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2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名师教案
第2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认识小数(教材第93页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学会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分析推理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2.有效地协调好同整数大小比较的关系。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同学们,看黑板上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贴出小长方形的卡片□□□和□□□□)指着卡片,提问:如果这些卡片分别代表两个数,你觉得哪个数会较大?为什么?
(整数的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就大)
2.接着在两个方框中间都点上小数点,提问:现在你觉得哪个小数会较大?
□□.□
□□.□□
学生猜测大小(预设2种情况:后面大;不能确定),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简单小数的大小比较”并板书课题。创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点,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的衔接,以几张卡片作为切入点,有效地把握了学生学习的知识起点,明确了探究方向,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
【新课讲授】 1.出示跳高成绩单。
老师这里有一张从我们校运动会上带来的跳高成绩记录单,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小明:0.8米
小刚:1.2米 小强:1.1米
小林:0.9米 学生反馈:小刚跳得最高。
2.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你能把他们的成绩化成分数来比较吗? 独立思考后将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预设:
A.一位一位地比,从整数部分比起,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B.从小数单位比,1.2里面有12个0.1,1.1里面有11个0.1,12比11大。
C.把米转化为分米,1.2米=12分米,1.1米=11分米,12比11大。
3.你能排出其他几个人的名次吗?(引发学生的猜测)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A.从小数单位比,1.2里面有12个0.1,1.1里面有11个0.1,0.9里面有9个0.1,0.8里面有8个0.1,12>11>9>8,因此第一名是小刚,第二名是小强,第三名是小林,第四名是小明。B.将米转化为分米,1.2米=12分米,1.1米=11分米,0.9米=9分米,0.8米=8分米,由于12>11>9>8,因此第一名是小刚,第二名是小强,第三名是小林,第四名是小明。
通过1.2和1.1的大小比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经历了“从原来单一的结合具体内容”拓展到“从数位比、从小数单位比、从具体单位比”等不同策略来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使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反馈后提问: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分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5.方法应用。
(1)举例:同桌悄悄地写一个一位小数,然后一起来比较一下大小。比较后提问:
A.要想写一个较大的小数,你应该怎样考虑? B.要想写一个较小的小数,你又应当怎样考虑? 【课堂作业】
教材第93页“做一做”。【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遗憾? 【课后作业】
1.教材第95页“练习二十”第5~7题。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的练习。教学板书:
小数的大小比较
简单小数的大小比较 1.2米=12分米
1.1米=11分米 0.9米=9分米
0.8米=8分米 由于12>11>9>8,因此第一名是小刚,第二名是小强,第三名是小林,第四名是小明。教学反思:
创设情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借助教科书上提供的资源,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给学生创设了四名小朋友进行跳远比赛的活动情境,并让学生根据跳高的成绩排列名次。自然而然的引出新课,使学生感到小数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它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整数大小的比较有内在联系。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尝试,激发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通过整数的比较法则,鼓励学生将其类推到小数的比较中。注重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路回归课堂,让学生体会到“比较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体会在使用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时,要掌握比较的有序性、相对性和传递性,从而培养辩证思维。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第2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第2课时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例2给出了四位同学参加跳高比赛的成绩,都是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成绩给他们排出名次。例题下面的插图提示了几种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方法。一种是根据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来比较,第二种是化成分米来比较,还有一种利用卷尺根据四个成绩在卷尺上的位置来比较大小。至于比较的结果,则留给学生自己填写。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比较的方法,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学生还很容易想到,直接看小数比大小,实际上是把整数比大小的方法迁移到小数中来。
【学情分析】在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新知识。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历,使学生学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
2.学生通过探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增强数感。
3.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方法,发现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尝试有条理的进行总结。
4.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完整表达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难点:体会比较小数大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准备】米尺、直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小数。小数和整数一样有大有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小数的大小比较,如在运动会的跳高比赛中,要想知道谁是第一名,就要比较他们的跳高成绩,看谁跳得最高。
(课件出示例2的情景图)师:看了他们的跳高成绩,你能比较出哪个跳得最高吗?比一比,看谁表示得最清楚。(学生讨论后汇报)师:看图中的同学表示的对吗?(指名回答)师:我们讨论的问题,就在教材第93页,书上还有一种比较的方法,是借助卷尺的,请同学们在卷尺上下的四个框内填上合适的数。
师:你能把这四名同学的名次排出来吗?
(1)小组讨论比较
(2)汇报整理a.根据4个小数在卷尺上的顺序得出:1.2>1.1>0.9>0.8b.这4个小数都是一位小数。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小数点前面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前面的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部分,小数点后面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3)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1.2>1.1>0.9>0.82.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9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5页第5~7题。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2: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1.2)>(1.1)>(0.9)>(0.8)
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前面的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部分,小数点后面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第三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2课时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名师教案
第2课时
口算乘法(2)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口算乘法(教材第42页例2及“做一做”,第44~45页练习九第5~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在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的算理,并能找到规律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和认真口算的习惯。【重点难点】
学会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学准备】 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
13×4
130×4
12×4 43×2
33×3
11×7 2.说一说13×4、130×4、43×2的口算方法。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口算乘法掌握得比较好。今天我们学习整
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2)【新课讲授】
1.快乐体验,探索新知。(1)谈话引入。
水果商店里还有其他的水果,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2)出示教材第42页例题2的插图。思考: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出示例题2(1):
(1)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6×10(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教师板书: ①10×6=60 ②6×1=6
6×10=60 ③6×9=54
54+6=60 学生在汇报时,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想呢?要求学生进一步说清算理。小结:一位数乘整十数,口算时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3.出示例题2(2):
(2)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汇报:12×2=24
24×10=240 小结:用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整十数、整百数,再在积的后面加上一个0。
4.完成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讲评时提问:310×3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120×3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4页的练习九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提问: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的过程。2.游戏:夺红旗。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44页的练习九第8题。学生分组比赛,然后表扬又快又准的小组。3.完成教材第44页的练习九第6、7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9~12题。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练习。教学板书:
口算乘法(2)
例2:(1)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 6×1=6
6×10=60 6×9=54
54+6=60(2)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 12×2=24
24×10=240 小结:用整
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整十数、整百数,再在积的后面加上一个0。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学生探索、掌握乘法口算的方法展开丰富扎实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经历探索、熟练运用乘法口算方法。教师通过主动构建知识,精心设计安排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把枯燥的口算乘法课变得生动,洋溢着生活与时代气息。让学生在探索、尝试、交流中扩展和提升对口算乘法的认识,在获取数学知识中提高学习能力。体验成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小数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小数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2.提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经历比较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的小数的大小,发展数学情感。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小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课前准备:
课件、卡片、玩具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填一填
6元8角=()元
3角6分=()元 47厘米=()米
7米3分米=()米 先让学生思考,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在指名填一填。教师质疑:3角6分为什么是0.36元? 2.教师用卡片出示以下小数,开火车读一读。6.59
7.2
0.48
100.6
13.27
3.课件出示整数的大小比较题,组织学生动脑想一想,再指名回答。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整数的大小比较,请同学们思考屏幕上的题,想好了就举手回答。提问: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
小结:比较整数的大小时,数位相同的整数,从高位比起;数位不同的整数,数位多的数大。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的大小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1)比较4.9元与5.1元
①同学们,过年的时候你们有接到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吗?明明过年的时候也接到了2个大红包,看,这个是妈妈给的,这个是爸爸给的。我请一位同学来帮老师数数里面有多少钱。(4.9元
5.1元)板书:4.9元
5.1元
②教师:明明想知道谁给的压岁钱多,你能帮助他吗?
出示课件比较4.9元
5.1元。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④指名回答。
方法一:4.9元=4元9角
5.1元=5元1角
5元1角大于4元9角
所以
4.9元< 5.1元 方法二:5.1元比5元多
4.9元比5元少
所以
4.9元< 5.1元
⑤你能把你比较的方法说出来和其他同学分享一下吗?
指名汇报。引导小结: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小数点前面的数大,这个数就大。(2)比较2.8米和2.1米的大小。
①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们能比较出2.8米和2.1米的大小吗?课件出示并板书。②同桌之间讨论。③指名汇报。
引导学生:2.8米=2米8分米,2.1米=2米1分米,小数点前面的数相同,都是2米,接下来该怎么比?用8分米和1分米比。
④在这个题中,你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比较的?
引导小结:如果小数点前面的数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第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3)比较6.13米和6.16米的大小。
①刚才同学们能很棒地把前面两个问题都解决了,那么接下来你们还敢继续挑战吗? 出示课件。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探讨。③指名汇报。
④引导总结:比较小数时,小数点前面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前面的数相同,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上的数,第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前面与后面第一位上的数都相同,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第二位上的数,第二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2.放松练习(1)看视频。
教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个视频,放松放松。(2)学生自己练习
教师:老师这里有个领奖台(出示课件),你能对号入座吗?先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写下来,再举手告诉老师。(3)指名回答。
三、小试牛刀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了,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你们,看你们是不是全部都掌握了。
1.(课件出示)在括号里填上>,<或=。
0.08元()0.11元
2.0元()1.95元
0.45米()0.48米
0.2米()0.07米
1.2公顷()1.2公顷 小组开火车形式。
2.(课件出示)对的打“√”,错的打“ × ”。
①6.809>6.799()
②5.1>5.1002()③38.748<38.75()
④0.009>0.010()指名回答。
3.(课件出示)比一比,哪一次的成绩最好。
第一次
3.01米
第二次
3.02米
第三次
2.9米
全班一起回答。
4.(课件出示)请从贵到便宜排列饮料的顺序? 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写下来再指名回答。5.完成教材90页“做一做” 指名回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大小比较,它的比较方法你们会吗?同学们真棒!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4.9元
<5.1元
方法一:4.9元=4元9角,5.1元=5元1,5元1角大于4元9角
方法二: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
第五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8课时 估算教学设计名师教案
第8课时 估算(2)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除法估算(教材第30页例9和第31~32页练习六第4~7题)。【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除法估算,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形成估算的意识。3.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并体会在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
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情境引入,揭示课题。2.复习乘法估算11×18。
3.变换情境,选择合理的方法估算。
(1)每排摆11张椅子,摆了18排,最多能坐多少人?(2)每支圆珠笔11元,买18支大约要准备多少元? 小结:在利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估大,有时需要估小。
【新课讲授】
1.估算223÷4的商在哪两个数之间。
20与30、30与40、40与50、50与60、60与70、70与80 引导学生利用口诀方便地估算出结果: 可以把223看作200:223÷4≈50 可以把223看作240:223÷4≈60
小结:把被除数看成整十数,通过口诀估算出近似的结果,我们就很快地知道商在50和60之间。
2.教学教材第30页例9。(1)出示第30页例9情景图。18个箱子够装吗?
(2)阅读与理解,明确题意。
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够装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后交流。(3)分析与解答。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学生独立尝试,讨论交流、汇报。(4)汇报方法。
可以把182看作180:180÷8≈20>18 不够装。可以把18看作20:20×8=160<182 不够装。
(5)回顾与反思。
这样的分析有道理吗?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与交流、汇报。
引导小结:把被除数看成整十数来估算,除了要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外,还要注意选择比较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更精确。
【课堂作业】 1.估算下面各题。
83÷9≈
178÷8≈
178÷6≈
质疑:后两题的被除数都是178,为什么有时看作160,有时看作180?
小结:在除法估算时,要根据除数确定把被除数看作什么数来估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1)小明4分钟跳绳282下,小英6分钟跳绳357下,平均每分钟谁跳得多?
(2)229位老师参加一日游,现在安排了4辆客车接送,平均每辆车大约要载多少位老师?
小结:在运用除法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估大,有时需要估小。
【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31~32页“练习六”第4~7题。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练习。教学板书:
估算(2)
例9: 问题18个箱子够装吗?
可以把182看作180:180÷8≈20>18 不够装。
可以把18看作20:20×8=160<182 不够装。
在运用除法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估大,有时需要估小。教学反思:
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和价值,从而杜绝了为估算而估算现象的发生,把发展估算意识这一目标落到实处。熟悉的生活画面,亲历过的实际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估大”、“估小”两个策略的理解和选择,培养了应用意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