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3 00:3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与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是伴随解决问题而产生的。

2、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并在与他人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算法,还能根据算式的特点选择最恰当的算法进行计算。

3、在应用知识的同时,活化知识,形成技能,提高素质。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实验小学二年二班的学生,很巧的是:老师在长春岭镇中心小学也教二年二班。所以我有个想法,我们两个班一起去动物园参观好吗?刚才我和你们班主任研究了一下,把所有同学分成4个组:(1)43人(2)39人(3)46人(4)41人,这么多人怎么去呢?

(从多种方式选择最实际的一种,即坐客车方便而且便宜。)

师:老师也同意坐客车去,而且把大客车都雇来了。(教师边贴客车模型边说明)每辆车有85个座位,我雇来两辆车,怎样乘车比较合理?(学生说出两个组乘一辆车后教师马上追问)你想让哪两个组合乘一辆车?(讨论后设计以下三种方案)

(一)43+39

(二)43+46

(三)43+41

41+46

39+41

46+39

要想知道哪种方案最合理,就必须算出每种情况下的乘车总人数,如果总人数接近或等于85人,才能既舒服又省钱地到达目的地。

二 探索并优化算法

43+39怎样计算?

(1)独立思考2分钟,你想出几种方法?

(2)和小组成员交流并统计你们组共有几种方法?

(3)依次选择最好的方法汇报。

(4)自由评价、补充、改善任意一种算法。

(5)按照思考过程把多种算法分类。

可能出现的结论:

1、相同数位相加的方法。3 +3 9=8 2

(其中有的学生先算个位;有的学生先算十位)

(40+30=70 3+9=12

70+12=82)

2、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的方法。(既把一个数拆为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和另一个数分别相加。由于计算顺序不同,所以有以下4种算法。)3+3 9=8 2 3 + 3 9=8 2 3+3 9=8 2 3+3 9=8 2(43+30=73

(43+9=52

(39+40=79

(39+3=42

73+9=82)

52+30=82)

79+3=82)

42+40=82)

3、凑整十数的方法。

+ 39=82

43+39=82

43+39=82

43+39=82(43+7=50

(39+1=40

(43+40=83

(39+50=89

50+32=82)

40+42=82)

83-1=82)

89-7=82)

4、“十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的方法。3 + 3 9 =?

(40+9=49

30+3=33

49+33=?)

最后选择三个典型的计算方法:

+39=8 2

+39=8 2

+ 39=82

(40+30=70

(39+1=40

(43+30=73

3+9=12

40+42=82)

73+9=82)

70+12=82)

哪种方法好,得看你做什么样的题,下面根据每个算式的特点选择最好的方法计算41+46、43+46、41+39、43+41、46+39。

经过交流总结出计算不进位加法用第一种方法比较好,计算的算式中有一个数接近整十数时用第三种方法;第二种方法适用于其他情况。

(计算后判断老师的答案对吗?)

哪两个组合乘一辆车

总人数

可以吗

一、43+39

红灯

41+46

二、43+46

红灯

41+39

三、43+41

绿灯

46+39

(43+39这样的题学生经常算错,我算错的目的就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乘车方案可不可行,之所以用红绿灯表示,是想让学生了解交通常识,也很生动有趣。)

三、应用与拓展

1、乘车问题解决了,快让我们排队上车。客车开起来了!

从出发到第一站17公里,第一站到第二站18公里,共()公里;第二站到第三站29公里,现在行驶()公里;第三站到终点36公里,一共行驶()公里。

2、我们一路欢歌笑语,来到远近闻名的动物园。小动物们正列队欢迎我们呢!快和他们问好吧!接着大家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最近的情况。

小猫说:“我身体长39厘米,比小狗短36厘米。小狗身体长()厘米。”

斑马说:“我们经常与羚羊群居,在我的大家庭中,有羊17只,斑马的只数比羚羊多47只。羚羊()只。”

狮子说:“我追赶猎物时先跑63公里,又跑37公里。一共跑()公里。”

他们由于太高兴了,还没准备好,就开始说,结果说了不完整的话。你能补充完整并学着他们的模样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再介绍一次吗?

3、一转眼,回家的时间到了。我们真舍不得离开,他们更想挽留我们。还拿出自己珍贵的照片要送给大家。鱼的照片18张,熊猫的照片56张,犀鸟的照片66张,猴的照片29张。哪两种照片正好85张?这两种照片送到坐85人的车上;哪两种照片正好84张,就送到坐84人的车上。

4、老师发现18+66=84、43+41=84 还有哪两个两位数相加也等于84呢?(教师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这样不会重复,更不会漏掉。)

5、回家的铃声已经敲响,我们不得不说再见了。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参观的同学,请把所有两位数相加等于85的算式写出来。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如果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难点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算法。算法多样化不是一题多解,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体现。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

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个过程的最佳途径。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说明这一点。在一个盛产牛奶的小村庄,有两种鸟:一种是山雀,一种是珍珠鸟。它们经常偷喝农夫的牛奶。后来农夫发现了,就用锡箔纸把装牛奶的瓶口封好。从此珍珠鸟再也喝不到牛奶,但是山雀依然能够啄开锡箔纸继续喝牛奶。这是为什么呢?研究者发现原来珍珠鸟都把同伴视为天敌,山雀则不然,山雀往往十几只鸟生活在一起,大约过半个月的时间,还要一部分鸟到其他群体中去。第一次发现锡箔纸能啄开也许是一次偶然,但这个消息马上传给组内山雀,又过了些日子又通过成员交换传给其他组的山雀。在消息传播中,他们在交流,互相启发,它们不仅仅又分享了牛奶的香甜,而且啄锡箔纸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这让我们不难想到,学生不也经常在交流中出现思维的碰撞,在相互启发时闪现创新的火花吗?因此在探索43+39的计算方法时,我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后,鼓励学生充分交流。那么是不是只有学生间的交流就可以了?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事实证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必不可少。

在一次学习“9加几”的课堂上,我曾经“真正”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想一种方法后,我开始让小组交流,可是我们的学生更喜欢向老师汇报,更多的时间便由每名学生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方法,课上气氛活跃,争取发言的小手此起彼伏......我还是第一次上了这么受学生欢迎的课。作为一位教师我当时的兴奋不言而喻。在我冷静地思考这样生动活泼的过程会不会有一个完美的结果时,我拉过几个学生随便问问:“你喜欢这节课吗?”“喜欢。”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你喜欢哪种算法?”“我自己的呀!”“你不觉得其他的方法更好吗?”“别人的方法,我不清楚。您不说我的方法很了不起吗?”我哑口无言。我突然意识到我的鼓励是多么微不足道。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但是在学生的不同中,也存在着共同之处,认识到每个学生学习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不容忽视。并且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永远进步。所以在这节课上,当学生间交流时,我特别提出“会说不如会听”的观点,要求学生在听中补充,听后评价。尤其要比较自己的方法与谁的方法相似,从而按照思维方式将多种方法归类,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哪种方法适合做哪种类型的题。这时学生对于多种计算方法的认识才清晰而有条理,算法的优化才在学生的心里得到内化。学生自愿地接受新方法,改善自己的解题策略。完成了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化过程。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这样的发展过程。真心希望有机会与您交流,让我在与您的交流中进步!!

第二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广元市金台小学

赵清华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二册第75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养成用竖式进行笔算的习惯。

2、体会在竖式计算只,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道理。

3、通过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竖式,会用竖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体会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具准备:课件、数字卡片、题单一份、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媒体播放音乐并出示大头儿子头像)

师:好听吗?说的是谁呀?你喜欢他吗?(媒体出示话语:我很棒!你行吗?你能像大头儿子那样自己说说自己吗?)

二、复习铺垫:

1、听题口算(卡片出示)+ 40

+ 20 +20 70 +16 47 + 2

+ 3(每答一道,出示大头儿子的答案)

2、谁能说说:

45、4和5各表示什么,在什么位?

三、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师:大头儿子不仅学习好,而且爱帮助、关心别人。他知道楼房小学的常建军小朋友有困难,就和小头爸爸一起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他们的爱心。(媒体出示):小头爸爸捐了34元钱,大头儿子捐了5元钱,他们俩一共捐了多少钱?

1、列式并板书

2、口算(学生口述算理,师板书结果。)

3、竖式计算

师:口算大家都会了,今天大头儿子主要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另一种算法——用竖式笔算。(1)、认识竖式

师:竖式就是竖着写,先写第一个加数,为了准确知道它的位置,我们给它写上数位。34表示什么意思,各写在什么位?(师随即板书),34 + 5,然后在左边写上加号。猜一猜,第二个加数写在哪里?(生猜想)师:十位上没有该怎么办?最后下面划上一横线,表示等号。(生跟着老师写一写)

(2)动手操作:摆小棒算一算

(3)媒体出示小棒图说明算理,并写出结果。(4)练一练:写竖式

+ 4

7+ 42

师:小朋友们认识了竖式,自己试着写两个竖式,好吗?(媒体出示习题,生拿出题单写竖式)(5)比一比:你对了吗?

(媒体出示大头儿子写的竖式及话语:我做对了,你对了吗?)

(6)小结:

师:你觉的用竖式笔算,要注意什么?(生答后,媒体出示大头儿子的小结)

(二)创设情景,体会规律

师:大头儿子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很棒。

(媒体出示)大头儿子跳绳,第一次跳了27个,第二次跳了32个,两次一共跳了多少个?

(1)列式(板书)

(2)用竖式表示(指名板演,并说说你的想法。)

动手操作:摆小棒并说理由。

(对于出现从十位加的现象,老师要给予肯定鼓励)(3)与大头儿子作比较。

师:谁能像大头儿子那样自己评价自己。

(三)比较例1.例2的区别,引出课题,并板书,(四)引导学生小结。

师:你感觉到两位数加两位数,首先怎么样?再怎么样? 四 .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师:小朋友,大头儿子不仅爱学习,爱锻炼,而且还喜欢游戏,今天他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到数学游乐宫去玩一玩,你们喜欢吗?

(媒体出示数学出示数学游乐宫中的三个游戏)(1)排排坐

师:他们的位置坐错了,你瞧,他们都哭了,你能帮他找找座位吗?(学生指明竖式错误,改正后,旁边的哭脸变笑脸)(2)数果果

师:这儿有一堆糖果,大头儿子数来数去,有些数不清了,你能帮他数数吗?(媒体出示糖果图,先3袋(每袋10颗)零1颗,后1袋 零3颗,完成右边的竖式。)(3)我是小小神枪手

师:大头儿子很爱打靶,他想和大家比试比试,愿意吗?(媒体出示4个靶子,每个靶子上有一个竖式,计算现的结果写在靶中心)2.发展练习:

师:用1.2.3.6这4个数字写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竖式,你能写几个这样的竖式?

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一人记录,其他人用卡片拼竖式,小组交流,五.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的怎样?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还有谁值得你学习?

第三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0页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目标

①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②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探算法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呢?(媒体出示教科书第8页的主题图)

生:学校安排二(1)、二(2)、二(3)、二(4)班的同学去参观。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这可把老师给难住了,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能)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

(想好后小组交流以下)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回答刚才的问题?

生1:我认为二(1)和二(2)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3)和二(4)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师:还有不同的乘车办法吗?

生2:我认为二(1)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2)和二(3)再合乘一辆车。

师:谁还能想出其他的乘车办法?(学生观察后没有再举手)

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办法,这些办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好!)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生: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师:好,下面我们先来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算出结果来,当然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好,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

生1:36+30我是用口算验证的,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我想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2:我是这样想的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二(1)和二(2)可以合坐一俩车。

生3:我是用小棒来帮忙的,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和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合坐一辆车。

生4:我是用竖式计算的,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6+0=6,在个位下面写6;十位上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也等于66。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验证的办法,究竟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呢?(学生讨论后反馈)

生1:我认为口算很简单。生2:我认为摆小棒更简单。(很显然他不同意生1的说法)生3:我觉得还是用竖式好,我妈妈在家教过我了。

师:大家各有道理,我们暂且保留大家的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对第一个乘车方案的第二个问题进行验证。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做得又对又快的是用竖式计算的,直到好多同学做好了摆小棒的同学还没数好小棒,口算的同学是:先算30+30=60 60+5=65后面的65+4=69还没有写完。另一位口算的同学是:5十4=9 30+30=60 9+60=96得数算错了)

师:看来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是挺好的。那么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呢?用竖式计算的同学举起了手,老师请他边写边介绍)

生1:首先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生2:老师,我是从十位开始加的,也得69。

师:真不错,在验证第一种方案的过程中大家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对第二种方案进行验证。

在验证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学生反馈:

生1:我做的是36+34,我发现个位上的6+4满十了,我就把十给了十位,十位就变成7了,36+34=70正好可以合坐一辆车。

生2:我是用竖式验证的,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36+34=70正好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3:我验证的是第二个问题,30+35=65 65比70小可以合乘一辆车。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同桌相互提醒以下。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①计算下面各题。(四人一组每人一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②任选一组题目,用竖式做做看(找两名同学板演)。(1)62+17= 35+24=(2)3+84= 43+14= ③我帮你检查。(小动物看到大家在学习,也做了一道题请同学们帮忙检查以下,看他们做的对吗?课件出示小动物做的题目。)

师:你能说出他们做错的原因吗?

生:小熊写竖式的时候,把20写成2了。

生:小狗的竖式写对了,横式上忘了写得数了,小狗太可惜了。

生:小猴子横式上的得数算对了,竖式的个位上丢了0,小猴子太粗心了。

师:看了小动物做的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写竖式的时候,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生: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满十,别忘了向十位进1。生:别跟小狗似的横式上忘了写得数。生:书写要认真,别像小猴似的丢三拉四。师:大家说的非常好。下面的问题看谁做的好。

联系生活实际,活用数学知识(出示练习二的第1题)

①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他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去多少钱呢?你能帮小明算一下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评价。②比比谁聪明。

教师小结

今天同学们可帮了老师的大忙了,不但想出了乘车的办法,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笔算加法)。不过老师有一事不明,你们为什么不安排二(1)和二(3)的同学同乘一辆车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解决,下一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好不好?

专家评析

这节计算课令人耳目一新。过去我们教学笔算,首先教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然后说明笔算加法要记住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再后来就是反复的训练,给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从知识的掌握上来看,虽然也能达到计算的要求,但从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上看,就没有达到我们应有的目的。教师为了教而教,完全没有去考虑学生会怎么学,学生的潜在能力有多大。

这节课首先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景动态化,把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联想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联想到动手摆小棒、有的孩子想到了竖式计算。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主动,而且充满自信,联想到动手摆小棒、有的孩子想到了竖式计算。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主动,而且充满自信,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心理上得到了满足。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次的验证,从多种算法中选取学生认为简便的计算方法。这一点我认为也很有必要。因为必要的选择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于老师这样组织学生学习,是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自主地探究”转变的一种很好的尝试。这完全是一种教学理念上的转变。

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学生成了学习上的主人。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及时捕捉信息,使教学与学真正融为一体。

第四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孙姗姗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归纳能力。

2、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做几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题)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照片,看,这是哪里? 生1:大海。生2:海边。

师:对,这是大海,你们喜欢大海吗?有没有去海边玩耍过? 生齐:喜欢,去过。(简要和同学说说去海边游玩的经历)师:正巧我们的好朋友小明的学校要组织一次去海边游玩的活动,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和他一起去海边看一看、玩一玩呢?

生齐:想。

师:(课件出示情景图)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玩得多开心呀,仔细观察,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答)

师:你看的真准,大家想一想,根据图中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谁想第一个说?

生1: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师板书问题)师:谁会列算式?(播放课件)生:12+26=(师板书)师:谁还有不同的问题?

生2:一共捉了多少只虾?(师板书问题)同位列算式。11+23=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太好了,那咱们先来看一下12+26,我们前面学过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那你们看看今天这个算式是什么样的?

生:两位数加两位数。(师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师:对了,你们看的真仔细,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前面咱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口算的方法,那今天这道题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吧。你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你手中的学具帮你。同桌两人可以互相合作。

(生动手,师巡视,并适当指导。)

师:大部分同学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想说一说? 生:我是先算的20+10=30,6+2=8,30+8=38。

师:你说的真好,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明白,你能不能把你的想法写出来?(生上黑板写)和他算法一样的请举手。谁还有别的算法?好,你来。

生:我是摆的小棒(实物投影展示)先摆了2捆零6根,又摆了1捆零2根,合起来就是3捆零8根,也就是38。

师:好孩子,你真棒。我也想到了这种方法(演示课件)

谁还有别的算法?好,你来

生:我是用的计数器,(演示)先拨出,26,在十位上拨了2个珠子,个位上拨了6个珠子,又在十位上拨了1个珠子,个位上拨了2个珠子,全起来就是38。

师:你真了不起,孩子们,咱们再一起来看一下刚才拨珠的过程,你们说老师拨。先拨出26也就是在十位上拨2个珠,个位上6个珠再在十位上拨上1个珠,个位上拨上2个珠也就是加上12,这样合起来就是38.师:孩子们,你们真棒!为了便于同学们观察,我用电脑演示用计数器拨珠的过程。(演示课件)

师: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说还有别的方法?

生:列竖式,把26和12合起来也就是用加法,所以在12前面写了个“+”。(学生到黑板写出竖式)

师:好孩子,你太聪明了,都知道竖式,看来肯定在家预习了。前面咱们学过的象这种横着放的式子叫横式,而像这种竖着放的式子叫竖式,是咱们今天学的一种新的算法,(师再板书一遍竖式)来,孩子们,你们看看谁和谁加呢?为什么这样加?好,你说。

生:6和2相加,它俩都在个位上,2和1相加,它俩都在十位上。师:孩子,你真了不起,那要想不加错,在写竖式的时候就要注意什么?来,你说。

生:个位和个位的数相加,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师:噢,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用一句话说,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在用这个竖式算的时候,你会先算谁?

生1:我会先算6+2。生2:我会先算2+1。

师:老师知道了,你们的想法不一样,先算谁都可以,不过老师觉得还是先算6+2比较好,也就是先从个位算起,最后别忘了还要在横式等号后面写上得数。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屏幕。(课件演示竖式的计算过程)

师:大家看,这两位数加两位数我们既可以用这边的口算法,也可以用笔算也就是竖式来计算,下面你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11+23吧!

师:谁愿意说说你的算法? 生答。

师:如果用竖式你会不会写?下面你就将课本65页的竖式补充完整。(生上去投影展示)。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表现的太棒了,下面到了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1、2、做课本65页第一题(生口答)

请你们任选两道用坚式算一算。谁来把你算的给大家看看?好,你来。(实物投影展示:用竖式计算‟①42+12=②53+33=③38+21=④65+23=,我们一起纠正一下。和他一样的请举手。„生举手‟)

2、小明他们在海边玩够了,想去智慧城堡看一下,在路上遇到了几只的壁虎正在找自己的尾巴,你们能帮帮他们么?看课本48页第3题。

3、小明他们终于到了城堡,守门员说你们必须帮我们纠正过错误才能进去,大家来看一下。看谁的眼睛最亮?

(课件出示)

师:指第一题,它病在哪了?谁看出来了?好孩子,你来。生:35+2的2应和个位5对齐,它现在和十位上的3对齐了。师:同意他的说法的请举手?(课件出示正确的)〃〃〃〃〃〃〃〃

同学们,以后做题的时候可不要学习他们,一定改掉粗心的毛病,养成细心做题的好习惯。

3、你们帮了我们,现在你们可以进入城堡买玩具了,你们每人可以选两件,看共需要多少钱?

三、全课总结。

师:孩子们,看到你们这么高兴,老师就知道你们今天肯定学会了不和知识,课下把你学会的知识给你的小伙伴说一说吧!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设计,力争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始终在情境中进行学习。纵观这一节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内容,创设赶海这样一个情境,当学生看到在自己喜欢、熟悉的事物时,马上就产生了兴趣,这样就抓住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生动有趣的情境一下就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

二、引导学生由学数学转向做数学。小学生的动作思维占优势。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学生学习新知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具进行操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索26+12的计算方法。学生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从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三、学生会的不用讲。对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已经基本都有自己的方法,口算方法学生都会不用教,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上,以此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课堂设计中我只是把口算方法的交流一带而过,重点让学生自学笔算方法,探索笔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但由于课堂上学生摆小棒动作慢、对于自己的算法表达不清而耽误了不少时间,以至于练习环节都没有进行,没有顺利完成课堂任务。当然课堂上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如各个环节处理不扎实,尤其是探索笔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太少,缺少激励性的语言,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积极性不高;没有完成课堂任务的主要原因是课堂调控能力不强,出现问题不会灵活处理,巧妙引导。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五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一“赶海”——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归纳能力。

2、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录音,请你们仔细听一听,看谁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

生1:海浪声。生2:海鸥的叫声。

师:你们听的可真准呀,对,这是大海的声音,你们喜欢大海吗? 生齐:喜欢。

师:正巧我们的好朋友小明的学校要组织一次去海边游玩的活动,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和他一起去海边看一看、玩一玩呢?

生齐:想。

师:(课件出示情景图)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玩得多开心呀,仔细观察,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答

师:你看的真准,大家想一想,根据图中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谁想第一个说?

生1:一共捉了多少只虾? 师:谁会列算式? 生:12+26= 师:谁还有不同的问题? 生2: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同位列算式。11+23=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太好了,那咱们先来看一下12+26,我们前面学过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数的算式,那你们看看今天这个算式是什么样的?

生: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对了,你们看的真仔细,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前面咱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口算的方法,那今天这道题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吧。你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你手中的学具帮你。算完后,给你同位说说互相说一下算法。

生动手,师巡视,并适当指导。

师:大部分同学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谁想说一说? 生:我是先算的20+10=30,6+2=8,30+8=38。

师:你说的真好,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明白,你能不能把你的想法写出来?(生上黑板写)和他算法一样的请举手。谁还有别的算法?好,你来。

生:我是摆的小棒(实物投影展示)先摆了2捆零6根,又摆了1捆零2根,合起来就是3捆零8根,也就是38。

师:好孩子,你真棒。谁还有别的算法?好,你来

生:我是用的计数器,(演示)先拨出,26,在十位上拨了2个珠子,个位上拨了6个珠子,又在十位上拨了1个珠子,个位上拨了2个珠子,全起来就是38。

师:你真了不起,孩子们,咱们再一起来看一下刚才拨珠的过程,你们说老师拨。先拨出26也就是在十位上拨2个珠,个位上6个珠再在十位上拨上1个珠,个位上拨上2个珠也就是加上12,这样合起来就是38.师:孩子们,你们真棒!那谁能用一个新的式子把刚才拨珠的过程完整的表示出来?

生展示。

师:你来给同学们说你的想法。

生:把26和12合起来也就是用加法,所以在12前面写了个“+”。师:好孩子,你太聪明了,前面咱们学过的象这种横着放的式子叫横式,而象这种竖着放的式子叫竖式,是咱们今天学的一种新的算法,来,孩子们,你们看看谁和谁加呢?为什么这样加?好,你说。

生:6和2相加,它俩都在个位上,2和1相加,它俩都在十位上。师:孩子,你真了不起,那要想不加错,在写竖式的时候就要注意什么?来,你说。

生:个位和个位的数相加,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师:噢,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了,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用一句话说,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在用这个竖式算的时候,你会先算谁?

生1:我会先算6+2。生2:我会先算2+1。

师:老师知道了,你们的想法不一样,先算谁都可以,不过老师觉得还是先算6+2比较好,也就是先从个位算起,下面咱们一起来算一下,(师板书)最后别忘了还要在横式等号后面写上得数。谁能把这一过程再说说?

师:大家看,这两位数加两位数我们既可以用这边的口算法,也可以用笔算也就是竖式来计算,下面你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11+23吧!

。师:谁愿意说说你的算法? 生答。

师:如果用竖式你会不会写?下面你就将课本47页的竖式补充完整。(生上去投影展示)。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表现的太棒了,下面到了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1、2、做课本47页第一题(生口答)

请你们任选两道用坚式算一算。谁来把你算的给大家看看?好,你来。(实物投影展示:用竖式计算‟①42+12=②53+33=③38+21=④65+23=,我们一起纠正一下。和他一样的请举手。„生举手‟)

2、小明他们在海边玩够了,想去智慧城堡看一下,在路上遇到了几只的壁虎正在找自己的尾巴,你们能帮帮他们么?看课本48页第3题。

3、小明他们终于到了城堡,守门员说你们必须帮我们纠正过错误才能进去,大家来看一下。看谁的眼睛最亮?

(课件出示)

师:指第一题,它病在哪了?谁看出来了?好孩子,你来。生:35+2的2应和个位5对齐,它现在和十位上的3对齐了。师:同意他的说法的请举手?(课件出示正确的)〃〃〃〃〃〃〃〃

同学们,以后做题的时候可不要学习他们,一定改掉粗心的毛病,养成细心做题的好习惯。

4、你们帮了我们,现在你们可以进入城堡买玩具了,你们每人可以选两件,看共需要多少钱?

师:孩子们,看到你们这么高兴,老师就知道你们今天肯定学会了不和知识,课下把你学会的知识给你的小伙伴说一说吧!

5、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设计,力争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始终在情境中进行学习。纵观这一节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内容,创设赶海这样一个情境,当学生看到在自己喜欢、熟悉的事物时,马上就产生了兴趣,这样就抓住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生动有趣的情境一下就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

二、引导学生由学数学转向做数学。小学生的动作思维占优势。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学生学习新知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具进行操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索26+12的计算方法。学生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从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三、学生会的不用讲。

对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已经基本都有自己的方法,口算方法学生都会不用教,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应放在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上,以此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课堂设计中我只是把口算方

法的交流一带而过,重点让学生自学笔算方法,探索笔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但由于课堂上学生摆小棒动作慢、对于自己的算法表达不清而耽误了不少时间,以至于练习环节都没有进行,没有顺利完成课堂任务。当然课堂上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如各个环节处理不扎实,尤其是探索笔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太少,缺少激励性的语言,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积极性不高;没有完成课堂任务的主要原因是课堂调控能力不强,出现问题不会灵活处理,巧妙引导。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下载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柏树镇大桥小学 冯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通过观察、......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3.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4.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8---P10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 加两位数(不进进位)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杭下小学 毛雪林 今天,我上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整节课下来,我感觉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值得自己反思和借鉴。 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整节课下来,我感觉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值得自己反思和借鉴。 1、情境的创设由生活中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

    关于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理解掌握进位加中“满十进一”的方法,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不进位)。 2、能运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我知道咱们三班的同学个个数学口算算的棒,那今天老师考考你,你行吗? 一、口算复习32+4= 63+10= 44+4= 46+40= 26+2= 32+50= 42+5=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