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一蒋庆望月 教学设计
月的意境 美的浸润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天一实验小学 蒋庆 陈冬梅
【教材简析】
《望月》 是苏教版第十册第六单元的首篇课文,出自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手笔。这是一篇角度独特、构思新颖的写月散文,主要写了舅甥俩在江轮上对月吟诗和望月畅想的情景。文本中月光下的交谈流淌着诗情,放飞着遐思,很能让读者的心伴着字里行间的情韵而融入那一片美丽的月光之中。【设计理念】
1、语文姓“语”,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本设计采用生本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在读、写、说中自主建构语感。老师引着学生围绕话题体悟词、句意味,借助填诗、拓写等方式让学生运用和锤炼语言,学生能在潜心朗读中沉浸于月光情境,既悟语感,又练语感。
2、语文从“文”,文是文字、文学、更是文化。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体验、感悟,能逐渐触摸到汉民族文化的月亮情结,并积淀蕴含在文本中的情感,迸发出心灵深处的诗情和美感。【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借助情境、生活经验理解“呵欠、剪影、绘声绘色”等词语的意思。
2、能围绕前置话题用比较生动、准确地语言传达文本理解和感悟,透过语言文字体会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各自的美,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并能将感悟融入朗读中。
3、能在诵读课内外的咏月诗文中感受月文化,让中华民族的爱月情结根植心中。前置性作业:
1、搜集有关月亮的古诗,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2、作者的“眼中月”、小外甥的“心中月” 和诗人的“诗中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从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内容,认真诵读,结合相关的语言文字谈谈你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话题定向 开启望月之旅
1、月诗月词、月歌月曲,多如繁星,数不胜数。看来,美丽的月亮是中国人心中解不开的情结。今天,我们继续美好的望月之旅(板书课题)一起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看到的月亮呢?(板书:“我” 小外甥 眼中月 诗中月 心中月)
3、作者的“眼中月”、小外甥的“心中月” 和诗人的“诗中月”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话题进行学习。
【设计意图】第二课时回顾课文时让学生快速理清文脉,划分出清晰的内容组块,为下面话题感悟交流部分节省时间,确定各小组的研读课文的主方向。
二、小组展示 采撷月亮之美
(一)出示话题,小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课文。
讨论话题:作者的“眼中月”、小外甥的“心中月” 和诗人的“诗中月”给我们带来了怎么的美的享受?从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内容,认真诵读,结合相关的语言文字谈谈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读完本文的人大多会产生一种美的感觉,如此美文需要细读和深悟。把话题聚焦于“美”,让学生循着语言文字的表里而直面美的画面,咀嚼美的语言,与文中诸人的望月情怀开始了美好的相遇。
(二)交流“眼中月”部分。小组主体展示交流:
1、品月光之美。
(1)出示句子: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2)品悟词语,想象画面。
“安详”(如熟睡的小孩,慈祥的老人„„月光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闪烁”(月光似顽皮的小孩、嫦娥的舞蹈„„在流动的江水中跳动)((3)朗读展示,读出月色动静之美。
2、品月下景物之美。
(1)出示句子: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2)根据学生感悟拓展对句:
月光照在芦荡上,芦荡那黑色的剪影上瞬间添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月光照在树林上,树林那黑色的剪影上顿时添上了一圈——银色的光环。月光照在山峰上,山峰那黑色的剪影上立刻添上了一个——银色的项圈。(3)引导其他小组补充,品味“镀”的妙处。
★“镀”这个字用了拟人的写法,充满了人情味,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喜爱。向我们传递出这美丽动人的月色。
(4)根据学生交流,随机出示:
★“安详的月光”,不禁让我想起了冰心写的一段文章。
【出示:静美的月亮,自然是母亲了。我半夜醒来,睁眼看见她,高高的在天上,如同俯着看我,我就欣慰,我又安稳地在她的爱光中睡去。——冰心《寄小读者》】 齐读
★“流动的月光” 不禁让我想起了朱自清写的一段文章。
【出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朱自清《荷塘月色》】 齐读 【设计意图】课外阅读进入课堂是“开放语文教学”的一种形式,而生本课堂也倡导打通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一个文本的感悟引入和带动相关文本的揣摩,从而让阅读源于文本而广于文本,高于文本。适当地拓展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及冰心的《寄小读者》两篇文章的片断,让学生进行赏读,领略和强化文本的美感,受到语言的熏陶,为“写”积累语言。
3、变月景为小诗。
美丽的画面需要题上美丽的诗。谁能帮老师把诗句补充完整?齐读诗句
月亮安详洒清辉,江面光斑千万点。两岸景色成剪影,月光镀上银花边。
师:这静谧的江月,流畅的文字,若再有绘声绘色的诵读,定会妙不可言。大家认为我们班谁最适合读这样的文章?学生推荐,教师为其配乐。
评:我从你的朗读中看到了一片柔和而宁静,皎洁而安详,朦胧而诗意的月色。
师:其实这段文字适合每一个同学去读,只要有所感,有所悟,你的声音里就会有一片独特的月光。齐读。
【设计意图】生本课堂的基础是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和保持,由情入文而感悟渐行渐远。本环节中创设了音乐、画面、诗句等情境,寓讲于“读”,寓讲于“思”,逐步把对文本的理解推向深入。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音乐中,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进入宁静清幽的美好意境,诗画相谐,情韵和鸣。
(三)交流“诗中月”
1、师生、生生模拟文中对诗情景。
2、像文中的人物这样在月夜下对诗,你心里有什么感觉?(有趣,陶醉,感觉很有诗意。)
3、作者和小外甥醉了,我们也醉了。
出示: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齐读。
4、其实,月亮在古代诗人的诗中有着不同的情感内涵。哪一小组和大家聊一聊诗中月? 预设一:
★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看出诗人半夜醒来,独自一人对着月亮的那种孤苦的思乡之情。
★我从“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句诗看出诗人小时候特别的天真、有趣,竟然把天上的月亮当作白玉盘子。
★我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诗中的“愁”字,感到诗人非常的愁,好像在愁一件事情,月亮都落下去了,他还睡不着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诗人苏轼在中秋的夜晚写给他弟弟苏辙的词。读了这句诗,我体会出作者在中秋月圆之时对他弟弟的思念之情。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写出了李白离开蜀地时,看到峨眉山月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轮明月挂在当空,却又善解人意,似乎与诗人越来越近,给诗人平添一份温暖和亲切之感。预设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师:同是大诗人李白的诗句。上句是诗人回忆儿时的月,下句是诗人成年时心中的月,月在诗人心中总是那么美好的,月亮就是美的象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师:这是游子心中的月,月亮是天下游子共同的家书。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师:这是诗人孤独寂寞时的月,在这里诗人又把月亮当作诗人的知己。
2、古往今来,诗人钟情月亮,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课前大家进行了搜集,谁愿意和大家分享,出示音乐。
预设: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让人魂牵梦绕的故乡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清幽宁静的林中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大气磅礴的海上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是苍茫旷远的雄关月。★“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天上第二泉。”这是我们家乡,素有天下第二泉的二泉月。
3、小结引读。这一轮轮明月,这一首首诗歌,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吐洒着一缕缕晶莹的光辉,诉说着一个个悠远的故事,传递着一份份珍贵的情感,让人心醉,让人痴迷。
再次出示:诗,和月光在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齐读。
【设计意图】对于月诗的感悟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对诗人的情感的感悟,还要进一步感悟出:同样的月亮由于不同的心境而有不同的意味,由此而让学生初步感受月亮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诗人心中成为了寄托情感的象征。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欣赏着月景,吟诵着月诗,既帮助学生积累了诗句,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独特魅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领略了月光中的诗情之美。
(四)交流“心中月”。
1、过渡:现在让我们回到江轮的甲板上,聊一聊小外甥的“心中月”。(1)品想象之美。
★“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多么丰富而又巧妙想像,在他眼中,月亮是活的,是“天空”心灵的“窗户”。
★“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他困了,想睡觉了,由此他想到月亮也困了,睁不开眼睛,躲到云层里睡觉去了,他赋予月亮以生命。心系月亮,深沉着迷。
师:在小外甥的眼中,月亮是多么的可爱,调皮,富有生命活力,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美。(板书:想象之美)
(2)悟人物个性。
★"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叫醒”“出神”可见小外甥对月亮的敏感,挚爱。
★第五到十一自然段,背诗,小外甥对写月亮的古诗很熟悉,更表现了他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师:小外甥的想象奇特、而富有童趣,又十分自然,真是个“爱幻想”“聪明好学”的孩子。
2、小外甥的回答就像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你看老师不改一个字,只要把这几句话重新编排一下,就是一首童话般的诗!(指名生配乐读 配乐齐读)
月亮像什么
像眼睛
这是明亮的眼睛
它很喜欢
看我们的大地
所以
每一次闭上
又忍不住睁开
每个月
都要圆圆地
睁大一次
【设计意图】从体会小外甥幻想中的那一轮充满诗意的月,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充满着想象力和生命色彩的童话的世界里,让学生在小外甥的幻想中感悟月亮给人带来的想象之美,进而在一小组主要交流的基础上让全班学生感受小外甥的人物个性,触摸到月光下那一颗美好的童心。
三、迁移仿写,放飞月亮之思
1、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在诗和月光的沐浴下,在小外甥充满童趣的想象的启发下,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引读最后一段)„„
2、此时,作者的心中月,还和开头眼中月的景致一样吗?会有什么不同呢?
3、幻想,是成年人早就忘却的。小外甥给一个舅舅插上了幻想的翅膀。那我们呢?同学们,让我们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你的心中,月亮还像什么?学生仿写。
生:我觉得月亮像太阳的女儿,她觉得妈妈只在白天出现,晚上人们怎么办呢?她就从太阳妈妈那儿借来一点光,让人们晚上也能看得见。
师: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因为你心中的月亮是如此善良!
生:我认为月亮是太阳的妻子,他们日夜厮守着,保护着地球和我们!师:你的想象很独特!
生:我认为月亮就是一个城堡,里面住着嫦娥和玉兔,还有吴刚在不停地砍着桂花树!
师:你的想象来自于我国民间的传说。
生:月亮像一个魔术师,一会儿变成小船,一会儿变成玉盘。生:月亮是地球崇拜者,每到晚上,偷偷地凝视大地。
生:月亮是香香的馅饼,王母娘娘好吃极了,吃了一口又吃一口。生:月亮是一只银舟,缓缓向天边驶去。
生:蒙着面纱的姑娘,像化妆师,照亮了我们。像分了身的大灯笼,水里一个,天上一个。
„„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音乐声中展开幻想,让他们去表达,培养他们对文章意蕴的领悟、体味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心田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萌发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生本课堂的书面表达训练因充分的文本感悟而格外精彩!
四、总结回扣 铭刻月光之情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从古至今都是这一个月亮,但是作家、诗人笔下的月亮为什么都不一样,都那么美呢?
2、你有一颗怎样的心,就有一轮怎样的月。这就是“以心观物 万物皆有情”。心中有情,月亮才分外美丽。
五、练笔拓展 挥洒望月之文
1、小练笔:在有月亮的晚上,同学们观察一下月亮,再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的景物(山、树、人、房屋等),用心幻想,融入感情,你的笔下一定会有一篇优美的文章诞生。
2、整理并背诵写月亮的诗歌。
板书:
“我” 眼中月 月景之美 诗人 望月 诗中月 诗情之美 小外甥 心中月 想象之美
教学反思:
1、生本课堂呼唤文本细读。
教师要充分挖掘和预设文本感悟点,让教师“读到的”尽量能涵盖学生”表达的”。通过文本细读,我发现了文本都存在着很大的张力空间,存在着很多意义的拓展点,发现这些拓展点的空间,不仅可以唤起蕴藏在学生心中的丰富情感,更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感悟点展开想象,挖掘学生的创造想象的潜能。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丰富的想象,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具体了,并在浮想联翩中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显示了课堂的生命活力。学生们的想象、思维、表达等能力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在教学“心中月”这一部分时,我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把小外甥的一段话改编成诗,然后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小外甥丰富的想象力,最后我让学生也像小外甥一样想象月亮像什么,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月亮,在想象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2、生本课堂的自主感悟要产生实效需要精巧引领。
生本课堂不是边走边看,走马观花,而是要达成理解上的层次渐进和表达中由浅入深。这堂课,学生在前置话题的引领下,课前对文本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也产生了一些感悟。在课堂上,教师在开放交流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语感训练的方式来不断推进学生的感悟,规范和指导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并及时抓住一个学生所呈现的精彩,聚焦全体学生的视线,再进入文本走一个来回,这就使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处于一个不断被触发、被点燃的状态,学生妙语不断,表达流畅而自然,让教师也感叹学生语言的丰富和多彩。生本课堂的感悟教学需要一个重要的支点,即教师要合理预设和适时运用各种方式来推进学生的文本感悟,使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在原有基础上有触发和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一篇与课文一样,有着优美月色、浩瀚诗情、鲜活幻想的属于心灵的《望月》。我们需要这样的生本课堂,我们需要守住语文的根不放松的生本课堂。语文课,生本课,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条道路上执手相望,一见钟情!
第二篇:望月教学设计
望 月
第二课时
1、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综合音乐等多种手段,在朗读、欣赏、想象中,充分感受月光下美的意境。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幻想。
3、读写结合,训练学生的想象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
2、理解、品析描写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 同学们,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心中向往的女神。她在遥远的星空,讲述着无尽的故事,给我们以无限的灵感与遐思 ]。
[ 这节课,我们将随同作家赵丽宏一起登上江轮,沐浴月色;享受作者与小外甥对诗,交谈的快乐。]
2、[ 一起把课题读一遍,齐读——“望月”]
过渡: 夜深人静,作者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作者看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出示月夜图)作者眼中的月亮是怎样的呢?板书:眼中月
二、赏读第一段(1-2),感受月光美。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 究意是月光的什么美能够打动我们的心呢?请同学们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心动的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2、指名交流,教师引导,感受月光美。
①月夜江景很柔和,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理解“安详”:“安详”可是个让人心动的词,它本是形容人的神情的词,一 1 种温情,从容的神情,谁能给你这种感觉?(而这里把月光比作„„,这份安详你能读出来吗?)
②引导想象:月光下的江水除了像光斑,还像什么呢?
(像一颗颗星星,像一颗颗珍珠,像一颗颗闪烁着光芒的钻石,像一河的碎银„„)
③从哪儿体会出朦朦胧胧的感觉?(理解“隐隐约约”,你想用哪个词语来换一换?理解“剪影”:芦荡、树林和山峰在江天交界处看上去朦朦胧胧的,只能看见一个大概的轮廓,所以作者说那是“黑色的剪影”。)
3、你还有哪些感受?
4、小结激趣,有感情地朗读第2小节。
[ 的确,月光是美丽的,月光笼罩下的江景是迷人的,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旷神怡。让我们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这种美传达出来。]
5、指名配乐朗读。
6、配乐齐读第2小节。(引读:让我们一起融入这迷人的月色吧。月亮出来了——)过渡:
沐浴在这明月的清辉下,我今晚是睡不觉的,而今夜难眠的不只是我一个人,还有谁呀?
就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在这如诗如画的境界里,聪明,好学的小外甥向我挑战了,挑战什么呢?
三、诵读第二段(3-13),体验诗意美。
1、是的,和聪明可爱的小外甥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这时候,他向我挑战了,要与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咱们也去凑凑热闹吧!
[ 我们来合作!男生当舅舅,女生当小外甥,注意,根据年龄的不同,诗句的不同,读出韵味来!]
2、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这就是(生:诗中月)(师板书:诗中月)诗人最是多愁感,在有月的夜晚,诗人也是睡不着觉的,诗人借月在诉说着什么呢?你从上面的诗句中能看出来吗?
3、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看出诗人半夜醒来,独自一人对着月亮的那种孤苦的思乡之情。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句诗看出诗人小时候特别的天真、有趣,竟然把天上的月亮当作白玉盘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句诗中的“愁”字,感到诗人非常的愁,好像在愁一件事情,月亮都落下去了,他还睡不着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诗人苏轼在中秋的夜晚写给他弟弟苏辙的词。读了这句诗,我体会出作者在中秋月圆之时对他弟弟的思念之情。
过渡:月亮,她有时是诗人孤独惆怅的哀思,有时又化作一片浓浓的思念亲人、思念家乡之情;有时又变成诗人的童趣;有时又化作诗人眼里一片美丽的江上夜景。月,在诗人的眼里是多情的、奇妙的。我们再次有感情的吟诵这些多情的诗、多情的月
4、延伸拓展,积累诗句,享受诗意美。(1)理解省略号的含义。(2)指名回答。
(3)小结延伸:[ 这里的两个省略号告诉我们,舅舅和小外甥还吟诵了许多有关写月亮的诗。同学业公安部平时也积累了许多的诗句,如果你就在江轮上,你一定也会接着他们的诗句对起诗来。谁为我们来上一句?](4)指名吟诵课外的明月诗。过渡:
月,给诗人以灵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
月,也给了聪明好学的小外甥以灵感。他凝望着天边的那一轮圆月,产生了美妙的幻想。
读了课文14-20自然段,你一定会被小外甥那充满童趣,新颖独特的想象所吸引!
四、品读第三段(14-20节),理解想象美。激发童心,迁移作诗。
1、自由读课文14——20小节。
2、出示月的变化图。就是这样的一幅月亮每个月的变化的图,在小外甥的眼里成了——天的眼睛。
小外甥的话使我感到非常惊讶,你们不止一次看过月亮,你觉得月亮像什么?小外甥为什么说象天的眼睛?
3、这是怎样的眼晴?他是怎么说这段话?绘声绘色能成什么词语。4指名绘声绘色地读。
[ 多么天真,多么可爱的小外甥呀!细细品读小外甥的话,就会发现他的想象是一首诗。那是一首充满童心,童真和童趣的诗,绝美的儿童诗。同学们请看!]
4、出示创新显示“想象诗部分”。
5、指名动情朗读“想象”
9、激发童心,启发想象,迁移仿写。
我们也和小外甥一样的年龄,一样的调皮可爱,一样的富有幻想,在你的眼里月亮像什么?让我们也插上幻想的翅膀,一起去看看心中的月亮(1)出示月亮图。(2)激发童心,仿写作诗,[ 静静地想一想,试着写出你心中的月亮。]
10、学生即兴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捕捉范例。
11、指名当众朗读自己创作的诗。(2——3名)
12、总结延伸:
[ 听了你们的想象,老师深深地感受到,月亮就像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赏月的人有一颗什么样的心,就会诞生出一首什么样的诗。]
[ 同学们,像小外甥那样,用你们的童心、童真和童趣,去观察大自然的日月星辰,山山水水。。。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们就会发现:世界真的很美好!]
五、布置课后作业:
1.听写课文第二自然段。2.动手实践:
★写一写我家乡的月色美景。
★读一读课外描写月色的散文。
板书设计:
望 月
眼 中 月
诗 中 月
心 中 月
第三篇:望月教学设计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三甲小学
唐丽
教材分析:
《望月》是苏教版第十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也是一篇散文。叙写了“我”和小外甥江上赏月的情景。而文中有对月夜江色的描写,有舅甥赛诗的经过,有外甥对月亮独特的想象。“我”和小外甥喜爱月亮之情跃然纸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形象鲜明。《语文课程标准》种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因此,教学《望月》,要在了解事件梗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月夜江景之美、回忆描写月色的古诗、体会小外甥的独特比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情分析: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范围,所以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前掌握: 1,学生能自己解决生字词。2,能搜集月亮资料。3,能熟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课文感受作者与小外甥对月的独特情感。
2.能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月亮下的美景,理解文中写月的古诗句,激发美好的想象。过程与方法:
朗读→品味→感悟→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2.学习课文感受作者与小外甥对月的独特情感。
3.能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月亮下的美景,理解文中写月的古诗句,激发美好的想象。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课数: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月儿图片,引出课题
过渡:有时它会是个大圆盘,有时的它是条弯弯的小船。。瞧,这变幻莫测的东西,就是我们每天夜晚只要抬起头就能看到的月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月亮有关。
2.板书课题:望月→齐读课题。引导通过学生两次读课题,体会不同
音量、感情读课题的效果。
2.把课题读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能学好课文的信心。3.出示教学目标,带领学生朗读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月儿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怎样的故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自己的一句话概括课文告诉你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答,师小结)
本文是一篇散文,有写景、对话、抒情。(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边读边在书上做标记,理解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义。了解课文体裁。
三、理清文章脉络,并概括大意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请大家们放声自由读课文。
找一找: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指名答)
板书:月夜江景
2.除了欣赏这美景外,我与外甥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指名答)
板书:赛诗 对话
3.我与外甥赛诗后,我和外甥各有了什么不同的感受?(指名答)
板书:想象、幻想
4.快速浏览课文并根据板书提示,思考:课文可以根据什么写作顺序分段,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并归纳段意。板书:根据事情发展顺序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题纲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并归纳段意。
四、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学习第一部分
1.过渡:夜深人静的时候,作者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让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一同去看看,请同学们细读课文1-2自然段,找一找:我在甲板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指名答→集体交流→出示)
月亮
吐洒
清辉
江水
晶莹闪烁
光斑跳动
景物 月光
洒落
长江
两岸
黑色剪影
伸展起伏
月光
镀
银色花边
2.并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常识理解“清辉”、“剪影”、“镀” 意思
3.根据板书顺序提示,同桌相互介绍江上景色。
4.谈一谈月夜江景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指名答→师小结)
5.这么美的景色,连老师都忍不住想身临其境一番。请大家用那美妙的读书声把老师带入到作者的世界中去一同感受感受,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搜一搜:这么迷人的景色除了作者被吸引了以外,还有谁被吸引了?(指名答)
2.师质疑:是谁把他叫醒的呢?找一找,画一画。
3.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师质疑:月亮怎么会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师质疑:小外甥的聪明而又好学体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指名答→集体交流→师反馈)齐读5—11自然段。
4.“床前明月光”是谁背诵的?你为什么这么说?(指名答)
过渡:小外甥和舅舅对了很多关于月亮的诗句,文中哪里告诉你的?
(点明此处省略号的作用)
5.这些都是我们琅琅上口的诗句,你知道还有哪些诗句是描写月亮的。我们来比一比谁知道的多。
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诗词大比拼 爱拼才会赢。(1)准备。
各小组同学互相讨论、补充完整诗句。(2)抢答规则:
老师说‘开始’开始举手抢答,最先举手的小组回答。(3)评分标准:
说出一首诗,记一分,不能重复。答错扣一分。
过渡: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
“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天比舒畅,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6.找一找课文中那一句话告诉我们,作者和小外甥也沉迷于此了?(指名答)
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让我们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形式→反复朗读,体会意境。
过渡:同是那个月亮,在不同的诗人的眼中却有着不同的情思,它有时是诗人孤独的哀思,有时又化作一片美丽的乡愁,有时又变成诗人的天真与童趣,有时又是诗人郁郁不得志的人生感叹。小外甥的眼中月又是怎样的?这聪明好学的小外甥又冒出了什么问题?
学习第三部分
1.在小外甥的眼里,月亮是又什么样的呢?(1)画出描写小外甥对着月亮展开想象的句子。
(2)为了把这些语句读好,我们还要画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语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吧!——分角色朗读,加上动作等。出示:“像眼睛,天的眼睛。”
“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
(3)质疑:读得懂吗?有什么问题吗?(体会到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读出他眼中月亮的活泼,明白月的圆缺规律。)2.我又会想些什么呢?
总结:从古至今,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神圣的象征,它以其旷远和神秘寄寓着人们幽远的思念和无尽的遐想,那同一个月亮,为什么在不同人的眼里就不一样了呢?正如清朝大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即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眼里是不一样的,关键看人所处的环境,人的心情如何。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月亮下的美景,理解文中写月的古诗句,激发美好的想象。感受作者与小外甥对月的独特情感。
拓展延伸:
同学们心中的月是什么样的呢?同学们你们也动笔写一下你心中的月。板书设计:
望月
散文 写景 对话 抒情
根据事情发展顺序
月夜江景(1-2)赛诗 对话(3-20)
幻想(21)
第四篇:《望月》教学设计
《望月》教学设计
落儿岭中心小学
梅兴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品读月夜江景、赛诗诵月、幻想月亮这三个片段,体会月的美妙,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
4、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重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象的句子。
2、体会同一个月亮在不同人眼里是不一样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师:讲解法
生:自主学习法、合作法。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背诗激趣,导入新课。
1、月色是柔和迷人的,面对皎洁的月光,有多少诗人为之陶醉,所以留下了许许多多描写月亮的诗句,你会背哪些呢?指名背诵。
2、相同的月亮在不同人的眼中又会有别样的情致,今天我们就随从赵丽宏以及他的外甥一道来《望月》。
3、板书课题《望月》
二、自读感知,自主释疑。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检查预习和自读情况。
3、学生质疑,教师区分处理。词语的理解(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对文中诗句的理解(课后查工具书)对难懂的句子(可存疑)
4、指名分节朗读,思考,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精读品味,欣赏美景。
1、自由朗读课文,在头脑中想象画面。(画面中有月光、江水、光斑、芦荡、树林、山峰的剪影)
2、欣赏课文录音,画出你认为美的词句。
3、指导朗读,品味佳句。
4、让学生当一回“小画家”,在纸上画出心中的:江边月亮图。
5、背诵指导:老师对着投影上的图片先背,学生尝试背。
四、教学生字。
五、小结课题,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品读月夜江景、赛诗诵月、幻想月亮这三个片段,体会月的美妙,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
2、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教学过程:
一、回忆月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月图,谁能带我们去领略一下美丽的月色?
2、指名读第二节。
3、导入:月光是皎洁的,月光是迷人的,月光是美丽的,在如此美好的月光下,作者和小外甥来到甲板上干什么?本节课继续学习。
二、美读课文,交流感悟。
1、精读课文第3——12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畅谈课后感受。
(2)交流感受:一个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聪明好学表现在哪?
(3)小组学习讨论,以分角色美读形式进行汇报。(代表汇报,评价激励)
(4)分角色朗读,体会词义、句意,体会当时的意境。(5)小结谈话。
(6)课件播放优美的配乐月色图,进行赛诗会。
2、精读课文第13——20自然段。
(1)导:聪明好学的小外甥又向我发起了挑战,这次挑战是什么?(2)默读课文第13——20自然段。要求:画画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子。议议:请你联系生活中实际谈感受。读读:细细品味他想象的奇特。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去感受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幻想奇特,头脑中装满了奇特有趣的东西。(抓重点词指导读好小外甥幻想的句子,品味奇特的想象。)(4)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5)引导学生把幻想到得东西说出来。
三、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能想象到的有关月亮的内容写下来。
板书设计
望月
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比背诗句
聪明好学
想象月亮
爱幻想
独坐甲板
展开幻想
第五篇:望月教学设计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江滨小学 李晓芳
【教学理念】
以“月”为核心,从“月下江景”、“月下对诗”、“月下幻想”逐层展开对课文的解读。通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在读中感受与领悟的能力。【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析,体会文中所蕴藏的江月美景的神奇迷人。
2、体会小男孩的聪明好学和爱幻想。
3、有感情的朗读文中“月下江景”“月下对诗”“月下幻想”的内容。
4、展开幻想,描述心中的月亮。【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男孩的聪明好学。【教学难点】
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在读中感受与领悟的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述课文
这节课,我们将随同作家赵丽宏一起登上江轮,沐浴月色;享受作者与小外甥对诗,交谈的快乐
2、[ 一起把课题读一遍,齐读——“望月”]
过渡:夜深人静,作者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作者看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出示月夜图)作者眼中的月亮是怎样的呢?
二、赏读第一段(1-2),感受月光美。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 究意是月光的什么美能够打动我们的心呢?请同学们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心动的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2、指名交流,教师引导,感受月光美。
①月夜江景很柔和,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②引导想象:月光下的江水除了像光斑,还像什么呢?(像一颗颗星星,像一颗颗珍珠,像一颗颗闪烁着光芒的钻石,像一河的碎银„„)
③从哪儿体会出朦朦胧胧的感觉?
3、你还有哪些感受? 的确,月光是美丽的,月光笼罩下的江景是迷人的,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旷神怡。让我们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这种美传达出来。]
4、指名朗读。过渡:
沐浴在这明月的清辉下,我今晚是睡不觉的,而今夜难眠的不只是我一个人,还有谁呀?
就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在这如诗如画的境界里,聪明,好学的小外甥向我挑战了,挑战什么呢?
三、诵读第二段(3-13),体验诗意美。
1、是的,和聪明可爱的小外甥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这时候,他向我挑战了,要与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咱们也去凑凑热闹吧!
[ 我们来合作!男生当舅舅,女生当小外甥,注意,根据年龄的不同,诗句的不同,读出韵味来!]
2、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诗人最是多愁感,在有月的夜晚,诗人也是睡不着觉的,诗人借月在诉说着什么呢?你从上面的诗句中能看出来吗?
3、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单。
过渡:月亮,她有时是诗人孤独惆怅的哀思,有时又化作一片浓浓的思念亲人、思念家乡之情;有时又变成诗人的童趣;有时又化作诗人眼里一片美丽的江上夜景。月,在诗人的眼里是多情的、奇妙的。我们再次有感情的吟诵这些多情的诗、多情的月
4、延伸拓展,积累诗句,享受诗意美。(1)理解省略号的含义。(2)指名回答。
2(3)小结延伸:[这里的两个省略号告诉我们,舅舅和小外甥还吟诵了许多有关写月亮的诗。同学业公安部平时也积累了许多的诗句,如果你就在江轮上,你一定也会接着他们的诗句对起诗来。谁为我们来上一句?](4)指名吟诵课外的明月诗。过渡:
月,给诗人以灵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
月,也给了聪明好学的小外甥以灵感。他凝望着天边的那一轮圆月,产生了美妙的幻想。
读了课文14-20自然段,你一定会被小外甥那充满童趣,新颖独特的想象所吸引!
四、品读第三段(14-20节),理解想象美。
1、自由读课文14——20小节。
2、出示月的变化图。就是这样的一幅月亮每个月的变化的图,在小外甥的眼里成了——天的眼睛。
3、这是怎样的眼晴?他是怎么说这段话?绘声绘色能成什么词语。4指名绘声绘色地读。
多么天真,多么可爱的小外甥呀!细细品读小外甥的话,就会发现他的想象是一首诗。那是一首充满童心,童真和童趣的诗,绝美的儿童诗。同学们请看!我们也和小外甥一样的年龄,一样的调皮可爱,一样的富有幻想,在你的眼里月亮像什么?让我们也插上幻想的翅膀,一起去看看心中的月亮(1)出示月亮图。(2)激发童心,仿写作诗,静静地想一想,试着写出你心中的月亮
板书设计: 望月
写景
月下江景
动静结合
月下对诗
叙事
聪明好学
月下幻想
爱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