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直观性的教学策略
直观性的教学策略——红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适应(视频 1)周:我印象最深的是卢老师对直观性教学策略的运用非常到位。以“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这个知识点为例。卢:好的,先请老师们观看视频 1。
周:细胞学上,红细胞是体现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的经典例子,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卢老师化微观为宏观,即将细胞学上的红细胞制作成一个自制教具——装水的红气球(体积不变)揭示双面凹的圆饼状与普通球形的细胞相比引起的表面积变化,引导学生归纳红细胞的形态及功能,并提炼出红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这种直观性的教学策略及手段的采用非常有必要,这个模拟教具的制作和使用非常有创意;卢老师不吝时间和手段剖析强化其形态和功能,学生对其本质属性再认识,归纳整合,实现自主意义建构。安:鉴于“结构与功能”的解剖学和生理学核心知识及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直观性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而血细胞的“微观”特征决定了学生对其恰恰缺乏科学的感性认识。卢老师除了这个模拟教具的使用之外,还利用血液实物、人血永久涂片的显微观察、白细胞的功能动画、血小板的功能视频、PPT 等辅助教学,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微观概念宏观化,复杂概念简单化,启发学生自主建构循环系统和血液的概念,有效渗透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学科观点教育。
卢: 科学概念的形成,要有丰富的事实的支撑。所以初中阶段有着大量的 生物事实性知识,过去一直被单纯地要求识记,而我们忘了它也是思维过程的核心,需用直观性的手段引导学生在感知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加工而成,如引导学生在认识生物学事实的同时理解“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便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性到普遍的思维推进过程。这是科学概念形成的必经阶段,也是有效渗透学科观点的重要过程。实验手段的选择——“血红蛋白的特性”演示实验(视频 2)
卢: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是一门讲究实验证据的自然科学课程。对于实验手段的运用和选择也是老师们需要重视的问题。请周老师先谈一下这节课您印象最深的实验。
周:我想谈一下“血红蛋白的特性”这个演示实验。卢:好的,请老师们先看一下视频 2。
周:如卢老师所说,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是一门讲究实验证据的自然科学课程。所以在教学中突出实验性或者探究性一方面是生物课堂教学的特征之一,即像生物课;同时也是加深学生印象的直观性手段之一;最后也是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形成科学思维方式的途径之一。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功能进而决定了血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学生理解血液功能的重要铺垫。用血豆腐做实验材料,做一个简单的对照实验,学生就能领会“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即呈鲜红色;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即呈暗红色”的特性。这是老师们讲授“血红蛋白的特性”时的一个经典实验,效果非常好。卢老师的课上这个演示实验也非常成功,并引导学生不止于知识的细枝末节,及时联系红细胞的功能和血液的功能,由分子水平的机制回到细胞学水平和组织水平的功能上来。安:卢老师提供的这节案例上用了血豆腐做实验材料演示“血红蛋白的特性”实验,效果很好。但我知道,卢老师在另一个班的课上却是用了一个动态的演示实验,我认为效果则非常震撼(视频 3)。卢:好的,老师们现在请先看一下视频 3。安:从视频上可以看到,卢老师用了两小烧杯抗凝的血液,一杯用排水法通入氧气,演示氧浓度高时血液的颜色变化;为增强实验中颜色的对比效果,另一杯则通入二氧化碳演示氧浓度低时血液的颜色变化,鲜红色和暗红色的颜色对比而且是这种动态的颜色变化让学生惊叹声不绝于耳。虽然从对照实验的设计来说,这个实验的设计不严格,规范的设计应是一杯通入氧气,一杯不做处理就可以,但为了增强效果,卢老师在分别通入氧气和二氧化碳之前,特意向学生说明这样设计实验的用意,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所以,我认为相比较静态的实验结果的观察,动态的实验演示效果更佳,因此虽然在提供的案例上没有采用这一个演示实验,我仍然想向大家介绍它。在具体实验的选择上,如果某班恰有学生有“晕血”等时,则不宜选用这种血液的动态演示实验。
卢:红细胞的形态及功能是本节的重点,而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时与氧结合,氧浓度低时与氧分离”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进而决定了血液的这一重要功能,是学生理解血液功能的重要铺垫。在如何呈现“血红蛋白的特性”时,我确实煞费苦心。如安老师所说,虽然我更青睐动态实验带来的震撼效果,又在经典实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考虑每个班的学生的特殊情况不失为我们选择实验手段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学结构及教学评价——血细胞到解读血常规化验单 周:卢老师讲授血细胞这个本节重点时,按照红细胞的形态及功能→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红细胞相关指标→白细胞的形态及功能→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白细胞相关指标→血小板的形态及功能→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血小板相关指标的结构来设计和展开,充分体现了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原则。本章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科学地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 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准备自己或亲人的血液常规化验单,在血常规化验单这一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这正是对其概念学习效果的评价,因为科学概念的真正掌握,体现在运用中,同时也利于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健康和生命教育。
安: 初一年级的学生都有流血和抽血的经历,虽对血液有一定感性认识,但大都不知道血常规化验单数据的生物学含义、血液究竟含有哪些成分及各成分的主要功能,而这又是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所以,创设“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的教学情境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的很好的素材。我印象最深的是卢老师对 对血常规化验单中白细胞相关指标分析时的处理。卢:好的,老师们请先看视频 4。安: 卢老师对 对血常规化验单中白细胞相关指标分析时,虽然“课标”中对白细胞的要求仅限于白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但由于血常规化验单中白细胞相关指标涉及到了白细胞的 5 种类型,且某种白细胞类型的相对比例变化可作为疾病诊断的参考,因此教师可做简单的补充介绍,使学生明白白细胞真像是一支“兵种齐全的部队”,“防御和保护”的功能描述呼之欲出,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又照顾了生活实际,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4 教学内容的选择—— 造血干细胞 及白血病(视频 5)卢: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请两位老师谈谈“造血干细胞及白血病”相关知识的去留问题。请老师们观看视频 5。
周:这一部分属于本节课的拓展阶段。通过介绍造血干细胞简单介绍白血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呼吁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形成对待血液的科学态度,体验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目标非常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一个人的决策和行为来说,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对他影响最大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从概念教学的角度来说,这也是科学概念中的科学观念问题。比如血液问题上,学生包括成年人通常会有一个错误观念,那就是献血不利于健康、捐献造血干细胞不利于健康等。澄清这些观念是生物学科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安: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总目标包括 了解并关注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进而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关注现代科学发展与人类健康的密切关系。通过造血干细胞知识的学习,形成对待血液的科学态度,体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是 STS 教育的重要内容。STS 是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英文缩写。进行 STS 教育,引导学生关注 生物-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就是 培养其未来社会公民的意识和能力。
大家非常熟悉全球的“血荒”问题,以我国为例,2012 年春节后某城市的血库存量几乎为零,临床用血靠患者家属及亲友捐献,形势非常严峻。无偿献血指标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之一,虽然我国 8% 的无偿献血比例还低于世卫组织的 10% 的标准,但“血荒”问题也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国际难题。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比例则少之又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问题?个人认为是 受到教育体系本身及高考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干扰和束缚,我国的传统理科教育有不少缺点,如科学价值观偏移,导致教师为升学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科学、技术、社会三者脱节。所以在 “造血干细胞及白血病”相关知识的去留问题上,卢老师充分领会了新课标的理念,是新时代生物学教师的正确选择。
卢:以上我们从教学策略、实验手段、教学结构、教学评价及教学内容方面全面剖析了这节课。我们认为本案例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关注生物--社会问题,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渗透“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生物学核心观点,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本案例以生物学事实性知识的教学为基点,引导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形成科学概念和科学观念,是概念教学有效性的一次有益探索。
谢谢周然老师和安军老师百忙之中参与案例评析,相信各位同仁在两位老师的精彩点评中都有很大的收获,再次感谢两位老师,感谢各位同仁的观看,再见!
第二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注重直观性
低年级识字教学要注重直观性
通河二小沈燕
刚刚从五年级下来,一开始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五年级基本已经不教生字了,靠学生自学完成。而一年级重点是生字教学,虽然我很清楚这一点,也尽量注意在教学中把生字教得清楚,明白,但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前两天我们新教了两个笔画,横折和横折勾,我知道学生在数笔画时容易把横折数成两笔,把横折勾数成三笔,因此在教学中特地强调了它们都是一笔写成的,中间是不断开的,学生都表示明白了。我想,这个知识点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谁知过了两天,我让学生做数笔画的练习,不少学生就把“市”字数成7画,把“早”也数成7画,怎么也订正不对。我细细一观察,原来这些学生无一例外地把横折勾数成三笔,把横折数成两笔,所以怎么数都是7画。这时我才感到,自己过去以为笔画好教是多么幼稚,你觉得想当然的事学生不一定就理解,口头说一遍对有些孩子来说根本就是没有讲,即使听到了他也不理解为什么横折是一笔而不是两笔,所以,一定要采取直观教学才行。我从家里拿来一段绳子,拉直了问学生:“这是几笔?”学生说:“是一笔。”我再把绳子折成横折的形状,问学生:“现在是几笔?”有些学生斩钉截铁地说:“是一笔。”有的则不是那么自信了。我再次把绳子还原说:“你们看,它还是一笔,虽然它的形状变了,但可以还原成一横,并没有断掉,所以仍然是一笔。”我又把绳子折成横折勾的形状,问:“现在是几笔?”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一笔!”我再问:“老师能把绳子折成‘十’的形状吗?”学生们想了想说:“不能,因为这样就得把绳子剪开,剪开就不是一笔了。”通过这样的直观教学,学生们对笔画的知识掌握的就比过去牢固多了,再做数笔画练习时,正确率就大大提高了。
还比如写字,一开始我示范写字时,是把整个字都写给学生看后再叫他们写,结果发现很多学生都是倒笔画写的,哪怕这个字的笔画十分简单。有一个学生写“在”字时,居然是从下往上像积木一样搭起来写的。后来,我改变了教学策略,我写一笔,叫学生跟写一笔,虽然时间花得多了些,但写的顺序就不会颠倒了。总之,低年级教学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如果某个知识点的教学出现了较大的问题,那往往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出了问题,而不是因为学生太笨。所以,注重直观性,趣味性,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始终要坚持的原则。
第三篇:运用直观教学策略,生成灵性的生态课堂
运用直观教学策略,生成灵性的生态课堂
运用直观手段进行有效教学,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们教师积极使用的的教学手段,如何运用直观教学策略,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获取需要的数学信息,是我们教师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学生将数量关系直观化
学生在低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一个数是多少,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多或少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题,到三年级时,学习另一个数比这个数的几倍多多少或少多少,求这个数,教师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学生一下就看出了另一个数与这个数的关系,可谓简单明了,跃然纸上。
二、实物展示,使学生直观地获取需要的信息
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课前让学生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时,通过观察教师和学生自己制作的长、正方体,学生很容易看出长、正方体的特征,为后面学习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课件演示,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多媒体教学以其逼真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动感的画面,深受同学们的喜爱,也是我们教学时将抽象的东西变直观的有效载体。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通过动画演示,同学们清楚地看到,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效果明显。
四、教师、学生的课堂演示,获得该类问题的特征及规律
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用手演示什么是“相向”,学生分组演示“相向”而行,很容易发现相遇问题的规律。
要运用直观教学策略,建立灵性的生态课堂。
第四篇:浅谈教学策略的高效性研究
浅谈教学策略的高效性研究
曲阜市书院街道中心小学:张志萍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呈现形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的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这就要求老师有高效性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老师的课堂机智奠定课堂主旋律
要想上好一节课,老师的课堂机智很重要,我认为老师课堂机智的产生除了跟上课老师的经验、本身具有的素质有关,我认为从分利用学生的向师性的特点,和学生铺垫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一节良好氛围下的课堂,老师和学生的心理状态都是最佳的,所以思维也是活跃的,这时候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是最强的。
1、巧设活动,彰显老师智慧。
在执教《还是合作好》一课时,我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导课时,我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的活动,来导入新课。上课前,老师故意在讲台上放一张桌子(七八岁孩子一人根本搬不动),请班上力气最大的孩子帮忙搬过来,结果孩子搬不动,老师让其想办法,于是学生想办法请班上的另一位同学来帮忙,结果桌子顺利放到应放的位置。让学生谈感受。老师随机总结板书:合作
在以后的活动当中,我又多次设计让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各小组合作运东西等,然后及时让学生总结,说出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再由老师升华到本环节的学习目标上来。整节课,学生都是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不着痕迹的让学生懂得了合作的力量。
2、观察敏锐,为智慧添翼。
教学机智的产生还跟老师细致入微地观察紧密相连。执教《还是合作好》时,当在一个活动结束时,学生开始有些混乱,我想让学生停下来,于是故意有节奏的击掌引导学生停止下来,当学生听出老师有节奏的击掌声时,随机也跟着击起了掌,于是老师带领学生一道击掌,随着有节奏的击掌声,七八岁的小孩子们都一个个坐端正了,小嘴巴闭紧了。又一个个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老师这儿,整个人又回归到了课堂上来。此时此刻的教学机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设置以儿童生活为中心的主题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创设适合教材特点的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产生高效的学习效果。在讲《一粒米》这一课时,我结合农村孩子的特点,充分利用身边资源,挖掘地方教材,让学生在体验中悟情明理。在课前我准备了一个农村打农药用的喷雾器,装上水,然后让班上力气最大的学生背上它在教室里走一圈,当他吃力地放下喷雾器时,感受油然而生,此时不用老师过多的语言引导,学生谈到了父母在田间劳作时的辛苦。这时我又拿出在田间地头捡来的一个空的农药瓶,让学生纷纷闻一闻,学生都掩鼻、皱眉,以示难以忍受这一刺鼻的气味,这时,我抓住机会,对学生说,大家觉得难以承受的压力,其实在你的爸爸妈妈身上已背了好多年,那难以忍受的气味,你的爸爸妈妈已闻了好多年,这时的学生纷纷低下了头,感受到了爸妈一辈的辛苦,充分体会到了一粒米的珍贵。
三、再现学生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辨析明理
在课堂上再现学生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辨析明理。在讲《男生女生》这一课时,当讲到怎样处理男生女生的矛盾时,我故意走到一位男生跟前,装着不小心的样子,碰掉了他的文具盒,边帮他捡边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他也连忙弯腰捡文具,说没关系。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说说,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是怎样处理的?于是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总结出:同学间相处时要互相谅解,不要感情冲动,造成不必要的矛盾。这样一个不着痕迹的场景再现,为同学们处理解决同学间的矛盾冲突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口,使得他们立即就明白了,原来解决矛盾就这么简单,只要自己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就可以化解的。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也顺利完成。
四、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在《还是合作好》这一课的结束时,当我提到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时,要想让每个学生真正说出自己的收获,就得让他们在脑中有一个回顾整合的过程,所以这时候我告诉学生:别着急回答,先想一想然后再说。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看似简单,仔细想想,让学生静下心来,让每个学生都谈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让师生都能做到不浮躁,不走过场。
五、教师及时有效的评价
面对学生的回答,我们不能只一味的用“好的、嗯、你真棒”等字眼来应对,如果发现学生的回答偏离教学目标或出现知识性错误时,我们应该及时地做出清晰的判断,不要含糊不清。在我执教《还是合作好》的这节课上,我就充分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当老师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中什么事需要合作?有一学生这样回答的:买东西时,我买东西,妈妈给我付钱,这就是我和妈妈之间的合作。我立即反应过来,问同学们,这是合作吗?然后引领全班同学说说到底什么是合作呢。最终学生明白了什么才叫合作。继而转入下一环节的学习中去。
细节决定成败,每一节成功的课例,都离不开老师细节的处理。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思维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一言一行的表现入手,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去引领学生,用自己鲜活的生命,去点燃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风格。
第五篇:几何画板与数学教学直观性初探
几何画板与数学教学直观性初探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总要借助于图形,徒手绘图不但费时,而且效率低.画出的图形既不精确,又不能根据题目的需要和学生思维的发展而进行变化,非常影响课堂效率.如果能借助几何画板来绘图,不但可以精确、快捷地绘制出各种需要的图形,而且能让图形真正地“动”起来,学生观察理解更形象具体,这就能弥补传统教学中只能用语言描述、教具演示的缺陷.更重要的是,通过几何画板的操作,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因此,几何画板应用于数学教学,不但能加强画图的精准性,还能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画板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003
一、从初中数学教学的直观性来谈几何画板
1.学科的特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指出,让想学习数学的孩子构筑数学起点,其中课本为孩子提供许许多多的有益数学学习的线索,它能为爱好数学的孩子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出发点,通过教科书所提供的学习情境,学生利用课前、课中、课后开展数学活动,能帮助他们走进的数学世界.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本中有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大量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描绘了有趣并有数学含义的问题,丰富的内容表现出了数学与实际及其他学科的关系,解析初中为什么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和怎样学的问题.3.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的合作学习有了时间与空间的保证
九年义务教育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现阶段的科技让学生有可利用的工具,教师教学能依据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特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索操作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本中,设立了“做一做”、“试一试”等栏目,正文的旁边为突破难点设有“小贴示”“云朵”,学生可以借助工具进行必要的探索与合作交流,走进数学世界.章后的回顾、思考与总复习,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根据它出现的问题来探索、掌握知识,让教学成为能适应个性发展认知的活动.4.适应数学知识发展规律,满足能力不一学生的发展需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本中,每一章节都设有章节总概,并且图文并茂,成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有效切入点.几何画板的介入让大部分爱好数学的学生,逐步探索初中数学相应的内容,使学生经历真正的猜想、实践、证明的数学学习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本中,有关数学史料、数学在人们生活中和科技中的应用实例,有趣、渊博的数学知识延伸的介绍,主要是为了坚定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本中,有些题目只面向有较高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他们可以借助几何画板来尝试完成.二、从数学工具性谈《几何画板》的特点
1.几何画板不同于尺子、圆规等工具,它的外延很广,对其了解的教师可以制作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课件
学生可以借助它解决学习数学的困难,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它是最有效的教学软件之一.它通过以点、线、圆为基本元素,利用这些基本元素的变换、构造、测算、计算、动画、跟踪轨迹等,绘制出较为复杂的图形,掌握图形元素的变换规律,从而找到解题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说它是数学、物理教学,学生学习新知识中强有力的工具.2.从数学教学、学生学习中谈使用《几何画板》的好处
(1)几何画板有强大的绘制图形与绘制函数图像的功能,它在绘图的过程中保持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变性(如:角平分线、平行线等),突显计算机的绘图功能.(2)数形结合这种思想方法主要体现直观和抽象.如果使用《几何画板》来进行数学学习,它能增强数学教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直观性,更能体现出数学美.(3)几何画板能动态地演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很好地完成突破.(4)能借助现有的公式进行快速、精确的计算,并能把结果马上呈现出来.(5)变换功能在图形变换过程中保持元素之间关系不变,使图形变换变得更易于操作.三、再从运用几何画板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及案例来谈几何画板.1.几何画板绘图不但精确、快捷,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何画板能简单、精确、生动地表现几何图形及现象,这就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和环境.数学教师讲解可以展示一些与学习内容关系密切的实例,使学生观其形,闻其音,丰富感观,让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初中数学在讲授时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时,可用几何画板制作能动起来的课件,并让学生自己来演示、观察、思考,这样的数学课堂,能给刚步入几何大门的学生带来神奇.降低迈进平面几何的门槛.点、线、面等几何图形已从学生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了.通过学生用眼观察与亲身感受,不知不觉中激发了他们学习几何的动机,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2.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帮助学生理解、解析基本概念
数学概念是客观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学生学习数学理论和构建数学框架的奠基石.初中生刚开始接触到完整、科学的数学概念,因此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既是严谨数学思维形成的前提,也是让学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必要条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都强调概念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很多教育精英也都在强调并亲自示范概念课的引导及应用,但很多课堂反馈的结果表明,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不理想.由于学生受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对于邻近的数学概念辨别不清,有的可能对基本的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解题思路混乱,从而导致丢分.根据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特点,可借助图形进行直观性表述.学习圆的切线概念时,可用几何画板演示直线和圆相交的动态情形,观察有一种直线和圆只有一个交点的特殊情况,得出切线概念.学生学习习近平面几何难,主要是学生不能把概念转换为图形语言,利用图形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得学生对学习望而却步.为此,在几何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几何画板强大的图形功能,使概念有具体直接的形象.例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特点,学生不好把握为什么自变量x不能取0,学生理解双曲线这一特点比较难,这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几何画板这款软件工具,形象地把数量关系表示清楚.通过几何画板制作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点的运动和数据的变化,使学生明白当x值变化了,y是如何随着它变化而变化的.通过这样的演示,把抽象的图像性质浅显化,让学生对双曲线的特点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能牢牢记住函数和图像的关系.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双曲线特点:图像可以无限接近两坐标轴,但与两坐标轴永不相交.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让学生深刻理解自变量和函数值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让传统教学无法展示点的变化在今天得以实现.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对这些概念只会生搬硬套.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将抽象的思维过程形象地展示出来,学生很容易接受,才会爱上数学.3.几何画板能给学生提供猜想空间和探索问题的答案
在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根据问题的条件推断可能存在的结果是一种直觉思维形式,而利用几何画板可以为学生探究性地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究中自主地建构知识,实现课改的创新.例如学习“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这一性质定理时,利用几何画板很快准确画出大小不等的圆,并得出几组不等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值,让学生亲自验证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从而得出周长与直径比值的不变性,而不用几何画板来教学的话,学生在度量周长的长度时出现的误差会比较大,因为周长是圆弧,学生手上没有测量工具,这样不易通过自己的探索而得出结论,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时,学生可利用《几何画板》画出一任意的三角形,再连接两边的中点得出三角形的中位线,利用几何画板的功能度量中位线和第三边的长度,度量两组同位角的度数,然后再利用几何画板的功能,改变三角形的形状,观察中位线、第三边(底边线段)的长度变化和同位角的度数变化,感受两线段变化规律和同位角的不变性,从而得出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的探索答案,然后再通过数学方法证明其结论的正确性,从而形成性质定理.这样学习有效地把图形与数值结合起来,也体现了《几何画板》在数形结合上的优势,这是以往其他任何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境地.四、《几何画板》与数学教学直观性的几点体会
1.理解《几何画板》各种强大的功能,能结合问题本身所蕴含的数学知识来进行使用软件.2.很好运用《几何画板》中的丰富多彩颜色功能,强调出复杂图形中的基本图形及重要点、线、面,让静止的图动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几何中的抽象概念.3.学习中帮助、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动手研究数学问题或探究解题方法.这是切实可行的途径,因为《几何画板》的操作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学会,如果能利用《几何画板》去研究数学问题,从面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数学习题的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特约编辑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