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案

时间:2019-05-12 23:3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数学下册《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数学下册《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案》。

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下册《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

教案

教学内容:第60—61页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根据63×58=365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630×586300×586300×580

二、生先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6×1536×2600×70060×1536×460×70600×1536×86×7利用规律,直接说出答案。25×20=50025×()=1000()×20=XX25×()=250()×()=100

三、第60页第4题35×108+21775+392+125500-18×1642×学生自己做后,集体订正,并说说先算什么?

四、第61页第5题学生自己做,集体订正。

五、第61页第6题学生自己做,再小组交流,把错改过来。

六、第61页第7题这是一道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由于题中出现了四位数乘一位数,所以教材提示可以用计算器。

第二篇:《积的变化规律 练习课》教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 练习课》教学设计

绍兴市越城区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冯木兰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例4。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出示动车的速度可达4千米/分钟。算一算它开2分钟会行多少千米呢?8分钟呢?40分钟呢?400分钟呢?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事物导入,亲近而自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对也比较高,而且数字简单,起点较低,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

二、观察比较,猜想规律

①4×2=8(千米)②4×8=32(千米)③4×40=160(千米)④4×400=1600(千米)

1、仔细观察我们刚才列出的这4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将发现先四人小组交流,让学生学会将自己的资源和别人共享,同时学会倾听别人的发现,学会探讨,学会在交流中对知识的再认识。)

2、汇报交流。

①将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②补充:为了表达的更清楚一些,往往把前面的因数称为第一个因数,后面的称为第二因数,最后的结果称为积。

(设计意图:学生在说发现时注重学生的表达,关注学生表述时的用词,在说算式之间的关系时适时引导学生注重细节,规范用词。)

③这两个算式之间有这样的关系,其它的还有吗?

(设计意图:继续追问,充分抓住学生说得欲望,在不断的说得过程中能对积的变化规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3、发现变化: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变了)。积的变化和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不冒然出现规律而是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后明确积的变化与因数有关,积是随着因数的变化而变化,随后再认识因数和积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细化的认识过程,慢慢理解,层层递进。)

4、猜想规律。

板书: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乘上或除去相同的数。

三、举例验证,得出规律

1、提出质疑:我们从这四个算式中得出这样的猜想,那是不是所有这样的乘法算式中因数和积都有这样的变化规律呢?

2、验证猜想:同桌合作,举例验证规律,鼓励学生举出反例。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

3、汇报交流:

①呈现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并说理由。②呈现不符合这个规律的例子,并加以引导纠正。

4、得出规律:同学们举了这么多例子,大量事实证明这个规律确实是存在的。

5、补充规律:这里乘几,除以几可以是哪些数?

(设计意图:用事实说话,经历验证得过程,感受知识的严密性,学会验证规律的一般方法。)

6、总结规律:同学们非常厉害,通过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得到了这个规律。板书: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上或除去相同的数。

7、揭题并读一读规律。

四、应用规律,拓展延伸

根据8×15=120,不笔算,马上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24×15= 4×15= 8×75= 48×15= 16×45=

1、交流前四题的结果,以及计算过程。

2、出示16 × 45,提问能根据8× 15 =120计算出结果吗?观察算式,交流发现,提出猜想,验证规律。

3、仔细观察48 × 15 = 720和 16 × 45 = 720,交流发现,提出猜想,验证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能自然的接受一些延伸的知识,让各类孩子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升。)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扩大、缩小的含义.

2.理解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的规律. 3.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一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计算.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4202 940 2330 0700 6003 8090 3520 80010 20180 7060 1190 1840 2.下面两题,用竖式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840 280030

二、探究新知.

1.教扩大或缩小几倍的含义.

(1)讲授把一个数扩大几倍就是把这个数乘几.如5扩大

3第 1 页 倍就是53=15,板书:,把一个数缩小几倍就是把这个数除以几.如15缩小3倍就是153=5,板书:(2)练习:

① 6扩大4倍是多少? ② 3扩大10倍是多少? ③ 200缩小20倍是多少? ④ 8缩小8倍是多少? 2.教例6.

(2)学生口算填表:

(3)想:发现了什么?分组讨论.

① 第2、3、4、5组的第二个因数同第一组比较,分别扩大2倍、5倍、10倍、50倍,积也随着扩大2倍、5倍、10倍、50倍.

②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4)练习: 123= 485=245= 1203= 4850= 2425= 12018= 48500=2475=

小结:启发学生把发现的规律进行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5)填空练习:

① 在45=20中,如果4不变,5扩大2倍,那么积也()

第 2 页 倍.

② 在68=48中,如果8不变,6缩小3倍,那么积也()倍.

三、课堂总结.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填表:观察每次计算同前一次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2.填空: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积也().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一个因数缩小7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一个因数不变,要想使积扩大24倍,另一个因数().

五、布置作业.

(207+99)32 130(560-490)400(2259)(798+486)6

第 3 页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扩大、缩小的含义.

2.理解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的规律.

3.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一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计算.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4202 940 2330 0700

6003 8090 3520 80010

20030 7060 1190 1840

2.下面两题,用竖式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840 280030

二、探究新知.

1.教扩大或缩小几倍的含义.

(1)讲授把一个数扩大几倍就是把这个数乘几.如5扩大3倍就是53=15,板书:,把一个数缩小几倍就是把这个数除以几.如15缩小3倍就是153=5,板书:

(2)练习:

① 6扩大4倍是多少? ② 3扩大10倍是多少?

③ 200缩小20倍是多少? ④ 8缩小8倍是多少?

2.教例6.

(2)学生口算填表:

(3)想:发现了什么?分组讨论.

① 第2、3、4、5组的第二个因数同第一组比较,分别扩大2倍、5倍、10倍、50倍,积也随着扩大2倍、5倍、10倍、50倍.

②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4)练习:

123= 485=245=

1203= 4850= 2425=

12003= 48500=2475=

小结:启发学生把发现的规律进行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5)填空练习:

① 在45=20中,如果4不变,5扩大2倍,那么积也()倍.

② 在68=48中,如果8不变,6缩小3倍,那么积也()倍.

三、课堂总结.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填表:观察每次计算同前一次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2.填空: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积也().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一个因数缩小7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一个因数不变,要想使积扩大24倍,另一个因数().

五、布置作业.

(207+99)32 130(560-490)400(2259)(798+486)6

第五篇: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塔耳小学

陈大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一、复习导入; 列竖式计算

126×13=

126×26= 口算;

(1)6×2=

(2)20×4=

6×20=

10×4=

6×200=

5×4=

二、探究新知;

1、观察这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6×2=12

(2)20×4=80;

6×20=120;

10×4=40;

6×200=120

5×4=20;

第(1)组题中,第2题同第1题比,因数是怎样变化,积是怎样变化的?

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第(1)组题中,第3题同第1题比,因数是怎样变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

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0,积也乘100。

2、观察第(2)组题,因数是怎样变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1)6×2=12

(2)20×4=80;

6×20=120;

10×4=40;

6×200=120

5×4=20;

第(2)组题中,第2题同第1题比,因数是怎样变化,积是怎样变化的?

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也除以2。第(2)组题中,第3题同第1题比,因数是怎样变化,积是怎样变化的?

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4,积也除以4。总结规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

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三、知识运用

先算出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再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12×3=

48×5=

8×50= 120×3=

48×50=

8×25= 120×30=

48×500=

4×50=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知道什么?谁能举例说一说积的变化规律。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五、拓展练习

一个长方形,面积是200平方米,宽是8米,扩建后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四、作业:

第54页练习九,第1题、第4题。

第55页练习九,第10题。

教材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例以一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学生将会经历研究问题——归纳发现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四个层次的学习过程。学生将会用到观察、计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手段,并最终发现规律,归纳与验证规律,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探索与推理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事物间是密切相关的,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生通过对算式的观察,自主的去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并使用规律。本课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材分析

1、在乘法运算中记得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运算中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例题以两组乘法算式作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探索,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间是密切相关的,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2、使学生不但发现积的变化规律,而且学会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研究具体问题——归纳发现的规律——解释说明规律——举例验证规律。

学情分析

(一)已有的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并已经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和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初步具有了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尝试和体验。

(二)已有的经验

1、生活经验:对于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跟着乘(或除以)几的规律生活中较常见,学生也粗略地接触过此类实际问题,有过解决此类问题的尝试。

2、学习经验:学生能熟练地进行一些口算、笔算和计算器计算,初步具有分析问题的方法和体验,并有过这方面的尝试。

(三)可能的学习困难

1、学习动力方面:学生对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或数字的变化感兴趣,但对抽象的规律难以发现、概括、归纳,难以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表达出来。

2、探索能力方面:学生的能力差异客观存在,一部分同学能够以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学习,但归纳规律时,可能是就题说题,难以用数学语言简洁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老师的有效引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或两个引述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学习数学积极、热情,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学习的快乐。教学的成功主要体现在:给学生创设了概括总结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一)为学生创设一连串能激起学生进行探究与发现问题的情境,并给予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想。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已学知识。然后,出示两组口算题,让学困生口算出得数并抽样说出算理。之后,让学生认真、仔细观察两组题,分别把第二组题、第三组题同第一组比,看看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从而进行探究新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导入了新课。并且问题的设计偏向于学困生,给他们成功的体验。激发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二)有意识地创设了一种民主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好一个有利于学生探索、发现、创新的教育氛围,让他们时刻充满着兴趣。把传统的教师“讲数学”变成了学生“做数学”的活动,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让他们笑着去学习,使他们喜欢学习,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存在改进的地方:

1、对中差生的指导不足。由于本课例的例题较为容易,大部分学生通过口算就直接算出答案,无需通过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这就给部分思维发散性较差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假象,以至无法真正懂得该规律的应用。在以后的教学中,特别对思维慢一些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使他会更积极更有目标的去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解题速度。

2、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带有鼓励性。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思考、探索、讨论、发言,但是部分学生不敢举手大胆的交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多一点给学生鼓励,多一点给学生信心。

下载三年级数学下册《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数学下册《积的变化规律练习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2、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会比较概括的思想方法; 3、感受数学的逻辑美,培......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

    《积的变化规律》的导学构想 仪陇县金城小学 胡莹 一、说教材 1、知识的联系与地位。 《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新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

    积的变化规律评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的评课稿 兴隆中心小学陈小艳 今天听了王老师上的《积的变化规律》一课,觉得有以下特点: 1、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与教学实施都是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站在......

    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3.初步......

    《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学习目标: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牙舟小学陆海鸥 《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三单元的内容,我在上课前进行了认真备课,并向其他教师虚心请教,精心编写了教案,较好地完成本节课......

    积的变化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王景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七册58页例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

    积的变化规律规律

    一教材分析 规律《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安排了积的变化规律的例题学习,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理解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