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本几何元素的投影》教学设计
基本几何元素的投影(直线的投影)
教学目标:掌握点的投影规律。教学重点:点的投影规律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特殊点和位置重影点。教学方法:课件,教材,讲述 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2、通过图片来判断投影的规律及空间位置
3、掌握三投影的基本特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三投影面体系的构成
二、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1、特殊情况下,点有可能处于投影面上、投影轴上。
(1)在投影面上的点如图所示,点A、B、C分别处于V面、H面、W面上,它们的投影由此得出处于投影面上的点的投影性质: 1.点的一个投影与空间点本身重合2.点的另外两个投影,分别处于不同的投影轴上。
(2)在投影轴上的点如图所示,当点D在OY轴上时,点D和它的水平投影、侧面投影重合于OY轴上,点D的正面投影位于原点。
2、两点的相对位置
X坐标确定左右相对位置 X值大者在左边 Y坐标确定前后相对位置 Y值大者在左边 Z坐标确定上下相对位置 Z值大者在左边
3、重影点的投影
当空间两点的某两个坐标值相等时,该两点处于某一投影面的同一投射线上,则这两点对该投影面的投影重合于一点。(课堂小结)
1、点的三面投影规律是什么?
2、点的投影特性是什么?
3、空间点的相对位置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4、点的空间直观图的作法是什么?(巩固练习)
1、作A(20,30,10)的直观图;
2、已知空间A(20,30,10),B点在A点上12mm,右8mm,前10mm,求作B点。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画点的投影和技巧,但有个别学生画点的投影有点模糊。
第十六课2.5 基本几何元素的投影(直线的投影)
教学目标:掌握直线的投影规律。教学重点:直线的投影规律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空间位置和倾斜、垂直、平行的投影特性。教学方法:课件,教材,讲述 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
2、通过图片来判断投影的规律及空间位置
3、掌握三投影的基本特性
一、直线
在绘制直线的投影图时,只要作出直线上任意两点的投影,再将两点的同面投影连接起来,即得到直线的三面投影。
二、直线的投影特性
1、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投影具有收缩性,投影变短线。
2、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投影具有真实性,投影实长现。
3、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投影具有积聚性,投影聚一点。
三、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1)一般位置直线:对于三个投影面均处于倾斜位置;
(2)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一个投影面,而与另外两投影面倾斜。(3)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平行于另外两投影面。
1、一般位置直线投影特性:
(1)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是倾斜直线;(2)投影长度均小于实长。
2、投影面平行线(1)三种位置
正平线:平行于V面的直线; 水平线:平行于H面的直线; 侧平线:平行于W面的直线。(2)投影特性:
① 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为一段反映实长的斜线;
② 在其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长度缩短。
3、投影面垂直线(1)三种位置
正垂线:垂直于V面的直线; 铅垂线:垂直于H面的直线; 侧垂线:垂直于W面的直线。(2)投影特性:
① 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点;
② 在其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且反映实长。总结与巩固(小结、考核知识点、作业等)(巩固练习)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课堂小结)
1、直线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
2、直线段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特性。教学反思:
第二篇:1.1.1构成空间几何的基本元素教案
1.1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学习目标】
1.借助具体几何体直观感知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2.从运动的观点初步认识点、线、面之间的生成关系和位置关系 3.借助长方体,直观感知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4、通过作图和制作模型培养学生空间立体感
不容易想象的各个元素及其位置关系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常见集合体直观演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立体感。
【重点】从运动的观点认识点线面体之间的生成关系和位置关系
【难点】通过几何体的直观图观察其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认识异面直线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3—5页,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几何体?构成几何体的基本元素是什么? 2.如何检验一个面是平面的一部分? 3.平面是如何用图形及符号表示的?
4.感受“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的过程.5.如何画出长方体?长方体如何表示? 6.长方体中的线线、线面、面面分别有哪些位置关系?
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自己寻找答案,提高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典型例题】
例1(1)画出两个平行平面;
(2)画出两个垂直平面.分析:引导学生画出直观图,目的培养其空间立体感,并且使学生直观感知面面位置关系。注意平面的画法和平面的特性。通常用一个平行四边形表示一个平面。并且引导学生分析平面分空间成几部分的问题。
练习:两个平面可将空间分成()
D1A.5部分
B.4部分
C.3部分
D.3部分或4部分 例2 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指出:(1)与平面BB1C1C平行的直线;(2)与平面ABCD垂直的直线和平面;
A(3)直线B1D1与平面ABCD的位置关系,并作简要说明。
分析:长方体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模型,让学生通过长方体中的点线面 直观感知空间中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使用几何体模型认识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的习惯。
C1A1B1D B
C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板面就是一个平面
B.不同形状的图形表示不同的平面 C.几何中的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D.有的平面厚,有的平面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1)点运动形成的轨迹是直线
(2)直线平行运动形成的轨迹是平面
(3)曲线运动形成的轨迹是曲面
(4)矩形平行运动形成的轨迹是长方体 A.0
B.1
C.2
D.3 3.正方体的面所在的平面将空间分成_____________部分。4.画图表示:
(1)直线在平面内;(2)直线与平面平行;(3)直线与平面相交;(4)直线与平面垂直。
5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4,AD3,AA12.(1)与直线AA1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直线有哪些?(2)求线段AC1的长(要求说明原因)
自助餐:.三个平面可将空间分成几部分?并用图形来表示各种情况。小结:
1、从静止的观点和运动的观点认识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2、通过长方体模型认识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异面直线。
3、平面分空间成几部分问题:两个平面将空间分成3或4部分,三个平面将空间分成4、6、7、8部分。
板书设计:
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
例1
一、基本元素:点、线、面
二、运动生成关系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例2
三、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线线位置关系: 线面位置关系: 面面位置关系:
第三篇:《元素》教学设计.doc
学习资 料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
3.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初步知识。
5.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6.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二、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排“元素周期表简介”的目的,是让学生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即可,不要随便提高要求。本课题分两课时完成:1.元素。2.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
三、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供有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出问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符号认位、联想记忆、查表抢答等。
四、设计思路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1由问题、图片、文字资料推出元素概念,课本72页活动与探究得出地壳、生物细胞和部分食品中所含元素。
2.由课本73页资料、图片和课文内容得出元素符号的写法和涵义。
3由.课本74页活动与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有关用途。
五、教具设计
1.投影1:按照课本49至50页图样绘制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图。
2.投影2:元素与原子比较表。(空白)
3投影3:介绍地壳里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简介几种食品中的元素含量。
4.投影4:简介门捷列夫如何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提问: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回答
引入课题2“元素”。
教学新课
1.设疑:什么是元素呢?
投影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68页表4-2,要求学生思考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中都含有哪种原子?它们为什么属于同一种原子?
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观察投影,得出:三种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因为这些原子的质子数都是8.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阅读本课第一节,了解元素的概念。
讨论:什么是氢元素?什么是碳元素?
让学生体会到凡质子数相同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从而得出元素的概念。
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2.投影2。
引导学生讨论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表格内容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共同完成表格内各项内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已学概念的分析和比较能力。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元素和原子的概念。
3.引导学生讨论71页的讨论题,再放投影1供学生参考图形进行分析
分组讨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变了,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的结论。
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和分析、比较的能力。了解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可分和元素的不可分。
4.投影3。
引导学生完成72页活动与探究。
阅读课本71页二、三两节、图4-
4、72页资料以及其它资料,观察投影3,相互交流,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了解生物细胞和某些食品的元素组成。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引入新课
在我们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过一些符号,如Al,O,H,C.等。这些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带着问题阅读课本73页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以旧引新,设疑引思。
教学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73页表4-3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认真阅读课本73页表4-3。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
提问: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呢?
出示几个错误的元素符号,让学生改正。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法则
提问:元素符号能表示什么呢?
以具体符号为例,说明元素符号的涵义。
学生阅读课本资料,了解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
加强对与元素有关的知识的理解。
投影4.简介元素周期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74页内容。
阅读。完成活动与探究。活动过程中采用如下形式:符号认位,小组查表抢答竞赛。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课小结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评价。
仍以小组讨论方式对本课题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各组商议推出代表发言。
加深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练习: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2.说出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的名称。
3.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1)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2)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3)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元素都改变了。
(4)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4.写出氯、氮、硫、磷、锰、铜、金的元素符号。
5.写出He,F,Si,K,Ag,Hg的元素名称。
6.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
铜CU.锌ZN.银AG.氯cl.钙Cu.七、板书设计
课题2.元素
(一)元素
1.什么叫做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元素不可分.3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学习资 料
2.元素符号的涵义: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以上资料均从网络收集而来
第四篇:《元素》教学设计
《元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
3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初步知识。
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6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二、题分析 本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三部分内容。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本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排“元素周期表简介”的目的,是让学生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即可,不要随便提高要求。本题分两时完成:1元素。2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简介。
三、教学策略分析
本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阅读文、查阅有关资料后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达成本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提供有关资料,供学生查阅,提出问题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教学过程中可组织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符号认位、联想记忆、查表抢答等。
四、设计思路
1由问题、图片、文字资料推出元素概念,本72页活动与探究得出地壳、生物细胞和部分食品中所含元素。
2由本73页资料、图片和文内容得出元素符号的写法和涵义。3由本74页活动与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有关用途。
五、教具设计
1投影1:按照本49至0页图样绘制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图。
2投影2:元素与原子比较表。(空白)
3投影3:介绍地壳里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简介几种食品中的元素含量。
4投影4:简介门捷列夫如何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六、教学过程 第一时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提问:水通电分解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回答
引入题2“元素”。教学新
1设疑:什么是元素呢?
投影1,指导学生阅读本68页表4-2,要求学生思考水分子、氧分子、氧化汞分子中都含有哪种原子?它们为什么属于同一种原子? 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观察投影,得出:三种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因为这些原子的质子数都是8 阅读本第一节,了解元素的概念。讨论:什么是氢元素?什么是碳元素?
让学生体会到凡质子数相同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从而得出元素的概念。
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2投影2。
引导学生讨论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表格内容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共同完成表格内各项内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已学概念的分析和比较能力。初步学会正确使用元素和原子的概念。
3引导学生讨论71页的讨论题,再放投影1供学生参考图形进行分析 分组讨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变了,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的结论。
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和分析、比较的能力。了解化学反应中分子的可分和元素的不可分。4投影3。
引导学生完成72页活动与探究。
阅读本71页二、三两节、图4-
4、72页资料以及其它资料,观察投影3,相互交流,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了解生物细胞和某些食品的元素组成。
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第二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
在我们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过一些符号,如Al,H, 等。这些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带着问题阅读本73页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以旧引新,设疑引思。教学新
引导学生阅读本73页表4-3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认真阅读本73页表4-3。LNFT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提问: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呢? 出示几个错误的元素符号,让学生改正。阅读本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法则 提问:元素符号能表示什么呢?
以具体符号为例,说明元素符号的涵义。
学生阅读本资料,了解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加强对与元素有关的知识的理解。投影4简介元素周期表,指导学生阅读本74页内容。
阅读。完成活动与探究。活动过程中采用如下形式:符号认位,小组查表抢答竞赛。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小结
对学生的归纳进行评价。
仍以小组讨论方式对本题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各组商议推出代表发言。加深对本所学知识的理解。练习: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2说出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的名称。3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1)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2)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3)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元素都改变了。
(4)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4写出氯、氮、硫、磷、锰、铜、金的元素符号。写出He,F,Si,Ag,Hg的元素名称。6将下列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 铜U锌ZN银AG氯l钙u
七、板书设计 题2元素
(一)元素 1什么叫做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元素不可分 3物质世界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 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
2元素符号的涵义: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三)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第五篇:元素及元素符号教学设计
课题
元素及元素符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它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本节教材从学生在前几章教材中所见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归类,建立元素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顺势给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号,这样把宏观物质、微观物质和抽象符号很自然的结合在一起,易于学习和掌握。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这是教学重点。
二、学情分析:
人类使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这些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以前可能不曾体会使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没有体会到身边物质与化学元素的关系以及化学元素与每个人生活的密切关系。而当学生知道物质世界是巨大的、丰富的,其种类繁多,而组成众多物质的化学元素却只有一百多种,恰是元素组成物质时组合的多样性,造就了物质的多样性,并通过元素组成的方式不同将浩瀚的物质世界进行分类整理时,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概念的含义,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
2、初步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并能 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判断
3、学会常见的元素符号的写法,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理解元素、物质、分子、原子四者之间的关系
5、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观念。体会到身边物质与化学元素的关系以及化学元素与每个人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
2.难点:教学难点是元素概念的形成,分类思想的初步形成和常见元素符号的熟练记忆。
五、教学方法:
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通过纸牌游戏归纳元素的简单分类;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组织学生制作拆分分子模型,搜集各种食品包装盒,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利用橡皮泥制作水、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等分子模型;搜集各种食品包装盒。查阅元素符号发展简史、制作元素扑克牌。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分子模型。引导观察拆分模型,将相同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分析给出一类原子的统称——元素。
[提问]: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呢?
[学生活动]:讨论归纳出元素定义。
投影[板书]: 一.元素
1.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提问]:判断是否是同种元素的依据是什么?如何理解概念中“一类”二字的含义?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是判断是否是同种元素 的依据。
(2)“一类原子”指的是其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所含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所以把它们归成一类,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3)元素是一个描述原子种类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创设情景]: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的广告,这里的“铁”、“钙”含义是指什么呢?
引导学生观察搜集到的补钙食品包装盒,找出补钙食品的共性——含有钙元素,加深对元素的认识。
[设问]:那么元素在自然界是怎样存在的?各种元素含量如何? [引导阅读]:课本60页有关内容
[归纳小结]: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计,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记作一只羊、二只龟、三头驴,用铁锅煮。
投影[板书]:2.地壳中含有元素按含量排列:氧硅铝铁钙。
[创设情景]:如何表示指定的元素呢?
引入:在认识元素的基础上,再一起学习元素符号。
小组汇报搜集的元素符号发展简史资料。在交流基础上总结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板书】3.元素符号书写规则:① 拉丁文第一个字母②“一大二小”
[学生活动]:展示元素扑克牌。一元素周期表为模本,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完成64页【活动天地】。
小结
元素符号书写的特点;元素名称造字的规律;并将元素进行分类,总结出元素符号的意义。
[讲解]: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已经超过三千多万种,然而到目前我们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三千多万种物质都是由这一百多种元素所组成的。我们可以将这一百多种元素分为三大类。
投影[板书]:4.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5.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H:(1)表示氢元素。(2)表示一个氢原子。
如2H则表示两个氢原子。
[讲解]:元素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正确掌握这一用语,对学好化学科有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知道一种元素,还可查出此元素的原子量。[练习]:1.下列元素名称或元素符号有错误,改正过来。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改正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改正 猛 Mn 钙 CA 镁 Mg 炭 C 贡
Hg
铝
aL
2.元素符号组合游戏:请把它们变为你认识的元素符号。
A
B
C
M
N
a
u
e
l
g 3.试找一找,下述哪些物质里含有相同的元素?
氧气(O2)水(H2O)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硫(SO2)、氢气(H2)、硫粉(S)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归纳出物质的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投影[板书]:二.物质的分类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金属单质:Mg、Zn、Fe、Cu 非金属单质:O2、N2、S、P、H2
稀有气体单质:He、Ne、Ar 化合物
氧化物:CO2、P2O5、SO2、Fe3O4 酸、碱、盐(以后学)
[做一做]:用模型摆出单质、化合物、混合物
总结、扩展
1.元素是具有系统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几种原子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主要是看核内质子数是否相等。
2.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设计 一.元素:
1.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含有元素按含量排列:氧硅铝铁钙
3.元素符号书写规则:① 拉丁文第一个字母②“一大二小” 4.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5.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二.物质分类
作业:
必做:配套练习册86页1—11; 选作:配套 89页22、23;
课外探究:查阅有关2种元素名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