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时间:2019-05-13 00:1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第一篇:一年级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2.1在观察中比较

教学内容:P24~2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科学探究:1.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观点。科学态度: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准备:每组四只恐龙模型、活动手册。教学过程: 1.聚焦(1)情境导入。

采用视频导入,创设侏罗纪公园情境,允许学生即时表达所见所闻。(2)聚焦问题。

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 “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并追 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提炼:我们需要进行比较,这样才能知道恐龙的大小。

探索: 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序。

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法;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结果。

(3)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教师要将学生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到黑板上。

(4)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 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 怎么比才更准确? 3.研讨

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4.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

第二篇: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

【科学概念目标】

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2.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3.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组四只恐龙模型等(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最好是缩放 比例相同的恐龙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聚集

1.情境导入,创设侏罗纪公园情境,允许学生即时表达所见所闻。2.聚焦问题。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 “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序。

2.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结果。

3.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 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教师要将学生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到黑板上。4.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更准确?

三、研讨

1.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 我们该怎样描述比较结果?

3.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

五、学生活动手册 完成比较的表格。

第三篇: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水果》教案

《观察水果》

目标确定依据

1程标准相关要求:

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能从观察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教材分析:

《观察水果》是大象出版社XX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时,教材首先呈现了学生熟识的一些水果,然后出示奇奇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对香蕉描述的这个例子,让学生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描述其它的水果,最后设置了猜水果的游戏。

3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很多种水果,也能够描述水果的一些特征,但大多是水果的颜色、大小或者是水果本身很明显的特征,不能从看、摸、闻、尝等不同感官整体描述一种水果。

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

2、学生能够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有观察、探究的兴趣,并能提出相关问题。

学习重难点、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描述水果的特征,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评价设计

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正确描述自己或其他学生所说水果的大小、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并能评价其他学生说的是否正确,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在猜水果的游戏过程中,能够正确猜出老师或其他学生描述的水果,能正确涂写《学生活动手册》,并提出不同的问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

(3—分钟)

1、猜谜游戏。

2、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举行观察水果会。大家都带来了哪些水果?我们先一起开个水果介绍会吧!

学生知道这节的学习内容。

环节二

讲授新

(1—18分钟)

1、提出问题。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的水果呢?你的水果具有哪些特征?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的水果,让我们先来观察自己带来的水果。

2、活动:观察水果。

(1)观察前辅导。

上一我们知道了人体的哪些观察器官?你准备怎样运用它们?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我们才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2)示范观察。

教师视情况让一个小组先进行观察示范,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分别说说水果的颜色、大小、气味、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3)分组观察。

3、活动:介绍水果。

指定一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水果,描述水果的特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补充。

(完成目标一)

1、认真听要求,知道如何运用多种感官能把水果介绍得形象、完整。

2、正确描述自己的水果。

3、评价他人描述的是否正确。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游戏练习

(10—12分钟)

1、游戏:猜水果。

(1)熟悉活动规则。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水果的游戏。我把一个水果藏在盒子里。你知道它是什么水果吗?现在请个同学分别扮演眼、耳、鼻、舌、手,只有他们个人能观察到这个水果。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向他们提出问题来了解水果的特征,然后猜水果的名称。如果没有猜到,由其他同学继续提问,直到正确猜出水果名称。

(2)学生游戏。

可以多玩几次。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上的活动习惯,最好是一个人一个人地提问,一个一个地回答,防止吵闹杂乱影响活动效果。

2、反思与总结。

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了解了哪些水果的特征信息?哪些“器官代表”参与了观察和回答问题。

(完成目标二)

1、能够提出问题。

2、学生能够描述水果特征。

(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

总结

(3—分钟)

1、全总结。

通过这一节的活动我们观察描述了水果的哪些特征?请大家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填涂出来。

2、拓展活动:分享水果。

注意提醒学生文明分享。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完成目标二)

1、学生能正确涂写《学生活动手册》。

2、学生能够分享水果,并提出问题。

(评价目标二)

作业设计

(1—2分钟)

1、学生向家长描述樱桃、橙子、火龙果三种水果的特征。

2、学生描述水果的特征,家长猜。

正确描述水果特征。

板书设计

观察水果

第四篇:一年级小朋友科学观察日记

1.细绳很难提起冰块。2.3.耐心地等上几分钟。4.一1班 彭上仪

往细绳和冰块上加上盐。

哈!提起来了!

第五篇:人教版一年级科学《观察一棵植物》

《观察一棵植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一棵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科学能力: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一棵植物。2.学会认真倾听、科学交流。科学态度:

1.能认真观察、真实记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能爱护植物。

二、教学准备

凤仙花、记录单、植物拼图、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导语:星期天,维尼熊去植物园游玩,植物园里的植物真多啊!(板书:植物)小朋友,我们跟维尼熊一起去看看,他看到了哪些植物?

(PPT播放竹子、荷花、柳树的图片,学生认认。)学生目标:能认出这些常见的植物。教学意图:激活学生对植物的认知。

2.在游玩中,维尼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植物,怎么办呢?小熊维尼决定好好观察这棵植物,回去问问见多识广的跳跳虎。

(出示课题:观察一棵植物)学生目标:聆听老师讲话。

教学意图: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二)观察一棵植物 1.整体观察植物。

拿出教师准备的一盆大的凤仙花,学生观察说说看到的情况。在学生的交流中呈现植物的结构:根、茎、叶。学生目标:能关注植物有根、茎、叶等结构;植物的整体样子;植物的高度;学习表达、倾听的习惯。

教学意图:学生从整体观察植物,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

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得更仔细,小熊维尼决定走近这棵植物的茎和叶。走近了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摸)

(2)学生观察茎和叶。(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在交流中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

学生目标:能用更多的方法观察植物;在观察中体会到要爱护植物。教学意图:在整体观察之后,引导学生局部观察植物,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科学观察历程,初步认识科学观察的方法。通过对植物的观察,认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在学生交流环节,继续强调说和听的习惯养成。

(三)画一棵植物

过渡:维尼听了大家的观察交流,觉得我们XX班的小朋友很厉害。他想:如果把这棵植物画下来,再去问跳跳虎,跳跳虎肯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怎么画呢?我们先来看看科学记录单吧!

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学生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2)老师指导学生填写姓名、日期。学生目标:会填姓名、日期等记录信息。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并填写科学记录单上的基本信息。2.指导画一棵植物。

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

在示范的过程中,强调边观察边画,顺序是:茎——叶——根。2)观察植物的根,指导画根。

学生目标:初步认识科学记录的方法、要求,能正确画出根、茎、叶三部分结构的位置。

教学意图: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科学记录要边观察边记录,要真实。并通过画,进一步巩固对植物根、茎、叶三部分结构的认识。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围绕科学记录的真实性进行研讨和评价。学生目标:能按照“像不像”这个目标来评价同学画的植物。

教学意图:学生学习按一定的标准评价,进一步明确科学记录的要求是真实。

(四)小结

过渡:跳跳虎听了你的介绍,看了你们画得画,认出了这课植物,原来它是凤仙花!(PPT出示)跳跳虎发现大家这么厉害,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考考大家,你们能接受挑战吗?(投影逐块展示拼图)1.请两位学生分别来拼两种植物的拼图,并找出根、茎、叶。

2.这是两棵大树,如果我们要去观察拼图中这样的大树,我们可以怎样去观察呢?(PPT播放其中一棵树的远景、近景、茎叶的特写。)

3.结束:今天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我们一起认识了植物上有根、茎、叶,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课后大家去校园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观察它。

学生目标:能指出拼图上植物的根、茎、叶;复习科学观察的方法。教学意图:用拼图这样的活动,巩固学生对植物根、茎、叶的认识,利用图片复习科学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课后观察。

下载一年级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小学生对科学课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什么事情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对事物外部的、直观的、具体的特征特别敏感。那么如何在教学中......

    第3节科学观察 教案

    科学观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是观察的基础。 2、 知道要排除环境对观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 3、 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一起学科学 星眨眼,气球飘,我有很多“小问号“。 多动手,勤动脑,科学课上探奥妙。 1.走进科学课 一、教学要求: 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教案(精选)

    小小科学家 教材分析: 《小小科学家》教学内容是一年级苏教版新编教材第一单元《走进科学》的第一课,意义重大,旨在通过对周围事物产生疑问的好奇心带着孩子们走进科学世界,像科......

    一年级科学科学上册教案

    科学始业课 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2.了解科学课学什么,对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 3.了解任课老师,能对老师产生一定的好感。 教学重点:通过小朋友......

    在观察中感受生活

    在观察中感受生活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是他们已有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的再现,因此没有生活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所写的内容没有经历过;有的虽经历......

    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

    《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 三明市梅列区实验小学 杨瑞花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将先从观察套娃开始,比一比套娃模型的大小。本课对学生具有挑战性的是,通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