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0:40: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方案教案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篇: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加与减 单元备课方案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三位数的加减法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减法的运算,并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万以内的混合运算,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好习惯。备内容 捐书活动(1课时)→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运白菜(1课时)→三位数连减的计算方法 加与减 节余多少钱(2课时)→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里程表(一)(1课时)→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解决起点为0的里程问题

里程表(二)(1课时)→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解决起点非0的里程问题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会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运算的意义,感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步养成认真倾听、勇于表达、反思质疑、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习惯。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美好情感。备重难点 重 点

1.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能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 点 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教材分析:本单元关于位置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习近平移、旋转的基础。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方向,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在村口借助地形图确定参观路线的情境,引入对位置的学习。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学习。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2、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辨认方向,教学难点是借助路线图确定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2、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

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一; 导学案

你们喜欢旅游吗?去哪儿玩过?(出示挂图)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农村看看,好吗?

二、导学案

(一)活动1:

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你想到村里哪个地方?

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走的几种方法、你知道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呢? 小结:风景区所在方向在牡丹亭的东与北之间,是东北方向。

(二)活动2: 刚才我们参观了风景区,现在如果我们想从文化中心到饮料加工厂怎么走?

你能说出文化中心在牡丹亭的哪个方向吗?(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板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大家仔细观察这四个方向。你能试着把我们认识的八个方向在纸上表示出来吗?(学生独自完成)

我发现同学们都能当一个合格的小导游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位小导游,继续带领大家参观凤凰村,并说出你们的参观路线。小组活动。

三、课堂检测

1、你能指出教室里的八个方向吗?

(引导学生学会看秤和物品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记。)

2、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校园内各个方向有些什么?

3、集体活动:找朋友

四、课外延伸

向同学或家长介绍一下你的家的位置,或周围的一些地点。

五、板书设计

走进新农村 ——位置 北

西北

东北

西

西南

东南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八个方位比较熟悉,因此,在课堂上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内容。但有部分学生分不清行走路线,在叙述时往往条理不清。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话表述清楚:从哪里出发,向什么方向走到哪里,再向哪个方向走……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及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第 一 课 时

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

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学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1。(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印发,每人一份)

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条直的边

四边形有

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巩固应用。

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2、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教学反思:

一、关注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国家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本节课中我由光明小学校园场景图引入,即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切感。

在学习“四边形”之前,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四边形的概念,如果由我直接交代四边形的特点,学生显然兴趣不大,正是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我设计了先让学生说一说,你认为四边形是怎么样的?先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同时又能满足学生表现意愿,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着通过“围一围,围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来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起脑筋,;然后让学生“找出四边形,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四边形涂上颜色”,让他们感觉数学学习也是很轻松很有趣的。

二、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在教学四边形分类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并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又安排学生动手量、比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自主探索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发展。

在整堂课中,使学生一直处于兴趣高涨的阶段。通过说一说、围一围、涂一涂、猜一猜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已一步步自己总结出四边形的特点,使课堂充满着探索的气息,让学生很轻松地在“玩”中学习。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在处理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够机智,没有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还有在课堂设计方面,还有待今后加强。

第 二 课 时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7—38页上的内容,完成第37页上的“做一做”。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教学难点:让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

1、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指给同桌看。

2、出示带有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图片。

师:它们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师: 它们有几条边?几个角?它们叫什么图形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3、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让学生拿出三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拿出教师给他们准备的四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形,然后拉一拉。(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3)小组讨论操作: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拉不动呢? 学生汇报时,要说说理由。

(二)掌握平行四边形。

1、在钉子板上“钩”。

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在钉子板上围围看。(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

2、在方格纸上“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

3、折一折、剪一剪。你会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并说说各自不同的剪法。)

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小组讨论)

(三)巩固平行四边形。

1、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九第1—3题。

2、课外练习:完成练习九第5题。教学反思: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本节课我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长方形框架拿出来拉动后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入新课,激起探究的兴趣。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框架,比较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再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归纳、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广泛的、自由的活动空间。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学得非常积极主动:数学教学活动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在数平行四边形时,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主动探究规律,渗透有序思维的方法。整节课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以上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教学过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参与面广,热情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合作、交流的成功,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不足:课中的练习量还是不够,可以多做些练习突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第 三 课 时

周 长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41页上的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长 1.活动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 ⑵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2.活动二

⑴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 ⑵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

⑶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⑷全班汇报、互相指正。3.活动三

⑴出示

⑵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

⑶学生独立完成

⑷汇报:它们的周长在哪? 4.周长的概念

⑴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

么是周长吗?

⑵学生说一说

⑶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

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

二、巩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

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

人小组里说一说。

2.学生活动

3.汇报: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吗?

三、联系生活,概括总结

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四、练习

1.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2.思考题:

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

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

五、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教学反思:

纵观整节课,我感觉最遗憾还是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工具求出三种图形的周长,虽然我让学生进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优等生控制着整个局面,中差生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样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第 四 课 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43页例

2、例3以及第44页练习十的第1、2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周长? 2.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 1.出示两张卡片

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3.学生探究

⑴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样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⑵四人小组交流

⑶全班汇报: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⑷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

⑴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⑶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5.巩固

6分米8厘米2厘米

1厘米

3分米8厘米 ⑵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⑶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

⑷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四、机动发展题

⑴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⑵计算下图的周长呢?(出示图)教学反思:

教学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天地。纵观本课,从周长概念的归纳,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公式的探究归纳,再到课末的汇报小结,每个环节都是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新知、理解运用的过程,而教师自始至终只是充当着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们去探究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

第 五 课 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 练习内容:教材第44页练习十

练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练习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⑴自己先量一量记录下来,然后再计算。

⑵全班汇报,集体订正。3.课本44页第二题:

出示一幅长方形的地图,求出它的周长。

⑴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⑵集体订正。

二、综合练习1.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⑴独立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中间哪条边为什么不算? 2.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⑴独立思考:用90厘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

⑵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⑶全班汇报

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动练习

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姓名

头围厘米

胸围厘米

腰围厘米

四、作业

找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经常进行合作学习训练,使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观点激烈交锋,在磨擦碰撞中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实现知识的学习、互补和再创造。

第 六 课 时

估 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4例5,46页练习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是着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

4.说说自己估计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们就来估计一样物体的长度,看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二、新授 1.教学例5 ⑴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⑵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和宽吗?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独立完成。

⑶全班汇报: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

⑷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数学书围一圈至少要多长?剪一段试一试。并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⑸全班汇报:你估计得怎样?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能估计得更准确吗? 2.巩固练习。

⑴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先估计,再量一量,算一算。⑵46页做一做第二题

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下面几条路可以走(如图)。教学反思:

估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安排这一内容,目的让学生在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中,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并养成估计的意识和习惯。

从复习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入手,让学生回忆了这些长度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更清晰地建立长度概念,激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比较准确地进行估计做好准备。然后用四条长短不一的带子,请学生从中选择合适的带子来包装礼盒,使学生能够利用生活经验得出太长的绳子和太短的绳子都不适合。在此基础上很自然地出示了有关礼盒的一些信息——长10厘米,高5厘米,蝴蝶结需要40厘米,从而带着复习了有关周长的内容。

紧接着,便对判断剩下的两条带子哪一条是70厘米展开了第一次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营造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显性”学习化环境让学生们充分利用起了自己的经验,寻求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估计,并能加以总结。

之后在学生兴趣最高涨的时候让他们自己提出最想估计的物品,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选择,让学生进行了第二次活动。这次活动巩固了学生对估计方法的掌握。

在第三次活动时,我将具体的物品抽象为具体的长度,请学生再一次估计。在这次活动中,学生进一步完善了估计的方法,再一次提高了估计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估计有着非常广泛地应用,在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视对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整节课在教学时,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获得了相应的长度的线段的表象,并使表象从模糊到清晰,估算的结果从很不精确到不很精确,甚至精确。让学生逐步建立空间概念,并行成估计的意识和习惯。

第四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三、千克、克、吨

【教学内容】:P18-P27

【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

2.掌握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单位间的换算。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概念;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概念

关键: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推算,初步建立质量单位的观念,引导学生掌握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换算的思考方法。

【教学课时】:6课时

【教学进度】:第4-5周

第五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备课方案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备课方案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百分数的进一步应用、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在第四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以及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

本单元教材编写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注重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体现时代性。在教学中,涉及的情境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相关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及百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材非常注重让学生理解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学生能够识别存在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备内容 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应用(一)(2课时)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 百分数的应用(二)(1课时)求比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百分数的应用(三)(1课时)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百分数的应用(四)(1课时)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运用公式计算利息

下载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方案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方案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北师大版)

    主备人: 主教者:班级:时间: 年 月 日 周 星期 教学 内容课 题 分数的再认识 36-39 课 时 教学 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由于单位一的不同,所表示的含义大小也分别不同。 2.......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课题一 倍数与因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能力目标: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自学、有......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主备人员 曾雪芳 执教者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

    北师大版_三年级数学上册_第三单元_运白菜教学设计

    课题:运白菜课型:新授科别:数学 讲课人:杜保忠上课班级:三年级上课时间:2014.9.23 教学目标: 1、结合“运白菜”具体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减的具体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 运用连......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 心中的秋天 一、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备课模板 第三单元

    年级三学科语文章(组)三学习内容《自然美景》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组成。四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古诗两首》《五花山》《翠鸟》和略读课文《北大荒......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观察物体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是相对独立的单元,与前面所讲的内容联系不是很大,主要是通过一些观察活动让......

    2016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2016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2016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