们还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只能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3、这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图片)。现在再请同学们搭一搭,看看现在有几种搭法。(一种,三个方向,唯一性)
师:引导学生说,我先观察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就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观察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就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观察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就搭出符合左面的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假如给定一个面的平面图形有多少种搭法?学生动手试一试,搭一搭。(不限定小正方体的数量有无数种搭法)
小结: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不限定小正方体的数量的话,可以搭出无数中不同的立体图形,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可以确定小正方体的数量,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可以确定立体图形。
过渡:给出任意一个面真的都有无数种搭法吗?下面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
(三)比赛三:给定小正方体的数量和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看谁搭的立体图形多。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个游戏活动比赛,分小组进行先看要求: 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看看同学们谁的搭法多。是不是有无数种搭法?为什么?(给定了小正方体的数量)
小结:给定了一个面的图形,和小正方体的数量,搭法是有限的。
四、梯度练习
1、图形
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分别是怎样的?画一画。
2、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
看到的形状是
,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多需要多少个
小正方体?最少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3、请画出立体图形
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正面
上面
左面
五、全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体会到观察物体不要像盲人摸象一样,以偏概全,要全面地观察物体。
师:今天学习的观察物体,要从三个方向观察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从两个方向观察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但可以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板书设计:
搭积木比赛
1、从不同方向观察(无遮挡)
2、从不同方向观察(有遮挡)
3、确定数量范围
4、还原立体图形
第五篇: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合格率教学设计
合格率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1页。【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教学重点】解决关于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谈话引入:同学们,听说隔壁二班数学第二、三单元测试卷的合格率是80%哦。看来他们班这次考得非常不错哦。那有谁知道我们班的合格率是多少呢?同学们,那你们知道我们常说的合格率是什么意思?它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接下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合格率。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合格率”。出示情境图:超市要进一批罐头,给出了两个品牌的信息。
引导理解“合格率”含义:合格箱数占抽查箱数的百分之几。总结公式:合格率=合格箱数÷抽查箱数
2、计算合格率。
角色扮演:
1、2组的同学计算甲牌罐头的合格率;
3、4组的同学计算乙牌的合格率。
(1)引导列式。
师:根据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甲厂和乙厂的合格率分别应该怎么列式计算? 板书:43÷50= 52÷60=(2)生独立计算,师巡视指导。(合格率应该是百分数,在这里表示合格箱数占抽查箱数的百分之几。能不能把上面两道题的结果用百分数表示出来呢?)(3)生上台板演,汇报交流。(设疑:52÷60的商不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怎么办?)(4)
(5)小数、分数化百分数的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计算、动脑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归纳总结分数和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归纳:①分数→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百分数 还可以先化成小数,再改为百分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3位小数)
②小数化为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
(5)思考:1、2、4这样的整数怎么化成百分数?
三、应用新知
基础通关
1、判断对错
2、数字变变变 知识拓展
1、成语与百分数
四、课堂小结
1、对照学习目标,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
2、你认为你今天的表现怎么样?请用百分数的形式说出对自己的满意度。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