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合》一节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
《集合》教材解读
(一)《标准》内容和要求的表述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
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二)《大纲》内容和要求的表述 1.理解集合的概念.2.了解属于的意义
3.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4.了解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5.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6.理解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两者比较
《大纲》:对概念,关注意义的了解、理解,掌握方法;《标准》:对概念都要求“通过具体实例”、“通过丰富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了解”、“理解”含义;重视使用Venn图。
(三)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理解集合相等的含义。
②理解列举法和描述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来表示集合。
③掌握常用数集的记法。
④了解空集的含义。
⑤理解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会写出给定集合的子集、真子集。
⑥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掌握有关术语和符号,会求两
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⑦理解全集、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⑧理解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2.发展要求
能使用集合的关系和运算及Venn图来求有限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3.说明
在训练时,要把握好难度(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不要求补充
集合运算的性质及证明,如:
(四)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5课时)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约1课时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约1课时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约2课时 小结与复习
约1课时 传统教材课时分配(7课时)
1.1集合 约2课时 1.2子集、全集、补集
约2课时 1.3交集、并集
约2课时 小结与复习
约1课时
2.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用集合语言表达数学对象或数 学内容。
难点:合理选用列举法或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集合,区别元素与 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属于、包含的关系,理解并集与交集的区别 与联系,Venn图的意义和应用。3.分析说明
• 应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学生正确理解集合的含义.•学习语言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学习集合语言也不例外.•在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中,使用Venn图是重要和有用的.•要注意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要注意记号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注意描述法、列举法的适用性。
•注意并集、交集的区别,注意子集、真子集的区别。•体会概括、类比、联想、分类讨论等基本思维方法。•在安排训练时,要把握分寸,不要搞偏题、怪题。
《集合》教学设计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章的引言,使学生初步了解本章所研究的问题是集合与简易逻辑的有关知识,并认识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离不开集合与逻辑的知识。
2.在小学与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并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3.从集合及其元素的概念出发,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2.1.1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3.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4.在初中几何中,点、直线、平面等概念都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类似地,集合则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三、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教科书引言所给的问题。
组织讨论:
为什么“回答有20名同学参赛”不一定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归纳总结:
1.可能有的同学两次运动会都参加了,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以前我们解一个问题,通常是先用代数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进一步求解,也就是先用数学语言描述它,把它数学化。这个问题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问题不同,是属于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要先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它,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更多的集合与逻辑的知识,这就是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了。
提出问题: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 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
组织讨论:
什么是集合?
归纳总结:
1.代数:实数集合,不等式的解集等;
几何:点的集合等。
2.在初中几何中,圆的概念是用集合描述的。
新课讲解:
1.集合的概念:(具体举例后,进行描述性定义)(1)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2)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3)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是集合A的元素,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a不是集合A的元素,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如,设B={1,2,3,4,5},那么5∈B,注:集合、元素概念是数学中的原始概念,可以结合实例理解它们所描述的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同时,应着重从以下三个元素的属性,来把握集合及其元素的确切含义。①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例如,像“我国的小河流”、“年轻人”、“接近零的数”等都不能组成一个集合。
②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的。
此外,集合还有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
例如,集合{1,2},与集合{2,1}表示同一集合。2.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或;
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整数集,记作Z;
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
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记作R。
注:①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这与小学和初中学习的可能有所不同;
②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就是正整数集,表示成或
。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或。负整数集、正有理数集、正实数集等,没有专门的记法。
课堂练习:
教科书1.1节第一个练习第1题。
归纳总结:
1.集合及其元素是数学中的原始概念,只能作描述性定义。学习时应结合实例弄清其含义。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中,确定性可以用于判定某些对象是否是给定集合的元素,互异性可用于简化集合的表示,无序性可以用于判定集合间的关系(如后面要学习的包含或相等关系等)。
四、布置作业
教科书1.1节第一个练习第2题(直接填在教科书上)。
第二篇:光电效应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
光电效应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
赵彦彬
教材分析:本节上半节《光电效应》及下半节《康普顿效应》和上节《黑体辐射》一样都是证明光的粒子性的经典实验。通过本节实验及分析,再现光的粒子性诞生的过程,并初步涉及量子物理学理论(光的粒子性建立的过程就是量子物理初步建立的过程)。
本节内容复杂,需要教师帮学生理清知识结构,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内容。本节的知识网络如下:
光电效应
(定性实验)
教学设计:
1、从定性实验入手。让学生知道光电效应现象,知道光电子,知道锌板及验电器带正电。
2、介绍电子逸出情景,介绍逸出功,让学生从能量角度认识光电效应。(此处介绍逸出功等,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让学生从易于理解的能量角度认识问题,分散了难点。)
注意认识金属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增加了自身动能,这些动能促使电子挣脱其他粒子的束缚,向外逃逸,逃逸时动能逐渐减少,减少的动能转化成势能。电子逃出金属面时的动能 Ek=△Ek=E光-△Ep。式子中△Ek为电子逸出后和逸出前动能的差值,显然电子逸出前后都存在与温度相对应的热运动动能,这部分动能不需要在等式前后都加上,我们关心的是动能的增加量;E光是光子的能量,△Ep是电子增加的势能。
以上逃逸情景中,有一部分电子较为特殊:即表层电子的逃逸情况。容易知道,表层电子逃逸时消耗的动能最小,也即克服阻力做的功(对应转化成的势能)也最小。这个最小的功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此时对应的逸出动能最大。即Ek=E光-W0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Ek、W0都是很多电子的平均值。就某一个具体的电子来说比平均值大或小,所以若对某一个电子应该有△Ek=E光±E动-W0。式子中E动为比平均值多或
实验电路
实验器材 光电效应(定量实验)
实验现象 新的分析解释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电路 实验器材
传统理论解释
创新理论: 光的粒子性 少的能量,这就是课本中提到的“若电子吸收的能量与原有的热运动能量之和超过逸出功„„”的“原有的热运动能量”的含义。——这个问题教学中可不主动涉及。
3、定量实验电路介绍、实验步骤介绍。
需要让学生注意认识分压电路、知道光电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的都有、知道通过光电管的电流大小由每秒到达阳极A的电子数目唯一决定(阴极K发射的电子不一定全部达到阳极A,所以阴极发射电子数目并不能完全决定光电流——指通过光电管的电流)、加上正向电压可以使更多电子偏转并加速射向阳极A。
需要注意介绍光电管也是一个电源,即使没有正向电压,也有电子到达阳极A。加上正向电压只是两个电源正向串联,所以电流更大。
4、实验现象。(1)存在饱和电流。
现象:①电源正接时,光照条件不变时,随着电压增大,光电流逐渐增大,但最终趋向一个饱和值。②增大入射光强度,饱和电流增大。
(实验现象按课本叙述让学生阅读或根据实验情况去总结。)
推论:在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阴极K上发射的光电子数目越多。
解释:举例子说明问题:假如黄光照射某金属,每秒打出100个能量不同、速度方向不同的电子(之所以能量不同是因为表层电子出来时具有最大初动能,稍靠里的消耗能量多,出来时的初始动能较小),所以分压电路提供的电压越大时,被加速、偏转加速并达到A 板的电子数越多。但是,每秒达到A板的电子最多只能达到100个,这时的电流叫做饱和电流。
如果增强黄光亮度,则每秒打出的电子数增大,所以饱和电流会增大。(2)存在遏止电压。
现象:①滑动变阻器触头在最左端(分压为零)时,光电流不为零。或者将直流电源断开时光电流不为零。②将电源反接,从零开始逐渐增加反向电压,光电流逐渐减小,当电压增大到某一值时光电流为零。此时的电压称为遏止电压Uc。
推论: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始动能。解释:从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具有初动能,这些电子能直接到达阳极A,甚至在有反向电场力阻碍情况下也能到达阳极A,直到反向电压增大到一定值时才能被完全阻止,这就是遏止电压Uc存在的原因。众多的电子初动能不尽相同,其中最大初动能Ek=eUc。
(3)存在截止频率(极限频率)。
现象:①对某种的金属进行光电效应实验,改变光的频率,当频率小于一定值将不会在 被打出光电子。这个频率叫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也叫极限频率,记为υc。换用不同的金属,截止频率也随之改变。②高于截止频率时,无论光强大小,遏止电压都是相同的。
推论:光电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弱无关。
解释:传统观点无法解释。传统观点认为,光的能量与光强成正比,与频率无关。传统观点得出的结论是,只要光强足够大就能发生光电效应,不存在截止频率。
(4)存在瞬时性。
现象:光照的同时就有光电流产生,没有先后,没有时间的积累 推论:光的能量瞬时传递给了电子。
解释:传统观点无法解释。传统观点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光强较小,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能使电子获得足够的动能。
5、爱因斯坦光的能量子理论解释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方程
普朗克观点:黑体辐射中已经介绍过,电磁波在辐射和吸收时是一份一份的能量子。爱因斯坦观点:电磁波(包括光)本身就是一份一份的能量子组成,不仅仅是在辐射和吸收过程中。频率为υ的光的能量子为hυ.一束光含有很多个能量子,其总能量为E=N hυ.光的频率υ决定光的单个能量子大小,能量子个数N决定光强大小。
这里能量子即能量单元,其数值为hυ.能量单元值与频率成正比。也可称为:光的能量与频率正比。后来把能量子叫做一个光子。
安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υ,这些能量的一部分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电子逸出后的初动能Ek,即
Ek=hυ-W0
式子中W0是克服阻力做功的最小值,所以Ek是最大初动能,Ek=安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1)现象1,和传统解释相当,只是把“光”换成“光子”,一个光子打出一个电子。由学生直接解释。
(2)现象2,和传统解释相当,只是把“光”换成“光子”,一个光子打出一个电子。由学生直接解释。
(3)现象3:频率较小的光,光子能量较小,使电子获得的能量尚小于逸出功,所以存在截止频率。频率高于截止频率时,光强即使很小,但也有一定数目的光子打出电子,所以无论光线强弱,遏止电压相同,都满足
12mv。21mevc2eUc。(电子能量不会随时间积累,比23 如多个光子连续作用,“合力”打出一个电子)
(4)现象4:光的能量是一次性地提供一个光子的能量,不需要积累,所以只要大于截止频率,无论光强弱,不需要时间积累就能直接打出电子。
第三篇:教材解读:《分式》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分式》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分式》教学设计本周初中部同课异构的题目是《分式》,通过同台讲解,碰撞交流,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形成了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分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分式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学会判断分式何时有意义,能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及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感受数学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分式模型。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难点:判断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问题1:给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七上八下”,打一个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式。【设计意图:借助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分数的意义迁移得出7/x,自然引入本课题:分式。】
(二)自主探究,领略新知【设计意图: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出发,让学生体会分式也是描述现实生活的一类数学模型。学生独立完成并口头回答,教师板书答案。】2.对前面找到的不是整式的代数式,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4个问题。(1)这些式子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征?(2)它们与整式有什么区别?(3)这些式子与我们以前学过的 类似,所不。(4)什么是分式?3.让学生根据分式的概念,写出一个具有实际背景意义的分式。【设计意图:进一步体会分式这一数学模型。完成后,学生在组内交流,3—4名学生展示成果。】【设计意图:学生独立完成,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先让中下游学生口答结果,争取出现争议,学生辩解,最后统一思路。】【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到“我的课堂我主宰”。】
(三)盘点收获,纳入智囊让学生自己梳理本课的内容,盘点收获成果,纳入自己的智慧背囊。【设计意图:自己归纳总结,班内共享】
(四)巩固训练,自我提高这节课我们从实际问题中得出了分式的概念,共同探讨了分式成立和分式值为0的条件,相信同学们学得很棒,是不是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收获成果?请同学们完成训练。1.教材随堂练习。【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知识拓展,注意学生语言的表述】(五)布置作业教学反思回顾分式整节课的设计,主要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1.关于教材处理:认真处理教材,目的只有一个——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本节课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通过“翻译代数式”、“赋予分式实际意义”等活动,激发兴趣,吸引学生参与活动;(2)通过“举例子”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3)通过“应用新知”这个环节,促进学生参与活动。2.关于教与学方法的选择:基于教材特点和学情,本节课宜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法”,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与反思”的模式展开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为能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发现新知—再探新知—应用新知—深化拓展—小结巩固,以期在多样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设计中始终关注:如何精心组织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探索、交流与创新,因此选择“引导—发现教学法”,具体做法如下:(1)用数、式通性的思想,类比分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协作,完成对分式概念及意义的自主建构,突出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养成;(2)加强应用性,通过“应用新知”、“深化拓展”两个环节,密切分式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突出分式的模型思想。3.关于评价:在活动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即兴评价,注重多维评价: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与发展水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数学教育:mathedu01
第四篇:浅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浅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浅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文本解读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这里所说的文本也就是语文教材。语文教师如果善于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认为,要想语文课堂高效,首先要提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那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解读文本时,语文教师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力求创新。所谓继承传统,就是要阅读理解前人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以帮助自己快速理解文本。当然,我们不能囿于前人的思维,要善于把自身融注到文本中去,在对“他人世界”的感悟和体验中,扩展自己的世界,形成自己的见解。解读文本时,万不可抛开文本主观臆断,要紧密结合文本的实际内容去解读。这样解读出来的东西才有可能是正确的。
在解读文本时,语文教师既要有全局观念,又要有局部思想。经过认真筛选的中学语文教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文质兼美,意蕴深远。语文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文本自身的特点,对文本进行居高临下地整体解读,准确而清晰地掌握一个专题、一个版块乃至一个模块的文本体例、文化内蕴、人文关怀,以期实现解读价值,领悟到解读的旨趣,达到理想的解读境界。在注意整体的同时,也要关注局部细节。如诗歌的意象、散文的文眼、小说的典型、戏剧的冲突等。对文本局部的个性化创造性的解读,也能很好地观照整体。
在解读文本时,语文教师既要发扬民主,又要体现集中制原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本的解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个体,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意义。当然,我们提倡尊重学生见解,也不能无原则的放纵。文本是客观存在的,文本的内涵是基本确定的,文脉、文思、文情也有其确定性,无论是文学文本,还是实用文本,在理解上都有可控范围,不能任意扭曲或改变,更不能主观臆测。因此,在民主的基础上适当集中,提炼出大家认可的共性要素。
如果说,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是搞好阅读教学的根基的话,那么,其教学设计的优劣则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成败。好的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把准教学重点、难点,不仅有利于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特长,突出自己的教学个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为此,语文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设计。
要优化教学设计,就要明确文体要求。诗词、散文、小说各有其文体特点,如何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来把握教学目标和重点,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这是语文教学中最被忽视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是诗人内在激情的迸发。这种情感的抒发更需要语言的提炼和纯化,而且常常借助于比喻、象征、暗示等艺术手法。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是通过诵读诗歌语言,了解其内容,明确其意境,洞察其情感。散文与诗歌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作者内在真实情感的流露。在所有文体中,散文是最自由、最灵活的一种文体,写的是真人真事,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的人格和性情,这种真实感、独特性与个性美,以及蕴涵其中的人文底蕴,是散文的最大魅力,也是散文教学的着眼点。小说是通过虚构的方式来反映真实生活,它与诗歌、小说有异同之处。在教学中,应抓住人物、环境、情节,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唤起学生的人生思考,并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要优化教学设计,就要熟悉学情。真正优秀的教学设计应是符合学情的设计。所谓“备课不仅要备课文,还要备学生”,即是这个道理。我初次教《林黛玉进贾府》,用了两周时间,但学生还是不能完全掌握。经过反思,我明白是犯了面面俱到的错误。有些内容讲得多而碎,堂上学生听得乏味,效果当然不理想。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时制宜,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情特点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才能使教学工作卓有成效,才能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另外,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习惯、基础、知识面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再加上农村学校的条件也有限,他们的知识面很狭窄。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设计出适合学情的教案,指导我们的文本教学。
要优化教学设计,就要突出个性。所谓“突出个性”,是指基于教学内容,依据学生情况,能够充分反映教师个体的教学风格、教学优势、教学经验并能充分体现其创造性。教学要因材施教,教学设计就不能一成不变;没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就不可能创新课堂。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留下很大的创造空间,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素质和条件实现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如教材教具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课件的改造,乃至题目的变化和板书的创新设计等。作为一个教师,在教学的方方面面都要有自己的元素,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优秀教师。
总之,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能多角度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实际情况,有创造性地去设计教学,就一定能够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从而达到高效语文课堂的目标。
第五篇:关于《甲烷》一节学案设计的解读
关于《甲烷》一节学案设计的解读
尖草坪一中化学组卢镇芳
一、《学习目标》的设计与解读
《化学课程标准》关于此部分的要求如下: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活动和探究建议为:制作简单有机分子的结构模型。教师用书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质吉他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认识取代反应的特点。通过对甲烷分子结构的认识,初步体会有机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其对性质的影响。通过对甲烷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体会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区别与联系,初步学会化学中队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初步形成对于有机化学领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学习目标基本围绕所要求的标准设计。活动和探究按照除了按照教材60页的实践活动进行还让学生组装球棍模型来感受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
二、《问题导引》的设计思路与解读
本节问题导引部分主要是把学生初中已有的关于有机物的知识和高中进行接轨。让学生动手去查阅资料并组装分子模型。组装感受有机物是一系列以碳为骨架的化合物,初步体会碳的成键特征。
三、《随堂练习》设计的解读:适宜的题目数量,题组达标分析
题目的设计可以说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并有所拓展。我的做法是题目的完成穿插于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四个学习主题中,更有针对性。共有8个必做题,一个拓展题。题量可谓适中。对于学习能力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必做题有几个略有难度,但是对学生在思维模式和实验设计上可以拓展。所以效果还是不错的。拓展题设计的本意是要进行和物理学知识的穿插,但就学生的完成情况看,学生对于液体压强和连通器原理的知识很少,所以解决起来较为吃力。
四、《思维导图》解读
我设计的思维导图其目的是把本节课知识的关联体现出来。既要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又要凸显重点知识和方法。我用色块来强调基本概念,括号内不同颜色的注解来总结有机化学学习的思路方法的侧重所在。目的是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要为以后有机化学的学习开拓一条方法之路。可以说实际看来学生形成了有机化学学习的粗略的方法。
五、《自主设计》解读
主要是两方面的的总结,学生在看了教师的思维导图后进行了两方面的总结:基础知识包括概念、结构、性质几方面。基本方法:认识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形成有机物物理性质的学习方法、认识有机反应的特点、从甲烷的取代反应出发形成挖掘内涵和外延以点带面的学习有机反应和实验的思路。
六、课堂小结方面
(一)学生的表现反馈信息
1、自主课的学习状态必须高效积极。要抓紧时间阅读教材,努力完成学案,并提出自己在课本和学案中的问题。否则展示难度很大,展示出的东西漏洞很多。
2、展示课上学生要有补充和质疑的思路和勇气。教师也要及时出手帮助梳理。
(二)本节课的亮点与最大收获
1、学生组装的模型非常漂亮完美,切实感受到了碳成四键的规则。
2、关于甲烷四键是空间还是平面构型的争论最终以事实胜于雄辩的实践思想得以圆满达成正确共识。当时,我从不同的小组各拿取了一个二氯甲烷的模型,只要一转动就可以发现原来它们都是同种空间构型。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从而对有机分子构型有了空间构型的认识。这种做法不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具有深远的科学引领作用。
3、学生意识到甲烷的氯代产物除四氯甲烷以外,只能是四面体构型,而不再是正四面体构
型。
4、通过对甲烷取代反应的实践深刻感受到了有机反应的特点。
(三)反思
要有严格的“1+1”操作章程,而且必须深入学生意识且有实际行动,才可以保障自主课和展示课达成学习目标。
(四)改进
放手学生去想、去做,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自主和展示,发现学生的真实想法,并及时对学生的提问和展示进行解答和提升。但要真正达到高效,不能全展,当展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