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数学《24.1.4 圆周角——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教学设计)》(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00:3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上数学《24.1.4 圆周角——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上数学《24.1.4 圆周角——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教学设计)》》。

第一篇:九上数学《24.1.4 圆周角——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教学设计)》

24.1.4 圆周角

——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情景:如图,把圆心角∠AOB的顶点O拉到圆上,得到∠ACB.问题1:∠ACB有什么特点?它与∠AOB有何异同?

问题2:你能仿照圆心角的定义给∠ACB取一个名字并下个定义吗?

由此导入课题.(板书课题)2.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圆周角,并能从图形中准确识别它.(2)探究并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3)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分类” “化归”等数学思想.3.学习重、难点:

重点: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与运用.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85页到第86页倒数第6行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完成探究提纲.(4)探究提纲: 1)圆周角的概念

①顶点在 圆上,并且两边 都与圆相交 的角叫做圆周角.②判别下列各图中的角是不是圆周角,并说明理由.② 猜一猜: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何数量关系? ②量一量:用量角器量一量圆心角∠AOB和圆周角∠ACB.a.如图,∠ACB=∠AOB.b.你可以画多少个AB所对的圆周角?这些圆周角与∠AOB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可以画无数个.这些圆周角都等于∠AOB的一半.③想一想:在⊙O中任画一个圆周角∠BAC,圆心O与∠BAC可能会有几种位置关系?

有3种位置关系.③ 证一证:

a.当圆心O在∠BAC的一条边上时(如图1):

b.当圆心O在∠BAC的内部时(如图2):作直径AD,同a,得

.c.当圆心O在∠BAC的外部时(如图3).作直径AD,同a,得

⑤归纳: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 一半.2.自学:学生可根据自学指导自主学习,相互交流.3.助学:(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能否探究、归纳和证明圆周角定理.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个别指导或分类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交流、研讨.4.强化:

(1)圆周角定理的内容.(2)证明圆周角定理所体现的数学思想.(3)练习:如图,OA,OB,OC都是⊙O的半径,∠AOB=2∠BOC.求证:∠ACB=2∠BAC.证明:∵∠ACB=∠AOB,∠BAC=∠BOC,∠AOB=2∠BOC,∴∠ACB=2∠BAC.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86页最后5行至第87页例4.(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完成探究提纲.(4)探究提纲:

①探究图中∠ACB,∠ADB和∠AEB的数量关系.1212

a.如图1,∵∠ACB=∠AOB,∠ADB=∠AOB,∠AEB=∠AOB,∴∠ACB = ∠ADB = ∠AEB.即同弧所对的圆周角 相等.b.如图2,AB=AE,∵AB=AE,∴∠AOB = ∠AOE.∵∠ACB=∠AOB, ∠ADE=∠AOE, ∴∠ACB = ∠ADE.即等弧所对的圆周角 相等.c.由此可得,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 相等.d.练习:如图,点A、B、C、D在同一个圆上,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把四个内角分成8个角,1212121212这些角中哪些是相等的角?

∠1=∠4,∠2=∠7,∠3=∠6,∠5=∠8 ②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 直角 ;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 直径.为什么?

因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心角是180°,所以它所对的圆周角是90°,即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圆心角是180°,所以它所对的弦是直径.④ 如图,用直角曲尺检查半圆形的工件,哪个是合格的?为什么?

第二个工件是合格的.因为半圆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④如图, ⊙O的直径AB为10cm,弦AC为6cm, ∠ACB的平分线交⊙O于D,求BC,BD的长.∵AB是直径,∴∠ACB=90°,∴在RtACB中,BCAB2AC210262(.8cm)同理∠ADB=90°,又CD是∠ACB的平分线,∴∠DCA=∠DCB=∠ACB=45°, ∴∠DBA=∠DAB=45°,∴AD=BD.在RtADB中,AD2+BD2=AB2,∴BD1AB252cm.212⑤ 如图,你能设法确定一个圆形片的圆心吗?你有多少种方法? 能,方法很多,例如:利用三角尺的直角可以找出两条直径(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两直径交点就是圆心.2.自学:学生可在自学指导的指引下自主学习,相互交流.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是否会完成任务.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个别指导或分类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交流、研讨.4.强化:

(1)常规辅助线:遇直径,想直角.(2)点一名学生口答探究提纲中的问题②,点两名学生板演问题④,并点评.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87页“思考”到第88页“练习”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7分钟.(3)自学方法:阅读课文,完成自学参考提纲.(4)自学参考提纲:

①什么叫圆内接多边形和多边形的外接圆?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这个多边形叫做圆内接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接圆.和BCD所对的圆心角,②在图中标出BAD这两个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BAD+∠BCD= 180 度,同理可得:∠ABC+∠ADC= 180 度.③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 互补.④练习:

a.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已知∠BOD=100°,则∠BAD= 50°,∠BCD= 130°.b.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E为CD延长线上一点.若∠B=110°,求∠ADE的度数.∵四边形ABCD内接于⊙O,∴∠B+∠ADC=180°,又∠ADC+∠ADE=180°,∴∠ADE=∠B=110°.c.求证:圆内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而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圆内接平行四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圆内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d.已知:如图,两个等圆⊙O1和⊙O2都经过A,B两点,经过点A的直线与两圆分别交于点C,D,经过点B的直线与两圆分别交于点E,F.若CD∥EF,求证:四边形EFDC是平行四边形.连接AB.∵四边形ABEC是⊙O1的内接四边形,∴∠C+∠ABE=180°.又∵四边形ABFD是⊙O2的内接四边形.∴∠D+∠ABF=180°.又∵∠ABE+∠ABF=180°.∴∠C+∠D=180°.∴CE∥DF.又∵CD∥EF,∴四边形EFDC是平行四边形.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自主学习.3.助学:(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明了学生自学提纲的答题情况.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个别指导或分类指导.(2)生助生:生生互动,交流研讨.4.强化:

(1)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2)让学生完成自学参考提纲中的第④题,并点评.(3)练习: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C的度数的比是2∶3∶6,求四边形ABCD各内角的度数.解:∵∠A∶∠C=2∶6,∠A+∠C=180°, ∴∠A=45°,∠C=135°.又∠A∶∠B=2∶3, ∴∠B=67.5°,∠D=180°-∠B=112.5°.三、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在哪些方面还感到比较困难?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表现性评价:点评学生学习的态度、积极性、小组探究协作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

(1)这节课首先是类比圆心角得出圆周角的概念.在探究圆周角与圆心角关系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分类讨论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其次,本节课还学习了圆内接四边形定义及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通过例题和习题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解答问题时灵活运用前面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中获取成功的经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2)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分了三种情况探讨,这里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思想,教材中多处闪烁着分类思想的光环:三角形分类、方程的分类等,故教学过程中要整理相互交融的知识结构,加强分类思想的渗透.(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巩固(80分)

1.(10分)下列四个图中,∠x是圆周角的是(C)

2.(10分)如图,⊙O中,弦AB、CD相交于E点,且∠A=40°,∠AED=75°,则∠B=(D)

A.15°

B.40°

C.5°

D.35°

3.(10分)如图,⊙O的直径AB与弦CD垂直,且∠BAC=40°,则∠BOD= 80°.4.(10分)如图,点B、A、C都在⊙O上,∠BOA=110°,则∠BCA= 125°.5.(10分)如图,⊙O中,弦AD平行于弦BC,∠AOC=78°,求∠DAB的度数.

解:∵AD∥BC,∴∠DAB=∠B.又∵∠B=∠AOC=39°.∴∠DAB=39°.6.(10分)如图,⊙O的半径为1,A,B,C是⊙O上的三个点,且12∠ACB=45°,求弦AB的长.解:连接OA、OB.∵∠BCA=45°,∴∠BOA=2∠BCA=90°.又OA=OB,∴△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OA2OB22OA22OA2.7.(10分)如图,A,P,B,C是⊙O上的四点,∠APC=∠CPB=60°,判断△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ABC是等边三角形.证明如下: ∵∠APC=∠ABC=60°,∠CPB=∠BAC=60°,∴∠ACB=180°-∠ABC-∠BAC=60°,∴△ABC是等边三角形.8.(10分)如图,已知A,B,C,D是⊙O上的四点,延长DC,AB相交于点E,若BC=BE.求证:△ADE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A+∠BCD=180°,∠BCE+∠BCD=180°.∴∠A=∠BCE.∵BC=BE, ∴∠E=∠BCE,∴∠A=∠E, ∴AD=DE, ∴△ADE是等腰三角形.二、综合应用(10分)

9.(10分)如图,已知EF是⊙O的直径,把∠A为60°的直角三角板ABC的一条直角边BC放在直线EF上,斜边AB与⊙O交于点P,点B与点O重合;将三角形ABC沿OE方向平移,使得点B与点E重合为止.设∠POF=x°,则x的取值范围是 30≤x≤60 .

三、拓展延伸(10分)

10.(10分)如图,BC为半圆O的直径,点F是BC上的中点,上一动点(点F不与B、C重合),A是BF设∠FBC=α,∠ACB=β.

(1)当α=50°时,求β的度数;(2)猜想α与β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解:(1)连接OA,交BF于点M.上的中点,∴OA垂直平分BF.∵A是BF∴∠BOM=90°-∠B=90°-α=40°.∴∠C=∠AOB=×40°=20°, 即β=20°.(2)β=45°-α.证明:由(1)知∠BOM=90°-α.又∠C=β=∠AOB, ∴β=(90°-α)=45°-α.121212121212

第二篇:圆周角教学设计

24章圆周角教学设计 24.1圆周角(第四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圆周角概念,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2、内容解析

圆周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他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揭示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把圆周角与对应的弧,弦、联系起来,圆周角定理、推论为圆的有关角的计算、证明弧、弦、角相等问题提供了便捷的思路、方法。圆周角定理的证明采用完全归纳法。通过分类讨论,把一般问题转化为特殊情况来证明,渗透了分类讨论、化一般为特殊的化归思想。教学重点:圆周角定理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圆周角的概念,会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2)、在圆周角定理的探索证明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类讨论、化归的思想方法。

2、目标解析

(1)能在具体的图形中正确识别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知道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知道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能正确识别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会结合具体问题构造

24章圆周角教学设计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能根据定理或推论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通过画图、观察、度量、归纳等方式发现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对同弧所对的圆周角进行分类,理解证明圆周角定理需要分三种情况的必要性;理解证明圆周角定理时,可把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况转化成特殊情况,从而证明定理。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圆心角和圆心角的性质,对于学习圆周角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2、圆心与圆周角具有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所以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要采用完全归纳法,分情况证明。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于一个几何命题要分情况证明的经验还很缺乏所以教学关键是:学生明确圆周角概念后动手画圆周角,体会圆心与圆周角有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学生交流,通过度量法,探究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软件验证。本节教学难点:分情况证明圆周角定理

四、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圆周角概念

操作与思考

如图,点A在⊙O外,点B1、B2、B3在⊙O上,点C在⊙O内,度量∠A、∠B1、∠B2、∠B3、∠C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

∠B1、∠B2、∠B3有什么共同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得出结论,顶点在_______,并且两边_____________的角叫做圆周角。强调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4章圆周角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结合图形,获得圆周角定义,理解圆周角的概念。

练习:识别图形:判断下列各图中的角是否是圆周角?并说明理由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呈现有关圆周角的正例与反例,有利于学生对圆周角概念的本质与非本质属性进行比较,巩固对概念的理解。活动二: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大小关系

(1)同弧所对圆心角和圆周角大小关系是怎样?(2)同弧所对圆周角和圆周角大小关系是怎样? 探究圆周角与圆心角位置关系。

(1)

(2)(3)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测量工具动手实验,发现结论通过观察,猜想: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他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教师组织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出按照圆周角在圆中的位置特点分情况进行探究的方案.亦可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的动态功能和度量功能进行演示,多角度验证猜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分析、验证交流等基本活

24章圆周角教学设计

动,探索圆周角的性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归纳能力。这一过程中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和化归思想。《几何画板》功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活动三:探究证明圆周角定理

(1)当圆心O在圆周角∠ABC的一边BC上时,如图⑴所示,那么∠ABC=1∠AOC吗? 2

(2)当圆心O在圆周角∠ABC的内部时,如图⑵,那么∠ABC=1∠AOC

2吗?

(3)当圆心O在圆周角∠ABC的外部时,如图⑶,∠ABC=1∠AOC吗?

2可得到: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4)证明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如图(4)一条弧对着不同的圆周角,这些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4)得到: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问题:将上述“同弧”改为“等弧”结论会发生变化吗? 归纳出圆周角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小组交流合作完成证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同一知识中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将一般情况化为特殊情况,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学生通过证明三种情况,感受分类证明的必要性,有利于逻辑推理能

24章圆周角教学设计

力的提升。

(5)、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有什么性质?

师生活动: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根据定理得到结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设计意图:有一般到特殊进一步认识定理,加深对定理的理解,获得推论。活动四:圆周角定理应用

1、.如图,点A、B、C、D在⊙O上,∠ADC=∠BDC=60°.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题)(2题)

2、.如图,AB是⊙O的直径,D是⊙O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A、B重合),延长BD到点C,使DC=BD,判断△ABC的形状:__________。

师生活动:师生交流,分析解题思路,做辅助线的方法,充分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解题推理过程规范。设计意图:让学生切实从应用上加深对圆周角的理解,让学生明白在解圆的有关问题时常添加辅助线。活动五:小结布置作业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88页 2、3、4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归纳,梳理总结本节知识,技能、方法,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以前的知识进行紧密练习,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课堂小测(见研学案)

第三篇:圆周角教学设计

《圆周角》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周角》,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设计分析这六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具体材料,要把握好教材,落实教学目标,必须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因此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对教材的分析

首先来看,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4章第1节第4课时。

通过本课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圆心角与弧、弦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今后学习圆的其它性质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圆周角定理的探讨,教会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和分类讨论的思维方法,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至关重要。

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使教师有的放矢地去安排教学。基于对教材的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可以确定本节课的

重点为:为圆周角定理的发现与论证; 难点为:用分类思想论证圆周角定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是备课活动的最终服务对象。从知识储备上看:现阶段学生已经了解了圆心角的概念和特征,掌握了圆心角与对应的弦和弧之间的关系

从认知特点上看: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是运用分类思想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较差。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根本的指向与核心的任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在充分把握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圆周角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会用圆周角定理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圆周角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感知“观察-实验—猜想—论证”研究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体会分类化归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体验几何发现的乐趣,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几何应用美,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需有法,教无定法;大法必依,小法必活。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本节课的特点,我将采用“探索、归纳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交流为形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交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主要设计以下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体验新知,学以致用;小结升华、布置作业。

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只有在指向某一目标时,才能变成推动他们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有“要我学”主动转入“我要学”,所以,我设置了如下的情境:

这是一个常见的射门配合,在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提出疑问:为什么离球门近的梅西要将球传给离球门远的队友呢?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观察角Q与角P,分别是梅西和队友的入射角度,传球的原因是否是因为队友的入射角度更大?使学生带着思考进入第二个环节: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过ABP三点作一个圆,回顾圆心角的定义并类比圆心角的定义给角P命名,容易得到角P是圆周角,引导他们分析并寻找圆周角的本质特征:(1)顶点在圆上(2)两边都和圆相交,这样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获取了圆周角的定义。为了强化圆周角的概念,我设置了两组练习题。练习一是辨析图形,及时巩固圆周角的定义,练习二是画出与下列圆心

角对应同一条弧的圆周角。给出了三个图,两个特殊的,一个圆心角是90度,一个是180度,另一个则是任意圆心角。这个环节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完成的,通过画图和讨论,让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想法。不难发现:同弧所对圆周角有无数个,进一步追问:“你还有其他想法吗?”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面,我给出了圆心角为90度和180度这两种特例,可以得到“一条弧所对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可能有数量关系”。通过两种特殊情况的特殊位置,得到猜想:圆周角的度数是圆心角的一半。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是正确的,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任意情境下圆周角与圆心角,更加确定他们的猜想。接下来,我将通过几何画板进行动态演示:(测量出圆周角、圆心角的度数,计算出圆周角度数的一半,不断改变圆周角顶点的位置,随着圆周角位置的改变,圆周角始终等于圆心角度数的一半。接着改变B点的位置,圆周角与圆心角的数值在发生着变化,但是无论B点运动到哪一个位置,圆周角始终等于圆心角度数的一半.)从更广泛的的角度验证猜想,得到结论。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奔着这样的教学理念“解决一个数学问题不是数学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立足现行教材,从学生的起点、生长点和延伸点等知识节点出发,精心设计有意义的数学探索活动,为学生个性张扬和可持续发展搭建快乐成长的舞台,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我们得到结论。可是数学具有高度的严谨性,我们得到的实验结果需要理论上加以推证。这正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个难点,我将带领学生回到刚才特殊情境中来,发现,能求出圆周角与圆心角数量关系的是圆心在圆周角一边上时,当圆心在圆周角内部时,做了一个顶点与圆心的连线,由特殊到一般,让学生概括解决问题的步骤,从而得出,突破难点的关键是:明确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有了这个目标,学生积极投入到寻找圆心和圆周角的位置关系中去,有的学生可能通过画图来讨论,有的学生则通过折圆形纸片来得到,已有极少数同学找不到位置关系,所以我会深入课堂个别指导,最后达成共识—圆心与圆周角有以下位置关系:(1)(2)(3)。学生经历了分类的全过程,体验分类讨论思想。三种情况的证明方法各不相同,第一种最容易证明,我会板书证明过程,并介绍推出符号,后两种情况较难,难就难在怎样转化为第一种情况来证明。为突破这个难点,引导学生过圆周角顶点作直径,并用多媒体课件进

行直观演示,通过多种呈现方式引导学生把后两种情况转化为第一种来证明。如果把第一种圆内部的图形想象为一面三角旗,那么第二种情况可以看做两面三角旗合并,两次用情况一的结论得出圆周角为圆心角的一半,同样,第三种情况可以看做两面三角旗叠加,分别用情况一的结论得出第三种情况下的结论。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论证”得到圆周角定理,他们欣喜、他们骄傲、他们自信,接下来,让学生评为自己的收获,品味一:同弧或等弧所对圆周角 都等于该弧所对于圆心角的一半.从而得到推论一。品味二:对定理进行特殊化,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数学原理的教学中,对细节进行追究,分析原理的特例,可以深入细致的认识原理,从而得到推论二。通过对定理的细细品味,我们得到圆周角定理的两条推论。推论二中“直径所对圆周角是直角”最早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泰勒斯提出并证明的,在这里,我会向学生渗透数学文化,介绍古希腊数学家泰勒斯所做的贡献。

至此,探究新知环节已全部完成。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探索者,构建“有立意,有推理,有建构,有思维”的优质探索课堂。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学得”和“习得”而来的,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我设置了体验新知,学以致用环节,设置了两道练习题和两条例题,练习题较为基础,是对定理和推论的及时巩固。例1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在巩固圆周角定理的两条推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2较为综合,结合了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同圆中弧、弦之间的关系以及勾股定理。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与于生活,所以接下来回归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梅西为什么要将球传给梅西。

最后进入小结升华,布置作业 环节、这个环节我将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小结,通过小结,重温圆周角定理,明确研究问题的过程,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作业设计环节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设置了必做与选做题,体现分层思想。我的板书设计如下,这样设计清晰直观,突出重点。

最后是设计分析,本节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与学生在交往互动、共同发展中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在探索中进行交流,通过活动的设置启发诱导学生动手实践,并从中发现圆周角定理,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理解并掌握定理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整节课,从“学术”到“悟道”,进而“得道”,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独立的人、完整的人,发展中的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幸福快乐地学习生活。

第四篇:圆周角教学设计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案设计说明

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中学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是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的一节新授课,为更好的因材施教,对本课时教案设计予以说明.一、授课内容的数学本质: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是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增内容.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从数的角度刻画轴对称.关键是让学生感受图形轴对称变换之后点的坐标的变化,把“形”和“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坐标与图形变换联系起来.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

(一)知识目标:掌握点或图形的轴对称变换引起的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二)能力目标:1.能利用坐标的变化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经历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探究能力.(三)情感目标: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数形结合的审美享受.三、授课内容的学习基础: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对称、轴对称变换,全等三角形等知识后的一节新授课.四、与今后数学学习的联系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对称、轴对称变换等知识的拓广与升华,又为今后研究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 方形、圆等图形在坐标系中的相关问题做好了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今后在高等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工业设计等好多方面都要用到这节课的知识.比如在工业中离心泵的设计,《后天八卦宫次图的研究》,黑洞附近量子场的研究,三叶玫瑰曲线,“ 神七”轨道运行的设计,都需要应用坐标和轴对称的关系.五、教学诊断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轴对称变换、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所以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变换规律学生容易理解掌握.对于探索关于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对称的点的坐标变换规律较难理解.鉴于新人教版放在了课后习题中,加上课堂时间限制,所以设计课堂上只点拨关系.另外,本节课题就是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垂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所以我在设计教案时把关于象限的角平分线对称的点的变换规律也加入课后作业,作为课后思考题,让学生交流协作,总结规律.六、教法方法和特点:

根据这节课内容特点、学生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取观察、归纳、自主探究法.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总结”的活动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既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学生数形结合的学习能力.本节课开始,教师由“羑里城 ”问题质疑引课,而后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发现,形成,应用和拓展的过程,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在交流讨论中解决问题.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 始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学生的认识逐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将本节课推向高潮.整个探究过程不仅突出重点也突破难点,同时也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学习意识、相互交流能力,从而完成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七、学法指导: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主探索中,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在合作交流中,学生通过分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体验学习的快乐,丰富情感;在相对轻松、有趣的探究活动中理解坐标思想.“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八、预期效果分析: 在本节课的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教师的积极引导, 启发学生探索思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这节课中,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本节课中,运用学生已有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引入新课,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提高思维能力.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通过语言、目光、动作给予鼓励与赞许,发挥评价的积极功能.尤其注意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表自己看法,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耐心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改进;对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对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同学,通过布置思考题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因为设计了难度较大的思考题,估计个别学困生通过合作学习,他人帮助,也难当堂解答好思考题.对于这一点如何处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在提倡素质教育今天,我觉得即使部分学生课上没能完全理解,但在课后通过同学帮助,教师指点后解疑,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与鼓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为学生学习数学搭建好平台.

第五篇:《24.1.4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九上册《24.1.4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与反思作者: 黄华宗(初中数学广西灵山县初中数学三班)评论数/浏览数: 5 / 1159发表日期:

2011-11-01 11:18:08

本人前周上讲授了24.1.4的圆周角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如下:

一、出示教学目标

1.理解圆心角、圆周角定理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

二、复习有关问题

1、圆心角定义

2、弦,弧、圆心角的三者关系

3、外角的性质

三、新授内容

1、引入足球射门的位置最佳问题作为情景创设

活动策略:出示幻灯片,让学生理解在这几个点射门在那个位置较好,让学生分组测量这些角的大小,并发现其中的关系,2、给出圆周角定义,同时提示强调两个基本特征

3、利用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辨析圆周角,并引导学生将问题

1、问题2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即研究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探究:现在通过圆周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弧上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多少个?

2.)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

3.)同弧上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提问二、三位同学代表发言.

4、引导学生证明圆心角与圆周角关系,圆周角与圆周角关系

5、反馈练习P86第一题及补充习题补充练习:

(1)如图,已知圆心角∠AOB=100°,求圆周角∠ACB、∠ADB的度数?

(2)一条弦分圆为1:4两部分,求这弦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

6、小结作业

四、教后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圆周角定义及定理,其定义是在圆心角定义基础上结合示意图构造出来的,对定义的理解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们掌握的都较好,对圆周角定理在证明过程中所应用的分类讨论、转换化归思想略显难度,第一种情况证明后,证明第二、第三种情况时辅助线的添加问题学生思考、运用起来较为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注意激发学生自己先划分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而后用分组讨论的办法来让学生自行解决第二、第三种情况的证明,注意适时引导学生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化方法(即连接圆周角顶点与圆心并延长),可以收到较好地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讲的时间过长,学习练习时间过少,备学生也存在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区分不出圆周角是那条弧所对的圆周角,在找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时出现困难。

下载九上数学《24.1.4 圆周角——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教学设计)》(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上数学《24.1.4 圆周角——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教学设计)》(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圆周角的教学设计

    24.1.4圆周角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知识 技能 1.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2.掌握圆周角的性质和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 3.能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过程 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

    圆周角的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圆周角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圆周角》是九年级数学教材里面《圆》这一章中的重要一节,它是《圆》这一章中引入圆心角之后的另一个重要的角,圆周角及其定理是《圆》这一......

    圆周角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课时 圆周角(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两个特征、定理的内容及简单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归纳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

    圆周角的教学设计大全

    教学目标1、 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并会运用它进行论证和计算.2、 经历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使学生了解分类证明命题的思想和方法,体会类比、分类的教学方法.3......

    圆周角定理(第1课时)教学设计(精选5篇)

    圆周角定理(第1课时) 莲湖一中 黎梅梅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了解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2.准确地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进行简单的证明计算......

    圆周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圆周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普定县第二中学 曹萍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九年级(上)第24章第一节,它是在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圆心角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圆周角的性质进行......

    9上24.6《圆周角》教学反思

    第二十四章 圆 课题:24.1.4 圆周角定理应用的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的意义”提出了“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

    九年级上册《圆周角》教学设计(共五则)

    九年级上册《圆周角》教学设计 【小编寄语】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九年级上册《圆周角》教学设计,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了解圆周......