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参考教案

时间:2019-05-12 23:2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平行线》参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平行线》参考教案》。

第一篇:《平行线》参考教案

5.2.1 平行线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教具模式的演示和通过画图等操作,交流归纳与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 知道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3.会用符号语方表示平行公理推论, 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难点: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课前准备

分别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做成图所示的教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复习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相交的两条直线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把教具中木条b与c重合在一起,转动木条a确认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问:在平面内,两条直线除了相交外,还有别的位置关系吗?

2.教师演示教具.顺时针转动木条b两圈,让学生思考:把a、b 想像成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两条直线,顺时针转动b时,直线b与直线a的交点位置将发生什么变化?在这个过程中, 有没有直线b与c木相交的位置?

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并形成共识.转动b时,直线b与c的交点从在直线a上A点向左边距离A点很远的点逐步接近A点,并垂合于A点,然后交点变为在A点的右边,逐步远离A点.继续转动下去,b与a 的交点就会从A点的左边又转动A点的左边……可以想象一定存在一个直线b的位置,它与直线a左右两旁都没有交点.AbcaB

/ 4

二、平行线定义,表示法

1.结合演示的结论,师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平行定义:同一平面内,存在一条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与b互相平行.换言之,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b是平行线,记作“∥”,这里“∥”是平行符号.教师应强调平行线定义的本质属性,第一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第二是没有交点的两条直线.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从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交点情况去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两者必居其一.即两条直线不相交就是平行,或者不平行就是相交.三、画图、观察、归纳概括平行公理及平行公理推论

1.在转动教具木条b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能使b与a平行?

本问题是学生直觉直线b绕直线a外一点B转动时,有并且只有一个位置使a与b平行.2.用直线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已知:直线a,点B,点C.(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

3.通过观察画图、归纳平行公理及推论.(1)由学生对照垂线的第一性质说出画图所得的结论.(2)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板书.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3)比较平行公理和垂线的第一条性质.共同点:都是“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表明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存在并且是唯一的.不同点:平行公理中所过的“一点”要在已知直线外,两垂线性质中对“一点”没有限制,可在直线上,也可在直线外.4.归纳平行公理推论.(1)学生直观判定过B点、C点的a的平行线b、c是互相平行.(2)从直线b、c产生的过程说明直线b∥直线c.2 / 4

CBacba

(3)学生用三角尺与直尺用平推方验证b∥c.(4)师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结论,教师板书.结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结合图形,教师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达平行公理推论: 如果b∥a,c∥a,那么b∥c.(5)简单应用.练习:如果多于两条直线,比如三条直线a、b、c与直线L都平行, 那么这三条直线互相平行吗?请说明理由.本练习是让学生在反复运用平行公理推论中掌握平行公理推论以及说理规范.四、作业

1.课本P15.4,P16.7.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2.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平行线中的另一边必__________.3.同一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不可能与第三条直线都平行,这是因为________.4.两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是________,两条直线平行,交点的个数是_____个.二、判断题.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平行, 那么它与另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三、解答题.1.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后判断.(1)直线a、b互相垂直,点P是直线a、b外一点,过P点的直线c垂直于直线b.(2)判断直线a、c的位置关系,并借助于三角尺、直尺验证.2.试说明三条直线的交点情况,进而判定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情况.3 / 4

参考答案

一、1.相交与平等两种

2.相交

3.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一个,零

二、1.×

2.∨

3.×

三、1.(1)略

(2)a∥c

2.交点有四种,第一没有交点,这时第三条直线互相平行,第二有一个交点,这时三条直线交于同一点,第三有两个交点,这时是两条平行线与第三条直线都相交,第四有三个交点,这时三条直线两两相交.4 / 4

第二篇:5.2.1平行线 教案

5.2.1平行线 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平行线的概念,平行公理及其推论。这是在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进一步研究平行关系、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特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概念, 理解平行公理,了解其推论, 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2)经历动手操作、观察、归纳平行线概念及平行公理的过程,提高观察归纳、动手操作、空间想象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平行线的概念。

2、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四、教学难点:

平行公理的探究。

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之前我们学习了有关直线相交的知识,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例子给你以不相交的形象?

学生交流、讨论、举例。

教师引导、归纳、点评。教师准备几组图片备用。

教师给出: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二)讲授新课

教师:在我们总结出的平行线定义中,由哪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同学之间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

1、“在同一平面内”,就是说,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而言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2、平行线指的是“两条直线”,而不是两条射线或线段;

3、“不相交”,就是说两条直线没有交点。

4、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的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条直线,特殊在这两条直线没有交点。

⑴、平行线的表示:

教师:平行线的表示,通常用“//”表示。即,如果两直线a、b互相平行,则记作为:a//b,或者记作:b//a读作“a平行于b”。

记作:

复习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关系:平行和相交(垂直、不垂直)

⑵、平行线的画法:

教师:给你一条直线AB,如何画出它的平行线呢?

学生动手作画,讨论、交流画法。

教师总结:一放、二靠、三推、四画。教师继续提问:可以作多少条平行线呢?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可以画无数条平行线。

⑶、体会“平行公理”:

教师:经过直线外点P,能画出几条直线与直线AB平行?

教师安排两名学生上台进行操作,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先进行归纳,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⑷、“平行公理”推论

教师:过点D画一条直线与直线AB平行,它与(3)中所画的直线平行吗?

教师同样安排两名学生上台进行操作,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先进行归纳,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教师总结:实质是:平行具有传递性

(三)、练习巩固: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如图,在 ΔABC中,P是AC边上一点,过点P分别画AB,BC的平行线。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①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有一条

②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③过直线外一点与这条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

④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与平行

A、0

B、1

C、2

D、3

4、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几个?

(四)课堂小结:

1、平行线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

3、平行线画法:一放、二靠、三推、四画

4、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5、平行公理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 直线也互相平行

(五)课后作业:

长江作业本 P10

第三篇:平行线性质教案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2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难点: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现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三种方法.在这一节课里:大家把思维的指向反过来: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数量关系又该如何表达?

二、实践探究

1.学生画图活动: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出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直线a、b相交,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如课本P21图5.3-1).2.学生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角 ∠1 ∠2 ∠3 ∠4 ∠5 ∠6 ∠7 ∠8

度数

3.学生根据测量所得数据作出猜想.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在详尽分析后,让学生写出猜想.4.学生验证猜测.学生活动: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的度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 5.师生归纳平行线的性质,教师板书.平行线具有性质: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内错相等.性质3:两条直线按被第三条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称为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教师让学生结合右图,用符号语言表达平行线的这三条性质,教师同时板书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

因为a∥b, 因为∠1=∠2,所以∠1=∠2 所以a∥b.因为a∥b, 因为∠2=∠3,所以∠2=∠3, 所以a∥b.因为a∥b, 因为∠2+∠4=180°,所以∠2+∠4=180°, 所以a∥b.6.教师引导学生理清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判定的区别.学生交流后,师生归纳:两者的条件和结论正好相反: 由角的数量关系(指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得出两条直线平行的论述是平行线的判定,这里角的关系是条件,两直线平行是结论.由已知的两条直线平行得出角的数量关系(指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的论述是平行线的性质,这里两直线平行是条件,角的关系是结论.7.进一步研究平行线三条性质之间的关系.教师:大家能根据性质1,推出性质2成立的道理吗? 结合上图,教师启发分析:考察性质

1、性质2的结论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1换成∠3,教师再问∠1与∠3有什么关系?并完成说理过程,教师纠正学生错误,规范地给出说理过程.因为a∥b,所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3=∠1(对顶角相等),所以∠2=∠3.教师说明:这是有两步的说理,第一步推理根据平行线性质1,第二步推理的条件不仅有∠1=∠2,还有∠3=∠1.∠2=∠3是根据等式性质.根据等式性质得到的结论可以不写理由.学生仿照以下说理,说出如何根据性质1得到性质3的道理.8.平行线性质应用.例(课本P23)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线全部分,量得∠A=100°,∠B=115°, 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教师把学生情况,可启发提问:①梯形这条件如何使用?②∠A与∠D、∠B 与∠C的位置关系如何,数量关系呢?为什么? 讲解按课本.三、巩固练习

2.补充:如图,BCD是一条直线,∠A=75°,∠1=53°,∠2=75°,求∠B的度数.本题综合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图形,考察已知角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的思路.一、判断题.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旁内角互补.()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同位角相等.()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二、填空题.1.如图(1),若AD∥BC,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_______=180°;若DC∥AB,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_________=180°.(1)(2)(3)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2 2.如图(2),在甲、乙两地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 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56°,甲、乙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 则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3.因为AB∥CD,EF∥CD,所以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4.如图(3),AB∥EF,∠ECD=∠E,则CD∥AB.说理如下: 因为∠ECD=∠E,所以CD∥EF()又AB∥EF,所以CD∥AB().三、选择题.1.∠1和∠2是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而成的内错角,那么∠1和∠2 的大小关系是()A.∠1=∠2 B.∠1>∠2;C.∠1<∠2 D.无法确定

2.一个人驱车前进时,两次拐弯后,按原来的相反方向前进, 这两次拐弯的角度是()A.向右拐85°,再向右拐95°;B.向右拐85°,再向左拐85°

C.向右拐85°,再向右拐85°;D.向右拐85°,再向左拐95°

四、解答题

1.如图,已知:∠1=110°,∠2=110°,∠3=70°,求∠4的度数.2.如图,已知:DE∥CB,∠1=∠2,求证:CD平分∠ECB.答案:

一、1.× 2.∨ 3.×

二、1.∠1,∠5,∠8,∠4,∠BAD;∠2,∠6,∠3,∠7,∠BCD 2.北偏东56°,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AB、EF,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三、1.D 2.A

四、1.70° 2.因为DE∥CB,所以∠1=DC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1=∠2 所以∠2=∠DCB 即CD平分∠ECB.5.3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平行线的性质(二)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2.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含义,了解命题的含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3.能够综合运用平行线性质和判定解题.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综合应用,两条平行的距离,命题等概念.难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灵活运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注意: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三种,另外还有平行公理的推论)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3.完成下面填空.已知:如图,BE是AB的延长线,AD∥BC,AB∥CD,若∠D=100°,则∠C=_____, ∠A=______,∠CBE=________.4.a⊥b,c⊥b,那么a与c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二、进行新课

1.例1 已知:如上图,a∥c,a⊥b,直线b与c垂直吗?为什么? 学生容易判断出直线b与c垂直.鉴于这一点,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1)要说明b⊥c,根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意义, 需要从它们所成的角中说明某个角是90°,是哪一个角?通过什么途径得来?(2)已知a⊥b,这个“形”通过哪个“数”来说理,即哪个角是90°.(3)上述两角应该有某种直接关系,如同位角关系、内错角关系、同旁内角关系,你能确定它们吗? 让学生写出说理过程,师生共同评价三种不同的说理.2.实践与探究

(1)下列各图中,已知AB∥EF,点C任意选取(在AB、EF之间,又在BF的左侧).请测量各图中∠B、∠C、∠F的度数并填入表格.∠B ∠F ∠C ∠B与∠F度数之和

图(1)图(2)通过上述实践,试猜想∠B、∠F、∠C之间的关系,写出这种关系,试加以说明.(1)(2)教师投影题目: 学生依据题意,画出类似图(1)、图(2)的图形,测量并填表,并猜想:∠B+∠F=∠C.在进行说理前,教师让学生思考:平行线的性质对解题有什么帮助? 教师视学生情况进一步引导: ①虽然AB∥EF,但是∠B与∠F不是同位角,也不是内错角或同旁内角.不能确定它们之间关系.②∠B与∠C是直线AB、CF被直线BC所截而成的内错角,但是AB与CF不平行.能不能创造条件,应用平行线性质,学生自然想到过点C作CD∥AB,这样就能用上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BCD.③如果要说明∠F=∠FCD,只要说明CD与EF平行,你能做到这一点吗? 以上分析后,学生先推理说明, 师生交流,教师给出说理过程.作CD∥AB,因为AB∥EF,CD∥AB,所以CD∥EF(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所以∠F=∠F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因为CD∥AB.所以∠B=∠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B+∠F=∠BCF.(2)教师投影课本P23探究的图(图5.3-4)及文字.①学生读题思考:线段B1C1,B2C2……B5C5都与两条平行线的横线A1B5和A2C5垂直吗?它们的长度相等吗? ②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线段B1C1,B2C2……,B5C5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直线A1B5和A2C5,并且它们的长度相等.③师生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下定义.学生分清线段B1C1的特征:第一点线段B1C1两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即它是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第二点线段B1C1同时垂直这两条平行线.教师板书定义:(像线段B1C1)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 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④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定义两条平行线的距离.教师画AB∥CD,在CD上任取一点E,作EF⊥AB,垂足为F.学生思考:EF是否垂直直线CD?垂线段EF的长度d是平行线AB、CD的距离吗? 这两个

问题学生不难回答,教师归纳: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可以理解为: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教师强调: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处处相等,而不随垂线段的位置改变而改变.3.了解命题和它的构成.(1)教师给出下列语句,学生分析语句的特点.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②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③对顶角相等;④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同位角不相等.这些语句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2)给出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教师指出上述四个语句都是命题,而语句“画AB∥CD”没有判断成分,不是命题.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是命题和不是命题的语句.(3)命题的组成.①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②命题的形成.命题通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有的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与结论不明显,这时要分清命题判断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已知事项,再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师生共同分析上述四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重点分析第②、③语句.第②命题中,“存在一个等式”而且“这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是题设, “结果仍是等式”是结论。

第③命题中,“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题设,“这两角相等”是结论。

三、巩固练习

1.“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是命题吗?它们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命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第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是正确的?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是正确吗?再举出一些命题的例子,判断它们是否正确.解答:1.是命题,题设是“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结论是“结果仍是等式”.2.第一个命题正确,第二个命题错误。可举出例子说明,如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但这两个同旁内角不是邻补角。对于学生所举的错误命题,教师应给归纳一下,有两类:第一类是命题题设不足于确定命题结正确,如“同位角相等”,这里条件不够;第二类命题是在命题的题设下,结论不正确。

一、填空题.1.用式子表示下列句子:用∠1与∠2互为余角,又∠2与∠3互为余角,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所以∠1和∠3相等_________________.2.把命题“直角都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___________.3.命题“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度数的比为2:7, 则这两个角分别是____________度.二、选择题.1.设a、b、c为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设a⊥c,b⊥c,则a⊥b B.若a∥c,b∥c,则a∥b

C.若a∥b,b⊥c,则a⊥c D.若a⊥b,b⊥c,则a⊥c

2.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互补的角但非邻补角的对数有()A.6对 B.8对 C.10对 D.12对

3.如图,已知AB∥DE,∠A=135°,∠C=105°,则∠D的度数为()A.60° B.80° C.100° D.120°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的位置关系是()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C.相交但不垂直 D.平行或相交

三、解答题.1.已知,如图1,∠AOB纸片沿CD折叠,若O′C∥BD,那么O′D与A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2.如图,已知B、E分别是AC、DF上的点,∠1=∠2,∠C=∠D.(1)∠ABD与∠C相等吗?为什么.(2)∠A与∠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3.如图,已知EAB是直线,AD∥BC,AD平分∠EAC,试判定∠B与∠C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4.如(图4),DE∥AB,DF∥AC,∠EDF=85°,∠BDF=63°.(1)∠A的度数;(2)∠A+∠B+∠C的度数.答案:

一、1.因为∠2+∠1=90° 又∠2+∠3=90°,所以∠1=∠3(同角的余角相等)

2.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3.两个角是邻补角,这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4.40°,140°

二、1.D 2.B 3.D 4.D

三、1.平行

因为O′C∥BD

所以∠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1=∠2,∠3=∠4

所以∠1=∠4

所以AC∥O′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相等.因为∠1=∠2,所以BD∥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ABD=∠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相等 因为∠ABD= ∠C 又∠D=∠C

所以∠D=∠ABD

所以DF∥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A=∠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B=∠C 因为AD∥BC

所以∠B=∠EAD(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C=∠CA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EAD=∠CAD(角平分线定义)所以∠B=∠

第四篇:认识平行线教案

认识平行线

---------------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93页例题和练一练,练习十五6、7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2、使学生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意义,画出平行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里的平行现象,产生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兴趣。【教学准备】:

直尺、三角板、一个正方体模型、手工材料(方格纸、空白纸2张、)作业纸、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实验

课前,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一个实验:学生拿出两支水彩笔,扔在桌上,可能有两种情况发生,一是两只笔同时在是桌上(同一平面),二是一支笔在桌上,还有一支掉在了地上(不在同一平面)。向同学介绍这节课我们是研究在同一平面的物体。板书:在同一平面

二、导入

1、(出示1电线塔架的两根竖着的钢筋、2铁路的两条铁轨、3双杠的两根横杆。)

先请同学观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可以看作直的线,接着请同学从图中抽象出几组直线,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出。

1)教师巡视选图 ,贴在黑板上 可能出现的主要三种情况:如下图

师:刚才老师巡视一圈,选了几幅图,还有与他们不一样的吗?(适当再选两幅。)

2)分类要求

师:这几组直线,如果让你给它们分成两类,大家想一想,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类?该怎样分类呢?(前后4人一小组,相互讨论)(教师参与)

3)反馈

请“哪组的同学先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类的,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抓住重点,规范语言(板书: 相交)

4)出现意见分歧

重点探讨(一号图)师:这两条直线现在看起来是不相交的,但直线有什么特征呀?”(可以无限延长)“对”!“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教师动手延长看起来不相交的直线,让学生清楚的看到, 看起来不相交的直线,通过无限延长,仍然可以相交的,(同时也要用直线的特征验证平行线)

师:现在大家再想一想,我们该怎样分成两类更合理?”(指名回答)

三、建立平行线的概念

师 :“像左边这组直线延长后会相交, 这样的位置关系,我们称”相交”.“另外两组呢?”(学生:不相交)教师肯定回答,板书:不相交。像这样无限延长后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我们称 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板书:互相平行

师指着黑板说: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互相平行。(齐读一遍)

师回指黑板上的图说,:”这里的两条直线我们分别用字母A、B来表示,当它们是互相平行的,我们就可以说,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还可以说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

“你能向你的同桌同学介绍一下它们谁是谁的平行线吗?”(学生自说)指名说。

师:你能说出生活中互相平行的例子吗?

(出示生活中的平行现象并小结:像黑板的上下两条边、秋千架的两根立柱、五线谱的横线都是互相平行的。)

(一)练习巩固,强化已有概念。

教师“:现在,你能用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判断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哪些是平行?哪些是相交吗?”(能)(1)下面哪几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反馈:(评析重点)

师:(1、3)题互相平行

“为什么?”(无限延长后不相交)教师勾画板书中的“不相交”;(2、4)题相交了, 有一个公共交点。(2)下面每组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各有几组平行的线段?

反馈时师注明:这里所指的是平行线段,及时纠正不规范语言.四、画平行线

1、谈话导入:你能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吗?如果我们画一组平行线的话,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之间距离处处相等)

2、尝试画

“现在大家想不想尝试画一组平行线呢? 好!拿出老师给你们的材料,和你们自己的学习工具,你可以任意选择,画一组平行线,并在小组内交流,说你是怎样画的?”(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反馈:(可能出现的情况

具有局限性)

a、【在方格纸上直接画】方格本身线段之间就是平行的,但要画平行线之间距离比方格纸大呢?怎么办? B、【用直尺画】直尺间距离处处相等,但我要画比直尺间距离再小一点的呢? C、【折纸】(同上)评论:用以上方法画出的是 很准确,但不方便.D、【随手画】

评论:方便,但有时不够准确

看样子我们的这些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缺点,有没有一种方法,即准确又方便呢?

3、介绍画法

教师:”老师这有种方法,想知道吗? 1)、看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种画法选择了哪些工具?分成几步完成?”

电脑演示 2)、说

问:谁来说一说:

重点”紧靠””平移”

“为什么,这样画,就能保证两条直线平行呢?”(平移后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3)、再看(强化)电脑再演示 4)、操作

(1)选一位板演,其他同学集体评议 “谁敢上来给我们演示一下?”学生自己评析。(2)大家集体操作

“我们一起来照这样画一组平行线, 画好后,同桌同学,用同样的方法检验一下。

(3)巩固画法

教师巡视,抓住典型错误进行集体评析

五、巩固练习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行,现在老师出点难题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老师的考验啊? a、练一练第2题

在下面的方格线上画两组相互平行的直线。b、练一练第3题

分别画出每条直线的平行线。c、练习十五第7题

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自由回答,抓住重点。

板书:认识平行线谁来说一说你对”平行线”有怎样的认识?

附页:

一、判断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2.大写字母A中,既有平行也有相交。()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二、在下面字母中找出互相平行的线段

E F H K L N Z

三、你能在下图中找到几组互相平行的线段?

解决问题

• 园林工人在一块绿地上拉了一些与一条边垂直的绳子,并量出这些绳子的长度(如图),这块绿地两条对边平行吗?

第五篇:《认识平行线》教案

课题:认识平行线

教学内容:教材第92页例9第93页例10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对具体生活场景的观察,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2.使学生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地认识平行线,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里的平行现象,产生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 2.能借助工具做一组平行线以及对“同一平面”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例题的场景图?

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这些图片中“隐藏”着两条直线呢?师通过课件演示抽象出三组直线。

二、教学新课 ⒈认识平行线。

(1)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三组直线,说说哪些是相交的,哪些是不相交的?(可以问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相交与不相交的)

指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以相交,也可能不相交,今天我们就研究不相交的直线的关系,这就是平行。(2)自学92内容,说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3)进一步理解认识“在同一平面内”

(4)你能找出平行的例子吗?分别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2.完成“练一练”第1题。3.教学画平行线和检验平行线。

⑴画平行线。让学生自主的画,交流画法

⑵看书93页图示,教师演示并说明画法,学生按照老师的样子再画一次。在画的过程中,找出最好的方法。

⑶检验平行线。如果有两条直线或线段,怎样检验它们是不是相互平行呢?教师示范说明。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2题。2.完成“练一练”第3题。

(1)先让学生试一试,再和同桌交流。

(2)汇报交流,小结画已知直线平行线的方法。(先将直尺一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再沿直尺的另一条边画直线。)3.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

四、全课小结: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下载《平行线》参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平行线》参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5.2.1平行线(教案)

    平庄中学电子教案 数学学科 七年级下册 科任教师:黄忠明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平行线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平行线的概念. 2.理解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过程与方法】 1......

    《平行线》教案(精选5篇)

    平行线 曾春燕 课题:平行线 年级:四年级 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平行,体会平行线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3【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

    平行线的性质__教案

    《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

    《垂直与平行线》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P78~8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

    平行线讲评课教案(模版)

    平行线讲评课教案 执教者 邹胜林 教学内容平行线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概念、性质、定理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澄清易混知识,巩固提高。 2. 通过对典型错......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范文)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知识回顾 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怎样用符号语言表述? 自主探究 1.学生画图活动: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直线a、b相交,标出所形成的八......

    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9.3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 (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解决相关问题。 (3)体会两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条平行线之......

    平行线与函数教案

    平行线与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互相平行,即k1k2,然后抓住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的特性,即图象上的点都满足函数解析式,实现形与数(式)的转化;同时结合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